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27847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2 大小:71.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52页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52页
亲,该文档总共1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1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全册数学教案

2010~2011学年度三年级下学期

数学教学计划、进度

  一、学生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

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了学习的目标

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

大部分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活动

特别是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教学内容都比较感兴趣

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除极个别外)的成绩都不错

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们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

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

才能充分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情况

大部分学生对数学比较感兴趣

接受能力较强

学习态度较端正

也有部分学生自觉性不够

不能及时完成作业等

对于学习数学有一定困难

所以在新的学期里

在端正学生学习态度的同时

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地保持

并逐步引导到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

以提高成绩

尤其是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这册实验教材对于教学内容的编排和处理

是以整套实验教材的编写思想、编写原则等为指导

力求使教材的结构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儿童的年龄特征

体现了前几册实验教材同样的风格与特点

所以本册实验教材仍然具有内容丰富、关注学生的经验与体验、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体现开放性的教学方法等特点

同时

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

本实验教材还具有下面几个明显的特点

  1.改进笔算教学的编排

体现计算教学改革的理念

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2.量与计量的教学联系生活实际

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3.空间与图形的教学

强调实际操作与自主探索

加强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小数的初步认识

位置与方向

面积

年、月、日

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

用数学解决问题

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三、本册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

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

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

会读、写小数

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

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八个方向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

能用测绘自选单位估计和图形的面积

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

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

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

了解平均数的含义

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知识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几何等量代换的思想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

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位置与方向

年月日

除数是一位数除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

位置的确认

计算的算理

时间的计算

  五、教学措施

  1、课堂教学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

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

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

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

  2、精心备课

撰写教案

实施教研教改

  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

分工撰写教案

以组讨论定搞

每个人根据本班学生情况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讲课

课前精心备课

撰写教案

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

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

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

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

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创造精神

  较强的数学思想方法得于渗透

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

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这一观念的确立

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

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

突出过程性

注重学习结果

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

  4、创新评价

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们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

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

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

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

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抓基础知识的掌握

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

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定量采用等级制

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

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

获得了那些进步

具备了什么能力

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促进学生的发展

  5、抓实常规

保证教育教学任务全面完成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强化管理

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

并力求常规与创新的有机结合

促进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

  一份耕耘

一份收获

教学工作苦乐相伴

我们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

一如既往

再接再厉

把工作搞得更好

  6、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培养数学就能力

  

  

  

  

  

  

  

  

  六、教学进度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2.16~2.18

教师上班、学生报名、位置与方向3

3

检查作业

2.21~2.25

位置与方向4机动1

5

2.28~3.4

口算除法2笔算除法3

5

3.7~3.11

笔算除法5

5

3.14~3.18

笔算除法1整理复习2

简单的数据分析2

5

3.21~3.25

平均数2机动1年、月、日2

5

3.28~4.1

24时计时法2机动2

4

清明节

4.4~4.8

口算乘法2笔算乘法3

5

4.11~4.15

整理和复习1机动1

面积和面积单位3

5

4.18~4.22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2

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2

4

劳动节

十一

4.25~5.29

认识小数3小数的加减法2

5

十二

5.2~5.6

解决问题3机动2

5

十三

5.9~5.13

总复习5

5

十四

5.16~5.20

总复习5

5

儿童节

十五

5.23~5.27

总复习5

5

十六

5.30~6.3

总复习5

5

十七

6.6~6.10

总复习5

5

十八

6.13~6.17

十九

6.20~6.24

二十

6.27~7.1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南、西、北中

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

发展空间观念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

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儿歌铺垫

引出新课

  同学们

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

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

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

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

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

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

上方定为什么方向

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

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

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完成校园示意图

再结合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分层练习

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生活经验

让学生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

发展空间观念

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图上辨认东、南、西、北

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能简单的用四个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一、儿歌铺垫

引出新课

  同学们

你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的儿歌吗?

