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4059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6.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突破文档格式.doc

【考点梳理】

考点一、溶液、溶解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溶液

(1)定义: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

溶质和溶剂。

(3)特征: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密度、浓度、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久置不出现沉淀,不分层。

2.溶解现象

(1)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①溶剂的温度:

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②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

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③搅拌加速溶解。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物质溶解时,往往会引起温度的改变。

溶解的过程发生两个变化:

①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要吸收热量;

②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过程,要放出热量。

当吸热大于放热时,溶液温度降低,反之升高。

(3)溶于水温度升高的物质:

氢氧化钠、浓硫酸等,溶于水温度降低的物质:

硝酸铵等。

3.正确区分乳化现象和溶解现象

(1)乳化是使用乳化剂将植物油(的油珠)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存在于水中而不能聚集。

(2)溶解则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在溶剂的作用下,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溶剂中。

乳化作用得到的是乳浊液,溶解后得到的是溶液。

4.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定义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须注意以下两点:

①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只有在“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这两个条件下才有意义,脱离了这两个条件,无法判断是否饱和。

②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一定要指明具体的溶质,同一溶剂对一种溶质已经饱和,但对另一种溶质却不一定饱和。

5.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

在一定温度下,看该溶液中有没有不能继续溶解的剩余溶质存在,如果有且溶质的量不再减少,溶质与溶液共存,那么这种溶液就是该溶质的饱和溶液,否则是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或者向其中加入同种溶质的固体粉末,看其是否继续溶解,从而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要点诠释】

1.溶质与溶剂的质量具有加和性,体积不具有加和性,即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体积+溶剂体积≠溶液体积。

2.溶液一般是透明的,但不一定是无色的。

溶液“透明”包括无色透明和有色透明,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氯化铁溶液为黄色,高锰酸钾溶液为紫红色。

“透明”不是溶液的基本特征,如水、酒精虽然透明,但不是溶液。

2.如果加入水中的物质与水发生化学反应,那么溶质就是与水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如:

把生石灰放入一定量的水中,溶质是氢氧化钙,而不是氧化钙[CaO+H2O=Ca(OH)2];

三氧化硫通入水中与水反应生成硫酸,溶质是硫酸[SO3+H2O=H2SO4]。

3.注意区分反应热与溶解热。

反应热是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

溶解热则是物质溶解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将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放入水中,都会放出热量,但放热的本质不同,前者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时放出的热量,是反应热,后者是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放出的热量,是溶解热。

考点二、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1.溶解度

(1)固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四要素:

①一定温度;

②100g溶剂;

③饱和状态;

④单位:

g。

(3)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温度。

2.溶解度曲线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熟石灰。

3.溶解度曲线图中的点表示的意义

(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表示该物质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处于饱和状态。

(2)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在该点所示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3)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不饱和状态。

(4)溶解度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所处的状态是过饱和状态(或溶质未完全溶解)。

4.影响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压强增大,气体溶解度增大;

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

1.理解溶解度需抓住以下四要素:

(1)条件:

在一定温度下。

因为物质的溶解度会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不指明温度时,溶解度没有意义。

(2)标准:

在100g溶剂中。

物质溶解量的多少与溶剂量的多少成正比,要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必须用等量的溶剂。

此处100g是指溶剂质量,不能误认为是溶液质量。

(3)状态:

达到饱和时。

只有在一定量溶剂中(100g)达到饱和时(溶解最大限度),溶质的量才是一个确定的值,否则溶解度就不是一个确定的值。

(4)单位:

以g为单位。

2.可从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认识气体的溶解度。

夏天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减小,气体的溶解度减小,会有大量气体涌出;

喝汽水后会打嗝,是因为汽水到胃中后,温度升高,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溶解度曲线题专项训练

【自主学习,露问题】

1.(2017南通)甲、乙、丙三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甲>乙>丙

B.t1℃时,溶质的质量分数:

甲=乙

C.t2℃时,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均有溶质析出

D.甲中混有少量乙时,可通过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的方法提纯

2.根据如图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乙的饱和溶液过滤,能得到不饱和溶液

B.t1℃时,甲溶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C.t2℃185g甲溶液降温至t1℃时,能析出49g晶体

D.将26%的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3.氯化钠和硝酸钾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常用冷却结晶的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其晶体

C.40℃时,将35g硝酸钾晶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9.0%

D.将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升温至6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忽略水分蒸发)

4.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0℃时,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40%

B.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分别配成30℃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

甲>

D.将20℃时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所得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5.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考虑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20℃时,甲、乙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B.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20℃时,可以配置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5%的甲溶液

D.50℃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同时等速降温,

则乙溶液中先有固体出现

6.右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与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

B.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乙

C.甲属于易溶物质

D.t2℃时,30g甲能溶解于50g水中形成80g溶液

7.如图是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A.图中P点所表示的溶液是t3℃时甲的饱和溶液

B.可用t1℃时20%的甲溶液配制10%的甲溶液

C.若甲中含有少量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分别将t3℃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8.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0℃时乙的溶解度为35.7

B.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大

C.从t2℃降至t1℃,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

9.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A.乙的饱和溶液从t4降温至t1溶质质量分数先增大后减小

B.乙的饱和溶液从t1升温至t4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等质量甲、乙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带结晶水):

乙>

D.b、c点乙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且大于a点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10.右图所示为X、Y、Z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中含有少量Y,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X

B.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关系是Y>

X=Z

C.t3℃时,将X溶液降温到t1℃,X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小

D.t3℃时,将等质量X、Y、Z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质量大小关系是Z>

Y>

X

考点三、溶质质量分数、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1.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1)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

100%

(2)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

(100g+溶解度)×

2.配制溶液的主要步骤: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3.计算溶质质量分数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公式中溶质的质量必须是已溶解的物质的质量,未溶解的物质不是溶液的组成部分,当然也不是溶质。

(2)溶质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是两种或两种以上,所以形成溶液的质量是所有溶质的质量之和加上溶剂的质量,该溶液中某种溶质的质量分数即为该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总质量。

(3)计算时,分子与分母的单位要统一。

(4)CaO,Na2O,SO3等易与水反应的物质溶于水时,与水反应生成Ca(OH)2,NaOH,H2SO4,溶质是反应后的生成物Ca(OH)2,NaOH,H2SO4,而不是原物质CaO,Na2O,SO3,所以溶质的质量是溶液中Ca(OH)2,NaOH,H2SO4的质量。

(5)CuSO4·

5H2O,Na2CO3·

10H2O等结晶水合物溶于水时,溶质是CuSO4,Na2CO3,而结晶水会“进入”溶剂。

(6)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以由溶解度直接求得。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要点诠释】 

1.在关于生成物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中,重点在于计算生成物溶液的质量。

生成物溶液的质量有两种求法:

(1)用质量守恒定律来求,生成物溶液的质量=反应前所加物质的质量总和一反应生成的气体质量一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如有不溶的杂质也应减去)。

(2)生成物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在计算溶剂的质量时要考虑反应是否生成了水,还要考虑反应物溶液中的水。

2.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浓度出现偏差的分析:

(1)配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原因:

①溶质过少;

②溶剂过多;

③溶质过少与溶剂过多同时存在。

(2)配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高的原因:

①溶质过多;

②溶剂过少;

③溶质过多与溶剂过少同时存在。

(3)出现溶质和溶剂过多或过少的原因主要有:

①计算出现错误;

②称量与量取出现错误;

③操作不规范,损失了溶质或溶剂;

④溶质纯度不高或量器精确度不高等。

考点四、溶液的稀释、浓缩和结晶

1.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

(1)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2)若设浓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水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稀溶液Bg,则

Ag×

a%=Bg×

b%(其中B=A+m水)

