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2523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11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6页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6页
亲,该文档总共9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docx

名著导读材料汇编完整版

第一部  《西游记》

一、作者简介和作品简评

1.作者简介

吴承恩(1500-1582)明代小说家。

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江苏淮安)人。

他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商人的家族,家境清贫。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但他科考不利,至中年才补上“岁贡生”,后流寓南京,长期靠卖文补贴家用。

晚年因家贫出任长兴县丞,但由于看不惯官场的黑暗,不久便愤而辞官,贫老而终。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言椑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

科教的失意、生活的困顿,加深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

他自言:

“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吴承恩的诗文多散佚,有后人辑集的《射阳先生存稿》四卷存世。

2.作品简评

吴承恩的经典小说《西游记》是以唐代玄奘和尚赴西天取经的经历为蓝本,在《大唐西域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等作品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构思最终写定而成的作品借助编撰的神话人物和神话故事抒发了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渴望改变现实的愿望,折射出作者渴望建立“君贤神明”的王道之国的政治思想

小说借助唐僧师徒在取经路上经历的八十一难,折射出人间现实社会的种种情况小说想象大胆,构思新奇,在人物塑造上采用人、神、兽三位一体的塑造方法,创造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不朽的艺术形象全书极富艺术特色结构上组织严密,繁而不乱;语言上活泼生动且夹杂方言俗语,富于生活气息;主题上冲淡了故事原有的宗教色彩,大大丰富了作品的现实内容,具有民主倾向和时代特点作品讽刺幽默,呈现出不同于以往取经故事的独特风格

《西游记》将善意的嘲笑、辛辣的讽刺和严肃的批判巧妙地相结合,开启了神魔长篇章回小说的新门类,这一特点直接影响着讽刺小说的发展《西游记》是古代长篇小说浪漫主义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也是浪漫主义的杰作《美国大百科全书》认为它是“一部具有丰富内容和光辉思想的神话小说”,《法国大百科全书》说:

“全书故事的描写充满幽默和风趣,给读者以浓厚的兴味”从十九世纪开始,它便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来种文字流行于世。

二、精彩情节概括

1.美猴王出世

花果山顶石头崩裂出的石卵,化为一个石猴,它眼里射出的两道金光惊动了玉皇大帝。

石猴行动敏捷,心机灵巧。

老猴提出谁有本事钻进山洞可拜它为王的建议,石猴紧闭双眼纵身跳进瀑布,发现里面有石锅、石灶、石碗、石床、石凳等,是一个极佳的安身之地,众猴伏地拜石猴为王,号称美猴王。

2.灵台山遇仙

猴王为求长生不老,在樵夫的指点下,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找须菩提祖师学艺。

祖师给他取名,姓孙,名悟空,把七十二变的口诀和筋斗云的口诀传授给了悟空。

后来悟空因在师兄弟们面前表演七十二变,惊动了祖师,被须菩提祖师赶回花果山。

(补充:

哑谜:

师父拿起戒尺在他的头上敲了三下,意思是夜里三更从后门进师父房间学艺。

3.如意金箍棒

悟空被菩提祖师赶回果山后,打败了混世魔王,又到傲来国拿了些兵器武装猴兵.但他对自己手中的破大刀很不满意;后经通臂老猿指点,迳到东海龙宫“借”兵器。

虾兵蟹将扛来一件件刀戟,都不能令悟空称意。

后来龙王依龙太太之言,把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废铁”——定海神针搬出.只见上面写着“如意金箍棒”几个字,龙王告知悟空它能伸能缩,能大能小,甚是神奇.悟空耍了一会儿,搅得龙宫翻江倒海,心中极为欢喜。

