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0836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5.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docx

常见焊接缺陷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1绪论

1.1焊接技术的应用

随着焊接技术的不断成熟在当今工业生产中几乎应用于各个部门的生产中。

焊接技术已成为发展工程结构的强有力的技术手段,已得到广泛的承认和信赖。

1.2焊接技术的优越性

焊接技术之所以能够广泛应用于焊接结构中,主要由焊接技术的以下优越性造成的。

首先,焊接结构生产容易实现“高效益、低成本”的要求。

1、结构设计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可以充分运用现代的经济设计原理,导致新型结构的广泛使用

2、可以有效的节省材料,费用低,在经济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

3、制造安装速度快,能适应迅速变化的市场需要。

其次,焊接结构安全可靠性得到信赖

1、焊接连接技术与焊接科学的形成,时多学科交融和相互渗透的结果。

新材料的发展带来连接技术的新概念,促进新型焊接设备的发展了,推动高新科技技术的应用,有促进新材料的发展。

焊接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提高,为高效优质生产焊接结构提供了重要基础。

2、焊接冶金理论日益完善,为改进工程材料和完善配套的焊接材料,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已可保证焊接质量能完全满足产品的设计要求。

3、焊接结构理论的发展,使得设计更具合理性,而焊接结构的紧密性和较大的刚度,可使焊接结构能更准确地符合设计规定,更适于承受疲劳载荷以及冲击和剧烈振动等工作条件可以适应各种类型结构要求。

4、对结构的设计、制造、安装和检验均已制定了可靠的质量控制标准。

这些标准都是各国多年研究和实践的总结,使得对焊接质量的控制有了统一的认识,方便了用户的验收工作从而促进了焊接结构的广泛应用。

我国已在等效采用了这些标准,必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焊接结构的发展。

1.3焊接缺陷对焊接工程质量的影响

在实际的焊接生产中焊接工程质量始终与焊接缺陷有联系。

这些缺

缺陷没有经过适当的处理而直接应用于生产中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如上图为我在厂实习期间企业的行车(本厂自行改造的)由于焊缝(改造件与原行车的焊缝)的质量问题造成行车的严重损坏。

如上右图图左侧的断裂发生在焊缝金属上,主要原因是由于未焊透造成的。

右侧的断裂面发生在焊缝的热影响区上,主要原因是由于热影响区的组织不符合要求,焊缝并未完全焊透造成的。

考虑到焊接的实际工作环境:

改造时为高空作业和焊接母材的厚度母材事先并未开坡口(保证完全焊透)。

在设计方面将焊缝设计在主要受力部位并未对其相应部位进行适当的加强。

由此可见焊接缺陷的危害是巨大的必须认真研究焊接缺陷的分类形成原因,从而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应措施,来防止缺陷的形成。

如产生焊接缺陷必须对焊缝进行返修合格后才能应用于生产工作中。

 

2常见焊接缺陷的分类

焊接缺陷:

指产品对技术要求的偏离,造成产品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主要有焊缝及其热影响区的不均匀性,不连续性及接头的组织性能不符合要求。

焊接生产中焊接缺陷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按其在焊接接头中所处的位置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办焊接缺陷分为两类:

一类是外观缺陷;另一类是内部缺陷外部缺陷指的是用肉眼或简单的方法便可以从外部检查出来的缺陷:

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咬边、弧坑、焊穿、焊瘤、严重飞溅、电弧擦伤、塌腰、表面裂纹、表面气孔电弧擦伤等。

内部缺陷只能通过破坏性检查或无损探伤地方法来发现,如内部裂纹,内部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偏析,白点,以及接头的组织和性能不符合要求等。

2.1裂纹

焊接过程中或焊接以后,在焊接应力及其它致脆因素的作用下,焊接接头中局部地区的金属原子结合力遭到破坏而形成的新界面所产生的缝隙,叫做焊接裂纹。

根据焊接生产中采用的钢种和结构类型的不同,可能遇到各种裂纹。

裂纹发生的区域:

