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食品工业发展Word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2647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食品工业发展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食品工业发展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食品工业发展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食品工业发展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食品工业发展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食品工业发展Word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食品工业发展Word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食品工业发展Word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食品工业发展Word下载.doc

《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食品工业发展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食品工业发展Word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科技创新如何引领食品工业发展Word下载.doc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战略决策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部署,大力推进食品工业科技创新,为食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科技创新,是推进食品工业现代化进程、提高行业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近些年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食品工业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发展,引进了一批先进技术和设备,谷物磨制、食用植物油、速冻食品等行业大中型企业的装备水平基本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攻克了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食品物性修饰、非热加工、大罐群无菌贮藏、食品快速检测与质量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研制开发了200m2冷冻干燥、800MPa高压杀菌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食品关键装备,食品冷加工、中小型乳品生产线和饮料热灌装等成套技术与装备基本实现自主化并成套出口。

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我国食品工业研发投入长期不足,2010年食品工业大中型企业科技投入强度约为0.48%,远低于发达国家2%以上和新兴工业化国家1.5%的水平;

食品科技创新基础薄弱,缺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缺乏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创新平台;

整体技术和装备水平仍然落后,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大型无菌冷灌装、肉制品加工关键装备、大型乳品生产线、食品品质在线检测等装备长期依赖进口,国产装备普遍存在能耗高、可靠性安全性不足和自动化程度低、关键零部件使用寿命短、成套性差等问题;

行业标准化程度低、标准类型不配套,标准覆盖面仅为20%。

从总体上看,我国食品工业规模较大,整体技术水平较低,科技支撑能力较弱,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从国际上看,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工程技术和新材料等高新技术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欧美等发达国家(地区)的食品工业早已进入了现代化阶段,同时,西方国家对我国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出口限制政策没有改变,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越来越突出。

我们必须依托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提升我国食品工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综合竞争优势,促进传统食品工业向现代食品工业转变,推动中国食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加快科技创新,是转变食品工业发展方式、实现食品工业科学发展的迫切需要。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之一。

2010年,全国规模以上食品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占全部工业的8.9%和10.5%,“十一五”期间年均分别增长25.2%和18.3%。

但是,我国食品工业以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特别是食品加工转化增值程度较低,加工食品占消费食品的比重较发达国家低20~40个百分点左右,初级产品多,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偏低;

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玉米淀粉行业原料利用率仅为95%,低于国际先进水平4个百分点;

部分企业工艺技术水平落后,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发展滞后,能耗物耗高,污染较为严重,我国吨产品甜菜糖水耗、干制食品电耗分别是发达国家的5~10倍和2~3倍,发酵工业的废水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2.3%;

企业规模小而散,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小作坊仍然占全行业的90%以上;

落后产能仍然占有相当的比重,一些企业产能利用率低。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的强化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加大,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持续,必须在继续做大食品工业的同时,更加重视质量效益的提升,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加快食品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食品工业大国走向食品工业强国。

加快科技创新,是维护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比较突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日益凸显,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既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也影响了我国的国际形象。

除了一些企业法制观念、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淡薄外,我国食品质量标准体系尚不健全,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等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整合。

同时,技术保障能力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检测技术相对落后,缺乏同时测定上百种农药的多残留分析技术;

仪器设备配置不全、精度不高,部分检验设备老化严重,高精尖的检测设备主要依靠进口;

检测方法与手段落后,检测周期较长,不适应产品食用期的要求。

必须抓住制约我国食品安全的重大瓶颈因素,健全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和标准,组织开展相关技术、方法、设备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尽快取得突破性进展,以有效防范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让人民群众吃上放心、安全的食品。

总之,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谁不重视科技创新,谁就会落伍甚至被淘汰。

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实践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对加快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迫切要求。

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快科技进步,推动自主创新,支撑和引领食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今后五年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工作的努力方向和工作重点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攻坚时期。

