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40265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既然是师徒制评价体系,评价的主体首先应该是徒弟和师傅,同时学校派出的指导老师也应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社会第三方评价更是客观评价师徒制教学效果的力量,不同的评价主体以不同的侧重对师徒制教学效果给出不同的评价,互相印证得到比较公平客观的结果。

因此评价主体概括起来就应包括师傅评价、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学校评价、企业单位评价和家长评价。

2)评价过程侧重岗位评价,辅以其它评价方式

校企双制教学特色是岗位,师徒关系是建立在岗位基础上的,知识技能的教学就是岗位技能的传授,因此岗位技能的评价是校企双制教学评价过程的基本单元,评价的内容主要为岗位技能的掌握程度,多项单个岗位技能的评价将构成实践教学评价最基础也是最主要的数据,是考核学生在校期间师徒制学习效果,给定学习成绩的主要依据。

3)评价结果有利于反馈和激励

施行教学评价最重要目的是为了不断得到反馈,改善教学效果,因此师徒制教学评价体系中应该设置顺畅的反馈渠道和激励方法,将采集、分析和汇总的各种相关信息及时传递到有关部门,相关部门根据这些信息能够及时进行总结和整改,修改和制定各项措施,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才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4评价体系构建

4.1校企双制教学质量内控评价体系

1)评价指标的选择

校企双制评价体系评价指标的选择体现校企双制教学的特色,突出对岗位、技能、师徒及企业运行制度方面的评价,具体确定的各级指标及权重如表所示。

校企双制教学质量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

指标

主要

观点

权重

评定等级

A(良好)

B(合格)

C(较差)

1、校企双制实施准备(30)

1.1岗位分解、设备准备、安全防护

岗位设备安全防护措施

10

岗位设定满足教学计划能力指标要求、岗位设备完好、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岗位设定满足教学计划能力指标要求、岗位设备基本完好、安全防护措施到位

岗位设定基本满足教学计划能力要求、岗位设备基本完好、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

需整改

1.2教学文件(岗位技能指导计划、实现目标、内容、方式)

计划目标内容

方式方法

岗位技能指导计划制定符合要求、目标任务明确、内容详尽合理、方法得当

岗位技能指导计划制定基本符合要求、目标任务明确、内容合理、方法一般

岗位技能指导计划制定基本符合要求、目标任务基本明确、内容一般、指导方法欠佳

1.3规章制度协议

安全规章制度纪律教育

5

安全规章制度健全,纪律教育认真,与学生签定实训协议,学生有充分思想准备

安全规章制度较健全,纪律教育完成,与学生签定实训协议

具备安全规章制度,纪律教育完成,未与学生签定实训

1.4指定师傅

岗位师傅

根据师傅专长制定岗位师傅,建立岗位师傅档案

根据师傅专长指定岗位师傅

岗位师傅指定

随意,未能建立岗位师傅档案

2、校企双制教学进程(30)

2.1师父指导

指导能力指导方法

师傅专业知识全面、技能熟练,善于沟通、协调、配合,能圆满完成指导任务。

师傅专业技能熟练,善于沟通,能较好完成指导任务

师傅专业技能

一般,沟通能力较弱,较难完成指导任务

2.2徒弟学徒

接受能力掌握程度积极性

学徒能快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积极性高,乐于学习

学徒能基本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积极性一般

学徒能掌握专业知识技能不好,学习没有兴趣

2.3岗位技能指导进度

计划进度实际进度

严格执行计划进度,合理动态调节

计划进度执行一般,与实际进度有差距

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相差较大。

3、学徒效果(20)

3.1技能训练

技能

能力

能较熟练地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创造能力有较大提高。

能较基本掌握岗位操作技能,

具备一定创造性工作能力。

岗位操作技能掌握不好,基本上不能独立完成岗位工作。

3.2成果展示

岗位操作成果

学生积极参与产品展示,成果丰硕

能参与产品展示,成果一般

参与成果展示,作品差

3.3岗位学徒报告、总结

岗位学徒报告学徒总结

3

大多数实训报告填写认真,师傅评语具体确切,总结全面详实。

半数以上实训

报告填写认真,师傅有评价,总结基本完成。

实训报告填写不认真,师傅未给出评语,总结未完成。

3.4技能鉴定证书

相关技能鉴定证书

4

大多数学生取得相关岗位技能鉴定证书

半数学生取得相关岗位技能鉴定证书

很少学生取得相关岗位技能鉴定证书

3.5师傅意见

师傅指导意见

师傅意见具体明确,针对性强,具有建设性

师傅意见具体具体确切,有一定指导意义

师傅未给出指导意见

4、校企双制管理(20)

