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1870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24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docx

合成氨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

合成氨

一、合成氨装置简介

合成氨采用UHDE-ICIAMV工艺,该工艺具有八十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属低能耗流程,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

1、转化部分:

减少一段炉负荷,出口甲烷含量由传统流程10%提高到16%,具体操作条件是

1)降低水碳比,由传统流程的3.5降低到2.75,从而减少一段炉热负荷及转化炉管的阻力。

2)降低烟气排出温度,由传统流程的200℃降低到128℃,因此大大提高了燃料天然气的利用率。

3)提高转化操作压力,由传统流程的35bar提高到49bar,这样就减少了转化管数,大幅度降低了投资成本。

2、在二段炉加入过量空气,由于一段炉负荷的降低,较多的甲烷将转移到二段炉转化,因此二段炉需加入过量空气,同时增加了蒸汽产量,多余的氮在合成回路中用深冷法除去。

3、采用燃气轮机,传统流程中的工艺空气压缩机均采用蒸汽轮机,而本装置采用了燃气轮机,排放的废气作为一段炉燃烧空气,燃气轮机的综合循环效率可达85%以上。

4、净化部分,与传统流程一样,仍然采用高、低温变换串甲烷化的流程,二氧化碳脱除则采用改良苯菲尔法,在再生塔后采用四级喷射和蒸汽压缩机,回收再生塔出口溶液的余热。

CO2再生热耗减少了32%。

5、合成部分,采用新开发的活性好的氨合成催化剂,因此选用105bar的低压合成和比传统流程低得多的空速,氨净值提高到12%。

6、在驰放气中设置了氨回收、氢回收系统。

7、动力系统提高了高压蒸汽参数,由传统流程的105bar提高到115bar,温度由482℃提高到535℃,从而提高了蒸汽的做功效率,减少了蒸汽用量。

二、工艺流程简介

㈠原料气的压缩和脱硫

从中原油田来的天然气,经配气站分离油、水份和杂质后进入界区,压力为1.45bar,温度30℃,含硫量50PPm,进入天然气压缩机01K001,经四段压缩至51bar、114℃,与来自合成气压缩机07K001一段出口来的约1015Nm3/h的合成气汇合,使氢含量在2~5%进入一段炉对流段的原料气预热器03B002E04加热至390℃,进入鈷钼加氢反应器01R001中反应,将有机硫转化为无机硫,然后进氧化锌脱硫槽将硫脱出,控制硫含量≤0.1PPm。

㈡燃气透平及工艺空气压缩机

采用燃气透平02MT01带动工艺空气压缩机,是该装置的一项重要节能措施,该机的高压透平与压气机在同一根轴上,该轴称为高压轴或动力轴,工艺空气压缩机与低压透平在一根轴上,该轴称为低压轴。

高压透平与低压透平通过二级喷嘴的调节来控制负荷分配,高压轴带动轴流式压气机供燃烧室的燃烧空气,燃气轮机启动过程中,压气机由辅助透平02KKK驱动,燃气轮机的燃气由01K001三段出口供给,串甲烷化后,部分燃气由合成气提供;系统正常后,部分燃气由氨、氢回收装置尾气提供。

燃烧空气与燃料气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它首先通过高压透平做功,然后经二级喷嘴调节进入低压透平做功,氧含量16.3%,温度543℃的乏气作为一段炉的燃烧空气。

而在低压透平驱动下的工艺空气压缩机则把其吸入侧的空气压缩至45bar,流量约45390m3/h,经空气预热器03B002E03预热至501℃,进入二段炉作工艺空气。

另外,从三段抽出一部分提供仪表风和工厂风。

㈢转化

脱硫后的天然气与来自工艺冷凝液汽提塔(05C0003)的汽提蒸汽及中压蒸汽管网来的中压蒸汽按比例进行混合,控制水碳比2.75、温度372℃。

此原料-水蒸汽混合气相继进入一段转化炉对流段原料蒸汽过热器(03B002E01A)和(03B002E01B)换热,在两盘管间设置调温器(T03005),以调节控制混合气出盘管(03B002E01B)温度为580℃。

