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44293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纬仪全站仪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日常检定Word文档格式.doc

10"

15"

送修

竖盘指标差I

12"

16"

送修→送修

1mm

表A.3全站仪(测角部分)检验项目及频次要求表

外观及一般功能检查

基础性调整与校准

每年

照准误差C、横轴误差i、竖盘指标差I

ATR准直差

8

光学对中器视准轴与竖轴重合度

测距时所用气象仪表包括通风温度表和空盒气压表应定期送有关气象部门检验,其中温度表每三年检验一次,气压表每年检验一次。

空盒气压表检定的项目:

(1)补充订正值的检定;

(2)温度改正系数的检定;

(3)刻度改正值的检定。

通风温度表检定的项目:

(1)通风器的检定;

(2)温度表刻划的检定。

全站仪配套目标棱镜应在每年进行一次检验(自检),首先应对目标棱镜的圆水准轴与竖轴的平行性进行检校;

目标棱镜纵横向偏心,用于高程观测的目标棱镜还包括高程向偏心进行检验。

表A.4全站仪(测角部分)检验项目技术指标表

Ⅰ等仪器

Ⅱ等仪器

1/2水准器分划值

无可见倾斜

照准误差C、横轴误差i、竖盘指标差I

5"

、10"

、15"

、16"

校正

仪器规定

光学对中器视准轴与竖轴重合度误差

1m

表A.5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检验项目及频次要求表

仪器

水准

标尺

标尺的检视

标尺上圆水准器的检校

标尺分划面弯曲差的测定

一对标尺零点不等差及基辅分划读数差常数的测定

水准仪

水准仪的检视

水准仪上概略水准器的检视

视准轴与水准轴相互关系(交叉角、角)的检验

双摆位自动安平水准仪摆差2c角的测定

表A.6水准仪及其配套设施检验项目技术指标表

指标限差

一等

二等

三、四等

标尺弯曲差

4.0mm

8.0mm

对标尺施加改正

一对标尺零点不等差

0.10mm

1.0mm

标尺基辅分划常数偏差

0.05mm

0.5mm

采用实测值

i角

15.0"

20"

校正,一、二等测量超过20”所测成果作废

交叉角检验时气泡两端异向离开值

2cm

2c角

40.0"

禁止使用,送修

(1)全站仪检验

1)外观及一般功能检验

(A)全站仪表面不应有碰伤、划痕、脱漆和锈蚀;

盖板及部件应接合整齐,密封性好。

(B)光学部件表面无擦痕、霉斑、麻点及脱漆现象,镀膜面应无脱膜腐蚀现象;

望远镜十字丝成像清晰,视场明亮,亮度均匀;

目镜调焦及物镜调焦转动平稳,不应有分划影像晃动或自行滑动的现象。

(C)转动部件、各转动轴和制动及微动机构运转平稳可靠,无跳动现象;

水准管及圆水准器的校正螺钉不应有松动,仪器整平后圆水准器的气泡不得超出水准器分划圈;

角螺旋转动松紧适度,无晃动。

组合式全站仪,电子经纬仪与测距仪的连接机构紧密;

仪器和基座的连接锁紧机构可靠。

(D)操作键盘上各按键反应灵敏,每个键的功能正常;

通过键的组合读取显示数据及存贮或传送数据功能正常。

(E)液晶显示屏显示的各种符号清晰、完整,对比度适当。

(F)数据输出接口及外接电源接口完好,内接电池接触良好,内(外)接电池容量充足,充电设备运用正常。

(G)记录存贮卡完好无损,表面清洁,在仪器上能顺利地装入或取下;

存贮卡内装钮扣电池容量充足;

磁卡阅读器完好。

(H)仪器按出厂规定的附件包括必要的校正器件(扳手、螺丝刀、校正针等)完好,物镜罩、接口插头的保护盖等齐全。

(I)全站仪标明制造厂(或厂标)、型号及出厂编号,国产仪器必须有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编号及标志。

后续检验和使用中检验的仪器,允许有不影响仪器准确度和技术功能的缺陷。

检验记录见表3。

2)基础性调整与校准检验

检验前,应对全站仪进行必要的检查、调整或校准,使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并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指示的方法,对可用软件进行校准或对修正测量误差的项目进行设置或校准,使所测数据能够充分反映出其真实性能。

基础性调整与校准内容为:

调整水准管和电子气泡;

补偿器零位的校准;

竖盘指标差I的校准;

视准轴误差C的校准;