焊缝上(焊缝表面,焊缝内部)热影响区上(热影响区表面和热影响区内部)焊缝和热影响区上(贯穿焊缝和热影响区)。

有微观裂纹和宏观裂纹。

有的裂纹焊后立即出现,有的憨厚一段时间后才出现。

根据裂纹的本质和特征,常见的有:

热裂纹,冷裂纹,再热裂纹,层状撕裂。

2.1.1热裂纹

热裂纹在高温下产生且都是沿奥氏体晶界开裂。

热裂纹又分为:

结晶裂纹,液化裂纹,多边化裂纹。

结晶裂纹:

结晶裂纹的形成时期在焊缝金属结晶过程中且温度在固相线附近的高温阶段,基础在焊缝金属的凝固末期固液共存的阶段,产生原因:

由于凝固金属收缩时,残余液相不足,知识沿晶界开裂,故称结晶裂纹。

结晶裂纹的一般特征:

结晶裂纹存在焊缝上。

从宏观上看,最常见的情况是沿焊缝中心长度方向上开裂,即纵向裂纹。

其断口有较明显的氧化色彩的特征,表面无光泽,这是结晶裂纹在高温下形成的一个证据。

从微观上看,结晶裂纹具有沿枝晶间或柱状晶间发展的特征,沿着晶粒边界分布,属于沿晶裂纹的性质,裂纹的走向与低熔共晶沿沿一次结晶晶界分布,具有完全一至的特征。

由于裂纹发生在高温下,裂纹端部圆钝,并不平直扩展。

结晶裂纹沿一次结晶晶界分布,是判断结晶裂纹的依据。

液化裂纹焊接过程中,在焊接热循环峰值温度作用下,在母材近焊缝区与多层焊的层间金属中,由于低熔点共晶被加热熔化,在一定收缩应力作用下沿奥氏体晶界产生的开裂,即为液化裂纹。

液化裂纹的一般特征如下;

液化裂纹产生的部位:

一般是在母材近缝区中紧靠熔合线的地方,或多层焊焊缝的层间金属中。

裂纹的走向:

在母材近缝区中裂纹沿过热奥氏体晶界发展;在多次焊焊缝金属中裂纹沿原始柱状结晶发展,也可是纵向的;并且在多层焊焊缝金属中,液化裂纹可以贯穿层间;在近缝区中的液化裂纹可以穿越熔合线进入焊缝金属中。

液化裂纹的敏感温度区间是在固相线以下稍低的温度,及从低熔的晶间第二相开始熔化的温度到它全部熔化的且部分晶间金属也开始熔化的温度。

从被焊接材料上看液化裂纹主要发生在含有铬镍的高强度钢、奥氏体钢以及某些镍基合金等材料。

多边化裂纹焊接时,,焊缝或进焊缝区在固相线以下的高温区域,由于刚凝固的金属存在很多晶格缺陷和严重的物理及化学部均匀性,在一定的温度和应力作用下,由于晶格缺陷的移动和聚集,便形成了二次边界,即所谓的多边化边界,这个边界上堆积了大量的晶格缺陷,所以它的组织疏松,高温时的强度和塑性都降低,只要在此时受到少量的拉伸变形,就会沿多变化的边界裂开即为多边化裂纹。

多边化裂纹的特征如下:

1、在焊缝金属中,多边化裂纹虽然是沿晶界发生和发展,但它是沿着新生的二次晶界分布的,或沿迁移后的晶界,或沿再结晶晶界,而不是沿一次晶界分布。

因此,裂纹的发展方向与一次结晶晶界毫无关系。

这是多边化裂纹的重要标志。

2、裂纹多发生在受高温的金属中,其部位并不都紧靠熔合线。

这说明裂纹的产生和晶界液化并无关系。

3、裂纹附近常伴有再结晶晶粒的出现。

4、产生多变裂纹的敏感温度区间是在固相线以下的再结晶温度,即多变裂纹的产生,与冷却过程中由于一定收缩应变速率的作用导致产生的“第二脆性温度”区有关。

这类裂纹多发生在纯金属,或单相奥氏体合金钢的焊缝中或热影响区。

这类裂纹虽归属热裂纹,但与结晶裂纹和液化裂纹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本质的区别,及多变裂纹的产生与液膜无关,并而是由于空位、位错的移动和聚集,并沿多边化边界产生的裂纹