此混合气入一段炉顶部在镍催化剂作用下进行转化反应。

出一段炉的压力43.5bar,温度804℃,CH4含量16.3%。

一段转化气从二段炉(03R001)底部进入,经中心管至二段炉顶,与来自空压机(02K001)压缩至45bar,经加热盘管(03B002E03)加热至501℃的工艺空气相混合,在炉中上部空间进行燃烧反应,反应后气体温升至1250℃左右,,此高温气体向下通过催化剂床层,继续进行转化反应。

出二段炉的转化工艺气,温度983℃左右,残余甲烷含量0.9%以下。

入二段炉废热锅炉(03E001),回收热量产生329℃、125bar的高压蒸汽。

出03E001温度588℃的工艺气入高压蒸汽过热器(03E002),再经喷水降温器(03E005),控制出转化工序的工艺气温为370℃左右。

以预热后的锅炉给水注入蒸汽包(03D001),蒸汽包与二段炉废热锅炉(03D001)、高变废热锅炉(04E001)和辅助锅炉相连通,设计为自然循环。

自汽包输出的高压蒸汽和合成废热锅炉(08E001)来的蒸汽混合,依次流经高压蒸汽过热器(03E002)、(03B003E01)和(03B002E02),将蒸汽过热至535℃,再分别送往冰机和发电机作蒸汽透平动力用。

㈣变换

CO变换系统采取高、低温变换流程。

370℃的转化工艺气,自高温变换炉04R001顶部进入,在铁-铬系催化剂床层上进行CO变换反应,温度升至444℃,CO含量降至3.85%。

高变气由炉底出来,入废热锅炉04E001,回收热量产生高压蒸汽,高变气被冷却至375℃,入锅炉给水预热器04E002,温度降至204℃,而后入低温变换炉04R002。

低温变换是在铜-锌-铝系催化剂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后气体温度升至236℃,CO含量为0.36%。

在低变气锅炉给水预热器(04E003)中换热,冷却至176℃。

㈤脱碳

采用节能型的苯菲尔脱碳流程。

为回收低温变换气中热能,含CO217%的低温变换气依次流经气体冷却器(05E001)、再沸器(05E002)、气液分离器(05F001)及脱盐水预热器(05E009)而得以产生低压蒸汽和加热脱盐水。

低温变换气被冷却至95℃进入CO2吸收塔(05C001),与塔顶喷淋下来的贫液逆流接触。

经下塔吸收后的气体中CO2含量降至0.4%,再经上塔吸收,出塔顶的脱碳气体温度70℃,CO2含量为0.1%,在分离器(05F002)中除去气体夹带的雾滴。

CO2吸收塔底出口富液,经水力透平(05MT01)作功后,送至CO2再生塔(05C002)顶部,溶液减压闪蒸出部分水蒸汽和CO2,然后向下流经CO2再生塔填料,此时溶液与气体冷却器(05E001)、再沸器(05E002)及闪蒸槽(05D002)返回的蒸汽逆流接触,实现汽提,达到再生的目的。

CO2再生塔顶部的压力为0.4bar,塔底温度为118℃。

出CO2再生塔的溶液进入闪蒸槽(05D002),经五级闪蒸压力降至0.089bar,溶液温度为100℃。

闪蒸释放的蒸汽由蒸汽喷射器(05A001、05A002、05A003、05A004、05A005)和蒸汽压缩机(05K001)送入CO2再生塔。

为节省蒸汽压缩机功耗,最后一级闪蒸溶液用锅炉给水加热。

再生贫液,经溶液泵(05P001A/B)分两路送入CO2吸收塔:

一路溶液总量的25%的溶液,经热水加热器(05E010A/B),将溶液冷却至70℃送入上塔;另一路溶液总量的75%,不经冷却直接送入下塔。

脱碳系统中,由分离器(05F001)分离出来的工艺冷凝液,经CO2冷凝液预热器(05E008),被冷却至98℃。

由冷凝液泵(05P006A/B)送至工艺冷凝液预热器(05E011A/B/C/D),被加热后进入冷凝液汽提塔(05C003),与来自冰机蒸汽透平(09MT01)或发电机蒸汽透平(85MT01)的背压蒸汽于塔中逆流接触进行汽提。

