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26546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铁观音的种植规程Word格式.doc

使用的种类根据NY/T394要求进行选择。

禁止使用有害城市垃圾和污泥、医院粪便和垃圾、硝态氮肥和含氯元素肥料。

绿化食品茶叶茶园所施用的肥料种类主要有:

第一类,农家有机肥,如堆肥、沤肥、厩肥、绿肥等。

农家肥都经过高温发酵腐熟,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和病原菌、杂草种子,去除有害有机酸和有害气体,达到无害化标准。

第二类,商品有机肥。

施用的微生物肥料种有效活菌的数量应符合NY/T394中5.1.8的技术指标。

第三类,无机肥料。

以氮、磷、钾营养元素为主,符合NY/T394附录B.1和B.2的要求。

第四类:

叶面肥。

叶面肥料质量符合GB/T17419或GB/T17420,或NY/T394附录B中B.3的要求。

2、采取科学的施肥原则。

所施用的肥料对环境和作物(营养、味道、品质和植物抗性)不产生不良后果。

在茶园中施用化肥作基肥或追肥时,以无机矿质肥为主,并与有机肥配合使用。

最后一次追肥都在采茶前30天进行,全年化肥施用量不超过总施肥量的20%。

主要掌握的施肥原则:

一是以重施有机肥为主,结合部分化肥,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不超过1:

1。

二是合理搭配施用N、P、K三大营养元素和微量元素肥料,实施平衡施肥。

三是重视基肥,并及时施用追肥。

具体措施如下:

(1)基肥:

以有机肥为主,配合少量磷钾肥。

在秋冬季茶园深耕时施用。

成年茶园在茶行间挖条形沟,沟深20~30cm,施肥后及时覆土。

幼龄茶园在离茶树根茎部15cm~45cm处挖条形沟,沟深20cm~25cm。

(2)追肥:

追肥种类主要为复合肥、尿素、钙镁磷、过磷酸钙或生物固氮肥料,在各季茶叶采摘前一个月施用。

全年追肥3—4次。

第一次在2月下旬,第二次在5月上、中旬,第三次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四次在8月中、下旬。

(3)施肥量与比例:

不同树龄的茶园,纯氮、磷、钾的施用量不同。

幼龄茶园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年施纯氮(2.5~10)kg/亩,比例为2:

1:

1;

采摘茶园增加磷钾肥,适当使用氮肥,推广使用有机肥,年施纯氮(10~30)kg/亩,氮、磷、钾比例为3:

1.。

茶园各季的追肥量占总施肥量的百分比是:

年采三季茶的是40:

20:

40,年采四季的是40:

15:

30。

(五)茶树合理修剪技术

茶树合理修剪是培养健壮树冠结构,实现少用药防治病虫害的一项重要农业措施。

生产中,根据茶树的树龄、树势采取相应的修剪方法。

1、定型修剪

定型修剪是培养优质高产树冠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

茶苗定植后1年左右,株高30cm,主茎粗0.3cm以上,进行第一次定型修剪;

在春茶芽梢萌动前或春茶采摘后(长势旺盛的茶树)进行,共定剪3~4次;

第一次定剪高度为15cm~20cm,以后每次提高10~15cm;

剪去主干枝,然后平剪。

每次剪后加强肥培管理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

2、投产茶园的修剪

投产茶园的修剪,既是保持茶树优质高产的技术措施,又是减轻茶园病虫害发生和为害的重要农业技术。

通常采取轻修剪、深修剪、重修剪、台刈以及清兜亮脚和边缘修剪等交替结合。

(1)轻修剪:

是剪除树冠面上形成的突出枝和鸡抓枝,控制树高和培养树冠面整齐一致发芽基础的修剪技术。

一般每年秋茶结束后进行修剪,剪口每次提高5厘米。

(2)深修剪:

是剪除冠中的细弱枝和结节枝,便于养分输送,促进新梢生长健壮,提高抗病虫能量的修剪方法。

修剪深度为绿叶层的10~15厘米,修剪时间为立春前或春茶采摘后10天内进行。

(3)茶树重修剪:

茶树树势衰老或未老先衰,分支稀疏、枝条细弱,对夹叶增多,在离地面30cm~45cm处进行剪除。

(4)台刈:

茶树树势严重衰老,多枯枝、病虫枝、细弱枝、披生地衣、苔藓、芽叶稀少细弱、对夹叶多的老茶树在离地面5cm~10cm处进行台刈,有更新枝的根茎部留数枝枝梢。

(5)清兜亮脚:

是剪除树冠内部和下部的枯枝病叶和陡长枝、细弱枝,促进树冠中下部通风透气,减轻病虫发生和为害修剪措施。

通常用抽枝进行剪除,一年四季均可。

(6)边缘修剪:

是对已封行形成无行间通风道茶园的修剪,通过剪除行间交叉枝条,保持20~30厘米的通风道,便于茶园田间管理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

(六)茶树病虫害防治措施

根据茶叶绿色食品卫生质量和农残检测要求,结合铁观音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建立一套以创造良好的茶园生态环境为基础,以农业防治措施为首选,以生物防治为引导,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合理使用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1、保护生态,保护天敌。

采取“茶—林—绿肥”复合栽培,建设生态茶园,创造物种多样并存,增加天敌繁衍,利用生物间的相生相克原理,达到“以虫治虫”,控制和减少茶园害虫发生,有效控制茶叶“农残”。

2、加强农业防治措施。

优先采用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改善生态环境,合理耕作、科学采养、平衡施肥、合理排灌,提高茶树自身抗病虫能力。

秋(冬)季茶叶采摘结束后,将茶园中的枯枝落叶清除出园,集中烧毁,然后进行茶园深翻、重施基肥,全面喷施石硫合剂的全面封园工作,以便消灭越冬的害虫和病原菌,减少翌年发生基数。

3、应用生物防治。

利用生物活体或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或从生物提取的物质来防治病虫害。

应用生物农药防治应符合NY/T393中4.1条的规定。

4、建立农药防治的科学防治体系。

首先,建立茶树病虫害预测预报系统,由基地1~2名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测报,研究单位负责制定防治方案。

对于个别发生较严重、只能采用化学农药防治的茶园,技术人员及时深入基地,组织该基地人员严格按照NY/T393准则中3.5、3.6、4.2、4.3条的规定,正确选用农药种类,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见下表,只要病虫害防治方法见下表。

生产A级绿色食品铁观音禁止使用的农药

种类

农药名称

禁用原因

有机氯杀虫剂

滴滴涕、六六六、林丹甲氧滴滴涕、硫丹

高残毒

有机氯杀螨剂

三氯杀螨醇

工业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滴滴涕

有机磷杀虫剂

甲拌磷、乙拌磷、久效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甲胺磷、甲基异柳磷、治螟磷、氧化乐果、磷胺、地虫硫磷、灭克磷(益收宝)、水胺硫磷、氯唑磷、硫线磷、杀扑磷、特丁硫磷、克线丹、苯线磷、甲基硫环磷

剧毒高毒

氨基甲酸酯杀虫剂

涕灭威、克百威、灭多威、丁硫克百威、丙硫克百威

高毒、剧毒或代谢物高毒

二甲基甲类杀虫杀螨剂

杀虫脒

慢性毒性、致癌

卤代烷类熏蒸杀虫剂

二溴乙烷、环氧乙烷、二溴氯丙烷、溴甲烷

致癌、致畸高毒

有机砷杀菌剂

甲基胂酸锌(稻脚青)、甲基胂酸钙(稻宁)、甲基胂酸胺(天安)、福美甲胂、福美胂

高残留

有机锡杀菌剂

三苯基醋酸锡(薯瘟锡)、三苯基氯化锡、三苯基烃基锡(毒菌锡)

高残留、慢性毒性

有机汞杀菌剂

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汞(赛力散)

剧毒、高残留

取代苯类杀菌剂

五氯硝基苯、稻瘟醇(五氯苯甲醇)

致癌、高残留

2、4-D类化合物

除草剂或植物生长调节剂

杂志致癌

二苯醚类除草剂

除草醚、草枯醚

慢性毒性

植物生长剂

有机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除草剂

各类除草剂

注:

以上所列是目前禁用或限用的农药品种,该名单将随国家新出台的规定二修订。

茶园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指标、防治适期及使用药剂

病虫害名称

防治指标

防治适期

使用药剂

蛾类

第一代幼虫量每平方米4头以上;