2.1.2冷裂纹

焊接接头在较低的温度下时产生的裂纹统称为冷裂纹。

在有焊接裂纹所引起的事故中,有冷裂纹所造成的事故约占90%。

冷裂纹的特征:

从冷裂纹的产生条件及形成原因看,它与其它焊接裂纹有着本质的区别。

这些区别构成了冷裂纹的主要的特征。

这些特征可作为判别裂纹性质的主要依据。

冷裂纹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冷裂纹的形成温度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对钢材来说冷裂纹形成的温度大体在100~-100°C之间,具体温度随母材与焊接条件不同而异

2、产生冷裂纹的材料冷裂纹多产生于有淬硬倾向的低合金高强度和中、高碳钢的焊接接头。

裂纹大都在热影响区,通常发源于熔合区,有时也出现高强度钢或钛合金的焊缝中。

3、冷裂纹的断口特征宏观上冷裂纹的断口具有脆性断裂的特征,表面有金属光泽,呈人之形态发展。

从微观图2-1冷裂纹

上看,裂纹多起源于粗大奥氏体晶粒的晶界交错处。

与热裂纹单一的沿晶界断裂不同冷裂纹可以沿晶界扩展,也可以穿晶扩展,常常是晶间与晶内断裂的混合。

4、冷裂纹产生的时间冷裂纹有些出现在焊接过程中,但较多的是在焊后延续一段时间的采产生。

延迟的时间可能是几小时,几天或者十几天,一般把有延迟现象的裂纹称为延迟裂纹。

5、冷裂纹的分布根据裂纹的分布特点的不同可归纳分为四种类型。

焊道下裂纹、焊趾裂纹、焊跟裂纹、横向裂纹。

焊趾裂纹这种裂纹起源于焊缝和母材的交界处,并有明显的应力集中的地方,焊缝的取向经常与焊缝的纵向的相同,一般有焊趾的表面开始,向母材深处延伸。

焊道下裂纹这种裂纹经常发生在淬硬性较大,含氢量较高的钢种的焊接热影响区,一般情况下裂纹的取向与熔合线平行。

焊跟裂纹沿应力集中的焊缝根部所形成的焊接冷裂纹,称为焊跟裂纹,主要发生在含氢量较高、预热不足的条件下。

横向裂纹横向裂纹起源于熔合线,沿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扩展到焊缝和热影响区。

横向多发生在多层焊表层下金属中。

在为扩散至表面是只能在焊接接头的横截面上扩展。

冷裂纹主要产生在高碳钢、中碳钢、低合金钢或中合金高强钢的焊接热影响区。

但是有些金属,如某些合金成分较高的超高强钢、钛及钛合金等有时冷裂纹也也产生在焊缝金属上。

2.1.3消除应力裂纹

焊后焊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再次加热时,由于高温及残余应力的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晶间裂纹,称为消除应力裂纹,又叫再热裂纹。

为防止残余应力造成结构的低应力脆性破坏,一些重要结构焊后要求进行消除应力处理。

对某些材料焊后并未发现裂纹,而在消除应力处理过程中出现了裂纹。

随着许多因消除应力裂纹造成的事故的发生,此种裂纹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消除应力裂纹具有以下明显的特征

1、产生于焊后再次加热的条件,对于消除应力裂纹敏感性的钢,都存在一个最易产生消除应力裂纹的温度区间。

如沉淀强化的低合金钢为500~700°C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裂纹率最高而且开裂所需时间最短。

不同材料产生消除应力裂纹的温度范围不同

2、消除应力裂纹大都产生在近缝区的粗晶区,至细晶区即止裂,近缝区的粗晶区是再热裂纹最敏感的部位。

裂纹大多是沿熔合线方向在奥氏体粗晶粒边界发展,并有典型的晶间断裂性质。

在通常情况下,咋消除应力裂纹起于焊趾、焊跟等应力集中处

3、消除应力裂纹时以大的残余应力为决定条件的,因此消除应力裂纹常见于拘束较大的大型产品上应力集中的部位,应力集中系数K越大,开裂所需的临界应力δcr越低。

4、与母材的化学成分有关,含有Cr、Mo、V等能起沉淀强化作用元素的钢,对消除应力裂纹的敏感性较高,此外,如沉淀硬化型的耐热合金,抗蠕变铁素体钢、沉淀硬化奥氏体钢的报告、也都有消除应力裂纹倾向