塔顶出来的汽提蒸汽(含有少量甲醇、乙醇、氨等)送往转化工序。

从CO2再生塔顶(0.4bar、94℃)出来的CO2气体,进入脱盐水预热器(05E004A/B)、CO2冷却器(05E007A/B)冷却至40℃。

冷凝液在分离器(05F003)和(05F005)被分离下来,用泵(05P002A/B)将少量冷凝液分别送入CO2再生塔顶的洗涤塔板,闪蒸槽的洗涤塔盘作洗涤水和溶液泵、水力透平的清洗液。

其余冷凝液经(05E008)预热至120℃,送回(05E001)产生蒸汽,作为蒸汽喷射器的喷射蒸汽。

出分离器CO2送尿素装置。

㈥甲烷化

为使合成气中(CO+CO2)≤10ppm,采用甲烷化除去微量CO和CO2。

脱碳气在甲烷化换热器(06E001)中被甲烷化出口气加热至300℃,入甲烷化炉(06R001),通过催化剂床层进行甲烷化反应,温度升至336℃,进入气/气换热器(06E001)中被冷却至100℃。

再经气体冷却器(06E003)冷却至40℃并分离水分后,送合成气压缩机。

㈦合成气的压缩及氨合成

为降低合成氨能耗,采用了径向合成塔和两级氨冷器。

甲烷化后的工艺气,入离心式合成气压缩机(07K001),经一段压缩至65.4bar、112℃,在此少量气体返回钴-钼加氢,大量气体经段间冷却器(07E002)和分离器(07F002)冷却分离后入合成气压缩机高压缸,压缩至102bar、100℃。

为保证催化剂不受毒害,出高压缸的新鲜气通过合成气最终冷却器(07E003),将温度冷却至40℃进入第一氨冷器(08E005),冷却至5℃,新鲜气中的水蒸汽和CO2气被冷凝,在分离器(07F003)中分离除去。

此时新鲜气与来自第一氨冷器(08E005)出口的回路气在管路中汇合,由于回路气中部分液氨的汽化,使汇合后的循环气降温至0.9℃,入第二氨冷器(08E006),降温至-10℃,在该温度下大部分气氨被冷凝。

随之进入氨分离器(08F001)分离液氨,分离下来的液氨入氨闪蒸槽(08D001),闪蒸后的液氨送往尿素装置或液氨罐储存。

从分离器(08F001)出来的冷合成气,经合成气冷交换器(08E004)回收冷量,入合成气压缩机(07K001)循环段进行压缩,出循环段的气体压力105.8bar、温度32℃,经合成气热交换器(08E002),升温至239℃左右含NH34.12%的循环气,入三床层的径向合成塔(08R001),循环气在铁催化剂床层上进行合成反应。

出塔气压力101bar、温度414℃,含NH316.36%,入合成气废热锅炉(08E001)回收热量,产生127bar、329℃的高压蒸汽。

合成气被冷却至275℃,相继进入热交换器(08E002)、气体冷却器(08E003)、冷交换器(08E004)换热,合成气温度分别降至53℃、38℃、23℃后,进入第一氨冷器(08E005),出第一氨冷器的回路气与新鲜气相汇合为循环气。

循环气在合成气压缩机(07K001)循环段放空一部分,以保持循环气中惰性气体含量。

此弛放气送往氨回收装置。

㈧冷冻

来自第二氨冷器(08E006)的气氨(-15℃、2.4bar)和来自第一氨冷器(08E005)及气体氨冷器(10E004)的气氨(0.5℃、4.4bar),分别进入冰机(09K001)一段入口,经一段压缩的出口气氨(86℃、9.3bar),入中间冷却器(09E005)冷却后与从氨闪蒸槽(09D001)来的气氨相汇合,温度42℃、9.1bar压力下进入冰机(09K001)的二段入口,压缩至16.6bar、100℃,经氨冷凝器(09E002A/B)冷却冷凝,入氨贮槽(09D002)。

氨贮槽(09D002)的液氨,因温度较高,称之热氨。

此热氨流经换热器(09E003A/B)、氨闪蒸罐(09D001)及产品氨加热器(09E004)与来自闪蒸槽(08D001)的冷氨进行热交换,使之冷却、减压降温,重新作为冷冻剂送往合成第一氨冷器(08E005)、第二氨冷器(08E006)和气体氨冷器(10E004)使用。

