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沟通制度方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3226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患沟通制度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患沟通制度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患沟通制度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医患沟通制度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医患沟通制度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医患沟通制度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医患沟通制度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医患沟通制度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医患沟通制度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医患沟通制度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患沟通制度方案.docx

《医患沟通制度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患沟通制度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医患沟通制度方案.docx

医患沟通制度方案

医患沟通制度方案

  篇一:

医患沟通管理制度

  医患沟通管理制度

  伴随着卫生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广大患者维权意识的显著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因此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既能提高患者对疾病诊疗全过程及其风险性的认识,减少医患之间因医疗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矛盾和纠纷,同时又能增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为适应新形势,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防范医疗纠纷的发生。

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及广大医护人员的切身利益,确保医疗安全,化解医患矛盾,从更深层次上稳步提高医疗质量,特定制医患如下沟通制度:

  一、医患沟通的时间

  1、院前沟通

  门诊医师在接诊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并安排在门诊治疗,对符合入院指征的可收入院治疗。

在此期间门诊医师应与患者沟通,征求患者的意见,争取患者对各种医疗处理的理解。

必要时,应将沟通内容记录在门诊病志上。

  2、入院时沟通

  病房接诊医师在接收患者入院时,应在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即与患者家属进行疾病沟通,平诊患者的首次病程记录,应予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急诊患者入院后,责任医师根据疾病严重程度、综合客观检查对疾病作出诊断,在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正式沟通。

  3、入院3天内沟通

  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3天内必须与患者进行正式沟通。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措施以及下一步治疗方案等,同时回答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

  4、住院期间沟通

  内容包括患者病情变化时的随时沟通;有创检查及有风险处置前的沟通;变更治疗方案时的沟通;贵重药品使用前的沟通;发生欠费且影响患者治疗时的沟通;急、危、重症患者随疾病的转归的及时沟通;术前沟通;术中改变术式沟通;麻醉前沟通(应由麻醉师完成);输血前沟通以及医保目录以外的诊疗项目或药品前的沟通等。

  对于术前的沟通,应明确术前诊断、诊断的依据、是否为手术适应症、手术时间、术式、手术人员以及手术常见并发症等情况,并明确告之手术风险及术中病情变化的预防措施。

对于麻醉前的沟通,应明确拟采用的麻醉方式、麻醉风险、预防措施以及必要时视手术临时需要变更麻醉方式等内容,同时应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的同意并签字确认。

对于输血前的沟通,就明确交代输血的适应症及必要性以及发生的并发症。

  5、出院时沟通

  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明确说明患者在院时的诊疗情况、出院医嘱及出院后注意事项以及是否定期随诊等内容。

  二、医患沟通的内容

  1、诊疗方案的沟通

  

(1)既往史、现病史;

(2)体格检查;(3)辅助检查;(4)初步诊断、确定诊断;(5)诊断依据;(6)鉴别诊断;(7)拟行治疗方案,可提供2种以上治疗方案,并说明利弊以供选择;(8)初期预后判断等。

  2、诊疗过程的沟通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措施、重要检查的目的及结果、患者的病情及愈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疗药费情况等,并听取患者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增强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治疗的信心。

医护人员要加强对目前医学技术局限性、风险性的了解、有的放矢的介绍给患者或家属,使患者和家属心中有数,从而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3、机体状态综合评估

  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遗传因素、所患者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患多种疾病等情况,对患者机体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推断疾病转归及预后。

  三、沟通方式及地点

  患者住院期间,责任医师和分管护士必须对病人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目的及结果、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并将沟通内容记载在病程记录、护理记录上。

  1、床旁沟通

  首次沟通是在责任医师接诊患者查房结束后,及时将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进一步诊查方案等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并将沟通情况记录在首次病程录上。

护士在患者入院12小时,应向患者介绍医院及科室概况和住院须知,并安慰患者卧床休息,并把沟通内容记在护理记录上。

沟通地点设在患者床旁或医护人员办公室。

  2、分级沟通

  沟通时要注意沟通内容的层次性。

要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复杂程度以及预后的好差,由不同级别的医护人员沟通。

同时要根据患者或亲属的文化程度及要求不同,采取不同方式沟通。

如已经发生或发生纠纷的苗头,要重点沟通。

  对于普通疾病患者,应由责任医师在查房时,将患者病情、预后、治疗方案等详细情况,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对于疑难、危重患者,由患者所在的医疗小组(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住院医师和责任护士)共同与家属进行正式沟通;对治疗风险较大、治疗效果不佳及考虑预后不良的患者,应由医疗组长提出,科主任主持召开全科会诊,由医疗组长、科主任共同与患者沟通,并将会诊意见及下一步治疗方案向患者或家属说明,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在沟通记录中请患者或家属签字确认。

