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1680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7 大小:6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7页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7页
亲,该文档总共4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4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隧道施工组织设计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190/141160 

井挖石方 

5989 

竖井C20混凝土 

3369 

C20隧洞衬砌混凝土 

18710 

C20隧洞喷锚段底板混凝土 

2760 

C20支洞封堵混凝土 

2183 

C20喷射混凝土 

5876 

钢筋制安 

1946 

10 

锚杆(Φ=22mm,L=3m) 

根 

22590 

11 

锚杆(Φ=25mm,L=4m) 

170 

12 

回填灌浆 

m2 

15060 

13 

固结灌浆 

17990 

三 

钢衬安装 

544 

四 

金属结构设备安装工程 

进水口工作闸门(175t/套) 

套 

进水口检修闸门(65t/套) 

进水口拦污栅(19.5t/套) 

进水口工作门启闭机(2500KN) 

进水口检修门启闭机(400KN) 

三、交通运输

(一)冶勒水电站大坝坝址距成昆铁路乌斯河车站为147km,距泸沽车站123Km。

(二)大坝距栗子坪乡国道108线约7km,栗子坪下行至泸沽约105km,西昌158km,上行至石棉36km,雅安242km,成都389km。

国道108线基本为三级公路,部分为四级和等外级公路。

(三)由栗子坪桥上行侧起,沿楠桠河左岸,经电站厂房至坝址,为泥结碎石三级公路。

场区内交通较为方便。

3.2.2工程地质及水文情况

一、工程地质

引水隧洞布置在南桠河左岸,沿线山体雄厚,地形陡峻,海拔高度在3000~3700m,三岔河冰川“U”型呈北北西向深切其间。

区内岩石以晋宁期石英闪长岩为主,并有少量细晶花岗岩脉及辉绿岩脉穿插,其中以三岔河F3断层(安宁河两支断层)为界,两侧为灰绿色致密块状石英闪长岩,东侧为混染状石英闪长岩,具混合岩体特征,岩性单一,岩石致密坚硬。

工程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

分段地质描述如下表:

引水隧洞分段地质情况表 

里程及分段

进水口~三岔河段 

三岔河段 

三岔河~f1段

0+000~+161 

0+161~1+890 

1+890~3+740 

3+740~6+300

长度(m) 

161 

1729 

1850 

2560

埋深(m) 

260~425 

570~900

围岩类别 

IV~V 

IV、II(主) 

III(主)、IV、V 

Ⅲ(主)、Ⅳ、Ⅴ、Ⅱ

地 

质 

条 

件 

1、坡积块碎石层,结构松散;

2、第四岩组弱胶结卵砾石层;

3、晋宁期石英闪长岩;

1、致密坚硬石英闪长岩,偶有辉绿岩脉穿插;

2、晋宁期石英闪长岩;

3、为现块状结构。

1、三岔河冰川“U”型谷,上覆冰(水)块碎石土厚74m;

2、基岩由石英闪长岩组成,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较破碎;

1、混染状石英闪长岩组成,伴有少量细晶花岗岩脉及辉绿岩穿插,岩石新鲜较完整;

2、岩体呈块状~整体状结构;

裂 

隙 

①N15~20°

W/NE∠40~50°

②N40~60°

W/SW∠50~70°

③N30~50°

E/NW∠70~80°

④N50~70°

E/SE∠35~50°

①N10~20°

W/NE∠45~55°

②N35~50°

裂隙间距≥1m

W/NE∠70~85°

E/NW∠73~85°

③N50~70°

W/NE∠40~45°

④N50~60°

W/SW∠35~45°

裂隙间距一般0。

4~0.8m 

①N30~40°

W/NE∠60~75°

②N50~60°

E/NW∠65~75°

不良地质情况 

小断层破碎带宽0.2~0.4m,岩石弱风化,呈碎裂结构,地下水以滴状渗出为主。

F3断层北段在2+740~+840附近通过,主破碎带宽约50~80m,并形成控水构造,岩体破碎,地下水较丰富。

隧洞埋深大,岩体完整,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均较高,局部岩爆。

f1、f5断层,主断层带及影响带。

二、水文地质

南桠河是大渡河的一级支流,干流自西南向东北流,于石棉县城注入大渡河,流域属高原温带川西山地湿润气候区。

冶勒地区(1986~1993)多年平均气温6.5℃,极端最高气温27.5℃,极端最低气温-20℃,全年无夏季,冬季长达6~7个月,平均年降水量1872.8mm,年降水天数230天,5~10月为雨季,平均相对湿度86%,最大风速20m/s,平均水温6.2℃,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14.2m3/s,年最大流量发生在6~9月(汛期),1~3月为枯水期。

