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1015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docx

高考文言文阅读新题+答案10篇

高中文言文阅读新题20篇

(附答案详解)

(十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王)举正字伯仲,幼嗜学,厚重寡言。

以父荫补秘书省校书郎。

进士及第,授知伊阙、任丘县。

三迁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修《三朝宝训》,同修起居注,擢知制诰。

其妻父陈尧佐为相,改龙图阁待制。

尧佐罢,以兵部郎中复知制诰,拜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

前一日,吏有驰报者,举正方燕居斋舍,徐谓吏日:

“安得漏禁中语?

”既入谢,仁宗曰:

“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

”时陕西用兵,吕夷简以宰相判枢密院,举正曰:

“判名重,不可不避也。

”乃改兼枢密使。

迁给事中。

御史台举李徽之为御史,举正友婿也,格不行。

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知许州。

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

皇佑初,拜御史中丞,乃奏:

“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

”不报,举正固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又曰:

“先朝用人,虽守边累年者,官止遥郡刺史。

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感赖焉命前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思泽所以未宣民族所以未瘳者职此敌也。

”居半岁,免位复为宣徽使。

家居凡七上疏。

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言职。

帝称其得风宪体,遣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两,除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知河南府,入兼翰林侍读学士。

每进读及前代治乱之际,必再三讽谕。

卒,赠太子太保,谥安简。

文章雅厚如其为人,有《平山集》、《中书制集》、《内制集》五十卷。

(选自《宋史·王举正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B.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C.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D.今所用未尽/得人而克期待迁/使后有功者何所劝耶/且转运使察官吏/能否生民休戚赖焉/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恩泽所以未宣/民疾所以未瘳者/职此故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功劳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文中指王举正凭借父辈功劳做官。

B.起居注,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一般不外传,仅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C.知制诰,文中是指我国古代的官名。

一般负责起草诏令,不同的朝代其职权有所不同。

D.礼部,我国古代官署名,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学校、科举、军需、俸禄等事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举正严守规则,批评属吏。

王举正再次担任知制诰,同时授予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有属吏提前一天骑快马来通报消息,王举正批评属吏泄露宫中消息。

B.王举正公正严明,一视同仁。

昌夷简以宰相身份兼管枢密院,王举正认为不合适,建议政任枢密使;御史台举荐李徽之,王举正没有因为他是友人的女婿而通过。

C.王举正不畏权贵,仗义执言。

王举正指责张尧佐才能平庸.攀附权贵,身居要职,使贤良土大夫无法得到激励;张尧佐复任宣徽使,王举正闲居在家七次上疏。

D.王举正格守职责,为文雅厚。

王举正力谏狄青不可担任执政而未果,请求免除自己谏官职务;人宫侍读时借前代治乱事例委婉劝读;文如其人典雅纯厚,著作颇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恬于进取,未尝干朝廷以私,故不次用卿。

(2)光化军叛卒转寇傍境,而州兵有谋起为应者,举正潜捕首恶者斩之。

14.皇帝为什么赏赐王举正白银三百,并升任其官职?

请简要分析。

10.A   11.D   12.B  

13.

(1)你不在意进取,从来没有因为私事向朝廷请求,因此破格任用你。

(2)光化军叛乱士兵到处侵扰邻近州境,许州士兵有阴谋起事响应的,王举正暗中逮捕为首作恶的人,斩了他们。

  

14.王举正在御史中丞任上,前后多次反对授予张尧佐使职,并评论朝廷用人情况。

极力反对狄青执政。

被皇帝认为尽到了言官的职责。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观察本段文字,理解难度较大,可采用排除法。

题目给出的四个选项,区分点主要在三个地方,第一处区分点是断句在“得人”前还是在其后,第二处区分点是断句在“能否”前还是在其后,第三处区分点是断句在“不终”前还是在其后。

相较而言,第二处和第三处容易做出判断。

第二处,“能否”不能和“生民”结合,所以应在“能否”后断开。

排除B、D。

“命甫下而数更”“不终岁而再易”是两个对举关系的句子,表达相似的意思,因此应在“不终”前断开。

排除C。

译文:

现在所任用的并不都是得力的人,然而限期等待升迁,那么以后对有功的人用什么来鼓励呢?

