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1386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3.假如挑梁端部未设构造柱,但仍有翼墙,试问,二层挑梁下砌体的最大局部受压承载力设计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50(B)180(C)205(D)260

[解答]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表3.2.1-1f=1.5MPa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7.4.4条,

η•γ•f×

1.2bhb=0.7×

1.5×

1.2×

240×

400N=181400N=181.4kN

题4:

砌体房屋抗震计算时,在下列几种情况中,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底层框支墙梁房屋的抗震计算,可采用底部剪力法。

底层的纵向和横向地震剪力设计值均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允许根据第二层与底层侧向刚度比值的大小在1.2~1.5范围内选用

(B)底层框架一抗震墙房屋,考虑高阶振型的影响,顶点需附加水平地震作用,其附加地震作用系数取δn=0.2

(C)在楼层各墙段间进行地震剪力分配时,当墙段的高宽比h/b<1时,墙段的层间等效侧向刚度只按剪切变形考虑

(D)对于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砌体自承重墙,当进行墙体截面抗震承载力验算时,其受剪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γRE=0.75答案:

(B)解答:

(A)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2.1和7.2.4条或《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10.5.4条。

(B)错,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5.2.1条。

(C)对,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2.3条及其条文说明。

(D)对,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第10.1.5条表10.1.5。

题5~6:

某单层单跨无吊车房屋窗间墙,截面尺寸如图2-17所示;

采用MU10蒸压粉煤灰砖、M5混合砂浆砌筑,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计算高度为6m。

墙上支承有跨度8.0m的屋面梁。

图中x轴通过窗间墙体的截面中心,y1=179mm,截面惯性矩Ix=0.0061m4,A=0.381m2。

5.试问,该带壁柱墙的高厚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1.8(B)12.7(C)13.6(D)14.5

[解答]

6.假设墙体折算厚度九,:

0.514m,试问,当轴向力作用在该墙截面A点时,墙体的承载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80(B)200(C)240(D)270

[解答]轴向力作用在A点时,属偏心受压构件,轴向力作用在墙体的翼缘,

e=y1-0.1m=(0.179-0.1)m=0.079m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表D.0.1,=0.4636

查《砌体结构设计规范》表3.1.1-2及3.2.3条,f=1.5MPa,γa=0.9

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5.1.1条,

N=φfA=0.4636×

0.9×

0.381×

106N=238kN

题7~8:

由TC13B级红松原木制作的轴心受压柱,两端铰接,柱高计算长度均为2.6m,柱1.3m高度处有一个d=22mm的螺栓孔,原木标注直径D=120mm。

该受压杆件处于室内正常环境,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7.当计算柱的轴心受压承载力时,试问,受压构件的净截面面积丑。

(mm2),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1300(B)13600(C)10700(D)16100

[解答]

8.当按稳定验算时,试问,柱轴心受压的稳定系数甲,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0.44(B)0.40(C)0.36(D)0.32

[解答]根据《木结构设计规范》5.1.3条,验算稳定时,螺栓孔不做缺口考虑,

题9~12:

某新建房屋采用框架结构,根据地勘资料,其基底自然土层的有关物理指标为:

含水量w=22%,液限wL=30%,塑限wp=17%,压缩系数α1-2=0.18MPa-1。

9.试问:

该基底自然土层土的分类应为下列何项所示?

(A)粉土(B)粉砂(C)粘土(D)粉质粘土

[答案](D)

解答:

根据塑性指数的定义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4.1.9条

Ip=wL-wp=30-17=13为粘土,10<Ip<17为粉质粘土。

10.试问:

该基底自然土层土的状态与下列哪一项最为接近?

(A)坚硬(B)硬塑(C)可塑(D)软塑

[解答]根据液限的定义及《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4.1.10条,

11.关于该基底自然土层土的压缩性评价,下列何项最为合理?

(A)低压缩性(B)中压缩性(C)高压缩性(D)难以确定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4.2.5条,

0.1MPa-1<α1-2=0.18MPa-1<0.5MPa-1为中压缩性土。

12.由于承载力不足,拟对该地基土进行换填垫层法处理。

假定由击实试验确定的压实填土的最大干密度ρdmax=1.7t/m3。

试问,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内,压实填土的控制干密度ρd=(t/m3),其最小值不应小于下列何项数值?

