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19195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97.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全册.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各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A)

时量: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13×3分)

1.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将                   ()

A.一定逐渐增大     B.一定逐渐减小

C.一定不变      D.其变化取决于光的传播方向

2.晴朗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小聪同学向一个清澈的池塘看去,却发现红色的鲤鱼在白云间穿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云是实像,鱼是虚像 B.云是虚像,鱼是实像

C.云和鱼都是虚像   D.云和鱼都是实像

3.检查视力时,视力表上的“E”落在被检查者视网膜上的图像应该是   ( )

A.         B. 

C.        D.

4.关于光和声的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B.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C.最快的声速可能与光速相等   D.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5.黑板并不是光源,但我们却可以从各个方向看到它,这是因为     ()

A.黑板发出了光B.光沿直线传播

C.光发生了镜面反射D.光发生了漫反射

6.下列关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只有发生镜面反射的物体我们才能看到它

C.光照到衣服上时会发生漫反射   

D.当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向平面镜后,其反射光线将不再平行

7.若一束光与平面镜成50º角射向平面镜,则反射角为    ( )

A.30º        B.40º 

C.50º        D.60º

8.小盼同学面向平面镜行走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她的像变大,像与镜面的距离变小 

B.她的像大小不变,像与镜面的距离变小

C.她的像变大,像与镜面的距离变大 

D.她的像大小不变,像与镜面的距离变大

9.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

A.镜面的大小;B.观察者的位置;

C.物体的大小;D.物体与镜面间的距离。

10.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镜面朝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11.如图A、B表示站住竖直镜子前面的两个人,第三个人应站住何处才能看到这两个人的像重叠()

A.AB连线的中点

B.在以AB连线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路径上

C.AB连线B的外侧处

D.上述三个地方都能看到两个人的像重叠

12.2004年6月8日的白天,当金星从太阳和地球之间经过时,我们会看到一个小黑点慢慢移向太阳表面,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天文现象—“金星凌日”,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这是太阳上的黑子

13.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后其传播速度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取决于射入时光线的角度

二、填空题(18×1分)

14.在一间充满绿光的房间里,有一只小白兔,则小白兔的红色眼睛将会变成色;毛的颜色将会变成色。

15.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即km/s,这个速度是宇宙速度的极限。

16.我们要看到物体,必须有   射入人的眼睛,光在传播的过程中若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就会在物体的后面投下一段   色的阴影。

17.光在同种 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发生和       。

18.当光垂直入射到水面时,其入射角为,反射角为,折射角为。

19.的物体叫光源,①太阳②电视机的画面③萤火虫④月亮⑤点燃的蜡烛⑥耀眼的金属面等物体中,是光源(填序号)。

20.斜插入水中的铅笔,从边上看似乎偏折了,这是由于光从进入时,发生了现象的缘故。

三、作图题(3×4分)

21.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AB的像.

 

22.如左图所示,请你画出反射光线。

23.如右图所示,从室内的一盏电灯通过墙壁的两个小孔射出来,请你根据这两条光线确定电灯的位置。

 

四、探究创新题(20分)

24.现在,一些大厦都用许多大块的镀膜玻璃做外墙(俗称“玻璃幕墙”).这种外墙既能透射光线也能反射光线.

如图所示三幅图中,哪幅图能真实反反映太阳光线通过玻璃膜墙进入室内的传播途径.答:

___________(填选项中的字母)

 

小明同学路过某大厦楼前,从侧面往玻璃膜墙看去,发现该大厦前的旗杆在玻璃膜墙中的像有错位现象,如图所示.他经过分析,认为产生这种错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上下两块之间镀膜玻璃不在同一竖直平面所造成的.请你利用简易器材,运用模拟的方法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它,要求写出这个实验所需器材和简述实验过程.

 

玻璃膜墙会给人们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请举一例.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图中,MN为平面镜,S为发光点,A是人的眼睛所在的位置。

遮住平面镜上的某一点Q,人的眼睛就看不到S发光点在平面镜中的虚像了,试用作图法在图中确定Q点的位置。

保持人的眼睛位置不变,使发光点S垂直靠近平面镜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Q点应向平面镜的端移动。

26.请举一些实例说明红外线和紫外线在现代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中的应用。

 

27.请你论述将投影仪的银幕换成平面镜是否可行。

 

28.下表为1621年荷兰科学家涅尔通过实验得出的一组光从空气进入到玻璃中的数据。

入射角i

反射角r

折射角θ

i/θ

sini/sinθ

10º

10º

6.7º

1.50

1.49

30º

30º

19.6º

1.53

1.49

50º

50º

30.7º

1.63

1.49

60º

60º

35.1º

1.71

1.50

70º

70º

38.6º

1.81

1.49

80º

80º

40.6º

1.97

1.50

根据涅尔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反射角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入射角,且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逐渐;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比值一个定值,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值一个定值。

