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4664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8.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docx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

篇一:

应用文写作与评价

应用文写作与评价

一、应用文写作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应用文写作的现状

应用文写作备受师生冷落,这是不争的事实。

从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学习状况来看,学生课堂上很少得到这方面的专门而有序列的训练,学生生活中几乎不用应用文来进行沟通,偶尔写点应用文,格式大不对,内容很不清,要么就干脆从网上或通过其他途径照猫画虎套改套改。

从教师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状况来看,大多凑凑合合地教,具体表现为:

照本宣科,勾画一下应用文的相关知识,好一点的再提供几篇范文;学生就按照课本或老师的要求,记几条笔记。

而有些教师自身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储存也不够,而不少老师,生活中写应用文,只能看着范文写,脱离范文也会出现格式问题、语体问题。

(二)应用文写作现状的原因分析

究其原因,主要有:

1.意识和认识不到位。

2.相关教材内容缺位。

应用文写作在教材中一直不受重视。

3.教学功利化色彩占主导地位。

现在作文考试评价淡化文体的倾向很明显,很多地方的作文考试要求中有“不限文体”一条,这又使得不少学生主动放弃了对应用文写作的选择。

4.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足以应对写作需求。

5.信息化、电子化时代带来的误读。

二、加强应用文写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应用文写作的必要性

1.从应用文发展的历史来看从应用文发展的历史来看,普遍认为自有文章以来就有应用文。

在中国古代,应用文种类繁多,比如书契、文书、奏议、铭诔、书论、颂赞、诏策、禀表、书牍、哀祭、咨文、函、电等。

2.从实用的角度看从实用的角度看,掌握了应用文写作就等于掌握了一门很好的工具,就能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工作,服务于社会。

3.从课程标准来看课程标准对于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

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其中,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中很大一块就是应用文写作能力。

课程标准在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也提出了“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的要求。

实际上,写作日常应用文是一种基本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途径。

4.从中考角度看。

近几年,一些中考试题中有了应用文的影子,在综合性学习考察中涵盖了一些应用文写作的要求,这实际上是对应用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个很好的回应,应重新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

(二)加强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首先,应用文写作是人在社会化生存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它是达成社会活动和沟通人际的一种常见的路径。

其次,掌握了日常应用文写作技能,能更好地促进自身发展,实现个体和集体、社会的有机融合,也能更好地服务他人和社会。

再次,从国外来看,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应用文的写作,在其中学课程中,将应用文(有一部分归在我们所说的实用文中)划归为一块重要的教学内容。

“美国中小学把文章分为两大类:

(1)自叙文。

(2)用文:

(1)表现自己。

(2)社会通讯。

英国把写作分为以下两类:

(1)跟学生个人经验有关系的写作。

(2)跟学生个人经验无联系的写作。

三、了解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历史沿革情况

五十年代,中小学课本中增加了简单的应用文。

四、把握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基本规律

1.获取知识2.掌握方法。

3.发展能力。

4.培育思维。

5.培养审美情趣。

⑴结构美。

⑵人情美。

⑶语体美。

⑷理性美。

应用文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实用文体,其特点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

1.目的达成明确,针对性强。

2.内容具体明确,真实性强。

3.逻辑思路清晰,结构性强。

4.表达直陈其事,意尽言止。

5.形制精干灵巧,不枝不蔓。

6.密切联系生活,文风朴素。

7.弘扬人文精神,知书达理。

应用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从大的方面来看,设计应用文写作教学要做到五点:

1.符合语文教育的规律。

2.符合语文课程的特点。

3.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

4.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5.符合应用文写作的教学规律。

具体来说,应从如下几方面加以明确:

1.树立任务达成意识。

2.持守实事求是的态度。

3.明确相关的约束力。

4.把握基本格式和结构。

5.关注内容和形式的契合度。

6.了解主要的表达方式。

7.体会应用文的语言特色

五、注意小初高三个主要学段之间的衔接,作出合理调整

基础教育阶段各主要学段之间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应该是衔接的,但从课程标准和教材来看,这种衔接做得还不是很好。

首先看课程标准的描述:

第二学段(小学3—4年级)“习作”部分:

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书面交际。

第三学段(小学5—6年级)“习作”部分:

学写读书笔记和常见应用文。

第四学段(初中7—9年级)“写作”部分:

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综合性学习”部分提到两点: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2.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就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相互讨论,能用文字、图表、图画、照片等展示学习成果。

人教版教材初中教材涉及的应用文写作类型有三十多种(不包括口语训练中需要形成应用文稿的内容),如下:

发言提纲、建议书、介绍(自然界的“朋友”、古生物、剧种、动物、园林景观、桥、科技成果)、日记、书信、阅读笔记、心得笔记、碑文、(司机)指南、日志、公开信、新闻稿、消息、研究报告、编词条、前言、编后记、导游词、宣言、座右铭、计划、演讲稿、调查报告、简介(人物)、档案(人物)、倡议书、公约、解说词、推荐词、编小词典、科学小品、科学童话、题解。

应用文教学大致可以按下列安排进行。

(一)7年级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构想

8年级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也是按照记叙手法和说明手法为主,安排四部分内容:

书信类的倡议书和建议书,解说词和说明书,计划和总结,记录和实验报告。

这样安排的原因主要是:

(三)9年级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构想

9年级应用文写作教学可以这样安排:

事务性信件、读书笔记、演讲辞、标语、对联、简单的调查报告、研究报告。

六、探索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的原则

1.任务驱动原则。

2.情境创设原则。

3.时尚追踪原则。

4.以读促写原则。

5.学科

关联原则。

6.用以致学原则。

除此之外,还要坚持范例引导的传统原则,坚持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原则。

七、开展应用文写作评价的原则

1.注重梯次。

2.讲究方法。

3.关注情感。

4.有量的积累。

篇二: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读书笔记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

双语学院英德1301班罗芸蕾

《应用文写作与评析》是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以服务于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办公和各级各类学校教学而编写的。

以精要、好懂、实用为编写原则,以国务院《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和《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为编写指导。

体现了国家意志对公文写作的最新要求,把“新办法”与新国标的要求作为我国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在公文格式方面所遵从的统一规范.其内容新,实用性强.全书分行政公文、机关事务文书、经济应用文书、法律文书、日常事务应用文等五编.每编中既有基础知识的讲解,又有范例示范,还有病例评析,便于理解,便于学习写作。

该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含成人高校)、党校、行政院校的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秘书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公务员培训、岗位培训用书,还可以作为各级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撰写公文参考。

读了这部书之后我知道了应用文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体,是人们传递信息、处理事务、交流感情的工具,有的应用文还用来作为凭证和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交往越来越频繁,事情也越来越复杂,因此应用文的功能也就越来越多了。

所谓应用文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物而写作,有着实用性特点,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章。

关于“应用文”的概念,学界尚并无统一严格的定义,也不可能会有这样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和书籍往往有不同的归纳和概括应用文的本质特征有写作目的明确.语言表达规范,格式体例稳定,时间要素明确这几点。

综上所述,可以这样定义应用文:

应用文是各类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人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等社会活动中,用以处理各种公私事务、传递交流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所使用的具有直接实用价值、格式规范、语言简约的多种文体的统称。

应用文在内容上十分重视实用性。

它是用来办事、解决实际问题的,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我们都知道,“真实”是文章的生命,一切文章都要求具有真实性。

对于这一点,各类文章要求不同。

而应用文反映的情况、问题,叙述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发布、传达上级指示精神是确有的,不能经过任何艺术加工。

它根据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具体业务、不同的行文目的,选用不同的文种。

所以应用文想要在传递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取得好的效果,必须注意时间、效率,讲究时效性。

一般来说,应用文往往是在特定的时间来处理特定的问题,尽快的传递相关信息,因此时效性很强。

不及时发文,拖拖拉拉,或时过境迁再放马后炮,使信息失败,就会失去其实用价值。

应用文有其惯用的外观体式和主体风格。

有不少体式是社会长期约定俗成的,也有一些体式由国家统一规定,如公文。

还有一些应用文格式比较简单。

不论体式如何,都是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更好地发挥它的工具作用。

应用文是一种处理公私事务的工具,是用来说明事实、解决实际问题的,侧重于“以事告人”。

所以语言要求朴实无华、开门见山。

例如在述职报告中就写“该干什么、干了什么、干得怎么样”,直陈直述,不展开论述,不夸张、不掩饰、更不能虚构。

大多数的应用文中不宜用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

叶圣陶先生在谈公文写作时说:

