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48621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8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页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2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闻调查》工作手册(第二版)Word格式.doc

做真正的调查性报道。

所谓“调查性报道”(InvestigativeReporting),按照埃德温•埃默里(EdwinEmery)、迈克尔•埃默里(MichaelEmery)父子在ThePressandAmerica第八版中的说法,是指利用长时间内积累起来的足够的消息来源和文件,向公众提供对某一事件的强有力的解释;

调查性新闻事业是从未真正消亡的黑幕揭发传统的延续。

追求:

探寻事实真相

所谓“真相”,是正在或一直被遮蔽的事实——

有的真相被权力遮蔽,比如司法腐败;

有的真相被利益遮蔽,比如制售假药;

有的真相被知识和技术遮蔽,比如UFO;

有的真相被道德观念和偏见遮蔽,比如同性恋现象;

有的真相被时间遮蔽,像古格文明;

有的真相被“集体无意识”遮蔽,比如城市贫民;

有的真相被我们狭窄的生活圈子所遮蔽,比如吸毒者的生活;

有的真相被包括新闻在内的舆论所遮蔽,比如基因皇后事件;

……

凡是有粉饰的地方、有隐瞒的地方、有作假的地方、有含糊的地方、有垄断的地方就必然有被遮蔽的真相。

凡是有真相被遮蔽的地方,就应该有《新闻调查》。

运作机制:

栏目——制片人负责制

节目——编导负责制

工作流程——选题遴选—>

选题申报—>

前期拍摄—>

后期制作—>

样片送审—>

节目播出—>

内部评议—>

专家点评

二,制片人工作指南

制片人是一个栏目的灵魂人物。

他要负责明确本栏目的定位、制定本栏目的管理制度、保证本栏目持续地制作高水准的节目、拓展本栏目的新的生长点、培养本栏目的精神气质、为本栏目其他工种的从业者提供尽可能公平、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制片人工作要点

1.转换角色。

如果曾是策划、编导、记者、摄像、录音诸工种中的“大腕”,那么,今后要争取做另一个工种的“大腕”;

制片人不是官,是另一个工种——部门经理。

从此,每一个节目中都会有制片人的个人印记,但制片人不必亲自操刀、不要越俎代庖。

2.调整心态,以开放的胸怀吸纳人才。

制片人须明确:

传媒乃天下之公器,人人得而利用之。

作为现任制片人,只是受托者、轮值者:

受渴望了解真相的公众委托,值守这个探寻真相的栏目。

可能有人会称制片人为“老板”,千万不要当真。

新闻理想才是各人心中的“老板”。

3.务必搞清楚什么叫“调查性报道”,但不要忽略“解释性报道”。

4.尽可能观摩和阅读一些世界著名的“调查性报道”作品。

5.熟悉本手册内容并适时组织修订。

6.设计本栏目岗位并确定岗位要求、报酬标准。

7.按照选题标准,规划栏目近期和中长期选题,组织每周两次的选题会,审查并确认上报台领导的选题报告。

8.向编导推荐、指派前期调查选题,审查并确认编导提交的拍摄计划。

9.为拍摄计划获得通过的编导配备出镜记者和摄录人员。

10.控制并指导摄制组的拍摄过程、编导后期的剪辑工作。

11.审查并建议修改编导完成的初版节目。

12.与编导一起接受台领导的节目审看。

13.帮助并督促编导按照台领导的意见修改完成播出版节目。

14.节目播出后,在每周一次的部例会后组织本栏目成员进行研讨。

15.在本栏目各工种、全流程中实践并丰富以下观念:

1)我们是职业新闻人,要随时保持一种“新闻状态”:

尽责、敏感、积极,不轻信、不盲从;

我们不是或不仅仅是一个又一个节目的制作者。

2)我们为公众的知情权服务。

不用说,我们也是公众的一员。

传媒包围了每一个公众,我们渴望生活在尚能知道真相的传媒包围圈中。

我们独立工作,只对观众负责。

3)我们承认:

完全的客观只是神话。

我们看到事情的复杂与多面,为超越偏见,必须深入调查、多方思考、尊重多元。

4)为超越偏见,还要倡导学习与批评之风。

学习国内外同行的作品,学习国内外新闻学与社会学的名著,努力以学者和职业新闻人的眼光看待社会问题和处理社会问题的调查报道;

内部评点本栏目节目奉行“温而厉”之准则,温厚待人、严格批评。

5)让沉默者发言,让反对者讲话。

对各方陈述均应重视。

6)尽最大努力核实信息的真实性,避免因粗心大意和畏惧困难出现不实报道;

为提高视听效果或谋求非法利益而歪曲事实则更是绝对禁止。

不进行所谓的“真实再现”。

尽量到现场,至少要采访到过现场的人;

尽量采用第一手资料,对其他媒体的报道一般作为资料而不是依据使用。

7)保护消息提供者。

我们欢迎一切“线人”,只要他掌握的内情事关公众利益、只要他提供的线索能够证实,无论其出于忏悔、出于报复,我们一定遵守承诺为其采用声音和画面处理等方式严格保密。

但是,如果当事人愿意且不会危及其安全和名誉,应尽量向观众告知所有消息来源。

8)尊重当事人的隐私。

对当事人不愿公开的、与公众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不必公开。

这一准则不仅适用于强奸、杀人等恶性事件的受害者及其家人,对贪污受贿的罪犯亦同样适用。

尤其注意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9)不进行媒体判决。

不以记者身份在节目中对未被法院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法律评判,也不以记者的伦理标准对当事人进行道德裁决,也不要简单地引用政策条款对事件进行判断。

10)慎用偷拍。

除非调查危害公共利益的重大隐情,否则决不采取任何不涉嫌欺骗、侵权的拍摄方式。

11)讲求高尚趣味,不迎合某些观众对色情和暴力的过分好奇;

节目中必须涉及的有关暴力和性犯罪行为,尤其要避免对细节的展示和情节的渲染。

12)有错即改。

公开致歉,积极弥补。

维护本栏目之公信度。

13)探索新领域,尝试新形式。

在保持栏目特色的同时,鼓励创新;

不仅题材和表现方式可以出新,甚至可以创办新栏目。

14)善待实习生。

实习生不是打字员,那是另一个工种。

对他们耐心些,宽容些,放手些。

本栏目今天给他们的只是一个试错的机会,很快他们会送我们一个令人羡慕的未来;

薪火相传,我们责无旁贷。

(二)考评办法

每年一次,由新闻评论部分管副主任主持会议,制片人进行述职后退场,由本栏目其他成员匿名填写部里统一印制的《制片人考评表》。

请参见部里相关文件。

三,制片工作指南

这个工种的名称比“制片人”少一字,但所涉及的工作细目可能比制片人多不少。

从财务到整备,事无巨细,都关乎节目制作的前期后期。

具体内容,可直接参看部里有关文件。

考评办法:

每年年底由本人进行全年工作总结,填写部里统一要求的考评表格,然后由制片人做出“优秀”、“合格”、“不合格”的等级评定。

四,策划工作指南

在具体节目的制作流程中,策划人员从事的选题工作是第一道工序,该工种承担着选题的遴选、选题报告的撰写、节目参考资料和节目档案的搜集整理、节目的预告和宣传、有关节目评奖和研讨以及学习活动的具体组织、内部刊物《调查》的编辑、央视国际(WWW.CCTV.COM)“新闻调查”网页的更新与维护、兼职策划人员的管理、栏目内各种会议的记录等工作,其中选题的遴选是策划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选题遴选:

1.信息来源:

1)观众来信、来电、来访、手机短信、电子邮件,请给予足够重视,因为独家选题可能来源其中;

2)通讯员及固定“线人”;

3)互联网:

重点搜寻日报、晚报、都市报、周报、杂志、通讯社、新闻网站;

4)报纸、电台:

本组订阅的各类报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节目;

5)内参资料;

6)各地联动媒体信息通报;

7)各部委新闻办;

8)自主策划。

2.选题标准:

1)有没有真相?

