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实用资料精排版铸造厂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2929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8.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情期间实用资料精排版铸造厂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疫情期间实用资料精排版铸造厂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疫情期间实用资料精排版铸造厂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疫情期间实用资料精排版铸造厂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疫情期间实用资料精排版铸造厂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疫情期间实用资料精排版铸造厂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疫情期间实用资料精排版铸造厂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疫情期间实用资料精排版铸造厂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疫情期间实用资料精排版铸造厂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疫情期间实用资料精排版铸造厂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docx

《疫情期间实用资料精排版铸造厂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疫情期间实用资料精排版铸造厂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疫情期间实用资料精排版铸造厂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docx

疫情期间实用资料精排版铸造厂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

第五章消失模车间岗位事故及应急处理

第一节白膜切割岗位常见安全事故原因及相应现场处置预案

(一)白膜切割岗位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

1、作业人员没有经过培训,没有掌握岗位操作实务,不具备独立上岗的能力。

存在酒后上岗和违章作业现象。

2、作业人员着装不符合“三紧”要求,没有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女同志长头发没有纳入帽内,有打领带外露、戴围巾上班的现象。

3、作业前,没有认真检查每台切割机电源线及接头有无破损,绝缘是否完好,变压器是否将电压调至36V以内。

4、用湿手接触开关旋钮,容易发生触电事故;使用电极丝切割时,用手直接接触电极丝,易发生触电事故。

在通电状态下或机器正在运转时,接触电器柜和操作台内的电气元件,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5、模样制造场地有吸烟现象,泡沫切割机附近没有放置性能正常的二氧化碳或其他相应的灭火器材。

6、模样制造场地5S管理不到位,边角料没有堆放整齐。

7、使用粘结胶水时,操作人员没有戴好胶手套操作。

8、接触式调压器、塑胶枪、电扇、空调等设备没有接在漏电短路保护器下,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9、用电热丝切割泡沫时,没有根据电热丝的直径调整好加热温度和切割速度,切割完毕没有及时切断电源,容易导致电极丝过热发生火灾。

10、带电进行查线或更换电气元件,容易发生触电或受伤。

不具备相应技术资格的维修人员对数控机床和电气设备进行维修,容易发生意外。

11、维修人员在维修保养时应确保机器处于停止工作状态,必须认真落实停机、断电、挂牌“三步曲”,以免机器突然运行而发生人为伤害事故。

12、下班前,应由专人切断室内照明及设备电源,确保消防安全。

(二)白膜切割岗位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练掌握岗位操作实务,具备独立上岗的能力。

严禁酒后上岗,严禁违章作业。

2、作业人员着装必须符合“三紧”要求,正确佩戴劳动保护用品,女同志长头发必须纳入帽内,不允许打领带、戴围巾上班。

3、作业前,要认真检查每台切割机电源线及接头有无破损,绝缘是否完好,变压器是否将电压调至工作需要的安全电压,严禁超过36V。

4、不要湿手操作任何开关旋钮,以防止触电;使用电极丝切割时,手应持鳄鱼压柄内,不允许手接触电极丝,以防触电。

当通电或机器正在运转时,不要接触电器柜和操作台内的任何电气元件,否则会发生触电事故。

5、模样制造场地严禁吸烟,泡沫切割机附近放置性能正常的二氧化碳或其他相应的灭火器材。

6、模样制造场地要保持整洁,边角料要堆放整齐。

7、使用粘结胶水时,操作人员要戴好胶手套操作。

8、接触式调压器、塑胶枪、电扇、空调等设备必须接在漏电短路保护器下,防止触电事故。

9、用电热丝切割泡沫时,要根据电热丝的直径调整好加热温度和切割速度,切割完毕要及时切断电源,避免电极丝过热发生火灾。

10、不要带电进行查线或更换电气元件,否则会触电或受伤。

具备相应技术资格的维修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电气维修技术要求,才可维修该设备,以防发生意外。

11、维修人员在维修保养时没有认真落实停机、断电、挂牌“三步曲”,容易发生机械伤害事故。

12、下班前,没有切断室内照明及设备电源,容易引发火灾事故。

第二节白膜粘接岗位常见安全事故原因及相应现场处置预案

(一)白膜粘接岗位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

1、操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掌握本岗位的起吊、砂回收、造型等操作事务就安排上岗。

2、没有按照规范要求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3、有酒后上岗、在禁烟、禁火区内吸烟和违章作业的现象。

4、作业前没有对作业现场电源线及设备完好性进行检查。

5、手工切割产品前,没有将接触式调压器控制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档位,易发生触电事故。

