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5291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33.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docx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优秀教案

第13课 短文两篇

《谈读书》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内容,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精彩语句。

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进行说理的方法。

3.感受读书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读书的品质。

  【情境导入】

  同学们,关于读书,高尔基向我们明示: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

”刘向告诉我们: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前者说明读书对我们十分重要,从后者告诉我们读书要讲究方法。

那么如何读书呢?

下面我们从英国哲学家、作家培根的《谈读书》中去发掘。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朗读提示及要求:

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理解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的。

明确:

1.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

藻饰(zǎo) 狡黠(xiá) 诘难(jié) 顺畅(chànɡ)

傅彩(fù)蒸馏(liú)咀嚼(jué)统筹(chóu)

味同嚼蜡(jiáo) 吹毛求疵(cī)

(2)掌握词义

藻饰:

修饰(多指文章)。

狡黠:

狡诈。

学究:

迂腐的读书人。

诘难:

诘问,为难。

滞碍:

不通畅。

味同嚼蜡:

形容写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吹毛求疵:

刻意挑剔毛病,寻找差错。

高谈阔论:

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寻章摘句:

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

指读书时仅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2.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之”):

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

怡情、傅彩和长才。

(2)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惰、矫和学究。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到“始能无知而显有知”):

阐述读书的方法。

第三层(“读史使人明智”到结尾):

阐述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各种缺陷。

教师小结:

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读书的三个好处是什么?

明确:

怡情、傅彩、长才。

2.读书有哪三种偏向?

明确: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3.读书与经验有何关系?

明确:

经验补读书之不足,经验范书中所示,互为补充。

4.明智之士用书的智慧从何而来?

明确:

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5.下列读书方法各适用于什么书?

(1)读其部分——

(2)大体涉猎——

(3)全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4)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

学生争相回答,师生共同归纳,明确:

(1)只有部分重要的书。

(2)不太重要的书。

(3)课本、重要的书。

(4)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的书。

6.不同的书对塑造人的性格有何不同的意义?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三、合作探究——学习论证

1.本文为了使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鲜明有力,主要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明确: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

2.下面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何作用?

(1)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2)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

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学生回答,明确:

(1)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语言精辟,通俗易懂。

(2)对比论证。

作者从正面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又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正反对比,突出了读书的正确目的,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

3.请从文中再各找一例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分析其作用。

学生交流,展示:

示例一: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

分析:

比喻论证。

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语言精辟,通俗易懂。

示例二:

读史使人明智……皆有特药可医。

分析:

对比论证。

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正反对比,有力地论证了读书的作用。

四、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黑格尔说过:

“他(培根)的著作虽然充满着最美妙、最聪明的言论,但是要理解其中的智慧,通常只须付出很少的理性努力,因此他的话常常被人拿着当作格言。

”英国文学家雪莱也说:

“他的文字有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论述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精彩语句,赏析语言的精妙之处。

1.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用“我喜欢     这句(段)话,因为     ”的格式,品一品文中精彩的语言。

 

示例:

我喜欢“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这句话,因为这句话运用比喻说理,生动深刻,通俗易懂。

告诉我们:

人要扬长避短,不断进步,就要读书明理、明智,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努力趋于完美。

2.赏析下列句子。

(1)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明确:

这句话用“蒸馏”过的水比喻“经提炼”的书,使读者懂得读书不能只读别人的笔记摘要,生动形象地从反面强调好书一定要细细揣摩、深入钻研才能读出味道。

(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明确:

用排比句列举六门学科知识的作用,这样写,所说的道理十分显豁,读起来富有气势,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拓展延伸

1.古往今来,名人学者遨游书海留下了许多读书名言以激励后之学者,你还知道哪些读书名言?

示例: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李清照的读书方法:

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

朱熹谈读书时注意“三到”:

心到、眼到、口到。

孔子的“学思结合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2.学习了本文,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读书经历,谈一谈你的读书感悟。

示例:

《谈读书》是培根哲学智慧和治学经验的结晶。

文中的观点很精辟,见解很深刻,特别是“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这一观点,实乃真知灼见。

因为读书,我们从狭隘走向宽容,从无知走向通达,从单调走向丰富,从自我走向宇宙,我发自内心地道一声:

我爱读书!

