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1859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8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万亩蓖麻种植与综合利用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5

1.1项目的由来与依据5

1.1.1项目提出的背景5

1.1.2项目提出的必然性5

1.1.3项目建设的目的7

1.1.4项目建设的意义7

1.2国内外相关产品发展概况及技术的先进性8

1.3蓖麻的用途9

1.3.1工业用途10

1.3.2农业用途10

1.3.3医学用途10

1.3.4其他用途11

1.4蓖麻的性质11

第二章市场分析12

2.1国内市场调研12

2.2国外市场调研12

2.3蓖麻市场综合分析13

2.3.1蓖麻种植13

2.3.2蓖麻加工13

2.3.3蓖麻产业化发展14

2.4配合农业生产结构调整15

2.5实现蓖麻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开发15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16

3.1建设条件16

3.1.1自然条件16

3.2项目建设条件评价19

3.2.1有利条件19

3.2.2不利因素20

第四章蓖麻经济技术指标22

4.1蓖麻种植基地经济技术指标22

4.1.1主要经济指标及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技术指标22

4.1.2经济效益分析指标22

4.1.3结论23

4.2深加工基地经济技术指标23

4.2.1蓖麻油理化指标23

4.2.2绿色高效有机肥料24

4.2.3蓖麻油理化指标24

4.2.4高级饲料蛋白粉24

4.2.5感观指标25

4.2.6常规指标25

4.2.7氨基酸指标25

4.2.8加工基地建设经济技术指标26

4.2.9结论26

第五章产品与深加工基地建设27

5.1产品与深加工基地建设的必要性27

5.2蓖麻油生产线27

6.2.1项目技术的先进性27

5.2.2生产规模的确定28

5.2.3产品方案的确定30

5.2.4原(辅)材料状况30

5.3能源供应情况31

5.3.1燃煤供应情况31

5.3.2电负荷及供电情况31

5.3.3水资源利用条件及供给量31

5.4厂址31

5.5项目区规划32

5.5.1规划布局32

5.5.2厂前区32

5.5.3生产区33

5.5.4仓库区33

5.5.5变电站33

5.5.6交通运输33

5.6设计方案34

5.6.1项目构成范围34

5.6.2产品产量、规格及综合经济技术指标34

5.6.3工艺过程及设备35

5.7过程控制与检测40

5.7.1物料仓储40

5.7.2原料预处理41

5.7.3浸出分离车间41

5.7.4精炼41

5.7.5粕去毒41

第六章:

项目建设方案42

6.1基地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42

6.1.1指导思想42

6.1.2基本原则42

6.2基地建设规模43

6.3一期工程建设目标43

6.4一期工程建设布局44

6.4.1布局原则44

6.4.2建设布局44

第七章:

项目组织机构与管理46

7.1运行机制46

7.1.1股份合作制经营46

7.2组织管理机构47

7.2.1机构设置47

7.2.2机构职责47

7.2.3人员设置48

7.3项目管理48

7.3.1计划管理48

7.3.2工程管理49

7.3.3资金管理49

7.3.4信息管理49

7.3.5技术管理50

第八章投资估算51

8.1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51

8.2实施进度51

8.3投资估算51

8.3.1蓖麻种植基地投资估算51

8.4加工生产线建设投资估算52

8.4.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52

8.4.2流动资金估算53

8.4.3资金筹措53

8.4.4资金使用计划54

8.4.5工资及福利估算54

8.4.6年销售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计算54

8.5产品成本费用估算55

8.5.1生产成本费用估算55

8.5.2固定资产折旧费55

8.6敏感性分析56

8.7结论56

第九章环境保护措施58

9.1环境保护58

9.2安全生产58

9.2.1消防58

9.2.2安全保护59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的由来与依据

1.1.1项目提出的背景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人、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极好机遇,**丰富的土地资源,给建立经济作物蓖麻种植基地,形成产业化开发,实施生态农业战略工程,提供了有利条件。