“真相”是《新闻调查》选题的核心要素。

一个事件、一个问题如果没有“真相”、没有“可疑之处”,即使它的意义再重大,也不是《新闻调查》的理想选题;

相反,如果我们抱着质疑的态度来对待事物,就更容易发现“可疑之处”,更容易接近“真相”。

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我们调查什么”的问题。

2)是不是独家的?

所谓“独家”选题,是指其他栏目(甚至是其他媒介)没有做过的、不会去做的以及做不了的题材;

如果某个选题在《新闻调查》调查之后形成社会热点则更为理想;

当然,对于其他栏目、其他媒介已经炒得很热的内容,如果我们发现“另有隐情”,也可能成为黄金选题。

3)关切度如何?

《新闻调查》选题应该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应该与公众的直接或潜在利益密切相关。

4)可操作性和可视性怎样?

在满足了上述三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之后,还必须考虑到选题的可操作性和可视性:

可操作性是指选题是否有完成的可能,如是否有可靠的渠道探究到事实真相、当事人能否接受采访、是否符合当前的“宣传方针”等,另外,时间、人力、财力等成本也是我们应该考虑的因素;

可视性是指一个节目对观众的吸引力,如果一个题材过于简单、抽象,没有足够的悬念、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没有个性鲜明的人物,或者过于复杂难懂,据此完成的节目也很难有张力,很难拉动观众。

3.申报程序:

每星期两次,策划人员将自认为符合上述标准的信息提交到选题会上进行筛选、讨论,经制片人认可后的信息,由策划人员按照统一格式(见附件1:

《新闻调查》选题报告)撰写成选题报告交制片人审阅,然后呈送台领导审批。

审批后的选题报告原件由制片人保存,策划人员保存一份复印件;

批复的选题报告是制片人安排拍摄任务、编导选择题材的依据。

(二)节目拍摄前后期的辅助工作:

1.拍摄前期:

协助编导进一步核实所报选题的新闻事实,搜集相关背景资料;

必要时,协助编导做前前期工作[详见本手册第五项内容之

(一)];

必要时,邀请有关专家对欲投拍节目进行论证、研讨。

2.后期编辑阶段:

负责搜集节目编辑所需的文字和声像资料。

3.播出前:

在台领导审查通过后,尽量预告和宣传节目内容,争取在《北京晚报》等各地晚报、新浪网、CCTV网站、中央电视台《收视指南》及《电视你我他》、播出当日的《新闻联播》或《现在播报》当中、播出当日的《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结尾处发布节目预告信息;

负责送播节目带。

4.播出后:

节目播出当晚值班,接听观众来电;

把从观众、编导、领导等处收集到的反馈意见登记归档(见附件2:

节目反馈意见登记表);

向联动媒体(报刊、网站等)发送节目台本;

参加中央电视台总编每季度一次的“专家评议会”并记录、整理评议内容;

将节目复制版归档(见附件3:

节目复制版登记表);

收集收视率统计资料并在栏目内公布;

更新“新闻调查”网页相关内容。

(三)相关的整理、研究工作:

1.随时将有关栏目和节目的报道及其他相关情况向制片人报告。

2.搜集并保管国内外可资借鉴的文字、影像资料供组内成员参考。

3.组织每季度的节目评奖工作:

先由本栏目全体成员以无记名方式普选出本季6个节目,再由策划人员将6个节目带拷贝一式四份交四位评委审看投票,评出金奖、银奖和铜奖以及五项单项奖。

4.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新闻或其他领域专题讲座,每星期二上午组织本栏目成员对上周播出节目进行评议,每星期四下午组织新闻和影视对近期选题进行论证。

5.协助制作人对栏目中长期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四)考评办法

同前。

五,编导工作指南

本栏目在具体每个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实行的编导负责制,其含义是指:

由编导全面负责每期节目的制作,由编导直接对制片人负责;