  读了这首儿歌

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你们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吗?

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吗?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

二.在生活情境中

探索、体验新知

  1、出示主题图:

  

  

  

  2、请你观察这幅图

看看能不能找到四个方向

并且说说你是从那里找到的

  3、请同学汇报一下找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的方法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

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

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

 5、说一说街区内各建筑物的位置

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你还能想出什么问题

问问你的同桌

看看他的回答是否正确

 小组汇报讨论过程

 三.分层练习

巩固新知

问题:

1、小红从家向东走了120米

又向走了米到游泳馆?

2、说一说

小红、肖兰、小明上学的路线?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记:

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除了东、西、南、北这四个方向外

还有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2、结合具体情境给定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

能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

3、借助各种活动

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过程

一、布置课前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

  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今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

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

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有关的知识

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

(指南针)

三、学习新课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

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收集的资料

教师给予归纳

并重点指导怎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

早在2000多年前

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的仪器--司南

后来又发明了罗盘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指南针盘面上的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

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

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

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北面是教学楼

南面是花坛

东面是图书馆

西面是体育馆)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

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归纳:

从"东"出发

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

东和

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南

从"西"出发

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

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练习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

             北

-

-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

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

问:

这是哪国的地图?

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厦门的位置

说说厦门在北京的什么方向

  北京在厦门的什么方向?

接下来让学生独立填写:

(1)厦门在北京的_____方向

(2)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北方向

_____大致在北京的西南方向

(3)北京的东南方有_____省市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

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教后记:

认识路线

教学目标:

1、在观察公园路线图、公交车站牌、城市平面图等活动中

认识路线图

并会运用方向描述行走路线

2、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

获得成功的体验

3、在观察、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运用生活经验帮助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路线图

会运用方位词语描述行走路线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综合性很强的实际问题(如学会看城市交通图、平面图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

你们坐过公交车吗?

有没有独自乘公交车去公园玩过?

没去过没关系

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试一试

有没有信心?

那我们就出发吧!

二、教学公交路线图

  我们今天的目的地是动物园

这里是一张1路公交路线图

  提问:

  1、1路公交车是从火车站开往哪里的?

经过了哪几个车站?

  2、王老师要从火车站到医院

有几站地?

  小结:

我们在乘车的时候

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

然后根据需要

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

现在你知道我们改乘哪路车了吧!

三、教学公交站牌

  经过大家的一番努力思考

我们终于找到了1路公交车的站台

可是当我们到了站台却发现路的两边都有这样的站牌

那究竟该在哪个站牌下等车呢?

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说一说我们乘车从火车站按照什么方位怎么走到动物园?

  四、动物公园平面图

  这一段旅途还算顺利

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动物园

不过我们可不能没有计划的去玩

那样既浪费时间

又容易出现走冤枉路的情况

所以在游玩之前

必须好好地计划一下

你们看

公园的入口处有一张动物园的平面图

这样便于我们更加合理的安排行程

  1、辨认平面图

  师:

看图时首先要找到图中的方向标志

找到了吗?

点分别在艺术广场的哪一面吗?

  2、认识游览路线

  师:

根据不同的需要

说说我们去不同的位置怎么走

全班交流

  小结:

我们在说行走路线的时候

要用上我们学过的方位词语

这样就可以说的很清楚

  3、试一试

  小结:

一般我们到某个地方旅游的时候

总是要先看看游览的路线图

要游玩什么景点

怎样走才能不走重复的路线

路线图都会告诉我们

因此认识路线图十分重要!

  五、总结评价

  通过这次游园活动

你有什么收获吗?

说给大家听听

如果再给一次机会给你单独出去游玩

你还会有信心吗?

将它写成数学日记

让全班同学分享你的快乐与成功

好吗?

教后记: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

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

正确进行口算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

84呢?

  

(2)42个十

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

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

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

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帮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

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

2×3=66÷3=2

60÷3=30

2、20×3=60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

每份是20

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

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

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

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

也运3次

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小结:

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在计算时可以如何思考?

