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帽 Python之旅2.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615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8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帽 Python之旅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灰帽 Python之旅2.docx

灰帽Python之旅2

2

调试器设计

调试器就是黑客的眼睛。

你能够使用它对程序进行动态跟踪和分析。

特别是当涉及到exploit,fuzzer和病毒分析的时候,动态分析的能力决定你的技术水平。

对于调试器的使用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但是对调试器的实现原理,估计就不是那么熟悉了。

当我们对软件缺陷进行评估的时候,调试器提供了非常多的便利和优点。

比如运行,暂停,步进,一个进程;设置断点;操作寄存器和内存;捕捉内部异常,这些底层操作的细节,正是我这章要详细探讨的。

在深入学习之前,先让我们先了解下白盒调试和黑盒调试的不同。

许多的开发平台都会包含一个自带的调试器,允许开发工具结合源代码对程序进行精确的跟踪测试。

这就是白盒调试。

当我们很难得到源代码的时候,开发者,逆向工程师,Hacker就会应用黑盒调试跟踪目标程序。

黑盒调试中,被测试的软件对黑客来说是不透明的,唯一能看到的就是反汇编代码。

这时候要分析出程序的运作流程,找出程序的错误将变得更复杂,花费的时间也会更多。

但是高超的逆向技术集合优秀的逆向工具将使这个过程变得简单,轻松,有时候善于此道的黑客,甚至比开发者更了解软件:

)。

黑盒测试分成两种不同的模式:

用户模式和内核模式。

用户模式(通常指的是ring3级的程序)是你平时运行用户程序的一般模式(普通的程序)。

用户模式的权限是最低的。

当你运行“运算器(cacl.exe)”的时候,就会产生一个用户级别的进程;对这个进程的调试就是用户模式调试。

核心模式的权限是最高的。

这里运行着操作系统内核,驱动程序,底层组件。

当运行Wireshark嗅探数据包的时候,就是和一个工作在内核的网络驱动交互。

如果你想暂停驱动或者检测驱动状态,就需要使用支持内核模式的调试器了。

下面的这些用户模式的调试器大家应该再熟悉不过了:

WinDbg(微软生产),OllyDbg(一个免费的调试器作者是OlehYuschuk)。

当你在Linux下调试程序的时候,就需要使用标准的GNU调试器(gdb)。

以上的三个调试器相当的强大,都有各自的特色和优点。

最近几年,调试器的智能调试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在Windows平台。

智能调试体现在强大可扩展性上,常常通过脚本或者别的方式对调试器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比如安装钩子函数,以及其他的专门为Hacker和逆向工程师专门定制的各种功能。

在这方面出现了两个新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分别是PyDbg(byPedramAmini)和ImmunityDebugger(fromImmunity,Inc.)。

PyDbg是一个纯Python实现的调试器,让黑客能够用Python语言全面的控制一个进程,实现自动化调试。

Immunity调试器则是一个会让你眼前一亮的调试器,界面相当的友好,类似OllyDbg,但是拥有更强大的功能以及更多的Python调试库。

这两个调试器在本书的后面章节将会详细的介绍。

现在先让我们深入了解调试器的一般原理。

在这章,我们将把注意力集中在x86平台下的用户模式,通过对CPU体系结构,(堆)栈以及调试器的底层操作细节的深入探究,理解调试器的工作原理,为实现我们自己的调试器打下基础。

2.1通用CPU寄存器

CPU的寄存器能够对少量的数据进行快速的存取访问。

在x86指令集里,一个CPU有八个通用寄存器:

EAX,EDX,ECX,ESI,EDI,EBP,ESP和EBX。

还有很多别的寄存器,遇到的时候具体讲解。

这八个通用寄存器各有不同的用途,了解它们的作用对于我们设计调试器是至关重要的。

让我们先简略的看一看每个寄存器和功能。

最后我们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说明他它们的使用方法。

EAX寄存器也叫做累加寄存器,除了用于存储函数的返回值外也用于执行计算的操作。

许多优化的x86指令集都专门设计了针对EAX寄存器的读写和计算指令。

列如从最基本的加减,比较到特殊的乘除操作都有专门的EAX优化指令。

前面我们说了,函数的返回值也是存储在EAX寄存器里。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通过返回的EAX里的值我们可以判断函数是执行成功与否,或者得到确切返回值。