3.3工程重点及难点

3.3.1工程重点

前期施工中重点是Ⅰ#、Ⅱ#施工支洞开挖及进水口覆盖层明挖,此项工作直接影响正洞施工进度;

中期施工中的重点是引水隧洞主洞的掘进和衬砌;

后期施工重点是如何确保金属结构设备的安全运输和正确安装。

3.3.2工程难点

一、Ⅰ#支洞口至Ⅱ#支洞口洞长5.8km,平均独头通风距离长2.9km,施工中通风及出碴问题是本项目的一大难点;

二、0+000~0+090段覆盖层段为卵砾石层,围岩稳性极差,顺利通过该覆盖层是本项目的一大难点。

三、引水隧洞约在引2+740~2+840处穿越F3断层,安全通过断层带的施工是本项目的又一大难点。

四、钢板衬砌段的钢管安装技术难度大。

3.4 

施工平面布置图

3.4.1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3.4.2 

洞口车场及洞内轨道布置图

3.4.3 

洞内水、电线管线布置图

3.4.4 

洞内通风布置图

3.4.5 

临时工程数量表

编 

号 

进口及

1#支洞 

2#

支洞 

项目

经理部 

合计

4101 

施工交通 

4101-1 

公路 

(1) 

新建便道 

Km 

0.5 

0.5

(2) 

公路养护 

Km/月 

18 

18

4101-2 

轨道工程 

新铺拆24Kg 

762mm轨道 

10.765 

10.765

新铺9#道岔 

付 

61 

61

(3) 

浮放道岔 

3

(4) 

拆铺762mm轨道 

0.72 

3.72

(5) 

铺拆1.8m轨距轨道 

(6) 

埋设1.8m轨距砼支墩钢管定位轨道 

0.3 

0.2 

4102 

风、水、电、通讯 

4102-1 

高压风供水 

20m3电动空压机安装基础砼 

m3/台 

50/5 

40/4 

90/9

循环水池40T 

座 

φ100高压风管安拆(洞内外) 

3.6 

3.72 

7.32

4102-2 

供水 

高山水池修建250T 

2

挡水坝 

处 

1

洞内外φ80供水管 

4.7 

4.62 

9.32

抽水站 

4102-3 

供电 

洞外10KV电线路安拆 

1.92 

2.74 

4.66

洞内10KV铠装电缆安拆 

3.10 

2.9 

7.0

洞内外0.4KV动力线路安拆 

3.9 

3.87 

7.77

洞内外变压器安拆 

台 

7

4102-4 

通风 

轴流式通风机安拆 

55KW 

28KW 

通风管安拆 

φ1000通风管 

3.02 

3.16 

6.18

φ600软通风管 

0.7 

1.4 

2.1

4102-5 

洞内排水 

集水坑开挖及回填砼 

37.5 

125 

162.5

φ100抽水管安拆 

3.0 

1.2 

4.2

抽水机安拆(KW) 

