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审题训练.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3700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文审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作文审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作文审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作文审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作文审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作文审题训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作文审题训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作文审题训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作文审题训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作文审题训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作文审题训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作文审题训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作文审题训练.docx

《作文审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文审题训练.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作文审题训练.docx

作文审题训练

《作文审题训练》教学设计

一、导语

作文在语文试卷所占的比分极大,在所有考题中,一个大题定生死的,也许只有作文了。

而作文要闯的第一关就是审题,审题准确,作文成功一半,如果审题失误,再好的学生也只能望市重点中学兴叹。

好在短时期内,我们还是可以通过训练掌握一些技巧,下面我们不妨学习一下审题方法,操练一回审题。

二、学生审题,教师引导

1.出示作文题

我学会了感恩新的起点尝试

请同学们看一下,想一下,这组题目要求我们用什么审题方法审清题意?

(一般来说,可以先审文题的题眼。

何谓题眼?

题眼就是揭示意义,体现中心,点明重点或表现感情色彩的词语。

请同学们找一下这组文题的题眼,再看一下它有没有规律可循?

同学发言:

……

师生归纳:

句子文题,句中的动词往往是“题眼”。

短语文题,短语中的修饰语一般来说是“题眼”。

词语文题,这个词本身就是“题眼”。

教师点评:

文章的题眼是文章写作的重点,所以,写作前我们可以用审题眼的方法审题。

审题还有一个关键内容,就是写作前弄清文题对行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和主题等限制。

2.出示作文题

元旦纪事我家的钟点工成长的足迹心事我们是初升的太阳美,在我们身边

同学们是否看出了这组文题对行文提出了明确的限制要求?

题目中有没有限制语?

审文题的限制也是审题方法之一,请同学们找出各题的限制要求。

同学发言:

……

学生归纳:

(1)文题的时间限制;

(2)文题的地点限制;(3)文题的数量限制;

(4)文题的事情限制;(5)文题的人称、人物(群体、个体)限制;

(6)文题的主题限制

教师点评:

限制时间、地点、数量、事情、人物和主题等,这是考试命题作文的规律之一,所以,限制性的词语往往是文章的写作范围。

同学们只有在规定的范围内作文,才能不离题,不偏题,做到“下笔千言不走题”,否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个失误,你能说不是致命的吗?

还有一类文题隐含着深刻含义,遇到这类题目,我们不能就题论题,要透过字面看其深刻含义。

3.出示作文题

成长我心中的太阳又到中秋月圆时

同学们在审这组题目时,可以审文题的隐含义。

下面我们一起来挖掘一下这组文题的隐含义。

先看第一题《成长》。

这类题目比较宽泛性,我们可用填补标题法,在原题目的基础上添加新的条件,题旨就会暴露出来,从而化难为易。

如,在题前加“我在阳光下”等新条件,使题目成为《我在阳光下成长》或在题后加“的足迹”等新条件,使题目成为《成长的足迹》。

添加新条件后的题目不仅题意清楚,而且题材也明确。

再看第二题《我心中的太阳》。

题中的“太阳”一词蕴含着比喻义,我们可以采用揭示的方法来挖掘“太阳”的比喻义,或似阳光般的温暖,美丽;或万丈光芒,既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而这又在我心中深深地铭记着。

你们看,抓住了比喻义,是不是思路被打开了,取材领域被拓宽了?

立意也被挖深了?

所以,当题目中某个词蕴含着比喻义时,我们可以采用揭示比喻义的方法。

最后请看第三题《又到中秋月圆时》,从正面思考无非是中秋赏月,家人团圆,毫无新意。

然而采用反向思维方法,可以另辟蹊径,立意新颖。

如,中秋时一家人不能团圆,为何?

因为爸爸公务在身,或妈妈在医院里照顾外婆而家人不能团圆,从而进一步歌颂爸爸的奉献精神,妈妈的孝顺美德。

由此看来,蕴藏的题意往往是文章写作的材料。

请同学们归纳审文题隐含义的三种方法。

学生归纳:

(1)填补标题!