第二代幼虫每平方7头以上,茶小卷叶蛾幼虫数每平方米15头以上

3龄前幼虫期

苦参碱、溴氰菊酯、鱼藤酮、糖醋液

叶蝉类

第一峰百叶虫量超过6头;

第二峰百叶虫量超过12头

施药适期掌握在入峰后(高峰前期),且若虫占总量的80%以上

白僵菌制剂、鱼藤酮、吡虫啉、联苯菊酯、杀螟丹

茶叶螨类

每页5头以上

发生高峰期以前,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8月下旬至9月上旬

螨代治、哒螨灵

冬季用石硫合剂

茶丽纹象甲

成龄投产茶园每平方米虫量在15头以上

成虫出土盛末期

白僵菌、杀螟丹、联苯菊酯

黑刺粉虱

小叶种每叶2头以上。

大叶种每叶4头以上

卵孵化盛末期

辛硫磷、吡虫啉、粉虱真菌制剂

茶赤星病

夜罹病率6%

气温在16℃—24℃。

相对湿度80%以上;

或叶发病率>6%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非采摘期)、多抗霉素

茶饼病

芽梢罹病率35%

春、秋季发病期,5天中有3天上午日照<3h,或降雨量>2.5mm-5mm;

芽梢发病率>35%

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硫酸铜溶液(非采摘期)、多抗霉素、百菌清

茶云纹叶枯病

成、老叶罹病率10%以上

6月、8月至9月发生盛期,气温>28℃,相对湿度>80%或叶发病率10%—15%施药防治

(七)鲜叶采摘技术

鲜叶采摘是茶树栽培管理的最终收获,也是茶叶制造的开始,铁观音绿色食品茶叶优质品质的形成,合理采摘是先决条件,只有优质的鲜叶才能制出品质优良的茶叶。

1、采摘标准:

鲜叶达到一定的成熟度即芽梢驻芽形成后顶叶小开面至中开面时进行采摘,春秋茶顶叶小开面2~4分成熟时开采,夏暑茶可适当嫩采。

2、采摘时间:

每年春、夏、暑、秋(冬)各季采摘。

春茶在谷雨后至立夏前后采摘,夏暑茶在夏至前至秋分采摘,秋(冬)茶在寒露前至立冬采摘。

3、采摘方法:

每季萌发的新梢,先确定合理的留养高度,于采摘面以上的新梢芽叶一律采摘、采齐;

低于采摘面以下的新梢芽全部留养。

严格留养采摘面以下的侧枝、低梢及树冠稀疏处的芽梢,待每季采摘后,再轻度摘去留养新梢的顶芽。

投采茶园控制树冠高度在70cm~90cm。

4、茶青质量。

茶青肥壮、完整、新鲜、均匀,且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1)小开面采三至四叶及对夹叶。

(2)中开面采二至三叶及对夹叶。

(3)一芽四叶(壮树带芽采四叶)。

5、茶青的运输、贮存

(1)茶青使用清洁卫生、透气良好的竹篓进行盛装,不得挤压,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物品混装。

茶青运回初制厂前,应存放在洁净、阴凉的地方。

(2)茶青采摘后应在4小时内运到初制厂,运输过程中避免日晒雨淋,并注意保质保鲜。

(八)茶叶加工厂房环境

铁观音制作技术包括初制、精制两部分,在制作过程中,影响其卫生品质的主要因素是制作厂房环境卫生及加工人员卫生情况等。

A级绿色食品铁观音在加工过程中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1、制作厂房环境

(1)加工厂房距离公共厕所、居民区、垃圾场30m以上,距离畜牧场、医院、粪池等污染源500m以上。

(2)加工厂房建在其它工厂及潜在污染源全年主导风向的上风处,且地势较高。

(3)加工厂房建筑牢固、卫生、地面水泥铺设,车间和仓库有防蝇、防尘、防潮设施,厂内主要道路铺设硬质道路,无积水洼坑,无烟尘。

(4)茶厂周围和厂区均有植物绿化,四周空气清新。

(5)加工机具经常擦洗,保持清洁卫生,所使用的润滑油采用食用油。

2、工作人员卫生状况

(1)加工人员穿规定的工作服、鞋、帽进入车间,头发不外露。

(2)禁止带有毒有异味和与加工工作无关的杂物进入车间。

(3)不能在加工现场饮食、抽烟和随地吐痰。

(4)加工人定期体检,并做到持证上岗。

(九)初制技术

初制工序的主要流程:

茶青→晒青→凉青→做青(摇青摊青)→杀青→初揉→包揉→←烘干→毛茶。

概括为萎凋、做青、杀青和揉烘四个阶段。

各阶段加工技术及机具情况如下:

1、萎凋阶段:

包括晒青和凉青两个工序,选用洁净竹制的笳篱、凉青架、水筛或布制晒青埕,进行晒青和凉青。

(1)晒青:

日光斜照或午后阳光不强时进行,每平方米摊叶0.5kg-0.75kg,历时15-30分钟,均匀薄摊,轻手翻动。

茶青减重率为4%-7%,含水率73%左右。

以叶色转暗绿色,微带青草味,叶片柔软,第一、二叶略下垂,嫩梗折弯不脆断,稍有弹性为适度。

(2)凉青:

晒青后的茶青移入室内,均匀摊开散热,防治风吹和日光照射,历时0.5-1.5小时,茶青减重率为1%-2%。

2、做青阶段:

做青一般要求青蒂绿腹红壤边,叶转黄绿色,头发清香和品种香味。

采取摇青、摊青交替进行,历时12-24小时。

使鲜叶内含物发生一系列生化变化,是形成铁观音色、香、味品质特征的主要工序。

(1)摇青:

摇青采用本地生产的竹制筒式或自动摇青机进行摇青,把凉青后的茶青装入摇青笼(筛)进行摇青。

每笼投叶量以机体容量的1/2时间、摊青历时根据季节、气候、品种等因素灵活掌握。

做青适宜的温度为18℃-25℃,适宜的湿度为65%-75%。

(2)摇青后及时将茶青倒出,摊放在茄篱上进行摊青。

3、杀青阶段:

采用滚筒杀青机炒青,以“高温、快速、短时”为原则,抓握杀熟、杀透、杀匀。

使青气散发,叶子柔软,便于揉烘塑形,一般温度抓握在250℃-300℃之间,投叶量2kg-5kg。

杀青后减重率为30%-40%,杀青叶含水率达35%-45%。

以叶色转为暗黄绿色,适期光泽,页面梗吡略有皱纹,叶梗柔软,手捏叶略成团,稍有刺手感,略有弹性,青气消失,散出清香为适度。

4、揉烘阶段:

包括初揉、包揉、初烘、复包揉四道工序,以达到减少水分和塑造外形的目的。

机具选用30-40型揉捻机、23型龙茶包揉机、竹制焙笼、手摇式烘干机等。

(1)初揉:

杀青叶及时摊凉降温,至常温后手工初揉,筛去多余的茶末。

(2)包揉:

杀青叶在常温下采用速包机与包揉机交替进行,加压梢轻,包揉过程中进行多次解块、翻动、过筛。

(3)初烘:

抓握“适当高温、薄摊快递”的原则。

烘干机摊叶厚度1.5cm,温度90℃-120℃,焙笼摊叶厚度2cm-3cm,温度80℃-100℃。

(4)复包揉:

在常温下采用速包机与包揉机交替进行,逐步加压,包揉过程中进行多次解块、翻动、过筛。

多次包揉后,束紧布定型1-2小时。

(5)烘干:

采用“低温慢洪”,分二次进行。

一是“走火”烘,温度70℃-90℃,烘至约八成干,然后下烘摊凉1-2小时;

二是“焙火”烘,温度60℃-80℃,烘至茶梗手折即断。

茶叶含水量在7%以下。

(十)精制工艺

精制工序流程:

毛茶→验收→定级→归堆→拼配→筛分→分选→拣剔→烘焙→摊凉→匀堆→包装→成品茶。

1、毛茶验收:

毛茶验收时应检测毛茶的水分。

毛茶水分在7%~9%之间,不必复火;

超过9%时,要经复火后归堆进仓,复火后水分控制在6%~7%。

通过扦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水分检测按照GB/T8304的规定执行。

2、定级:

按照DB35/T103.7中5.1的规定设立标准样。

通过扦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按照毛茶评审方法,设定的毛茶标准样作为依据,进行对样评审定级。

3、归堆:

毛茶定级后,必须按产地、品种、季别、等级进行归堆。

毛茶归堆场所要求干燥,底下要加设防潮设施,周围不能有异味,既要能通风,又能密闭。

袋茶堆叠不宜太高,不超过13层。

4、拼配:

采取单等级和多等级两种拼配付制形式,单级收回产品。

制定不同产地、不同季别、不同等级配料的比例,先配制小样,经检验验证后付制。

5、筛分:

采用不同类型筛分机筛分后,将毛茶中长短、粗细等不同类型的茶类分开,再分别梳理成大小、粗细近于一致,符合规定要求的各种筛分茶。

6、风选:

风力掌握上段茶重,下段茶轻,高级茶重,低级茶轻;

对于条索紧结身骨轻飘的可采取复风,分次取料。

7、拣剔:

拣剔的对象主要是次质茶和非茶类夹杂物。

次质茶包括茶梗、茶朴、茶籽、茶片、褐红条等;

非茶类夹杂物包括砂子、铁钉、竹木、纸屑等。

8、烘焙:

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等级和不同销区的不同要求,采用不同的火功处理。

采取“低温慢烘、先高后低”的方法,以保持其香高、味醇、耐泡的品质特征。

各级茶的烘焙都要求火功均匀,表里一致,防止焦条,老火,生熟不匀或火功不足等现象。

采用烘干机烘焙,分2~3次烘干,整个烘焙时间达60~240分钟。

先把粗细不同的各号茶按比例打堆均匀,然后均匀投料,厚度为2.5~3.5厘米。

浓香型和清香型的烘焙温度如下:

(1)浓香型:

高级茶火功宜轻,控制在110℃~130℃,低级茶宜高些,控制在160℃~180℃。

(2)清香型:

高级茶火功宜轻,控制在60℃~80℃,低级茶宜高些,控制在80℃~100℃。

9、摊凉:

分自然摊凉冷却和冷风摊凉机冷却两种方法,结合气候特点合理掌握:

(1)自然摊凉冷却方法:

将烘后的茶叶摊于干净的地板上,让其散热自然冷却。

(2)冷风摊凉机冷却方法:

冷风摊凉机与最后一台烘干机可联装,摊凉时间为25~60分钟。

10、匀堆:

把不同等级或同等级不同地区不同季别的茶叶进一步充分拌和,或按比例拼配的各号茶和前后烘焙的茶叶充分拌和,达到品质和火候均匀一致。

(十一)成品茶品质要求

1、品质特征:

产品应具有该品种茶叶的自然品质特征,品质应正常,无霉变,无劣变,无异味;

产品应洁净,不得夹杂非茶类物质;

不着色,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和香味物质。

2、感官要求:

A级绿色食品铁观音的感官指标应符合GB19598和相应的实物标准样的品质要求。

3、理化指标:

A级绿色食品铁观音的理化指标见表

项目

指标

水分,%

7.5

碎茶,%

16

粉末,%

1.3

总灰分,%

6.5

4、卫生指标

A级绿色食品铁观音的卫生指标见表

铅(以Pb计),mg/kg

2

铜(以Cu计),mg/kg

60

六六六,mg/kg

0.05

滴滴涕,mg/kg

三氯杀螨醇,mg/kg

0.1

甲胺磷,mg/kg

乙酰甲胺磷,mg/kg

乐果,mg/kg

0.2

敌敌畏,mg/kg

杀螟硫磷,mg/kg

喹硫磷,mg/kg

联苯菊酯,mg/kg

氰戊菊酯,mg/kg

氯氰菊酯,mg/kg

0.5

溴氰菊酯,mg/kg

5

顺式氰戊菊酯,mg/kg

稀土(以稀土氧化物总量计),mg/kg

2.0

其他农药施用方式及其限量应符合NY/T393的规定。

5、标准、标签

(1)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包括图案和文字)只能在绿色食品认证组织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所限定范围的茶叶产品上使用。

标志要目、整齐、规范、清晰、持久。

绿色食品标志在产品包装上的施用方法按有关规定执行。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规定。

(2)标签:

A级绿色食品铁观音的包装标签应按GB7718的规定执行。

(十二)包装、贮藏和运输

A级绿色食品铁观音的包装、贮藏和运输按NY/T288的规定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