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2089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1.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届人教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 单元测试浙江专用.docx

届人教版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检验与鉴别单元测试浙江专用

学考、选考强化

1.安全火柴是生活中的常用品。

下列有关火柴的叙述正确是(  )

A.火柴头主要由红磷、三硫化二锑、粘合剂组成

B.火柴盒侧面主要由氧化剂(KClO3)、易燃物(如硫等)和粘合剂等组成

C.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硫燃烧

D.硫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反应,生成一定量的SO3

解析 火柴盒侧面主要由红磷、三硫化二锑、粘合剂组成;火柴头由氧化剂(KClO3)、易燃物(如硫等)和粘合剂等组成;氧气与硫反应,生成SO2。

答案 C

2.Fe3+和Cu2+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开的原因是(  )

A.饱和FeCl3和CuSO4溶液已经分层

B.阳光的照射使Fe3+和Cu2+能彼此分开

C.滤纸对Fe3+和Cu2+的吸附力不同

D.Fe3+和Cu2+在流动相溶剂中的溶解能力、扩散速度不同

解析 纸层析法分离Fe3+和Cu2+时,含有Cu2+和Fe3+的溶液点在滤纸一端,丙酮作流动相溶剂,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带Cu2+和Fe3+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因为速度不同(溶解能力的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起点的距离会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答案 D

3.某实验室仅有如下仪器或用具:

烧杯、铁架台、铁圈、三脚架、漏斗、分液漏斗、石棉网、酒精灯、玻璃棒、量筒、蒸发皿、圆底烧瓶、火柴。

从缺乏仪器的角度看,不能进行的实验项目是(  )

A.蒸发B.萃取

C.液体过滤D.升华

解析 蒸发液体,需使用蒸发皿、酒精灯、火柴、玻璃棒、铁架台、铁圈或三脚架,所给仪器充分。

萃取需使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铁圈、石棉网,所给仪器充分。

升华需使用酒精灯、火柴、烧杯、圆底烧瓶、铁架台、铁圈、石棉网,所给仪器充分。

液体过滤则因缺少滤纸无法实现,故C符合题意。

答案 C

4.下列实验装置不适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

解析 A为萃取分液装置,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B装置可用于分离易升华的物质(如I2);C为过滤装置,用于分离液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D装置中温度计测量的是反应混合液的温度,不是蒸馏装置。

答案 D

5.(2016·浙江省湖州中学模拟)用括号内试剂及操作方法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不正确的是(  )

A.苯中的苯酚(Br2水、过滤)

B.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分液)

C.溴乙烷中的乙醇(水、分液)

D.溴苯中的溴(NaOH溶液、分液)

解析 A中苯酚和溴水反应生成的三溴苯酚能溶解在苯中,应该用氢氧化钠溶液,分液;B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能吸收乙酸,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可以实现分离,B正确;溴乙烷不溶于水,乙醇和水互溶,可以实现分离,C正确;D中的溴单质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而溴苯不溶于水,可以实现分离,D正确。

答案 A

6.(2016·金华外国语学校高二期末模拟)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干燥的氨气

B.用图2所示装置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C.用图3所示装置将溶液定容到100mL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出溴苯

解析 NH3不能用浓硫酸干燥,A项错误;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碳酸钠不易分解,B项错误;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定容时应用玻璃棒引流,当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改用胶头滴管,C项错误;水与溴苯互不相溶,且溴苯密度比水大,可用分液法分离两者混合液,D项正确。

答案 D

7.利用下列实验方法或试剂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鉴别SO2和CO2气体:

用酸性KMnO4溶液

B.证明溶液中含有NH

用浓NaOH溶液和蓝色石蕊试纸

C.鉴别Br-和I-用双氧水和淀粉溶液

D.鉴别NO2和溴蒸气:

用蒸馏水

解析 A项,鉴别SO2和CO2气体可以利用SO2的还原性,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SO2;B项,证明溶液中含有NH

,应该使用浓NaOH溶液和红色石蕊试纸;C项,鉴别Br-和I-可以利用淀粉遇I2变蓝的特性,故可以使用双氧水和淀粉溶液;D项,NO2和溴蒸气都是红棕色气体,可以利用二者在水中溶解时的不同现象进行鉴别。