……化难为易;

(2)揭示比喻义……主意深;(3)反向思维……立意新

教师小结:

在写作前,我们可以运用审文题的题眼,审文题的限制,审文题的隐含义等方法来审清题意,打开写作思路。

三、临场发挥

学了审题方法后,我们一起操练一回审题,看看同学们学得效果怎样。

出示作文题

1她始终微笑着追求

提示:

把握题眼

2窗我的一片天空

提示:

把握隐含义

3我和班集体

说说我们这个班集体

提示:

把握对象

4感恩送上我的祝福

提示:

把握主题

请各小组选择其中一组文题,议议审题思路。

同学代表发言:

……

议论明确:

她始终微笑着───题眼是始终微笑着。

文章的重点不仅可写和蔼的性格,也可

1写乐观的精神。

追求───题眼是追求。

题目宽泛,可填补为《一个下岗工人的追求》。

范围限制了,材料也有了。

窗───揭示“窗”的比喻义,即“心灵之窗”。

然后填补标题《我打开了心窗》,引申为:

当我打开心灵之窗后,外面的世界之窗也将向我打开。

2我的一片天空───采用反向思维方法揭示隐含义:

父母离异,没有更多的钱买参考书,参加补课。

我的天空是多么的阴暗、狭小,哪有余地供我翱翔?

可我靠自己的好学精神,勤奋努力,驱散了自己天空中的乌云,打开了一片可以让自己自由飞翔的天空。

我和班集体───阐述“我”和“班集体”之间的双面关系:

班集体帮助我,

作为班集体中的一员,也要为班集体作贡献。

3说说我们这个集体───写的是集体行为,但要点面结合,所谓“点”,突出

典型的人物或事件,所谓“面”是整体,要照顾好面上,又因为有

“我们”两字,所以在亲切感中要透出自信和自豪。

感恩───填补标题《我学会了感恩》:

感谢生命中遇到的人,感谢他们让我

4感受到他们无私的爱,教我学会感恩,让我学会用感恩的心帮助更多的人(爱的传递)

送上我的祝福───表达我的感激之心:

祝福有恩于我的人。

表达我的善良的心灵:

祝福那些需要祝福的人。

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临时发挥都不错,相信同学们通过不断的审题训练,到了写作审题时一定会更快、更好地切入自己的写作范围,确定自己的写作角度,选择自己的写作的内容。

四、欣赏例文

我班的李昶瑜同学可以说是每篇作文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心审题,用他的话来说,写作文还真要好好审题,就是说,有些题目看似简单,但要写出新意来,写出立意深刻来,也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

发人所未发,见人所未见,真正做到自己心中有,别人脑中无。

那需要学生开掘想像的空间,并进行创造性的发挥。

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李昶瑜是怎样审《打开心窗》这一文题的。

1.《打开心窗》审题思路

(1)揭示题目中“窗”的比喻义───心灵之窗

(2)文题重点是“打开”,要弄清三个问题:

①谁为谁打开“心窗”?

——“父母”为“我”打开“心窗”。

②打开什么“心窗”?

——打开“我”和“父母”间的隔阂。

③如何打开“心窗”?

——用真诚的关怀打开“心窗”。

(3)“打开”是一个过程,要写出“心窗”由关闭到开启的过程。

李昶瑜的审题思路相当清晰严密,题意把握得很准,审题准确,作文已成功一半。

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他的另一半的成功。

2.欣赏李昶瑜的作文《打开心窗》内容略

教师小结:

李昶瑜的这篇作文写得太棒了!