(填“是”或“不是”)

说明:

sinθ为角的正弦,在直角三角形中等于对边比斜边。

五、计算题(5+6分)

29.光在1s内可绕地球赤道七圈半,请你根据这个数据计算出地球的半径。

 

30.小强同学在夜晚发现有人在放礼花弹,他在看到第一次火光后2.5s听到了礼花弹爆炸的声音,请你帮他计算放礼花弹的地方距离小强多远。

(设当时气温为15℃)。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B)

时量: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13×3分)

1.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太阳B.月亮    C.织女星D.烛火

2.光在下列介质中将不沿直线传播           ()

A.水 B.玻璃C.整个大气层 D.酒精

3.小聪同学通过某种途径看到了小明同学的眼睛,则小明同学      ( )

A.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B.一定不能看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C.可能看不到小聪同学的眼睛   

D.一定能看到小聪同学的全身

4.如图7-2所示为一挂钟在一个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中的像,则此时挂钟指示的实际时刻为 ( )

A.3:

30     B.3:

00

C.9:

00D.9:

30

5.有一个平静的湖面,其上空有一架直升飞机,若飞机以40m/s的速度平行于湖面飞行,则直升飞机的像相对于飞机的速度为            ( )

A.0m/s             B.20m/s

C.40m/s            D.80m/s

6.在沙漠中有时也可看到海市蜃楼,以下关于此时海市蜃楼的成因分析正确的是( )

A.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B.是由于光的镜面反射 

C.是由于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发生了弯曲        

D.是由于光的漫反射

7.当光从玻璃中射入空气中时                  ( )

A.传播方向一定会发生改变 B.折射角一定大于入射角

C.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增大   D.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随之减小

8.如图所示,容器的底部有一支红光笔发出一束光投

射到到MN板上,在A点形成一个红色的光斑,在向容器

中加水的过程中,红色光斑将会()

A.向上移动 B.向下移动

C.向左移动D.向右移动

9.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

A.晚上用手电筒照黑暗的天空的光芒

B.太阳躲在云层后面后从云层缝隙洒出来的光束

C.早晨太阳还在地平线下时我们就可以看到它   

D.多媒体教室中投影仪投射出来的光

10.下列成语反映的是光的反射的是                  ( )

A.镜花水月        B.立竿见影

C.坐井观天           D.凿壁借光

11.阳光下琉璃瓦会产生刺目的光,则()

A.琉璃瓦发生了漫反射,

B.不管人在什么地方都会有刺目的感觉,

C.琉璃瓦发生了镜面反射,

D.是人眼发出的光被琉璃瓦镜面反射回来的缘故

12.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站在池塘边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像B.站在池塘边看到鸭子在水中游

C.站在池塘边看到粼粼的波光D.站住池塘边看到鱼在水中游

13.对于光的折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生光的折射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B.如果入射角是45°,折射角是30°,则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75°

C.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减小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间夹角也减小

D.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变小

二、填空题(12×2分)

14.在雨后的夜晚,小聪同学走在大街上,他发现在路灯的周围有一圈圈的彩色光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光的      现象。

15.成语“一手遮天”确有其道理:

虽然手比天小,但用手遮住眼睛后,人便看不到天空了,这主要是因为光              。

16.树在水中会有一个倒影(影的颜色将与物体的颜色相同),这个倒影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树在阳光的照射下也会在地面上投下一段影子(影的颜色将只能是黑色),这个影子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17.在台灯上都装有一个灯罩,它能使灯泡射向上方的光线向下照射,以提高照明的效率,这利用了光的     ,被台灯照到的课桌后面会留下一段阴影,这是由于光的      。

18.我们看到的星星,实际上并不是星星本身,而是它们的位置变(填“高”或“低”)了的(填“实”或“虚”)像。

并且由于大气层高空气流的不稳定,使得看起来的星星“一闪一闪”。

19.“池水映明月”中蕴含的物理学知识是;“潭清疑水浅”中蕴含的物理学知识是。

20.冬冬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看到镜中自己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形成的,她的像到镜面距离为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般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________(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三、作图题(3×4分)

21.光在传播的过程中总是走一段较短的路径,请你画出光从A点出发,经平面镜反射后恰好通过B点的光路图。

 

 

22.物体AB放在平面镜前,画出能看到AB像的范围.