“公文必须写得一清二楚、十分明确,句稳词妥,通体通顺,让人家不折不扣地了解你说的是什么”。

朴实特征还表现在多用庄重典雅的书面语,少用或不用口语词、方言词、土俗

俚语、歇后语。

例如某财务大检查通知中写道:

“费用错误列支的,务必纠正。

今年的要纠正,去年的也不要放过。

今后不论超产奖还是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个奖那个奖,统统都得在利润中支付。

”这段文字里的“不要放过”、“乱七八糟的这个奖那个奖”、“统统”等词语口头表述尚可,但不宜用于应用文中。

读完《应用文写作与评析》这本书,我不仅学会了如何写应用文,也了解了应用文写作既是现代人的必修课,更是求职与就业者的基本功;从层次上来说,应用文写作也是学校写作教学的继续和提高。

说应用文写作是现代人的必修课和求职、就业者的基本功,因为无论是求职时的应聘,还是就职后的日常工作,都无法离开应用文写作,而且表达的效果还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最后的结果;说应用文写作是学校写作教学的继续和提高,是因为应用文写作不仅建立在学校写作学习的基础之上,而且内容更广泛,功效更专业和实用。

其次,应用文写作是思想与信息传播途径:

写作不但是一种生产,而且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精神生产。

其具体产品——文章的制作,就是将思想转化为语言符号,并以一定的体裁样式表现出来。

如同物质生产一样,写作也有原料采购、制作加工、总体组装等生产过程,也有设计、制作、检验等全套工序流程;只不过写作的原料是自己所获得的感受与认识,其设备是人的精细大脑,其工具则是人类的语言符号。

由于每个人的精神素质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环境也不尽相同,必然导致所产出的写作这种精神产品的质量也千差万别。

但既然是精神产品,无论其质量如何,都会对客观世界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那些高质量的写作精神产品,更可以有力地推动时代和社会的进步。

人类社会不可能没有相互间的思想交流,所以学会写应用文,写好应用文,让我们走向社会,共同进步。

篇三:

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与评价朱传世

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与评价

朱传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骨干教师)

一、应用文写作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应用文写作的现状

应用文写作备受师生冷落,这是不争的事实。

从学生的应用文写作学习状况来看,学生课堂上很少得到这方面的专门而有序列的训练,学生生活中几乎不用应用文来进行沟通,偶尔写点应用文,格式大不对,内容很不清,要么就干脆从网上或通过其他途径照猫画虎套改套改。

从教师的应用文写作教学状况来看,大多凑凑合合地教,具体表现为:

照本宣科,勾画一下应用文的相关知识,好一点的再提供几篇范文;学生就按照课本或老师的要求,记几条笔记。

而有些教师自身的应用文写作知识储存也不够,有一位老师在论文中写道:

“笔者就曾见语文教师填报销差旅费居然不知一定要用黑色水笔,自己连零至玖都写不全,学校想修改合同要其帮忙看看,然而此老师却不能完全了解合同的相关格式及特有的语言要求。

”而不少老师,生活中写应用文,只能看着范文写,脱离范文也会出现格式问题、语体问题。

1980年4月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教育》上发表的题为《一封令人忧虑的来信》的文章,披露了一学生完全不懂书信格式、用语令人吃惊的现象。

然而30年后的今天,类似的情况仍在上演。

师生应用文写作知识贫乏,能力低下,这是普遍的现状。

“时至今日仍然出现了类似的书信,一本在中学师生中较为受欢迎的期刊中刊出了一封《写给敬爱的保尔·柯察金》的书信(见《作文素材》2010年第1期),信的开头‘敬爱的保尔·柯察金第二行‘您好之后紧跟着就是‘虽然?

?

正文内容没有另起一行,结尾的落款‘此致顶格写,‘敬礼二字放到下一行的中间去了。

这看似一个小问题,不知是小作者的疏忽还是编辑同志的大意。

”(转引《初中生应用文写作能力欠佳的原因初探》作者:

程小华刘清兰)

(二)应用文写作现状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应用文写作的教与学会是这样一种情形?