他又向三海龙王讨要了黄金甲、步云鞋和紫金冠,方才高兴地离开了龙宫。

4.大闹天宫

因龙宫借宝和勾掉生死簿事件,太白金星奉玉皇大帝招安圣旨,到花果山找悟空上天拜受官职。

悟空在灵霄殿被玉皇大帝叫去当“弼马温”,几个监事说出弼马温的真情,悟空火冒三丈,一路打到南天门,返回花果山,自封为“齐天大圣”。

玉皇大帝派托塔李天王和哪吒带领天兵天将去捉拿,都被悟空打败了,又被太白金星招安奉为“齐天大圣”。

  许旌阳真人建议派悟空去看蟠桃园。

王母娘娘瑶池开“蟠桃盛会”没有请悟空参加,他非常生气,他定住七衣仙女,调弄赤脚大仙,喝尽玉液琼浆,搅了蟠桃会,偷吃了仙酒、仙肴,酒醉后还把太上老君的丹药吃了个精光。

之后还又偷了两瓶仙酒给众猴做仙酒会。

  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观音菩萨举荐二郎真君助战;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帮助,最后悟空被擒.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烧雷击,甚至置丹炉锻炼四十九日,依然毫发无损,还在天宫大打出手。

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5.大战二郎神

悟空因大闹蟠桃胜会和偷吃金丹,四大天王奉命围困花果山,观音菩萨保举玉皇大帝外甥二郎神参与捉拿,太上老君助二郎神以金钢套,金钢套正好打在悟空的头上,于是悟空被制服了。

玉皇大帝命令斩首示众。

无奈悟空是金钢不坏之身,后被推入太上老君的八卦炉里烧灰,反而被烟把两眼熏成“火眼金睛”,随后悟空又向灵霄宫打去。

玉皇大帝请如来佛祖前来降妖,悟空被如来五个手指变成的五行山牢牢压住,修行了500年。

6.拜师取经

500年后,唐大宗李世民派唐僧玄奘前往西天取经。

唐僧在猎人伯钦的保护下来到五行山,救出了孙悟空,收为徒弟,又给他起了名字叫行者,孙悟空又称孙行者。

悟空请唐僧上马,自己挑着行李在前面开路。

观音菩萨变为老婆婆道唐僧锦衣、花帽,教唐僧念“紧箍咒”用来制服孙悟空。

7.蛇盘山收白马和黑风山除妖

唐僧师徒行至蛇盘山鹰愁涧时,唐僧的马被龙太子吃了。

孙悟空前往讨要,与龙太子搏斗,龙太子抵挡不住逃回涧底。

后经菩萨点化,龙太子化作白龙马,随同唐僧西天取经。

在寺院投宿时,老和尚发现唐僧的袈裟是极品,遂起歹心,放火烧了禅房,悟空找广目天王借来避火罩。

寺院附近黑风山的妖怪黑熊怪趁火打劫,偷了袈裟,悟空请来了观音菩萨,于是黑熊怪现出了本相,被观音菩萨收留当了守神。

8.收伏猪八戒

唐僧、悟空离开观音寺,来到高老庄。

高老太公的三女儿翠兰被妖精霸占,妖精姓猪,上无父母,下无兄弟,黑脸短毛,长嘴大耳,长得很丑,又特别贪吃。

他本是天上的天篷元帅,因蟠桃会上调戏了嫦娥仙子而被贬到了人间。

高老太公一心想赶走妖精,解救女儿。

尽管妖怪有九齿钉耙,还会三十六变,也不是悟空的对手,终于被悟空带去在唐僧面前磕头喊师父,取法名悟能,又给他取了别名叫“八戒”。

9.悟净拜师

唐僧、悟空和八戒来到流沙河,正在看碑文,突然从水中钻出一个怪妖,跳上岸要泉抓唐僧,八戒与他打了起来,悟空前往助战:

妖怪本是天上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玻璃盏,才被贬到流沙河靠吃人度日;八戒两次跳进河里与他大战。

悟空在观音菩萨的帮助下,让惠岸拿出葫芦喊一声“悟净”,引“悟净”去拜见唐僧。

唐僧正式收他为徒后,又取了个别名“沙和尚”。

10.四圣试禅心

黎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欲招唐僧为夫,并要将三个女儿嫁给悟空、八戒和沙僧,意在试探师徒四人禅心是否坚固,唯八戒意动神摇,溜进后堂去撞天婚,被捉弄捆于树上,八戒十分羞愧。

