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0899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6.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docx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

 

山西朔州山阴金海洋五家沟煤业有限公司

 

地面供电设计方案

 

机电部

2018年1月

 

审批意见

 

单位

审批人

审批时间

机电部

调度室

生产技术部

安监站

机电副总

总工程师

贯彻学习记录

贯彻人

贯彻时间

贯彻地点

签到表

序号

签名

序号

签名

序号

签名

1

16

31

2

17

32

3

18

33

4

19

34

5

20

35

6

21

36

7

22

37

8

23

38

9

24

39

10

25

40

11

26

41

12

27

42

13

28

43

14

29

44

15

30

45

 

第一节供电电源

本矿井位于朔州市山阴县,属于朔州市电网管理范围,截止到目前,朔州市网最高电压为500kV。

山阴县供电区内有两座220kV变电站:

翠微(2×150MVA)、七里沟(2×120MVA);供电区内有两座110kV变电站:

永静城(2×40MVA)、增子坊(2×50MVA),在建一座110kV变电站:

下石井(2×50MVA);六座35/10kV变电所:

芍药沟(10+6.3MVA)、玉井(2×10MVA)、五家沟(2×16MVA)、扒罗山(2×6.3MVA)、金龙(4+2.5MVA)。

永静城110kV变电站,双回路电源分别引自翠微、七里沟220kV变电站;站内主变两台(2×40MVA),电压等级110kV/35kV/10kV。

主要供电对象是扒罗山、水泉等35kV变电站,目前主变裕量较大。

下石井110kV变电站为在建工程,预计2010年投入运行。

该电站双回路电源引自翠微220kV变电站;站内主变二台(2×50MVA),电压等级110kV/35kV/10kV。

主要供电对象是扒罗山、水泉、史家屯等35kV变电站,主变裕量较大。

增子坊110kV变电站,单回电源引自右玉220kV变电站,电源线路型号LGJ-300,长度15.75km;站内主变2×40MVA,电压等级110kV/35kV/10kV。

主要供电对象为玉井等35kV变电站,目前主变裕量较大。

目前,建设方已通过当地供电部门新建五家沟35kV变电站一座,现已投入运行。

该站位于五家沟主工业场地东北,距离辅助工业场地约1.0km,距离主工业场地约0.3km,规划电源两回,目前仅有一回电源,其引自七里沟220kV变电站;站内主变2台,容量2×25MVA;35kV规划接线为单母线分段接线,目前为单母线运行;10kV为单母线分段接线。

根据山西省电力公司“晋电发展[2010]149号”《关于金海洋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矿区供电方案的批复》,同意对现有五家沟35kV变电站完善第二电源。

具体批复如下:

新建五家沟35kV变电站至右玉220kV变电站一回35kV线路,长度为27km,导线采用LGJ-185型;北周庄变电站-金龙变电站-五家沟变电站的35kV线路与金龙变电站断开,在金龙变电站站外连通;新建五家沟35kV变电站至金龙35kV变电站一回35kV线路,长度为15.8km,导线采用LGJ-150型;新建翠微220kV变电站至北周庄35kV变电站一回35kV线路,长度为3km,导线采用LGJ-240型。

上述工程完工后,矿井电源分别引自右玉220kV变电站和翠微220kV变电站,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有关“双电源”的要求。

地区电力系统地理接线示意见图11-1-1。

第二节送变电

一、矿井供电系统

本矿井供电电压为35kV,以两回35kV送电线路引自电力系统变电站。

在矿井主工业场地东北部已建成35/10kV变电站,矿井生产用电均引自该站。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四十一条的规定,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一回路运行时另一回路必须带电备用,以保证带电的连续性。

该站以10kV电压等级向本矿井各工业场地供电,共10回,其中井下主变电所2回、主工业场地变电所2回、主斜井配电室2回、辅助工业场地变电所2回、风井场地配电室2回。

每个配(变)电点的电源分别接于两段10kV母线上。

同时该站以两回10kV线路向马营矿供电。

二、送电线路

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第11.2.3条规定,电源线路导线截面应按经济电流密度选取。

《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四十一条规定:

正常情况下,矿井电源应采用分列运行方式。

电源线路分列运行时,每回最大工作电流约112A,矿井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约5000h,架空钢芯铝绞线的经济电流密度取0.9A/㎜2,此时,电源线路的经济截面为120mm2。

根据山西省电力公司批复的五家沟35kV变电站电源方案,右玉至五家沟35kV线路,长度为27km,导线采用LGJ-185型;翠微至北周庄至五家沟35kV线路,长度约15.8km,导线采用2*LGJ-240+2*LGJ-150型。

上述两回电源线路均满足经济截面的要求。

两条电源线路压降:

正常分列运行时,右玉至五家沟35kV线路压降约4.3%;翠微至北周庄至五家沟35kV线路压降约3.5%。

当任一回停止供电,另一回担负全部负荷运行时,右玉至五家沟35kV线路压降约8.6%;翠微至北周庄至五家沟35kV线路压降约6.7%。

从以上分析得知,两回电源线路分列运行时,线路压降满足《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要求;但是当任一回停止供电,另一回担负全部负荷运行时,线路压降大,此时可通过有载调压变压器调节10kV侧电压水平满足供电要求。

由于线路的负荷裕量很少,若变电站负荷再有增加,线路压降将超过规程限定值,因此建议业主单位适时更换大截面线路导线。

1、线路路径

本矿井的两回35kV电源线路应分开架设,其路径较长,线路路径应避开采区、塌陷区或其它不良地质区。

2、线路地质地貌特征

线路地处山西朔州西部山区,该地区是典型的山地特征。

地势起伏较大,地质条件较复杂。

3、线路气象条件

线路所在地区主要气象条件见表11-3-1。

表11-3-1线路所在地区主要气象条件

最高气温(℃)

+40

最低气温(℃)

-30

年均气温(℃)

+6.5

最大风速(m/s)

30

年雷暴日(天)

42.3

覆冰厚度(mm)

10

4、线路机电

1)导线、地线选择

右玉至五家沟35kV线路导线为LGJ-185/30钢芯铝绞线,导线安全系数取3.0,年平均运行应力不大于瞬时破坏应力的25%。

翠微至北周庄至五家沟35kV线路导线采用2*LGJ-240+2*LGJ-150型。

导线安全系数取3.0,年平均运行应力不大于瞬时破坏应力的25%。

根据《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的规定,并结合本地区地形地貌特点和气候条件,设计确定全线架设地线。

地线采用光纤复合地线OPGW(12芯)。

2)绝缘配合

线路污秽等级按GB50061中规定的E3级污秽区考虑。

又因该线路所经部分地段海拔高度超过1000m,所以新建线路杆塔采用加强绝缘型绝缘子串,以满足规程要求。

跨越铁路、一、二级公路时,绝缘子串应采用双串。

3)线路金具

本工程线路金具均采用电力定型金具,导线悬垂线夹和耐张线夹分别采用XGU-4和NLD-4型,导线在档距中均采用爆压方式进行联接,耐张杆塔的跳线采用并勾线夹进行联接,导线并勾线夹为JB-4型。

4)防振措施

按照规程规定,线路应采取防振措施,导线加装FD-4型防振锤进行防振,OPGW地线加装4D型防振锤进行防振。

防振锤安装数量见表11-3-2。

表11-3-2防振锤安装数量表

外径(mm)

档距(m)

D<12

≤300

300~600

600~900

12≤D≤22

≤350

350~700

700~1000

22<D<37.1

≤450

450~800

800~1200

防振锤数量(每档)

2

4

6

5)接地装置

全线杆塔均需逐基接地,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应符合规程要求,接地体材料采用Ф10圆钢。

由于线路所经地段大部分为砂地,土壤电阻率高,应采取延长接地体、添加降阻剂、做局部接地极板等措施降低接地电阻。

5、杆塔与基础

1)杆塔选型

本次线路较长,地形平坦,为降低造价,线路直线杆采用钢筋混凝土门型杆,终端、转角等耐张杆采用铁塔型式。

2)基础选用

根据本工程地质条件和杆塔型式,采用不同的杆塔基础。

直线杆基础采用预制钢筋砼底盘、卡盘及拉线盘基础,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25。

角钢塔基础根据荷载大小和地质情况分别采用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或桩基础,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30。