EDX寄存器也叫做数据寄存器。

这个寄存器从本质上来说是EAX寄存器的延伸,它辅助EAX完成更多复杂的计算操作像乘法和除法。

它虽然也能当作通用寄存器使用,不过更多的是结合EAX寄存器进行计算操作。

ECX寄存器,也叫做计数寄存器,用于循环操作,比如重复的字符存储操作,或者数字统计。

有一点很重要,ECX寄存器的计算是向下而不是向上的(简单理解就是用于循环操作时是由大减到小的)。

看一下下面的Python片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unter=0

whilecounter<10:

print"Loopnumber:

%d"%counter

counter+=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把这代码转化成汇编代码,你会看到第一轮的时候ECX将等于10,第二轮的时候等于9,如此反复知道ECX减少到0。

这很容易让人困惑,因为这和Python的循环刚好代码相反,但是只要记得ECX是向下计算的就行了。

在x86汇编里,依靠ESI和EDI寄存器能对需要循环操作的数据进行高效的处理。

ESI寄存器是源操作数指针,存储着输入的数据流的位置。

EDI寄存器是目的操作数指针,存储了计算结果存储的位置。

简而言之,ESI(sourceindex)用于读,EDI(destinationindex)用于写。

用源操作数指针和目的操作数指针,极大的提高了程序处理数据的效率。

ESP和EBP分别是栈指针和基指针。

这两个寄存器共同负责函数的调用和栈的操作。

当一个函数被调用的时候,函数需要的参数被陆续压进栈内最后函数的返回地址也被压进。

ESP指着栈顶,也就是返回地址。

EBP则指着栈的底端。

有时候,编译器能够做出优化,释放EBP,使其不再用于栈的操作,只作为普通的寄存器使用。

EBX是唯一一个没有特殊用途的寄存器。

它能够作为额外的数据储存器。

还有一个需要提及的寄存器就是EIP。

这个寄存器总是指向马上要执行的指令。

当CPU执行一个程序的成千上万的代码的时候,EIP会实时的指向当前CPU马上要执行到的位置。

一个调试器必须能够很方便的获取和修改这些寄存器的内容。

每一个操作系统都提供了一个接口让调试器和CPU交互,以便能够获取和修改这些值。

我们将在后面的操作系统章节详细的单独的讲解。

2.2栈

在开发调试器的时候,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结构。

栈存储了与函数调用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函数的参数和函数执行完成后返回的方法。

ESP负责跟踪栈顶,EBP负责跟踪栈底。

栈从内存的高地址像低地址增长。

让我们用前面编写的函数my_sock()作为例子讲解栈是如何工作的。

FunctionCallin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tmy_socks(color_one,color_two,color_thre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unctionCallinx86Assemb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ushcolor_three

pushcolor_two

pushcolor_one

callmy_soc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栈框架的结构将如图2-1。

图2-1:

my_socks()函数调用的栈结构

如你所见,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数据结构,同时也是所有程序中函数调用的基础。

当my_sock()函数返回的时候,它会弹出栈里所有的参数(返回地址弹到EIP),然后跳到返回地址(Returnaddress)指向的地方(父函数的代码段)继续执行。

另一个需要考虑的概念就是本地函数。

把我们的my_socks()函数扩展一点,让我们假定函数被调用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请一个字符串数组,将参数color_one复制到数组里。

代码应该像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tmy_socks(color_one,color_)

{

charstinky_sock_color_on[10];

...

}

函数将在棧里申请stinky_sock_color_on变量的空间,以便在栈里调用(当然会随着函数的执行完毕而释放,不过在函数内部访问时,效率会高很多)。

申请成功以后,堆栈的结构将像图2-2看到的这样。

Figure2-2:

在stinky_sock_color_one申请后的栈框架

现在你到了本地函数是如何在棧里申请的以及栈指针是如何不断的增长指向栈顶的。

调试器对堆栈结构的捕捉能力是相当有用的,特别是在我们捕捉程序崩溃,跟踪调查基于栈的缓冲区溢出的时候。

2.3调试事件

调试器在调试程序的时候会一直循环等待,直到检测到一个调试事件的发生。

当调试事件发生的时候,就会调用一个与之对应的事件处理函数。

处理函数被调用的时候,调试器会暂停程序等待下一步的指示。

以下的这些事件是一个调试器必须能够捕捉到的(也叫做陷入):

·断点触发

·内存违例(也叫做访问违例或者段错误)