在必要时可将患者病情上报医务科,由医疗行政人员组织有关人员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请律师见证签订医疗协议书。

  3、集中沟通

  对带有共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等,由科主任、护士长、责任医师、护士等共同召集病区患者及家属会议,集中进行沟通,介绍该病发生、发展、疗程、预后、预防及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辅助情况等,回答病人及家属的提问。

每个病房每月至少组织1次集中沟通的会议,并记录在科室会议记录本上。

沟通地点可设在医护人员办公室或示教室。

  4、出院访视沟通

  对已出院的患者,医护人员采取电话访视或登门的方式进行沟通,并在出院患者登记本中做好记录。

了解病人出院后的恢复情况和对出院后用药、休息等情况的康复指导。

延伸的关怀服务,有利于增进患者对医护人员情感的交流,也有

  利于培养医院的患诚患者。

临床各科室必须对本科出院病人进行1—2次的电话或家庭访视,并建立出院病人访问登记本,及时记录。

  四、医患沟通的方法

  1、沟通方法

  

(1)预防为主的沟通:

在医疗活动中,如发现可能出现纠纷苗头的病人,应立即将其作为重点沟通对象,针对性的进行沟通。

还应在早交班时将值班中发现的可能出现问题的患者和事件作为重要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做好沟通与交流工作。

  

(2)变换沟通者:

如责任医师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有困难或有障碍时,应另换其他医务人员或上级医师、科主任与其进行沟通。

  (3)书面沟通:

对丧失语言能力或需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治疗、重大手术的患者,患者或家属不配合或不理解医疗行为的、或一些特殊患者,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沟通。

  (4)集体沟通:

当下级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解释不肯定时,应当先请示上级医师或与上级医师一同集体沟通。

  (5)协调统一后沟通:

诊断不明或疾病病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与医之间,医与护之间,护与护要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由上级医师对家属进行解释,避免使病人和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

  (6)实物对照讲解沟通:

医护人员可以利用人体解剖图谱或实物标本对照讲解沟通,增加患者或家属的感官认识,便于患者或家属对诊疗过程的理解与支持。

  2、沟通技巧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应体现尊重对方,耐心倾听对方的倾诉,同情患者的病情,愿为患者奉献爱心的姿态并本着诚信的原则,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一个技巧:

多听病人或家属说几句,尽量让病人和家属宣泄和倾诉,对患者的病情尽可能作出准确解释。

  

(2)二个掌握:

掌握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掌握患者医疗费用情况及患者、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

  (3)三个留意:

留意沟通对象的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及沟通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4)四个避免:

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语调、语句;避免压抑对方情绪、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强求对方立即接受医生的意见和事实。

  五、沟通记录格式及要求

  每次沟通都应在病历中有详细的沟通记录、沟通记录在查房记录或病程记录后。

记录的内容有详细的时间、地点,参加的医护人员及患者或家属姓名,以及沟通的实际内容、沟通结果,在记录的结尾处应要求患者或家属签署意见并签名,最后由参加沟通的医护人员签名。

每一份病历中必须有4次以上有实质内容的沟通记录。

  六、评价

  1、医患沟通做为病程记录中常规项目,纳入医院医疗质量考核体系并独立做为质控点。

  2、设立医患沟通单项奖。

  3、因没有按要求进行医患沟通或医患沟通不当引发医疗纠纷,从重处罚。

  七、本规定由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医务科)负责解释。

  篇二:

医院医患沟通制度

  医院医患沟通制度

  一、医患沟通的内容

  

(一)医疗、护理、保健、急救、门诊、后勤等各个部门在医患沟通过程中,医护人员主要应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所患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目的及结果,病情的转归及其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的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药费用清单等内容。

并听取病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其所要了解的问题。

  

(二)“医患沟通”的三个层面

  1.是普通疾病患者,由主管医生在床旁查房时就将病情、预后、治疗方案、详细地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

