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46677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有关AD的学习记录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此时用户需要根据所需参数,对芯片进行初始化配置。

其配置包括以下几方面:

l基本参数配置(包含SPI时钟频率、DCXO补偿、射频时钟使能)

lBBPLL频率配置及校准

lPolyPhaseTXDigitalFilter的系数写入

lPolyPhaseRXDigitalFilter的系数写入

l数字数据接口配置

lAuxDAC/AuxADC初始化

lControl_Out端口输出配置

lGPO端口参数配置

l频率无关的射频参数配置,包括LOPower、VCO&

LDO的参数配置、ChargePump校准等)

lT/Rx频率综合器参数配置

lT/Rx工作频率配置及校准

lMixerGMtable增益配置

lRXGaintable配置

lRX手动增益配置

lT/RX基带模拟滤波器校准(tune)

lRXTIA配置及校准

l二级TX滤波器校准

lADC初始化

lBB/RFDC校准

l发射数据正交性校准(相当于IQ校准)

lTX增益配置

lRSSI及功率测量的初始化

使用AD9361,我们主要关注的有五个方面:

一是其中各器件的校准;

二是有关滤波器的配置;

三是有关数字部分接口的模式、工作方式的配置;

四是射频工作状态机控制;

五是有关T/Rx增益的配置。

以下分4节对这几个方面分别阐述。

四、时钟源和RF&

BBPLL频率综合器

由于时钟是整个芯片的核心,在介绍上节所述五方面之前,我们先详述一下AD9361的时钟、PLL和频率综合器。

1、参考时钟及DCXO

AD9361使用分数分频锁相环生成一个本地时钟为信号转换、数字滤波器、IO端口提供时钟源。

这些PLL均需要一个参考时钟,这个时钟可以通过外部晶振提供,或者由外部晶体加上一个可变电容生成所需频率。

在使用外部晶体的情况下,需使用DCXO补偿晶体频率来保证输出参考时钟稳定。

2、RF&

BBPLL频率综合器

图4-1

参考时钟输入后,分别进入3个独立的PLL(如图4-1所示),分别为T/RX频率综合器、基带PLL提供参考时钟源。

3个PLL需各自进行校准。

A)TX、RXPLL的锁定

在FDD模式下,TX和RX的PLL可工作在不同频率下,它们同时开启;

TDD模式下,TX和RX的PLL根据收发情况轮流开启。

一般的TDD模式工作状态按照Rx-ALERT-Tx-ALERT-Rx跳转,基带通过跳转TXNRX信号来控制TX、RX状态的跳转,当TXNRX从0跳变到1时,RXPLL关闭,TXPLL开启并进行重新校准锁定,反之TXPLL关闭,RXPLL开启并重新校准锁定。

TDD模式下每次PLL校准锁定的时间大概为45us~60us左右。

不过假如系统每次收发帧所使用的载波频率不变,则不需每次打开TX或RX时重新进行校准,而沿用上一次的校准值。

此时需要在一次校准过后将寄存器中的VCOCal比特关闭,这样可以明显得缩短信号收发之前,频率综合器的稳定时间。

B)FastLock模式

假如你的系统需要在多个频点上工作,则可以使用FastLock模式,它支持保存多个频点的频率控制字,使得频率变化是,PLL的锁定时间更短。

然而这种模式TX和RX分别最多只能保存8个频点,还是有一点局限性。

五、器件校准

AD9361的校准及其校验方式简介如下表5-1所示:

表5-1

每次芯片上电或者硬件复位之后都必须进行校准,校准之后的参数会被保存。

校准的顺序由状态机控制,其状态如下表5-2所示。

由于其中部分校准需导入其他校准所得结果,因此假如多个校准同时使能,则校准顺序由校准状态机控制。

当校准状态机停留在0x1状态时,表示校准完成。

需要注意的是:

T/Rx的基带滤波器校准不受校准状态机控制,必须在其他校准均不进行时,进行T/Rx基带滤波器的校准。

表5-2

下面对几个重要的校准进行单独阐释。

注1:

RF频率综合器VCO校准

AD9361的发射和接收的频率综合器是独立的,因此TX和RX的RFVCO校准需分别进行。

在TDD模式下,TXNRX为高代表发射,TXNRX低代表接收,做RFTXVCO校准是,TXNRX需拉高;

RFRXVCO校准时,TXNRX拉低。

FDD模式下,需要将ENSM调整到ALERT状态,随后使能频率综合器校准。

官方建议无论使用TDD还是FDD工作模式,均可在做RF频率综合器VCO校准时,使用FDD的校准方式,因为FDD校准的频率更准确稳定,但是弊端是耗时较长。

注2:

T/Rx模拟滤波器校准

模拟滤波器校准有一点需要注意,在进行校准带宽设置时,带宽值需要设置成BB带宽的1.6倍,BB带宽值是基带复数输出带宽的一半,即RX为26MHz~0.2MHz,TX为20MHz~0.625MHz。

六、滤波器配置

本节介绍发射和接收的滤波器通路。

1、发射滤波器通路

TX滤波器通路总体分为3级数字滤波器和两级模拟滤波器,示意图如下图6-1所示:

图6-1

通路输入为I、Q两路12bit补码。

A)TX数字滤波器

数字滤波器分为4级,主要用于对接口I、Q信号进行插值滤波。

它们可由用户控制选通。

第一级ProgTXFIR支持1倍、2倍、4倍插值,可通过用户配置最高128阶位宽16bit滤波器系数,并且可提供0~-6db滤波器增益。

其插值倍数和滤波器阶数关系如表6-1所示:

表6-1

第二级HB1是一个固定2倍插值低通滤波器。

其滤波器系数为[−53,0,313,0,−1155,0,4989,8192,4989,0,−1155,0,313,0,−53]。

频率幅度相应如图6-2:

图6-2

第三级HB2也是一个固定2倍插值低通滤波器,系数为[−9,0,73,128,73,0,−9]。

其幅频相应如图6-3所示。

图6-3

第四级HB3/INT3可实现2倍或者3倍插值。

2倍插值滤波系数为[1,2,1],其幅频相应如图6-4所示。

三倍插值系数为[36,−19,0,−156,−12,0,479,223,0,−1215,−993,0,3569,6277,8192,6277,3569,0,−993,−1215,0,223,479,0,−12,−156,0,−19,36],幅频相应如图6-5所示。

图6-4

图6-5

B)TX模拟滤波器

在数字滤波信号经过DAC转换成模拟信号之后,需要经过低通滤波器在滤除杂散干扰。

模拟滤波器分为两级,带宽均可配置。

第一级的带宽范围较窄,为625kHz~32MHz,通带带宽设置为信号带宽的1.6倍;

第二级的带宽范围为2.7MHz~100MHz,通带带宽设置为信号带宽的5倍。

2、接收滤波器通路

接收通路分为两级模拟滤波器和四级数字滤波器,连接示意图如图6-6所示:

图6-6

通路输出也为12bit补码。

A)RX模拟滤波器

接收端模拟滤波器也分为两级,第一级TIALPF的可配置带宽为1MHz~70MHz,配置带宽设置为信号带宽的2.5倍;

第二级BBLPF的可配带宽为200kHz~39.2MHz,配置带宽为信号带宽的1.4倍。

B)RX数字滤波器

数字通路的4级滤波器正好是发射通路的反向。

第一级HB3/DEC3为2倍或3倍抽取可选。

2倍抽取的滤波系数为[1,4,6,4,1],其幅频相应如图6-7所示。

3倍抽取滤波器系数为[55,83,0,−393,−580,0,1914,4041,5120,4041,1914,0,−580,−393,0,83,55]。

其幅频相应如图6-8所示。

图6-7

图6-8

第二级HB2和第三级HB1均为2倍抽取的低通滤波器。

其系数如下:

HB2:

[−9,0,73,128,73,0,−9]