看来,同学们想要写好作文,首先要闯好审题这一关。

只有审清题意,打开思路,才能准确立意、恰当选材,才能在作文考试中立于不败之地。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材料作文的常见病症。

2.探索归纳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3.要求学生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

4.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是否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5.提高学生审题立意的能力。

教学重点:

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

教学难点:

归纳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考角度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

小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步骤:

一、故事导入:

宋徽宗时期,京城的画院每年都要招收一名画师。

这一年,主考官出了一个画题《深山藏古寺》,画院以“深山藏古寺”这一句古诗为题来考应试者。

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

(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经过层层筛选之后,画院招收的这名画师将在最后几个人中产生。

画师一:

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

(基本符合题意)

画师二:

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

(符合题意)

画师三:

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

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

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就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准—深—新)

那位聪明的画家巧于构思,发挥了想象能力,选择了老和尚挑水的角度,就使画面含蓄,能启发别人的联想。

写作跟作画一样,仔细审题,选择新颖的表现角度,巧妙地构思是十分重要的。

二、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性

1.关于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

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2.什么是审题立意?

文章符合题意,关键在行文前的审题立意。

审题,就是分析研究命题的意义要求;立意,就是确立主题思想。

审题是立意的前提,立意是审题的结果,立意好不好,关键是审题。

审题不清,就会“南辕北辙”。

所以,审题立意是决定作文成败的关键一步。

写材料作文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提炼出符合命题意图的明确的论点。

很多考生提炼不出明确的论点,因而议论往往失去中心;有些考生论点虽明确,却不能紧扣所给材料,不符合命题意图,也就是说,不是最佳立意。

这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文章的质量。

3.审材常见病症

联系本班学生实际,展示一些学生审题不准的作文,小结材料作文审题立意常见病症。

(1)脱离材料,随意而为

(2)笼统含混,泛泛而谈

(3)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4)抓现象而弃本质

4.审清题意三原则

(1)整体性原则:

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

一般来说,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

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三、结合练习,探讨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

(课前分发练习材料,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上合作探究)

(1)学生分组讨论

(2)组长将本组有代表性的立意写于黑板上

(3)各组间互评

(4)老师分析小结

【材料1】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

“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

”他回答说:

“下一个!

”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

“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

”他仍然回答:

“下一个!

请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不得抄袭.。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

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

”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

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小结: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

板书:

(一)抓关键句

【材料2】一位大学生,在校花销吃紧,写信向在乡下种地的父亲要钱。

信只有三个字──“爸:

钱。

儿”这封三字信传开以后,人们议论纷纷。

请以这位大学生同学的身份就此给他写一封信。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

儿子与父亲之间是一种特别的关系,作为他的同学给他写信,要劝导、教育他懂得孝敬父母。

这是材料反映的主要的矛盾关系,不要在“花销紧”要节约方面大做文章。

小结: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

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等。

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板书:

(二)辨明关系

【材料3】从前,有位年轻的猎手枪法极准,但总捕不到大雁。

于是,他去向一位长者求教。

长者把他领到一片大雁栖息的芦苇地,指着站得最高的一只大雁说:

“那只大雁是放哨的,我们管它叫雁奴。

它只要一发现异常情况就会向雁群报警,所以接近雁群很困难。

但是,我们有办法,你现在故意惊动雁奴再潜伏不动。

”年轻人照着做了,雁奴发现年轻人后立即向同伴发出警告。

正在休息的雁群得讯后纷纷出逃,但没有发现什么危险。

于是,它们又飞回了原地。

长者让年轻人如法炮制了好几回。

终于,有几只以为受骗的大雁向雁奴发动了攻击。

如此再三,几乎所有的大雁都以为雁奴是谎报军情,纷纷把不满发泄在了它身上--可怜的雁奴被啄得伤痕累累。

“现在,你可以逼近雁群了。

”长者提醒道。

于是,年轻人大摇大摆地走进芦苇地。

雁奴虽然瞧在眼里,但它已经懒得再管了。

年轻人举起了枪……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

这则材料中共出现了四个“人物”--年轻人、长者、雁奴和雁群。

审题时,学生可以舍弃年轻人和长者这两个次要人物,从雁奴和雁群的关系入手确定如下立意。

(1)从雁群角度立意:

不要轻易误解忠诚的人,因为被误解的人因此会放弃忠诚。

(2)从雁奴的角度立意:

忠诚被误解后该怎么办呢?

