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45221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240.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1页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docx

绿地大道施工设计说明文字完整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施组编制依据

(一)XX市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的《XX市绿地大道西延工程(一期)二标段(K0+000~K4+034.927)B标段招标文件》及招标补充文件

(二)XX市绿地大道西延工程(一期)二标段(K0+000~K4+034.927)B标段施工设计图纸

(三)国家现行的规范、规程

(1)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

(2)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7);

(3)交通部颁《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4)交通部颁《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018-97);

(5)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6)交通部颁《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7)交通部颁《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G034-2000);

(8)交通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9)交通部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10)交通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手册》。

(四)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工程数量、施工工期、气候、地质、水文特征,结合现场调查和我公司拟投入该工程的机械设备和人员情况。

(五)我单位拥有的技术成果、施工工法、管理水平、技术装备及多年积累起来的施工经验。

二、施组编制原则

(一)按照招标合同文件的各项条款,实质性地响应招标文件要求。

(二)严格遵守招标文件明确的施工技术规范和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三)坚持实事求是工作原则,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在充分满足工程使用价值的基础上,力求达到技术先进、工艺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

(四)建立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坚持事前控制为主,过程中严密监控的质量原则,以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实现质量动态最佳管理目标。

实行项目法管理,实现资源的最佳优化配置,达到施工成本低、施工周期短、质量好的管理目标。

三、工程概述

(一)工程地理位置

随着XX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将形成“六纵九横两环四连五高”网格状的骨架路网,绿地大道西延是规划路网中的“横五”。

项目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XX市绿地大道西延工程东起花桥国际商务城东城大道平交口,向西在陆家公墓北侧跨吴淞江,接陆家规划线位,再跨吴淞江后上跨黄浦江路,接开发区百灵路,继续向西跨吴淞江接张浦镇延吉路,与长江路平交后接振新路,在张浦工业集中区预留线位折向西北跨吴淞江后终点接玉山镇江浦路与元丰路路口。

本次工程范围为XX市绿地大道西延工程(一期)二标段:

自一标段西吴淞江后自东向西在陆家半岛中部通过,再跨吴淞江后上跨黄浦江路,终点接百灵路(桩号:

KO+900~K4+034.927)。

道路设计标准采用公路一级,设计行车速度采用60km=中间带8m+路缘带2*0.5m+行车道2*3*3.75m+右侧路缘带2*0.5m+侧分带2*3.0m+辅路2*7.0m+人行道2*5.0m。

本组织设计编制范围为B标段:

从路线起点至红旗中心河桥西桥台处(K0+900~K2+337)。

基本路段路基宽40.5m(K0+900~K1+520),路段内设G、H、R、S匝道,与吴淞江一号桥上跨的花桥滨江路、环岛路相接,匝道宽8.5m;从K1+520~K1+610路幅总宽渐变为62.5m。

标段内吴淞江1号桥大桥一座,桥梁按六级航道过河建筑物净空标准设计,主跨为45+70+45,全长449.4m,桥宽40.5m,双幅设置,单幅19.25m。

主桥采用支架现浇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引桥采用35m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

主桥下部桥墩采用实体墩,接承台;引桥桥墩采用三柱式墩,接承台;组合式桥台,基础均为D=1.5m钻孔灌注桩,桥梁与河道交角为70度。

中桥两座2*13,断面与路基同宽,预应力空心板梁桥。

D=1.5m圆管涵两道、规划改移河道两处。

(二)工程技术标准

采用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本标段采用机非分离四幅路,路幅宽62.5m,横断面布置为:

8m中分带+2*0.5m路缘带+2*3*3.75m行车道+2*0.5m右侧路缘带+2*3.0m侧分带+2*7.0m辅道+2*5.0m人行道。

(三)主要工程规模

主要工程规模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路基

工程

挖土方

m3

62299

清淤

m3

2794

路基填筑

m3

148782

湿喷桩

m

129824

挡土墙

m3

356

底基层

12%灰土底基层

m2

60288

排水

排水工程

m

3097

桥梁

工程

钻孔灌注桩

m

11394

混凝土下部结构

m3

7581.17

砼上部结构(现浇)

m3

6238.34

砼上部结构(预制)

m3

5054.64

钢筋

kg

3920211.7

钢铰线

kg

491329.44

(四)地形地貌

沿线地貌属长江三角洲水网平原区,场地地形平坦,一般地面高程在黄海高程1.6~3.0m,场内河流、沟渠、农田、鱼塘、村舍纵横密布。

(五)水文

线路区内河、塘(沟)密集,沿线主要河流为吴淞江,河道总体东西窄,中间较宽,至外白渡桥入黄浦江,全长125Km,最宽为600~700m,最狭40~50m,曲折多湾,河底宽度15~20m。