再热裂纹多发生在低合金高强度钢、珠光体耐热钢、奥氏体不锈钢,以及镍基合金等有沉淀强化元素的钢种的焊接接头中。

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钢或合金都有再热裂纹的敏感性,只有那些合金元素含量较多而又能使晶内发生沉淀硬化的材料,才具有明显的再热开裂倾向。

2.2气孔

焊接时熔池的气泡在凝固时未能逸出而残留下来形成的空穴,叫做气孔。

气孔是常见的焊接缺陷之一,它不仅会出现在焊缝表面还会出现在焊缝内部,有时也贯穿整个焊缝厚度。

由于气孔中气体的不同,气孔的形态特征也不同,主要有氢气孔、一氧化碳气孔、氮气孔。

1、氢气孔这类气孔主要时有氢引起的,对低碳钢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类气孔出现在焊缝表面上,气孔的断面形状多为螺钉状,从焊缝的表面上看呈喇叭状并且在气孔的周围有光滑的内壁。

有时这类气孔也可能残存在焊缝的内部,如果焊缝中的含氢量过高,此时多以小圆球状存在,对于有色金属,氢气孔也会出现焊缝内部。

2、CO气孔这类气孔主要是在焊接碳钢进行冶金反应时产生来了大量的CO,在结晶过程中来不及逸出残留在焊缝内部形成气孔。

在多数情况下这类气孔产生在焊缝内部,气孔沿结晶方向分布,有些象条虫状,表面光滑。

3、氮气孔氮气引起的气孔一般认为与氢的相似,气孔的类型也多在焊缝表面,但多数情况下是成堆出现,与蜂窝相似。

在现代焊接生产中有氮气引起气孔的机会较少,主要发生在保护条件较差,空气侵入熔池较多时,将引起氮气孔。

气孔在焊缝中的存在,它不仅削弱焊缝的有效工作截面,同时也带来应力集中,显著降低焊缝金属的强度和韧性。

气孔对在动载下,特别是在交变载荷下工作的焊接结构更为不利,它显著降低焊缝的疲劳强度。

焊缝中的气孔也破坏了焊缝金属的致密性

2.3接头组织和性能不符合要求

指焊接的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组织和性能达不到使用要求。

焊缝的缺陷:

焊缝的化学成分不符合要求(有用元素的烧损,有害元素的渗入)。

焊缝的组织不符合要求(焊缝区的结晶具有显著的方向性,粗晶结构)。

热影响区的缺陷:

组织不符合要求(过热和过烧组织,晶粒粗大,淬硬脆化组织等)。

2.4焊缝残余变形

指焊接后残余结构中的变形。

焊接结构焊接后一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残余变形,如果焊接结构的变形量超过了允许值,造成焊接缺陷影响使用性能。