是坚持到底,还是放弃忠诚,这是对忠诚的真正考验。

小结: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

因此,审题时学生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材料的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板书:

(三)舍次求主

【材料4】当断臂的维纳斯展示在人们面前时,吸引了无数好事之徒趋之若鹜。

它们提

出种种接上断臂的奇思怪想。

维纳斯失去的手臂就如同一个充满诱惑力的圈套。

但迄今为止仍未有任何设计能取得普遍的赞赏。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

材料中的情感倾向十分明显。

“好事之徒”、“趋之若鹜”等词贬斥之情溢于言表。

对想接上断臂在做法持否定态度,对断臂维纳斯持赞赏态度。

据此可立意为:

应顺其自然,不能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如果不注意分析情感倾向,立意为:

敢于怀疑、敢于大胆创新等,就明显偏离题意。

小结:

有的材料在叙述、说明或评论某个事物时,明显地流露出作者的情感倾向,这样我们可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来审题立意。

板书:

(四)情感倾向

【材料5】一次,盖达尔旅行时,有一个小学生认出了他,抢着替他提皮箱。

小学生见皮箱十分破旧,便说:

“先生是大名鼎鼎的盖达尔,为什么用的皮箱却是随随便便的呢?

太不协调了。

”“不协调吗?

如果皮箱是大名鼎鼎的,而我却是随随便便的,那岂不是更糟?

”盖达尔笑着说。

小学生看着盖达尔笑了。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

这则材料,我们可以提炼出这样的中心意思:

这则材料通过写大名鼎鼎的盖达尔和小学生关于皮箱破旧的对话,表达了身外之物可以随随便便,但做人却不能随随便便的道理。

据此,学生可以提炼出如下两种观点:

(1)做人不应该随随便便;

(2)做人要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徒有虚名。

小结: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其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多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板书:

(五)提炼中心

【材料6】①马克思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②恩格斯21就着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

③列宁17岁就开始革命活动。

④毛泽东26岁主编《湘江评论》。

⑤徐特立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学生讨论后,教师分析:

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

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

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

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小结:

从提供材料本身入手,寻求相似事件和对立事件。

异中求同,同中求异,由表及里,挖掘其内涵。

板书:

(六)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四、课堂总结

总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根据材料写作文,审题立意,不能偏离材料自行确定立意,而要全面仔细地阅读材料,从材料出发选择立意的角度。

上面的几种方法不是孤立运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综合使用的。

每则材料都可从多个角度分析立意,然后再选择最佳角度构思作文。

五、布置作业

根据下面材料内容,自选角度审题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犹太有句名言,叫做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

卖豆子的如果没有卖出豆子,他就把豆子拿回来,加水让它发芽,几天后可以卖豆芽。

如果豆芽不好卖,那么干脆让它长大些,卖豆苗。

而如果豆苗再卖不出去,索性移到泥土里,几个月后它就会结出许多新豆子,这不是更大的收获吗?

练习提示:

由犹太的这句名言我们可以联想到人生。

任何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的征途上,你会遇到困难,遇到挫折,遇到失败,成为一粒卖不出去的豆子。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

是因为一时的挫折而放弃,还是努力改变自己,锲而不舍地前进?

如果你放弃了,那么这粒豆子也就永远消失了,如果你能锲而不舍,无数的机遇也就随时可能光顾。

所以,有时挫折与机遇是并存的,就看你能不能把握。

写这篇文章时,最好能举出有说服力的实例,使之有理有据。

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准确审题立意

(1)确定立意角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确立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确定文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拟写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