答案 B

8.(2016·浙江师大附中模拟)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②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③在②中溶液中再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④取③中上层清液继续滴加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实验现象,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A.一定有SO

B.一定有CO

C.一定有Cl-D.不能确定HCO

是否存在

解析 由①知强碱性溶液中不存在HCO

;②中产生的无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必是CO2,故一定无SO

,一定有CO

;由③证明有SO

存在;由于②中加入盐酸会引入Cl-,因此不能通过④确定是否有Cl-存在。

答案 B

9.用于检验火柴头燃烧可产生SO2的装置正确的是(  )

解析 应拉动活塞,且试管内的导管应长进短出。

答案 B

10.为了证明(NH4)2Fe(SO4)2·6H2O(硫酸亚铁铵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

、Fe2+、SO

和H2O,下列实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中,加热,试管口有液体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结晶水

B.取适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得浅绿色溶液,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入几滴新制氯水,溶液变为红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Fe2+

C.取适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溶于水,加少量稀盐酸,无现象,再滴入几滴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SO

D.取少量硫酸亚铁铵晶体放入试管,加浓NaOH溶液,加热,试管口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

解析 D项中应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其变成蓝色则可证明晶体的成分中含有NH

答案 D

11.(2016·宁波市十校高三3月联考)某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K2SO4、(NH4)2CO3、K2SO3、NaNO3、Cu2O、FeO、Fe2O3中的若干种。

某同学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取X进行如下实验,实验过程及现象如下图所示。

该同学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已知:

Cu2O+2H+===Cu2++Cu+H2O

A.根据现象1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NaNO3

B.根据现象2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K2SO4

C.根据现象3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K2SO3

D.根据现象4可推出该固体粉末中一定没有Fe2O3

解析 固体加入NaOH生成气体,则应为NH3,即B为NH3,则一定含有(NH4)2CO3,沉淀C加入盐酸后的溶液加入KSCN不显红色,说明溶液中不存在Fe3+,可能有两种情况,只含有FeO或Fe2O3和Cu2O都含有。

Cu2O生成的Cu与Fe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全部溶解,溶液A焰色反应为黄色,因加入氢氧化钠,不能说明含有NaNO3,溶液A加入足量稀盐酸生成混合气体,说明不仅仅生成二氧化碳,还应有其它气体,则一定含有K2SO3,与Na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且K2SO3被氧化,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2SO4。

A项,因加入氢氧化钠,不能说明含有NaNO3,故A错误;B项,含有K2SO3,与Na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NO,且K2SO3被氧化,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2SO4,故B错误;C项,由以上分析可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K2SO3,故C正确;D项,不能确定是否含有Fe2O3,故D错误。

答案 C

12.某地环保部门取一定量某工厂所排废水试样分成甲、乙、丙、丁四份,进行如图所示探究。

已知废水试样中可能含有下表中的离子:

离子

阳离子

Na+、Mg2+、X

阴离子

Cl-、SO

、Y、NO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离子X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

离子Y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阴离子是    ,能证明该阴离子是否存在的简单实验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废水试样中滴加淀粉KI溶液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甲组实验中溴水不褪色,说明废水试样中不含SO

;由丙组实验现象可确定废水中含NH

,即X为NH

;由丁组实验现象说明其含NO

;由乙组实验现象说明其含SO

,即Y为SO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阴离子为Cl-。

废水试样中滴加淀粉KI溶液,酸性条件下,NO

有强氧化性,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1)NH

 SO

 

(2)Cl- 取少量废水试样,滴加足量的Ba(NO3)2溶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加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存在Cl-;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存在Cl-

(3)6I-+2NO

+8H+===3I2+2NO↑+4H2O

13.在Na+浓度为0.5mol/L的某澄清溶液中,还可能含有下表中的若干种离子:

阳离子

K+、Ag+、Mg2+、Ba2+

阴离子

NO

、CO

、SiO

、SO

取该溶液100mL进行如下实验(气体体积在标准状况下测定):

序号

实验内容

实验结果

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

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0.56L气体

将Ⅰ的反应混合液过滤,对沉淀洗涤、灼烧至恒重,称量所得固体质量

固体质量为2.4g

在Ⅱ的滤液中滴加BaCl2溶液

无明显现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Ⅰ能确定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是               。

(2)实验Ⅰ中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实验Ⅰ、Ⅱ、Ⅲ和必要计算,填写下表中阴离子的浓度(能计算出的,填写计算结果,一定不存在的离子填“0”,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填“?