  2.是疑难、危重病人,由病人的主管医生、主治医师(包括科主任)和责任护士(包括护士长)直接与患者和家属进行正式沟通。

  3.是带有共性的多发病、常见病,由护士长及相关医生、护士一起召集病人或家属开会,集中进行沟通。

  二、医患沟通的主要形式和要求

  1.床旁首次沟通:

一般疾病,要求主管医师查房结束时,及时将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以及进一步诊治检查方案等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护士在病人入院12小时内要介绍医院及科室概况、住院须知,并安慰病人卧床休息,并把沟通内容记在护理记录上。

  2.住院期间沟通:

在病人住院期间,要求:

主管医生和分管护士必须对病人所患疾病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目的及结果。

  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及费用等内容进行经常性的沟通,并将沟通内容记载在病程记录、护理记录上。

首次沟通记录应在首次病程后记录(记录方式附后),以后每周不得少于一次沟通记录。

  3.集中沟通:

对带有共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等,由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护士等一起召集病区病人及家属,集中进行该病发生、发展、疗程、预后、预防及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等进行沟通,回答病人及家属的提问。

至少每月一次,并记录在工休座谈记录本上。

  4.出院防视沟通:

对已出院的病人,医护人员采取电话访视或登门拜访的方式进行沟通,并作好记录在出院访视记录中。

  三、医患沟通的技巧与方法

  

(一)基本要求尊重、诚信、同情、耐心

  1.一个技巧倾听——请多听病人或家属说几句,介绍(解释)——请多向病人或家属说几句。

  2.二个掌握掌握病情、治疗情况和检查结果;掌握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

  3.三个留意留意对方的情绪状态、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对方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4.四个避免避免强求对方及时接受事实;避免使用易剌激对方情绪的词语和语气;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

  和压抑对方情绪,适时舒缓。

  

(二)沟通方法

  1.预防为主的沟通: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只要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苗头,并把此类作为重点沟通对象,针对性的进行沟通。

在晨会交班中,除交医疗问题外,可把当天值班中发现的不满意苗头作为常规内容进行交班,使下一班医护人员有的放矢的作好沟通工作。

并记录在晨会记录本中。

  2.交换沟通对象:

在某医生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困难时,可另换一位医生或主任与其沟通。

  3.书面沟通:

对丧失语言能力或某些特殊检查、治疗的患者可用书面沟通。

  4.先请示后沟通:

当下级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解释不肯定时,先请示上级医生,然后再沟通。

  5.协调统一沟通:

论断不明或疾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医之间,医—护之间,护—护之间要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由上级医师对家属进行解释,以避免各自的解释矛盾对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

  四、医务科、护理部负责医患沟通的监督、检查

  医务科、护理部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医患沟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了解医患沟通的实际情况,并加以评价,提出改进措施或意见,向全院通报,并纳入医院百分考评进行奖罚。

  篇三:

医患沟通制度

  医患沟通制度

  第一节总则

  一、医务人员应树立与患者及亲属及时沟通的服务意识,培养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和技巧;同时,必须严格履行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医疗告知义务,及时正确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第二节医患沟通的时间、内容及方式

  二、沟通的时间和内容

  

(一)门诊沟通:

门诊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保证充足的沟通交流时间,根据患者的不同需求,将医疗措施、医疗风险、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详细、全面的告知,及时耐心解答患者的咨询;必要时,应将沟通的关键内容,如相关检查的必要、复诊要求等记录在门诊病历上,并由患者或亲属签字。

  

(二)入院沟通:

病房责任医师、护士应在患者入院12小时内,与患者或家属进行入院沟通。

包括向患者及亲属告知“住院须知”、入院诊断、可能病因、诊疗原则、相关检查、饮食、休息、注意事项等,并初步了解患者及亲属的一般情况和特殊需求。

  (三)住院沟通:

患者在住院期间,如出现病情不良变化、病重病危等情况时,医护人员必须与患方及时有效沟通;责任医师和分管护士必须对病人的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手段、重要检查目的及结果、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负面效应、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疗费用等情况进行经常性的沟通;按照相关规定应书面告知的,医护人员应当在与患方沟通后,由患者本人或有法律处置权利的人员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四)出院沟通:

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亲属明确说明患者在院时的诊疗情况、出院医嘱、出院后注意事项以及是否定期随诊等内容。

  (五)出院后沟通: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详细说明患者在院时的诊疗情况、出院医瞩、出院后注意事项以及是否定期随诊等内容。