编导既要总体把握节目的思路,又要全程监控各个环节、保证节目的质量,并最终通过自己的后期剪辑实现全片意图、体现栏目整体追求。

编导是每期节目制作中的灵魂人物。

(一)节目制作不同阶段的工作要求:

1.选题确定、分析、前期调查阶段(前前期):

1)对于台领导批复后的选题的投拍,本栏目采用编导自选和制片人指定相结合的办法。

编导应密切关注已批选题报告,及时选择适合的选题。

对于选定或指派的选题,编导要积极查阅相关资料、咨询相关专家、联系当事人、论证可操作性。

2)为了及时了解选题动向,制作完上一个节目的编导应参加每周两次的报题会,对会上讨论的素材积极发表意见。

已选定拟投拍选题的编导应参加每星期四下午的专家论证会或临时专门组织的策划会,听取专家对选题的建议,准确把握选题方向。

3)编导应有自己的个性化、专门化追求,注意对某一问题的长期关注和积累,争取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在体现栏目追求的前提下,编导应主动发掘、提交符合自己创作兴趣的选题。

4)为确保拍摄的顺利开展,对非突发事件的调查正式开始之前一般需要编导赴事发地点进行前期调查;

出发前编导须与制片人、选题申报人就该选题的操作进行沟通,综合前述有关专家意见整理出大致思路,最好述诸文字。

5)前期实地调查可采用“编导+策划”或“编导+记者”的双人组合方式,一般时间为5天。

6)实地调查阶段必须将以下重要事项逐一落实,坚决杜绝出镜记者和摄像、录音人员等摄制组成员出发后才发现调查难以展开的现象:

A.各方主要当事人是否接受采访;

B.关键证据能否拿到,能否核实。

7)完成前期调查后,编导应拟订书面拍摄方案(见附件4:

拍摄方案样本),以电子邮件或传真件交制片人,方案中需列明编导阐述、采访要点、拍摄日程、编辑结构等内容,方案经制片人认可后方可进入拍摄阶段,由制片人派出出镜记者和摄录人员。

2.节目拍摄阶段(前期):

1)在开机拍摄前,编导应召开摄制组会议,就策划方案的内容向摄制组成员做进一步阐述;

尤其要把调查重点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告知每个成员,并做好情况发生变化时的预案。

2)为出镜记者提供尽可能多的背景材料,列出采访要点,提醒记者在采访中对每个采访对象的注意事项以及每段采访内容在节目中的可能位置和作用;

帮助记者确定采访提纲;

协助记者与采访对象进行沟通。

3)编导要注意在节目中突出调查色彩,有意识地设计记者在现场的“出场方式”、“调查行为”和“调查路径”,如:

A.进入现场——这里是哪里?

为什么到这里来?

调查什么?

B.第一接触——要找谁?

为什么找?

C.现场发现——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

D.时空转换——原来怎么样?

现在怎么样?

E.由现场到背景——如何由此及彼、由点到面?

记者的出场方式必须是“在现场”,记者的串场必须是“动态”的,或是记者在动、或是镜头在动。

4)对同一采访对象要通过设计不同景别、不同环境、更换服装等方式,以改变观众视觉单一的印象。

5)向摄影、录音人员提出书面的电视表现要求,对典型场景、情绪段落的处理办法和在节目中的用法作出详细说明,列出空镜、音效内容;

与摄影、录音人员一起熟悉拍摄现场、讨论摄录细节。

6)在拍摄中发现实际情况与前期策划有偏差时,及时与全组人员沟通,共同商量对策。

7)编导应积极、认真地听取摄制组其他人员的意见,发生意见分歧时,原则上以编导意见为主;

遇到编导难以把握的情况时,编导应征询制片人的意见。

8)编导与摄制组其他成员应在每天的拍摄工作开始之前充分交换意见,在拍摄现场、在采访对象面前要配合默契,尽量避免长时间的讨论、争执。

9)每天采访之后与摄制组其他成员一起总结当天的拍摄情况,对不足之处及时提出调整补救措施;

每天工作结束前要向摄制组成员说明次日的工作内容和时间安排。

10)做好场记;

注意积累工作照等拍摄资料;

