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6352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28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解析版Word格式.docx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我们一定要记住一个名字——王淦(gà

n)昌。

他是中国核科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

当年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物理实验室的德国没有留住他,为了国家,他放弃了让他功成名就的基本粒子研究,转而研究核科学。

先生追求的生命价值是(  )

A.成就自我、改变世界B.追求卓越、创造奇迹

C.心系民族、奉献国家D.默默无闻、服务社会

5.底线思维是指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拥有底线思维能够让我们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掌握主动权。

下列体现底线思维的是(  )

①甲同学对于某科考试成绩的预期最低是60分,结果成绩是70分

②乙同学对于某科考试成绩的预期最高是60分,结果成绩是50分

③丙同学对于某科的学习不遗余力,结果成绩是60分

④丁同学对于某科的学习未尽全力,结果成绩是70分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6.2020年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21年6月1日起施行。

全国人大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立法保护B.司法保护C.社会保护D.学校保护

7.著名文学家梁晓声说,真正的文化是“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

这句话最适宜描述(  )

①个人品德

②家庭美德

③职业道德

④社会公德

8.老范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工作中由于自己不慎,导致左小腿受伤,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老范请求赔偿,公司负责人以公司无过错为由拒绝赔偿,多次协商未果,老范决定采取法律方式维权。

该公司的行为和老范提起的诉讼类型分别是(  )

A.公司没有违法,民事诉讼

B.一般违法行为,民事诉讼

C.一般违法行为,行政诉讼

D.严重违法行为,刑事诉讼

9.外来物种入侵,有可能打破我国物种平衡,改变或破坏生态环境,甚至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

如水葫芦,原产巴西,我国引进水葫芦原本是为了美化环境、净化水质,但后来泛滥成灾,其对水面野蛮封锁,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阳光而死亡,破坏水下生物的食物链。

由此可见,外来物种入侵直接影响我国(  )

①政治安全

②生态安全

③国家安全

④社会安全

10.读图,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选项与图示反映一致的是(  )

A.a表示中学生上网时间与受益程度之间的关系

B.a表示集体联结度与个体感知到集体温暖之间的关系

C.b表示维护个人利益与维护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D.b表示公民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之间的关系

11.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制度。

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下列体现我们党这一原则的是(  )

①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

②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时,实行民主集中制

③党的上级组织要经常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

④国家权力来自人民,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

12.如图漫画蕴含的寓意是(  )

①不按法定程序行使权力的行为,都是违法犯罪

②国家权力的行使不可任性,要减少权力的行使

③通过编制公权力清单,严格划定公权力的边界

④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13.史载,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日问诸臣:

天下谁人最快活?

有人说功高盖世者,有人说位居显赫者,有人说金榜题名者,还有人说富甲一方者云云,朱元璋听后皆不满意。

大臣万钢答道:

畏法度者最快活。

此言一出,朱元璋大悦,称赞其见解独到。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我们不放弃法律赋予的权利

B.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

C.自由是法律允许的随心所欲

D.法治规范自由,法治保障自由

14.七人分一桶粥:

一开始抓阄决定谁来分,每次只有分粥人能吃饱;

后来推选能人分粥,大家竭力讨好他,搞得团队乌烟瘴气;

再后来轮流分粥,但分粥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才能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于是分粥人特别认真。

这说明为了维护公平需要(  )

A.知识创新B.技术创新C.制度创新D.理论创新

15.革命通常是以极端的方式推翻原有政权,以达成改变现状的目的。

相对于革命,改革是指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之内实行变革。

下列能体现改革内涵的是(  )

①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③开天辟地,天翻地覆

④革故鼎新,推陈出新

16.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基本方针,这一方针涵盖了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环节。

针对四个环节,下列内容具有一致指向的是(  )

