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3075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97.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9页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9页
亲,该文档总共4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docx

K722+970施工组织设计最终定稿版

一、编制依据

1.原铁道部《铁路技术管理规程》、《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运[2012]280号)、《客货共线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桥梁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铁路建设项目竣工文件编制移交办法》。

2.《兰州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兰铁办〔2013〕2号)、《关于加强营业线及邻近营业线施工安全控制的通知》(兰铁安函[2013]133号)、兰州铁路局安全“高压线”、施工“十不准”。

3.《甘肃华澳铁路综合工程有限公司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甘澳安〔2012〕10号)、《甘肃华澳铁路综合工程有限公司大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办法》(甘澳技〔2012〕11号)、《甘肃华澳铁路综合工程有限公司电缆安全防护制度流程》(甘澳技〔2012〕105号)和《甘肃华澳铁路综合工程有限公司现场施工用电安全管理技术标准》(甘澳技〔2013〕65号)。

4.兰州金轮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关于《西气东输三线天然气管道穿越兰新铁路K722+9701-3.0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施工图设计》(图号:

2013-35-6)文件。

5.兰新线运输现状及现场施工勘察资料。

二、工程概况和施工特点分析

兰新线K722+9701-3.0m钢筋混凝土框架涵为西气东输三线管道穿越铁路护涵,位于酒泉—嘉峪关区间,下穿既有兰新上下行线。

框架涵与线路正交90°,结构高度3.0米(净高2.2米),主体全长33.0米。

框架涵主体采用C35商品混凝土,抗渗等级P8。

挖孔桩¢150计4个(深度9.0米),1.5m×1.7m计2个(深度9.0米)。

施工区段既有线路技术参数:

直线段,无缝线路、P60型钢轨;双线电气化,线间距为4.2米;路基高度2.5m~3.0m米;锁定轨温为21℃;Vmax=160km/h。

涵址处地质情况:

此处地层由上至下2层组成。

第一层岩性特征为粉质粘土,褐黄色,稍湿,可塑,厚度约5.2m~4.2m,土质不均匀,局部夹粗砂,表面无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干强度及韧性中等。

土石工程分级为Ⅱ级,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Pa。

第二层岩性特征为卵石,杂色,密实,干。

颗粒级配良好,成份为花岗岩、石英岩、大理岩、砂岩,一般粒径为50mm~100mm,卵石颗粒含量大于60%,含少量漂石,漂石占总重量的10%~20%。

大小混杂,交错排列。

空隙中充填砾石、及砂砾。

土石工程分级为Ⅲ级,承载力特征值fak=360kPa。

框架桥位于兰新线酒泉—嘉峪关区间区间,处于两接触网中间,所以框架预制及顶进不影响接触网杆。

三、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艺流程

放线、场地平整、电缆探测

 

(二)重点工作简介

工程计划2013年7月16日开工,2013年9月20日竣工,计划工期:

67天。

主要配合单位有嘉峪关车务段、嘉峪关工务段、嘉峪关供电段、嘉峪关电务段、兰州通信段等单位。

本工程在进场完成施工准备及人工探明光电缆并做好防护后,在线路左侧完成工作坑开挖、预制钢筋混凝土框架涵,在框架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既有线加固、框架顶进施工。

本工程采用顶进法施工,顶进到位后,进行检查井施工。

框架涵主体采用C35商品混凝土,在线路左侧预制,采用3台320T千斤顶将框架顶进到位。

本工程线路加固采用D24型施工便梁加固架空线路。

利用1台120T汽车吊架拆便梁。

框架顶进施工期间施工地段列车限速45km/h。

主梁及辅梁区纵梁支撑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挖孔桩,护壁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两线间挖孔桩尺寸150cm*170cm、桩长7.0米,挖孔桩2个,线路两侧挖孔桩桩经150cm,桩长7m,挖孔桩4个。

挖孔桩桩底低于框架底以下不小于1.0米。

挖孔桩施工期间施工地段列车限速60km/h。

(三)主要工程数量(如下)

(四)项目管理机构设置

我公司在施工现场设立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设项目经理、总工程师、安全、技术、质量、施工、材料、财务负责人。