六、本课小结

《谈读书》就读书的问题发表了种种看法,阐述了读书的正确目的、具体的读书方法,同时归纳推断读书的重要作用,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各种缺陷,以此鼓舞人们多读书。

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希望你们多读书,读好书,来开阔视野,丰富情感,提高品位。

附板书设计:

《不求甚解》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驳论文的特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学习作者运用例证、引证阐述观点以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方法。

3.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情境导入】

同学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

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

你喜欢书吗?

你喜欢哪些读书的方法?

其实,我们读书没有固定的方法,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得根据文章内容、个人习惯来论。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不求甚解》,看看作者是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的。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提示及要求:

1.注意字词,读准字音,辨清字形。

2.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本文反驳的是哪种错误观点?

作者在文中拿什么来反驳对方的?

3.理清本文的结构层次。

明确:

1.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

阐明(chǎn) 要诀(jué) 死抠(kōu) 豁然(huò)

暂时(zàn)劝诫(jiè)马南邨(cūn)

(2)掌握词义

要诀:

重要的诀窍。

不求甚解:

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

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咬文嚼字:

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注重实质内容)。

豁然贯通:

一下子明白了某个道理。

开卷有益:

只要读书就会有所收益。

2.敌论点:

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作者拿“读书”一事来反驳。

3.第一部分(第1段):

盲目反对不求甚解是错误的。

第二部分(2~4段):

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全面分析了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第三部分(5、6段):

提出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举例加以说明。

第四部分(7、8段):

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是死抠字眼儿,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

第五部分(第9段):

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二、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明确:

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

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不求甚解”这个问题。

2.作者认为“不求甚解”有哪两层意思?

学生回答,明确:

一是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应承认自己“不求甚解”。

二是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而要了解大意。

3.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学生讨论,明确:

“不求甚解”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所以“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因此,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

4.文中哪些古人的什么读书方法与“不求甚解”类似?

学生回答,明确:

诸葛亮的“观其大略”;陆象山的“未晓处且放过”。

三、合作探究——学习论证

1.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

请结合下面的问题,学习作者的驳论方法。

(1)作者要批驳的靶子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批驳别人的观点的?

(3)在批驳的过程中树立了自己怎样的观点?

学生讨论,明确:

(1)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2)先全面解释了陶渊明的原话,揭示了陶渊明“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了否定。

(3)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2.作者在批驳对方论点,树立自己论点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

请举例分析作用。

  学生讨论,明确:

(1)道理论证。

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不求甚解”。

(2)举例论证。

举普列汉诺夫的例子,从反面证明读书一定要虚心,不要死抠字句,而要理解精神实质。

举诸葛亮读书“观其大略”的例子,证明“不求甚解”比“务于精熟”高明,知识面更广,了解问题更全面。

四、拓展延伸——“驳论”演练

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

提示:

成语新解,重在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划清必要的界限,从正名入手,这往往是行文的前提,另外要紧密联系实际,借题发挥,做到有感而发,有的放矢。

1.“见风使舵”新解

示例:

“见风使舵”一词,多用于那些不讲原则的世故之徒,但如果我们赋予“风”以新的含义,喻指实际情况的变化或者规律,我们可以翻出新意;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掌握方向,采取相应的措施,推动事情的航船向前发展。

这样联系现实不是大有文章可做吗?

2.“班门弄斧”辩

示例:

“班门弄斧”这个成语,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的新意。

3.“滥竽充数”辩

示例:

“滥竽充数”这个成语,也可以从故事入手,翻出“滥竽之所以能充数,在于欣赏者的水平低下”的新意。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读《不求甚解》如同聆听长者的谆谆教诲。

是他们,引领我们在智慧的天地中穿行;是他们,滋润我们求知的心田。

同学们,腹有诗书气自华。

希望你们多读书,读好书,来开阔视野,丰富感情,提高品位。

  附板书设计:

第14课 山水画的意境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论证思路。

体会山水画的意境美。

2.学习文中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3.培养审美和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高雅的艺术情操。

  【情境导入】

同学们,还记得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江雪》吗?

(齐背: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冰封雪冻的千山万径,寒江垂钓的孤独渔夫,言简意深,表现了“荒寒”“清寂”的意境。

它带给我们富有独特意境的美的享受,下面我们一起走进《山水画的意境》。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作者。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4.什么是“意境”?

意境对山水画有何重要性?