4.1组织

组织到位完成顺利

学校与企业领导全面负责,主管领导实施管理,师徒制领导小组工作扎实,成效明显。

领导重视,师徒制领导小组工作成效一般。

企业领导不够重视,师徒制领导小组工作有疏漏。

4.2制度

制度健全执行严格

制度健全,考勤记录完整,执行企业岗位

要求

有各项制度,考勤考核基本符合企业要求

考勤考核未按企业要求进行

4.3管理

职责管理日志

各机构职责落实,任务明确,监控指导有序,对徒弟管理严格,日志填写及时、详尽、准确。

监控指导有序,管理严格,日志填写一般。

各机构职责不

明确,监控指导混乱,对徒弟管理不严,日志填写不详细、不及时。

2)评价过程的实施

校企双制教学的评价应贯穿于师徒制执行的全过程,学校主导下企业与学校共同筹划,包括岗位分解、任务目标制定、岗位师傅确定及建档、徒弟确定、指导计划内容及进度、学徒效果、证书、总结报告、规章制度、检查测评等各项内容,每一个评价主体根据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分。

质量评价统计表

分数指标

评价主体

条件

准备

教学

进程

学徒

效果

过程

管理

分数横

向汇总

学生(学徒)

师傅

指导教师

学校

企业

行业

政府

分数纵向汇总

总分

3)评价结果的反馈

根据评价指标量化结果纳入学校督导反馈系统,学校、企业根据分数纵向、横向汇总、总分情况,召开质量分析会,学校督导部门定期与企业沟通,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教学督导部门定期将量化结果及学生和指导教师及师傅、企业反映的各种问题整理汇总后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予以落实和解决。

4.2教师评价体系

基于校企双制人才培养,强化对教师过程考核和发展评价,建立“过程性考核评价、学科教学成绩量化考核评价、发展性评价考核”三位一体的教师评价体系。

充分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实现对老师的教学工作的质量评价。

●过程过程性考核(30分)

把教学态度、教学组织、教学研究等教学常规内容纳入教师的教学过程考核。

指标名称

指标描述

计分规则

责任部门

教学态度1

严格要求学生、教学秩序好

4、2、1分

教务处牵头,教科室、专业部协同

教学态度2

不迟到、不早退、不中途离堂,不干与教学无关的事

4、3、2、1分(有旷课,此项为0分)

教学组织1

按要求布置作业,并进行批改

3、1分

教学组织2

执行课程教学大纲,完成教学进度

4、2分

教学组织3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应用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5、3、1分

教科室牵头,教务处、专业部协同

教学研究

按要求参加教研活动,执行教研组教学工作安排

教学准备

有符合教学计划、完整、规范的教学设计;

工具齐备,场地布置有序,符合“7s”管理

5、4、2分

教务处

执行力

服从学校因工作需要的工作安排

2、0分

专业部牵头,各部门协同

注:

1.若出现重大教学事故,视其情节轻重,分别按三个等级扣减责任人教学过程考核分15分、10分、5分;

2.本项考核不出现负分。

●学科教学成绩量化考核(30分)

(考核责任部门:

教务处)

以教师所教学科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为依据,分专业技能课程和文化基础课程两类分别对教师期末教学成绩进行考核。

(一)专业技能教学成绩(30分)

1.技能实训考核成绩(15分)

教师(某科某班)技能实训教学考核分=某科抽考班平均分/某科抽考级平均分*5分+某科班抽考及格率/某科级抽考及格率*5分+某科抽考班优生率/某科抽考级优生率*5分;

若某级只有单班,则教师(某科某班)技能实训教学考核分=某科班抽考及格率/校抽考及格率*25分+某科班抽考优生率/校抽考优生率*15分。

若教师进行多班多学科教学,则教师期末技能实训教学考核分=所教班(科)考核分之和/班(科)数。

若某专业技能学科在全市组织大型统考(抽考)、技能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则该技能学科组各位教师分别加6分、4分、2分。

2.技能理论考核成绩(10)