三、地面35kV变电站

本矿井已建成35kV变电站,该站距主工业场地约0.3km,距辅助工业场地约1.0km,该站为本矿、马营矿等服务。

在满足规程、规范的前提下,本次设计不再进行方案比较及设备选型,仅通过对全站负荷统一计算,对该站进一步校验。

1、变电站位置选择

本站作为本矿井和马营矿井的总降站,主要担负着向矿井内井下、地面生产系统供配电的任务,根据《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GB50215第10.1.10条的规定,变电站的位置应便于进出高压输电线路和靠近用电负荷中心,并应按全年风向频率布置在受粉尘污染最小的地点。

变电站布置在矿井主工业场地的东北部,变电站站区内不存在大雨漫灌、内涝或洪水威胁。

2、主变选择

变电站已经建成,主变压器采用有载调压型变压器,型号S11-25000/35,额定电压:

35±3×2.5%/10.5kV,阻抗电压:

Ud%=8,连接组别:

YN,d11。

经校验,现有变压器能够满足现有负荷需要。

由于用电负荷大,电源线路长、压降大,变电站35kV母线电压偏差则较大,因此,采用有载调压变压器可以有效调节10kV系统电压偏差值在合理范围内,保证供电质量。

变压器单台主变运行时,正常涌水负荷率78%,最大涌水负荷率79%,事故保证率100%。

3、电气主接线

该站规划的电气主接线为:

35kV、10kV母线均为单母线分段接线,目前35kV接线仅为单母线,2号电源进线、35kV分段、2号电压互感器尚未建设。

本次改造将完善电气主接线,形成该站规划的接线方式。

矿井35/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见附图C1739-253-1。

4、主要设备

1)配电装置

该站35kV配电装置采用室外装配式设备,采用真空断路器,额定开断电流为31.5kA,额定电流2000A。

10kV配电装置采用KYN28-12型成套开关柜,配ZN63A-12真空断路器,主变进线柜和分段柜额定电流为2000A,其它馈线额定电流为1250A。

断路器的额定开断电流为31.5kA。

根据馈线负荷,部分回路电流互感器不满足要求,需要更换,跟换型号及回路见电气主接线附图。

上述设备均符合规程、规范要求并能满足本矿实际需要。

2)无功补偿及谐波治理

由于本矿井无大的非线性设备,谐波电流和无功冲击不会超过规程限定值,因此,暂不采取谐波抑制和动态无功补偿措施。

变电站现有无功补偿装置容量为2×4200kvar,采用两等分调容方式,可以满足用电负荷的补偿要求,无需改造。

3)二次系统

原变电站二次设备已经配置,据建设方介绍,二次系统采用目前成熟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采用集中组屏与分散安装结合的构成方式,主要元件的继电保护配置如下:

①主变压器:

三相纵联差动、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过负荷、瓦斯(含变压器本体及有载调压开关轻、重瓦斯)、温度、油位、压力释放保护。

②电容器:

速断、定时限过电流、零序电压、过电压、低电压保护。

③10kV母联:

过电流保护,也可由主变压器复合电压启动的过电流保护以较短时限跳开母联;

④10kV馈出线:

三段式电流保护;

⑤10kV系统单相接地保护。

本次完善主接线和配电装置后,相应增加2条35kV线路和分段开关设备,增加设备的二次应与原系统衔接良好。

新增电气设备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置如下:

35kV电源进线:

三段式电流保护。

35kV分段开关:

母线充电保护;三段式电流保护。

自动装置:

在电源进线上装设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上述系统配置完善后,能够满足相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和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4)站用交直流电源

据了解,站用交流电源使用1号35kV线路直配变压器(50kVA)提供一路电源,另一路电源由10kVII段母线的所变柜(50kVA)提供。

两路电源可由交流屏自动切换,保证所用电的可靠性。

直流系统采用100Ah的成套直流系统。

由于新增设备不多,经校核,现有站用交直流电源系统能够满足需要,因此,保持原有系统不变。

5)单相接地电容电流及消弧线圈

本矿井使用高压电缆较多,根据初步估算,矿井10kV系统接地电容电流为42A,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的要求,必须采取限制措施。

