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臭气净化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2998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污水处理厂臭气净化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臭气净化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臭气净化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臭气净化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臭气净化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臭气净化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臭气净化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污水处理厂臭气净化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污水处理厂臭气净化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污水处理厂臭气净化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臭气净化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污水处理厂臭气净化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

2.2编制原则

1.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政策和地方政府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2.按照业主方的要求,通过分析比较和调查研究,选用符合实际的工艺方案,以期获得较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3.遵照国家对环境及空气质量的总体要求,实现水污染与环境协调发展;

减少排放废气中污染物的含量,维护和改善周边生态环境,提倡清洁生产,顺应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总体要求。

4.采用先进可靠的臭气治理工艺,选用安全可靠的臭气处理系统和工程材料,提高防御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确保臭气治理系统和装置在技术上的先进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操作上的可靠性。

5.结合本项目的特点,按照区域不同浓度的恶臭气体的不同情况和治理需求,采用与之相应的臭气治理工艺,在确保实现治理目标的同时,以降低臭气治理系统综合运行费用和节约能耗,减少药剂使用量,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臭气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满足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为方案设计的出发点和实现目标。

6.妥善处理废气处置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废水及剩余废弃物,杜绝二次污染。

7.努力提高和保证供电、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安全可靠性。

8.全面贯彻节能减排、环保、安全、卫生、防火原则。

2.3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

1.基础数据和有关环境污染控制要求介绍

2.设备基础尺寸的质量要求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管路输送设计规范

GBJ19-87(2001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4.除臭系统设计参考标准

GB14554-93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3095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GB12348     《工厂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T14675    《空气质量恶臭的测定、三点比较式臭袋法》

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Z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T14678    《空气质量硫化氢、甲硫醇、甲硫醚、二甲二硫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5.检测控制系统参考规范

IEC439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组件》

IEC113     《电工技术图表》

IEC529     《外壳防护等级》

IEC158     《低压接触器》

IEC269     《低压熔断器》

IEC51     《模拟电气测量仪器》

6.安全防爆参考规范

GBJ16-87    《建筑安全设计规范》

7.设备安装及验收规范

GB50275-98《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规范》

GB50236《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43《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464《建筑材料不燃性试验方法》

GB7220-87《表面粗糙度测定方法》

JGJ141-2004《通风管道技术规程》

2.4设计排放标准

1、废气(臭气)经过治理后,不受其它因素影响,厂界达到《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厂界(防护带边缘)废气排放二级标准。

表1臭气处理后排放指标(厂界二级)

序号

控制项目

单位

二级

新扩改建

现有

1

mg/m3

1.5

2.0

2

三甲胺

0.08

0.15

3

硫化氢

0.06

0.10

4

甲硫醇

0.007

0.010

5

甲硫醚

0.07

6

臭气浓度

无量纲

20

30

2、处理后无感官臭味。

3.臭气分析

3.1废(臭)气体来源及组成

国家标准GB14554-93将恶臭定义为:

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

恶臭物质大致可分为五类:

1、含硫的化合物,如H2S,硫醇类,硫醚类;

2、含氮的化合物,如NH3,胺类、酰胺、吲哚类;

3、卤素及衍生物,如cl2,卤代烃;

4、烃类,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

5、含氧的有机物,如醇、酚、醛、酮、有机酸等。

工业生产、市政污水、污泥处理及垃圾处置设施等是恶臭气体的主要来源。

本项目恶臭气体主要产生在屠宰场屠宰过程产生的大量恶臭气体,未净化的恶臭气体散发到环境空气中,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污染。

产生的恶臭污染物质主要是氨、硫化氢、甲硫醇气体等。

3.2废(臭)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恶臭对人体的危害很大:

它危害呼吸系统,人们突然闻到恶臭,就会产生反射的抑制吸气,使呼吸次数减少,深度变浅,甚至完全停止吸气,即所谓“闭气”,妨碍正常呼吸功能;

它危害循环系统,随着呼吸的变化,会出现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如氨等刺激性臭气会使血压出现先下降后上升、脉搏先减慢后加快的现象;

它危害消化系统,经常接触恶臭,会使人厌食、恶心,甚至呕吐,进而发展为消化功能减退;