为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提出了“20万亩高科技经济农作物蓖麻综合开发利用”项目。

**夏是我国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省区,也是退耕还林的重要省区之一。

江泽民、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在**考察时,都充分肯定了**在经济农业方面的巨大潜力和深远意义,并做了重要指示。

为实现**农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0万亩蓖麻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的启动,为**高科技生态农业建设规划提供了有利依据,为实现林业生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协调和统一,为**荒漠生态系统早日变成绿州,为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塞上江南提供了信息平台。

1.1.2项目提出的必然性

蓖麻(RiciunsCommuunis)属大戟科,俗称大麻子、老麻子,一年或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植株灌木或乔木状,一般高1~4.5米。

蓖麻对土壤的酸性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PH值4.5~8.5的范围内都能生长,但以中性或微酸为好。

蓖麻适应性广,易于种植,耐瘠薄、耐干旱、耐盐碱。

蓖麻是世界十大油料作物之一,种子含油率高达46~56%,是其它油料作物所不能及的。

蓖麻油具有粘度大、燃烧点高、凝固点高、凝固点低、比重大等特点,能从石油中提炼出的系列产品,多数都可从蓖麻油中的蓖麻油酸中深加工获取,因而蓖麻被视为可再生的“石油”资源。

蓖麻油已广泛地应用在航空、国防、化工、医药等行业。

由于蓖麻油的这些独特性质,决定了它较高的经济价值。

随着对蓖麻的不断研究,以及在该项产品应用方面的重大突破,蓖麻已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高度重视,美国将蓖麻列为第六大战略物资,法国将尼龙11列为国家一级机密等。

高科技新品种的蓖麻种子也不断问世。

为加快蓖麻产业化的发展步伐,我国先后与英国劳森公司、法国阿图公司(ATO)、以色列国家农业发展委员会和泰国国家蓖麻油工业公司等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已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种植蓖麻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是我国农村脱贫致富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好项目。

蓖麻的适应性很强,耐干旱、耐瘠薄,耐一定盐碱,种植技术简单,管理较粗放,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田头沟边、荒原荒坡或废弃地种植。

国家已将蓖麻种植作为“西部大开发”重点推荐的扶贫项目之一。

**夏是农业省份,也是国家级扶贫对象。

长期以来,**农业发展滞后,除自然条件等客观条件外,农副产品加工业不发达,缺乏高层次、高技术农产品加工业也是其原因之一。

**夏南部山区的八个固定贫困县,以及**县、**X等地区的经济十分落后,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整体发展。

但根据论证,这些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及土质土壤条件,**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提出了在这些地区大面积产业化种植经济农作物蓖麻的项目建议。

最终目的是以企业为龙头,带动农民种植蓖麻,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1.1.3项目建设的目的

实施“20万亩蓖麻综合开发利用”项目,一是能改善**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二是能调整**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三是能抓住有利时机,大力推动该项目的实施,既能解决贫困地区和经济不发达地区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地区经济增长问题,又能解决企业原材料的来源问题。

该项目使国家、企业和个人都能够得到一个双赢的局面。

1.1.4项目建设的意义

**地处祖国西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必将加快宁夏生态农业的建设步伐,维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实现国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保护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同时对于沙尘暴和荒漠化侵袭进行有效的治理,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有利的生态环境。

其生态环境的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劳动条件和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本项目的提出,希望能够得到**X政府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

1.2国内外相关产品发展概况及技术的先进性

蓖麻是中国农业传统的经济作物,一直延用国内的杂交品种,每亩单产虽有提高,但一直未突破亩产80公斤大关。

并且,多年来,蓖麻籽主要以原料外销区外,缺少深加工环节,更缺少对蓖麻的综合开发利用,经济效益极低,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目前,由国外引进的高科技蓖麻种子,使蓖麻种植的单产可以达到亩产200~300公斤。

国家已将蓖麻种植作为“西部大开发”重点推荐的扶贫项目之一。

目前,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甘肃、新疆已开始大面积推广蓖麻种植,开发面积均已超过10万亩,全国蓖麻种植面积已达300多万亩。