而且转运使考察官吏是否有能力,百姓的喜乐与忧虑都依赖他。

任命刚刚下达就多次更改,不到一年就两次改变,恩泽之所以未能宣扬,民生疾苦之所以未能消除,主要是这个原因。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

D项,“掌管国家的……军需、俸禄”错,“军需、俸禄”属户部管。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项,“建议改任枢密使”错,王举正只认为“吕夷简以宰相判枢密院”不合适,并没有建议改任枢密使,是朝廷改任吕夷简为枢密使。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恬,恬淡,不在意;干,求取,请求;不次,破格;状语后置句“干朝廷以私”。

(2)转,到处;寇,侵扰;起,起事;潜,暗中,暗地里。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本题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只要找到文章相关答题区域,读懂相关内容,即可写出答案。

由文中“帝称其得风宪体,遗赐就第,赐白金三百两”可知,皇帝赏赐王举正是因为他担任谏官十分称职,因此,答案的整理应该是和王举下向皇上进谏有关。

梳理前文内容可知,“‘张尧佐庸人缘妃家,一日领四使,使贤士大夫无所劝。

’不报,举正固留班廷诤,乃夺宣徽、景灵二使。

又曰:

……”“及狄青为枢密使,又言青出兵伍不可为执政,力争不能夺,因请解言职”为答案区间。

前一条可概括为“王举正在御史中丞任上,前后多次反对授予张尧佐使职,并评论朝廷用人情况”第二条可概括为“极力反对狄青执政”,再加上赏赐前皇帝给出的原因“尽到了言官的职责”。

【参考译文】

王举正字伯仲,自幼酷爱学习,稳重而沉默寡言。

凭借父荫补为秘书省校书郎。

考中进士、任伊阙、任丘知县,三次升职后担任尚书度支员外郎,直集贤院,编写《三朝实训》,同时编写起居注,提拔为知制诰。

岳父陈尧佐任宰相,王举正改任龙图阁待制、陈尧佐被罢免宰相,王举正以兵部郎中身份又任知制诰,授予右谏议大夫、参知政事,任前一天,有属吏快马前来报告,王举正正在书房闲坐,慢慢地对属吏说:

”怎能泄露宫廷中的话?

”后来王举正入宫谢恩,仁宗说:

“你不在意进取,从来没有因为私事向朝廷请求,因此破格任用你。

”当时陕西有战争,吕夷简以宰相身份兼管枢密院,王举正说:

“判的名号太重,是不能不回避的。

”于是改为兼任枢密使。

王举正升任给事中。

御史台推荐李徽之任御史,李徽之是王举正友人的女婿,王举正不予通过。

王举正以资政殿学士、尚书礼部侍郎的身份担任许州知州。

光化军叛乱士兵到处侵扰邻近州境,许州士兵有阴谋起事响应的,王举正暗中速捕为首作恶的人,斩了他们。

皇佑初年,王举正担任御史中丞,上奏说:

“张尧佐是平庸的人,攀附妃子家,一天之内兼领四使,使得对贤士大夫无从鼓励。

”朝廷没有回复,王举正因而留在班位在朝廷上谏诤,朝廷于是削夺张尧佐宣徽、景灵二使的职务。

又说:

“先朝用人,即使多年镇守边境的,官职只到偏远州的刺史。

现在所任用的并不都是得力的人,然而限期等待升迁,那么以后对有功的人用什么来鼓励呢?

而且转运使考察官吏是否有能力,百姓的喜乐与忧虑都依赖他。

任命刚刚下达就多次更改,不到一年就两次改变,恩泽之所以未能宣扬,民生疾苦之所以未能消除,主要是这个原因。

”过了半年,张尧佐重新担任宣徽使。

王举正闲居在家共七次上疏。

狄青担任枢密使时,王举正又上奏说狄青出身军队不能担任宰相,力争而未能改变,因而请求解除谏官职务,皇帝称赞他得到了谏诤之职的根本,派遣使臣到他的府第赏赐,赐白银三百两,授观文殿学士、礼部尚书,河南府知府的官职,入朝兼任翰林侍读学士,每次进宫侍读涉及前代治乱的时候,必定再三委婉劝说。

去世,赠官太子太保,谥号安简,文章典雅纯厚如同他的为人,有《平山集》《中书制集》《内制集》五十卷。

(十二)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人。

幼孝友,起居皆有礼法。

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补校书郎。

岁歉馑,其家虽给,而每饭不过一器,岁丰乃复。

或问之,答曰:

“四方病饥,独能饱乎?

”累迁开州刺史,地接夷落,寇常逼其城,吏曰:

“兵力不能制,愿以右职署渠帅。

”公绰曰:

“若同恶邪?

何可挠法!

”立诛之,寇亦引去。

召为吏部郎中。

后拜御史中丞。

李吉甫复当国,出为湖南观察使。

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公绰曰:

“朝廷谓吾儒生不知兵邪!

”即请自行,许之。

引兵渡江,抵安州,听以军礼迎谒。

公绰谓曰:

“公所以属鞬负弩,岂非兵事邪?