教师(某科某班)期末技能理论教学考核分=某科班平均分/某科级平均分*5分+某科班及格率/某科级及格率*3分+某科班优生率/某科级优生率*2分;

若某级只有单班,则教师(某科)期末教学成绩考核分=某科班及格率/某科校及格率*6分+某科班优生率/某科校优生率*4分。

若教师进行多班多学科教学,则教师期末技能理论教学考核分=所教班(科)考核分之和/班(科)数。

3.课时量(5分)

教师课时量得分=教师课时量/全校教师平均课时量*5分

教师考核成绩=教师专业技能实训考核分+教师课时量分+教师专业理论教学考核分/2

(二)文化(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成绩(30分)

1.学科成绩考核(15分)

教师(某科某班)期末教学成绩考核分=某科班平均分/某科级平均分*5分+某科班及格率/某科级及格率*5分+某科班优生率/某科级优生率*5分;

若某级只有单班,则教师(某科)期末教学成绩考核分=某科班及格率/某科校及格率*10分+某科班优生率/某科校优生率*5分。

若教师进行多班多学科教学,则教师期末教学考核分=所教班(科)考核分之和/班(科)数。

若某文化(专业)学科在全市组织大型统考(抽考)获一、二、三等奖,则该文化(专业)学科组(备课组)各位教师分别加6分、4分、2分。

2.课时量(5分)

教师课时量得分=教师课时量/教师平均课时量*5分

教师教学考核成绩=教师课时量分+教师学科成绩考核分

●发展性评价考核(40分)

把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撰写论文、参与课改等纳入发展性评价考核。

各级表彰(不含各类、各级大赛获奖)

教学业绩突出,获校、县、市、省级、国家级表彰

校、县、市、省、国家级分别计1、2、4、10、15分

教务处牵头,专业部协同

技能大赛辅导(参赛)奖

参加市、省技能大赛(辅导)获一、二、三等奖

获市一、二等奖分别加8、5;

获省级一、二、三等奖分别加10、8、6

教学技能大赛(赛课)

获校(县)级一等奖;

获市级一、二等奖;

获省级、国家级一、二、三等奖;

指导(协助)获奖(主要参与者)

获校县加2分;

获市级分别加10、8分;

获省级分别加15、12、10分;

国家级分别加25、18、15分;

指导(协助)人员视其参与程度,在其指导(协助)人获奖分一半的基础上进行评分

教学与课程改革(各类教育改革)

参与教学改革或课程建设,积极发表论文

公开发表论文,核心刊物每篇计5分,其余计3分;

出版教材(包括校本教材),每部主编计10分,参编3-5分。

参与课程建设或教学改革(包括综合改革),负责人加15分,参与者按承担工作量及效果分别加10分,8分,6分,4分,2分。

代表校参与县、市、省交流分别加2、5、10分。

参与学校重大教学改革分别加10、8、6、4、2

课题研究(实施)

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市级、校级课题研究或成果推进

国家级:

主研20分,参研按排序分别计15分,12分,10分,8分,6分;

省部级:

主研15分,参研按排序分别计10分,8分,6分,4分,2分;

市级:

主研10分,参研按排序分别计8分,6分,4分,2分;

校级:

主研5分,参研按排序分别计3分,2分,1分

学额巩固

学期学额巩固率:

一年级达90%以上,二年级达95%以上

学额巩固率*10分

政教处牵头,其它各部门协同

其它

为学校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集体讨论,学校通过

职校办公室

1.本项同一指标,层级得分不累加,以最高为准。

2.本项教师各项指标累加得分以40分为上限。

教师期末教学质量考核分=教学过程考核分+教师期末教学成绩考核分+发展性评价考核分

3.教师完全涉及工学结合班级,则某教师期末教学成绩考核=全校教师期末教学成绩考核平均分*90%

●教师评价结果统计表

姓名

过程性考核

学科教学

成绩考核

发展性考核

4.3学生评价体系

依据学生成长规律展开校企双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分为学校段考核和企业段考核二维评价体系。

学校段评价以学校为主体,聚焦学生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

企业段评价以企业为主体,聚焦学生岗位职业能力。

学校段学生学科学业成绩的评价主要是在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基础理论课堂、素质拓展课和技能实训课堂中进行,它主要包括对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基础课程的和综合素质课程考核。