仅内蒙古自治区巴颜淖尔盟的临河地区,其种植面积已超过40万亩,甘肃已向国家申报了100万亩的种植计划。

这些省区的项目启动时间均未超过两年。

**有着几十年的蓖麻种植历史,又有着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优势,为实现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转换,**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公司),曾邀请国家有关方面专家对**进行了考查论证,制定出了一整套适合**蓖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规划,其中产业化基础的种植部分已开始实施。

建立了基地筹备办公室,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在种植、加工、技术培训、生产销售等环节上全程管理服务,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三级管理模式。

蓖麻深加工技术,国内目前的绝大多数蓖麻油加工企业,普遍采用的是螺旋柞油法(200A型柞机)和预柞浸出法(202型预柞和圆盘浸出法)。

这两种方法已经落伍,因此多数企业已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厂家都把盈利的期望寄托在蓖麻油涨价和蓖麻籽降价上。

但事与愿违,他们的期望屡屡落空,从而使企业陷入困境,长期得不到复苏。

同时,由于工艺技术限制,致使取油加工量大,能耗高,出油率低,饼粕中残油率大,饼粕利用率低,多种物质混杂在一起,不能发挥各自的效能。

从而降低了自身价值。

经过长期的理论论证和实施检验,我们拟建企业是采用能克服以上弊端的高科技生产流程。

1.3蓖麻的用途

因蓖麻油能摆脱石油危机、节约能源、维护生态平衡等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关注的热点,从整个世界工业发展和对能源不断增长之需求来看,若不能尽快找到足以依赖的新能源,工业的发展将受到制约。

由于蓖麻油中富含蓖麻醇酸,含量高达90%左右,因而蓖麻这一作物已被视为很有潜力的“石油”资源。

蓖麻油及其175种衍生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润滑剂、表面活性剂、涂料、增塑剂、尼龙系列、聚氨酯、香料、化妆品、医药等领域。

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新型材料的不断问世,人们对蓖麻油的依赖与需求将越来越大,岂今为止,尚未有迹象表明可开发且能替代蓖麻油的原料。

预计到2010年全球对蓖麻油的需求达600万吨,折合蓖麻籽1300万吨。

美国将蓖麻油列为第六大战略物资,法国将用蓖麻油生产尼龙11技术列为国家一级机密,足见西方国家对蓖麻油的重视程度。

1.3.1工业用途

蓖麻油主要用于化工、油漆、印染、纺织、汽车、造纸、机械工业、家用电器、电子工业等方面,可制成高级润滑油、人造蜡、油漆、涂料等。

其主要产品尼龙-11为高级工程塑料,由于它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石油、航空、军事等行业。

