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3149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Word文档格式.doc

8.3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单位的责任 20

附表:

附表1分权属按拟使用林地类型面积蓄积统计表

附表2拟使用林地林分因子统计表

附表3拟使用林地补偿费用统计表

附表4拟使用林地补偿费用汇总表

附表5分权属各地类面积统计表

附图: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

附图2项目整体布局图

附图3项目使用林地现状图

附件:

附件1哈尔滨铁路局《关于依安县鹏程商贸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的复函》(哈铁总函〔2013〕24号)

附件2哈尔滨铁路局设计文件鉴定纪要《依安站路产货五(依安县鹏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专用线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

依安县幅员面积3685平方公里,人口49万,水面面积332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6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00余万亩。

耕地土壤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有机质含量一般为3.5-5%,高的可达7.5%,土壤PH值为7—8,土壤呈中性或中性偏碱,适宜各种作物种植。

依安县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曾两度跻身全国百名产粮大县行列,玉米常年种植量140万亩,玉米产量约为70万吨;

百公里范围内的富裕县、讷河市、克山县、明水县、拜泉县常年玉米种植量分别为113万亩、79万亩、30万亩、100万亩、78万亩,也就是说,以依安县为半径,周边百公里常年玉米种植量为约为540万亩,玉米年产量约为270万吨,且百公里范围内没有大型的玉米加工厂。

依安县国家储备库现有储存能力为36万吨,两家民营粮食企业鹏程公司和三利农副产品公司仓储能力分别为55万吨和10万吨。

依安县玉米加工指标没有限制。

我县储备库陈粮为11.4万吨。

玉米市场价格约为1.05元/公斤。

其他原料山梨醇、液体氢氧化钠、碳酸钠、盐酸、浓硫酸、甲醇、新鲜玉米浆等在200公里之内都有销售(第一重型机械厂、北满特钢有限公司、黑龙江化工厂、大庆油田等地均有生产),数量和质量完全可以供应企业生产需要。

依安县鹏程商贸有限公司是1993年创办的一家民营企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已由一个单纯从事粮食购销的小型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为贸工农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大型民营企业,现如今企业占地面积575000平方米,拥有铁路专用线304m,日烘干玉米500吨的烘干塔2座,日洪干玉米600吨的烘干塔1座,日烘干玉米1000吨的烘干塔4座,大型蒸汽锅炉7台,仓容量近20万吨,公司目前资产总额4亿元。

因企业的飞速发展,运量逐年增加,预计运量增加27万吨。

为了提高铁路运输效率,缩短作业时间,拟在既有依安站货五线基础上延长并配套建设站台。

货五线的扩建为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促进依安鹏程商贸有限公司及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货五线扩建后可实现整列装车,缩短装卸车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及车辆周转率。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受项目建设单位依安县鹏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按照依据国家林业局《占用征收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的要求,对拟使用林地进行了现地勘察,并编制完成了《依安站路产货五(依安县鹏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专用线改扩建工程使用林地可行性研究报告》。

1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依安站路产货五(依安县鹏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专用线改扩建工程

1.1.2建设性质:

改扩建

1.1.3项目建设期限:

4个月。

1.1.4项目建设单位:

依安县鹏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1.1.5法人代表:

付立敏

1.1.6项目批准单位:

哈尔滨铁路局

1.1.7项目建设内容:

本次改扩建工程为在既有货5线尾端延长912m,并通过2组道岔引出2条装卸线,使扩建后的3条装卸线有效长分别达到650m、650m、693m,使其实现整列装车;

并在货5-2线左侧修建硬化地面11880m2,在货5-2线与货5线间修建货物站台19200m2,在货5-1线右侧修建货物站台18840m2。

扩建方案如下图:

1.1.8投资规模:

2954.2286万元

1.1.9资金来源:

工程建设资金由依安县鹏程商贸有限公司自行筹措。

1.1.10拟使用林地面积:

1.4408公顷。

1.1.11拟异地恢复造林:

1.8公顷

1.2拟使用林地概况

拟使用林地总面积1.4408公顷,总蓄积206.5立方米,总株数480株。

1.3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⑵国家林业局《占用征收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