写工作日志;

管理好拍摄经费,照顾好大家的生活。

11)拍摄周期一般为7天。

如需延长,编导须与制片人协商处理。

12)主要调查、采访工作完成后,与摄制组成员一起总结整个拍摄过程,视需要补充拍摄内容。

13)根据采访拍摄内容,在修改、完善策划方案的基础上,撰写后期编辑提纲,准备进入下一道工序。

3.节目编辑阶段(后期)

1)前期拍摄完成后,编导要总结拍摄情况,向制片人通报,共同确定后期编辑的指导方针和节目的主题方向,向制片人获知节目的预定播出时间。

2)及时向财务人员销账;

及时安排速记公司打印采访素材文字稿;

进一步熟悉拍摄素材,列出编辑时间表;

向后期合成人员、策划人员提出特技、音乐、资料、预告等方面的要求。

3)在撰写台本时,编导要努力提高解说词的质和量,加快节目的节奏,要保证真实性的前提下注意节目结构和画面、声音处理上的观赏性,增加节目的张力。

4)节目片头的每一句话都应是最吊人胃口、最打动人的,无须完整、无须和盘托出,应造成悬念,抓住观众。

5)重要调查、采访对象的出场一定要说明人物关系,要说明人物出场的合理性,也就是与采访目的之间的关联;

记者的出场必须要有记者的行为特点,或是现场印证、或是交待环境、或是提出疑问。

6)所插反打画面(即人物反应镜头)必须是有信息量的,而不是生硬的;

如果反打画面是记者的反应,应是记者此时此刻的反应,而不是随意选取的画面。

7)出镜记者在演播室中解说与评论的文字,应力求平实、具体,要精雕细刻,反复琢磨。

8)为适当体现解说与评论的客观与超脱,节目解说的配音者以及演播室的出镜记者最好不要由现场出镜记者出任。

9)节目编辑过程中和初版编辑完成后,编导可以请摄制组其他人员观看,以听取他们的建议。

10)关于后期合成的技术要求,请仔细阅读本手册第九部分。

11)审看版要尽量做到播出版的水准;

制片人和台领导审看时,编导要做好审片笔记,审看后,编导要根据审看意见进行修改,直到制片人和台领导满意为止。

12)节目初版时间一般为20天,审看、修改和合成时间一般为10天。

节目播出版一般应在预定播出时间前一周完成,特殊情况下,最迟必须在播出的前一天(即星期五)下班之前完成,以保证节目正常播出。

13)节目播出一月内,编导要完成一篇至少2000字的“编导手记”,对节目的得失进行总结。

六、记者工作指南

出镜记者(简称记者)是本栏目的品牌标志。

《新闻调查》的“调查感”正是通过记者在每一个具体节目中的调查行为体现出来的,可以说,出镜记者的表现是体现栏目追求、树立栏目形象最有效的途径,出镜记者是本栏目最直接的外化符号。

(一)记者工作要点:

1.已完成上一个节目的记者应参加每周四下午的专家论证会,听取专家对选题的意见,准确把握选题的主题方向。

2.接手制片人指派的投拍选题,记者要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掌握原始信息、主动收集并尽快熟悉节目的相关材料,与编导商讨节目的指向、主题,了解编导意图。

3.如需要,开拍前与编导一起做前期调查,记者应负责在当地联系采访对象、与当事人各方进行沟通。

对于编导的拍摄方案,记者要积极发表意见。

4.每次采访之前,记者必须完成详尽的采访提纲,并与编导讨论、确定;

临时安排的采访,也必须弄清楚编导意图,明确每一段采访的重点,了解每段采访在将来节目中的基本位置与作用。

5.根据编导的内容设计,记者负责撰写现场拍摄的串场词。

6.记者在节目中应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质疑、理性的态度,积极、投入的精神状态,。