冷氨送尿素装置。

㈨氨回收

氨回收采用水吸收,氨水再蒸馏的方法。

来自氨合成回路的弛放气,入弛放气吸收塔(10C001)底部,与塔顶喷洒的水作逆流接触洗涤,使出塔气体中含氨0.02%,气体入气体氨冷器(10E004),用冷氨将气体中残氨冷凝回收,洗涤后的气体去氢回收装置。

过剩气体送燃气轮机或一段转化炉的燃料系统。

氨闪蒸槽(08D001)来的弛放气,入氨吸收塔(10C003)底部,用净化水吸收,出吸收塔气体含氨0.1%,送一段炉燃料系统。

弛放气吸收塔(10C001)底流出的氨水,浓度15%(mol),经氨水预热器(10E00lA/B/C)加热后,进入汽提塔(10C002)的两填料段之间。

与此同时,从氨吸收塔(10C003)底流出的氨水,用泵(10P002A/B)也同样打入汽提塔两填料段之间。

汽提塔加料口的上部为精馏段,下部为提馏段,汽提蒸汽由再沸器(10E005)提供,再沸器用中压蒸汽加热。

汽提塔顶设有冷凝器(10E003),从塔顶蒸出的气氨,在冷凝器中冷却冷凝为液氨,部分液氨作回流液,其余液氨送氨闪蒸槽(08D001),未冷凝气送惰气冷却器(09E001)。

汽提塔底流出的氨水浓度为0.11%(mol),经换热器(10E00lA/B/C)和水冷器(10E002A/B)冷却后,分别返回氨吸收塔(10C003)和用泵(10P001A/B)送回弛放气吸收塔(10C001)作吸收剂。

㈩氢回收

经氨回收后的气体,按NH3-CO平衡的要求量入吸附器(11R001A/B),将气体中的NH3、H2O、CO2彻底清除后入冷箱(11E001),冷却降温使部分N2及CH4冷凝液化,形成富氢气,于分离器(11F001)中分离,分离出的富氢气入(07K001)循环段。

分离出的液体经减压阀减压,自由膨胀而降温,冷气返回冷箱与入口气体换热,来降低入口气体温度。

出冷箱尾气,部分去再生气预热器(11E002),被加热后入吸附器(11R001A/B)将分子筛再生,再生气送燃料系统。

〔十一〕氨贮存

有两个球形氨罐,每个贮氨量2500吨。

液氨在4.8bar、3℃条件下贮存。

其流程及作用为:

氨合成装置正常运行,产品液氨直接送往尿素装置。

这时没有产品氨送入氨罐。

只因外界的热传入球罐,使少量的液氨蒸发为气氨,此时将这些少量的气氨经压力控制系统(PIC)送冷冻装置。

气氨经氨压缩机压缩,经冷凝器(09E002A/B)冷凝,再返回球罐。

三、合成氨装置流程简图(见下页)