可用于汽车输油管、刹车管、电缆套管、喷涂材料、军用钢盔、教练弹、高速印刷油墨、增速剂等制造方面。

1.3.2农业用途

脱毒后的蓖麻饼粕可作为高蛋白饲料,蓖麻饼粕可作为有机肥料。

蓖麻毒素可制成杀虫农药,籽壳可制活性炭、农药颗粒载体、压塑粉。

蓖麻叶可饲养蓖麻蚕,蓖麻蚕丝性能与桑蚕丝、柞蚕丝相似,是出口创汇的一个主要途径。

1.3.3医学用途

蓖麻毒素可杀死癌细胞,是理想的抗癌药物,另外蓖麻毒素还具有促泻、催产等作用。

从蓖麻油中提炼出的聚氨酯体系,可用于生物医学材料,制造成折叠薄膜式人工肾、血液氧化器、血液过滤器和尿管。

1.3.4其他用途

蓖麻油还可制成许多日用品,如香水、香精、发蜡、人造橡胶、照相胶卷、塑料薄膜、雨衣、凉鞋、肥皂、复写纸、鞋油、圆珠笔芯等。

蓖麻还有防治大气污染的能力,可用来绿化庭院,改善大气质量。

1.4蓖麻的性质

蓖麻油具有粘度大、比重大(0.957-0.963),高温600oC不变质、不燃烧,低温-18℃不凝固,不溶于汽油等特性。

蓖麻油中含有蓖麻油酸、油酸、亚油酸、硬脂酸及甘油等,其蓖麻油酸含量约82-86%。

发达国家利用蓖麻油生成衍生物有170多种,我国利用蓖麻油生成的衍生物已有30多种,如国际一号蓖麻油、工业蓖麻油、癸二酸、工业甘油、医药蓖麻油等。

蓖麻的种子及基叶中含有4种毒素:

蓖麻碱、毒蛋白、变应原、血球凝聚素。

蓖麻种子内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般为18.9%,加工去壳脱脂饼粕中蛋白质含量高达69%,经过脱毒,可制成蛋白质饲料,另外还含有大量氮、磷、钾和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优质肥料。

蓖麻茎杆皮层中含有丰富的纤维,是造纸和人造棉的廉价原料。

 

第二章市场分析

2.1国内市场调研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2000/2001年度中国将缩小粮食耕种面积,扩大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

《油世界》预测2000/2001年度中国油料种植总面积将达2669万公顷,比1999年度的2520万公顷增长3.8%,蓖麻籽可达到22万吨。

2.2国外市场调研

世界蓖麻油主产国分别为印度、中国、巴西。

据《油世界》统计,2001年印度蓖麻籽产量在70万吨左右,中国蓖麻籽产量在20万吨左右,巴西蓖麻籽产量在10万吨左右。

目前,全世界每年需求蓖麻油80万吨左右,并且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递增。

按目前国际蓖麻籽总产量约100万吨计,按出油率约45%计,全世界目前蓖麻油总产量约在45万吨左右,仅尼龙-11年需量约为10万吨,消耗蓖麻油高达40多万吨。

国际蓖麻油的需求市场主要集中于北美、欧洲,其中法、美、英、荷兰、日本等国占世界总需求量的61%,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问题的加剧,在未来的5~10年中,蓖麻油的需求量会逐渐显示为急剧增长的趋势。

由于印度、中国、巴西等主要生产国发展缓慢,能够供应国际市场的蓖麻油每年不足40万吨,每吨蓖麻油国际市场价格在720-1200美元,而尼龙-11价格在每吨12万元,如果制成刹车管或电缆管,每吨价格为24万元。

就国内市场而言,据《油世界》统计,1985-1993年平均年出口蓖麻籽9万吨左右,蓖麻油2.3万吨。

2.3蓖麻市场综合分析

2.3.1蓖麻种植

我国蓖麻种植面积约300多万亩,参照我国目前还在广泛采用和种植的杂交蓖麻种子的每亩单产情况分析,按每亩120公斤计,全国蓖麻籽总产量约36万吨。

近年来,我国蓖麻油用量越来越大,平均每年消耗17万吨蓖麻油,并且每年都在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

我国从1995年开始由原料输出国成为进口国,仅1999年就从印度进口蓖麻油4万多吨。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增长,对蓖麻油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仅以目前的种植面积,是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要的。

2.3.2蓖麻加工

国内现有万吨级蓖麻油加工企业约20家左右,其中部分企业,从1998年~2002年,由于建厂是就没有充分考虑蓖麻籽的来源问题,从而盲目建厂,致使企业转产、停产或倒闭。

就目前国内大多蓖麻加工企业来看,自身建立种植基地的并不多见,大多是借外力资源来解决企业的原料来源问题。

并且,大多有一定加工能力和成规模的蓖麻加工企业,都集中在东北和华北地区,而西北地区尚无具一定规模的蓖麻加工企业。

以目前国内具一定规模企业年原材料的需求量计,每年合计需蓖麻籽26万吨左右,若将外贸出口之需计算在内,全年蓖麻籽市场需求量在近50万吨左右,受蓖麻籽原料以及国际、国内蓖麻油市场竞争的影响,国内多数蓖麻油加工企业,由于原材料严重短缺而不能正常生产,所以国内急需扩大蓖麻种植面积或提高单产,以解决蓖麻油加工企业原料不足的矛盾。