23.如下图,PQ为一光屏,M、N是一个窗户的上下边沿,S是光源,试在PQ上确定光源S能照亮的范围。

 

四、探究创新题(5×3分)

24.下面是采自某报刊的一段文章,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光污染,来自靓丽的玻璃墙

张女士最近很苦恼,因为她的房子正对着一幢新大厦的玻璃墙。

有时她站在窗前,看到对面玻璃墙就像是平面镜一样,将同楼居民家的一举一动看得清清楚楚。

玻璃墙的反光也令她苦不堪言,只要是晴天,她的房间就被强烈的反射光照得通亮,以至无法休息。

尤其是那个凹形建筑物,一个几十甚至几百平方米的凹透镜,其聚光功能相当可观,能使局部温度升高,留下了火灾隐患……

文中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知识错误,请在那一句话下面划上波浪线;

请在文中找一个光学知识:

如何才能防止“光污染”,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25.人站住向阳的窗户边,手拿平面镜,要从镜中看清自己的面部情况,人应面朝窗户还是背对窗户?

为什么?

 

26.如图CD是一块不透明的挡板,试确定人眼在CD右侧

什么范围中能看到A的像。

 

27.给你一根木制米尺,请你设计一个方案估测出你们学校教学楼的高度。

 

28.如图所示,树的实际高度为8m,但人们感觉到的树高是         视角θ的大小,若人远离这棵树,则视角将如何变化?

人感觉到的树的高度如何变化?

 

五、计算题(2×5分)

29.一个耀眼的闪电过后8.4s才传来雷声,雷声隆隆又持续6s之久才停止,求发生闪电的云层与观察者的距离。

 

30.百米赛跑时,终点的计时员,听到枪声后开始计时,他计的运动员成绩为13.4s,该运动员实际成绩是多少?

(空气中声速为340m/s)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测试题(A)

时量: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13×3分)

1.初春的冰雪消融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               ()

A.液化B.凝固     C.熔化D.升华

2.在秋天的清晨,我们有时可以看到在草地上会有露珠,而空中可能会出现雾,使空气的能见度降低,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露珠是液化现象,雾是汽化现象 

B.露珠是汽化现象,雾是液化现象

C.露珠和雾都是汽化现象   

D.露珠和雾都是液化现象

3.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    ( )

A.白炽灯的灯丝用久后变细了  B.倒在地上的水过一会儿后变干了 

C.将糖块放入水中后水变甜了 D.吃冰棍儿后人觉得凉快了

4.下列自然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的是()

A.冰块变成水 B.大雾

C.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汽   D.草地上的露珠

5.夏天我们在吃冰棍儿时,会发现从冰棍儿上冒出“白汽”,而在冬天我们哈气时,一样也可以看到这种白汽,关于这两种白汽的形成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都是液化现象

B.都是汽化现象

C.夏天的“白汽”是液化现象,冬天的“白汽”是汽化现象

D.夏天的“白汽”是汽化现象,冬天的“白汽”是液化现象

6.若水的沸点为100℃,酒精的沸点为78.5℃,则将白酒(为酒精和水的混合物)用容器盛好后放入到始终是100℃的水浴中,则        ( )

A.酒精不会沸腾,水会沸腾 B.酒精会沸腾,水不会沸腾

C.酒精和水都会沸腾   D.酒精和水都不会沸腾

7.下列物品中属于晶体的是                ( )

A.松香   B.玻璃C.水晶 D.蜡烛

8.黄金的熔点是1064℃,则刚好是1064℃时       ( )

A.黄金一定处于固态B.黄金一定处于液态

C.黄金一定处于固液共存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9.如图所示,给一定量的水加热时,获得了

它的温度-时间曲线为实线A,若其它所有条件都

不变,仅仅将水的质量减小,则减小质量后将水冷

却并重新加热,则获得的水的温度-时间曲线应为

图中的( )

A.A曲线B.B曲线

C.C曲线D.D曲线

10.关于水蒸气的温度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一定高于100℃ B.一定高于0℃

C.一定介于0℃和100℃之间   D.可能低于0℃

11.夏天的自来水管外常常会“出汗”,这种现象说明()

A.自来水管漏水了 B.地下的水冒出来了

C.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了D.自来水管本身太热了

12.通过查阅教材上的熔点表和沸点表,对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的使用范围做出正确的判断              ()

A.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我国漠河的气温,水银温度计可测量水的沸点

B.酒精温度计可以测量水的沸点,水银温度计可测量我国漠河的气温

C.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都可测量水的沸点

D.酒精温度计和水银温度计可测量我国漠河的气温

13.小敏同学为了测定风向,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整个手都用水浸湿,然后将手举在空中,则手感到凉爽的一侧应是()

A.背风的那一侧 B.迎风的那一侧

C.侧风的那一侧   D.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20×1分)

14.晶体在熔化时会有一个特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有些液体在凝固的过程中也会有一个特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液体的;同种物质的熔化时的温度与凝固时的温度。

15.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需要不断从外界;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需要不断从外界。