究其原因,主要有:

1.意识和认识不到位。

很多师生意识不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广大师生生活的主要环境还是在学校和家庭,与社会的接触面窄,与生产、生活实际的直接联系不多,实际应用的机会也就少,自然不容

易亲身体会到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广大师生将学习和生产、生活实际有机联系的意识还不够强,学习还主要停留在从书本到书本的层面,而在从书本到实践这个层面做功很少。

同时,在有些老师那里还存有简单的认识,即应用文写作很简单,对照范文,照葫芦画瓢即可,不必因此而浪费语文课的时间,语文课应该把大量的时间用在文学作品的教学上。

还有的老师认为,简单的应用文写作在小学阶段教,复杂的应用文写作针对职高生、大学生开设,初高中阶段不必太重视。

2.相关教材内容缺位。

应用文写作在教材中一直不受重视。

20世纪30年代初,夏丐尊、叶圣陶先生合编的《国文百八课》(开明书店1934年出版)的编辑大意中写道:

“应用文为中学国文教学上的一个重要纲目,坊间现行国文课本大都不曾列入。

本书从第一册起即分别编入此项材料,和普通文同样处置。

”从中可以看出,应用文在当时的教材中是很少有的,应用文写作的状况亦是如此,而在二位先生来看,应用文和普通文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所以编辑教材时他们采取的是不偏不倚的原则。

今天应用文写作在基础教育教材中的地位还是不容乐观。

2009年7月25日《文汇报》记者樊丽萍撰文《语文教材:

应用文是否被严重忽视》报道某市高中教材中应用文状况写道:

“三年的语文课本里,应用文在所有课文中所占比重不到3%;同是语言教学,应用文在英语课堂上却是‘主角——从写请假条、写信,到写申请报告,语文课上不教的东西,在英语课上能学到。

”这在初中的教材和教学中也是如此。

3.教学功利化色彩占主导地位。

中高考的指挥棒一直是悬在教师头顶的“魔轴”,似乎一切教学都得围绕它来转,这也近乎成了中国的国情。

应用文写作在不少省市的中考中并不涉及,有的地区即使考,也一般局限在死的知识方面,分值比重极小。

当然各地的考试说明中都有“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这句话,但实际操作中很少考,有的地方不考应用文是一种默许,师生皆知,所以教学中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各地中考考试说明中关于作文评分标准的描述,很少有针对应用文写作的标准。

现在作文考试评价淡化文体的倾向很明显,很多地方的作文考试要求中有“不限文体”一条,这又使得不少学生主动放弃了对应用文写作的选择。

在他们看来,应用文写作不好写出文采,不好驾驭,不容易拿高分,既然存在这份危险,不如别趟这条浑水。

考什么教什么、什么不考什么不教的功利思想严重影响到了应用文教学的开展,致使很多学生走进高等学府、走入社会后,应用文写作得从头开始。

4.教师的专业水平不足以应对写作需求。

大多教师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应用文写作教育,在大学期间学过《写作学基础》,但涉及应用文的也只是很少的几种。

工作中,除了书信外,其他的应用文体很少用及,缺少实践环节。

此外,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单一,引起不了学生的兴趣。

所以,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都不足以应对应用文写作的需求。

5.信息化、电子化时代带来的误读。

随着信息化、电子化时代的到来,以前纸质的应用文写作大多被电子媒质替代。

写信不必“飞鸿传书”,电话、短信、e-mail大显身手,既快又省。

痛快于电话的亲切可感,受制于手机短信的容量和排版,被动于e-mail的有时乱码,人们在应用文写作时越来越淡化格式要求。

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学习任务的加重,交往的频次的增加,去模式化倾向、反书面礼制倾向越来越明显,致使应用文写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应该说,应用文写作教与学的冷落各种因素是综合影响的结果,要根治这种现状,还要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二、加强应用文写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加强应用文写作的必要性

1.从应用文发展的历史来看

从应用文发展的历史来看,普遍认为自有文章以来就有应用文。

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79年12月第一版《斯大林选集》下集第318页)中写道:

“生产的继续发展,阶级的出现,文字的出现,国家的产生,国家进行管理工作需要比较有条理的文书。

商业的发展,商业更需要有条理的书信来往。

”在中国古代,应用文种类繁多,比如书契、文书、奏议、铭诔、书论、颂赞、诏策、禀表、书牍、哀祭、咨文、函、电等。

可见,应用文与史俱来,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2.从实用的角度看

从实用的角度看,掌握了应用文写作就等于掌握了一门很好的工具,就能服务于生活,服务于工作,服务于社会。

否则,就可能闹出笑话,甚至影响到生活的质量,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

严恩萱在《应用文古今谈》中就提到过20世纪80年代初期报刊杂志、工作生活中的应用文文种、格式、语词等用错的一些例子:

在报纸上登出来的其他应用文文种用错的也很多,如把“招生广告”误成“招生通知”,“更改厂名启事”误成“更改厂名通知”。

错用“公告”行文的就更多了,“开业启事”误成“开业公告”,“停电通知”误成“停电公告”。

甚至通知节日增供菜油一斤也用“公告”。

更好笑的是,副食店通知芝麻酱供应的截至日期,竟用“布告”;邀请校外老师兼课竟用“通告”。

日常应用文用词不当的也不少,如在《通知》正文写“后果自负”,在信封收信人姓名之后写“爸爸收”“伯父收”等。

还有乱用“兹有”“切切”“莅临”“指导”等的情况,难于尽述。

以上诸多情形,至今仍然广为流布,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有的中小学生不会写请假条、申请书,有的大学生不会写简历、自荐书,有的工作人员不会写布告启事,有的人生活中连请柬的格式也不懂,如此等等,举不胜举。

因此,加强应用文写作教学与评价势在必行。

3.从课程标准来看

课程标准对于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

在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到: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其中,适应实际需要的写作能力中很大一块就是应用文写作能力。

课程标准在7—9年级的阶段目标中也提出了“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的要求。

实际上,写作日常应用文是一种基本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一条途径。

4.从中考角度看

近几年,一些中考试题中有了应用文的影子,在综合性学习考察中涵盖了一些应用文写作的要求,这实际上是对应用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一个很好的回应,应重新引起广大师生的高度重视。

2008年某市中考作文题(二选一),其中之一就是书信的写作。

题目如下:

书信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表达方式较为灵活,可以记述见闻,诉说真情,评论时事,探讨问题,说明原委。

请以“致××的信”为副标题写一封不少于600字的信,自主立意,自拟正标题。

2009年某市中考试题综合性学习部分有一道应用文写作题,分值为2分,具体如下: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端午风俗》手抄报,特向全班同学征稿。

请你为手抄报写一则“编后语”,要求阐明编写意图,字数40字左右。

【2010年某市中考题】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

为了倡导节约能源,让我们的家园变得更绿色,更环保,校学生会将举行“低碳生活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

(1)请根据下面的材料,写一段简要的文字,介绍一下什么是“低碳生活”。

(50字以内)

材料二:

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

“低碳生活”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它的倡导,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致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和约束某些生产和消费行为,从而实现减少碳排放量的目标。

“低碳生活”的提出,不仅告诉人们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材料三: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任官平说:

“节能就是最大的减碳。

“低碳生活”指:

(2)为本次活动拟两条宣传标语。

(3)在以“低碳生活,我们能做什么”为主题的班会上,大家推荐你做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

(80字左右)

(二)加强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

首先,应用文写作是人在社会化生存中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它是达成社会活动和沟通人际的一种常见的路径。

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在《两种目的,两种文章》(1983年第3期《青年文摘》)指出:

“会写应用性文体的文章,是任何人都需要的,几乎可以说无一例外。

每个受过中等教育甚至受过小学以上教育的,都要写他在生活、工作和学习问题上所需要的应用文,这种写作能力是为现代社会的公民必须具备的。

社会交际不可能都是口头交际,书面交际占很大比重,占很重要的地位。

要完成社会交际的任务,完成各项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就要能够写好和他工作有关的应用文。

”“文艺创作的能力,不是人人都需要的,但可以说,人人都得会写点应用性文章,绝无例外。

所以谈写作,应当以应用性文章为主。

篇四:

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与评价

初中语文应用文写作与评价

朱传世(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骨干教师)

朱传世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教研员,北京市骨干教师,曾获第三届“语通杯”全国中语“教改新星”、北京市知识型职工等荣誉称号。

长期从事中高考研究工作,多次承担省级、市区级公开课,在10多个省市开设旨在推进课程改革的新课程培训讲座,组织参与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多项国家级、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并取得成果,其中10多项分获国家、市级一等奖。

还曾先后多次到西部献课,反响热烈。

在具体的教学上,探索出了“兴趣培养型”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推出了以“听、说、读、写、思、练、研、做、悟、创”十字为主脑的新课程语文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