科室应建立患者健康教育、出院回访记录,加强出院后的医患沟通。

  三、沟通的方式

  

(一)日常沟通:

在日常诊疗活动中,责任医师、护士应在查房或护理时,将患者病情、预后、治疗方案、患者希望了解的医疗护理等详细情况,与患者或家属进行随时沟通;必要时,将沟通事项记录在病程记录、护理记录上。

  

(二)重点沟通:

对疑难危重、治疗效果不佳及预后不良等医疗风险大的患者,以及存在医疗安全隐患的患者等,应由医疗小组组长、护士长与患者及亲属进行重点沟通。

必要时,应将沟通过程详细记录在病程记录、护理记录上,并作为重要内容交班,使医患沟通工作不

  间断进行。

  (三)集中沟通:

对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疾病等,可以由科主任、护士长、责任医师、护士等共同召集病区患者及亲属,集中进行沟通,介绍该病发生发展、疗程预后、预防及诊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回答病人及家属的提问。

各病区每月至少组织1次集中沟通的会议,并记录在科室会议记录本上。

  (四)书面沟通(知情同意书):

医务人员在患者入院前、入院时及治疗过程中均应进行告知。

在征得患方同意后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包括诊断、治疗措施、病情发展变化等。

  

(1)、手术、麻醉前;

  

(2)、输血或血液制品前;

  (3)、有创检查/治疗处置前;

  (4)、特殊检查/治疗处置前;

  (5)、贵重、自费药品使用前;

  (6)、高值、植入性耗材使用前;

  (7)、患者欠费或拒绝诊疗影响治疗时;

  (8)、告知可替代的诊疗方法时:

应告知有无可替换的医疗措施;可替代医疗措施所伴随的风险及其性质、程度及范围;可替代医疗措施的治疗效果,有效程度;可替代医疗措施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及意外;不采取此替代医疗措施的理由等等;

  (9)、术中变更手术方案前;

  (10)、患者入ICU监护时;

  (11)、医保目录以外的诊疗项目或药品,需患者承担一定比例的费用前;

  (12)、住院患者自行离院前;

  (13)、患者病危病重时,签署病危(病重)通知书;

  (14)、患方对患者死因存在异议时;

  (15)、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时告知;

  (16)、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需签署知情同意书的其他情况。

  (五)其他沟通:

  1、在门诊、病区的显要位置,建立医疗信息公开栏、电子屏幕、电子触摸屏、投诉电话、信箱等设施,将患者所需的医疗服务信息有效公开,方便患者就医和投诉。

  2、在门诊收费处、住院处等处定期公布医疗服务价格,方便病人查询及监督。

  (六)知情同意告知的免除情况:

  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时,可以免除知情同意告知义务。

  免除情况应当经院长或院长授权的负责人(分管院长或医务部负责人、夜间及节假日为行政总值班人员)批准。

并且在病情好转后或其他情况变化后,应向患者本人、家属或其他法定代理人补充履行知情同意手续。

  第三节医患沟通的技巧

  四、医务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应注重培养与患者交流的能力和技巧,努力营造人性化服务的良好氛围,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一)一个技巧:

注重技巧,耐心倾听患者诉说,尽量让患者和家属多倾诉。

  

(二)二个掌握:

掌握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情况;掌握患者的医疗费用情况及患者、家属的心理状况。

  (三)三个留意:

留意沟通对象的教育程度、情绪状态及对沟通的感受;留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

  (四)四个避免:

避免使用刺激患者情绪的语气、语调、语句;避免压抑患者情绪、刻意改变患者的观点;避免过多使用患者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避免强求患者立即接受医生的意见和事实。

  (五)五个注重:

注重态度,接待患者要端庄大方、热情负责;注重语言,语言要通俗、清晰、明了,富有情感,避免使用模棱两可、同音异义或专业术语,以免患者产生歧义或不理解;注重语调语气,语调要适中,语气温和;注重目光、表情、手势等的配合使用;注重患者的年龄、身份、地位、职业、文化程度等。

  第四节医患沟通记录要求

  五、需要进行沟通记录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卫生部《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将医患双方沟通的情况,及时、全面、准确地记录在门诊病历、病程记录、护理记录、知情同意书等病历资料中。

  六、以下事项必须记录:

沟通时间、医患双方参加人员、沟通%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