作业层设桥涵架子队、线路架子队。

1.组织机构

序号

职务

姓名

资历

职称

1

项目经理

曹明荣

10年

工程师

3

技术负责人

屈武

6年

助理工程师

4

质检员

邢康民

2年

技术员

5

安全负责人

薛虎成

12年

技术员

6

材料负责人

李伟忠

25年

助理工程师

7

资料员

吴燕

10年

资料员

部位

项目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框架主体

C35防水混凝土>P8

150.1

商品混凝土

HRB335/HPB235钢筋

t

18.6/1.2

抗裂防水剂P-NR

Kg

795.4

框架顶面甲种防水层

150.4

丙种防水层

256.0

C40钢纤维保护层

5.9

M10水泥砂垫垫层

5.9

制安/拆除钢刃角

t

1.0/1.0

预制框架

及顶进

预制箱体挖土方

6983.8

回填

滑板/后背梁C20混凝土

56.3/2.1

拆除

滑板、后背梁钢筋

t

1.8

后背M10浆片

80.1

拆除

底板润滑层及隔离层

228.0

滑板底部夯填碎石垫层

34.2

顶进挖土方

426.2

回填路基土方

71.0

A组填料

顶进行程

m

39.0

线路加固

线路加固

股道

2

填筑吊车作业平台土方

8971.6

挖孔桩C25钢筋混凝土/钢筋

m³/t

109.6/5.3

挖孔桩护壁钢筋混凝土/钢筋

m³/t

17.82/2.72

挖孔桩土方

131.4

补充道碴

144.0

路基注浆

m³土体

2071.6

附属工程

拆除恢复防护网

m

100

检查井C35混凝土/钢筋

m³/t

23.7/1.6

商品混凝土

抗裂防水剂P-NR

Kg

156.8

其它工程

外运土方

10011.7

运距10km

基坑回填

6983.8

2.主要职责

序号

职务

工作内容

1

项目经理

全面负责本工程的各项管理

2

支部书记

全面负责本工程的后勤保管、监管安全管理

3

技术负责人

全面负责工程技术管理

4

质检员

全面负责工程质量管理

5

安全负责人

全面检查现场安全管理

6

材料负责人

全面负责工程材料、设备、机具管理,落实到位情况

7

资料员

负责本工程资料的收集、整理、组卷及移交

(五)机械设备配置

1.拟投入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单位

产地国

型号(功率、吨位、容积)

数量

自有

租赁

1

施工便梁

国产

D24型

2

租赁

2

汽车吊

国产

120t

1

租赁

3

装载机

国产

ZLM50E

1

租赁

4

自卸汽车

国产

10-15t

2

租赁

5

钢筋弯制机

国产

GW-40

1

自有

6

搅拌机

国产

1

自有

7

发电机

国产

100kw

1

自有

8

插入式振动棒

国产

8

自有

9

蛙式打夯机

国产

BA-25

4

自有

10

顶镐

国产

320t

4

自有

11

泵站

国产

2

自有

12

钻机

国产

GXY-150

2

租赁

13

潜孔钻机

国产

1000B

5

租赁

2.拟投入主要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

序号

仪器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用途

1

经纬仪

JDJ6

1台

测量

2

水准仪

DS3

1台

测量

3

混凝土试模

150×150×150

3套

试验

4

砂浆试模

100×100×100

3套

试验

5

磅秤

1000Kg

1台

计量

6

坍落度桶

1个

实验

(六)工地临时设施安排

施工现场不涉及临时征地,为便于大型机械及D24型便梁顺利进场,修建运梁便道。

施工、生活用水用水罐车拉运,现场设蓄水池及水桶以满足施工、生活用水。

施工、生活用电计划从施工现场附近电力贯通线接入,如无法接入,用100KW发电机解决施工、生活用电。

四、具体方案

(一)工序流程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起讫日期

劳力、机械投入

备注

1

施工准备、三通一平、测量放线

2013.7.16-2013.7.20

劳力:

18人

装载机1台

5天

2

开挖工作坑、制作滑板、后背梁施工

2013.7.21-2013.7.28

劳力:

30人;装载机1台,挖掘机1台,自卸汽车4辆

8天

3

预制框架、框架养护

2013.7.29-2013.8.22

劳力:

60人

25天

7

孔桩施工、应力放散(以局批计划为主)

2013.8.1-2013.8.8

劳力:

40人

8天

8

线路加固、开挖顶进、路基注浆、拆梁恢复整修线路

2013.8.19-2013.9.3

劳力:

60人

机械:

120T汽车吊1台,装载机1台,自卸汽车4辆,

16天

9

附属工程(封口、检查井)施工

2013.9.4-2013.9.13

劳力:

20人;装载机1台

10天

(二)慢行及天窗点施工计划表

线别

施工项目

施工

日期

施工内容及影响范围

限速或封锁

配合单位

劳力

机械投入

备注

上下行线

孔桩施工

8月1日8:

00-8月6日18:

00

线路两侧及线间挖孔桩;两线间道碴装袋

影响范围:

兰新上下行线

K722+920–K723+020

限速60km/h

嘉峪关车务段

嘉峪关工务段

嘉峪关电务段

兰州通信段

劳力:

50人

上行线

应力放散路基加固

8月7日

应力放散;

第一次路基注浆

120分钟

嘉峪关车务段

嘉峪关工务段

嘉峪关电务段

嘉峪关供电段

兰州通信段

劳力:

30人

线路开通后第一列不得放行旅客列车

下行线

应力放散路基加固

8月8日

应力放散;

第一次路基注浆

120分钟

嘉峪关车务段

嘉峪关工务段

嘉峪关电务段

嘉峪关供电段

兰州通信段

劳力:

30人

线路开通后第一列不得放行旅客列车

上行线

线路加固

8月19日

清道碴、抽枕木、穿横梁

影响范围:

兰新上下行线

K722+920–K723+020

120分钟

嘉峪关车务段

嘉峪关工务段

嘉峪关电务段

兰州通信段

劳力:

60人

线路开通后第一列不得放行旅客列车。

下行线

线路加固

8月20日

清道碴、抽枕木、穿横梁

影响范围:

兰新上下行线

K722+920–K723+020

120分钟

嘉峪关车务段

嘉峪关工务段

嘉峪关电务段

兰州通信段

劳力:

60人

线路开通后第一列不得放行旅客列车。

下行线

线路

加固

8月21日

吊装纵梁,连接纵横梁

影响范围:

兰新上下行线

K722+920–K723+020

120分钟

嘉峪关车务段

嘉峪关工务段

嘉峪关电务段

嘉峪关供电段

兰州通信段

劳力40人,120T汽车吊1台

1.下行线封锁命令下达40分钟后,封锁下行线40分钟,上下行线供电臂同步停电40分钟。

2.线路开通后第一列不得放行旅客列车。

上行线

线路

加固

8月22日

吊装纵梁,连接纵横梁

影响范围:

兰新上下行线

K722+920–K723+020

120分钟

嘉峪关车务段

嘉峪关工务段

嘉峪关电务段

嘉峪关供电段

兰州通信段

劳力40人,120T汽车吊1台

1.下行线封锁命令下达40分钟后,封锁下行线40分钟,上下行线供电臂同步停电40分钟。

2.线路开通后第一列不得放行旅客列车。

上下行

框架顶进

8月22日-26日

框架顶进、回填土方

影响范围:

兰新上下行线

K722+920–K723+020

限速45km/h

嘉峪关车务段

嘉峪关工务段

嘉峪关电务段

兰州通信段

劳力:

60人

120T汽车吊1台,装载机1台,自卸汽车4辆,

上行线

加固

拆除

8月27日

拆除纵梁

影响范围:

兰新上下行线

K722+920–K723+020

120分钟

嘉峪关车务段

嘉峪关工务段

嘉峪关电务段

嘉峪关供电段

兰州通信段

劳力20人,

120T汽车吊1台

1.下行线封锁命令下达40分钟后,封锁上行线40分钟,上下行线供电臂同步停电40分钟。

2.线路开通后第一列不得放行旅客列车。

下行线

加固

拆除

8月28日

拆除纵梁

影响范围:

兰新上下行线

K722+920–K723+020

120分钟

嘉峪关车务段

嘉峪关工务段

嘉峪关电务段

嘉峪关供电段

兰州通信段

劳力20人,

120T汽车吊1台

1.下行线封锁命令下达40分钟后,封锁上行线40分钟,上下行线供电臂同步停电40分钟。

2.线路开通后第一列不得放行旅客列车。

上行线

加固

拆除

8月29日

抽横梁、穿枕木、恢复线路影响范围:

兰新上下行线

K722+920–K723+020

120分钟

嘉峪关车务段

嘉峪关工务段

嘉峪关电务段

兰州通信段

劳力:

60人

线路开通后第一列不得放行客车

下行线

加固

拆除

8月30日

抽横梁、穿枕木、恢复线路影响范围:

兰新上下行线

K722+920–K723+020

120分钟

嘉峪关车务段

嘉峪关工务段

嘉峪关电务段

兰州通信段

劳力:

60人

线路开通后第一列不得放行客车

下行线

路基加固

9月2日

第二次路基注浆

影响范围:

兰新上下行线

K722+920–K723+020

120分钟

嘉峪关车务段

嘉峪关工务段

嘉峪关电务段

兰州通信段

劳力:

20人

上行线

路基加固

9月3日

第二次路基注浆影响范围:

兰新上下行线

K722+920–K723+020

120分钟

嘉峪关车务段

嘉峪关工务段

嘉峪关电务段

兰州通信段

劳力:

20人

(三)防护用品一览表

序号

品名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停车牌

4

2

T牌

4

3

45Km限速牌

4

3

60Km限速牌

4

4

80Km限速牌

4

5

120Km限速牌

4

6

减速地点标

4

7

哨子

4

8

防护棚

2

9

响燉

12

10

火炬

4

11

信号旗

5

12

信号灯

5

13

对讲机

8

14

防护员记录本

10

15

线路检查本

5

16

短路铜线

4

(四)安全风险及卡控措施

1.安全防护

①按《安规》和上级文电要求等规范标准及施工调度命令设置防护,未设好防护禁止开工,不得擅自变更防护办法,作业未完、机具未全部下道、线路未达到列车放行条件不得撤除防护。

②防护员携带的防护备品、通信设备要保证使用时性能良好,作业中严格执行标准化作业和复诵、定时通话(3-5分钟一次)及三确认制度。

③施工防护信号的设置与撤除由施工负责人决定。

2.光电缆防断

①在埋有电缆、管道的地点作业时,施工前须在地面设立安全警示标志。

②必须将电缆探明、挑出、架空,并按电缆走向在其边缘及外延处设置警戒线及警示标志防护到位后方可进行施工。

③未探明地下设施位置走向前,必须由专人监护作业。

④在光缆线5m范围内禁止使用大型机具。

3.劳动人身安全

①进行高处作业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使用符合要求的脚手架、脚手板、吊架、梯子、跳板、安全带等,临空处应设置栏杆或安全网等安全设施。

②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戴安全帽、穿防滑鞋,严禁穿拖鞋或硬底鞋,严禁酒后登高作业,同一架梯子不得二人同时上下作业。

③来车时及时下道避车,夜间施工必须有充分的照明设备。

④作业人员与接地体之间的距离,10千伏以下不得小于600mm,35千伏以下不得小于1.5m,110千伏以下不得小于3m。

⑤作业前要确保绝缘工具性能良好。

⑥作业中要防止长、大物件短接有效绝缘。

4.路基注浆

①注浆施工必须在慢行期间设好防护后方可作业,线上注浆作业必须在封闭点内进行。

②注浆前,在设备管理单位监管下,开挖探沟(坑),确认光电缆位置、走向后,合理测设注浆点位置。

③严格按照注浆作业设计标准和工艺要求操作,严格控制注浆压力和单孔注浆方量,防止断桩、串孔、路基边坡坍塌及抬高线路。

④线上及路基注浆,尤为线路边坡两侧注浆,必须设置专人随时检查、监测线路,如出现变化要立即停止注浆。

⑤两线间或单线注浆时,按限界规定设置警戒线,防止人员、机具侵限;注浆结束后将机具摆放在限界以外,并做好加固措施,防止滑移及倾倒。

5.点前准备

①线路加固及拆除必须在天窗内进行。

②封闭点前准备不能进行扰动线路的任何作业。

③施工前必须开好准备会,对计划任务、组织分工、影响范围、重点事项、防护内容、关键环节和处所、地下管、线、电缆以及对重点环节进行细化安排,责任到人。

④施工负责人应亲自或指定人员(驻站联络员)在计划天窗前40分钟到车站,按照路局批准下达的当日施工计划,在《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施工作业)、《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维修作业)内详细登记。

⑤严格按调度命令和施工方案组织施工。

⑥设备管理单位监管配合人员未到位,禁止作业。

6.线路加固

①加固设备严禁侵入限界,接点及杆件位置必须正确,连接紧固。

②横梁与纵梁连接时中间必须放置绝缘胶垫或木板,破损的胶垫要随时更换,以防滑动、连电顶起信号。

③线路加固通车后,必须昼夜安排人员对便桥进行维护,每趟车过后注意观察便桥变化,拧紧松动螺栓及扣件,保证安全。

④扣轨卡子螺杆头不能钻出线路轨面,一旦出现必须及时调整。

7.便梁吊装

①机械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②严禁使用起重机进行斜拉、斜吊重物。

并且在起吊时,不能在重物上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

起重作业范围应设警戒线。

③吊装物件时要进行试吊,不得超负荷使用,起降速度均匀、平稳,设专人指挥和防护。

8.线路开通检查

①严把列车放行关,按照施工电报开通后限速要求以及《修规》相关规定认真进行线路检查确认,设好慢行。

开通前,施工负责人与设备管理单位共同确认线路设备状态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并通知防护员拆除防护并确认后方准申请开通。