水平轴与竖轴的垂直度校准;

以及仪器说明书指定的其他特殊项目。

上述各项内容的检验方法均按本规定中的具体操作方法进行。

全站仪的观测数据的采集、计算、存储、通讯等功能的检查,如果确有必要,首次检验时,可以按照仪器使用说明书的指示,逐一进行操作检查,以便确认其功能是否正常。

3)水准器轴与竖轴的垂直度检验

精密全站仪及电子经纬仪(),机内设置有测定竖轴的倾斜装置,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及输入测倾斜指令,就能从显示器中读得竖轴在望远镜方向和垂直于望远镜方向上的倾斜量;

使两个方向的倾斜量不超过±

10″,此时仪器竖轴达到铅锤状态,若水准管气泡不居中,其偏移量应小于半格,圆水准气泡应居中。

LeicaTPS1000(2000)等系列全站仪参见补偿器误差测定。

4)补偿器零位误差,视准轴误差C,横轴误差i,竖盘指标差的测定

对于LeicaTPS1000(2000)等系列全站仪,其补偿器误差,视准轴误差C,横轴误差i,竖盘指标差的检验方法如下:

在主菜单中按F2功能键,激活校准(cal)菜单。

(A)补偿器误差测定

LeicaTPS1000(2000)等系列全站仪采用双轴补偿器,所以当测定纵横向补偿器指标差(l,t)时,也相当于测定了水平气泡中心。

在测定补偿器指标差之前,须将以其取出,放置一会儿,使之同外界环境温度一致,避免热源对仪器单面的影响。

F1激活校准程序,纵横向指标差(l,t)将显示在对话框中。

F3开始测定。

对于非马达驱动型仪器,将仪器转动180º

(精度±

30′),须进行第二次测量。

F5开始第二面测量(F1终止补偿器指标差测定)。

马达驱动型仪器在第一面测完后自动改变到第二面,测定纵横向指标差(l,t),无须任何操作。

F1重复整个测设过程。

F3不更改原测设值。

F5存入新值代替原测设值。

(B)视准轴误差(水平视准差、照准误差)C测定

测定水平视准差,先用望远镜人工精确照准约50m~100m处的一个目标点,该点离水平面的倾角不超过±

F3进入测设状态。

然后仪器提示用户进行第二面测量。

马达驱动型仪器在第一面测完后自动改变到第二面。

用户只需精确对准目标即可。

将照准部和望远镜转动至第二面后,若与理想值相差不超过±

27′,则可进行第二面测量。

F5确认测量状态,改变测量菜单。

再次人工精确照准目标。

F3开始第二面测量。

测量完成后,即显示所测定的新老水平视准差。

F1重复水平视准差整个测设过程。

然后,将提示是否对仪器进行水平轴倾斜误差测设。

F5对提示确认,继续进行测设,即进行水平轴倾斜误差测设。

F3结束此功能,返回到校准对话框。

(C)横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i测定

测定水平轴倾斜误差,先用望远镜人工精确照准约50m~100m处的一个目标点,该点须高于或低于水平面27º

然后仪器提示用户将仪器转到另一面测量。

F3开始第二面水平角测量。

测量完成后,即显示所测定的新老水平倾斜轴误差值。

F1重复水平轴倾斜误差整个测设过程。

(D)竖盘指标差测定

测定指标差时,用望远镜人工精确照准约50m~100m处的一个目标点,该点离水平面的倾角不超过±

F2进入测设指标差功能。

测量完成后,即显示所测定的新老垂直度盘指标差。

F1重复指标差整个测设过程。

5)ATR准直差检验

对于LeicaTPS1000(2000)等系列全站仪,其ATR准直差的检验方法如下:

在主菜单中按F2功能键,激活校准(cal)菜单。

测定ATR的准直差时,须人工精确照准大约50m~100m处的棱镜,目标点离水平面的倾角不超过±

测设过程与垂直指标差相似。

F5进入测设状态。

ATR目标识别自动打开。

屏幕显示当前ATR水平和垂直准直差。

F1或CONT开始测设,双轴补偿器自动关闭。

人工用十字丝精确对准棱镜。

F3开始测设过程。

F6单一和综合选择开关。

YES同时测设ATR准直差、视准差和垂直指标差;