从全国蓖麻产业发展研讨会上获悉:

由于国内外市场对蓖麻的需求逐年上升,市场前景广阔,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蓖麻籽销售渠道增多,这将有利于我国蓖麻种植业的发展。

2.3.3蓖麻产业化发展

蓖麻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作物,近年来国内外发展很快。

蓖麻油不但广泛应用于精细化工领域,还逐渐向食品、能源、环境、医药等高科技领域发展。

据有关资料显示,发达国家已开发出蓖麻油的衍生物170种以上,系列产品达2000多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蓖麻茎秆压制后可做建筑材料,饼粕可做肥料,脱毒后还可做饲料,叶可养蓖麻蚕。

种植蓖麻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是我国农村脱贫致富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好项目。

蓖麻的适应性很强,耐干旱、耐瘠薄,耐一定盐碱,种植技术简单,管理较粗放,可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田头沟边、荒原荒坡或废弃地种植。

每亩用种两公斤,亩投入70元左右,亩产蓖麻籽200-250公斤,收购价为每公斤2元-2.5元,每亩收入可达400元-600元。

西北地区有着广阔的的土地资源优势,大多干旱和荒漠草原都是适合蓖麻生长的,首先从种植开始,培育企业自身的原材料基地,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原材料问题,只有具一定规模的种植面积,才能培养和建立起不“靠天吃饭”和真正有实力的企业。

建立了企业,才能形成真正的公司+加农户式的“定单农业”,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种植者的长期利益和收入的增加,才能保证企业和农民的双赢。

2.4配合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蓖麻的植物特性决定了它具有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功能。

做为我国一个新发展的高科技经济农作物品种,特别适用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中的备选项目,蓖麻项目为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提供新的选择和农业经济发展新的机会。

2.5实现蓖麻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开发

走产业化开发的道路是蓖麻开发的根本。

**公司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结合**土地资源优势,率先启动在**的蓖麻的规模种植生产和深加工,在**部分地区形成大规模开发种植的产业基地。

并且以此为龙头,带动一批农民发展蓖麻种植以形成生产规模,通过卓有成效的运作方式,将蓖麻种植、购销融为一体,从而实现蓖麻产业化开发。

 

第三章:

项目建设条件

**称**位于中国西北部(北纬35'~39'23和东经104'17~107'),地处黄河中上游,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

东邻陕西,北接内蒙古,南与甘肃相连。

总面积为5.22万平方公里,其中引黄灌区占41%,南部山区占59%。

2000年末总人口为561万人,共有35个民族。

“天下黄河富**。

”黄河流经**78.4公里。

**年可利用的灌溉水资源40亿立方米,加之日照充足,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属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日照充足。

具有春迟秋早,夏热而无酷暑,冬长而无奇冷的特点。

年平均日照2800-300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200毫米左右

3.1建设条件

立地条件为:

**南部山区八县,**地区的**X县区域,**地区的**县、**X开发区、**市的**X和**X等。

示范种植区为:

**市**县农业经济开发区。

地点:

**以南16公里,沿山公路以西三公里。

土地类型为:

荒漠化干旱土地和荒漠化草原。

3.1.1自然条件

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地势北低南高(一般海拔为1090~2000米,最高海拔为3556米),东西窄而南北长,东西相隔50公里至200公里不等,南北相距456公里。

全区分为北部川区和南部山区两部分。

川区主要是**平原,是由**平原和**平原组成的引黄灌区,海拔1100—1200米,包括12个县(市),素有“塞上江南鱼米乡”的美誉;南部山区包括地处灵盐台地、罗山周围山间盆地、黄土丘陵和六盘山地的8县,海拔一般在1300—1500米,自然环境条件较差,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一期项目实施地红寺堡建设区位于中宁县东南山区,**县**乡南。