①法律的力量,源自人民的信仰

②公正的法律,不限制好的自由

③法律的运转,依靠强硬的手段

④极端的法律,就是极端的不公

17.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搏动的心脏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涌动的血液奔腾着长江黄河的浪波;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黄色的皮肤印着祖先留下的颜色;

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黑色的眼睛流露着……

下列诗句与文中表达的情感相符合的是(  )

①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②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③遥知百国微茫外,未敢忘危负岁华

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8.近期,包括以色列、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宣布推出旨在放松人员流动的“疫苗护照”,专家普遍认为,“疫苗护照”势在必行。

可以预见,“疫苗护照”将为后疫情时代的国际人员往来提供可能与便利。

材料说明当今世界是(  )

①发展的世界

②开放的世界

③和平的世界

④联系的世界

19.2021年1月2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更新内容,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远高于世界水平。

中国好,世界会更好。

这表明(  )

A.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C.中国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世界的发展

D.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20.事物的变化发展总是按照一定的内在逻辑和顺序进行。

下列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①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科技的进步

②商定集体规则确定集体目标创造集体氛围

③参与民主生活增强民主意识推动民主发展

④尊重他人以礼待人诚实守信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分)

21.(4分)一位初三同学关于自己学做饭的自我评价:

小学的时候,我只会泡方便面、煮鸡蛋;

现在的我,不但会简单的炒菜,如炒鸡蛋、炒豆芽,而且还会蒸馒头、包饺子。

看到我的同桌不如我,不禁小有得意。

同为初三的你,请你评价该同学的“自我评价”。

22.(4分)责任是对自己做的事情有一种爱、一种担当,一个人从小要学会承担责任: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尽我所能;

家里的事情学着做,竭我所力;

集体的事情积极做,倾我所心;

公益的事情抢着做,舍我其谁!

根据材料,依次说明青少年应该对谁负责。

23.(8分)2020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会徽发布,会徽整体形象既充满亲和力、富有记忆点,又紧扣主题,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1)读图,请写出会徽由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其他元素构成。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  、  

其他元素:

  、  、  、  

(2)请你从文化的角度,谈谈会徽的设计给我们的启示。

24.(6分)大黑河是黄河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最大的一级支流,全长225.5公里,其中呼和浩特市境内河长139.5公里。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坚持“生态立市、生态强市”,在大黑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建设中,实施河道整治、加固堤防、景观绿化三位一体。

保障河道防洪能力的同时,利用再生水形成水景观,打造河心岛、亲水木栈道、滨河步道和休闲场地,形成一条长13.24公里的城市亮丽生态链,成为游人和市民休憩、娱乐的好去处。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呼和浩特市的做法体现了怎样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思想。

25.(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制度是社会科学中的概念,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体系。

材料二回望来路,“中国奇迹”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审视现实,全面深化改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

今天的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政治更加清明、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生活幸福!

综合材料,运用“人民当家作主”相关知识,说明保证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人民幸福的原因。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认识学习。

学习,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苦乐交织的。

以为学习是个探究与发现的过程,需要克服困难,刻苦学习。

也正是这个过程,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潜能、获得一种超越自我的快乐。

【解答】好书如营养餐,坏书似垃圾食品;

这句话旨在强调读什么样的书的问题,故A说法正确;

这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BCD与题意不符。

故选:

A。

【点评】仔细读题,在理解正确认识学习的基础上,做出符合题意的选择。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换位思考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

【解答】“他人觉得敲打得特别凌乱,敲打者却觉得自己敲打得非常清楚”,表明在与人交往中要坦诚交流,学会换位思考,体会他人的感受,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①④真诚夸赞、保持冷静的说法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C。

【点评】仔细读题,在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基础上,做出符合题意的选择。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型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上,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老师既是我们的良师也是我们的益友。

【解答】依据题文描述,在老师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这位同学懂得老师的需求,主动关心老师、尊重老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故③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①②这也是与老师相处所需要的,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来,故与题意不符。

D。

【点评】仔细读题,在理解新型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做出符合题意的选择。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生的价值。