(六)气候气象

XX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位于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过渡地带,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冷夏热,春温多变,秋高气爽;雨热同季,降水充沛,光通充足,热量富裕;自然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

(七)路线工程地质特征

线路区位于XX市东南部的陆家镇,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单元。

沿线地形平坦、开阔,河塘众多,周边民宅、工厂零星分布。

地面吴淞高程1.8~4.5m,最大高差2.7m。

沿线地貌单元单一,土层类别较多。

拟建场地表层为人工填土,其下为第四系全新统新近沉积的粉质黏土、淤泥质粉质黏土夹粉土,中部为第四系全新统一般沉积的黏土、粉砂夹粉土;下部为上更新统党沉积的(Q3)粉土、粉质黏土夹粉土。

工程地质评价稳定性较好,适宜公路建设。

(八)交通条件

交通便利的XX,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312国道和娄江水道穿城而过,且临近上海虹桥国际机场,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并存的立体交通网络。

拟建项目区域河流密布,通航河流多;沿线东侧有东城大道,且乡间公路交错,乡村道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所需建筑材料的运输可采用水路和公路相结合的方法运输至施工现场。

第二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一、施工组织总体主导思路

本投标人谨遵招标文件的要求,依据现有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实力,结合丰富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认真编制了本工程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地安排了施工进度计划、工料机投入计划和施工方案,保证措施到位,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

二、工程建设承诺

在收到招标文件后,我们立即组织了工程技术人员和预算人员对文件及施工图认真地进行了探讨研究,并组织有关人员踏勘现场,详细了解现场情况后,明确了工程方针、管理目标、工程报价及施工工期。

若我公司有幸中标承建,依靠本公司的管理、技术及装备优势,按照设计、恪守合同、精心组织,并遵循以下承诺。

质量承诺:

根据质量验收标准,确保达到优良工程。

工期承诺:

计划工期:

2010年4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共15个月,历时456个日历天,满足业主对工期的要求。

安全承诺:

无重大伤亡事故。

文明施工承诺:

达到《江苏省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规范》要求。

三、施工总体安排

招标文件规定的工期为15个月,我方经现场踏勘及对附近原材料组织工作信息的了解,同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计划安排一个路基施工队、三个桥涵施工队和一个管道施工队进行作业,每个施工段各自配备施工技术人员和设备,为充分利用现有施工技术人员和施工机械,在各施工段内部各施工工序间采用流水施工。

精心组织,严格管理,制订措施,狠抓落实,保证在15个月内完成。

本工程所需的黄砂、水泥、碎石、片石等主要材料我们都作了初步的市场调查,并同厂家取得了联系。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是“优良”,为了保证该质量目标能实现,我公司将在施工中采用多项有效措施,能够对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控制起到较好的作用。

我公司视安全为企业的生命,一直十分重视施工安全,并根据相关规范制定了严格的安全施工规程,由于本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条件较为复杂,届时要做好安全、文明施工。

四、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

为了加强对工程的管理,公司将成立XX市绿地大道西延工程(一期)二标段(K0+900~K4+034.927)B标段项目经理部,由具有丰富的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的总负责人,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对整个标段实行集中领导。

项目经理部下设施工技术组、计划统计组、物资保障组、机械设备组、质量监察组、工地试验室、财务管理组、安全管理组等组织机构。

施工技术组:

主要负责测量放样、技术交底、工程计算、工程计量及技术管理,制定技术措施;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计划以及技术资料的收集、汇编,直至交工验收结算,在项目经理的领导下,直接指挥负责施工队的生产。

物资保障组:

负责施工材料物资的供给和供给材料物资的质量。

机械设备组:

负责机械设备进出场管理和调配工作以及施工机械的保养、维修。

质量监察组:

在业主、监理的指导下进行工作,直接对工程质量负责。

根据合同文件、设计资料及有关规定验收评定办法等,负责每道工序质量检测及相关材料的检测工作;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办法,做好工程质量监控和质量信息处理收集工作。

负责本标的安全管理。

工地试验室:

负责整个工程施工工程中所需材料的检测工作以及工程质量的检验。

财务管理组:

负责资金管理、成本核算;发放工人工资及劳保品。

安全管理组:

负责工地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

及时找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定期派专人进行安全检查。

项目经理部对内负责安排和组织指挥整个标段的施工,调动物资和设备、协调进度、监控质量,解决施工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对外协调与业主、驻地监理工程师及地方政府等单位的关系,确保工程按计划如期顺利进行。