⑶国家林业局《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

⑷财政部、国家林业局《森林植被恢复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综[2002]73号)

⑸《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林地、林木补偿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黑政发[2014]14号)

⑹《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实施办法的通知》(黑政发[2011]51号)

⑺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征地区片综合地价的通知》(齐政发[2011]35号)

⑻《黑龙江省物价监督管理局、黑龙江省财政厅关于对我省征收、占用和临时使用林地补偿费等标准的批复》(黑价联[2011]27号)

⑼《哈尔滨铁路局《关于依安县鹏程商贸有限公司铁路专用线的复函》(哈铁总函〔2013〕24号)

⑽哈尔滨铁路局设计文件鉴定纪要《依安站路产货五(依安县鹏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专用线改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审查意见》

⑾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依安站路产货五(依安县鹏程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专用线改扩建工程施工设计区间及厂内站平面布置图》

27

黑龙江省森林与环境科学研究院第页共21页

2项目区基本情况

2.1项目区的自然概况

2.1.1地理位置

依安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小兴安岭西南麓,松嫩平原北缘,齐齐哈尔市东北部。

东经125°

00'

—125°

31'

,北纬47°

24'

—48°

01'

东与拜泉县分界,西与富裕县为邻,南与林甸、明水相接壤,北与克山、讷河相毗邻。

境内南北长70公里,东西宽55公里,县域总面积35.34万公顷。

2.1.2地形地貌

依安县东北部属小兴安岭西南麓,山前洪积、冲积台地,向西南部过渡到微起伏波状平原地貌类型,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平均海拔高度220米。

按地貌形态特征,成因、地面组成物质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可分为山前洪积、冲积台地,微起伏波状平原以及乌双河两岸漫滩三大地貌区。

全县北部坡降较大,西南部较缓。

微地貌复杂,对称发育的宽谷,常伴随出现大的浸蚀沟。

2.1.3气候特征

依安县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其特点是四季分明:

春季多风少雨,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霜早,冬季寒冷较长。

年平均气温2.4℃,一月份气温最低,平均气温在-21.1℃,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在22.3℃,平均无霜期为127天,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39.8℃,年日照时数约2711.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472.2毫米,最大降水量888.9毫米,多集中在夏末,占全年降水量69.4%,年平均蒸发量为1550.7毫米,平均风速4米/秒,最大风速24米/秒。

最大积雪深度18厘米,最大季节冻土深度2.72米。

2.1.4水文条件

全县有主要河流及小川15条,分别属于乌裕尔河、双阳河两大水系。

乌裕尔河发源于北安流入嫩江,流经我县北部,境内经流长66公里。

该河的主要支流有鳌龙沟,长兴沟,太溪河,宝泉河、太平川、丰产大沟。

双阳河发源于拜泉县的三道镇,是一条内陆河,流经我县36公里,它的主要支流有永寿大沟、黄家围子大沟、胡二老爷沟、八里沟、吉利沟等五条大沟。

县内地下水净贮量115亿立方米,年可开采2.4亿立方米。

2.1.5土壤类型

依安县土壤分为7个土类,15个亚类,25个土属,55个土种。

其中黑土和黑钙土分布较广、面积较大。

黑土层平均厚度30厘米,有机质含量5%,呈酸性,有良好团粒结构。

2.1.6植被类型

依安县属小兴安岭低山丘陵草原向松嫩平原草原草甸过渡地带,属松嫩平原植物区系,森林植被均系人工栽植品种,主要有落叶松、樟子松和少量的水曲柳、山核桃;

草本植被分布有黄蒿、懒草、狼尾草、蓼吊子、兰花草、益母草等,无天然植被。

2.1.7生态环境

依安县垦荒于1898年,由于大面积原生植被开垦为耕地,全县原生植被和森林植被存量很少。

风蚀、水蚀、土壤沙化,始终是困扰农业生产大发展、快发展的主要因素,经过“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使县域生态环境有了很大改善。