焊接残余变形的常见类型

1、纵向收缩变形焊缝焊后在焊缝方向上发生的变形。

2、横向收缩变形指焊件焊后在垂直方向上发生的变形。

3、绕曲变形指焊件焊后发生的绕曲。

可以有焊缝的纵向收缩引起也可以由焊缝的横向收缩引起。

4、角变形指焊后焊件的平面围绕焊缝产生的角位移。

5、螺旋变形指焊件焊后在结构上发生的扭曲。

6、波浪变形指焊件焊后呈波浪形。

7、错边变形指在焊接过程中,两焊件的热膨胀不一致,可能引起长度方向的错边和厚度方向上的错边。

上述几种类型的变形,在实际生产中往往并不是单独出现的,是同时出现相互影响。

2.5偏析

焊缝金属中化学元素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称为偏析。

焊缝中的偏析将影响焊缝的各项性能,严重偏析时将与焊缝裂纹有密切关系。

焊缝中偏析主要有以下三种

1、显微偏析根据金属学的知识,合金的凝固过程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

而在连续冷却的过程中,先后凝固的合金成分不同。

先从液相中析出的固相中溶质含量较低,后析出的固相则溶质含量较高。

在焊接条件下,由于冷却速度很高而来不及扩散,这种成分的差异将在很大程度上保留在焊缝金属中。

这就形成了显微偏析。

2、区域偏析在焊缝凝固过程中柱状晶前沿推进的同时把低熔点物质排挤到焊缝中心,使焊缝中心杂质的浓度明显增大,造成整个焊缝横截面范围内形成明显的成分不均匀性,及区域偏析。

由于区域偏析是在宏观的尺寸范围形成的,故又称宏观偏析

3、层状偏析如将焊缝的横截面进行抛光浸蚀,就会看到颜色不同的风分层结构,层状线与熔合线轮廓相似,各层基本平行,但距离不等。

焊缝表面经过抛光浸蚀也可看到同样的层状线,实验证明,这些分层成分作周期变化的表现。

因溶质浓度不同色区域,对浸蚀剂的反应不同,浸蚀颜色就不同。

溶质浓度较高的区域颜色较深,有溶质浓度的降低区域颜色逐渐变淡。

这种偏析称为层状偏析。

层状偏析对焊缝质量的影响目前研究的也不够充分。

现已发现,层状偏析不仅可使焊缝金属的力学性能不均匀,有时还会沿层状线产生气孔或裂纹等缺陷。

2.6夹渣

夹在焊缝中的熔渣或非金属夹渣物统称为夹渣。

夹渣是焊缝中常见的焊接缺陷之一,它对焊缝的危害很大,它减少了焊缝的有效工作面积,降低了焊缝强度,冲击韧性,并降低了焊缝的抗腐蚀能力。

尤其呈尖状的夹渣引起的应力集中几乎和裂纹相等。

焊接钢铁材料是氧化物夹杂成分主要有二氧化硅,其次是氧化锰、二氧化钛和氧化铝等,一般多以硅酸盐形式存在,这种夹杂物的危害性较大,常因在焊缝中有这类夹杂物的存在而引起热裂纹。

氮化物夹杂主要是铁的氮化物,它以针状分布在晶粒上贯穿晶粒的边界,会使焊缝的塑性急剧下降。

硫化物夹杂中,硫化铁的危害最大,它沿晶粒周界析出,并与Fe或FeO形成低熔点共晶,它是促进生产热裂纹的重要因素之一。

2.7未焊透和未熔合

焊接接头中,焊缝金属与母材间未被电弧熔化而留下的空隙,叫未焊透。

根据未焊透产生的部位可分为边缘、层间未焊透和根部未焊透。

熔焊时,焊道与母材之间或焊道与焊道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点焊时母材与母材未完全熔化结合的部分,统称为未熔合。

根据其发生的部位不同可分为根部未熔合和层间未熔合。

2.8咬边

在焊缝边缘母材上被电弧烧熔的凹槽较咬边。

咬边时一种比较危险的焊接缺陷,它不仅减少了焊接接头的工作截面,而且在咬边处造成严重的应力集中。

过深的咬边将显著降低焊接接头的强度,有可能在咬边处导致结构破坏。

所以,在重要结构后受动载荷的结构中,一般不允许有咬边缺陷存在。

2.9弧坑

弧坑是指焊缝收尾处产生的下陷现象。

弧坑会使焊缝收尾处的强度严重下降,当结果受力时容易在此处破坏,对于某些材料,如中碳钢、低合金结构钢等还会在弧坑出产生弧坑裂纹,是焊缝强度薄弱部位,有个能在受力的情况下有弧坑裂纹导致整个焊缝的破坏

2.10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

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主要指焊缝宽度和焊缝增高量不合技术要求,具体表现有如下特征

