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4577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3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docx

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

2018年北师大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物理

中考基础知识总复习学案

第一章物质的状态及其变化

⒈温度t:

表示物体的。

【是一个状态量。

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常用温度计原理:

根据性质。

3.摄氏温度:

单位是摄氏度(℃),1摄氏度的规定:

把的温度规定为0度,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规定为100度,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为1摄氏度(1℃).

4.实验室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

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5.用实验室温度计测液体温度:

(1)、

(2)、(3)①温度计玻璃泡与待测液体体充分接触②玻璃泡接触容器的底和侧壁、(4)①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②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上表面③读数时把温度计取出来读、(5)

6.体温计,实验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

构造

量程

分度值

用法

体温计

①离开人体读数②

实验温度计

寒暑表

同上

7.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熔化,熔化要热

物质从态变成态叫凝固,凝固要热

8.晶体和非晶体:

(1)熔化时温度的固体是晶体。

如:

(2)熔化时温度的固体是非晶体。

放热

9.熔点和凝固点

(1)熔点:

,叫熔点

晶体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

t/min

(2)凝固点:

,叫凝固点

(3)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

10.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右图)

11.汽化:

.物质从态变为态叫汽化,汽化有两种不同的方式:

和,这两种方式都要热。

12.蒸发现象

(1)定义:

蒸发是液体在下都能发生的,并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液体,。

13.蒸发有作用。

14.沸腾现象

(1)定义:

沸腾是在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的汽化现象。

(2)液体沸腾的条件:

①;②。

(3)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体表面上方的气压越,沸点越;气压越,沸点越。

(海拔越,气压越)

15.液化:

物质从态变成态的过程。

(液化现象如:

“白气”、雾等)。

使气体液化的方法:

(1);

(2)。

16.升华和凝华现象

(1)物质从态直接变成态叫升华,从态直接变成态叫凝华

(2)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冰冻的湿衣服变干,冬天看到霜)

17.升华热,凝华热

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

一、长度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常用单位有,,,,,。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m1m=km1m=dm1dm=m1dm=cm1cm=dm1cm=mm1mm=cm1mm=μm1μm=mm1m=μm1m=nm1μm=nm1nm=μm1nm=m

单位换算的过程:

口诀:

“系数不变,等量代换”。

4、长度估测:

黑板的长度2.5、课桌高0.7、篮球直径24、指甲宽度1、铅笔芯的直径1、一只新铅笔长度1.75、手掌宽度1、墨水瓶高度6。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

B>、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园柱的周长等常用化曲为直法(把不易拉长的软线重合待测曲线上标出起点终点,然后拉直测量)

C>、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D>、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

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

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

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

(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

读数时。

E、“读”:

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F、“记”:

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也可表达为:

由、和组成)。

7、误差:

1、定义:

叫误差。

2、产生原因:

3、减小误差的方法:

4、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二、质量:

1、定义:

叫质量。

2、单位:

国际单位制:

主单位,常用单位: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

一枚大头针约80;一个苹果约150;一头大象约6;一只鸡约2

3、质量的理解:

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测量:

⑴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工具:

,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也可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重,再通过公式计算出物体质量。

⑵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看”:

观察天平的以及游码在标尺上的。

②“放”:

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③“调”:

调节天平横梁右端的使指针指在,这时横梁平衡。

④“称”:

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用镊子向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

⑤“记”:

被测物体的质量=+。

⑥注意事项:

A不能超过天平的量称B保持天平干燥、清洁。

C。

⑶方法:

A、直接测量:

固体的质量B、特殊测量:

液体的质量、微小质量。

三、密度:

1、定义:

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

3、单位:

国际单位制:

主单位,常用单位。

这两个单位比较:

3单位大。

单位换算关系:

1g/cm3=kg/m31kg/m3=g/cm3

水的密度为,读作,它表示物理意义是:

4、理解密度公式

⑴同种材料,同种物质,ρ,m与V成正比;

(2)物体的密度ρ与物体的无关,但与物质的和有关;密度随温度、压强、状态等改变而改变,不同物质密度,所以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5、密度的应用:

⑴鉴别物质:

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鉴别物质。

⑵求质量⑶求体积⑷判断空心实心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

一、参照物

1、定义:

为研究物体的假定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如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常选为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不提。

3、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

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

4、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

二、机械运动

1.定义:

物理学里把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

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3.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⑴相同,比较的大小;

⑵相同,比较的长短。

4.分类:

(根据运动路线)⑴⑵

Ⅰ.匀速直线运动:

A.匀速直线运动:

不变,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B.速度:

(1)定义: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

(2)物理意义:

速度是的物理量。

(3)计算公式:

变形,。

(4)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运输中单位两单位中单位大。

换算:

1m/s=km/h。

人步行速度约1.2m/s它表示的物理意义

是:

合km/h

C.