(A)1.70(B)1.65(C)1.60(D)1.55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6.3.4条,

λc=0.97,ρd=0.97×

1.7t/m3=1.65t/m3

题13~17:

某高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筏板尺寸为12m×

50m;

其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基础底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平均压应力为325kPa,地基土层分布如图2-18所示。

13.试问:

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基础底面处的附加压力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79(B)325(C)295(D)271

[解答]根据附加压力的定义或《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公式(5.2.7-3),

pk=325kPa,pc=18×

3kPa=54kPa,pk-pc=(325-54)kPa=271kPa

14.试问:

基础底面处土的修正后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538(B)448(C)340(D)250

[答案](A)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公式(5.2.4),

fa=fak+ηbγ(b-3)+7)ηdγm(d-0.5)

=[250+3×

(20-10)×

(6—3)+4.4×

18.(3-0.5)]kPa=(250+90+198)kPa

=538kPa

15.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计算地基持力层范围内的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压力时,试问,所需的地基压力扩散角θ值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6°

(B)10°

(C)20°

(D)23°

[解答]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5.2.7

16.试问:

软弱下卧层土在其顶面处修正后的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90(B)200(C)230(D)310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公式(5.2.4)进行计算,

17.假定试验测得地基压力扩散角θ=8°

,试问,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的附加压力值(kh),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50(B)280(C)310(D)540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公式(5.2.7-3)进行计算。

pc=18×

3kPa=54kPa

题18~23:

某高层住宅,采用筏板基础,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基础底面处由静荷载产生的平均压力为380kPa,由活荷载产生的平均压力为65kPa;

活荷载准永久值系数为ψq=0.4。

地基土层分布如图2-19(Z1)所示。

地基处理采用水泥粉煤灰碎石(CFG)桩,桩径400mm,在基底平面(2gm×

28.8m)范围内呈等边三角形满堂均匀布置,桩距1.7m,详见图2-19、图2-20。

18.假定试验测得CFG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800kN,粉质粘土层桩间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为β=0.85,试问,初步设计估算时,粉质粘土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spk(kPa),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400(B)450(C)500(D)550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公式(9.2.5)及第7.2.8条进行计算:

19.条件同题18,试问,桩体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fcu(kPa),其最小值应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A)22033(B)19099(C)12730(D)6400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公式(9.2.7),

20.试问:

满足承载力要求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入fspk(kPa)的实测值,最小不应小于下列何项数值?

计算时可忽略混凝土垫层的重力。

(A)332(B)348(C)386(D)445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2.4条进行计算:

查《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3.0.4条,ηb=0,ηd=1

fa=(380+65+0.2×

20)kPa=449kPa

fspk+ηbγ(6-3)+ηdγm(d-0.5)=fspk+1×

l7×

(4.2-0.5)kPa=fspkk+62.9kPa所以fspk=(449-62.9)kPa=386kPa

21.假定现场测得粉质粘土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Pa,试问,在进行地基变形计算时,粉质粘土层复合地基土层的压缩模量Es(MPa),应取下列何项数值?

(A)25(B)40(C)16(D)8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第9.2.8条,

22.假定:

粉质粘土层复合地基Es1=25MPa,砂砾石层复合地基Es2=125MPa,=0.2462,沉降计算经验系数ψs=0.2,试问,在筏板基础平面中心点处,复合地基土层的变形计算值(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①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表。

(作表)

②计算复合地基变形时,可近似地忽略混凝土垫层、褥垫层的变形和重量。

(A)4.01(B)4.05(C)16.05(D)16.18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3.5条及公式(5.3.5),将筏板分成四块矩形,用角点法进行计算。

23.假定该高层住宅的结构体型简单,高度为67.5m,试问,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的规定,该建筑的变形允许值,应为下列何项数值?

(A)平均沉降:

200mm;

整体倾斜:

0.0025

(B)平均沉降:

0.003

(C)平均沉降:

135mm;

(D)平均沉降:

[解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5.3.4,整体倾斜允许值为0.0025,平均沉降允许值为200mm。

题24:

预制钢筋混凝土单肢柱及杯口基础,如图2-21所示,柱截面尺寸为400mm×

600mm。

试问:

柱的插入深度h1,(mm)、基础杯底的最小厚度α1(mm)和杯壁的最小厚度t(m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h1:

500;

α1:

150;

t:

150

(B)h1:

200

(C)h1:

600;

200;

(D)h1:

[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5条。

题25-27:

某12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民用办公楼,如图2-22所示,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房屋高度为48m,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建筑场地,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25.已知该建筑各层荷载的标准值如下:

屋面永久荷载为8kN/m2,屋面活荷载为2kN/m2,雪荷载0.4kN/m2;

楼面永久荷载为10kN/m2,楼面活荷载(等效均布)为2kN/m2。

屋面及各楼层面积均为760m2。

试问,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8040(B)98192(C)98800(D)106780

[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1.3条,屋面:

G12=(8+0.5×

0.4)×

760kN=6232kN

楼面:

G1-11=(10+0.5×

2)×

760kN=8360kN

G=(6232+11×

8360)kN=98192kN

26.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为方便计算,假定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为7.4×

105kN•m,剪力墙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Mw=3.4×

105kN•m。

试问,该建筑的框架和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应为下列何项所示?