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和奉献,人生的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社会的奉献之中,奉献使人快乐,使人充实,使人高尚。

【解答】依据题文描述,王淦昌为了祖国的科技事业,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心系祖国,奉献国家,在奉献中实现了生命的价值,故ABD不符合题意,排除;

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点评】仔细读题,在理解人生的价值的基础上,做出符合题意的选择。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培养批判精神。

批判性思维的要求:

有质疑的勇气;

有表达自己观点和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考虑他人感受,要知道怎样的批判容易被接受,有利于解决问题。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底线思维是指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①③都实现了最低预期,符合底线思维的要求,故①③正确,符合题意;

都没有尽到自己的努力或没有达到最低要求,故②④不符合题意。

【点评】仔细读题,在理解培养批判精神的基础上,做出符合题意的选择。

【分析】本题考查社会保护等知识点。

社会保护,是指在社会生活环境中对未成年人实施的保护。

包括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权的保护等。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可知,未成年人保护有六道防线: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政府保护、网络保护、司法保护。

全国人大修改《未成年人保护法》,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故C符合题意;

ABD的说法不符合题意,均可排除。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社会保护,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遵守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

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解答】分析可知,“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主要强调了培养个人品德;

“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主要强调了要遵守社会公德,故①④正确;

②③排除,材料未体现此内容。

B。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遵守社会公德,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解答】根据题干材料,“老范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工作中由于自己不慎,导致左小腿受伤,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老范请求赔偿,公司负责人以公司无过错为由拒绝赔偿,”可知,公司是一般违法行为;

“老范请求赔偿,公司负责人以公司无过错为由拒绝赔偿,多次协商未果,老范决定采取法律方式维权。

”题干中涉及到经济赔偿,属于民事纠纷,老范提起的诉讼类型应该是民事诉讼,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ACD,错误,不符合题意。

【点评】解答本题把握好民事诉讼的内涵,结合题意分析,完成解答。

【分析】本题考查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

国家政权和主权受到威胁,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国家的生存就会受到挑战。

国家安全有保障,经济社会才能不断发展,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解答】外来物种入侵,有可能打破我国物种平衡,改变或破坏生态环境,甚至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这会直接影响我国的生态安全,影响了我国的国家安全,故②③正确;

①④排除,材料未涉及到此内容。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其考查了维护国家安全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政治常识。

日常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归纳、整理一些常见的概念、观点、原理,并学会运用。

该题涉及到合理使用网络、个人与集体、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解答】中学生要合理使用网络,上网时间要有所节制,尤其要避免上网成瘾,一般来说,其上网时间越长,受益程度就越低,故A错误;

集体联结度越高,个体感知到的集体温暖就越多,故B正确;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维护了集体利益也就维护了个人利益,故C错误;

权利和义务是相辅相成的,故D错误。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考查合理使用网络、个人与集体、权利和义务等,根据教材知识,依据题意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工作的原则。

【解答】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为:

在国家机构与人民的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实行民主集中制,②④都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表现,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①③不合题意,未涉及民主集中制。

【点评】解答本题把握好民主集中制的体现,分析各个题肢,容易作答。

【分析】本题考查宪法规范权力运行。

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

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滥用权力。

任何超越权限、滥用职权的行为均应承担法律责任。

【解答】依据教材知识分析漫画可知,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权力的行使不可任性,通过编制公权力清单,严格划定公权力的边界,故③④正确;

①的说法不合题意,排除;

②错误,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而不是削弱政府权力。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其考查了宪法规范权力运行的知识,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法治和自由的关系。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一方面,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会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

另一方面,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

【解答】题文材料中的观点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表明了法治规范自由,法治保障自由,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自由是法律允许的随心所欲,故BCD观点正确,但不合题意;

A观点错误,符合题意,题文材料未体现“不放弃法律赋予的权利”的内容。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其考查了法治和自由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得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