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0807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7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专题三 地球的运动Word格式.docx

5.(2013年浙江文综,11)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若其中一点地方时正好为12时,则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可能(  )

A.同时出现日落B.经过太阳直射点

C.是纬度固定的一段纬线D.为两个日期的分界线

A 解答本题需要构建太阳光照图,仅凭想象很难得出正确答案。

据题意,晨昏圈上有5个等分点,其中地方时为12时的点(即晨昏圈与极夜纬线圈的切点)位置确定,则另外四点位置相对于晨昏圈是固定的,

如图所示A、B、C、D、E五点。

因为晨昏圈的圆心为地心,所以不相邻两点之间的球面最短连线与晨昏圈重合,即图中劣弧

均与纬线相交,故B、C选项错误;

因为只有一点地方时为12时,所以晨昏圈与经线不重合,故D选项错误;

图中

在昏线上,均为日落时刻,同时出现日落,故A项正确。

(2012年天津文综,6)第30届奥运会于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6题:

                  

6.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如图中的(  )

A 该题涉及地方时计算、日期分界、光照图判读等知识。

当零时区区时为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时,72°

E为0时,则由72°

E向东到180°

为7月28日,向西到180°

为7月27日,从而可知A、B选项中A项正确;

7月27日19点12分时伦敦应位于昼半球昏线附近,C、D图中伦敦位于夜半球,故排除。

7.(2012年广东文综,6)2012年春分日,我国甲、乙、丙、丁四地的日出时间(北京时间)分别为5:

20、6:

20、7:

20、8:

20。

则四地的经度最接近105°

E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C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地方时和区时的概念,明确北京时间是东经120°

的地方时。

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当120°

E上日出时,北京时间为6时,105°

E在120°

E西侧,相差15°

故105°

E为6时时,北京时间应为7时,而丙地北京时间7:

20日出,故最接近105°

E。

(2012年江苏地理,3)北京时间2011年11月3日1时36分6秒,“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成功实现首次交会对接。

如图是“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对接空间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8题:

8.首次成功对接时,地球表面的晨线是(  )

A.①线B.②线C.③线D.④线

A ②线和④线与北极圈相切,反映的是二至日状况,可排除B、D选项。

由北京时间为11月3日1时36分6秒,可求知0°

经线地方时为17时36分6秒,180°

经线地方时为5时36分6秒,晨线应在180°

经线附近,故A项正确,C项错误。

(2011年山东文综,5)如图为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

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

读图,回答第9题:

9.下列四幅图中,与①处当日日出时刻相符的是(  )

C 由某区域海上航线示意图可知,①处位于45°

E经线上,根据船员在①处看见日出时中时区的区时是4时,计算出①处地方时7时日出。

由于①处位于30°

S纬线上,可推知南半球昼短夜长。

对照四幅晨昏线图,只有C项图中的①处位置既与日出时刻相符,又符合南半球昼短夜长的情况。

(2010年福建文综,11~12)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4月30日20时(北京时间)隆重开幕,本届世博会历时184天。

设P点为晨昏圈与纬线的切点,当世博会开幕时,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

据此回答10~11题:

10.世博会开幕时,与P点位于同一时区的地点是(  )

A.开普敦(18°

32'

E)B.伦敦(经度0°

C.惠灵顿(174°

46'

E)D.布宜诺斯艾利斯(58°

24'

W)

11.在世博会期间,P点移动方向是(  )

A.先向北,后向南B.先向南,后向北

C.先向北,后向南,再向北D.先向南,后向北,再向南

10.B 11.C 第10题,据题干时间可知:

上海世界博览会于北京时间4月30日20时开幕,故此时北极点附近有极昼现象,12时所在经线为0度经线,则0时经线为180°

经线;

P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又因P点所在地盛行东南风,故P点在南半球,应在极地东风带,结合图示:

P点位于0度经线,是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故与P点位于同一时区的地点是伦敦(经度0°

)。

第11题,据题干材料知上海世界博览会于北京时间4月30日20时开幕时,P点在南极圈以南,在世博会期间,从开幕到夏至,P点先移到南极圈,秋分时移到南极点,之后又向北移,如图所示:

(注:

图文中的节气均为北半球节气)

考点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2013年江苏地理,1~2)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

当海轮途经如图中P点时正值日出,图中EF线表示晨昏线。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  )                  

A.15°

N,135°

E

B.15°

S,135°

W

C.23°

26'

N,0°

D.23°

S,180°

2.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P点的日期相近的是(  )

