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制备流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43579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司匹林的制备流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阿司匹林的制备流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阿司匹林的制备流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阿司匹林的制备流程文档格式.docx

《阿司匹林的制备流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司匹林的制备流程文档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阿司匹林的制备流程文档格式.docx

由于水杨酸中的羟基和羧基能形成分子内氢键,反应必须加热到150~160℃。

不过,加入少量的浓硫酸或浓磷酸过氧酸等来破坏氢键,反应温度也可降到60~80℃,而且副产物也会有所减少。

原理如下:

水杨酸在酸性条件下受热,还可发生缩合反应,生成少量聚合物:

酰化反应

在100mL干燥的园底烧瓶中加入4g水杨酸、10mL乙酸酐和10滴浓硫酸,采用搅拌使水杨酸尽量溶解,然后在水浴上加热,水杨酸立即溶解。

如不全溶解,则需补加浓硫酸和乙酰酐。

保持锥形瓶内温度在70℃左右。

安装回流装置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80~85℃,同时保持低速匀速搅拌,20min后停止加热。

反应液稍微冷(50℃以下)却缓慢加入15mL冰水用来水解过量的乙酸酐,冷却至室温,再将反应液倒入50mL冰水的锥形瓶,即有乙酰水杨酸析出,将锥形瓶置于冰水浴中冷却,使结晶完全析出。

产品的提纯

减压过滤:

用滤液淋洗锥形瓶,直至所有晶体被收集到布氏漏斗,每次用少量冷水洗涤结晶3次,减压过滤,即得到粗产物。

产品重结晶:

将粗产物转移至烧杯,在搅拌下加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直至无二氧化碳产生。

减压过滤,用少量水冲洗漏斗,除去少量的白色聚合物,合并滤液,倒入预先盛有浓10mL浓盐酸和20mL水的烧杯中,使溶液pH呈弱酸性,此时即有阿司匹林析出。

将烧杯放置冰水浴冷却,待结晶析出完全,减压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结晶2~3次,抽干水分,产物自然干燥后称重,可以得到较为纯净的阿司匹林。

实验注意事项

(1)乙酰水杨酸受热后易发生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因此重结晶时不宜长时间加热,控制水温,产品采取自然晾干。

(2)为了检验产品中是否还有水杨酸,利用水杨酸属酚类物质可与三氯化铁发生颜色反应的特点,用几粒结晶加入盛有3mL水的试管中,加入1~2滴1%FeCl3溶液,观察有无颜色反应(紫

色)。

(3)乙酰水杨酸受热后易发生分解,分解温度为128~135℃,熔点为136℃。

在测定熔点时,可先将载体加热至120℃左右,然后放入样品测定。

(4)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好温度(水温80~85℃)。

工业制备阿司匹林

工业制备阿司匹林原理与实验室制备类似

酸性催化剂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机理如下:

在酸作用下,乙酸酐中羰基碳原子的正电性增强,使乙酸酐中酰基容易向羟基转移形成酯基,即完成乙酰水杨酸的合成。

催化剂酸性越强,氢质子流动性越好,越易于催化酯基的生成,但在乙酰水杨酸的合成中,催化剂酸性太强,也会造成水杨酸分子中羧基与另一水杨酸分子中的酚羟基脱水酯化,生成较多的酯聚合副产物。

同时,科研人员发现除酸性催化剂之外,许多新兴催化剂也能对反应高效催化。

碱性化合物为催化剂

基于碱性化合物能与水杨酸反应、能破坏水杨酸分子内氢键、活化水杨酸的羟基机理,许多碱性化合物可以作为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

常见的催化剂包括强碱、弱碱和弱酸强碱盐。

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收率为90%。

酸性化合物为催化剂反应温度均在75℃以上,较高的温度和酸性环境会导致聚合物乙酰水杨酸酐的生成,乙酰水杨酸酐可以导致人体过敏。

以氢氧化钾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60~65℃,产品中过敏性物质含量减少且产品收率高。

以无水碳酸钠和吡啶弱碱性物质为催化剂合成阿司匹林,收率分别为71%和80.2%。

以无水碳酸钠为催化剂,反应完毕可趁热过滤将其除去,减小了对设备的腐蚀和对环境的污染。

吡啶催化效果优良,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但较易吸水形成共沸物,使反应温度较难控制,且反应中产生难闻的气味。

研究人员报道了弱酸强碱盐醋酸钠、苯甲酸钠催化合成阿司匹林的反应,条件分别为65℃,30min和60~65℃,20~30min,收率分别为81.9%和82.8%,均较高。