11.偷吃人参果

唐僧师徒来到万寿山,山上有座五庄观,观里住着镇元大仙。

镇元大仙带着几个徒弟到元始天尊处赴会,交代清风、明月两个徒弟用人参果招待唐僧。

夜里,悟空和八戒偷了金击子,来到人参园内,偷摘了人参果。

事情败露后,悟空又把人参果树连根拔起。

镇元大仙不放过他们,两次把他们师徒抓回万寿山。

最后是悟空请来观音菩萨把净瓶里的甘露水洒在人参果树上,让树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镇元大仙与他们师徒和好如初。

12.三打白骨精

悟空向桃林走去化斋。

山上的白骨精对唐僧肉垂涎三尺,于是妖怪一变提着饭菜的农家姑娘,悟空把她打成假尸体仍在地上;妖怪二变寻找丢失女儿的老婆婆,又被悟空识破打成一具尸体;妖怪三变寻找女儿和老伴的老头,悟空念动咒语,把本处土地、山神请来,让妖怪现出原形。

后来八戒挑拨,悟空被一张修书遣回花果山。

※补充:

唐僧的人情味:

他有菩萨心肠,富于同情心。

路遇白骨精时,因不忍孙悟空滥杀无辜而逼走孙悟空,虽好坏不分,显得软弱,但也凸显其富有人情味……

悟空的人情味:

孙悟空因打死白骨精而遭唐僧驱赶,走前那声声“师父”,体现了他的人情味。

他为了拜一下师父,“即变了三个行者,连本身四个,四面围住师父下拜。

”对师父的留恋和无奈,显露无疑……

13.宝象国救公主

唐僧赶走悟空后,师徒三人来到白虎岭黑松林,八戒去化斋。

唐僧被黄袍怪的小妖抓进波月洞。

与此同时,十三年前宝象国的公主被黄袍怪抢到波月洞关起来,唐僧答应帮助公主。

八戒听说沙和尚也被抓了,师父被变成老虎关在铁笼里,只好亲自去花果山请了悟空,他们先救出沙和尚,后请玉皇大帝把天上下凡的奎星黄袍怪收上界。

悟空念动咒语,让师父现了原身。

14.八戒巡山

唐僧师徒来到平顶山,山中有莲花洞,洞里住看银角大王和金角大王两个妖怪。

悟空叫八戒去巡山时却被抓进山洞,唐僧、沙和尚、悟空先后也被抓进山洞:

悟空化名“者行孙”和“行者孙”,悟空向大上老君借来宝葫芦,把银角大王吸进葫芦里去了。

金角大王连忙拿了七星剑和芭蕉扇去迎战,也被吸进宝葫芦。

悟空来到莲花洞,打死小妖,救出师父和师弟。

银角大王和金角大王是大上老君的两个童子。

15.乌鸡国救国王

唐僧师徒离开平顶山,在宿宝林寺,唐僧梦见乌鸡国国王被妖怪推到御花园的八角玻璃井中,请唐僧叫悟空去除妖,替他报仇。

悟空和八戒来到御花园里芭蕉树下,找到一口井,八戒在井底摸到一具尸首,就驮着爬出了井。

悟空找太上老君借一粒九转还魂丹,给乌鸡国国王灌下,国王果然活过来了。

妖怪在文殊菩萨面前现出原形,它是文殊菩萨的坐骑:

青毛狮子。

16.收服红孩儿

唐僧师徒辞别乌鸡国国王,在一座山前遇到妖怪变成一个小孩被吊在树上,唐僧执意要去救那小孩,并让悟空背着前进。

路上小孩作弄悟空,吹起旋风趁机抓起唐僧回枯松涧火云洞。

小孩是牛魔王儿子红孩儿变的,他在火焰山修行了300年,炼成三味真火,牛魔王特地派他镇守高山。

悟空请四海龙王降雨浇灭三味真火,但雨助火势反而更大。

悟空与师弟商量决定请观音菩萨来帮忙,八戒自告奋勇,不料被假观音带往火云洞吊了起来。

悟空变成假牛魔王被请进火云洞,红孩儿用生辰八字难倒假父王,悟空败走,前往南海请柬观音菩萨,观音菩萨用五彩宝莲台和金箍收服红孩儿。

17.车迟国斗法

唐僧师徒遇到几百个和尚被罚,给道士做苦力。

半夜里,悟空、八戒和沙和尚在三清观里戏弄了道士。

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三位道士告诉国王悟空三人大闹三清观,而此时许多百姓前来求见国王恳求国师能降雨。