1、沿焊缝长度上焊缝尺寸不均匀

2、角焊缝焊脚尺寸偏移量过大或焊脚尺寸不够

3、焊缝的增高量过低或过高

4、焊波不整齐,焊缝表面粗糙,高低不平

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是,将会影响焊接接头的使用性能。

沿焊缝长度上的焊缝尺寸不均匀,以及角焊缝焊脚尺寸不够或焊脚尺寸偏移量过大,这些都会降低焊接接头强度。

尺寸过大的焊缝不仅浪费焊接材料,还将引起焊接应力集中,增加焊接变形;焊缝增高量过低使接头强度下降,焊缝增高量过高,造成应力集中,减弱结构的工作性能。

在承受动载荷的情况下,焊缝增高量应趋于零值;在其它工作条件下,增高量可在0~3mm范围内选取;焊缝宽度不做具体规定,但必须保证焊缝在每侧的熔合宽度不小于2~4mm,并且应与母材有均匀圆滑的过渡。

保证焊缝表面的焊波光滑美观,否则,容易造成应力集中,不利于结构的正常使用。

2.11电弧擦伤

电弧擦伤也叫弧疤。

虽然创面不大,但危害很大,能导致以下严重缺陷:

1、擦伤本身或其邻近区,容易形成小裂纹,这对产品使用的安全造成极大的危害,在某些条件还会引起锅炉、压力容器的爆炸。

所以,对锅炉、压力容器等重要产品,电弧擦伤这类缺陷时不允许的。

2、由于在电弧擦伤处,冷却速度较快,使弧疤本身的热影响区产生淬硬组织;弧疤不规则状态,会造成应力集中。

不锈钢上的擦伤,能破坏不锈钢的耐腐蚀性能。

 

3常见焊接缺陷原因分析

3.1影响焊接缺陷的因素

3.1.1材料因素:

所谓材料因素是指被焊的母材和所使用的焊接材料,如焊丝、焊条、焊剂、以及保护气体等。

所有这些材料在焊接时都直接参与熔池或熔合区的物理化学反应,其中母材本身的材质对热影双区好性能起音决定性的影响。

显然所采用的焊接材料对焊缝金属的成份和性能也是关键的因素。

好果焊接材料与母材匹配不当,则不仅可以引起焊接区内的至纹、气孔等各种缺陷,而且也可能可起脆化、软化或耐腐蚀等性能变化。

所以,为保证获得良好的焊接接头,必须对材料因素予以充分的重视。

3.1.2工艺因素

大量的实践证明,同一种母材在采用不同的焊接方法和工艺措施的条件下,其焊接质量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别。

焊接方法对焊接质量的影响主要可能在两方面:

首先是焊接热源的特点,也就是功率密度、加热最高温度、功率大小等,它们可直接改变焊接热循环的各项参数,如线能量大小、高温停留时间、相变温度区间的冷却速度等。

这些当然会影响接头的组织和性能;其次是对熔池和附近区域的保护方式,如熔渣保护、气体保护、气-渣联合保护或是在真空中焊接等,这些都会影响焊接冶金过程。

显然,焊接热过程和冶金过程必然对接头的质量和性能会有决定性的影响。

3.2常见焊接缺陷的原因分析

3.2.1结晶裂纹

从金属结晶理论知道,先结晶的金属纯度比较高,后结晶的金属杂质较多,并富集在晶粒周界,而且这些杂质具有较低的熔点,例如,一般碳钢和低合金钢的焊缝含硫量较高时,能形成FeS,而FeS与Fe发生作用形成熔点只有988℃的低熔点共晶。

在焊缝金属凝固过程中,低熔点共晶被排挤在晶界上,形成“液态薄膜”由于液态薄膜的存在减弱了晶间之间的结合力,晶粒间界的液态薄膜便成了薄弱地带。

又因为焊缝金属在结晶的同时,体积在减小,周围金属的约束引起它的收缩而引起焊缝金属受到拉伸应力的作用下,于是相应地产生了拉伸变形。

若此时产生的变形量超过了晶粒边界具有的变形塑性时,即可沿这个薄弱地带开裂而形成结晶裂纹。

可见,产生结晶裂纹的原因就在于焊缝中存在液态薄膜和在焊缝凝固过程中受到拉伸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因此,液态薄膜是产生结晶裂纹的根源,而拉伸应力是产生结晶裂纹的必要条件。