A.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

B.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节

C.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

D.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

1.B 2.A 第1题,EF为晨昏线,且位于EF上的点P正值日出,故EF为晨线;

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半球,A、C两项错误;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南极圈才能出现极昼,D项与图示不符,如图为地球的侧仰视投影图,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度数为135°

E,求得直射点经度为135°

W,B项正确。

第2题,根据第1题,太阳直射南半球,为北半球的冬半年。

A选项冬小麦一般在9、10月播种,B选项为6、7月份,C选项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为冬至日,D选项塔里木河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一年中流量最大为7、8月份,A项正确。

  (2013年安徽文综,28)如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观测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

读图,回答第3题:

3.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  )

A.3月12日 晴朗B.6月5日 晴朗

C.3月22日 多云D.6月20日 多云

D 由图可知,昼长大于12小时,可排除A、C,由于辐射量变化不均匀,且正午太阳辐射出现低谷,则可排除天气晴朗,所以只能选择D项。

(2013年福建文综,11~12)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

如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

读图,回答4~5题:

4.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

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5.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4.D 5.A 第4题,由题意可知,遮阳板收起时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最大,说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小,而福建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太阳应直射南回归线,对应的时间应该是北半球冬至日,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极昼。

第5题,济南的位置较福建更高,正午太阳高度比福建小,若要起到遮阳及加强采光的效果,只有加长遮阳板(高度不变)或降低安装高度(遮阳板长度不变)。

(2013年山东文综,5~6)气温的日变化一般表现为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日某时刻的等温线分布,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

读图,回答6~7题:

6.下列时刻中,最有可能出现该等温线分布状况的是(  )

A.6时B.9时

C.12时D.14时

7.该日(  )

A.日落时刻甲地早于乙地

B.日落时刻甲地晚于乙地

C.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大于乙地

D.正午太阳高度甲地小于乙地

6.B 7.B 第6题,由图可知,此时海陆等温线与纬线平行,说明此时海洋与陆地的气温差异很小。

据材料中气温的日变化规律可排除近日出前后和气温最高的A、D项;

据“该日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值”可以判定该地区处在夏半年,昼长夜短,日出应早于6时;

比较B、C选项可知,9时更接近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时刻的中间时段,故B项符合题意。

第7题,由图中纬度值的大小和海陆位置可知,该地处在北半球低纬度沿海地区,由材料中丙地正午太阳高度特点可知该地处于夏至日,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甲地纬度高于乙地,故B项符合题意。

据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可知,位于北回归线附近的丙地最大,与丙地纬度差相近的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应相同。

(2012年安徽文综,30~31)如图为我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

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

读图,回答8~9题:

8.为充分利用树荫遮阳,6月某日16:

00~16:

45该校某班同学上体育课的最佳场地是(  )

A.①B.②C.③D.④

9.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

A.5月1日B.6月1日

C.7月1日D.8月1日

8.A 9.C 第8题,依据图示方位,树荫与太阳的方位相反。

则6月某日的16:

45太阳大致位于西北方向,①地树荫遮阳效果最好,由此可判断A项正确。

第9题,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的大小取决于昼的长短,昼越长,太阳在天空中运行的弧度越大,树影在地面转动角度越大;

即6月22日前后阴影转动的角度最大,而四个选项比较,7月1日与6月22日最接近,故C项正确。

(2012年四川文综,10~11)如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东半球图。

此刻,曲线MN上各点太阳高度为0°

MN与EP相交于N点;

该季节,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读图,回答10~11题:

10.由图文信息可知(  )

A.M位于N的西北方向

B.悉尼正值少雨的季节

C.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D.这一天甲地日出时刻早于乙地

11.图示时刻(  )

A.东经10°

各地处于夜

B.澳大利亚与巴西不在同一日

C.全球属于夜的范围大于昼

D.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

10.C 11.B 第10题,由海陆轮廓可判定为南半球;

由此时“北美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可知,北半球同纬度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此时为北半球冬季;

图中M位于N的东北方向;

悉尼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正值夏季高温多雨期;

此季节是南极考察的最佳时期;

甲地纬度低于乙地,故其昼长时间短于乙地,即甲地日出时刻晚于乙地。

第11题,因N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且极点附近出现极昼,故N点地方时为24时(0时);

因图示为东半球,故N点经度为40°

E,向东到180°

是新的一天,由180°

向东到40°

E为旧的一天,澳大利亚经度大致为120°

E~150°

E,巴西经度大致为40°

W~60°

W,即澳大利亚和巴西不在同一天,故B项正确。

东经10°

极昼部分为昼;