对于单相接地电容电流的限制,本站原有系统未配置消弧线圈,而配置了消弧柜。

设计认为,消弧柜仅能消除单相接地产生的弧光过电压,而不能补偿电容电流,不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

因此,本站新增2套自动跟踪补偿消弧线圈装置以限制10kV系统电容电流,每段母线配置1套,以保证在任何运行方式下,矿井10kV系统都不会失去补偿。

消弧线圈自动补偿装置容量计算如下:

消弧线圈的容量配置采用过补偿方式,补偿系数取K=1.35,装置容量Icx=1.35×Ic=1.35×42=56.7(A)。

因此,消弧线圈额定补偿电流取100(A)。

消弧线圈型号为ZDBG-10.5/5-100/J,补偿范围为5~100A。

该装置的接地变压器和消弧线圈为干式结构,并装在同一壳体内,与10kV高压开关柜同室布置。

5、变电站布置

变电站布置采用现有的布置方式,35kV配电装置、无功补偿装置位于变电站北部,南部为10kV配电室和二次设备室,主变压器位于变电站中部。

主变压器、35kV配电装置、无功补偿装置为室外布置,其他设备室内布置。

变电站布置型式能够满足规程规范的要求,本次不做变动。

变电站电气平面布置见附图C1739-253-2。

6、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变电站设避雷针3座,高度30m,保护室外主变、35kV架构等。

保护范围满足要求。

变电所高压配电装置中也采取了雷电侵入波过电压、谐振过电压、操作过电压等保护的措施。

变电站内已设置接地网,接地电阻满足规范要求。

7、短路电流计算

由于电源参数尚未确定,为稳妥起见,短路电流计算按翠微220kV站220kV母线短路电流为无穷大考虑。

最大运行方式为:

电源线路分列运行,矿35kV变电站主变分列运行。

因基础资料不完整,本初步设计无法确定最小运行方式,不再进行最小运行方式下的

短路电流计算。

经计算,最大运行方式下,本矿35kV母线短路电流有效值为2.37kA,冲击值为6.04kA;10kV母线短路电流有效值为4.75kA,冲击值为12.10A。

短路电流计算网络阻抗见图11-3-1。

图11-3-1短路电流计算网络阻抗图

经校验,10kV母线所有电气设备均满足最大运行方式下的动、热稳定要求。

其中,10kV母线电流互感器变比最小值要求为40/5,变电站10kV母线所馈出的电缆截面最小值为35mm2(按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缆,后备保护动作时间为1.0秒考虑)。

经校验,35kV、10kV侧设备参数的选择满足短路电流水平的要求。

8、火灾报警、视频监控及其它

火灾报警、视频监控由矿井消防系统和工业电视系统统一考虑。

9、通信及调度自动化

变电站已建成投运,隶属当地地调调管,通信及调度自动化设备已经配置。

本次改造不再新增。

第三节地面供配电

一、地面配电系统

地面用电设备电压等级为:

10kV、660V、380V、220V。

根据地面负荷分布及负荷性质,在主工业场地设两座变电所和两座配电室,在辅助工业场地设一座变电所,在风井场地设一座变电所。

1、主工业场地变电所

在原有主工业场地上原有地面10kV变电所一座,内由9台KYN28A-12型高压开关柜,1台1600kVA10/0.4kV变压器和5台低压柜组成。

由于矿井改造后新增部分用电设施,且原有变电所内低压系统为单电源不符合规范要求,所以在原有地面10kV变电所的基础上重新规划改造成为新的主工业场地变电所。

本变电所10kV双回电源引自矿井35kV变电所10kV配电室的不同母线段,高压线路采用电缆敷设。

变电所内利用原有其中8台KYN28A-12型高压开关柜,再增加一台SGB11-1600/10/0.4kV1600kVA免维护节能型干式变压器和11台低压开关柜,高低压均采用单母线分段,向原有工业场地内的生活水处理站、行人进风斜井空气加热室、空压机房、宿舍、办公楼、调度室、锅炉房、联合建筑、水源井及新增设施等低压负荷及照明供电。