悟空提议和三位大仙比求雨。

悟空请四海龙王降雨三个小时,于是击败了虎力大仙。

唐僧高台坐禅又击败了虎力大仙。

虎力大仙和悟空比砍头,结果发现虎力大仙是只黄毛虎。

鹿力大仙和悟空比剖腹剜心,结果发现鹿力大仙是只白毛角鹿。

羊力大仙和悟空比下油锅,结果发现羊力大仙是只大灰羊。

18.智斗青牛怪

唐僧师徒踏雪赶路,悟空去化斋,八戒故意闯入庙内,偷了背心,被背心套上身变成了绳子,惊动了庙里的魔头。

魔头把唐僧、八戒和沙和尚一起抓住。

玉皇大帝派来的托塔李天王、哪吒、火德星君、水德星君和十八罗汉,都一一斗输了,最后悟空直奔大上老君的兜率宫,知道魔头是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趁牛童偷吃七返火丹睡着时溜到下界。

19.女儿国奇遇

仲春时节,师徒从子母河乘船到民舍,唐僧、八戒,渴喝了河水,肚子作痛且一点点地鼓了起来,他们已怀胎了。

悟空到解阳山破儿洞取落胎泉泉水,却遭到如意真仙的报仇。

如意真仙是牛魔王的弟弟,红孩儿是他的侄儿。

后来,悟空叫来沙和尚,让沙和尚利用他和如意真仙打架的机会,从井里取了一桶泉水,让唐僧、八戒喝了解胎气。

在京城“迎阳驿”,西梁女国王派女丞相提亲招唐僧为国王,当王宫举行盛大的午宴后,女王进唐僧师徒出城,不料唐僧被风中闪出的一个女子掳走了。

毒敌山琵琶洞的妖精逼唐僧成亲,这个妖精独斗悟空、八戒和沙和尚三人。

后来在观音菩萨的指点下,悟空到光明宫请昴日星官降伏了女妖。

原来女妖是只琵琶大小的蝎子精。

20.真假孙悟空

西行途中,师徒在树林里遇到一伙强盗,唐僧被吊在树上。

悟空打死丁两个强盗。

夜宿杨老汉家,遭到了强盗们的再袭击,其中有一个是老汉的儿子,悟空又打死了几个强盗,被唐僧赶走,悟空只好去找观音菩萨评理。

后来假悟空打昏了师父,还抢走了行李。

沙和尚去南海现音菩萨找到了真悟空。

真假悟空从花果山开始打起,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唐僧都无法认出真假,后来如来佛祖说出了假悟空的本相:

一只六耳猕猴。

21.三借芭蕉扇

深秋时节,天还很热,原来是师徒们到达了火焰山。

牛魔王的妻子、红孩儿的母亲铁扇公主有一把芭蕉扇,能扇灭火焰山的火焰。

她住在翠云山芭蕉洞。

悟空去找她借,却被她扇到小须弥山,悟空就顺便去拜访了灵吉菩萨,灵吉菩萨送悟空一颗定风丸。

悟空化作虫子随着茶水钻进她的肚里,逼她借扇,不料却借到假扇。

尔后悟空到积雷山找牛魔王,趁牛魔王赴宴骑回他的避水金睛兽,从铁扇公主口中骗出真扇,牛魔王回家后得知扇被骗了,于是化作八成帮忙悟空扛扇,扇又被牛魔王夺回。

在托塔李天王和哪吒的帮助下,牛魔王被击败了,被缚妖索穿了鼻子带到芭蕉洞,铁扇公主交出了芭蕉扇。

22.金光寺寻宝

师徒进城前看到十几个和尚披枷带锁沿路乞讨,他们是祭赛国金光寺的和尚。

因寺里下了一场血雨,佛宝舍利丢失被国王和大臣处罚。

悟空抓住鲤鱼精和黑鱼精去审问,知道舍利被碧波潭的九头怪偷走了。

于是唐僧师徒四人、二郎神和梅山六兄弟一起奋战,打死了龙王,咬掉了九头怪的头,从公主手中夺回浑金匣子佛宝舍利。

国宝夺回后,国王非常高兴,又听了唐僧的建议,把金光寺改为伏龙寺。

23.小雷音寺擒黄眉

师徒四人来到小雷音寺,唐僧、八戒和沙和尚被假冒佛祖的妖王黄眉大王捆了起来,悟空也被合在金钹里。

奉玉帝圣旨二十八星宿中金龙星宿从金钹中救出悟空。

战斗中悟空和众天神全部被妖索捆了起来。

半夜里,师徒及天神悄悄逃走,又被妖王用白布褡包全收了进去,只有悟空侥幸脱身。

真武祖师派来助战的龟蛇二将和五大神龙也被白布搭包装丁进去。

弥勒佛出现了,告诉悟空妖王原是他那儿的一个黄眉童儿,偷了他的几件宝贝,在此装佛成精。

悟空扮大熟瓜,弥勒佛扮瓜农,收服了黄眉大王。

24、孙悟空当医生

在朱紫国,国王被住在麒麟山的妖怪赛千岁抢走了皇后金圣宫娘娘,惊吓得了重病。

悟空买药做药丸治好了国王的痛,来到麒麟山变做一个叫“有来有去”的小妖头,拿了小妖头腰间的令牌,见到宫内的金圣宫娘娘,让她偷了魔王的三个金铃儿。

后悟空被发现退出宫去。

晚上,悟空以假换真再偷金铃,让金圣宫娘娘带出宫中。

悟空与魔王大战,魔王败下阵来,观音菩萨救了魔王。

魔王是观音菩萨的坐骑金毛狮,因牧童疏忽,咬断铁索来到人间。

悟空把真金铃儿还给观音菩萨,带着金圣宫娘娘回到了朱紫国。

25.盘丝洞除妖

唐僧去化斋,在盘丝岭被七位女子捆起来吊在茅屋梁上,然后被她们的肚脐眼冒出的丝绳把门封了起来。

这七位女子是蜘蛛精,在濯垢泉洗澡被八戒欺负了,逃到黄花观师兄处避难,悟空救出了唐僧,火烧盘丝洞。

师徒们来到黄花观,遭道士在红枣中下毒当场晕例,悟空勇斗道士,打死了七个蜘蛛精。

黎山老姆指点悟空去紫云山千花洞请毗蓝婆制服了道士。

毗蓝婆拿出三颗红色药丸让师徒三人吃了,三人都苏醒过来。

道士的原形是一条七尺长短的大蜈蚣精。

26.狮驼岭斗三魔

狮驼岭有三个魔王:

老魔王是个青毛狮子怪,二魔头走个黄牙老象精,三魔头是个大鹏金翅雕,都神通广大,本领高强,对唐僧肉垂涎已久,太白金星知道后变成老头赶去报信,悟空打死小妖,夺了令牌进入洞中见了三魔王,后变成苍蝇被吸进宝瓶里去了,用救命毫毛变成全刚钻钻洞逃出宝瓶。

魔头们商议用调虎离山计送唐僧过山,把唐僧、八戒和沙和尚抬进蒸笼。

悟空请求如来,文殊、普贤念动真言,收服了魔头。

27.比丘国救儿童

在比丘国京城,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一个鹅笼,驿丞告诉唐僧鹅笼里一千一百一十一个儿童的心肝将做药引来治国王的病,唐僧听后眼泪直流。

悟空发现国丈是妖怪,国丈知道做药引的儿童全部被风刮走后,建议用唐僧的心肝做药引。

悟空把唐僧变成自己的模样,自己变成唐僧的模样。

在比丘王面前,悟空掏出一大堆红心,没有国丈要的黑心,悟空说要掏国丈的黑心做药引,国丈急忙逃跑,悟空追到他住的柳林坡清华庄,与他打斗,此时,南极仙翁来了,给悟空说了妖怪是他的副脚力,趁他下棋时溜走了,本相是白鹿。