就全球而言,昼夜的范围大小永远是相同的;

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2012年福建文综,12)如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553千米。

读图,回答第12题:

12.若在M地垂直立竿,则下图中MM'

所示日照竿影朝向正确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D 太阳所在方向与日照竿影朝向正好相反,不同节气不同地方时的日照竿影朝向可根据M地的经纬度予以具体分析。

甲为夏至日,此时M地出现极昼现象,地方时为0时,竿影应朝正南,故A错误;

5月1日时,M地昼长夜短,日出方向为东偏北,竿影MM'

应朝向西偏南而不是正西,故B错误;

10月1日时M地昼短夜长,正午竿影MM'

应朝向正北,故C错误;

秋分日M地昼夜平分,地方时12时时竿影MM'

朝向正北是正确的,故选D。

13.(2012年浙江文综,11)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

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  )

A.21.5°

至68.5°

B.11.5°

C.21.5°

至78.5°

D.11.5°

至45°

A 求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为H=90°

-(某地当地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之间的纬度差),条件中“H等于α”,则H=45°

那么求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也就是求正午太阳高度角在一年中可以达到45°

的纬度范围,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的纬度范围约为0°

~23.5°

(北纬或南纬),Q点的纬度最小值是90°

-(45°

+23.5°

),最大值是90°

-23.5°

),所以Q点的纬度变化范围是21.5°

(2012年大纲全国卷,6~7)6月上旬某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

据此回答14~15题:

14.该地可能位于(  )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

B.地中海沿岸

C.北冰洋沿岸

D.澳大利亚

15.6月份该地看到的日出和日落方向分别为(  )

A.正东、正西B.东南、西南

C.东北、西北D.东南、西北

14.B 15.C 第14题,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

6月上旬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

结合材料该地“约5时(地方时)日出”可推知,该地昼长约为14小时,排除A、D选项;

北冰洋沿岸纬度高,昼长远远大于14小时,C项错误;

地中海沿岸在北半球中纬度,昼长最接近14小时,B项正确(提示:

夏至日40°

N昼长为14小时51分)。

第15题,本题考查日出、日落方位的判读。

日出、日落方位取决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

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球各地(极昼、极夜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太阳直射赤道时,全球各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

模拟试题

(2013内江一模)图1为地球球面局部图,图中APB弧上太阳高度为0°

AQB弧上各地“坐地日行八万里”,P、Q均位于所在弧的中点,PQ弧度数为100°

1.若此刻全球同庆五一国际劳动节,且PQ弧位于夜半球,则图示区域在(  )

A.东半球B.西半球C.北半球D.南半球

2.若图2显示图1中某条弧线各点随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那么这条弧线是(  )

A.APB弧B.PQ弧C.BQ弧D.AQB弧

1.D 2.B 第1题,图中APB弧上太阳高度为0°

说明APB弧为晨昏线的一部分;

AQB弧上各地“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明AQB弧为赤道的一部分。

因P、Q均位于所在弧的中点且PQ弧度数为100°

则极点位于PQ弧上,五一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若PQ弧位于夜半球,则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

第2题,图2显示该弧线上其中一点线速度为0,则该点为极点,故只有B项正确。

(2013苏南四校联考)如图所示地区在北半球,弧线a为纬线,弧线b为晨昏线,M为a、b线的切点,N为纬度最高点。

据此回答3~4题:

3.一年中M与N之间的最大距离约为(  )

A.7300千米B.6600千米

C.2600千米D.1100千米

4.若M点所在经线为30°

E,M与N之间距离最大且为白昼时,则北京时间为(  )

A.12月22日2时B.6月23日6时

C.6月22日12时D.6月22日18时

3.C 4.B 第3题,一年中M与N之间最大距离出现时间为北半球冬至日或夏至日,此时M与N之间纬度差为23°

纬度每差一度距离相差111千米,计算可知C项正确。

第4题,M与N之间距离最大且为白昼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M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0时或24时,且北京已进入新的一天,据此可计算北京时间。

(2013泸州一诊)如图是以极点C为中心的俯视图,AB是晨昏线,CD、CE是日期分界线,内圆表示极圈。

读图,回答5~6题:

5.此刻北京时间是(  )

A.6月22日11时

B.12月22日11时

C.6月22日5时

D.12月21日5时

6.此日,会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赤道地区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

B.四川地区的白昼开始变长

C.上海的日出时间比北京早

D.南极地区科考繁忙

5.C 6.A 第5题,据图分析,B点为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则CE地方时为0时或12时,因CE同时又是日期分界线,故CE地方时为0时,那么另一条日期分界线CD为180°