评价通过教师评定、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三个环节,采用观察记录、实际操作、项目完成、学科考试等方法对学生的学业进行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企业段评价主要是在学生跟岗、顶岗实习阶段进行的,综合考察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德、能、勤、绩方面的行为表现并给出等级或者描述性的评语,主要目的是考核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

●学校段评价

1)公共基础课程评价

公共基础课程总体评价采用学生诚信评价、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的方式。

公共基础课程考核表

评价标准

过程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

A等:

遵守纪律,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完成作业好。

B等:

偶有扰乱纪律,但能完成学习任务不拖欠抄袭。

C等:

偶有拖欠作业或扰乱纪律,但无抄袭作弊行为。

D等:

多次逃学旷课、扰乱纪律或者经常抄袭、作弊。

学科成绩70分以上。

学科成绩60—70分。

学科成绩40—60分。

学科成绩40分以下。

诚信自评

小组互评

教师评价

语文

数学

外语

德育

体育

计算机

音乐

美术

……

评价统计

评价统计说明

1.诚信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分别统计。

2.累计获得8项A等评价,无C等评价和D等评价,评价统计为A等。

3.累计获得6项A等评价,无C等评价和D等评价,评价统计为A等。

4.A等评价低于6项,C等评价和D等评价累计少于3项,综合评价为C等。

5.A等评价低于6项,C等评价和D等评价累计多于3项,综合评价为C等。

2)专业技能评价

学生专业技能过程性评价也是通过教师评定、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方式来进行的,其形式主要是“项目任务驱动”教学任务过程来评价。

专业技能课评价表

遵守劳动和课堂纪律、实践流程,且分工合作紧密。

遵守劳动和课堂纪律、实践流程,但不愿与人合作。

偶尔出现不遵守劳动和课堂纪律、实践流程的情况。

经常发生扰乱违反劳动和课堂纪律、实践流程情况。

掌握熟练,运用灵活。

基本掌握,能够运用。

掌握生疏,运用勉强。

没有掌握,无法运用。

评价内容

教师考察

专业名称

实训必备知识

技能操作

专业基本素养

企业实践

3)综合素质评价

自主能力

完全自主,从不需要教师、家长、同学督促。

基本自主,偶尔需要教师、家长、同学督促。

不够自主,经常需要教师、家长、同学监督。

不能自主,必须教师、家长、同学监督帮助。

道德素质

思想健康品行端正,偶尔会违反校纪校规。

无严重违纪违规情况或后果,能听取意见。

与社会人员交往密切,屡经教育不愿改进。

身体素质

身体健康,坚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或活动。

身体健康,喜欢参加各种体育锻炼或活动。

体质较差,很少自愿参加体育锻炼或活动

瘦弱生病,从不主动参加体育锻炼或活动。

责任意识

勇于承担责任,从不推卸或编造谎言隐瞒。

出现过推卸情况,但能听取意见及时改正。

隐瞒编造事实,总是寻找理由逃避或推卸。

从不承认自身过失或错误,不愿承担责任。

沟通交流

善于交流,表达清楚,能够接爱不同看法。

乐于交流,偶因分歧发生争吵或比较自我。

不喜交流,显得紧张拘紧,或易发生争吵。

沉默寡言,很少与人交流或经常发生争吵。

兴趣爱好

无不良兴趣爱好,喜欢与人分享且不沉迷。

无不良兴趣爱好,但不喜欢与人交流分享。

无不良兴趣爱好,但比较单一或出现沉迷。

无明显或沉迷于兴趣爱好,或有不良趋向。

劳动合作

主动参加劳动,与人合作中从不推诿争吵。

能够参加劳动,与人合作偶有推诿或争吵。

不愿参加劳动,与人合作经常推诿或争吵。

劳动或与人合作时,总是推诿或经常争吵。

社团活动

主动参加社团及相关活动,遵守活动纪律。

乐于参加社团及相关活动,活动纪律较差。

加入社团组织,但很少或几乎不参加活动。

未加入任何社团组织,从不参与集体活动。

●企业段评价

体系对学生企业(社会)实践的评价主要是在学生跟岗、顶岗实习阶段进行的,以企业评价为主,综合考察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德、能、勤、绩方面的行为表现并给出等级或者描述性的评语,主要目的是考核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

企业评价表

诚信评价

师傅评价

企业评价

总评

A

B

C

D

企业表现

服从企业管理,遵守劳动纪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