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1204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0.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工艺质量管理制度版Word下载.docx

3.3.7负责工艺、质量等方面的信息沟通。

3.3.8负责高炉工序过程的控制检查,并对工艺、质量违规进行统计、通报。

3.4煤气组

3.4.1在工艺技术科科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炼铁厂煤气工艺管理工作。

3.4.2负责炼铁厂煤气管理程序文件的编写,指导煤气岗位人员作业。

3.4.3负责炼铁厂煤气岗位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业务技能。

3.4.4负责煤气系统出现故障的处理,确保不影响正常生产。

3.4.5负责煤气管网的清扫、检修及停送煤气等协调管理。

3.4.6负责煤气系统工艺技术改造方案的审查及汇报。

3.4.7负责煤气系统的各项改造,确保各高炉生产风温的需求及煤气净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3.4.8负责炼铁厂煤气安全防护工作。

3.4.9制定煤气系统相关预案,并监督执行。

3.5炉前组

3.5.1在工艺技术科科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各高炉炉前的管理工作。

3.5.2负责对炉前的技术改造,提供方案并参与改造。

3.5.3负责对各高炉炉前大班长的日常工作检查指导。

3.5.4参加各高炉炉况失常的恢复工作。

3.4.5负责各高炉新科技、新工艺的技改试验。

3.5.6组织各高炉炉前大班长处理突发性事故。

3.5.7制定炉前事故预案,并监督执行。

3.6看水组

3.6.1在工艺技术科科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冷却系统的管理工作。

3.6.2负责对各高炉看水班长日常工作的检查与指导。

3.6.3负责对各高炉看水系统改造方案的设计制定并参与实施。

3.6.4参与各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工作。

3.6.5负责组织各高炉看水班长对突发性事故的高炉进行检查处理。

3.6.6负责各高炉套体备件的申报工作。

3.6.7负责高炉风口套的领取管理。

3.6.8及时掌握各高炉的备品备件库存情况。

3.6.9负责组织召开冷却系统专题例会。

3.6.10负责组织看水系统得学习培训工作。

3.6.11负责对各高炉看水班长的考核工作。

3.6.12制定看水系统相关预案,并监督执行。

3.7上料组

3.7.1在工艺技术科科长的领导下全面负责上料系统的管理工作。

3.7.2负责对各高炉上料班长日常工作的检查与指导。

3.7.3负责对各高炉上料系统改造方案的设计制定并参与实施。

3.7.4参与各高炉上料系统事故的处理工作。

3.7.5负责组织各高炉上料班长对突发性事故的高炉进行检查处理。

3.7.6负责组织召开上料系统专题例会。

3.7.7负责组织上料系统得学习培训工作。

3.7.8负责对各高炉上料班长的考核工作。

3.7.9制定上料系统相关预案,并监督执行。

4、管理程序

4.1会议制度

4.1.1工艺技术科每月1日组织召开一次工艺、质量例会。

各专业组每月组织召开一次专题会。

4.1.2参加人员:

主管厂长、工艺技术科科长、各专业组组长、各高炉炉长、工长(班组长)等。

4.1.3会议要求

4.1.3.1工艺技术科组织每月1日早晨9:

00时在分厂会议室召开工艺、质量会议。

a.各高炉炉长对本高炉月工艺、质量情况做出书面总结,其内容应包括:

工艺、质量完成情况;

工艺技术参数的执行状况;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下一阶段将采取的措施。

b.会议结束后,各炉长将书面总结上交工艺技术科。

c.高炉每周一或周二组织召开本单位的工艺、质量会议,必要时工艺技术科人员参加。

4.1.3.2各专业组每月组织一次专题会,协调解决工艺参数、设备隐患和存在问题;

规范管理存在问题,提出下阶段工作计划和目标。

4.2工艺质量管理

4.2.1工艺技术科负责统计各高炉的工艺技术参数收集和管理,加强信息传递,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确保全月无重大工艺、质量事故发生;

并对其进行考核。

4.2.2高炉炉长负责统计本高炉的工艺技术参数收集和管理,保证高炉稳定顺行,确保全月无重大工艺、质量事故发生。

4.2.3高炉工长标准化作业

高炉操作标准化必须遵循高炉“安全、稳定、顺行、均衡”原则,以确保炼铁生产“高产、优质、低耗、长寿”八字方针的贯彻。

4.2.3.1工长标准化管理规范

对工长标准化管理实行百分制考核,从四方面考核,工长基本要求占50分,操作失误占30分,炉外管理占10分,日志填写占10分,评判得分为工长标准化操作指数。

4.2.3.2工长标准化管理百分制评判标准

a.工长基本分得分评判标准(50分)