这类催化剂催化活性高,反应安全,后处理简单,是一类较好的环境友好催化剂,值得工业化借鉴。

维生素C为催化剂

维生素C是一种内酯类化合物,分子中有一双烯醇结构,呈酸性和还原性,对酯化反应有一定的催化作用,催化效率与温度有关。

维生素C催化水杨酸乙酰化合成阿司匹林的反应,在60~80℃下,反应10~25min,收率大于87%。

用维生素C为催化剂催化的该反应,反应速度快,操作简单,催化剂无需回收,反应条件温和,不腐蚀仪器设备,对环境无污染。

维生素C是一种常见的维生素类药,价廉易得,以其作为催化剂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一定的工业应用前景。

以三氯稀土为催化剂

三氯稀土是一种简单、便宜和易得的Lewis酸,具有可溶性强、可回收再使用、对设备腐蚀轻、无污染等优点,是一种可望用来解决传统Lewis酸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的环境友好催化剂,符合绿色化学的时代潮流。

LaCl3,NdCl3,YCl3,GdCl3,YbCl3和PrCl3等三氯稀土催化阿司匹林的合成反应,在80~90℃下,反应30min,收率分别为65.7%,84.3%,89.5%,87.6%,87.2%和85.7%。

用三氯稀土作催化剂与用浓硫酸作催化剂效果相当,其中稀土中YCl3的催化效果较好。

用三氯稀土作催化剂,其优点在于反应结束分离出产品后,将水溶液蒸干,剩余物可再次用于该反应的催化,采用相同的反应条件,重复利用3次,产率不变,但较贵的价格是其缺点。

阿司匹林药剂制作

现已上市的剂型有片剂、水溶片剂、肠溶片剂、栓剂、散剂、缓释片剂、复方制剂

阿司匹林能减弱胃粘膜的保护作用,导致胃肠道的损害,主要表现为胃、十二指肠糜烂、溃疡,胃肠穿孔和出血,上腹疼痛,恶心,消化不良,食管炎以及胶原性结肠炎。

为了减少阿

司匹林对胃肠道的副作用,阿司匹林单方制剂多制成肠溶剂型供口服。

阿司匹林肠溶缓释制剂

将阿司匹林及肠溶载体过100目筛,称取处方量的阿司匹林、优特奇L-100、优特奇RD100,混合均匀,用适量的无水乙醇溶解,置于65℃水浴中加热,不断搅拌,待混合物至粘稠状态时,加快搅拌速度直至其完全固化,然后放入真空干燥箱中,温度保持在40℃至干燥,取出,研磨粉碎过80目筛.分别加入处方量的淀粉、糊精、酒石酸,用聚乙二醇4000作粘合剂制软材,制粒,40℃干燥,整粒,加适量的润滑剂压片,即得到阿司匹林肠溶缓释制剂。

阿司匹林片剂

粉末直接压片法:

先将乳糖过60目筛,与微晶纤维素过筛混合3遍,使之均匀,再将阿司匹林过60目筛,与混和辅料按照等体积法混和均匀。

将最终混合物在压片机上压片,采用椭圆形异型冲头,调节片重使之约每片500mg,调节压力使片子硬度为5~8kg,压制阿司匹林咀嚼异型片。

将阿匹林片装于塑料瓶中,密封。

阿司匹林软膏制作

研和法制备工艺

固体药物→研细→加部分基质或液体→研磨至细腻糊状→递加其余基质研磨→成品。

乳化法制备工艺

油溶性成分→搅拌下加热至约80℃,水溶性成分→加热至略高于油相温度→搅拌下混合→搅拌冷凝至稠膏状(阿司匹林研细加入冷凝的基质中混合均匀)→成品。

阿司匹林栓剂制作

制作明胶基质:

取与明胶体积比例约1:

3的蒸馏水,将明胶浸渍约1h,于70℃的水浴上加热熔解得明胶溶液。

加入处方量的甘油,轻搅使之混匀,继续加热溶解,蒸发使明胶甘油溶液中的气泡消失为止,并控制其中的水分为处方量。

趁热灌入涂好液体石蜡的栓模内,冷却成形,脱模即得。

制作药栓:

按明胶甘油的制备方法制备基质,于70℃水浴加热熔化,加入研细的阿司匹林细粉5g,混匀,备用;

栓模用棉签均匀涂上一层液体石蜡,将上述熔化基质与药物混合液灌入栓模中,液面稍溢出模口平面1~2mm,用裁纸刀削平,待自然冷却至凝固,开启栓模,取出即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