若C为北极点,则北京时间为6月22日5时;

若C点为南极点,则北京时间为12月21日11时;

故C项正确。

第6题,据上题可知,此日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日全球日出东北方向;

此日,四川的白昼最长;

越往南,昼越短,日出越晚;

此时南极地区为极夜,不适宜科学考察。

  

(2012盐城模拟)如图为北半球投影图,N为北极点,NP为日界线,NQ为经线。

此刻Q点正值日出,M点处于黑夜。

据此回答7~8题:

7.此时,北京时间为(  )

A.0:

00B.6:

00

C.12:

00D.18:

8.图示时期,盐城的季节最可能是(  )

A.春末B.盛夏C.秋初D.隆冬

7.A 8.D 第7题,Q点在赤道上,而且正好为日出时间,所以NQ经线地方时为6:

00,则P点为4:

00;

又因为NP为日界线,所以NP为180°

经线、NQ为150°

W。

则北京时间=6:

00+(150°

+120°

)/15°

=24:

00或0:

00。

第8题,据Q点日出,M点黑夜可判断晨昏线呈弯曲方向,进一步判断出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北半球此时昼短夜长,所以盐城为冬季。

9.(2013莆田模拟)如图中圆表示晨昏圈,所示区域全部为夜半球,且a点与c点纬度相同。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

标注出极点的位置;

并画出图示范围内过c点的较完整经线。

(2)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坐标是   ;

北京时间是      。

 

(3)此时a地的昼长为    小时;

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       。

(4)a、c两点间最短距离为    ;

将a、b、c三点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排列为         。

(5)此时,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双选题)(  )

A.我国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

B.塔里木河出现断流

C.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D.日本太平洋沿岸多台风

(1)题,因所示区域全部为夜半球,且a点与c点纬度相同,故极点位于a点与c点之间的中间位置且80°

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画过c点的较完整经线连接极点与b点即可,注意要经过c点。

(2)题,80°

S刚好出现极夜,则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0°

N,a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是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由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

第(3)题,a地出现极夜现象,昼长为0小时,b地纬度为80°

N,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为70°

计算得出正午太阳高度为20°

第(4)题,球面最短距离为经过两点的大圆的劣弧段距离,过a、c两点间的大圆即为过a、c两点的经线圈,两地最短距离共跨纬度20°

每隔1°

距离相差约111千米,由此计算即可。

纬度数值相同,则自转线速度相等。

第(5)题,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由此判断各选项。

答案:

(1)略。

(极点标注在a点与c点之间的中间位置,过c点连接极点与b点)

(2)(10°

N,20°

W) 21:

20

(3)0 20°

(4)2220千米 a=b=c

(5)AD

(2013泉州质检)下图示意一年中甲地与乙地的昼长差值变化(a值为正,表示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读图,回答1~3题:

1.若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则N日期为北半球的节气是(  )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2.若甲、乙处于同一半球(南或北),a的最大值为(  )

A.6小时B.12小时C.18小时D.24小时

3.若a>

12,在P→N的时段内,乙地正午日影(  )

A.朝北B.朝南C.变长D.变短

1.B 2.B 3.C 第1题,若甲位于北半球、乙位于南半球,N日期时甲地昼长最长,乙地昼长最短,该日为北半球夏至日。

第2题,赤道上全年昼长为12小时,而极圈及其以内最长昼长为24小时,故同一半球(南或北)两地昼长最大差值为12小时。

第3题,若a>

12,则两地分属南北两个半球。

在P→N的时段内,太阳直射点在甲地所在的半球,且向该半球的较高纬度地区移动,则乙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日影变长。

(2013南充测试)如图是某极地俯视图,弧abc是晨昏线,该日由a地到b地白昼逐渐增长。

4.下列关于图中信息的判断,正确的是(  )

A.d附近的昼长可能达到一年中最大值

B.6小时后,e地正值日落

C.此时f地昼短夜长

D.a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

5.若图中各点处于同一日期,则此刻北京时间是(  )

A.8:

00B.20:

00C.20:

16D.8:

16

4.A 5.B 第4题,根据题意可知b点所在纬线出现极昼现象,d附近昼长为24小时,达一年中最大值;

因不能确定极点为南极点还是北极点,故6小时后,e地既可以正值日出,也可以正值日落;

f地位于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a地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并非一天中最大值。

第5题,若图中各点处于同一日期,则180°

地方时为0:

00,计算可知北京时间为20:

(2013广元模拟)广东省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到该省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