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26002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Word格式.doc

发病前数天,感染者咽部与粪便就可检出病毒,通常以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强。

三、手足口病是如何传播流行的?

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1)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传播;

(2)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也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3)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等也可造成传播;

(4)门诊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严可造成传播。

四、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状?

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

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

多在一周内痊愈,愈后良好。

部分病例表现不典型,如:

单一部位或仅表现为斑丘疹。

少数病例(尤其是小于三岁者),病情进展迅速,在发病1—5天左右出现脑膜炎、脑炎(以脑干脑炎最为凶险)、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可致死亡,存活病例可留有后遗症。

五,手足口病怎么治疗?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以支持疗法为主,绝大多数患者可自愈。

目前尚无特异性的疫苗,根据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一)普通病例

1.一般治疗:

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适当休息,清淡饮食,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

2.对症治疗:

发热等症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二)重症病例

1.神经系统受累治疗;

2.呼吸、循环衰竭治疗;

3.恢复期治疗。

六、哪些手足口病病人可能发晨成为重症病例?

具有以下特征,尤其3岁以下的患者,有可能在短期内发展为危重病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一)持续高热不退;

(二)精神差、呕吐、肢体肌阵挛,肢体无力、抽搐。

(三)呼吸、心率增快。

(四)出冷汗、末梢循环不良。

(五)高血压或低血压

(六)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

(七)高血糖。

七、手足口病主要在什么时候高发?

全年均可发病,一般5— 

7月是发病高峰。

据卫生部通报,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手足口病流行季节,且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

八、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

(2)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

(3)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4)注意搞好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让孩子休息好,适当晒太阳,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5)注意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家庭成员的衣服、被褥要在阳光下曝晒,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6)学校和托幼机构做好晨、午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观察与治疗,确诊手足口幼儿自发病日起满14天,并由正规医院开具返园证明,方可返园。

(7)加强食品与环境卫生工作,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场所传播。

九、如果孩子出现发热,有皮疹等症状,家长该怎么办

(1)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

(2)暂停去幼儿园和学校,避免传染给他人,防止再感染其他疾病。

根据医生建议,决定是否留院观察或住院治疗。

(3)患儿的家庭应使用84消毒液、含氯消毒剂对日常用品、玩具、尿布进行消毒,对奶具、餐具煮沸消毒。

患儿粪便及其他排泄物可用消毒剂或漂白粉消毒;

将衣被阳光曝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4)小学、托幼机构等儿童集体生活,学习的场所,积极配合做好晨检工作,发现有发热、皮疹的孩子,家长应立即带小孩去正规医院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