国丈的女儿原来是一只狐狸。

国王吃了南极仙翁赠送的枣儿,顿觉病愈。

国王叫城里人各自把小孩领回家,全城百姓感谢唐僧师徒。

28.三探无底洞

在黑松林前,师徒遇到妖怪化做被强盗捆绑在树上的女子,唐僧、八戒坚决给那女子松绑,带她来到“镇海禅林寺”,不料她连吃了六个和尚。

半夜,悟空变成小和尚敲木鱼念经,识破了妖精,但唐僧被抓走了。

山神指点唐僧藏在陷空山无底洞。

八戒一探打水的老妖,知道唐僧今晚要成亲。

悟空二探,变作桃子滚到女妖的肚里,逼女妖放回唐僧。

唐僧一人独坐洞口,又被抓回洞内。

悟空三探,把供着的牌子“尊父李天王之位”拿去向玉皇大帝告状,从而让李天王用缚妖索捆了那妖怪,回天宫复旨。

原来,300年前妖精在灵山偷了如来的香花宝烛,本该打死,饶命后拜李天王为父,拜哪吒为兄,是金鼻白毛鼠精。

29.玉华县收徒

深秋时节,师徒奉到玉华县城,拜访了国王的宗室玉华王,因悟空、八戒和沙和尚长得像妖魔,吓坏了玉华王,玉华王的三个儿子在暴纱亭与他们进行比武,都被打败,于是玉华王的三个儿子拜他们当师父。

拜师仪式上,他们三人叫铁匠照所用的兵器各打了一件,不料却被黄狮精偷回豹头山虎洞,悟空、八戒和沙和尚分别扮作古怪刁钻、刁钻古怪和贩猪羊的,与七个妖精杀成一团,不料八戒、玉华王、唐僧先后被抓,悟空赶到东极妙岩宫,请太乙救苦天尊降伏了妖精。

30.观灯遇犀牛

唐僧师徒走进慈云寺,吃了斋饭,方丈挽留他们进城看元宵节。

正月十五晚上,师徒四人与众僧来到城里,悟空发现金灯桥三盏金灯是被住在青龙山玄英洞的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三个妖精吹灭的,酥合香油也是被他们吸干的,并卷着唐僧跑了,于是悟空、八戒和沙和尚和他们拼杀起来,八戒也被拖进山洞。

太白金星指点悟空请四木禽星来助战,三个妖王现了原形:

三只白犀牛精。

31.天竺国降玉兔

唐僧师徒离开金平府,来到百脚山下的布金寺求宿,知道去年一阵狂风把一个女子刮到后院。

这个女子是天竺国的真公主。

在京城,天竺国的公主抛绣球招驸马,唐僧被那绣球打在了头上,只好成亲,在后宫悟空打了妖精变成的假公主,一直追到她住的兔子洞,太阴星君带着嫦娥及时赶到,妖精显出原形:

广寒宫里捣药的玉兔,国王亲自去布金寺迎接公主,他把百脚山改为宝华山,整修了布金寺。

32.如来赐真经

唐僧师徒四人一起缓步登上灵山,有条河拦住了去路,大家没有采纳悟空的“凌云渡”,而是一起乘坐无底小船来到雷音寺门外。

如来侍者召唐僧进殿。

阿傩、伽叶没有索到师徒的礼物,传给唐僧的是无字经,后燃灯古佛命白雄尊者把马驮的经书抓破,师徒发现了真相。

师徒重回雷音寺,阿傩、伽叶给唐僧他们传有字的真经,35部,共5048卷。

33.归途落水(重点)

师徒到达通天河西岸,当年途中进他们过河的那只白鼋在高喊,他们连人带马上了鼋背,大白鼋踏开四足,踏水面如履平地,直向东岸游去。

快到岸边时,老鼋问唐僧是否帮他问如来佛祖他什么时候可修炼成人身,唐僧已忘了问如来佛祖,只好不回答,老鼋一生气沉入水中,师徒连人带马落到水中,衣服和经书全部都被水漫湿了。