7.在拍摄现场,记者要与摄制组其他人员互相配合、互相尊重,共同完成拍摄工作。

8.自我形象设计由记者自行负责,但必须服从栏目整体形象的要求,本栏目的记者形象应具备成熟、冷静、智慧的特点。

9.为维护栏目形象,记者在工作时间内外都应自律。

七、摄像工作指南

《新闻调查》的追求必须通过摄像师的镜头来实现。

观众也是通过看《新闻调查》的镜头记录了什么、强调了什么、舍弃了什么来判断本栏目的价值观的。

因此,摄像师对画面的处理和对细节的取舍,不仅代表了摄像师自己的价值取向,更代表了整个栏目的立场。

摄像师是《新闻调查》的眼睛。

(一)摄像工作要点:

1.摄像机维护:

1)摄像机是摄像师的眼睛,只有在平时爱护它、熟悉它、掌握它,关键时刻才能得心应手。

2)摄像机必须轻拿、轻放。

领机器时要仔细检查,还机器时要完好无损。

摄像机出了问题,除非你确实会修理,否则要立即通知制片人员安排修理。

3)外出采访时,摄像师应当保证摄像机有电、有磁带,保证一旦有需要,随时可以投入工作状态。

4)每天外出之前,别忘了检查有没有带足电池;

每天采访结束之后,别忘了给电池充电。

5)经常检查摄像机,特别是在别人使用之后。

别忘了多带一些备件,关键时候能派上用场。

气温变化和气候异常时,注意对摄像机的保护。

2.拍摄:

1)摄像师必须在拍前录好一分钟彩条。

2)本栏目采用的是双机位拍摄,双机拍摄时须色调准确一致、曝光统一、焦点清晰。

摄像师应注意双机位的协调,把景别、光圈等告知合作者。

3)数字化摄像机曝光量欠半或三分之一较好,它是最准确的质。

4)背景的处理要尽量相同。

避免多种元素的跳跃,无色背景与具象背景除非具有符号性,尽量少用。

尽量还原人物本色,避免主观色彩的介入。

5)光比要根据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气氛而调节。

6)对被采访者要分别有近景、特写、大特写,要考虑节奏因素。

可以让被采访者在不同时间着不同服装接受采访。

7)对记者的拍摄要有双人过肩的中近景和近景。

机位要平,尽量做到采访记者和被采访者等高,以示公平。

记者的单人镜头景别要大于被采访者。

人物的表情应该有提示和强调作用。

8)注意多带一些环境;

不要采用后全景的做法。

9)布置灯光要避免粉饰,尽量靠近自然状态。

10)在人物出场、空镜头、文件照片、段落起伏处,要注意镜头的运动。

11)对记者的现场串场,应采用中景;

对于非现场串场,采用中近景或近景。

12)空镜的拍摄要做到空镜不空,杜绝那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金油”镜头,空镜要尽量做到工整、漂亮。

拍摄空镜头时要有声源。

13)拍摄拟引用的文件、卷宗时,可以只拍全景,后期用特技把需要的话提示出来。

14)副摄像师应留意拍摄一些工作照,采访结束后交给本栏目作为资料保存。

15)平时注意资料的留存,避免重复劳动。

3.合作:

1)本栏目的每一部片子都是多人合作的结果。

摄像师既要尊重摄制组其他人员的意见,又要有自己独到的创意。

2)摄像师应尽早熟悉编导的拍摄方案、尽快领会其拍摄意图;

在拍摄前的工作会议上,要积极地同录音师、记者等各个工种进行讨论,根据编导的要求制订出细化的拍摄方案。

3)摄像师要经常与编导交流对画面的设想,并对将来对这些画面的剪辑和运用提出自己的建议。

多给编导出主意,告诉编导怎么拍更好看,努力实现编导的想法,这是摄像师的工作重点指南。

4)每一次采访都是新的,摄像师针对不同的情况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本栏目鼓励个性化,鼓励创新。

5)开机时摄像师要戴耳机,注意与录音师的配合。

6)摄像师应注意记者的表现,提醒他动作幅度是否适合景别,提醒他是否需要修饰或者穿着是否得当,提醒他串场时看镜头。

7)在编导进行后期编辑期间以及编出初版之后,摄像师应积极参与发表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