若褫戎容,则两郡守耳,何所统一哉?

以公世将晓兵,吾且欲署职,以兵法从事。

”听曰:

“唯命。

”即以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都虞候三牒授之,选兵六千属焉,戒诸校曰:

“行营事一决都将。

”听被用畏威,遂尽力,当时服其知权。

军出,公绰数省问其家,疾病生死厚给之。

军中感服曰:

“中丞为我知家事,敢不死战!

”故鄂军每战辄克。

元和十一年,为李道古代还,除给事中,拜京兆尹。

方赴府,有神策校乘马不避者,即时搒死。

帝怒其专杀,公绰曰:

“此非独试臣,乃轻陛下法。

”帝曰:

“既死,不以闻,可乎?

”公绰曰:

“臣不当奏。

在市死,职金吾;在坊死,职左右巡使。

”帝乃解。

以母丧去官。

服除,为刑部侍郎,领盐铁转运使,转兵部,兼御史大夫。

改礼部尚书,以祖讳换左丞。

俄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

行部至邓,县吏有纳贿、舞文二人同系狱,县令以公绰素持法,谓必杀贪者,公绰判曰:

“赃吏犯法,法在;奸吏坏法,法亡。

”诛舞文者。

其厩马害圉人,公绰杀之。

或言良马可爱,曰:

“安有良马而害人乎?

太和四年,为河东节度。

遭岁恶,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均。

北虏遣梅禄将军李畅以马万匹来市,所过皆厚劳,饬兵以防袭夺。

至太原,公绰独使牙将单骑劳问,待以至意,辟牙门,令译官引谒,宴不加常。

畅德之,出涕,徐驱道中,不妄驰猎。

以病乞代,授兵部尚书,不任朝请。

忽顾左右召故吏韦长,众谓属诿以家事。

及长至,乃曰:

“为我白宰相,徐州专杀李听亲吏,非用高瑀不能安。

”因瞑目不复语,后二日卒,年六十八。

赠太子太保,谥曰元。

(节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八十八孔穆崔柳杨马》)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B.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C.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D.以地卑湿/不可迎养/求分司/东都不听/后徙鄂岳观察使/时方讨吴元济/诏发鄂岳卒/五千隶安州刺史李听/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刺史,负责对地方官员的监察之职。

刺史制度在中国古代对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和控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B.神策军是唐朝中后期中央北衙禁军的主力,负责保卫京师和宿卫宫廷以及行征伐事,为唐时朝廷直接控制的主要武装力量。

C.兵部为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

其长官为兵部尚书。

掌管文武官员的选拔、任用以及兵籍、兵械、军令等。

D.赠,古代朝廷对死去的功臣或其先人追封爵位或官职。

本文中的“赠”就是朝廷在柳公绰死后追封他为太子太保。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公绰体察底层疾苦。

遇荒年歉收,他说百姓受苦挨饿,自己不能独自饱食,每餐饭不超过一碗;撙节用度,辍宴饮,衣食与士卒均。

B.柳公绰遵守礼制法度。

巡行邓县杀掉了舞文弄法者,因为他认为破坏法令罪行更严重;良马害人,杀掉良马。

都体现了他遵守礼法。

C.柳公绰为人正直耿介。

他任京兆尹时处死了一名神策军校,皇上恼怒他擅自杀人,没有上报,他说上报不是自己的职责,最终使皇上平息了怒气。

D.柳公绰对国家忠心耿耿。

柳公绰一生任京兆尹、节度使、御史大夫、尚书等职务,治境安边,均有佳绩,他的忠心得到朝廷的认可。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公绰曰:

“若同恶邪?

何可挠法!

”立诛之,寇亦引去。

(2)畅德之,出涕,徐驱道中,不妄驰猎。

14.韩愈在《与鄂州柳中丞书》中高度评价柳公绰“虽古之名将,何以加兹”。

柳公绰有怎样的名将风范?

请简要概括。

(3分)

10.B

11.C(“文武官员”错,是“掌管武官的选拔、任用”)

12.B(良马害人不能体现他遵守礼法,是体现他对人的生命的爱护)

13.

(1)公绰说:

“你与他们同流合污吗?

怎么能违犯法律?

