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30594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539.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环评报告表文档格式.doc

预期投产日期

工程内容及规模:

1、项目来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第253号令)以及**环保局的要求,该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受****公路养护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我单位承担了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根据环评技术导则和**环保局对本项目评价工作的要求,我单位在现场踏查、收集有关资料和初步工程分析的基础上,对厂址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和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编制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供建设单位上报审批。

2、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6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2005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年第253号令: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1998年月日11月9日);

(8)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1)19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2001年2月21日);

(9)国家环境保护部HJ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

(10)国家环保部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

(1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HJ/T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

(12)国家环保部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13)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388–2004《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

3、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

****公路养护有限责任公司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建设项目

建设性质:

新建

建设地点: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使用已建沥青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沥青混凝土的生产。

项目东侧为**,南、北、西三侧均为草地。

其地理位置详见附图1及照片。

4、项目投资及资金来源

该项目总投资245万元,全部由企业自筹解决。

5、建设内容

本项目占地面积12000m2,项目拟建控制室、锅炉房、检斤室、车队宿舍、实验室、食堂等,建筑面积308m2。

详见表1,项目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2。

表1建筑物、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工程名称

单位

建筑物、构筑物面积

层数

结构形式

基础形式

备注

1

控制室

m2

16

轻钢结构

独立基础

2

锅炉房

10

3

检斤室

4

值班室

5

车队宿舍

18

6

实验室

12

7

维修宿舍

8

食堂

40

9

配件库

20

维修车间

11

矿粉库

60

储煤库

80

合计

308

-

6、建设规模

根据项目产品的市场供需情况,确定本项目建设规模为年产1万吨沥青混凝土。

7、主要原辅材料

表2原辅材料消耗一览表

原辅材料

数量

来源

碎石

t

9200

外购

矿粉

510

沥青

焊条

0.03

120

506.4

万kw·

h

1.2

8、项目主要生产设备

表3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台/套)

沥青混凝土拌合站

LJ1500

电焊机

砂轮机

切割机

空气压缩机

380V18.5KW

380V15KW

粉煤机

导热油锅炉

LSB1-0.4-WIII

振动筛

9、土建工程

项目已建,本次环评为补做,不存在土建工程。

10、配套工程情况

(1)给水

本项目用水来源于厂区自打水井,能够满足项目生产及生活用水需要。

根据项目基本情况,用水主要有生活用水、厂区冲洗水,日新鲜用水量为4.22m3/d。

表4目生产生活用水量一览表

用水项目

用水量标准

用水单位数

小时变化系数(K)

使用时数(h)

用水量

平均时

最大时

最高日

生活用水

60L/人.天

2.0

0.09

0.18

0.72

厂区冲洗水

0.4375

0.875

3.5

0.5275

1.055

4.22

(2)排水

项目冲洗废水产生量为336t/a,循环利用,经沉砂池沉淀后回用于地面及设备清洗,故冲洗废水不外排;

生活污水产生量为69.12t/a,排入自建防渗旱厕,不外排。

(3)供电

本项目用电由村供电站输送,在站房内已建配电室内设有配电柜1台,为生产设备、场区照明等装置配电。

(4)供热

项目冬季不生产,故项目不需供热;

项目使用一台LSB1-0.4-WIII型燃煤蒸汽锅炉为生产过程加热。

锅炉参数:

额定蒸发量:

1t/h

额定工作压力:

0.4Mpa

额定蒸汽温度:

151℃(饱和)

受热面积:

41.2m2

水容积:

2.25m3

炉排面积:

1.5441.2m2

适用煤种:

ⅠⅡ类无烟煤

耗煤量:

140kg/h

外形尺寸:

2230mm×

4700mm

11、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1)劳动定员

项目劳动定员12人。

(2)工作制度

项目采取单班制工作制度,每天工作8小时(8:

00~17:

00,午休2小时),年工作120天。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位于**,项目已经建成,目前存在的问题:

1、项目拌和机产生的粉尘没有经过处理即排入大气;

2、项目产生的沥青烟、食堂油烟没有采取环保措施;

3、厂区地面没有硬化,汽车行驶过程中产生大量扬尘;

4、项目冲洗废水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入周围水体;

5、拌和机、振动筛、空气压缩机、切割机等没有相应降噪措施;

6、沥青烟吸附装置产生的废活性炭、沉淀池污泥没有采取环保措施。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1、环境空气质量概况

①监测布点

项目具体监测点位布设详见表6及附图1。

表6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点位置

监测点号

测点名称

**

②监测单位及监测时间

监测单位:

**环境保护监测站

监测时间:

2013年10月11-17日

③监测因子

监测因子为TSP、NO2、SO2(日均值)等三项。

④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选用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

⑤评价方法

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同时计算污染物日均值超标率,公式如下:

式中:

Ii=i种污染物的环境质量指数;

Ci=i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值,mg/m3;

Coi=i污染物的评价标准,mg/m3。

⑥环境空气现状监测结果及评价结果详见表7和表8。

表7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统计表

监测日期

监测项目

13

14

15

17

永庆乡

TSP

0.057

0.044

0.061

0.051

0.060

0.045

0.042

SO2

0.004

NO2

0.012

0.010

0.014

0.013

表8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结果统计表

监测点位

项目

1#

浓度范围(mg/m3)

0.042-0.061

0.010-0.014

超标率(%)

最大超标倍数

标准指数

0.14-0.203

0.027

0.083-0.117

由评价结果可以看出,监测点位的单项标准指数TSP、SO2、NO2均达标,本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较好,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有一定的大气环境容量。

2、地表水环境质量概况

①监测断面的布设

本项目所在区域范围内主要水体为**。

监测断面布设情况详见表9及附图1。

表9地表水监测断面布设情况

监测断面

上游200m

2#

下游1000m

2013年10月11日

③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选择5项指标,即COD、BOD5、NH3-N、石油类、PH等5项。

④评价方法

采用单项标准指数法对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进行评价,评价模式如下:

式中:

Si,j—单项水质评价因子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Ci,j—水质评价因子i在第j点的监测值,mg/L;

Csi—i因子的评价标准,mg/L。

pH的标准指数公式:

SpH,j=

Si,j——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标准指数;

Ci,j——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实测浓度(mg/l);

Csi——单项水质参数i在第j点的评价标准(mg/l);

pHsd——pH值标准规定的下限值;

pHsu——pH值标准规定的上限值。

水质参数的标准指数>

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⑤评价标准

根据《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各断面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标准。

⑥监测结果

本次监测结果详见表10。

表10水质现状评价结果统计表单位:

mg/L

PH(无量纲)

7.71

7.73

石油类

0.026

COD

12.8

14.2

氨氮

0.090

0.124

BOD5

1.20

1.27

⑦评价结果

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详见表11。

表11地表水水质标准指数计算结果表

环境标准

6-9

0.355

0.365

0.05

0.52

0.85

0.95

0.5

0.248

0.4

0.42

由监测结果可知,各项监测因子在个监测断面均达标,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较好,尚有一定的环境容量。

3、声环境质量概况

①监测布点、时间与方法

建设项目厂区外1m处共布设了4个监测点位,监测点位、项目和频次见表11,位置详见附图2。

②评价标准

评价区域为环境噪声1类区,确定声环境质量评价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1类标准。

其环境噪声限值详见表12。

表12环境噪声监测点位、项目和频次

名称

点位

频次

厂界噪声

东、南、西、北厂界外1m处设4个监测点位,具体位置见附图2。

等效A声级

昼、夜各1次

2013年12月16日

③现状评价结果及其分析

环境噪声监测统计结果见表13。

表13厂界环境噪声监测结果

项目

监测结果(LeqA)

达标性分析

昼间

夜间

昼间标准

夜间标准

是否达标

厂界

1m处

1#东厂界

52.6

42.6

55

45

达标

2#南厂界

49.3

39.8

3#西厂界

48.4

40.2

4#北厂界

51.8

40.5

以《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1类区标准评价,各监测点位均能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区标准要求,评价区声环境质量状况良好。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建设沥青混凝土拌合站一座。

东侧**。

因此,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

表14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环境保护目标

与项目相对位置

保护级别

厂区

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1类

居民

北300m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空气: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中二级标准,见表15。

表1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修改单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二级标准浓度限值

年平均

μg/m3

24小时平均

150

1小时平均

500

240

PM10

100

200

300

地表水:

与本项目有关的地表水为**,根据《吉林省地表水功能区划》(DB22/388-2004),本项目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Ⅱ类标准,见表16。

表1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单位:

mg/L(pH除外)

污染物

pH

Ⅱ类标准

≤3

≤15

≤0.05

≤0.5

声环境:

项目所在区域位于**,属于1类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1类标准,见表17。

表17声环境质量标准

排污类别

标准

级别

标准限值

标准来源

噪声

1类区

55dB(A)

45dB(A)

(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

污染物排放标准

废气:

项目大气污染物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级排放标准,见表18;

职工食堂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3271-2001)中的小型标准,见表19;

锅炉废气执行《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01),见表20。

表18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

排气筒高度(m)

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

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

颗粒物

1.0

氮氧化物

0.77

0.12

苯并[a]芘

0.30×

10-3

0.050×

0.008μg/m3

沥青烟

75

生产设备不得有明显的无组织排放存在

表19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规模

基准灶头数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速率(%)

小型

<3

表2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烟气黑度

(林格曼黑度,级)