位于东经105°45′~106°31′,北纬37°10′~37°29′之间,北距**县恩和乡5公里,南界烟筒山以下,距**县恩和乡8公里,距**县城19公里。

1、地势:

东南高,西北低,最高海拔1450米,最低海拔1200米,地面坡度(开发区内201300~1240之间,1/20~1/100,建设区内大部分面积为冲洪积平原和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地形平坦,集中连片。

2、气候

**地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一般在200—400毫米,由南向北递减。

日照时间长,一般在3000小时左右,光热资源充足,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170天,是全国日照和太阳辐射最充足的地区之一,特别适宜农作物及瓜果生长

项目建设区属于**中温干旱气候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靠近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而且具有沙漠气候特征。

全年日照时数2845.9小时,太阳年辐射总量141.96千卡/㎝2,有效季温3000~3300℃,年平均气温8.4℃,无霜期167天,年降水量221.6㎜,年蒸发量为2055.3㎜,气候特点可以概括为:

春季温暖,升温较快,降水稀少,风大沙多;夏季气候炎热,光照充足,蒸发强烈,降水较多;秋季凉爽,降温迅速;冬季严寒少雪,多西北风。

因项目建设区地处内陆高原,东南风影响很小,主要是受蒙古高气压所控制,因此,受西北风的影响较大,年平均风速为2.9M/S~3.7M/S。

该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①日照充足,光能资源丰富,光能潜力大,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900~3055小时全年日照百分率为65%~69%之间,是全国日照时间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②热基本同等,对秋季作物生长较为有利;

③热风多样,有利于多种植物生长,但个别年份也出现雨量不均,雨季偏迟。

灌区初霜期为10月5日~10月15日,终霜期为4月10日~4月20日,全年无霜期为165天~180天。

项目建设区内年平均气温在8.7℃,最冷在1月份平均气温为-7.7℃,最热的7月份,其平均气温为23.3℃,冬天极端最低气温为-27.3℃,夏天极端最高气温为38.5℃,全年平均气温为13.7℃。

全年≥10℃的有效积温为2963.1℃。

雨水:

该项目建设区内平均年降水量为260㎜,降水一般集中在7~9月份。

3、土壤

建设区主要土壤有:

灰盖土、风沙土、新积土和少量的盐碱土。

因建设区位于烟筒山北麓洪积扇上部,土层为壤土层和碎石层,壤土层厚为7~10M,其上部为湿陷性厚1~2.5米,下部为非湿陷性质土层。

①土质盐渍状况:

根据建设区土质调查报告记载,该建设区土质表土含盐量低平均为0.336g/kg,盐积层厚度为5~10㎝,并且,该盐积层大多出现在70~140㎝剖面处,其最浅部位距地面60㎝。

因此,该地层无明显的盐渍作用,只要灌溉合理,根本不会出现盐渍化土质。

②土壤养分状况:

该区域土质中的有机质和氮、磷、钾存在其中有机质含量在7.29%以上,氮含量适中,磷含量偏低,钾含量偏高,从有机质看是完全适合农作物生长和种草、种树的。

4、水文地质

项目建设区:

该区域地下水埋深最高处为40米深,一般都在20~30米;最低部,即山洪沟地下水位埋深2~4.6米,水层厚度为0.64~2.86米,出水量为7~13㎡/X山前水质矿化度为0.09~0.64g/L.表现为好水,越往下,即沟下游水质变坏,矿化度为1.43~5.5g/L。

3.2项目建设条件评价

3.2.1有利条件

1、国家开发大西北战略,为此项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大好机遇,国家将会在政策、体制、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将在土地使用、资源开采、产业发展等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优惠条件;将加大对西部地区发展项目和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等。

2、土地资源充足。

**黄灌区基本属于黄河冲积平原,周边有大量为开发利用的沙荒地,只要实施灌溉即可成为良田。

近年来,由于连续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