明确:

1.生字:

灵魂(hún) 惆怅(chóu) 掠影(lüè)

熟悉(shú)柏树(bǎi)宇宙(zhòu)

渲染(xuàn)意匠(jiànɡ)真挚(zhì)

碧空(bì)遥望(yáo)赋予(fù)

词语:

惆怅:

伤感,失意。

真挚:

真诚恳切,多指朋友之间的感情。

渲染:

画国画时用水墨或淡色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比喻夸大地形容。

胸有成竹:

画家作画前,对所画的对象已经有了整体把握,非常熟悉。

浮光掠影:

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

朝朝暮暮:

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

富丽堂皇:

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金碧辉煌:

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千方百计: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苦心经营:

用尽心思去筹划安排。

身临其境:

身体不在那个地方,却仿佛亲自到了那个地方。

2.作者:

李可染(1907—1989),江苏徐州人。

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齐白石的弟子。

山水画成就最高。

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3.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4.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粹部分的集中,加上人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就叫作意境。

“意境”也是山水画的灵魂,是山水画的精华所在。

二、研读课文——把握内容

研读课文,小组合作,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引用了李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句,这种方法属于什么论证?

有何好处?

明确:

属于引用论证。

可以增强文章说服力或文采,使论证更有吸引力,进一步证明文章论点。

2.意境是如何产生与获得的?

明确:

意境产生于全面深入地认识对象和作者强烈真挚的思想感情。

意境的产生与思想感情有关,而思想感情的产生,又与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度有关。

要获得新时代的意境,最重要的有两点:

(1)深刻认识对象的精神实质;

(2)对我们的时代生活,要有强烈的真挚感情。

客观现实的本质美,经过主观思想感情的陶铸和艺术加工,才能创造情景交融蕴含新意境的山水画。

3.本文是如何阐明“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这一观点的?

明确:

本文通过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证明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这一论点。

文章开篇直接亮出论点,用道理论证阐明了意境的重要性,然后引用古诗文等实例说明了意境的妙处,最后描述了意境的产生及其与意匠的关系。

4.文中运用多种论证方法,阐明论点,试举两例说明。

明确:

(1)齐白石画虾的实例,属于举例论证。

(2)有的画家,没有深刻感受,没有表现自己感受的强烈欲望,总是重复别人的,就谈不到意境的独创性。

属于道理论证。

  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本文的语言值得体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读课文,在书上标出并批注。

示例:

1.“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这句话中的“必须”能否删去?

为什么?

明确:

“必须”的意思是“必定;一定要”。

意境的产生,要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为前提,离开这一前提,就不可能产生合理的意境,可能会出现缤纷的幻觉。

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2.如何理解“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青城天下幽”?

明确:

每一处的风景各有不同的特色。

峨眉秀、夔门雄、剑门险、青城幽,它们所蕴含的意境各不相同,正是这不同的意境,使每处的风景各具品位。

3.如何理解“一个山水画家,对所描绘的景物,一定要有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说假话不行”这句话的含意?

明确:

艺术来源于生活,艺术离不开真实的生活情感,这体现了艺术的真实性,离开生活、脱离现实、弄虚作假、缺乏真情实感的艺术,就像空中楼阁,经不起实践的检验。

高水平的山水画是真实性与艺术性的完美融合和统一。

四、拓展延伸

展现山水画的诗,杜牧的《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学生概括出画面的意境。

同学们能说说画面都画了什么景?

表达了什么情?

如果你在这样的环境里会是什么心情?

你对生活或我们的人生有什么感悟吗?

小组交流,各抒己见。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本课我们认识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美,结合诗词的意境美,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

生活处处皆美景,我们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生活的美。

附板书设计:

 

第15课* 无言之美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无言之美的内涵。

2.学习灵活选择正确、合理的论据,赏析本文语言。

3.培养审美能力,提高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情境导入】

同学们,“无言之美”有三种境界,不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或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下面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朱光潜笔下的《无言之美》。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作者。

3.全文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1.生字:

意蕴(yùn)  附丽(fù)  心旷神怡(yí)

姑且(qiě) 蛾眉(é) 信手拈来(niān)

缥缈(piāo) 顷刻(qǐnɡ) 目不忍睹(dǔ)

譬如(pì)  谚语(yàn)栩栩如生(xǔ)

寂寥(liáo) 含蓄(xù)独怆(chuànɡ)

词语:

附丽:

附着,依附。

尽致:

详尽细致,达到极点。

蛾眉:

也作娥眉,指女子细长的眉毛,泛指貌美的女子。

心旷神怡:

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轻描淡写:

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

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栩栩如生:

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

尽善尽美:

极其完善,极其美好。

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铢两悉称:

一丝一毫都相吻合。

闲情逸致:

指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目不忍睹:

眼睛不忍看,形容景象很凄惨。

信手拈来:

随手拿来。

多指写文章时能自由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就能写出来。

瞬息万变:

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

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惟妙惟肖:

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

2.朱光潜(1897—1986),字孟实,安徽省桐城县人。

现当代著名美学家、翻译家。

主要著作有《文艺心理学》《谈美》《西方美学史》《悲剧心理学》《朱光潜全集》经典作品精编《厚积落叶听雨声》《一升露水一升花》等。

3.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3):

引出论题:

生活中充满“无言之美”。

第二部分(4—12):

从不同的方面,采用不同的论证方式,论证了“无言之美”。

第三部分(13):

归纳总结,得出观点:

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二、研读课文——把握内容

研读课文,小组合作思考下列问题。

1.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述层次。

明确:

首先,用孔子的事例引出对“言”与“意”的特点及其关系的分析理解;接着,举例阐述文学作品追求言不尽意;最后,得出结论:

文学之美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

2.请概括说明第3段中作者认为“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的理由。

明确:

①“言”是“达意”的手段,它是固定的、有迹象的、散碎的、有限的。

②“意”是“言达”的目的,它是多变的、无踪迹的、混整的、无限的。

③“言”不可能完全“达意”,只能概述其大概。

3.你同意“美术作品不能说谎”这一观点吗?

明确:

同意,美术作品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真实的,若美术作品说谎,就脱离了现实生活,失去了艺术的真实性。

4.第9段以文学作品为例,说明了什么道理?

明确:

说明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的道理。

5.请结合全文,阐释“无言之美”的内涵。

明确:

①“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无言”中包含无限的情绪意旨。

②“无言”是一种含蓄艺术,简单的表述常常比冗长的演绎更值得玩味。

③“无言”留下了广阔的艺术空间,让读者获得美的体验。

6.文中运用了很多古诗句作为道理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请举两例。

明确:

《论语》,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都蕴含了“无言之美”。

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本文的语言艺术值得体味,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品读课文,在书上标出并批注。

示例:

1.如何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

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全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

明确: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绝不是生活的复制品,应留有想象的空间,增强文学的艺术性,提高阅读的趣味性。

2.为什么“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

明确:

详细地描述仍不能尽意,笼统地描述却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达到了余味无穷的效果。

3.如何理解“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这句话的意思?

明确:

文学作品让人获得美感固然因为其语言表现,更因为那些蕴藏在语言之下没有表达出来的情绪意旨。

四、拓展延伸

请说出至少两句能体现“无言之美”的古诗词名句。

示例: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辛弃疾《丑奴儿》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五、本课小结

  同学们,本文以文学、音乐、雕塑等各类艺术作品为例,分析了言不必尽意、无声胜有声、含而不露等所表现出来的无言之美,最后归纳自己的观点。

作者的观点启示我们:

欣赏艺术作品时,不仅要注意有形有象的部分,还要关注其中的空白,懂得感受作品的“无言之美”。

  附板书设计:

 

 

第16课* 驱遣我们的想象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理清论证思路。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

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3.学习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想象能力。

  【情境导入】

同学们,人的思想之所以能够凭借语言符号再造审美观中的形象,是因为凭借了想象。

叶圣陶先生指出:

“作者把经验或想象所得的具体事物翻译成白纸上的黑字,我们读者都要倒翻过去,那白纸上的黑字再依旧翻译成具体事物。

这工作完全要靠想象来帮助。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叶圣陶先生的《驱遣我们的想象》。

【新课解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

  2.了解作者。

3.全文分为几部分?

每部分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1.生字:

契合(qì) 旷远(kuànɡ) 苟安(ɡǒu)

拘泥(nì) 怅然(chànɡ) 宛如(wǎn)

汹涌(yǒnɡ) 仿佛(fú) 鉴赏(jiàn)

歌谣(yáo) 海啸(xiào) 驱遣(qiǎn)

词语:

契合:

投合,意气相投。

驱遣:

驱使;差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