13

洞口污水处理池 

4102-6 

通讯 

程控电话 

10

对讲机 

洞内外通讯电话 

通讯线路安拆 

对公里 

皮包电话机 

8

4103 

砼拌合系统 

4104 

机械修配、加工场 

4104-1 

空压机房 

200 

100 

300

4104-2 

充电房 

105 

210

4104-3 

修理间 

40 

80

4104-4 

配电房 

16 

24

4104-5 

车工间 

35 

70

4104-6 

钳工间 

30 

60

4104-7 

大修间 

120 

240

4104-8 

钢筋加工棚 

50 

90

4105 

各类砼库、料场 

4105-1 

水泥库 

80 

160

4105-2 

火工品库及加工房 

4105-3 

油库 

200

4105-4 

材料库及配件库 

60 

120

4105-5 

材料转运站 

4105-6 

工程试验室 

4106 

Ⅰ#Ⅱ#施工支洞开挖及临时支护 

0.6 

0.42 

1.02

4107 

办公及生活用房 

2500 

1000 

6000

4108 

场地平整及清理 

4108-1 

20000

4108-2 

弃碴处理 

干砌挡墙 

1000

浆砌片石 

500

4109 

其它 

4109-1 

临建工程税 

3.5 

砼系统的布置及生产流程说明书

3.5.1 

砼拌合站设置

本标段设砼拌合站2座,每个拌合站由两台JDY750型强制式拌合机,电子计量控制室,砂石料输送窗等组成,并配备ZL50装载机一台上料。

第一拌合站设在引水隧洞进口端的场地R,负责Ⅰ#支洞和引水隧洞进口端的砼拌合任务,第二拌合站设在Ⅱ#支洞附近的场地N内,承担Ⅱ#支洞和引水隧洞本标段出口端的砼拌合任务。

3.5.2 

施工用电、用水

一、施工用电

Ⅰ#支洞和引水隧洞进口端的施工用电由业主提供的坝区35KV变电站10KV施工电源接线点引入,架设10KV电力线接至Ⅰ#支洞洞口,经变压后供支洞施工用;

并继续架设电力线接至引水隧洞进口端,为拌合站和引水隧洞施工提供电力。

Ⅱ#支洞和本标段出口端的施工用电从业主提供的厂区35KV变电站10KV施工电源接线点接入,架设近3Km的10KV电力线至Ⅱ#支洞洞口,以解决此工点的施工用电需要。

洞内采用10KV铠装电缆进洞。

为了预防临时停电,各工点配备内燃发电机备用。

二、施工用水

在引水隧洞进口端,南桠河岸边就近修建一座抽水站,并在引水隧洞进口端山坡上建一座250t蓄水池,以解决进口端施工用水。

同时,从此蓄水池沿地形走势架设水管至Ⅰ#支洞洞口,满足支洞的施工用水。

在Ⅱ#支洞洞口南面的山沟建一座拦水坝,截取地面径流,并沿山形架设水管将水引入建在Ⅱ#支洞洞口山坡上的250t蓄水池内,采用φ100钢管将蓄水池蓄水引至洞口,以解决Ⅱ#支洞及引水隧洞本标段出口端的施工用水。

拦水坝的高程高于洞口蓄水池的高程。

3.5.3 

砼原材料及外加剂、掺合料

一、砼原材料

(一)水泥

水泥由业主指定供应商。

购买时,应有生产厂家本批产品的材质化验单,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必须符合现行的国家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的规定。

选用的水泥标号不低于425#,并与砼设计标号相适应。

运输过程中,不同品种、标号的水泥不得混杂,并且应防止水泥受潮。

在干燥地点建立水泥库,并做好排水沟、防潮层及通风措施。

水泥到货后,马上标明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分别堆放。

水泥堆放距地面、边墙30cm以上,堆放高度不超过15袋。

库存水泥量要能满足正常施工5—7天。

(二)砂石

砂石料从业主指定的砂石料场采购。

由生产单位提供的产品合格证书各项试验指标应符合国家标准。

在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转运的次数。

粒径大于40mm的粗骨料的净自由落差不宜大于3m,超过时设置缓降设备。

砂石堆放场有良好的排水设施。

对不同粒径的砂石分别进行堆放,并设置隔离设施,以免混杂和混入泥土等杂质。

砂石堆放时采用分层堆放,避免堆成斜坡或锥体,以防止大小颗粒产生离析。

(三)水

本标段的天然来水,均可用来拌制和养护砼。

但在使用天然矿化水前,要对水质进行检测,对化学成分超过规范要求的水不使用。

(四)外加剂

为改善砼性能,提高砼质量,合理降低水泥用量,在砼中掺加适量外加剂。

外加剂由专门的生产单位负责供应。

运到工地的外加剂无论是固体、液体或粘膏状态,均要有包装和容器。

包装上标明名称、用途和有效物质含量,并附有产品鉴定合格证书。

在运输和存贮过程中,根据外加剂的性质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污染、蒸发或损耗。

(五)掺合料

掺合料从专业生产单位购买。

存贮时应注意防水,并避免污染。

3.5.4 

砼质量控制

拌合站生产砼过程中,对砼质量进行全程控制,以保证砼质量完全满足相应规范要求。

一、原材料控制

原材料控制主要是利用试验手段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并使用检测结果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原材料。

(一)水泥的使用应根据本批拌合的砼的设计标号选择相应的标号,而且应提前做试验,测出其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是否符合相关标准。