(A)框架二级,剪力墙二级(B)框架二级,剪力墙三级

(C)框架三级,剪力墙二级(D)框架三级,剪力墙三级

[解答]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

Mc=M0-Mw=(7.4×

105-3.4×

105)kN•m=4×

105kN•m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8.1.3条,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按框架采用,查表4.8.2,框架为二级;

剪力墙为二级。

27.假定框架、剪力墙的抗震等级为二级,第四层的剪力墙边框柱断面如图2-23所示,其截面尺寸为600mm×

600mm;

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关于纵向钢筋的配置,试问,下列何项配筋才能满足规程规定的最低构造要求?

(A)1216(B)1218

(C)1220(D)1222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8.2.2-6条及6.4.3条,柱配筋:

As=600×

600×

0.8%mm2=2880mm2,配1218(As=3054mm2)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1.9条确定加强区高度,加强区高度:

底部二层高度为8m。

取底部两层为加强部位。

第四层为非底部加强区,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7.2.15条,端柱为构造边缘构件。

又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2.17条和表7.2.17,

As=0.6%Ac<0.8%A

题28:

对于质量和刚度均对称的高层结构进行地震作用分析时,下述何项意见正确?

(A)可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B)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结构总地震作用标准值应增大5%~30%

(C)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计算时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采用底部剪力法时则不考虑

(D)计算双向地震作用时不考虑偶然偏心影响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3.3.3条文说明。

题29-30:

某十二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乙类建筑,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房屋高度38.4m,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Ⅱ类场地。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1s,周期折减系数为0.65,采用C30级混凝土(ft=1.43N/mm2),箍筋和纵向钢筋分别采用HPB235(φ,fv=210N/mm2)和HRB335(,fv=300N/mm2)级钢筋。

计算时取

29.某中间层边框架局部节点如图2-24所示。

梁端由重力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MG=-78kN•m,水平地震作用产生的弯矩设计值ME=±

190kN•m,风荷载产生的弯矩设计值Mw=±

77kN•m。

抗震设计时,满足承载力和构造最低要求的梁纵向配筋As(,mm2),应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梁截面顶部和底部配筋相同,此时

(A)1970mm2(B)1860mm2(C)1480mm2(D)1400mm2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5.6.4,不考虑风荷载。

M=(-78-190)kN•m=-268kN•m

As=1396mm2时,满足承载力和构造要求,取答案(D)。

30.某中间层边柱的梁柱节点核心区截面,如图2-25所示。

节点核心区地震组合剪力设计值Vi=1013kN,对应的上柱柱底组合轴向压力设计值N=1500kN。

已知节点核心区受剪截面满足公式的要求,且上柱组合轴向压力设计值N小于柱截面积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50%。

当核心区箍筋间距为100mm时,试问,满足x向受剪承载力最低要求的节点核心区箍筋直径,应为下列何项数值?

(A)φ8(B)φ10

(C)φ12(D)φ14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8.1、4.8.2条,抗震等级为一级。

根据附录C.1.2条,bj=500mm

由C.1.3条,ηj=1.0

应用公式(C.1.4-2)求解。

查表4.7.2,γRE=0.85

题31-32:

某高层建筑采用全部落地的现浇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Ⅱ类场地,乙类建筑,房屋高度82m。

某剪力墙截面如图2-26所示,底层墙厚bw=350mm,顶层墙厚bw=250mm。

采用C35级混凝土,纵向钢筋和箍筋分别采用HBB335()和HPB235(φ)级钢筋。

31.该建筑底层层高为5m。

验算底层剪力墙稳定的计算示意图,如图2-27所示。

试问,满足剪力墙墙肢稳定要求时,作用于墙顶组合的等效竖向均布荷载最大设计值g(kN/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64×

104(B)11.6×

104(C)13.5×

104(D)15.2×

104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表7.2.16注3,由于一侧翼墙长度不满足3倍厚度的要求,应视为三边支承剪力墙。

按附录D验算墙体稳定:

按公式(D.0.3-2),

32.顶层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如图2-28所示。

试问,图中阴影部分的配筋取值当为下列何项时,才全部符合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

As,表示纵向钢筋;

Asv表示横向钢筋箍筋。

[答案](C)

[解答]查《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4.8.1、4.8.2条,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

顶层为非加强部位,由图7.2.17和表7.2.17,

As=0.008Ac=0.008×

250×

550mm2=1100mm2>923mm2(614)

<1206mm2(616)

(A)、(B)选项皆不符合要求。

由表7.2.17,箍筋最小直径为8mm。

根据第7.2.17-3条规定,箍筋的无支长度不应大于300mm,所以选项(D)不满足规程规定的要求。

题33~34:

建筑为大底盘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平面和竖向均比较规则,立面如图2-29所示。

抗震设防烈度7度,丙类建筑,Ⅱ类场地土。

33.地面以上第三层内筒外墙转角,如图2-30所示。

试问,筒体转角处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As(mm2),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时才最符合规程关于构造的最低要求?

(A)1620(B)2700(C)3000(D)3600

[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9.1.8条、7.1.9条和7.2.15条,第三层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查表4.8.2,核心筒抗震等级为二级。

根据第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