可以想口诀

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思考

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

只要能正确的计算

什么方法都可以

课堂练习:

做一做

知识介绍:

除号的由来

作业:

练习三

教后记:

         

         

         

         2、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性

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

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

表达估算的思路

  教学准备:

口算卡片、每个小组每人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巩固技能:

  1、师出示口算卡片:

  1800÷32400÷6250÷5420÷6

  2700÷9140÷7120÷65400÷6

  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得数

看哪一组开得又对又快

  2、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回答

答对的就坐下

  

(二)引入情境

激发兴趣:

  1、出示教学挂图

呈现农贸市场的情境图

  师:

上一节课我们共同为赵伯伯、李阿姨和王叔叔解决了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为李叔叔他们三人解决困难

好吗?

他们遇到了什么难题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呈现李叔叔三人的情境图:

  师:

你们看

李叔叔他们三人想怎么把蔬菜运走呀?

  (用三辆车一次把这124箱蔬菜全部运完

  课件演示:

小精灵聪聪出现了:

你们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同桌交流、讨论

  请学生提出问题

老师板书:

  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师:

这道题该怎么解决呢?

(让学生讨论)

  

(二)自主探索

学习新知:

  师引导:

你能大概猜一下他们每一个人运了多少箱吗?

可以用什么方法快速地解决它呢?

  生讨论后反馈结果

  请一学生叙述估算的过程

  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把124看成120

120÷3=40(箱)

  

(2)把124拆成120和4

再分别和3除

每人平均分了40箱

还剩4箱

又分了一次

最后还剩下一箱

每个人大约运了41箱

  师板书:

124÷3≈40(箱)

  或者124=120+4120÷3=404÷3=1......1

  124÷3≈41(箱)

  (三)小结:

  师:

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很快地帮李叔叔解决难题的?

(估算)这节课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学生发言)在生活中你还认为哪些地方用得到估算呢?

  估算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

它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

当我们遇到数字较大的题目

比如分东西

而你又不能准确地算出该平均分多少物品给每个人时

我们就可以用估算来计算

  (四)巩固练习

加深印象:

  做P16"做一做"第1、2题

  1、学生说说题意

并说一说为什么260可以看作240或者280

  之后解答这道题目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本道题

之后进行全班性讲评

(五)课外延伸

拓展思维:

  游戏:

神算子

  游戏的规则:

  1、要求学生把事先准备好的牙签放到一起

  2、每抓一把牙签后放到一边

先数出根数

接着再快速地算出该平均分给组内每个成员多少根牙签

  3、每人一次机会

看谁算得又快又好

  4、最后评选出组内的神算子

  板书设计:

  124÷3≈40(箱)

  或者124=120+4

  120÷3=40(箱)4÷3=1(箱)......1(箱)

  124÷3≈41(箱)

教后记:

  

3、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

初步学会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一位数除两位数

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

掌握除法算式的演算格式

教学过程:

  一、沟通旧知

建立联系1、口算

  600÷627÷3240÷8160÷4

  2、笔算

  3)99)37

  二、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出示P19植树情境图

让学生说图意

  2.引导观察: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怎样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演)

  42÷252÷2

  3.师:

42÷2等于多少(生:

42÷2=21)

  你是怎么想的?

  (生:

40÷2=202÷2=120+1=21)

  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

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

(揭示课题)板书:

一位数除两位数

  三、自主探索

领悟算法

  1.教学例142÷2=21

  

(1)用竖式计算

你们会吗?

试试看

  学生独立计算后

反馈

  第一种第二种

  2121

  2)422)42

  4242

  00

  

(2)比较一下

你喜欢哪一种算法?

说说理由

  学生发表意见:

(学生多数会喜欢地一种算法

简单、竖式短

很少有学生喜欢第二种也就是课本例题的形式)

  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