另外,对贮存时间超过3个月的水泥也要进行检测。

对检测不合标准者降低标号使用或不使用。

(二)砂石材料要在使用前对含泥量、含水率、有机杂质等进行检测。

保证砂料泥质含量不超过3%,硫化物、硫酸盐、云母等杂质含量不大于1%,有机质含量颜色不深于标准色。

同时,保证石材强度不低于60Mpa,针片状含量不大于10%,泥土粉尘不大于2%,对泥土粉尘含量超标的砂石应过筛、冲洗,达标后再使用。

(三)外加剂在使用前应经过试验,确定其性质、有效物含量、溶液配制方法和最佳掺量。

并将其名称、来源、样品等资料和试验成果报告交监理工程师,经同意后才使用。

溶液状外加剂必须用专门设施搅拌均匀再与砼进行拌合。

(四)掺合料

使用掺合料前,应对掺合料的颗粒细度等方面进行检测,对满足要求的掺合料进行试配,确定实际掺量。

并在拌合前将相关资料结果交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才使用。

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检测完毕后,根据所得检测结果进行配合比设计,确定砼配料单。

砼拌和时,严格按照配料单计量。

同时,坚持试验抽检,随时调整砼配料,以保证砼质量不因原材料的质量波动而降低。

二、机械控制

在拌合前,对砼拌和站进行全面检修,保证各个部分工作状态良好。

电子计量保证配料误差不超过规范允许误差。

拌和机必须按其铭牌规定转速运行,并保证足够的拌合时间,但也不应拌合过度。

具体拌合时间根据试验确定并符合规范要求。

同时,装载机上料也应及时、均匀。

三、生产控制

砼生产前,应对全体操作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竖立“质量就是生命”的观念。

生产过程中,设置一名专业试验员进行全程旁站监督,并随时取样进行检验。

3.5.5 

砼生产流程

3.6施工支洞开挖、支护和封堵施工方法说明书及附图

3.6.1施工方法说明及流程图(开挖、钻爆、通风出碴、支护、衬砌)

一、概况

为本标段引水隧洞施工设置施工支洞二个(即Ⅰ#、Ⅱ#支洞),Ⅰ#支洞长600m,支洞断面5.0m×

5.0m马蹄洞型,纵坡3‰,与主洞交点的引水隧洞桩号为引0+615.000,围岩以Ⅱ类为主,Ⅲ类次之,岩性由致密坚硬石英闪长岩组成,偶有辉绿岩脉穿插,次块状结构;

Ⅱ#支洞长420m,支洞断面为4.5m×

4.0m马蹄洞型,纵坡3‰,与支洞交点的引水隧洞桩号为引5+383.542,围岩以Ⅱ--Ⅲ类为主,围岩主要由混染状石英闪长岩组成,并拌有少量细晶花岗岩岩脉和辉绿岩穿插,岩石新鲜较完整,主要工程内容为土石方明挖,石方洞挖、锚喷砼,砼浇筑及封堵等。

主要工程数量表

单位 

数量 

Ⅰ#支洞 

Ⅱ#支洞

洞门 

土石方 

796 

358 

438

圬 

109.5 

59.8 

49.7

锚 

杆 

1407 

768 

639

钢筋网 

264 

144 

洞身 

洞挖石方 

22129 

14244 

7885

喷射砼 

564.6 

353 

211.6

模注砼 

276.5 

148.3 

128.2

锚杆 

4820 

3000 

1820

4760 

3281 

1479

格栅钢拱架 

榀 

70 

35

二、施工方法及附图

(一)洞口及洞挖施工

1、洞口施工

进洞前洞口土石方施工和洞口加固,随洞口场地一并施工。

根据设计提供和现场实际考察,Ⅰ#、Ⅱ#支洞区域围岩以Ⅱ--Ⅲ类为,,局部呈块状结构.初拟场地土方用推土机自上而下直接推运,石方采用小炮松动爆破,机械开挖人工配合清刷边坡,土石方用于就近平整施工场地。

在施工洞口土石方同时,作好洞口截水沟,边仰坡加固和防护,Ⅰ#、Ⅱ#支洞洞口处岩层部份较破碎,进洞前对边、仰坡采用锚杆(φ22mm、L=3.0m,间距1.5m按梅花形布置),钢筋网(φ10mm、间距20cm×