·程序异常

每个操作系统都使用不同的方法将这些事件传递给调试器,这些留到操作系统章节详细介绍。

部分的操作系统,能捕捉(陷入)更多的事件,比如在线程或者进程的创建以及动态链接库的加载的时候。

一个优秀的调试器必须是可定制脚本的,能够自定义事件处理函数从而对程序进行自动化调试。

举个例子,一个内存访问违例产生的缓冲区溢出,对于黑客来说相当的有趣。

如果在平时正常的调试中你就必须和调试器交互,一步一步的收集信息。

但是当你使用定制好的脚本操作调试器的时候,它就能够建立起相对应的事件处理函数,并自动化的收集所有相关的信息。

这不仅仅节省了时间,还让我们更全面的控制整个调试过程。

2.4断点

当我们需要让被调试程序暂停的时候就需要用到断点。

通过暂停进程,我们能观察变量,堆栈参数以及内存数据,并且记录他们。

断点有非常多的好处,当你调试进程的时候这些功能会让你觉得很舒爽。

断点主要分成三种:

软件断点,硬件断点,内存断点。

他们有非常相似的工作方式,但实现的手段却各不相同。

2.4.1软件断点

软件断点具体而言就是在CPU执行到特定位置的代码的时候使其暂停。

软件断点将会使你在调试过程中用的最多的断点。

软件断点的本质就是一个单字节的指令,用于暂停被执行程序,并将控制权转移给调试器的断点处理函数。

在搞明白它是如何工作之前你必须先弄清楚在x86汇编里指令和操作码的差别。

汇编指令是CPU执行的命令的高级表示方法。

举个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VEAX,EB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指令告诉CPU把存储在EBX寄存器里的东西放到EAX寄存器里。

相当简单,不是吗?

然而CPU根本不明白刚才的指令,它必须被转化成一种叫做操作码的东西。

操作码(opcode)就是operationcode,是CPU能理解并执行的语言。

前面的汇编指令转化成操作码就是下面这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BC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你说见,幕后正在进行的操作相当的令人困惑,但这确实是CPU的语言。

你可以把汇编指令想象成CPU们的DNS(一种解析域名和IP的网络服务)。

你不用再一个个的记忆复杂难懂的操作码(类似IP地址),取而代之的是简单的汇编的指令,最后这些指令都会被汇编器转换成操作码。

在日常的调试中你很少会用到操作码,但是他们对于理解软件断点的用途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先前讲解的指令发生在0x4433221这个地址,一般是这样显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x44332211:

8BC3MOVEAX,EB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里显示了地址,操作码,和高级的汇编指令。

为了在这个地址设置断点,暂停CPU,我们将从2个字节的8BC3操作码中换出一个单字节的操作码。

这个单字节的操作码也就是3号中断指令(INT3),一条能让CPU暂停的指令。

3号中断转换成操作码就是0xCC。

这里是设置断点前和设置断点后的对比:

在断点被设置前的操作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x44332211:

8BC3MOVEAX,EB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断点被设置后的操作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x44332211:

CCC3MOVEAX,EBX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很明显原操作码中的8B被替换成了CC。

当CPU执行到这个操作码的时候,CPU暂停,并触发一个INT3(3号中断)事件。

调试器自身能处理这个事件,但是为了设计我们自己的调试器,明白调试器是如何具体操作的很重要。

当调试器被告知在目标地址设置一个断点,它首先读取目标地址的第一个字节的操作码,然后保存起来,同时把地址存储在内部的中断列表中。

接着,调试器把一个字节操作码CC写入刚才的地址。

当CPU执行到CC操作码的时候就会触发一个INT3中断事件,此时调试器就能捕捉到这个事件。

调试器继续判断这个发生中断事件的地址(通过EIP指针,指令指针)是不是自己先前设置断点的地址。

如果在调试器内部的断点列表中找到了这个地址,就将设置断点前存储起来的操作码写回到目标地址,这样进程被调试器恢复后就能正常的执行。

图2-3对此进行了详细的描绘。

图2-3:

软件断点的处理过程

有两种类型的软件断点可以被设置:

一次性断点和持续性断点。

一次性断点意味着,一旦断点被触发(命中)一次,它就会从内部中断列表清除掉。

一个持久性断点在CPU触发后会重新存储在内部的断点列表里,以后每次运行到这里还会中断。

然而软件断点有一个问题:

当你改变了被调试程序的内存数据的时候,你同时改变了运行时的软件的循环冗余码校验合(CRC)。

CRC是一种校验数据是否被改变的函数,它被广泛的应用于文件,内存,文本,网络数据包和任何你想监视数据改变的地方。

CRC将一定范围内的数据进行hash(散列)计算,在逆向工程中一般是对进程的内存数据进行运算,然后将hash值和此前原始的hash值进行比较,以判断数据是否被改变。