NO仅测设准直差。

建议选择YES。

初次测完后仪器自动转到第二面。

再次人工用十字丝精确对准棱镜。

F3进行准直差的第二面测设。

测完后,将显示ATR的精度。

如果选择了垂直度盘指标差和水平视准差,则测定值的精度也会显示出来。

F1测定过程中断,原测设值保留不变。

F3不需进一步测定。

新老测值成为可选,与水平视准差c和垂直度盘指标差i一同显示。

F5可以多次重复测设过程,直到达到所需的精度,其结果是所有测设的均值。

建议至少进行2个测回,变形观测时宜进行4测回以上。

F1重复ATR误差测设过程。

变形观测时,如检验结果新值与老值所观测到的角度值较差不超过±

2″,则不接受新值,即仍采用原来的值(除非有确定的把握表明本次检验精度明显高于上次)。

(2)水准仪及水准标尺检定

1)标尺的检视

(A)标尺有无扭曲、凹陷、裂缝、碰伤、划痕、脱漆、锈蚀等现象;

标尺扶手是否完好,转动是否灵活;

标尺气泡是否稳定、灵敏及完好。

(B)标尺刻划是否清晰、有无异常及损伤等。

2)标尺上圆水准器的检校

(A)在距水准仪约50m处的尺桩上安置水准标尺,使水准标尺的中线(或边缘)与水准仪望远镜竖丝精密重合。

如标尺上的气泡偏离,则用改正针将标尺圆形水准气泡调至中央。

(B)将水准标尺旋转180°

,使水准标尺的中线(或边缘)水准仪望远镜竖丝精密重合。

观察气泡居中,表示标尺此面已垂直,否则应重新采用望远镜竖丝对标尺进行检校。

(C)旋转水准标尺90°

,检查标尺另一面是否垂直,检校方法同1、2两项。

(D)如此反复检校多次,使标尺能按标尺上圆水准器准确地位于垂直位置。

3)标尺分划面弯曲差的测定

(A)测定方法

通过标尺两端引张一细直线,在标尺尺面的两端及中央分别量取分划线至此直线距离。

(B)计算方法

标尺弯曲差f按下式计算:

式中:

—中间读数,单位为mm;

—上端读数,单位为mm;

—下端读数,单位为mm;

当名义米长测定值为标尺尺带弧长时,f不得大于4mm,否则长度L应按下式改正:

—标尺名义长度,单位为mm。

4)一对标尺零点不等差及基辅分划读数差常数的测定

(A)准备

在距水准仪约20m~30m的等距离处打三个尺桩,使桩顶间高差约20cm。

(B)观测方法

此项检验应进行三个测回。

每一测回中,分别在三个桩上依次安置一对标尺,每次用光学测微器按基、辅分划各读数三次,精确至0.01mm,且望远镜的视轴位置应保持不变,测回间应变换仪器高。

对于双摆位的自动安平水准仪进行此项检验时,应将摆置于同一位置上。

对于数字水准仪,应设置重复测量数5次,每测回每尺桩连续测读4次。

(C)计算方法

分别计算每根标尺基、辅分划所有读数的中数。

两标尺基本分划读数中数的差,即作为一对标尺零点不等差。

每根标尺基本分划读数与辅助分划读数的中数差,即为每根标尺基辅分划读数差常数。

见表1。

对于数字水准仪,两条码标尺读数中数的差,即为一对标尺零点不等差。

见表2。

表1一对水准标尺零点不等差及基辅分划读数差常数的检验

标尺:

观测者:

仪器:

记录者:

日期:

检查者:

测回

N0标尺读数

N0标尺读数

基本分划

辅助分划

基辅读

数差

mm

平均

总中数

一对标尺零点不等差=

一对标尺基辅分划读数差常数平均

两标尺基辅分划读数差常数的差

表2一对水准标尺零点不等差检验(数字水准仪)

条码标尺:

观测者:

Ⅰ测回

Ⅱ测回

Ⅲ测回

总平均

5)水准仪检视

(A)外观

各部件是否清洁;

有无碰伤、划痕、污点、脱胶、脱漆和锈蚀、镀膜脱落等现象;

(B)转动部件

转动部件、各转动轴和制动及微动螺旋等是否灵活、平稳;

各部件有无松动、失调、明显晃动;

螺纹的磨损程度等。

水准管及圆水准器的校正螺钉不应有松动;

(C)光学部件

光学部件表面无擦痕、霉斑、麻点及脱漆现象;

若距离100m~150m的标尺分划成像模糊,则望远镜不能使用。

(D)补偿性能

自动安平水准仪的补偿是否正常,有无粘摆现象。

(E)数字水准仪需增加下属检视

a.操作键盘上各按键反应灵敏,每个键的功能正常;