一个以农田防护林为主的多林种并举,各树种搭配,网、带、片相结合的防护林体系基本形成,自然灾害明显减轻。

2.2社会经济概况

2.2.1行政区划及人口

依安县行政区所辖15个乡(镇)及2个林场、2个良种场、3座水库,即:

太东乡、上游乡、红星乡、先锋乡、新屯乡、新兴乡、三兴镇、依龙镇、富饶乡、双阳镇、解放乡、阳春乡、新发乡、中心镇、依安镇、上游林场、新兴林场、依安第一良种场、依安第二良种场、双阳河水库、跃进水库、上游水库等。

其辖区内总人口49.9万人,共计10万户,有汉、满、蒙、回、朝鲜、锡伯等14个民族,以汉族为主,农业人口占81%,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之一。

曾以创建温带玉米“大双覆”高产高效模式以及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白鹅之乡”而闻名遐迩。

2.2.2经济发展情况

截止2009年末,工业实现总产值271468万元,农业总产值197952万元。

林业产值925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368元。

2.2.3交通状况

交通运输业平稳发展,齐北铁路横跨依安全境,每天平均有4对列车在我县通过。

以公路为主的机车设施不断改善,碾北公路以及县、乡、村公路网四通八达,使公路运输能力日渐增强。

全县客运路线43条,其中大于400公里的路线2条,平均日发到站次98次,日均旅客发送量1050人次。

公路运输货物周转量3782万吨公里,实现了快捷、安全、高效的标准,极大的方便了城乡人民的生产生活,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2.3森林资源概况

2.3.1林地资源现状

⑴林地面积及结构

依安县行政区总面积36.9万公顷,其中,林地面积2.3万公顷,占6.2%;

非林地面积34.6万公顷,占全县国土面积的93.8%。

在林地中,国有林地0.5万公顷,占1.4%;

集体林地1.79万公顷,占4.8%。

见表1、2。

在有林地中,人工林有林地面积1.8万公顷。

表1各地类面积与比重单位:

公顷

地类

有林地

疏林地

灌木

林地

未成

无立木

宜林地

苗圃地

林业辅助生产用地

面积

18315

304

774

70

219

3247

占林地比例%

80%

1.3%

3.3%

0.3%

1.0%

14.1%

表2各森林类别面积与比重单位:

分类

公益林

商品林

重点公益林

一般公益林

重点商品林

一般商品林

18368

264

18104

1025

80.1%

1.1%

79%

4.5%

⑵林分蓄积量及结构

活立木总蓄积218.38万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217.84万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的99.8%。

3拟使用林地现状

3.1资源调查

3.1.1调查范围

本报告所指调查范围是依安站货五线改扩建工程拟征占林地部分,占地界线由建设单位根据工程初步设计占地位置图由设计单位现地放线确定。

3.1.2调查内容

(1)林地类型、空间定位及面积调查;

(2)林地及林木权属调查;

(3)森林类别调查;

(4)林种调查;

(5)森林及林木起源调查;

(6)森林年龄、树种组成、胸径、树高、密度等测树因子调查;

(7)森林、林木各林种蓄积量调查;

(8)各树种林木、幼苗、幼树株数调查;

(9)下木及植被物调查;

(10)土壤及立地类型调查;

(11)社会经济情况调查。

3.1.3调查方法

现地调查采用森林资源采伐更新作业调查设计规程(即三类调查)中的有关技术标准和内容进行调查。

(1)面积调查方法:

采用过往历史数据与现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

(2)林地及林木权属调查方法:

根据各类土地、林木所有人提供的有效法律证明,确定林地、林木权属。

(3)林种调查方法:

查阅森林资源档案确定林种。

(4)主要林分因子调查方法:

采用标准地法进行调查。

(5)社会经济情况调查:

通过走访和搜集材料方法。

3.1.4调查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国家林业局《占用征收征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