Ⅱ时段

烟尘

二氧化硫

900

NOx

/

废水:

本项目冲洗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循环利用,不外排;

生活污水排入自建防渗旱厕,定期清掏还田,不外排,故本项目不设污水排放标准。

噪声:

该项目施工期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营运期噪声排放执行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1类标准,见下表。

表2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单位dB(A)

排污

类别

70

GB12523-2011《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表2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55(A)

45(A)

GB12348-2008《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总量控制标准

根据“十二五”总量规划和本项目排污特征,建议本项目主要为SO2:

0.1512t/a,NOx:

0.324t/a。

该指标应上报**环保局批准后方可执行。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营运期工艺流程:

噪声、粉尘

骨料

装载机

集料斗

分料系统

废石料

粉尘

称料系统

噪声

拌和机

粉料

螺旋输送机

残渣

沥青储罐

锅炉加热

沥青泵

成品

外运

图1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节点示意图

生产工艺概述:

沥青混合料主要由石油沥青和骨料(碎石)混合拌制而成。

其一般流程可分为沥青预处理和骨料预处理,而后进入搅拌机拌和后即为成品。

本项目拌和机为1500型间歇式拌和机,其产量为120t/h,并装有温度检测系统及保温的成品贮料仓和二次除尘设备。

①沥青预处理流程:

沥青是石油化工厂热解石油气原料时得到的副产品。

本项目沥青原料进厂时为散装沥青,由专用沥青运输车将沥青通过密闭管道输送入沥青储罐。

使用导热油炉将沥青间接加热,使其加热至150-160℃,通过管道及沥青泵将沥青输送到拌和机的拌缸中,与骨料混合并进行拌和。

②骨料预处理流程:

项目设置骨料储存仓库,骨料按种类、规格的不同分别堆放,各骨料堆插立指示牌,写明材料名称和规格。

相邻料堆之间用砖墙隔开,全部骨料采用苫布覆盖,防止雨淋和灰尘。

骨料用ZL50装载机送入拌和机的集料斗。

③进入拌和仓搅拌的还有矿粉(主要成份为石灰石),矿粉人工填加后由螺旋输送机装入矿粉储存罐内,采用电脑自动控制其加入量。

④进入拌和机的沥青、骨料、矿粉经拌和得到沥青混合料成品,拌和时间以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为准,拌合时间宜为30-50秒(其中干拌时间不得少于5s)。

成品出料由小斗车经滑道提升到成品仓后装入运输车辆外运,生产出料过程为间断式。

主要污染工序:

施工期

项目已建成,本次环评为补办,因此,不存在施工期土建工程,没有施工期的污染工序。

营运期

1.废水

本项目营运期生产过程无需用水,用水主要为员工日常生活用水和冲洗用水,故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为员工的生活污水和冲洗废水。

(1)生活污水

根据用水定额可知,职工生活用水量按60L/d·

人计,项目共有职工12人,因此生活用水总量为0.72m3/d,排水系数按0.8计算,年工作天数为120天,则项目生活污水产生量为69.12m3/a。

生活污水中各污染物浓度选用《城市污水回用技术手册》中低浓度生活污水水质,为CODCr:

250mg/L、BOD5:

100mg/L、NH3-N:

20mg/L,则各污染物排放量CODCr:

0.01728t/a、BOD5:

0.006912mg/L、NH3-N:

0.0013824t/a。

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自建防渗旱厕,定期清掏还田,不外排。

(2)冲洗废水

项目拌合区及筛分生产区需冲洗,场地冲洗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为悬浮物,最高日污水产生量为2.8m3/d,经沉砂池处理后,回用于冲洗过程。

回用水量约为2.24m3/d,其余部分随污泥带出。

2.废气

本项目投产后产生的废气污染物排放主要有沥青烟、锅炉废气、恶臭气体、粉尘、堆场风力起尘、焊接烟尘和食堂油烟废气。

(1)沥青烟

沥青烟是指石油沥青及沥青制品生产中排放的液态烃类有机颗粒物质和少量气态烃类物资(常温下),以烃类混合物为主要成份,多为多环烃类物质,其中以苯并[a]芘为代表物质。

纯苯并[a]芘为黄色针状晶体,熔点179℃,沸点310℃左右,能溶于苯,稍溶于醇,不溶于水,是石油沥青中的强致癌物质,可引起皮肤癌,通常附在沥青烟中直径小于8.0µ

m的颗粒上。

本次环评重点分析沥青油烟中苯并[a]芘对周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

本项目生产所需沥青先通过导热油炉加热,再经由沥青泵送入搅拌仓中,因此在沥青加热和混合搅拌工序会产生沥青烟。

参考《工业生产中的有害物质手册》第一卷(化学工业出版社,1987年12月出版)及《有机化合物污染化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