”)

阴离子

NO

CO

SiO

SO

c/mol·L-1

(4)判断K+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其最小浓度,若不存在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题知溶液为透明澄清溶液,因此溶液中离子必能大量共存。

由实验I可知,加入HCl产生气体,必有CO

其浓度为

=0.25mol/L,则定无Ag+、Mg2+、Ba2+,且有白色沉淀,因此有SiO

,发生反应SiO

+2H+===H2SiO3↓。

由实验Ⅲ可知溶液中不含SO

,且SiO

的浓度为:

(2.4g÷60g/mol)÷0.1L=0.4mol/L,根据电荷守恒可知:

2c(CO

)+2c(SiO

)=2×0.25+2×0.4=1.3>0.5,因此必有K+,至少为0.8mol/L,不能确定NO

是否存在。

答案 

(1)Ag+、Mg2+、Ba2+

(2)SiO

+2H+===H2SiO3↓(或SiO

+2H++H2O===H4SiO4↓)

(3)

阴离子

NO

CO

SiO

SO

c/mol/L

0.25

0.4

0

(4)存在,其最小浓度为0.8mol·L-1

选考提升

14.(2013·浙江高考理综)一水硫酸四氨合铜(Ⅱ)的化学式为[Cu(NH3)4]SO4·H2O,是一种重要的染料及农药中间体。

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以氧化铜为主要原料合成该物质,设计的合成路线为:

相关信息如下:

①[Cu(NH3)4]SO4·H2O在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解离)过程:

[Cu(NH3)4]SO4·H2O===[Cu(NH3)4]2++SO

+H2O

[Cu(NH3)4]2+Cu2++4NH3

②(NH4)2SO4在水中可溶,在乙醇中难溶。

③[Cu(NH3)4]SO4·H2O在乙醇-水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随乙醇体积分数的变化曲线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方案1的实验步骤为:

a.加热蒸发,b.冷却结晶,c.抽滤,d.洗涤,e.干燥。

①步骤c的抽滤装置如下图所示,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        ;抽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抽滤时,应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该方案存在明显缺陷,因为得到的产物晶体中往往含有    杂质,产生该杂质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2的实验步骤为:

a.向溶液C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洗涤,d.干燥。

①请在上述空格内填写合适的试剂或操作名称。

②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步骤c的洗涤液是    。

A.乙醇B.蒸馏水

C.乙醇和水的混合液D.饱和硫酸钠溶液

③步骤d不宜采用加热干燥的方法,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本小题主要涉及抽滤装置及操作:

抽滤时漏斗管下端的斜口必须正对抽滤瓶的支管口,以便于吸滤;抽滤结束时,应先将抽滤瓶与水龙头连接的橡皮管拔开,再关闭水龙头(或停真空泵),防止水倒流入抽滤瓶内。

②因溶液中存在电离[Cu(NH3)4]2+Cu2++4NH3,电离是吸热过程,加热蒸发时,上述平衡右移,c(Cu2+)增大,Cu2+的水解Cu2++2H2OCu(OH)2+2H+平衡右移,则可能析出Cu(OH)2或Cu2(OH)2SO4沉淀。

(2)①由信息③溶解度图象可知,乙醇的含量越高,[Cu(NH3)4]SO4·H2O的溶解度越小,因此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乙醇,让大部分[Cu(NH3)4]SO4·H2O析出,然后进行抽滤。

②因[Cu(NH3)4]SO4·H2O在乙醇中溶解度较小,故用乙醇和水的混合液作洗涤剂最理想。

结晶水合物受热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干燥时不能采用加热方式。

答案 

(1)①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未朝向抽滤瓶的支管口 断开连接安全瓶与抽气装置间的橡皮管 关闭抽气装置中的水龙头

②Cu(OH)2[或Cu2(OH)2SO4] 加热蒸发过程中NH3挥发,使反应[Cu(NH3)4]2+Cu2++4NH3平衡往右移动,且Cu2+发生水解

(2)①乙醇 抽滤(或减压过滤、吸滤) ②C ③加热易使[Cu(NH3)4]SO4·H2O分解(失H2O、失NH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