项目

[Si]

[S]

料速

基本分

20分

10分

在控

在目标值内

失控

超过目标扣0.5分/炉

目标值以外的合格品

2h内超过目标±

1批,扣1分/次

严重失控

超过目标3炉(包括3炉)扣1.0分/炉

废品一炉扣2分;

2炉扣5分;

3炉扣10分;

三炉以上扣20分

2h内超过料速±

2批,扣1分/次

判定

本班第一炉铁算上班

本班第一炉铁算上班,废品两班均扣

本班

b.操作失误评判标准(30分)

事由

考核

动作

与失误

悬料一次

8小时以内出现反复

每次扣2分

每次扣5-10分

崩滑料超过料线0.5m对炉况造成较大影响

每次扣2-5分

每2小时波动超过2批

老1#炉难行减风20Pa作业1小时以上(1#-4#炉30KPa)

每次扣1分

老1#炉炉外影响减风20KPa作业1小时(1#-4#炉30KPa)

违反操作方针规定逆向操作

休风换套超过考核时间每超过10分钟

扣1分

工艺违规

每次扣1-10分

注:

要求风温、喷煤比、生铁合格率、利用系数、焦比符合操作方针规定,炉况波动小。

c.炉外管理评判标准(10分)

项目

炉外管理

炉外事故造成高炉休风

慢风超过4小时

慢风2-4小时

慢风1小时

d.日志填写评判标准(10分)

日志填写

填写不真实

每项5-10分

记录不全

每项1-2分

乱写乱画、日志脏乱

记录不及时

每项2-3分

:

包括各岗位及高炉日志填写,考核正工长。

要求:

字体规范(仿宋体);

填写内容(加减风、调料制、悬坐料等)规范、真实、及时、字迹工整、无污点、涂改痕迹。

4.2.3.3高炉标准化操作考核

a.高炉标准化操作考核由专人考核,必须细化、真实、严格,不允许弄虚作假.

b.工长标准化操作指数,既是工长操作水平的综合体现,又是其工作成绩的重要表现。

每月按指数得分对工长排名,年终做为“星级员工”评比的依据。

c.连续三个月出现重大工艺、质量事故的,或排名为最后一名的,正工长内部下岗学习一个月,扣除本人全部专业奖。

连续三个月出现炉外事故的,副工长内部下岗学习一个月,扣除本人全部专业奖。

d.对特殊炉况的例外规定

高炉炉况发展变化有其特殊性。

若出现无计划休风后的复风、顽固悬料、频繁洗炉、炉缸变凉等处理炉况时,经炉长写出书面说明,明确期限时间内,上述考核标准暂不再考核。

4.2.4工艺技术参数要求

表1工艺技术参数

参数

正常

失常

风压、风量

全风

低于正常风压80%持续4小时或4小时以上

下料

均匀顺畅

每小时料批相差±

2批或出现连续崩料或悬料

炉温

充沛,[Si]在控

连续出现3炉或3炉以上低硅(老1#炉0.40%,1#--4#炉0.35%,)

煤气CO2含量

≥18%

老1#炉连续3天煤气CO2含量低于18%,1#--4#炉低于18.5%

炉缸工作

活跃

频繁出现风口套烧损

风温

全风温供应

1#炉<950℃,1、2#炉<1050℃,3、4#炉<1100℃

炉况

无崩、悬料

连续出现崩、悬料,休风堵风口等

煤量

调剂≤500kg/h

调剂>500kg/h

4.2.5高炉休风计划的制定

4.2.5.1计划检修休风在24小时以下,由高炉制定休风计划,于休风前一天交工艺技术科、炉况组备案。

4.2.5.2计划检修休风在24至48小时,由高炉制定其休风计划,于休风前一天交工艺技术科、炉况组审定后下发至高炉执行。

4.2.5.3计划检修在48小时以上,由工艺技术科制定相应工艺技术方案,经生产厂长审批后下发至高炉执行。

4.2.6工艺质量工作日常管理

4.2.6.1每天工艺技术科对高炉操作参数于10点前统计完毕,由工艺技术科科长对其调剂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有重大调整时,向生产厂长汇报。