(3)国家林业局《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写规范》

(4)《黑龙江省市县林区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操作细则》

(5)《黑龙江省森林采伐更新技术规程》

(6)其它相关的技术规定

3.1.5使用数表及资料

(1)《黑龙江省市县林区一元立木材积表》

(2)《黑龙江省市县林区主要树种树高级材积表》

(3)《黑龙江省各林分类型树高、胸高断面积、蓄积标准表》

(4)《起源、树高、年龄地位级表》

(5)《黑龙江省市县林区立地类型》

(6)《林分生长率及消耗率表》

3.2拟使用林地森林资源

3.2.1拟使用林地森林资源情况

拟征收林地总面积1.4408公顷,总蓄积206.5立方米,总株数480株。

按权属划分,林地林木权属均为集体所有。

按地类划分,为有林地。

按森林分类划分,为一般生态公益林面积。

按林种划分,为防护林。

按优势树种划分,为小黑杨。

按起源划分,为人工林。

3.2.2拟使用林分按径阶分布情况

在项目区内,拟征收林地总株数为480株,起源为人工。

在各径阶组中,15.0-19.9cm径阶组林木28株;

20.0-29.9cm径阶组林木为282株;

≥30cm径阶组林木为170株。

拟使用林地各小班林分现状详见附表2。

3.2.3拟使用林地位置及林分情况

拟征收林地位于依安镇东平村一、二屯西南老百货站西农道两侧林带和去创业苗圃路南副带,是三条农防林带,其中农道东林带地理坐标是从北至南:

0670403/5309054;

0670523/5308333;

农道西林带地理坐标是从北至南:

0670392/5309056;

0670525/5308348;

去创业苗圃路南副带地理坐标是从东至西:

0670509/5308640;

0670329/5308606。

经调查,建设区域内未发现有地下矿藏,也未发现有文物古迹。

建设区域项目拟征收林地不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范围内,不在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林地范围内,无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古树名木。

项目拟征收林地的地类为有林地,林种为防护林,优势树种为小黑杨,平均年龄29,平均胸径28,平均树高13米,郁闭度0.6。

林下草本植物主要有羊草、萎陵菜、碱草、早熟禾、艾蒿等,盖度50%以上。

土壤为黑土,黑土层厚30-40厘米。

4拟使用林地对环境和林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4.1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本项目使用林地为防护林林地,单位林木蓄积量低,可采量低,林木以人工杨类为主,结构较单一,采取了异地恢复造林,保持原来的林地面积,因此对森林资源影响不大。

项目使用的林地植被均属一般常见的品种,其生长范围广,适应性强,工程建设期对物种的影响是短期的,对物种的繁衍和生活习性均无明显影响。

区域环境中植被覆盖率比施工前相对减少,其植被局部空间分布有所改变。

建设占地对植被的破坏是永久性的,这部分植被将永远失去生产能力,影响区域内植被的数量,降低区域植被覆盖度,造成森林蓄积量的减少。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内被使用的森林将完全消失,项目区森林资源总量减少;

虽然采取了异地恢复措施,使原有森林面积保持不变,但是从造林到成林产生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最短也需要10年的时间。

因此,在短期内会使项目区的森林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但是从长远看,由于减少的森林面积的比重较小,通过积极有效恢复森林的措施,项目区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4.2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建设项目区域林地林相较单一,森林植被物种组成简单,靠近城区,不是野生动物适宜的活动区域,同时使用林地区域不在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因此,建设项目对生物多样性影响不大。

4.3对生态效能的影响

本次使用林地面积1.4408公顷,主要地貌为平原,地势平坦,林种为防护林,面积较小,因此,建设项目对生态效能影响不大。

4.4对环境质量的影响

4.4.1噪声影响

项目实施所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施工阶段,在施工过程中,林木采伐过程所用的油锯以及基础开挖、浇筑等不同施工阶段使用的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运输车辆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噪声影响。

因此,项目建设在经过居民点等人口密集地段时,要尽量控制噪声扰民,调整或缩短高噪声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夜间施工时间,使施工期内噪声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之内。

4.4.2空气质量影响

项目建设在正常工作时,不会向大气排放任何有害气体,不会对周围大气环境产生污染。

在施工期对环境空气主要污染因素是扬尘和各种燃油机械、车辆产生的废气,对施工建设地块的环境大气质量有一定影响,由于大气污染影响范围可达施工现场外100m左右,工地内部的粉尘污染最大,施工区外的影响程度随跨度的增加而相应减少,因此受影响的主要是施工人员。