通过键的组合读取显示数据及存贮或传送数据功能正常;

液晶显示屏显示的各种符号清晰、完整,对比度适当;

b.内接电池接触良好,内(外)接电池容量充足,充电设备运用正常;

c.数据输出接口及外接电源接口完好;

记录存贮卡完好无损,表面清洁,在仪器上能顺利地装入或取下;

(F)设备件数

仪器部件及附件和备用零件是否齐全。

见表3。

此项检验要求从外观及初级功能上对水准仪作出评价,并作记录。

表3仪器一般性能检验

N0

记录者:

检查者:

年月日

光学零(部)件的表面质量及清洁情况,分划线和注记是否粗细均匀、明显清晰,零件表面有无油迹、擦痕、霉点,胶合面有无脱胶现象,镀膜面有无脱膜等

仪器的外表是否整洁,漆面有无碰伤,零件密封性是否良好,望远镜视场是否明亮、均匀,符合水准器成象是否良好,圆气泡是否正常,仪器各部件有无松动

仪器转动部分(如竖轴、横轴、脚螺旋、倾斜螺旋、调焦螺旋等)的运转是否灵活,稳当,制、微动螺旋作用是否可靠,调焦透镜运行与目镜调节时有无明显的晃动现象

测微装置运用是否可靠

倾斜补偿是否正常,有无粘摆现象

通电检查仪器功能

屏幕及各按键的电子功能是否正常;

蓄电池与充电设备是否正常;

记录卡与输出设备是否正常

仪器部件及附件和备用零件是否齐全

各检验标志是否齐全

其他性能检验情况

6)水准仪上的概略水准器的检视

(A)用脚螺旋将概略水准气泡导至中央,然后旋转仪器180°

此时,若气泡偏离中央,则用水准器改正螺丝改正其偏差的一半,用脚螺旋改正另一半,使气泡回到中央(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操作)。

(B)如此反复检验,直到仪器无论转到任何方向,气泡中心始终位于中央时为止。

7)气泡式水准仪交叉误差的测定

选择一平坦场地,在距标尺约50m处安置仪器,并使其一脚螺旋位于望远镜至标尺视准面内。

(B)检查方法

将仪器整平后,照准标尺读数,然后将视准面侧方一角螺旋向一方向转动二周,同时将另一侧方脚螺旋反方向转动,使原有标尺读数保持不变。

此时观察气泡两端是否仍符合或互相偏离若干距离。

在上述仪器向两侧倾斜情况下,若气泡两端保持符合,或同向离开相同距离,则标示无交叉误差,若两端异向离开,则表示不能满足,异向离开大于2cm,应进行校正。

(C)校正方法

将水准仪侧方一改正螺丝放松,另一侧放改正螺丝拧紧,使水准器向左、右移动至气泡两端恢复符合时为止。

8)光学水准仪i角的检校

在一平坦场地上用钢卷尺依次量取一直线,其中为安置仪器处,为立标尺处。

在线段上使。

设,,使近标尺距离约为5m~7m,远标尺距离约为40m~50m。

分别在处各打一尺桩。

在处先后安置仪器,分别在标尺上各照准基本分划读数四次。

对于双摆位自动安平水准仪,第1、4次置摆Ⅰ位置,第2、3次置摆Ⅱ位置。

i角按下式计算

且△=[(a2-b2)-(a1-b2)]/2

式中

—角值,单位为;

—206265,单位为″;

—在处观测A标尺的读数平均值,单位为mm;

—在处观测B标尺的读数平均值,单位为mm;

—仪器距近标尺距离,单位为mm;

—仪器距远标尺距离,单位为mm。

(D)校正

对于角大于15仪器应进行校正。

对于自动安平水准仪,必要时应送有关修理部门进行校正。

对于气泡式水准仪,按下述方法校正。

在处,用倾斜螺旋将望远镜视线对准A标尺上应有的正确读数。

见表4。

表4水准仪i角的检验(方法)

仪器:

标尺:

观测者:

时间:

记录者:

日期:

年月日成象:

检查者:

观测

次序

标尺读数

高差a-b

i角的计算

A尺读数a

B尺读数b

I1

△=[(a2-b2)-(a1-b2)]/2

中数

I2

校正后A、B标尺上的正确读数

a2′b2′为:

′==

14)Leica数字水准仪i角的检校

无论是光学测量还是电子测量,徕卡DNA03/10水准仪都可能存在视线倾斜误差。

对电子测量的标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