16.小明家装了空调,夏天小明有时发现窗户玻璃上有雾珠,这些雾珠应该出现在窗户的(填“内侧”或“外侧”)。

冬天小明发现窗户玻璃上也有雾珠,这些雾珠应该出现在窗户的(填“内侧”或“外侧”)。

这些雾珠的形成都是由于水蒸气的结果。

17.在发高烧的人的手心、脚心、额头上涂抹酒精可以起到致冷作用,有效地控制病情,这种方法称为物理降温,这主要是利用了酒精在的过程中可以热。

18.在沙漠中,人们常携带一种用兽皮做的水袋,这种水袋中的水不管外面的温度多高,袋子中的水总是凉凉的,这是因为袋子中的水通过兽皮的毛细孔,从剩余的水中,使水的温度降低。

19.家用的瓶装液化气在用完时往往还会在瓶内剩下一些残留液体,请你根据下表给出的几种物质在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得出残留液中可能含有和。

物质名称

甲烷

乙烷

丙烷

丁烷

戊烷

乙烯

丙烯

丁烯

戊烯

沸点/℃

-161.7

-88.6

-42.2

-0.5

36.1

-102.4

-47.7

-6.5

30.1

20.冬天,某些身体好的人用冷水洗澡,冷水浇在身上后,他会发现从自己身上冒出一缕缕的“白汽”,这是因为冷水在人身上先然后又的结果。

21、某工厂拟生产三种温度计,厂内可以利用的液体有:

比较贵的水银,很便宜的甲苯和酒精。

为了达到降低成本又切实可行的目的,每种温度计应选用的液体是:

(1)能测铅、锡熔点的温度计选。

(2)能测开水温度的温度计选。

(3)家用寒暑表选。

三、简答题(3×5分)

22.在北方的冬天,菜农往往会在菜窖中放几桶水,这样可以起到保护蔬菜的作用。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23.把纸放在火焰上,纸会很快燃烧起来,可将纸做成一个纸锅,在纸锅中装水后再放在火焰上,即使水被烧开了,纸锅也不会被烧坏,请你解释其中的原因。

 

24.取一个蒸发皿内装少量水,再取一个烧杯,内装一定量的水,放在蒸发皿上,向烧杯中洒入一些氯化铵的晶体后,却发现烧杯和蒸发皿“粘”在一起了,你能对此作出解释吗(提示:

氯化铵溶于水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

 

四、实验探究题(27题8分、29题3分,其余每空1分。

25.如图所示为某液体的曲线,从曲线上可

以看出:

物质在AB段处于态;在CD段处

于态;在BC段要不断且

温度。

26.实验小组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得到下列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

温度(℃)

……

95

96

97

98

98

98

95

98

98

98

……

(1)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某一次观察记录中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分钟时的错误。

(2)从记录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此时水沸腾的温度为_______℃。

(3)在水沸腾过程中水_______热。

(填“吸”或“放”)温度。

27.汝城八中八年级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定量的水探究水的体积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并获得了如图所示的曲线,请据此回答以下的问题:

①图中AB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图中BC段反映的物理现象是;

②由以上分析可知,水在4℃时;

③寒冬,湖面结冰后湖底的鱼一样能够游动,请你判断湖底的温度为。

 

28.小明与小芳同学为了研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实验前除了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它因素,即保持烧瓶相同、水的初温相同、环境因素相同和_______相同.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同学把实验测得的时间和温度数据填在下列表格中:

时间

t/分

0

10

20

30

40

150

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

T1/℃

80

64

55

50

41

21

20

棉絮组水温

T2/℃

80

56

43

32

28

20

20

 分析上表数据可知:

他们实验时的室内温度是______℃.经过40分钟后,泡沫塑料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__℃;而棉絮包的烧瓶水温降低了_____℃,由此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_________.

 (3)除了采用相同的时间内观察水降低的温度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外,根据上表数据你还可以采用_______方法来比较这两种材料的保温性能.

29.如图是水循环的示意图,你从该图中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测试题(B)

时量:

6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13×3分)

1.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盛有水,小试管中装水后放入大烧杯中,在对大烧杯加热的过程中小试管中的水        ( )

A.不能达到沸点   

B.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C.能够沸腾 

D.能否沸腾取决于当时的气压

2.将100℃的水蒸气通入到21℃的冷水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的现象是( )

A.水的温度升高,水的质量一定不变        

B.水的温度升高,水的质量一定增加 

C.水的温度升高,水的质量一定减小        

D.水的温度可能到达100℃,并有可能沸腾

3.当登山队员到达珠穆朗玛峰峰顶时,他们用普通锅烧开了一壶水,则此时水的温度应该                  ( )

A.等于100℃ B.大于100℃

C.小于100℃   D.无法判断

4.水从海洋到陆地的大循环中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 )

A.液化          B.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5.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冰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