4.2.6.2每天由技术员对原燃料变化情况上网查询,发现以下情况及时向组长或科长汇报,并及时将信息反馈至高炉、原料组。

当原燃料变化大时由科长汇报至厂长,并将信息反馈至生产部、技术管理部。

表2原燃料波动范围

烧结矿

R2波动≥0.10

TFe波动≥±

1.0%

S>0.05%

球团矿

SiO2≥8%

块矿

3%

焦炭

灰分>13%

M25<88%,M10>8.50%

S>0.80%

烟煤

挥发份>16%

无烟煤

灰分>10%

挥发份>10%

S>0.50%

a.燃料品种、成分、强度发生变化,通知工艺技术科科长、高炉炉长、工长,计算变化对煤比、焦比的影响,下发变料通知单。

b.原料品种、碱度、成分、强度变化,通知工艺技术科科长、高炉炉长、工长,计算品位、酸性料比例,下发变料通知单。

c.变料较大时由工艺技术科科长签字认可(数量大、成分变化大),通知高炉炉长、工长,下发变料通知单,并向生产厂长汇报。

d.发生较大的变料,启动应急操作预案(消化不合格焦炭、球团、块矿、煤粉及落地矿等预案)。

4.2.6.3工艺技术科科长通过现场观察、电话询问等方式,随时关注各高炉工艺技术参数运行情况。

4.2.6.4每日由工序检查组技术员对高炉工艺参数控制、调剂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

4.2.6.5对高炉工长的标准化操作每日进行统计得分,月底汇总进行排名。

4.2.6.6制定技术攻关措施和方案,不断提高经济技术指标。

4.2.6.7传递原燃料质量变化信息。

4.2.6.8每月对工艺、质量工作进行安排、总结和改进措施。

4.2.7专业培训

4.2.7.1由工艺技术科组织,进行各专业理论知识培训。

4.2.7.2培训内容除完成培训计划外,可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专项培训。

4.2.7.3培训教师由工艺技术科确定,各培训教师提前作好教材交工艺技术科备案。

4.2.7.4培训人员为各专业要求培训的所有人员。

4.3事故管理

4.3.1制定高炉操作各类事故预案。

4.3.2发生工艺质量事故或其它事故,二日内写出事故报告,三日内由事故单位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事故预防措施并下发事故通报。

4.3.3三个月内重复发生重大工艺、质量事故的加重处罚,工长、副工长内部下岗学习。

一个月内重复发生重大工艺、质量事故的,工、副工长调离本岗位。

4.3.4工艺质量事故界定见下表

事故类型

事故的界定

工艺事故

一般工艺事故

①[Si]按规定连续四炉次(老1#炉连续四炉[Si]>1.00%,1、2#炉连续四炉[Si]>0.85%;

3、4#炉连续四炉[Si]>0.75%;

);

[Si]按规定连续四炉次(老1#炉连续四炉[Si]<0.40%,1、2#炉连续四炉[Si]<0.35%;

3、4#炉连续四炉[Si]<0.35%)。

②亏料线一小时以上两小时以内。

③风温连续8小时低于规定值(老1#高炉低于950℃;

1#、2#高炉低于1050℃;

3#、4#高炉低于1100℃)。

④炉顶温度大于规定温度半小时以内(老1#炉≥400℃,1#--4#炉>350℃)。

⑤箱体荒煤气温度超出上限(270℃)20分钟,低于下限(80℃)3个小时。

⑥热风炉送风期间因废气阀打开造成跑风或造成憋风。

⑦煤气含尘连续两天超标。

⑧铁口自动烧开未造成休风。

⑨因炉内操作失误导致炉况失常恢复1个班的事故。

⑩因冷却设备漏水造成炉顶着火。

重大工艺事故

1凡因炉内操作失误导致炉况失常恢复在3个班以内的事故。

2热风炉操作失误,导致风口大量灌渣的事故。

3因布袋严重破损,导致荒煤气烧炉的事故。

4热风炉拱顶温度小于800℃未使用明火点火烧炉的。

5亏料线2小时以上。

6因顶温过高致使布袋破损不能正常工作。

7铁口自动烧开导致高炉休风8小时以内。

⑧炉顶温度大于规定温度一小时以内(老1#炉≥400℃,1#--4#炉>350℃)。

特大工艺事故

1因操作失误导致高炉休风8小时以上或恢复在3个班以上的事故。

②亏料线8小时以上。

③铁口自动烧开导致高炉休风8小时以上(包括8小时)。

质量事故

一般

老1#、1#、2#、3#、4#高炉连续出现2炉号外铁

重大

老1#、1#、2#、3#、4#高炉高炉连续出现3炉或3炉以上号外铁;