②第一至三趟列车,逐趟进行复查整修,确认线路设备质量达到规定要求并做好记录后,方准收工;之后至80km/h前,每天检查不少于2次,及时消除隐患;之后至线路恢复常速(线路移交前),每天检查1次,及时整修、消除病害、做好记录。

如线路状态变化大或天气不良,必须加密进行检查。

9.框架顶进

①每镐调整、及时加设横向支撑。

②每顶进一次或每次列车通过后,必须对线路进行检查。

③现场备有适当数量的道碴、垫木、编织袋、木材、钢轨等料具,一旦因雨或其它原因引起线路变形坍塌时,应立即通知车站并进行抢修。

④采用平板振动器、小型捣固机夯填密实。

10.大型机械

①机械设备检验合格有效,操作人员持证上岗。

②对大型施工机具进场、走行、作业、停留、撤离等环节安排专人进行全过程防护盯控,防止设备侵入限界及违章作业的发生。

③现场机械作业范围拉好警戒线,明确作业内容、线路和作业范围及走行路线,严禁吊车吊臂及挖掘机侵入限界。

严禁超范围作业和超规定范围走行。

④在既有线20米内的机械作业,必须有职工指挥,严格执行一机一人专职防护,列车接近前应停止作业。

离既有线5m以内严禁使用机械。

⑤加强施工队监管,严禁私自使用机械。

11.劳动安全

(1)机械伤害

①经考试合格并持有设备操作证者,方准进行操作。

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定,按照相关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②严禁送料时将手指垫在板料下送料或将手指送入刃口。

③保养设备时,必须在关闭设备电源的情况下进行,禁止带电保养。

④发现设备有异常时,立即停机,通知检修人员,检查原因,进行修理。

⑤机器运转时,操作者不得分散注意力,不得离开,不得两人操作设备,遇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

⑥工作完毕后,必须检查、清扫设备,做好日常保养工作,拉开电源开关,保持场地整洁。

(2)电工作业

①经考试合格并持有电工操作证。

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规定,按照相应专业电工安全技术规程进行操作。

②临时用电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电线路及设备使用合格产品,实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设备金属外壳接地,设漏电保护器。

③各配电间、盘、箱配锁,由专人操作,在明显位置悬挂警示标识。

④照明线路远离热源或避免直接绑扎在金属构件上,特殊场所采用安全电压照明。

(3)手工电弧焊作业

①在下雨、下雪时,不得进行露天施焊。

②在高处作业时,不准将焊接电缆放在电焊机上,横跨道路的电焊线必须有防压措施。

施焊前应先检查周围不得有易燃易爆品,并系好安全带。

③二次线不宜过长,一般应根据工作时的具体情况而定。

④在焊接过程中,当电焊机发生故障而需要检查时,须切断电源,禁止在通电情况下用手触及电焊机的任何部位,以免发生事故。

⑤在容器内焊接时应使用绝缘防护用具,通风、照明应良好。

⑥在焊接时不可将工件拿在手中或用手扶着工件进行焊接。

⑦露天装设的电焊机应设置在干燥的场所,并应有棚遮蔽。

⑧电焊机的外壳必须可靠接地,不得多台串连接地。

12.消防安全

(1)库房防火

①严格落实防火、防爆、防盗管理制度,严禁烟火。

②认真执行消防器材、消防设备日常和定期检查保养制度,保持良好状态。

③保证库内消防通道畅通,物品堆码符合标准。

④作业完毕及时关闭库门,切断电源,杜绝闲杂人员入内。

⑤对库房周边的杂草、废纸等易燃物品及时清理,防止引燃。

(2)消防设施(设备)及重点部位安全监控

①加强消防设备、器材的日常检查和管理。

②及时更换、充填过期、欠压、失效的灭火器。

③消防水袋定期打开晾晒,防止霉烂,定期检查消防水袋、枪头卡口是否紧固。

④定期检查消防报警装置是否有效,自动喷淋、消防电泵是否正常,消防水箱是否有水,防火门是否顺畅,消防沙箱是否板结等。

⑤消防器材摆放位置是否符合规定,便于使用。

⑥建立和完善本公司消防安全台账,接收消防主管部门定期检查验收。

13.汽车交通安全

①驾驶员必须经路局有关部门考试合格、持证后方可独立驾驶车辆。

②严格遵守公安部、交通部《城市和交通管理规则》和路局、总公司车管有关规定。

③租用汽车必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