”立即杀了他,敌军也就领军退走了。

(若,你;同恶,同流合污;挠法,曲解和破坏法律;引,引兵退去。

一点1分)

(2)李畅感激他的恩德,流出眼泪,在路上慢慢行进,不胡乱奔驰打猎。

(德,感激;涕,眼泪;徐,慢慢地;妄,胡乱。

一点1分)

14.①主动请缨,讨伐叛军(吴元济)。

②善于用人(李听),知权制变。

③慰问将士家属,提振士气。

④以身作则,与士卒同甘共苦。

(任答三条,每条1分,共3分)

参考译文:

柳公绰,字宽,京兆华原县人。

年幼时,对父母孝顺,对兄弟友爱,行为都遵守礼法。

考中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被补授为校书郎。

荒年歉收,他家虽然丰衣足食,但每餐饭他不超过一碗,到丰年才恢复饭量。

有人问他,他回答说:

“四方的人都困苦饥饿,我怎能独自吃饱呢?

”经连续提升,任开州刺史。

开州土地连着夷族部落,敌军经常逼近开州城袭扰,他属下的一个官员说:

“我们的兵力不能阻止他们,希望暂时任命他们的首领担任重要官职。

”公绰说:

“你与他们同流合污吗?

怎么能违犯法律?

”立即杀了他,敌军也就领军退走了。

召回朝廷任吏部郎中。

后来被任命为御史中丞。

李吉甫再次主持朝政,公绰出京担任湖南观察使。

因湖南地势低湿,不能迎接父母来侍奉,请求在东都洛阳分司任职,没有被批准。

后来调任鄂岳观察使。

当时朝廷正准备讨伐吴元济,下诏让他调派鄂岳士卒五千人,隶属安州刺史李听指挥。

柳公绰说:

“朝廷认为我是儒生不懂军事吗?

”他当即上奏要求亲自前往前线,朝廷同意了他的请求。

柳公绰率领军队渡过长江,抵达安州,李听按照军中礼仪迎接柳公绰。

柳公绰对李听说:

“您挎弓背箭的原因,难道不是战争吗?

如果脱下军装,你们就是两个郡守,怎么能够统一步调作战呢?

因为你出身于世代名将之家,熟知军事,我将要任命你职务,按照军事法令行事。

”李听回答:

“听您的命令。

”柳公绰立即将鄂岳都知兵马使、中军先锋、行营兵马都虞侯三个职务的任命文书交给李听,并且挑选了六千兵马交给他,告诫各位将领说:

“行营中的事务都由李听决定。

”李听受到重用,敬畏柳公绰的威望,就尽全力作战,当时的人都佩服柳公绰懂得权变。

军队出发了,柳公绰多次探望慰问将士家人,有生病、死亡的情况都会优厚抚恤。

军中都感激敬服说:

“柳中丞为我们管好了家事,我们怎敢不拼死作战!

”所以鄂军每次作战都能取胜。

元和十一年,柳公绰被李道古替代后返回朝廷,任命为给事中,拜授为京兆尹。

公绰正去府衙途中,有一个神策军军校骑马不回避,立即被用棍打死。

皇帝生气他擅自杀人,公绰说:

“这不只是试探我,是轻视陛下的法规。

”皇帝说:

“已经处死了,不把这件事向我报告,对吗?

”公绰说:

“这事不应该我报告,在大街上打死了人,向上报告的职责在金吾;在街坊间打死了人,向上报告的职责在左右巡使。

”皇帝怒气才消解了。

公绰因为母亲的丧事离职,守丧期满,任刑部侍郎,兼任盐铁转运使,又调任兵部,兼任御史大夫。

改任礼部尚书,因避祖父的讳改任左丞。

不久,担任检校户部尚书、山南东道节度使。

他巡行所辖地来到邓县,有两个因接受贿赂和玩弄法律条文的县吏一起被囚禁在狱中。

县令因为公绰一向秉公执法,认为一定会杀死贪污的县吏,公绰断案说:

“贪污的县吏触犯法律,法律还在;奸猾的县吏破坏法律,法律就灭亡了。

”杀死了玩弄法律条文的县吏。

他的马厩里的马踢死了养马的人,柳公绰杀了这匹马。

有人说良马值得爱惜,他说:

“哪里有良马却踢死人的呢?

太和四年,公绰担任河东节度使。

碰到荒年,他节约开支,停止宴请,吃穿与士兵一样。

北方的部族派梅禄将军李畅带一万匹马来做生意,所经过的地方都热情地慰劳他,同时又整顿军队来防止他们突袭掠夺。

李畅到达太原,公绰只派牙将一人骑马去慰劳,用极友好的态度接待他,打开牙门,使翻译官引入拜见,宴席不超过常规。

李畅感激他的恩德,流出眼泪,在路上慢慢行进,不胡乱奔驰打猎。

公绰因为生病请求朝廷派人代替他,被任命为兵部尚书,可以不上朝行参见礼。

忽然命亲随召来老部下韦长,大家认为公绰要把家事托付给他。

等到韦长来了,柳公绰却对他说:

“替我报告宰相,徐州擅自杀害李听的亲信部下,除非任用高瑀镇守徐州,否则不能安宁。

”接着闭上眼睛不再说话,过了两天就去世了,享年六十八岁。

被追封为太子太保,谥号为“元”。

(十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绍兴三十二年,高宗劳师建康。

召见,嘉纳之。

乾道六年,迁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

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

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

乃复奏疏曰:

“军政之敝,统率不一,差出占破,略无已时。

乞依福建左翼例,别创一军,以湖南飞虎为名,止拨属三牙,密院,专听帅臣节制调度,庶使夷獠知有军威,望风慑服。

”诏委以规画。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经度费钜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如期落成。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弃疾豪爽尚气节,识拔英俊,所交多海内知名士。

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

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

弃疾为文往哭之曰: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鸣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

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

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

(节选自《宋史·辛弃疾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B.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C.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D.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井,古代因井设市,人口集聚的地方常以“井”称之,如“井邑”“市井”。

B.夷獠是我国古代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部分少数民族的称呼,有轻蔑义。

C.长短句,北宋时,其为词的本名;宋以后,人们多以长短句为词的别名。

D.谥,即谥号,皇帝谥号多为一字,官员谥号多为两字,用来概括其生平。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辛弃疾施政宽缓,关爱百姓。

在滁州任职时,面对滁州因战火而破败的景况,他放宽并减轻赋税,招抚逃难的流民,训练民兵,建议军队屯田。

B.辛弃疾颇通军事,建言献策。

他对军政之弊端有独到见解,认为应该仿照福建左翼军的例子,创建一支专门由帅臣节制调度的军队来威慑夷獠。

C.辛弃疾品性刚直,善于谋划。

枢密院中某些人阻挠他建立飞虎军,他不为所动,这些人最终没有夺走他的权力,在他的谋划之下,飞虎军建成。

D.辛弃疾结交名士,重情重义。

他曾经和朱熹一同游武夷山,朱熹去世后,门生朋友没有来送葬的,但辛弃疾却作祭文哭祭朱熹以表达哀伤之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2)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岂惟风俗顽悍,抑武备空虚所致。

    

14.谢枋得在辛弃疾墓前的经历带有神秘色彩,请问如何理解传记作者的这种安排?

(3分)

10.A。

“弃疾善斡旋”为主谓结构,语意完整,不能断开,故排除B项和C项。

“俾日下住罢”应为“俾(之)日下住罢”,为兼语句,语意完整,不能断开,故排除C项和D项。

“出责监办者”为主谓宾结构,语意完整,不能断开,故排除B项和D项。

原文标点为:

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

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

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11.D。

“皇帝谥号多为一字,官员谥号多为两字”没有这种区别。

谥号多为评价性文字,或一两字,或二十余字,字数不定。

12.C。

“夺”意为“改变”。

“卒不能夺”意为“最终不能改变辛弃疾的想法”,而不是“最终没有夺走他的权力”。

13.

(1)留守叶衡一向看重他,叶衡入朝任宰相,竭力推荐辛弃疾为人刚直不阿,有远大谋略。

(关键词“雅”“入相”“大略”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2)(湖南)与溪峒蛮獠相连,草寇时常出现,不仅是风俗顽劣剽悍,也是武备空虚造成的。

(关键词“间”“顽悍”“抑”各1分,句意1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14、传记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表现当时人们对辛弃疾生平的同情,以及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答出一点给2分,共3分。

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是山东历城人。

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在建康犒劳军队。

召见他,赞许并接纳了他。

乾道六年,(辛弃疾)改任司农寺主簿,出任滁州知州。

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井邑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抚逃难流散的百姓,训练民兵,建议军队屯田,并创立了奠枕楼、繁雄馆。

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留守叶衡一向看重他,叶衡入朝任宰相,竭力推荐辛弃疾为人刚直不阿,有远大谋略。

不久,辛弃疾担任了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

又因为湖南连着两广,与溪峒蛮獠相连,草寇时常出现,不仅是风俗顽劣剽悍,也是武备空虚造成的。

于是(辛弃疾)就上奏折说:

“军事行政的弊端在于统领不一致,差遣兵士攻城掠地,一点儿也没有停息的时候。

请依照福建左翼军的例子,另创建一支军队,用湖南飞虎做名字,只隶属于三牙、枢密院,专门听从帅臣节制调度,或许能让蛮夷獠民知道军威,望风惧怕降服。

”皇帝下诏委任他进行规划。

当时枢密院有不愿做这件事的,便屡次阻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