5、考核

执行工艺质量专业考核细则。

第二章上料专业管理制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炼铁厂高炉上料岗位。

2、管理程序

2.1日常工作程序

2.1.1建立在线设备的技术档案、备品、备件明细台帐及设备检修、润滑台帐。

2.1.2按照生产实际情况,编制检修计划并安排实施,确保高炉运行正常。

2.1.3配合高炉维修组对上料设备进行改造、更换、安装等工作。

2.1.4按照高炉工长传达的料制上料,规范信息传递途径,准确协调、处置日常管理事务。

2.1.5对所属设备进行点检、维护。

2.1.6制定各类上料设备异常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和预案。

2.1.7每月底对上料系统进行考核。

2.2事故管理

2.2.1制定上料系统各类事故预案,定期进行事故演练。

2.2.2事故汇报程序:

上料工—工长—炉长—机修主管—专业组组长

2.2.3事故发生二日内写出事故报告,三日内召开事故分析会,制定预防措施。

3、考核

执行上料专业考核细则。

第三章看水专业管理制度

适用于炼铁厂高炉看水、水分析、水泵房等岗位。

2.1.1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做好冷却系统设备的运行,确保冷却系统工艺参数的控制合理。

2.1.2做好备品备件的库存。

2.1.3组织班组成员进行培训学习。

2.1.4建立运行、备件、温差、培训、润滑、清洗等台帐。

2.1.5监督班组成员标准化作业情况。

2.1.6配合高炉检修。

2.3系统故障汇报处理程序

为了培养各班组成员自行处理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判断思考,快速反应,解决突发性问题,做到遇到问题不推诿,积极主动地目的,特规定故障处理程序,汇报程序如下:

看水工—班组长—炉长—专业组组长—工艺技术科科长—生产厂长

2.4日反馈表、月总结、备件计划编写汇报制度

2.4.1日反馈表制度

2.4.1.1每日对高炉的水温差进行测量。

2.4.1.2冷却壁、冷却板运行情况一栏填写内容为:

异常情况;

处理措施;

处理后的效果;

日常工作内容如阀门加油、清洗过滤网等。

2.4.1.3套体运行情况一栏内容为:

有无异常;

有无更换与其型号、使用寿命;

损坏部位与损坏原因等。

2.4.1.4反馈表必须要有当班工长分析意见、建议与签名。

2.4.1.5反馈表每天由白班人员于下班时交送工艺技术科看水专业组,由班长于每月24日统一领取。

2.5备件管理

每月于15日前上报看水专业组,(上报看水专业组只报套体计划,其他计划上报各单位机修主管,专业组只负责检查督促与落实情况)。

2.6计划检修(常规检修)制度

2.6.1冷却系统设施的检修,一方面必须保证质量,另一方面又不得影响复风为目标,要求互相配合,提前计划、合理安排、共同完成检修任务。

2.6.2水泵房检修不得影响高炉的按时供水。

2.6.3高炉水系统检修要兼顾泵房检修。

2.6.4备品备件要提前准备到位,不得影响检修的正常进行。

2.7水分析管理

2.7.1按时取样分析,及时反馈上报。

2.7.2遵守过程工艺要求,数据准确。

2.7.3出现异常数据及时反馈。

2.7.4备品备件管理符合工艺安全要求。

3、工艺违规界定

内容

看水工艺管理

一般工艺违规:

1.不及时更换风口玻璃,窥视孔漏风。

2.视孔盖不正,风口看不全,未及时校正。

3.直吹管密封不好,漏风。

4.外喷水管位置不合适,冷却水喷溅。

5.冷却水管摆放凌乱,有“跑、冒、滴、漏”现象。

6.集水箱溢流。

7.日志、记录填写不及时准确,弄虚作假。

严重工艺违规:

1.未按要求测量水温差。

2.所属设备润滑不到位。

3.未按要求排污,造成冷却设备出水流量小或堵塞。

4.喷煤枪位置不符合要求。

5.新更换送风弯管,直吹管发红。

6.风口区水压低于热风压力,未采取措施。

7.冷却设备出水流量小,未进行处理。

重大工艺违规:

1.岗位人员操作失误造成冷却设备损坏。

2.水温差超出规定范围,未采取措施。

3.冷却设备漏水未能及时发现处理。

4.点检不到位,造成设备故障,影响高炉生产。

4、考核

执行看水专业考核细则。

第四章煤气专业管理制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炼铁厂高炉煤气净化、使用和输出的工艺过程管理。

2.1.1每天对高炉炉喉CO2曲线、煤气成分、测尘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按时报送有关单位。