至于近缝区的结晶裂纹,原则上与焊缝上的结晶裂纹时一致的。

在焊接条件下,近缝区金属被加热到很高的温度,在熔合区附近达到半熔化状态。

当母材金属含有易熔杂质时,那么在近缝区金属的晶界上,同样也会有低熔共晶存在。

这时在焊接热的作用下,将会发生熔化,相当于晶粒间的液态薄膜,与此同时,在拉伸应力的作用下就会开裂。

焊缝上的结晶裂纹和近缝区的结晶有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近缝区的结晶裂纹可能是焊缝结晶裂纹的起源。

结晶裂纹的影响因素: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结晶裂纹的产生取决于焊缝金属在脆性温度区间的塑性和应变,前者取决于冶金因素,后者取决于力的因素。

力的主作用是产生结晶裂纹的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应变超过材料的最大变形能力时,才会开裂。

首先分析冶金因素。

冶金因素对结晶裂纹的影响:

按照金属学的基本原理,决定金属材料性能的根本原因是化学成分。

成分的变化将改变合金各组元的溶解度、相得组成与比例、结晶形态及晶粒尺寸。

这些因素都将影响焊缝金属的塑性,因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结晶裂纹的敏感性。

1、常见合金元素的影响合金元素对结晶裂纹敏感性影响的规律很复杂,其中既有元素本身的单独作用,也有合金之间的相互作用。

下面仅讨论低碳合金钢与合金钢常见合金元素的影响。

(1)硫、磷。

硫和磷都是提高结晶裂纹敏感性的元素。

它们的有害作用来自以下介几个方面。

首先,钢中含有硫或磷,结晶温度区间明显加宽;其次硫和磷能在岗中形成多种低熔点共晶,这些共晶在焊缝金属凝固后期形成液态薄膜;最后,硫和磷都是偏析度较大的元素,容易在局部富集,更有利于形成低熔点共晶或化合物。

液态薄膜或偏聚的低熔点物质,都会是金属在凝固后期的塑性急剧下降。

因此,硫、磷都是明显提高结晶裂纹的元素,对焊接质量危害极大

(2)碳。

碳时钢在必不可少的元素,但在焊接时也是提高结晶裂纹敏感性的主要因素。

碳不仅本身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促使硫、磷的有害作用加剧

(3)锰。

锰可以脱硫,脱硫产物MnS不溶于铁可进入熔渣,少量残余在焊缝金属中程弥散分布,对钢的性能物明显影响。

因此,在钢焊缝中锰可以抑制硫的有害作用,有助于提高焊缝的塑性,因而可提高其抗结晶裂纹的能力。

(5)硅。

硅对结晶裂纹的影响以含量不同而不同。

硅是δ相形元素,含量较低时有利于防止结晶裂纹。

但当Wsi≥0.42%时,由于会形成低熔点的硅酸盐反而是裂纹倾向增大。

此外,一些可形成高熔点硫化物的元素如Ti、Zr和一些稀土金属,都具有很好的脱硫效果,也提高焊缝金属的抗结晶能力。

一些能细化晶粒的元素,由于晶粒细化后可以扩大晶界面积,打乱柱状晶的方向性,也能起到抗结晶裂纹的作用。

但Ti、Zr和稀土金属与氧的亲和力很强,焊接时通过焊接材料过渡池中比较困难

根据各种元素对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焊缝结晶裂纹敏感性的影响,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见表

表3-1ωωωωωω元素对低碳钢和低合金钢焊缝结晶裂纹敏感性的影响

增加形成结晶裂纹

<时影响不大

>时促使开裂

降低焊缝的裂纹

倾向

尚未取得一致意见

C、S、P

Cu、Ni(当S、P

同时存在时)

Wsi(0.4%)

Wmn(0.8%)

Wcr(0.8%)

Ti、Zr

稀土AL等

Wmn<0.8%

N、O、As

最后强调的是,同一合金元素在不同的合金系统中影响不一定相同。

以Mn为例在大多数情况下Mn时防止结晶裂纹有效地元素;但与Cu共存时,增加Mn反而不利,这就是Mn与Cu相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