五、队伍部署及任务安排

基于本标段工程的特点、施工期以及平衡投资等因素,共布署五个施工队:

一个路基施工队、一个管道施工队、三个桥涵施工队。

高峰期劳动力350人,施工时依计划做相应调整。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仪器以满足施工的需要为标准,且略有富余,以做备用、周转。

资金投入方面,根据现场的实际需要,我公司拟在开工前投入工程启动资金,以满足早进场、早准备、早开工的实际需求。

施工材料方面,业务人员根据所需的材料提前进行调查、选择,依据施工进度按时组织合格的材料进场,并对材料实施动态管理。

计划于2010年4月1日开工,以桥梁工程为重点工程,路基工程及中小桥涵工程同步跟进。

抓住关键线路,划分小区段,组织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紧密流水作业。

制定完善的保工期、保质量、保安全与文明施工措施及责任制,营造和谐的建设与施工环境,建立与保持良好的连续均衡施工秩序。

确保按总工期完成本标段的施工任务。

队伍部署及任务安排表

工程队别

施工区段

施工项目内容

路基施工队

全线

负责本标段范围内的清淤、软基处理、土方开挖、路基填筑、挡土墙等施工内容。

桥涵施工一队

K0+991.432~K1+440.832左侧

负责吴淞江1号桥左侧桥梁基础、下部结构、上部结构及桥梁附属设施等施工内容。

桥涵施工二队

K0+991.432~K1+440.832右侧

负责吴淞江1号桥右侧桥梁基础、下部结构、上部结构及桥梁附属设施等施工内容。

桥涵施工三队

K1+640竹家泾桥、

K2+324红旗中心河桥

负责本标段内两座中小桥的基础、下部结构、上部结构及桥梁附属设施等施工内容。

管道施工队

全线

负责本标段范围内所有管道开挖、埋管、回填、检查井、出水口等施工内容。

为保证本标段的工期和质量,本标段的工程量均由我公司自行完成,决不作分包。

如果施工高峰期缺员,采用临时雇用劳务工来弥补。

劳务计划详见《附表六劳动力计划表》。

六、质量、工期、安全与文明施工、环境保护目标规划

(一)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等级达到《航道整治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优良级,确保市级优质工程。

(二)工期目标:

计划于2010年4月1日开工,2011年6月30日交工,总工期456天,全部工程施工拟分为三个阶段组织实施。

具体详见《附表一施工总体计划表》。

第一阶段:

施工准备阶段,2009年11月20日至2009年11月30日。

期间完成项目部、施工队部建设,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进场及临时房屋的修建;完成技术交底和控制桩交接及复测、施工图审查复核、地质调查、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其他施工技术准备工作,完成满足施工要求的“通水、通电、水路、陆路畅通、平整场地”的三通一平等工作,落实各种施工材料、设备的供货时间,并做好本工程的各种相关计划等。

第二阶段:

主体工程施工阶段,2009年12月1日至2010年11月30日。

期间完成路基、路面底基层、桥梁工程的施工。

桥梁部分:

先进行桩基施工然后进行承台、立柱墩(台)帽施工,然后进行上部结构的施工,其中引桥部分先在场地进行35m后张法预应力箱梁的预制,后用架桥机架设箱梁,最后完成先简支后连续体系转换;主桥部分先打临时墩并搭设现浇支架进行预压,后完成现浇箱梁的浇注,再进行桥面、护栏等上部构造的施工。

路基部分:

采用分层法由下至上依次完成道路路基及道路底基层施工,附属工程及排水管道等穿插其中。

第三阶段:

竣工及收尾工程,2010年11月25日至2010年12月25日。

完成工程的收尾配套工作,临建拆除,人员设备逐渐退场,做好工程验交准备,进行验交。

主要项目阶段性目标安排表

序号

项目名称

起止日期

持续时间(天)

备注

1

施工准备

2

软基处理

3

路基填筑

4

路基底基层

5

吴淞江1#桥桩基工程

6

吴淞江1#桥下部结构

7

吴淞江1#桥上部结构(引桥)

8

吴淞江1#桥上部结构(主桥)

9

吴淞江1#桥附属设施

10

竹家泾桥梁工程

11

红旗中心河桥梁工程

12

排水管道工程

13

竣工验收

(三)安全目标规划:

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实现无亡人、无人身上等级工伤事故,无施工机械设备重大及以上责任事故,无火灾、爆炸事故,无交通肇事责任事故。

(四)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目标规划:

按国家及地方政府部门有关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法令、法规组织施工,推行标准化现场管理,做到现场布置合理,施工过程文明有序,对周围环境无污染,无干扰,无相关投诉,创建文明施工工地。

七、主要材料、设备进场方式及供应计划

若有幸中标,我方立即启动材料计划的编制、材料来源地的调查和质量检测工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按最佳运输线路完成进场。

各种材料的进场时间、数量及规格等,按工程计划实施。

设备、人员动员周期和设备、人员、材料进场的方法

名称

进场时间安排

拟投入使用时间

进场方法

项目部管理人员

开工后7天

第1~15个月

陆路运输

技术人员

开工后7天

第1~15个月

陆路运输

测量工、试验工

开工后7天

第1~15个月

陆路运输

工班长

开工后10天

第1~15个月

陆路运输

一般施工人员

开工后15天

第1~15个月

陆路运输

钻孔桩设备

开工后25天

第2~5个月

陆路运输

土方及临时设施施工设备

开工后15天

第1~15个月

陆路运输

湿喷桩施工设备

开工后40天

第3~5个月

陆路运输

混凝土施工设备

开工后25天

第1~15个月

陆路运输

张拉压浆设备

开工后4个月

第4~15个月

陆路运输

自行式起重设备

开工后7天

第1~15个月

陆路运输

钢筋、木工设备

开工后15天

第2~15个月

陆路运输

钢管支架设备

开工后第7个月

第7~13个月

陆路运输

变压器及发电机组设备

开工后7天

第1~15个月

陆路运输

试验、测量设备

开工后7天

第1~15个月

陆路运输

水泥

第1~15个月

第1~15个月

陆运或水运

钢材

第1~15个月

第1~15个月

陆运或水运

木材

第1~15个月

第1~15个月

陆运或水运

黄砂

第1~15个月

第1~15个月

陆运或水运

石子

第1~15个月

第1~15个月

陆运或水运

石灰

第1~15个月

第1~15个月

陆运或水运

八、主要机械及试验设备进场计划

(一)工程机械

根据技术规范要求和进度计划,结合本公司自有机械设备情况投入本标段施工的主要机械、检测设备详见投标函附表7、附表8。

(二)试验检测

为了能及时完成试验检测工作,提供准确可靠的试验检测数据,项目部将申请设立一个工地试验室,进行水泥、石灰、钢材、砂、石等原材料试验;试块抗压试验及砼试配比、砂浆配比设计、回填土的击实、土质试验检测等试验项目的自检工作。

派一名经验丰富的检测工程师担任试验室负责人,各种材料经检测合格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所有试验仪器设备等经有资质的计量检测单位标定后才能使用。

九、现场总平面布置及主要临时设施

根据总体施工进度安排及施工队设置,并充分考虑各项自然因素的影响,施工平面布置力求材料直达工地,并沿线多点集中堆放,尽量减少场内二次搬运,缩短场内倒运距离,并尽可能地便于使用和满足生活的需要。

主要临时设施布置详见《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

十、临时供水供电、临时排水

项目区沿线为电网覆盖区,通过调查电力情况和现场条件,项目部和各临时施工驻地可搭接当地电源,根据施工布置及电力需求申请就近接电供项目办公照明使用,同时在吴淞江1号桥的左右两侧各设一台315KVA的变压器以供生产用电;生活用水搭接当地自来水,施工用水采用河水(先检测水质,合格后才可用,并滤掉飘浮杂质)或自来水。

在施工期做好现场排水、排污工作,保持施工现场干燥整洁,便于施工,同时减少环境污染。

 

第三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方法与技术措施

一、施工测量

(一)测量人员、设备及管理

1、测量人员

我公司在本工程中将调派公路及桥梁专业方面富有实践操作经验的测量工程师1名,测量技师2名,测量工4名。

2、测量设备

我公司在本工程中将投入:

1台用于测量数据储存与处理的计算机,2台高精度全站仪,1台高精度水准仪,2台S1水准仪,4台J2级正像经纬仪,3台S3水准仪。

3、测量管理

曲线箱梁的线型与标高的测量控制是本工程测量工作的重点。

我公司拟在本工程中建立严格的测量校核,复核与报监理工程师最终审核的三级检验管理制度,为此项目部将采取如下措施:

①由项目总工师负责,在项目经理部内建立完整的测设方案→数据计算与复核→施工现场测量→技术科对测设数据审核并报监理工程师最终审核的测量审查制度。

②与设计、监理及业主密切联系。

除对业主提供的控制点按要求复核并及时办理交接手续外,还将定期对各工程部位的方位、标高控制点进行复核,检查结果上报业主,监理工程师,以便随时掌握施工情况。

③工程控制网及工程各部位的施测成果,必须在上报监理工程师并得到批复确认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④加强测量工作的思想作风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保证定岗人员的稳定,防止出现人员更替造成的交接疏漏。

⑤定期检测测量设备,保证仪器不带病工作。

⑥建立由计算机管理的工程测量数据库,实行数据共享。

(二)控制网的复测和加密

1、业主移交的控制网复测

在进行此项工作前,项目部将完成对仪器进场前的校核工作,采用全站仪对业主移交的控制网点(导线点、路线中心桩、曲线转角点等)进行同等级复测。

用Sl水准仪对移交的高程控制水准基点按照施工规范或监理工程师要求进行复核,并将上述两项复核测量的数据经过内业处理后形成测量成果,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确认后,进行网点加密工作。

2、控制网点的加密

网点加密前,项目部技术人员将认真审查施工设计图纸并察看施工场地,在确保符合以下基本条件后,方可进行方案的拟定和控制网点的加密工作。

(1)大桥控制网应为四边形,且满足450<α<1350的转角要求。

(2)加密后的各控制点不能因桥梁或路基的施工而造成视线的不通视(拟定方案中,阶段性使用的临时加密网点除外)。

(3)所有的加密控制点不能处于低湿的软基或可能因施工影响造成沉降或偏移的位置。

在满足以上要求后,按同等级进行控制网点的加密。

利用计算机进行平差计算,形成加密控制网点的测设成果,将成果上报(测量)监理工程师。

(三)路基工程施工测量

1、路基纵断面施工测量

业主移交的导线点复测→对业主移交的导线点进行加密→内业计算各测量路段交角点,起点及终点,圆、缓曲线的特征点等各点坐标→现场测放,拟定的控制点→路线中桩加密测量。

2、路基横断面施工测量

路基横断面测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施测方法如下:

(1)路基边桩测量。

根据设计图纸中路基填挖高度,边坡率、路基宽度和横断面地形情况,先计算出路基中心桩至边桩的距离,然后在现场直接测放路基边桩(路基边桩测放时应注意先进行路基的横断面方向测定)。

(2)路线边坡测量。

边坡拟采用样架测放的方式进行。

(四)桥涵工程施工测量

1、基础工程施工测量

本项目基础工程主要有桥梁钻孔桩、承台、涵洞及箱涵的基础处理、底板基础等。

(1)钻孔桩施工测量。

利用高精度全站仪采用相对极坐标法对桥梁的桩基平面位置进行测放,施工中一次可测放多根桩基,并利用各桩间的数据关系进行相互复核,减少偶然误差的出现。

(2)桥梁承台,涵洞及箱涵基础施工测量。

采用全站仪先测放出基础的中心点,并以此作为测放基点,测放出承台等基础的十字中心线及各特征点、线。

(3)对已测放的点、线设置护桩,护桩位置以便于复测或恢复测放的点、线,且护桩自身的使用安全应不受本阶段施工的影响。

2、墩、台身施工测量

立柱的平面位置测量与桩基测量方法相同,立柱的垂直度用经纬仪竖丝进行控制。

台身的测量同承台测量放样方法相同,标高控制直接用水准仪进行观测。

3、现浇箱梁的施工测量

(1)支架预压沉降量测量

利用Sl水准仪对搭设的支架进行逐点预压沉降量的测量,记录各级差预压荷载下,支架垂直方向的沉降值,并将各点沉降值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

同时,采用压载(或受力计算)的方式实测(或验算)支架纵、横梁的跨中挠度,将以上两次数据输入计算机后进行验算,以确定混凝土浇筑时支架的最终沉降值。

(2)箱梁标高的施工测量

箱梁浇筑前,先精确测定已施工的墩顶标高,以此作为箱梁标高的基准点。

按支架验算的沉降值和设计的墩顶处箱底标高,对箱梁底模标高进行严格的施工测量。

测量过程中应布点合理,特别是支架纵、横梁的跨中位置。

为方便后续箱梁施工,拟在墩身处的已浇箱梁顶面设置标高基准点,作为后续箱梁施工的主要控制标高,并定期对其进行复核。

(3)箱梁平面线形的施工测量

先精确测放出墩顶的中心点,然后以墩顶中心点为控制点精确测放出箱梁的中、边线控制点。

混凝土浇筑前用仪器检查模板,自检合格并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进行箱梁混凝土的浇筑。

二、路基施工

(一)河塘清淤、清表及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