它危害内分泌系统,经常受恶臭刺激,会使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影响机体的代谢活动;

它危害神经系统,长期受到一种几种低浓度恶臭物质的刺激,会引起嗅觉消失、嗅觉疲劳等障碍。

恶臭使脑神经不断受到刺激和损伤,最后导致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的调节功能失调;

恶臭使人精神烦躁不安,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判断力不从心,记忆力下降,影响大脑的思维活动。

本项目产生的主要臭气物质为H2S、NH3、甲硫醇等微量有机组分气体。

其主要组分的性质如下:

表3主要污染物性质

物质

分子式

H2S

分子量

34.08

嗅阈值

0.025~025μg/L

熔/沸点

—82.9℃/—61.8℃

物性

无色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

相对密度(空气)

1.19

溶解性

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发生氧化等反应

氨气

NH3

17.03

0.5~1.0mg/m3

-77.8℃/-33.5℃

无色气体,强烈刺激性气味

0.5962

极易溶于水,溶于乙醚、乙醇

CH4S

48.10

-123.1℃/5.96℃

无色气体,有不愉快的气味

0.8599(25℃);

0.8665(20/4℃)

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明火、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与水、水蒸气、酸类反应产生有毒和易燃气体。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4.废(臭)气治理工艺选择及介绍

4.1工艺技术方案选择

除臭技术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运营经验,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加强,在国内也正开始兴起并呈走向蓬勃的趋势。

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除臭技术有活性炭吸附法、热氧化法、氧离子基团除臭法、化学洗涤法、生物过滤法、植物液除臭法和高能离子除臭技术等。

根据现场条件,结合我公司多年的除臭行业经验,方案选择工艺为:

生物过滤净化除臭工艺,具有无二次污染,运行费用低,便于维护等优点,适合本项目现场条件。

4.2生物过滤除臭工艺介绍

4.2.1生物过滤工艺原理

生物过滤工艺采用了液体吸收和生物处理的组合作用。

臭气首先被液体(吸收剂)有选择地吸收形成混合污水,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中的污染物降解。

具体过程是:

先将人工筛选的特种微生物菌群固定于填料上,当污染气体经过填料表面初期,可从污染气体中获得营养源的那些微生物菌群,在适宜的温度、湿度、pH值等条件下,将会得到快速生长、繁殖,并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当臭气通过其间,有机物被生物膜表面的水层吸收后被微生物吸附和降解,得到净化再生的水被重复使用。

污染物去除的实质是以臭气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吸收、代谢及利用。

这一过程是微生物的相互协调的过程,比较复杂,它由物理、化学、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化学反应所组成。

生物除臭可以表达为:

污染物+O2→细胞代谢物+CO2+H2O

污染物的转化机理可用下图表示:

微生物除臭过程分为三步:

(1)臭气同水接触并溶解到水中;

(2)水溶液中的恶臭成分被微生物吸附、吸收,恶臭成分从水中转移至微生物体内;

(3)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恶臭成分作为营养物质为微生物所分解、利用,从而使污染物得以去除。

微生物除臭是利用微生物细胞对恶臭物质的吸附、吸收和降解功能,对臭气进行处理的一种工艺。

主要过程如下:

通过收集管道,抽风机将臭气收集到生物滤池除臭装置,臭气经过加湿器进行加湿后,进入生物滤池池体,后经过填料微生物的吸附、吸收和降解,将臭气成分去除。

4.2.2生物过滤工艺特点及流程

1、生物过滤工艺特点:

l建设成本投入低;

l压力损失小,设备运行能耗低,运行成本低于其他方法,比如活性碳法,焚烧法;

l真正的绿色方法——没有使用有害的化学药品,能源需求低廉,不产生二次污染物,最后的产物是良性的;

l全自动控制,全天候工作,只需巡视,运行稳定可靠,适应不同条件的运行状况

l处理效率高、去除效果明显,对主要恶臭气体H2S的去除率达98%;

l维护简便、多材料、多类型,满足不同工作环境。

2、生物除臭工艺流程:

整个生物过滤除臭系统主要由管道输送系统、生物过滤池、排放系统和辅助整个除臭系统的控制系统、排放系统组成。

具体流程参见下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