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紧紧围绕促进食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和维护食品安全这个中心,以支撑加快转变食品工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满足食品工业发展和食品消费结构升级需求为导向,加大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推广应用先进科技成果,完善科技创新机制,进一步提高食品工业的科技含量,努力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掌握和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先进装备,培育和形成一批知名品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今后五年,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工作要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一)围绕加快转变食品工业发展方式,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优化升级的有机衔接。

一是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鼓励和支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对现有生产设施、工艺装备进行技术改造,优化生产流程、淘汰落后工艺和装备,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换代。

加快推进企业“专、特、新”产品研发、生产过程控制、市场营销等环节的信息化技术,推行先进质量管理。

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加快中华特色名优食品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大力振兴“中华老字号”。

二是着力提高食品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水平,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

科技成果只有转变为新型的生产方式和产业,才能推动食品工业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

要把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作为“十二五”时期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集中力量转化一批技术水平高、产业带动性强的重大创新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努力形成一批龙头企业,加快提升产业层次。

三是加强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与循环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促进食品工业可持续发展。

加强发酵、淀粉、制糖、酿酒等行业的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淘汰能耗高、污染重、效率低的落后生产方式,降低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

重点研发高效节能、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食品工业副产品开发利用和废水废弃物综合治理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设备,加大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

(二)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强食品工业重大科技问题的研究开发。

要面向世界食品科技发展前沿,面向我国食品工业现代化,面向国内外产业发展需求,针对制约行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问题,开展重大食品科技问题研究,力争在若干重大食品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一是加强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

积极开展食品品质形成及变化规律、食品营养与健康和有害物形成、迁移及控制等重大食品科学问题的研究,支持食品物性修饰技术、食品生物技术、新型食品制造技术等前沿技术研究,增强食品工业原始创新能力。

二是加强共性关键技术攻关。

着眼于食品工业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重大需求,努力攻克一批技术难题,掌握一批核心技术。

重点攻克适应工业化生产的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现代包装技术、物联网技术等一批共性关键技术,努力突破大宗食用农产品加工、特色传统食品等工业化现代化重大关键技术,形成更多技术储备。

三是提升重大关键装备的研发能力。

坚持自主开发与引进吸收相结合,重点支持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关键装备与配套技术的开发与生产,建成一批国产化、数字化、智能化、成套化装备生产基地,加快食品装备自主化进程。

四是提高食品工业信息化水平。

重点是开发应用可追溯信息技术,推进乳制品、肉制品、酒类等行业的食品可追溯体系建设;

推进物联网技术的示范应用,逐步实现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关键信息的采集、管理和监控;

完善食品生产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化应用服务。

(三)围绕提高食品安全的总体水平,加强食品安全标准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加快制修订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健全食品加工技术标准体系,重点制修订食品添加剂、肉制品、乳制品、饮料等行业标准,完善安全、基础通用、重点产品和检测方法等方面的标准。

二是加快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仪器设备的开发应用。

建立食品质量安全共性关键工艺技术支撑参数、生产控制操作标准指南。

加快风险监测与评估、食品污染物高新检测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推广,逐步实现关键检验设备国产化。

(四)加强创新促进机制建设,为加快食品工业科技进步提供有效保障。

一是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用联合创新机制。

企业是现实生产力的载体,是技术创新的舞台。

再小的企业,一旦掌握核心技术,就可能成为市场的宠儿;

再大的企业,一旦丧失创新能力,就可能被市场淘汰。

要通过政策导向,引导企业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放在重要位置,使企业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

科技投入是面向未来的投入,是对竞争力的投入,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增加食品科技领域的投入。

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为技术依托的创新联合组织,并引导企业通过委托研发、联合研究、共建研究机构等形式,组织实施和重点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和重大项目。

二是加快食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完善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建设多种形式的开放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努力构建科研基地、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学数据、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等食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推动各类食品科技资源开放运行和共享,促进科技资源综合利用。

三是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三个环节,大力培育和集聚食品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团队。

建立有利于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在企业成长发展的激励机制和管理模式,建立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交流和合作培养人才的共建机制,不断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为食品科技的不断进步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科技创新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工作,必须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是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

真正的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摆脱受制于人的状况。

同时,要充分利用国际先进科技成果,积极开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借助外力,高端嫁接。