速度图象:

 

Ⅱ变速运动:

A.定义:

运动变化的运动。

B.平均速度:

表示运动物体在(或)的快慢程度。

●平均速度=÷(求某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的时间)

●物理意义:

表示变速运动的。

●平均速度的测量:

(1)原理

(2)方法:

用测路程,用测时间。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的小车。

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v则v2>v>v1

(3)常识:

人步行速度1.2m/s,自行车速度4m/s,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客运火车速度140km/h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光速和无线电波3×108m/s

C.瞬时速度:

运动物体在或的速度。

 

第四章声现象

1.声音的发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的。

但并不是所有的振动都会发出声音。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停止,发声也就。

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1)声音要靠一切气体,液体、固体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称为介质。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面对面交谈,也需要靠无线电,那就是因为月球上,不能传声。

(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情况下,气体中的声速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

3.回声: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人再次听到的声音叫回声

(1)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s以上人耳能把跟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m。

(2)低于0.1秒时,则反射回来的声间只能使原声。

(3)利用回声可测海深或发声体距障碍物有多远。

4.乐音的三要素:

音调、响度、音色

(1).音调:

声音的叫音调。

它是由发声体振动决定的,越大,音调。

(2).响度:

声音的叫响度。

响度跟发声体振动的大小有关,还跟声源到人耳的远近有关

(3).音色:

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

人们根据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

5.噪声

(1)定义: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和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噪声的大小用表示,单位是(dB),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dB,15dB—45dB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超过50dB就会影响睡眠,70dB以上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效率,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3)噪声减弱的途径:

可以在处、和减弱。

6.人耳的听觉范围:

频率在Hz范围内的声音才能引起人的听觉。

7.超声波:

高于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利用超声波可以测距离、医学上做“B超”或击碎结石、工业上探伤等。

第五、六章光现象和光学仪器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

的物体叫光源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传播的。

大气层是不均匀的,当光从大气层外射到地面时,光线发了了弯折

3、光速:

光在不同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不同,中最快,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c=m/s=km/s,在空气中的速度接近于这个速度,水中的速度为3/4c,玻璃中为2/3c。

4、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可解释许多光学现象:

激光准直,,的形成、小孔成像。

5、光线:

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即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光线是假想的,实际并不存在)

二、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的交界面时,一部分光返回原来介质中,使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2、光的反射定律:

与、在同一平面上;和分居在法线的两侧;等于。

(可归纳为:

“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3、理解:

(1)由入射光线决定反射光线

(2)发生反射的条件:

两种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处:

入射点;结果:

返回原介质中

(3)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减小而,当入射角为零时,反射角也变为

4、两种反射现象

(1)镜面反射:

平行光线经界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

(2)漫反射:

平行光经界面反射后向各个不同的方向反射出去,即在各个不同的方向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注意:

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5、在光的反射中光路可逆

6、平面镜对光的作用:

(1);

(2)

7、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成的像是立的虚像

(2)像和物的大小(3)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像和物到镜的距离(4)像物左右

理解: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是以镜面为轴的对称图形

8、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屏接收。

9、平面镜的应用:

(1)水中的倒影

(2)平面镜成像(3)潜望镜

三、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注意:

在两种介质的交界处,既发生折射,同时也发生反射)

2、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与、在同一平面上,和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在折射中光路可逆。

理解:

折射规律分三点:

(1)三线一面

(2)两线分居(3)两角关系分三种情况:

①入射光线垂直界面入射时,折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等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③光从水等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于入射角。

3、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四、透镜

1、透镜

(1)分类:

凸透镜:

边缘,中央。

凹透镜:

边缘,中央。

(2)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

主光轴:

通过两个球面的直线

光心:

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透镜中心可认为是光心)

焦点:

凸透镜能使跟主轴平行的光线在主光轴上的一点,这点叫透镜的焦点,用“F”表示

虚焦点:

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后变得,发散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叫虚焦点。

焦距:

焦点到的距离叫焦距,用“f”表示。

每个透镜都有个焦点、焦距和一个光心。

2、透镜对光的作用

凸透镜:

对光起会聚作用(如图)

凹透镜:

对光起发散作用(如图)

五、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u)

成像大小

正立与倒立

像的虚实

像物位置

像距(v)

应用

u>2f

u=2f

f

u=f

u

1.凸透镜成像规律:

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物远实像小而近,物近实像大而远。

2.注意:

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

3.为了使幕上的像“正立”(朝上),幻灯片要插。

4.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暗箱中的胶片相当于,我们调节调焦环,并非调焦距,而是调镜头到胶片的距离,物离镜头越远,胶片就应镜头。

5.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

相当于照相机的光圈,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共同作用相当于照相机的(),它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

的()。

6.正常眼睛的明视距离是cm。

近视眼的明视距离小于25cm,戴制作的近视镜矫正。

远视眼的明视距离大于25cm,戴制作的远视眼睛(又叫老花镜)矫正。

7.眼睛的度数=1/f×100(公式中焦距f必须用m作单位)。

第七章运动和力

一、力:

1、力的概念:

力是的作用。

2、力产生的条件:

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

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

3、力的性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物体。

4、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变。

(2)力可以改变。

5、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简称,用表示。

力的感性认识:

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6、力的测量:

⑴测力计:

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

⑵分类:

弹簧测力计、握力计。

⑶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与所受的成正比。

7、力的三要素:

力的、、和。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力的作用点有关。

8、力的表示法:

⑴力的图示:

A、定义:

用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

B、注意:

有标度。

⑵力的示意图:

不需要严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示。

9、力的合成:

(1)合力:

一个力产生的根两个力共同产生的相同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合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规律:

若两个力方向相同,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

若两个力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

口诀:

同向相加,异向相减,方向随大

二、重力:

1、重力: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而受的力叫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2、重力大小的计算公式其中g=9.8N/kg它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

3、重力的方向:

其应用是重垂线、水平仪分别检查墙是否竖直和面是否水平。

4、重力的作用点——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

如均匀细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球的重心在。

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

三、摩擦力:

1、定义: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的力就叫摩擦力。

2、分类:

3、摩擦力的方向:

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

4、静摩擦力大小应通过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求得

5、在相同条件(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6、滑动摩擦力:

(1)测量原理:

二力平衡条件

(2)测量方法:

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木块,使木块匀速运动,读出这时的拉力就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和接触面的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

7、应用:

⑴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

增大、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

⑵减小摩擦的方法有:

减小、接触面变、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

四、二力平衡:

1、定义: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状态或状态称二力平衡。

2、二力平衡条件:

⑴两个力大小

(2)两个力在一条直线上(3)方向(4)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概括:

二力平衡条件用四字概括“等、一、反、一”。

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

相同点:

①大小②方向③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不同点:

平衡力作用在个物体上;相互作用力作用在个物体上。

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

物体受力条件

物体运动状态

说明

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

受非平衡力

合力不为0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五、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

1、伽利略斜面实验:

⑴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滑下的目的是:

保证小车开始沿着平面运动的速度。

⑵实验得出得结论:

在同样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地越。

⑶伽利略的推论是:

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2、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⑴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状态或状态。

⑵说明:

A、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而概括出来的,因此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

物体,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即力与无关,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

3、惯性:

⑴定义:

物体保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⑵说明:

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一切物体在情况下都有惯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

的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

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

B、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即不管物体受不受力、受平衡力还是非平衡力),物体受非平衡力时,惯性表现为“阻碍”运动状态的变化;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

第八章、压强和浮力 

一、压力压强  

1.压力F:

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单位:

牛(N)。

  

2.压力产生的效果用表示,跟、有关。

  

3.压强P:

物体叫做压强。

4.公式:

 【S:

受力面积,两物体接触的公共部分;单位:

米2】压强单位:

牛/米2;专门名称:

帕斯卡,简称帕(Pa)

5.改变压强大小方法:

①减小或增大,可以减小压强;②增大或减小,可以增大压强。

  

6.液体内部压强:

【测量液体内部压强:

使用液体压强计(U型管压强计)。

】  

(1)产生原因:

由于液体有,对容器产生压强;由于液体流动性,对产生压强。

  

(2)特点:

①液体对和都有压强②液体内部都有压强,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上③深度越大,压强④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处,液体大的,压强也大。

 [深度h,液面到液体某点的竖直高度。

]  

(3)公式:

( h:

单位:

米; ρ:

千克/米3; g=10牛/千克。

)  

7.连通器:

的容器。

连通器只装一种液体在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总。

应用:

船闸、自动饮水器、锅炉水位计。

8.大气压强:

(1)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的是;

(2)大气压产生的原因:

空气受并且具产生压强。

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大而。

(3)最先测定大气压强数值的是托里拆利(意大利科学家)。

托里拆利管倾斜后,水银柱高度,长度。

 

(4)测量工具:

气压计,常见的气压计有:

水银气压计和无液气压计

(5)标准大气压:

支持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mmHg=cmHg=Pa

(相当于米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

(6)沸点与压强: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气压增大时。

(应用:

高压锅、除糖汁中水分。

(7)体积与压强:

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气体体积越大压强。

(应用:

解释人的呼吸,打气筒原理,风箱原理。

(8)应用:

和离心水泵。

二、浮力

1.定义:

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的托力叫浮力。

2.浮力方向:

,施力物体:

液(气)体

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

液(气)体对物体向上、向下的即浮力。

4.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所受重力。

即F浮==。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5.物体的沉浮条件:

 

G

下沉悬浮上浮漂浮

F浮GF浮=G

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ρ液>ρ物

6.计算浮力方法:

①读数差法:

F浮= G-F(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

②压力差法:

F浮=F向上-F向下(用浮力产生的原因求浮力)

③平衡法:

漂浮、悬浮时,F浮=G(二力平衡求浮力;)

④公式法:

F浮=G排或F浮=ρ液V排g(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知道物体排开液体的质量或体积时常用)

7.浮力的应用:

(1)、轮船:

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2)、潜水艇:

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

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

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

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

①原理:

利用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