20cm)喷射砼(厚10cm),对坡面进行加固和防护。

进洞前洞口加固:

进洞前沿拱部开挖轮廓线外缘打设三排φ22mm超前钢筋锚杆,间距1.0m×

1.0m,梅花形布置,挂φ6mm,20cm×

20cm钢筋网,喷8cm厚砼与仰坡锚、网、喷连为一体,以加固洞口。

洞口开挖时,在开挖轮廓线的周边,采用密钻眼,对岩体进行切割拱部,眼距为20cm,边墙眼距为30cm。

挂口采用短进尺(第一次为0.5m)弱爆破,周边眼采用小药卷,间断装药。

2、洞挖石方施工

支洞开挖支护衬砌布置示意图

(1)开挖作业

开挖采用光面爆破法施工,进洞后25m范围内按正台阶法开挖,其余范围采用全断面法开挖。

从地质资料上看,Ⅰ#、Ⅱ#支洞均为Ⅱ、Ⅲ类围岩,施工前作好各类围岩的爆破设计,在施工中根据爆破效果,及时修改爆破设计参数。

由于地质变化,当支洞穿越软弱围岩或断层时,应采用微台阶施工。

其台阶长度为3~5m,同时应加强初期支护。

正台阶开挖:

台阶长度控制在5~8米范围内,先将起拱线以上挖完,在台阶上施作初期支护后再进行起拱线以下开挖,采取短进尺、弱爆破、支护紧抵齐头,用气腿式风动凿岩机钻孔,非电毫秒雷管,低能导爆索联结起爆,每循环进尺不大于2.0m。

全断面开挖:

采用自制多功能台架,气腿式风动凿岩机钻孔,光面爆破,每循环钻孔深度3.0m,进尺2.7~2.8m,爆破后不得有欠挖,平均线性超挖小于15cm。

(2)出碴及运输

Ⅰ#支洞采用无轨出碴运输,Ⅱ#支洞采用进洞50m范围用无轨运输,其余地段采用有轨出碴运输。

无轨运输采用ZLC40B正装侧卸装碴机装碴,5t自卸汽车运输至弃碴场弃场,为缩短出碴时间,在支洞中部设置一处避车洞。

有轨运输采用立瓜扒碴机装碴,14m3梭式矿车装运,12t电瓶车牵引至支洞弃碴场。

洞内每250~300m铺设长50m会车道,以提高施工运输能力。

(3)施工通风

Ⅰ#支洞施工通风采用一台2×

55KW轴流通风机,Ⅱ#支洞采用一台1×

55KW轴流通风机,安装在洞口,风管选用φ1000胶皮软管,悬挂在洞顶,挂钩安设利用凿岩机打眼,与锚杆一起安装。

施工中发现有风管破损时,立即进行修补,确保不中断供风,保证正常施工。

其通风布置见3.4.4,为减少洞内烟尘,出碴时,可在碴堆面洒水降尘。

(4)喷锚支护及砼衬砌

a.引0+000~引0+010段衬砌示意图(Ⅰ#、Ⅱ#支洞)(左下图)

b.引0+025~引0+590,Ⅰ#支洞、引0+025~引0+410,Ⅱ#支洞衬砌示意图(右上图)

c.引0+010~引0+025、引0+590~引0+600、Ⅰ#支洞及引0+010~引0+025、引0+410~引0+420,Ⅱ#支洞段衬砌示意图

d.支护作业

台阶法开挖在台阶上施作拱部初期支护,先初喷3~5cm砼,按设计钻锚杆孔施作拱部锚杆,再挂拱部钢筋网,最后补喷砼至设计厚度8cm,墙部初期支护在隧底施作,先初喷3~5cm砼,再按设计施作锚杆,最后补喷砼至设计厚度8cm。

全断面开挖利用多功能钻孔台架作工作台,用气腿式风动凿岩机钻锚杆孔,安装锚杆并挂网喷射砼。

砼喷射采用TK-961型湿喷机,以减少粉尘和喷砼回弹量,其工艺流程如下:

e.二次模注砼衬砌:

采用拱墙一次灌筑,砼由拌合站提供,砼输送车运输,砼输送泵输送砼入模,插入式捣固器捣固。

模筑砼施工工艺流程图

3.6.2封堵施工

待主洞砼灌筑完成后,利用多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