6、塑料焊枪使用前,没有检查其是否接在漏电断路器下,电源线有无破损。

7、作业现场杂乱,没有认真执行5S的管理要求。

8、作业结束,生产现场用电设备没有切断电源,易发生电气火灾事故。

(二)白膜粘接岗位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本岗位的起吊、砂回收、造型等操作事务,具备独立上岗的能力。

2、必须按照规范要求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主动做好个体防护要求。

3、严禁酒后上岗,严禁在禁烟、禁火区内吸烟,严禁违章作业。

4、作业前要对作业现场电源线及设备完好性进行检查,确保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5、手工切割产品前,必须将接触式调压器控制在36V以下的安全电压档位,否则容易发生触电安全事故。

6、塑料焊枪使用前,必须检查其是否接在漏电断路器下,电源线有无破损。

7、作业现场通道必须畅通,堆码必须整齐划一。

8、作业结束,各种用电设备必须切断电源,确保用电安全。

第三节涂料岗位常见安全事故原因及相应现场处置预案

(一)涂料岗位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

1、操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掌握本岗位的起吊、砂回收、造型等操作事务就安排上岗。

2、没有按照规范要求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3、有酒后上岗、在禁烟、禁火区内吸烟和违章作业的现象。

4、作业前没有对作业现场电源线及设备完好性进行检查。

5、产品上涂前,没有先检查外观和粘接处是否严实无缝,松动和脱落,否则返回上道工序进行修改才可接收上涂。

6、涂料搅拌和配制没有严格按操作工步执行。

没有均匀将耐温涂料均匀浇注在模型表面,易发生产品质量事故及室内火灾事故。

7、烘干房内温度控制过高。

8、作业结束后,没有将耐火涂料定置存放,现场不符合5S管理规范的要求。

(二)涂料岗位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本岗位的起吊、砂回收、造型等操作事务,具备独立上岗的能力。

2、必须按照规范要求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3、严禁酒后上岗、严禁在禁烟、禁火区内吸烟和严禁违章作业。

4、作业前必须对作业现场电源线及设备完好性进行检查。

5、产品上涂前,先检查外观和粘接处是否严实无缝,松动和脱落,否则返回上道工序进行修改才可接收上涂。

6、涂料搅拌和配制应严格按操作工步执行。

必须均匀将耐温涂料均匀浇注在模型表面,不允许出现浇注涂料不均匀,引发产品质量事故及室内火灾事故。

7、烘干房内温度不可过高,上过涂的产品烘房内温度通常在40-50度左右。

8、作业结束后,应将耐火涂料定置存放,将所用的工具清洗干净,清理作业现场卫生,达到整洁。

第四节白膜造型岗位常见安全事故原因及相应现场处置预案

(一)白膜造型岗位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

1、操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掌握本岗位的起吊、砂回收、造型等操作事务就安排上岗。

2、没有按照规范要求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3、有酒后上岗、在禁烟、禁火区内吸烟和违章作业的现象。

4、作业前没有对作业现场电源线及设备完好性进行检查。

5、在安装模型到斗车里面时,没有落实防滑到受伤的措施。

6、作业现场环境不熟悉,容易发生碰伤事故。

7、下地坑作业没有进行作业前的申报,现场指定的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

8、作业结束后,没有按照5S的规定落实现场管理。

(二)白膜造型岗位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1、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本岗位的起吊、砂回收、造型等操作事务,具备独立上岗的能力。

2、必须按照规范要求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主动做好个体防护要求。

3、严禁酒后上岗,严禁在禁烟、禁火区内吸烟,严禁违章作业。

4、作业前要对作业现场电源线及设备完好性进行检查,确保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5、在安装模型到斗车里面时,手要抓紧脚要站稳,以防滑到受伤。

6、作业现场环境要熟悉,避免身体各部位碰到设备上面,发生碰伤事故。

7、下地坑作业必须进行作业前的申报,现场落实指定的安全措施,防止跌落、触电和窒息事故。

8、作业结束后,要对电器设备进行及时断电,做好现场整理整顿工作。

第五节白膜熔炼岗位常见安全事故原因及相应现场处置预案

(一)白膜熔炼岗位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

同砂型熔炼岗位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

(二)白膜熔炼岗位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同砂型熔炼岗位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同时特别注意:

1、消失模浇注温度要比普通砂型铸造温度高50-80度。

2、认真做好各材质的脱氧、孕育。

3、浇注前应先将铁水包做烘烤处理,不可冷包接水。

4、包内不可有渣质及时修好出水口。

5、炉台、炉内要干净卫生。

6、认真做好打碴手续。

7、工作完毕后,及时撬掉铁水包内的残余铁块。

第六节白膜去冒口岗位常见安全事故原因及相应现场处置预案

(一)白膜去冒口岗位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

1、操作人员没有指定专人,上岗前没有经过专项培训,掌握切割、吊装、打大锤、电动平板车等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