如果不同说明数据被改动了,校验失败。

这点很重要,因为病毒程序经常检测程序在内存中运行的代码的CRC值是否相同,不同说明数据被修改,则自动杀死自己。

为了在这种特殊的情况下也能正常的进行调试工作,就要使用硬件断点了。

2.4.2硬件断点

硬件断点非常有用,尤其是当想在一小块区域内设置断点,但是又不能修改它们的时候。

这种类型的断点被设置在CPU级别,并用特定的寄存器:

调试寄存器。

一个CPU一般会有8个调试寄存器(DR0寄存器到DR7寄存器),它们被用于管理硬件断点。

调试寄存器DR0到调试寄存器DR3存储硬件断点地址。

这意味着你同一时间内最多只能有4个硬件断点。

DR4和DR5保留。

DR6是状态寄存器,说明了被断点触发的调试事件的类型。

DR7本质上是一个硬件断点的开关寄存器,同时也存储了断点的不同类型。

通过在DR7寄存器里设置不同标志,能够创建以下几种断点:

·当特定的地址上有指令执行的时候中断

.·当特定的地址上有数据可以写入的时候

·当特定的地址上有数据读或者写但不执行的时候

这非常有用,当你要设置特定的断点(至多4个),又不能修改运行的进程的时候。

图2-4显示了与硬件断点的状态,长度和地址相关的字段。

图2-4:

DR7寄存器决定了断点的类型

0-7位是硬件断点的激活与关闭开关。

在这七位中L和G字段是局部和全局作用域的标志。

我把两个位都设置了,以我的经验用户模式的调试中只设置一个就能工作。

8-25位在我们一般的调试中用不到,在x86的手册上你可以找到关于这些字节的详细解释。

16-31位决定了设置在4个断点寄存器中硬件断点的类型与长度。

和软件断点不同,硬件断点不是用INT3中断,而是用INT1(1号中断).INT1负责硬件中断和步进事件。

步进(Single-step)意味着一步一步的执行指令,从而精确的观察关键代码以便监视数据的变化。

在CPU每次执行代码之前,都会先确认当前将执行的代码的地址是否是硬件断点的地址,同时也要确认是否有代码要访问被设置了硬件断点的内存区域。

如果任何储存在DR0-DR3中的地址所指向的区域被访问了,就会触发INT1中断,同时暂停CPU。

如果没有,CPU执行代码,到下一行代码时,CPU继续重复上面的检查。

硬件断点极其有用,但是也有一些限制。

一方面你同一时间只能设置四个断点,另一方面断点起作用的区域只有4个字节(也就是检测4个字节的内存数据改变)。

如果你想跟踪一大块内存数据,就办不到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就要用到内存断点。

2.4.3内存断点

内存断点其实不是真正的断点。

当一个调试器设置了一个内存断点的时候,它其实是改变了内存中某个块或者页的权限。

一个内存页是操作系统处理的最小的内存单位。

一个内存页被申请成功以后,就拥有了一个权限集,它决定了内存该如何被访问。

下面是一些内存页的访问权限的例子:

可执行页允许执行但不允许读或写,否则抛出访问异常

可读页只允许从页面中读取数据,其余的则抛出访问异常

可写页允许将数据写入页面

)任何对保护页的访问都会引发异常,之后页面恢复访问前的状态

大多数系统允许你综合这些权限。

举个例子,你能有在内存中创建一个页面,既能读又能写,同时另一个页面既能读又能执行。

每一个操作系统都有内建的函数让你查询当前内存页(并不是所有的)的权限,并且修改它们。

参考图2-5观察不同权限的内存页面数据是如何访问的。

图2-5:

各种不同权限的内存页

这里我们感兴趣的是保护页(GuardPage)。

这种类型的页面常被用于:

分离堆和栈或者确保一部分内存数据不会增长出边界。

另一种情况,就是当一个特定的内存块被进程命中(访问)了,就暂停进程。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在逆向一个网络服务程序,在其接收到网络数据包以后,我们在存储数据包的内存上设置保护页,接着运行程序,一旦有任何对保护页的访问,都会使CPU暂停,抛出一个保护页调试异常,这时候我们就能确定程序是在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访问接收到的数据了。

之后再进一步跟踪观察访问内存的指令,继而确定程序对数据做了什么操作。

这种断点同时也解决了软件断点数据更新的问题,因为我们没有修改任何运行着的代码。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讲解完了调试器的基础知识和工作原理,接下来我们要亲自动手写一个Python调试器,这个基于Windows的轻量级调试器,将会用到我们目前学到的所有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