变电所设低压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功率因数补偿到0.9以上。

当一台变压器故障时,另一台可保证本变电所管辖区域内二级及以上低压的负荷供电。

2、原煤仓配电室

在主工业场地原煤仓上、下各设一个配电室。

两个配电室的380V双回电源均引自主工业场地变电所380V配电室的不同母线段,线路采用电缆敷设。

配电室设低压开关柜,采用单母线不分段向地面生产系统低压负荷供电。

变电所设低压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功率因数补偿到0.9以上。

3、主斜井井口房变电所

在主工业场地主斜井井口房附近设主斜井井口房变电所。

本变电所10kV双回电源引自矿井35kV变电所10kV配电室的不同母线段,两回10kV电源相互闭锁,一回工作,一回备用,高压线路采用电缆敷设。

变电所内设置4台KYN28A-12型高压开关柜,1台SGB11-1250/10/0.69kV1250kVA免维护节能型干式变压器和5台低压柜,向主工业场地主斜井带式输送机供电。

高低压均采用单母线不分段,当一回高压线路故障时,另一回线路可保证本配电室管辖区域内所有负荷的供电。

380V低压电源引自主工业场地变电所低压柜

4、辅助工业场地变电所

在辅助工业场地设10kV变电所一座,本变电所10kV双回电源引自矿井35kV变电所10kV配电室的不同母线段,高压线路采用电缆敷设。

变电所内设置2台SGB11-500/10/0.4kV500kVA免维护节能型干式变压器和7台低压柜。

低压侧采用单母线分段向锅炉房,机修车间,副斜井空气加热室,联合建筑等设施供电。

变电所设低压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功率因数补偿到0.9以上。

当一台变压器故障时,另一台可保证本变电所管辖区域内二级及以上低压负荷的供电。

5、风井场地变电所

在风井场地设风井场地变电所一座,本变电所10kV双回电源引自矿井35kV变电所10kV配电室的不同母线段,高压线路采用电缆敷设。

高压采用单母线分段,配电室内设13台KYN28A-12型高压开关柜,向通风机和所内变压器供电。

所内设2台SGB11-500/10/0.40kV500kVA免维护节能型干式变压器和5台低压柜,向通风机辅助设备、黄泥灌浆站等低压负荷供电。

各个工业场地内高低压线路采用电缆沿沟或直埋敷设方式,室外照明电源电缆也采用直埋方式敷设。

1#和辅助工业场地之间采用电缆沟敷设的方式,主工业场地和风井场地之间主要采用电缆沟敷设,局部采用直埋敷设的方式。

地面供配电系统详见附图C1739-261-1、2、3、4

变压器选择表见表11-4-1。

二、室内、外照明

照明电压为220V,室内根据建筑物使用性质选择相应的节能型灯具,重要场合设置应急照明。

室外场地及道路照明采用高压钠灯,采用光控和时间控制。

三、防雷接地

各建筑物的防雷均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的要求设置防雷装置。

电气设备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联合接地形式。

所有电气设备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外壳、电缆挂钩、电缆铠装外皮及接地芯线等均与接地干线可靠连接。

为防止雷电侵入井下,由地面直接下井动力电缆、通信电缆的金属保护层、轨道和各类金属管道均在井口处作不少于2处的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4Ω。

通信线路必须在入井处装设熔断器和避雷器,接地电阻不大于1Ω。

矿井地面变压器选择见表11-4-1

表11-4-1变压器选择表

 

变压器母线的最大负荷

功率

变压器

负荷名称

有功(kW)

无功(kvar)

视在(kVA)

因数cosφ

主变台数X型号

负荷率

一、二级负荷保证系数

主工业场地变电所

2045.48

1849.55

2757.68

无功补偿

-1200

补偿后

2086.38

714.50

2205.34

0.95

2X1600kVA

68%

100%

主斜井井口房变电所

1108.80

831.60

1386.00

1600kVA

82%

100%

辅助工业场地变电所

520.25

507.77

726.97

无功补偿

-360

补偿后

530.65

162.55

554.99

0.96

2X500kVA

55%

100%

风井场地变电所

472.65

416.84

630.20

无功补偿

-250

补偿后

482.10

183.52

515.85

0.94

2X500kVA

52%

1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