2.1.2由煤气分析班每天报出煤气含尘量数据。

若发现煤气含尘超标,应填写〈煤气含尘超标反馈单〉,送工艺技术科煤气专业组安排处理,若责任高炉未及时处理按工艺违规处理。

2.1.3负责煤气净化过程的技术指导工作,发现工艺控制参数与实际状态不适应时,应及时修订,经生产厂长批准后执行。

2.1.4制定煤气系统主要设备的工艺控制参数。

2.1.5配合高炉进行检修,制定煤气清扫方案、热风炉停凉炉方案。

2.2煤气使用供应及管理

2.2.1煤气供应原则

各高炉煤气除满足热风炉使用外全部输入总网,煤气的压力平衡工作由制气厂煤气站进行调配,各高炉操作人员严禁放散煤气。

各高炉切、引、送煤气时必须由生产控制中心同时通知公司生产部,生产部电话:

51823245182325;

制气厂、煤气防护站共用电话:

51820345182437,按时如实记入日志。

2.2.2煤气区域划分

划分原则:

谁操作,谁维修,谁管理,必须确保设备阀门的密封性、灵活性。

2.2.3按煤气供应原则进行操作管理

2.2.3.1煤气站对总网压力控制在6—16Kpa,当煤气压力低于6KPa时,禁止使用煤气,并向总管通入保安蒸汽;

2.2.3.2各高炉净煤气进入总网处的闸阀应处于全开状态,确保管路畅通。

2.2.3.3应随时观察煤气的流量和压力,煤气管路设备发生故障或其它原因造成不能正常输送煤气时,必须立即通知生产控制中心,由生产控制中心向生产部、制气厂报告,说明其原因并做好记录。

2.2.4各煤气区域应设立醒目的标志牌,安环科负责测漏和检查工作,严禁在煤气浓度大于30ml/m3的区域内工作。

2.2.5煤气使用的管理

2.2.5.1使用煤气的人员要全面了解煤气及其岗位设备的性能,当煤气压力小于1.5KPa时各使用单位立即停止使用。

2.3.5.2各高炉切、引煤气前必须通知生产控制中心值班人员,未经同意严禁随意放散和切引煤气。

2.3.5.3正常情况下,重力除尘器卸灰1#-4#高炉、老1#炉每天二次,1#-4#高炉布袋箱体每反吹一次放灰一次,箱体应定压反吹,反吹一次查灰一次,查灰在反吹后30分钟进行。

如实记录结果,晚间查灰时通知当班工长监护。

2.3.5.4荒煤气温度低于下限或高于上限应停止箱体工作,在低于下限30分钟,高于上限10分钟不能采取措施时,进行切煤气操作。

1#-4#炉打水15分钟控制荒温无效,按切煤气处理。

2.3.5.5各煤气净化使用岗位人员,每班到所属区域检查不得少于2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3.5.6当面对口交接班,交清接明,当班问题当班解决,不得遗留给下班。

2.3.6煤气系统各岗位必须遵守三大规程,并应有煤气隐患的自检记录。

对自检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及时处理,不能自行处理者上报有关部门,执行《炼铁厂安全管理制度》。

3、工艺要求

3.1荒煤气温度要求

3.1.1荒煤气温度上、下限界定,以箱体温度为准。

3.1.1.1老1#高炉荒温上限≤250℃

3.1.1.21#、2#高炉荒温上限≤220℃

3.1.1.33#、4#高炉荒温上限≤220℃

3.1.1.4各高炉荒煤气温度下限>90℃

3.2煤气违规界定

违规类型

界定

一般违规

1.正常时送风末温低于1100℃;

2.热风炉冷却设备无水温记录;

3.煤气温度正常范围未定压反吹;

4.换炉风压波动大于5%;

5.无故焖炉2小时以上;

6.箱体煤气过滤压差≥6kpa。

严重违规

1.热风炉烧炉拱顶温度超标1300℃;

2.无故延长换炉周期;

3.煤气含尘量>

10毫克;

4.煤气温度超出上线15分钟未采取措施;

5.烟道温度超标450℃(老1#炉500℃);

6.阀门设备泄露煤气未及时联系处理。

重大违规

1.热风炉操作失误,放风、憋风;

2.煤气系统设备未经清扫处理私自进行检修作业;

3.热风炉拱顶温度小于800℃未加木柴明火烧炉;

4.煤气压力低于3kpa烧炉;

5.脏煤气烧炉;

6、煤气爆炸,煤气中毒

执行煤气专业考核细则。

第五章炉前专业管理制度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