2.关于溶液浓缩(无溶质析出)的计算:

(1)向原溶液中添加溶质:

溶液增加溶质前后,溶剂的质量不变。

增加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而溶液的质量=原溶液的质量+增加的溶质的质量。

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加溶质Bg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

Ag×

a%+Bg=(Ag+Bg)×

b%。

(2)将原溶液蒸发掉部分溶剂:

溶液蒸发溶剂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蒸发Bg水后变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则

a%=(Ag一Bg)×

b%。

(3)与浓溶液混合:

混合后的溶液的总质量等于两混合组分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等于两混合组分的溶质质量之和。

若设原溶液质量为A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浓溶液质量为B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两溶液混合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c%的溶液,则

a%+Bg×

b%=(Ag+Bg)×

c%。

3.结晶:

固体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1)蒸发结晶:

一般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即溶解度曲线“缓升型”的物质。

(2)降温结晶:

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即溶解度曲线“陡升型”的物质。

1.关于溶液稀释的计算一定要抓住:

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然后根据所给信息列方程求解。

2.关于溶液浓缩(无溶质析出)的计算,要根据浓缩的具体类型来具体分析找出等量关系来解决。

3.结晶法可用于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组成的混合物。

在具体的操作中,要结合混合物中各成分的溶解度和含量的多少。

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以及过滤等方法要交替使用。

4.分离混合物的操作过程:

加热溶解(或常温溶解)、冷却结晶(或蒸发结晶)、过滤分离、洗涤晶体、干燥晶体。

【典型例题】

类型一、考查溶液的有关概念、溶解度曲线的应用以及溶液的配制

1.要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B.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该将砝码放在左盘,药品放在右盘

C.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

20

D.称量时,必须将氢氧化钠固体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1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B.保持20℃,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时,将40g甲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80g

D.10℃时,将两种饱和溶液升温至30℃,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增大

3.在下表①-④组的X溶液中,滴加Y溶液至过量,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Y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下图的是()

X溶液

Y溶液

CuCl2溶液和HCl溶液

NaOH溶液

Na2SO4溶液和H2SO4溶液

BaCl2溶液

NaCl溶液和HCl溶液

NaHCO3溶液

Na2CO3溶液和NaOH溶液

H2SO4溶液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如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温度不变,若在④中加入4.5KNO3固体可得到饱和溶液

B.②③⑤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①③④均为不饱和溶液

D.④→⑤可析出53.9gKNO3晶体

举一反三:

【变式1】如图所示,A图表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B图中甲、乙两支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

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的固体减少,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A.浓硫酸B.氢氧化钠固体C.氧化钙固体D.氯化钠固体

【变式2】如图为甲、乙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不相等

B.将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蒸发或降温的方法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D.t2℃时,将30克乙物质放入10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30克

类型二、考查与溶质质量分数有关的综合计算题

5.某同学去我市的风景区游玩时,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它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

取这种石灰石样品6g,把40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

求:

(1)6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为_____________;

(2)m=____________;

(3)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4)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烧杯中盛有20.4gNa2CO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

盐酸。

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所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的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073146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放出气体

/g

A

B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常温),通过计算求出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活动三、【锁定中考,现真题】

1.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C.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2.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从图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30℃时,b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C.t℃时,a、b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30℃时,b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3.下列是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常用降温法从甲的饱和溶液中获取甲的晶体

D.将乙的饱和溶液温度由t2℃降至0℃,有晶体析出

4.盐场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gSO4的溶解度始终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t1℃时,KCl和MgSO4两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t2℃时,100gMgCl2的饱和溶液中含有agMgCl2

D.将t1℃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

5.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点A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C.点B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能达到饱和

D.40℃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g

6.NH4Cl和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H4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NaCl

B.将NaCl溶液降温一定会有NaCl固体析出

C.5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

D.将t℃时,NH4Cl和NaCl的饱和溶液加热至50℃,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