4.4.3施工固体废物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残土、石块、混凝土等及施工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大部分可以直接利用,剩余部分按环保部门要求进行处理。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较少,可设置固定垃圾箱存放,由市政部门统一清运处理,不得随意丢弃。

4.5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该项目的建设使原来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功能发生改变,对林地防护生态效能有一定影响,但在本区内实施“占一补一”的还林措施,不会降低区域防护效益和功能。

由林业部门在异地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和造林树种,按照《黑龙江省造林技术规程》要求,营造不小于使用林地面积的人工林进行林地补偿。

5综合评价

5.1使用林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依安县鹏程商贸有限公司是1993年创办的一家民营企业,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已由一个单纯从事粮食购销的小型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为贸工农一体化,产销一条龙的大型民营企业,现如今企业占地面积57.5万平方米,拥有铁路专用线304延长米,日烘干玉米500吨的烘干塔2座,日洪干玉米600吨的烘干塔1座,日烘干玉米1000吨的烘干塔4座,大型蒸汽锅炉7台,仓容量近20万吨,公司目前资产总额4亿元。

因企业的飞速发展,运量逐年增加,预计2014年运量将增加到27万吨。

货五线的扩建为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将促进依安鹏程商贸有限公司及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货五线扩建后可实现整列装车,缩短装卸车作业时间、提高作业效率及车辆周转率,将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本项目(货五线改扩建)是企业发展的需要;

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改善依安站以及货五线调车作业的需要。

5.2项目已经具备使用林地的建设条件

5.2.1自然地理条件

工程项目占地主要地貌为平原,地势平坦,地类为农田和林地,林地权属为集体。

该处地下水分两层:

第一层地下水埋深在1.5-4.5米,含水层厚度在3-12米,为上层松散岩类潜水;

第二层地下水埋深在22-32米,含水层厚度在29-40米,为承压水。

该处单井涌水量在15-35T/h。

据《1984年黑龙江省依安县农业供水水文地质勘察报告书》该处南端有钻孔资料,报告中记录:

该处地下水为无色、无味、透明,矿化度在0.29-0.55克/升。

可以做为饮用水源。

按地区经验表明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无腐蚀性。

拟建项目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属Ⅵ度区,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场区地形地貌简单,覆盖层主要由冲积碎石土、砂类土、粘性土组成。

粗砂、砾砂、细圆砾土、硬塑粉质粘土可作为地基主要持力层。

因此,场区地基相对稳定,可进行建筑场地建设。

该地区多年冻土深度1.9米,局部略深。

由于该地区冻土深度较深,各建筑物应适当考虑基础埋深和基础形式,避免冻涨问题。

5.2.2社会环境条件

拟建项目是依安县“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之一,是地方产品外出的重要出口,在区域物流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选择恰当时机建设本项目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依安县坚持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深入实施产业化战略,强化支撑力,培育增长点,走特色路,打优势牌,确保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扩大小麦、大豆、玉米等9个优质品种种植面积;

建设太东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和太东农业开发小区以及吨田示范带、井灌水稻开发带和节水喷灌带。

推进“1112”蔬菜开发工程,积极培育四大特色支柱经济。

“鹅经济”发展迅猛。

全县大鹅养殖总量和加工量目前已居全省首位,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白鹅之乡”。

“糖经济”加快发展。

依安糖厂生产的白砂糖连续7年创全国同行业评比第一。

“瓷经济”开发前景广阔。

今年高岭土开发生产系列瓷土3万吨。

“薯经济”发展后力强劲。

新增喷灌面积1.2万公顷,使喷灌面积达到2万公顷,节水点灌、水田和旱灌面积达到10万公顷,实现人均0.3公顷水浇地。

据统计,当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9.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6亿元,年均递增11%和25.9%。

乡镇企业已达642家,总产值、利润和税金分别达到4亿元、3400万元和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