四、合成氨装置开车步骤

㈠、开车前的准备

1、84单元运行正常,备机正常,仪表空气压力正常。

2、循环水系统已正常运行。

3、已有合格脱盐水,界区各水冷器水侧通水流畅。

4、配气站已具备送气条件,油田能按计划供给合格的天然气。

5、燃料气系统各盲板已抽出,并且已用N2置换合格,气密试验合格。

6、所有仪表均检查调校合格。

7、动力厂蒸汽供应正常,且提前引到界区处。

㈡、开车步骤

1)、中、低压蒸汽管网的建立

1、蒸汽管网的预热

①、动力厂运行正常,中压蒸汽管网各参数正常。

②、检查03B002E02出口高压蒸汽截止阀是否关闭。

③、检查确认PV83005主路及旁路是否关闭。

④、打开高、中、低压蒸汽管网的所有导淋排凝,打开所有疏水器前后截止阀。

⑤、将HV09001、PV03054A、PV82001B手动全开,PV03054B、PV82001A手打开至50%。

⑥、现场开动力厂来界区的蒸汽截止阀的旁路阀,蒸汽管网预热。

2、蒸汽管网的建立

①、严格控制升温、升压速度,渐开进界区的截止阀,注意P03054、P82001的变化,及时关闭所有导淋。

将蒸汽大阀全开,用PV03054B控制蒸汽流量。

②、用PV82001A/B控制低压管网压力及蒸汽流量。

2)、表冷器07E001投运及透平的单体试车

1、打开2″-WB给水管上的截止阀,向07E001热水井引脱盐水,L07011建立50%液位,启动07P001A/B建立循环。

07P001A/B启动前先将入口滤网法兰打开冲洗管道。

2、分别投07E001的辅抽及07U001的两级后冷器,07E001建立真空。

在P07030/31真空度为0.2bar后,可将辅抽停下。

3、在中压蒸汽管网建立正常后可进行透平的单体试车,在三次跳车转速相差小于跳车转速的1%(01MT01跳车转速10395RPM,07MT01跳车转速11363RPM)内为合格,然后联上联轴节准备联动试车。

3)、01K001、02K001的开车

1、01机组油系统运行正常,联锁系统调试完毕,机组可以联动试车,XV01015阀后,XV01016阀前盲板已抽出,XV01015全开。

01机组天然气置换合格N2<1%,入口压力在1.25~1.40barg。

01MT01暖机合格,HV01001、XV01016关闭,各防喘振阀全开。

2、缓慢冲转01K001至2000RPM,半小时后升至调速器最低转速(7600rpm)。

微开XV01016向脱硫系统送气,在氧化锌脱硫槽出口4″放空处放空,置换合格后关放空,脱硫系统充压,平衡后全开XV01016。

3、调整压缩机转速至8300RPM左右、渐关HV01002、FV01002,渐开HV01001,使01K001三段出口压力P01064在17.5~18.0bar,将PV02009手动开至在50%或全开,向02MT01送燃料气,稍开燃料气分离器上的1″-VG-02076的放空阀,将管内N2置换排放。

4、确认HV02001、FV02001、HV02001全开,02K001出口截止阀,FV03007阀后截止阀全关,中间导淋打开,调节AV03010和PV03048,保持P03048-1~0mbar,以便02机组点火成功。

5、KKK暖管合格,02机组油系统正常运行,燃气透平具备点火条件时,可按程序启动KKK透平,02MT01点火,点火成功KKK停下后,高压轴负荷稳定在83%,低压轴为80%,准备向一段炉引乏气。

6、及时调整PV03048A/B开度,并调整HV01001及FV01002,T01004以40~50℃/h进行钴钼氧化锌的升温,严格控制T01004<395℃(指标390℃),防止钴钼入口超温。

4)、脱氧槽及快锅的开车

1、手动打开LV82001,引脱盐水将设备和管线冲洗干净,并将82P001A、B、C的入口滤网拆下清洗干净后复位。

此后LV82001投自动给定50%液位,分别向两加药槽内加入吗啉及联胺,槽内浓度分别为:

吗啉3~5%,联胺1~3%,分别调整两槽加药泵行程,严格控制锅炉给水PH9.0~9.5,N2H4>200ppm。

2、若电厂蒸汽不能正常进入界区,及时点快锅。

启动83P001,L83001建立50%液位全开排污阀,十分钟后关闭,LV83001投自动。

3、打开4″-GN-01044至快锅的3″截止阀及PCV83006前导淋,将管内的N2置换排放(置换时先卸尽系统内N2压力)。

83U001点火产汽,当P83004指示在2bar以上后,打开PV83005及前后截止阀向低压蒸汽管网送汽暖管。

低压管网各导淋打开,无冷凝液后,关闭导淋,系统提压,建立低压蒸汽管网,P82001给定4bar置自动位置,PV82B01投串级。

4、P83004缓慢提至8bar后转入室内投自动控制,P83005给定4bar置自动位置,蒸汽在PV82001B放空。

5、用PV82002向脱氧槽82D001通入蒸汽,以40~50℃/h升温,P82002置自动位置给定1.6bar。

开始时,蒸汽量要缓慢加入,防止脱氧槽水击震动,除氧合格后,逐渐将联胺降至正常水平N2H4<0.3ppm。

5)、辅锅产汽,建立高压蒸汽管网

1、脱氧槽升温时,82P001A/B开始暖泵,合格后启动82P001A,用HV03004以30~40t/h的速度向03D001上水,L03002指示在60%左右时,全开03D001、03E001、04E001连续排污及间断排污,排放半小时后,关间断排污,调连续排污,手动控制L03002液位在60%。