2、作业前,操作者没有认真检查切割机各部位:

切割机电源线有无破损,切割片应无破损、无严重缺口,并紧夹稳妥,皮带松紧应适度,防护罩安装到位,托座板与切割片距离应调节到恰当位置,排风(尘)扇运转应正常,并对主轴轴承进行润滑加油等。

行车运行是否正常,安全设施是否有效;吊具是否牢固可靠。

大锤锤头与手柄处有无裂纹,锤头有无裂纹。

3、切割机启动前,没有检查皮带上、主轴上、托座板与切割片间等处有无异物时,运行是否正常。

4、切割操作时,没有戴好手套、口罩、眼镜等劳动防护用品,着装不符合“三紧”要求。

5、切割时,铸件没有放稳妥,使蛮力进行切割。

6、切割时,没有使用挡板,对面站人没有及时叫开。

7、打大锤脚没有站稳,大锤甩出方向站人,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8、吊装产品吊点不考虑重心,拴挂不牢靠,容易发生翻转和掉落。

9、工作结束,产品码放不整齐,设备与生产现场的清扫、清洁工作没有做,现场杂乱无章,容易发生碰伤事故。

(二)白膜去冒口岗位事故现场处置预案

1、操作人员必须定专人,上岗前必须经过专项培训,掌握切割、吊装、打大锤、电动平板车等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

2、作业前,操作者应认真点检切割机各部位:

切割机电源线有无破损,切割片应无破损、无严重缺口,并紧夹稳妥,皮带松紧应适度,防护罩安装到位,托座板与切割片距离应调节到恰当位置,排风(尘)扇运转应正常,并对主轴轴承进行润滑加油等,确保生产中的正常、可靠、安全。

行车运行正常,安全设施有效;吊具牢固可靠。

大锤锤头与手柄处无裂纹,锤头无裂纹。

3、切割机启动前,应检查皮带上、主轴上、托座板与切割片间等处均无异物时,并空转1分钟,运行无异常时方可进行切割。

4、切割操作时,必须戴好手套、口罩、眼镜等劳动防护用品,并且衣服袖口、衣角都应扣紧,防止飘撒扇动而卷入,确保操作中的安全。

5、切割时,铸件应放稳妥,因浇冒口不平,应用较轻的力度,待接触平稳后,加重力度适中,防止力度过重而砂轮破裂的危险。

6、切割时,必须使用挡板,对面严禁站人。

7、打大锤要脚站稳,手抓牢,甩出方向严禁站人,防止工件溅起伤人。

8、吊装产品必须找准吊点,拴挂牢靠,防止掉落伤人。

9、当天去冒口工作结束,做好设备与生产现场的清扫、清洁工作。

第七节烘房岗位常见安全事故原因及相应现场处置预案

(一)烘房岗位常见事故及原因分析

1、操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没有掌握本岗位的操作事务,就安排独立上岗。

2、没有按照规范要求正确穿戴劳动防护用品。

3、有酒后上岗、生产现场吸烟和违章作业现象。

4、使用烘房前,没有检查电线和接头是否接牢,绝缘是否良好,房内有无金属物搭连。

5、在用烘房前,没有检查烘房内有无杂物和易燃易爆危险品,鼓风机、排风机、仪表、管路、排空阀等附属设备是否良好。

 

6、烘房室内的温度超过额定温度,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仍旧在使用。

7、烘房室内的监控测温仪没有定期进行维护保养;蒸汽盘管没有进行排污,管道内积水容易产生液击,损坏设备。

8、其它易燃物质存放在烘房室内。

9、在烘房内烘衣服及其它杂物,作业人员利用烘箱取暖。

10、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放入烘房内;浸漆产品没有待漆滤尽进入烘房。

11、打开烘房门没有先通风换气就进入烘房内;产品进烘房没有认真检查,没有用非燃烧性材料放稳垫牢,容易发生倾倒滚动。

12、关闭烘房没有确认里面是否有人。

13、用蒸气的烘房其安全控制阀没有专人调节,现场无处置预案。

14、烘房内外杂物多,摆放零乱;烘房附近消防设备无人维护,操作者不熟悉使用方法。

15、工作场地禁烟禁火管理不到位。

16、开烘时没有实行双人操作,工作中出现两人同时离岗的现象。

17、工作完成后,没有对烘房进行降温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