HB3:

[−8,0,42,0,−147,0,619,1013,619,0,−147,0,42,0,−8]

HB2的幅频相应如图6-9,HB3的幅频相应如图6-10。

图6-9

图6-10

最后一级ProgRXFIR也支持1倍、2倍、4倍抽取,可通过用户配置最高128阶位宽16bit滤波器系数,并且可提供-12db、-6db、0db、6db滤波器增益。

七、数字接口详述

AD9361与数字基带的接口示意图如图7-1所示:

图7-1

数字接口电平有两种可配置模式:

CMOS和LVDS。

1、接口功能介绍

AD9361主要的接口有SPI、数据端口P0_D、P1_D、DATA_CLK、FB_CLK、TX_FRAME、RX_FRAME、ENABLE、TXNRX。

lSPI:

该芯片集成的SPI接口为4线SPI,可读可写,主要用于配置内部寄存器。

lP0/1_D:

这是数据传输端口,位宽均为12bit,根据应用模式可配置成输入、输出和双向。

lDATA_CLK:

DATA_CLK由AD9361输出。

该时钟主要用于RX状态外部数字基带对P0_D、P1_D数据采样,数字基带生成的数据和控制信号均需为DATA_CLK时钟域的,否则可能导致AD9361获取数据时的采样问题。

CMOS模式下DATA_CLK通过DATA_CLK_P端口输出。

lFB_CLK:

FB_CLK是DATA_CLK反馈到AD9361的数据时钟。

用于AD9361内部对TX_FRAME、ENABLE、TXNRX信号的上升沿采样,以及对于P0_D、P1_D数据端口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采样。

注意:

FB_CLK必须与DATA_CLK同源(频率相同,占空比相同),对两个时钟的相位没有要求。

CMOS模式下,仅适用FB_CLK_P线。

lRX_FRAME:

RX_FRAME用于在接收状态下标识P0_D、P1_D的数据有效。

它可以配置成常高,或是50%占空比的脉冲信号。

lTX_FRAME:

TX_FRAME用于TX状态下,标识发射数据有效。

其时序与RX_FRAME类似。

发射状态下,TX_FRAME为低,射频发射空数据。

lENABLE&

TXNRX:

ENABLE和TXNRX信号主要在TDD模式下使用,ENABLE拉高时,根据TXNRX信号,使射频芯片进入TX或RX状态,TXNRX为1表示TX,为0表示RX。

2、接口模式

AD9361数字接口模式主要分四个方面:

电平模式(LVDS、CMOS),数据速率(SingleDataRate(SDR)、DualDataRate(DDR)),端口模式(DualPort、SinglePort)、收发天线个数(1T1R、2T2R)(此处暂时不详述)。

A)电平模式

接口电平模式主要根据电平信号类型来分类,主要分为两种:

LVDS模式和CMOS模式。

它们的区别体现在可使用的信号bit为上。

CMOS模式下,各种接口时序的最高频率如表7-1所示。

表7-1

LVDS模式下,各接口时序的最高频率如表7-2所示。

表7-2

CMOS模式下,所有接口信号都是单端信号。

在此电平模式下,允许两组12bit端口P0_D、P1_D并行使用,即允许双端口时序。

CMOS模式下,单端口信号TX时序如图7-2,RX时序如图7-3;

P0/1_D和T/Rx_D_P/N的对应关系可参见硬件连接的spec。

图7-2

图7-3

LVDS模式下,每bit信号需要P和N两个接口,因此24bit接口用作12bit数据信号。

LVDS模式下,TX信号时序如图7-4所示,RX信号时序如图7-5所示。

图7-4

图7-5

B)数据速率

数据速率是针对数据端口和时钟的关系来区分。

主要分为两种:

SingleDataRate(SDR)、DualDataRate(DDR)。

SDR的时序举例如下图7-6所示:

图7-6

DDR的时序举例如图7-7所示:

图7-7

C)端口模式

端口模式的区分主要根据使用端口的个数上,分为双端口(DualPort)和单端口(SinglePort)。

单端口如图7-8所示;

双端口如图7-9所示。

图7-8

图7-9

八、射频工作状态机控制

AD9361的工作模式通过状态机(ENSM,enablestatemachine)控制,ENSM可通过SPI控制状态跳转,也可以通过ENABLE、TXNRXpin信号来实时控制。

不过假如校准不成功,这些控制均无效。

图8-1为TDD和FDD模式下,ENSM各状态之间的跳转关系。

图中的TO_ALERT是通过寄存器ENSMConfig1控制,它的作用是在ENSM从TX或者RX状态跳转到WAIT状态后,自动进入ALERT状态。

图8-1

ENSM的状态定义如表8-1所示。

表8-1

1、SPI控制

SPI控制跳转与接口时钟DATA_CLK非一个时钟域,因此被认为是异步跳转,默认关闭,可通过ENSMConfig1寄存器打开。

ENSM状态机控制寄存器如下表8-2所示:

表8-2

其中ForceRx、ForceTx、ForceAlertState用于在TDD模式下,SPI控制状态机。

而在FDD模式下,ForceRx信号是无用的,从ALERT->

FDD状态通过ForceTx控制。

2、ENABLE/TXNRXPIN控制

ENABLE/TXNRXPin控制跳转默认开启。

这种控制模式还分两种:

一种是PulseMode;

二是LevelMode。

PulseMode

PulseMode的Pulse主要是针对ENABLE信号而言的。

TXNRX主要标示下一个状态是跳转到TX还是RX,为1时跳转TX,为0时跳转RX。

ENABLE以脉冲的形式给出,脉宽不得小于一个FB_CLK周期。

TDD模式下控制时序如下图8-2所示:

8-2

FDD模式下,控制时序如图8-3所示:

图8-3

LevelMode

LevelMode下,ENABLE以电平形式给出,而ENABLE信号为高时表示芯片现在处于工作状态。

而VCO、LDO的上电使能还是要通过SPI配置。

TDD模式下,控制时序如图8-4所示:

图8-4

FDD模式下,控制时序如图8-5所示:

图8-5

3、FDDIndependent模式

AD9361的TX和RX在FDD模式下允许工作在同一载波频率下,这就使得FDD模式不局限于仅适用在全双工系统中。

像wifi、蓝牙这样的半双工系统,也可以使用FDD模式来避开TDD模式下PLL稳定时间较长的问题。

而假如FDD模式,TX、RX工作在同一频率,则会导致发送和接收的相互干扰,此时我们就需要TX、RX支持开关。

而本小节的FDDIndependent模式便支持收发开关独立控制,功能开关是ENSMConfig2D7比特。

功能开启后,可通过TXNRX、ENABLE共同控制TX、RX的开启关闭,控制逻辑如表8-3所示。

表8-3

这个模式下,收发关闭后,状态机是不会跳转到FDDFLUSH状态的,因此用户使用时要控制好时间,在两次收或者发开启之间留下足够的时间清空残留数据。

FDDIndependent模式的LevelMode和PulseMode的控制时序如图8-6所示:

图8-6

4、ENSM与RFVCO校准

ENSM会输出一个内部信号,控制TX、RX频率综合器校准。

FDD模式下,TX、RX频率综合器会在两种情况下进行校准,一是ENSM从WAIT->

ALERT时,二是频率控制字写入时。

而在FDD状态下,校准结果是保持不变的。

TDD模式下,与FDD类似,会在ENSM从WAIT->

ALERT时进行校准,在频率控制字写入时,会根据TXNRX判断,让当前使能的VCO进行校准。

为了节省功耗,TDD模式下,T/Rx的VCO并一直保持锁定状态,在RX使能时,TXVCO会关闭,反之亦然。

当TXNRX改变时,再对当前使能的VCO重新校准。

因此在使用时,ALERT状态下应该尽早跳转TXNRX来为VCO校准争取最大时间。

九、增益控制

结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