二是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的关系。

没有重点,就没有全局。

要在统筹安排、整体布局的基础上,选择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集中力量开展重点攻关,力争取得突破和成效,带动食品科技的整体推进。

三是支撑发展与引领未来的关系。

既要着眼当前发展,抓紧先进适用技术、工艺和设备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尽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又要着眼长远发展,选择若干领域超前部署,开展前沿科技研究,拓展未来发展空间。

四是科技创新与创业的关系。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广大科技人员既埋头搞科研,又抬头看市场;

鼓励有经营能力的科技人员既当专家,又当企业家,以科技创业促进先进技术加快向食品工业转移,使创新的活力转化为发展的动力。

三、发挥协会职能作用,进一步推动食品工业科技进步与创新

作为食品工业的行业管理组织和沟通政府与企业的桥梁纽带,多年来,各级食品工业协会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创新工作,努力发挥专业优势,在推动我国食品工业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已经成为促进我国食品科技事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社会力量。

今后,要继续坚持服务立会的宗旨,进一步发挥协会在服务和促进行业科技进步方面的积极作用,大力推动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工作。

第一,完善食品工业科技发展规划,积极引导食品工业科技发展方向。

2006年的编制《全国食品行业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确定了2006~2016年食品工业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方向,明确了重点行业科技发展的主要任务,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措施建议,为“十一五”时期的科技创新工作提供了指引。

当前,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变化和食品工业发展的需求,顺应国内外食品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按照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全国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纲要的要求,进一步完善今后5年我国食品工业科技发展规划,更好地发挥规划对行业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引导作用。

第二,继续开展食品工业科技奖励表彰活动,总结推广先进经验。

奖励、表彰科技创新先进单位、自主创新企业家和先进科技工作者,是食品工业领域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激励措施,是对科技工作者辛勤劳动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五届“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共产生2个特等奖、23个一等奖、26个二等奖和19名自主创新企业家;

本届共产生“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6个,二等奖6个,自主创新企业家7名。

八届表彰活动共产生科技进步优秀企业516个、优秀项目551个以及先进科技带头人171名、先进科技工作者875名;

本届共产生科技进步优秀企业52个,优秀项目54个,先进科技带头人68名,先进科技工作者47名。

受到奖励、表彰的科技成果和优秀项目代表了我国食品科技创新所达到的高水平。

作为食品科技成果的展示平台,奖励、表彰活动营造了重视科技、依靠科技和尊重科技人才的良好行业氛围,调动和激发了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了食品工业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

今后,我们要继续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

同时,要进一步组织开展企业经验交流活动,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带动企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深入开展。

希望广大企业和科技工作者不断创造新的经验,取得更加丰硕的科技成果,实现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第三,进一步加强食品行业创新型企业建设,带动更多的食品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

自2007年开展首批食品行业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以来,试点中的大部分企业建立了以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为核心的创新体系,研发投入大幅增加,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企业发展对技术创新的依存度不断提升。

今后,要继续加强创新型企业建设,特别是要引导和促进企业更加重视知识产权和标准工作,制定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健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的培育、运用、保护和管理,积极开展和参与相关食品技术标准的制定,努力形成更多的自主品牌,培育更多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科技型、创新型食品工业企业。

第四,积极搭建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着眼于服务行业和企业重大技术创新需求,及时向广大企业传递食品科技创新与技术进步信息。

发挥组织协调作用,整合社会食品科技资源,逐步建立食品工业高新技术项目、成果及人才专家库和数据库,建立食品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国内外食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科研成果等信息库,在战略咨询、信息沟通、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科技成果鉴定与推广、人员培训等多方面为食品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便利和服务。

第五,积极争取政府有关部门对食品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支持。

促进落实激励企业创新的企业研发费用税前扣除、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政府采购以及金融支持等各项政策。

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食品工业重大科技攻关优秀项目的推荐工作,更多地争取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资金投入。

进一步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争取参与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等。

做好食品工业科技创新工作,意义深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让我们奋力开拓创新,勇攀科技高峰,把食品行业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促进食品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