2、全开HV02001、PV03048A/B、AV03010,全关PV03029、HV03003,依次启动03K002/1,调整P03029,控制P03023在-0.2~-1.0Mbar。

3、按辅锅点火程序将小烧嘴点燃,汽包开始升压,严格控制升压速度,P03012从1bar升至5bar,时间不少于25分钟,从5bar升至10bar时,不少于15分钟。

在T03019有指示后,以T03019为准,升温速度为:

T03019<200℃P03012<10bar:

2℃/分

T03019>200℃P03012>10bar:

3℃/分

4、因中压蒸汽管网先由动力厂引至合成界区,所以辅锅点火后应由P03055控制升压速度,并在PV03055放空。

在P03012指示在3bar左右时,全开高压蒸汽管网的各处导淋,充分排液暖管,当导淋排出汽为干蒸汽(看不见或淡兰色)时关闭导淋,逐渐提高高压蒸汽压力与P03054压力相同时,高中压管网压力平衡后全开03B002E02出口大阀,将辅锅蒸汽倒至PV03054B阀放空,然后再逐步提高高压蒸汽压力。

注意:

①、蒸汽应在P03054B阀放空,PV03055关闭使管网暖管彻底。

②、一段炉蒸汽升温前,F03011流量为30~40t/h(校正值)。

P03055为60~70bar。

③、管网升压速度30~40bar/h,在T03020指示为480℃以上时,且开度未趋于零时方可。

④、管网建立后,尽早向03B002E03通入蒸汽,由HV03001控制F03009在3~5t/h蒸汽在二段炉前放空,维持T03012在450℃以下。

6)、07K001开车,一、二段炉及低变N2升温

1、将6″一N-01037线上的截止阀后盲板,6″-N-07120双截止阀间的盲板,3″-N-06014双截止阀间盲板,XV07001阀盲板,6″-N-04022截止阀后盲板抽出。

其余N2管线盲死,形成N2循环流程,07K001二段出口→01E002→6″-N-01037→03B001→03R001→03E001→3E002→04R001→04E002→04E003→6″-N-06016→06E003→07E001→07K001。

2、分段对07K001及一、二段参与N2循环的设备管道N2置换,在系统O2<0.5%时,关闭各导淋,然后将N2循环系统充压至6bar以上并让仪表将07K001入口压力低联锁由27bar改为4.5bar。

3、调整辅锅负荷,使PV03054阀放空量在15~20T/H。

在全开XV07001及各防喘振阀、全关XV07002/3/4的条件下,按操作法启动07K001,使其转速在5760RPM,并维持此转速,07K001小循环。

4.现场配合主控,保证07K001进出口压力波动较小时,缓慢打开6″-N-07120上的双截止阀及6″-N-01037上的双截止阀(循环流程其它阀门已全开),建立大循环缓缓关闭FV07001后投“AUT”,给定在10KNm3/H,PV06005手动全关。

5.在HV02001全开,PV03048有部分开度时,慢慢打开A03010,控制烟气温度T03029~34温升,控制烟气温度T03034以40~50℃/h升温,在T03010有指示(>200℃)后,以T03010为准。

6、在A03010全开后,逐渐关闭HV02001,在T03010温升小于50℃/h时,应增点一段炉顶部烧嘴(PV03036阀后管道已用NG把管道内N2置换合格),氮气循环升温前应将二段炉水夹套LV03001投用。

7、当T03010在350~400℃,T04003>250℃,在T04011>200℃时,N2循环升温结束,系统准备蒸汽升温。

8、关闭低变进出口电动阀。

7)、蒸汽升温

1、在一段炉出口T03010>350C后,打开FV03001前截止阀的阀前导淋,微开HV03008后,打开阀后导淋,排液暖管至导淋排出干蒸汽后,打开HV03008及后切断向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