34.台下受封

唐僧归来后,随唐太宗来到雁塔寺登台讲经。

刚讲完真经,八大金刚要他们一起回西天去,如来传旨,要唐僧等人在台下受封:

唐僧被封为旃檀(zhāntán)功德佛,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和尚被封为金身罗汉,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马。

悟空一成佛,他头上的那个金箍自然脱落了。

【温馨提示】故事情节按要求应由三部分组成:

故事的起因、故事的经过、故事的结局。

考场上答好这类题,务必按这三部分内容来完成,才能做到层次条理清晰。

同时要注意语言流畅。

三、主要人物形象

这部小说的人物形象大致分为三类:

天界神佛,多数呆滞古板,人间从天子到百姓以至僧侣,形形色色:

山野魔怪,变幻多端,光怪陆离。

通过这些人物形象的活动,展现了人间的美和丑,善与恶。

唐僧:

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

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名韩(音译)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

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化生寺出家,鞋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怪行。

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

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

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唐僧集封建儒士的迂腐和佛教信徒的虔诚于一身;一方面,他心地善良,信仰坚定,明知到西天去必然会遇到许多艰难险阻,“吉凶难定”,但仍然勇往直前,义无反顾。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也不管外界有多少诱惑,他从来没有动摇过。

但另一方面,他不辨真假,乱施善心,胆小软弱。

如《玄英洞唐僧供状》一回写他在妖精威逼下,被吓的“战战兢兢的跪在下面,只叫,大王,饶命,饶命”。

孙悟空:

又名孙行者、外号美猴王、号称齐天大圣。

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因迸裂,见风而成之明灵石猴。

在花果山中,有一群猴子指着花果山的瀑布说了一声,有谁敢进去,为我们寻个安家之地,不伤身体者,我等拜它为王,石猴发现水帘洞,并借此机会将“石”隐去了。

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

兵器为从东海龙王那抢来的“定海神针”全箍棒。

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

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

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三番两次被师傅唐憎误解、驱逐。

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

他是小说中量成功的艺术形象。

他乐观、聪明、勇敢、顽皮、灵活,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热爱自由,除恶务尽,充满了斗争精神。

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大闹天宫”,自诩为“齐天大圣”,取经路上始终是斩妖除魔的主力,最后得到了一个“斗战胜佛”的光荣称号。

毛泽东有两句诗“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精辟地道出了这位神猴的本质特点。

最能表现孙悟空的反抗精神的故事是《大闹天宫》;《三借芭蕉扇》淋漓尽致的表现了他的聪明;《三打白骨精》可见他的嫉恶如仇,除恶务尽。

猪八戒:

又名猪刚鬣(liè),猪悟能,孙悟空常称他“呆子”。

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

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

在高老庄抢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

修得正果,封号为挣坛使者。

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

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

猪八戒这个形象是吴承恩塑造很成功的形象,他性情懒惰,好吃贪睡,爱占便宜,嫉妒心强,喜欢拨弄是非,一遇困难就打退掌鼓,但对师傅却很忠诚。

他有时耍点小聪明,结果反而坏了大事。

但猪八戒还是一个好人,他憨厚淳朴,能劳动,没有害人之心,并且终于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沙和尚:

又名沙悟挣、沙僧。

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塘虱精),后观音菩萨收服,命沙和尚拜唐僧为师,保他去西天取经。

沙和尚虽然故事太少,生气不足,但他仍是不可或缺的配角。

他使用的兵器是降妖宝杖,武艺并不算高强,但也勇敢的打头阵。

他忠厚诚恳,任劳任怨,正直无私,一心一意保唐僧西行,谨守佛门戒律。

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

取经后被封为金身罗汉。

四、人物画廊

主要人物

相关故事情节

性格特点

勇闯水帘洞、闹龙宫、闯地府、大闹天宫、囚禁五行山、大闹黑风山、云栈洞收八戒、神化引婴儿、大闹五庄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留名三清观、显法车迟国、大闹金兜洞、真假美猴王、三调芭蕉扇,计盗紫金铃、三探无底洞、大战青龙山。

无所畏惧、除恶务尽,重情重义、机智过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无所畏惧;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