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572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62.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史”学习精讲解读党史教育党课讲稿文字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苏东剧变”对我国的负面冲击,不断推进我国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使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目标,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

中国共产党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和利益固化的藩篱,重点加强了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建设,深化了经济体制改革,深化了司法体制综合改革,深化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深化了国防和军队改革,建立了国家监察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趋成熟定型,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挥了重大作用。

四、中国共产党是引领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重要政治力量

中国共产党一直是社会主义发展史最重要的参与者和最强大的引领力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世界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与苏联社会主义等进步力量一道,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牺牲和伟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有生力量,是支持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反帝反殖民、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坚强后盾。

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摆脱了模仿苏联模式的传统思路,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国家解体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走入低谷。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进程,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长期稳定,社会主义在同资本主义竞争中所处的被动局面得到很大程度的扭转。

进入二十一世纪,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体现出显著优势,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旗帜,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

在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的当下,中国共产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为科学社会主义新发展做出更大历史贡献。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贯穿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主导性实践逻辑。

党员干部在系统研读"

四史"

材料时,要准确把握党的领导这一主线,不断深化“四史"

学习教育,切实增强在实践中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五、学好"

,牢记初心使命

“四史"

学习教育是坚定理想信念的需要。

当今年代的党员大多是在改革开放后出生的,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没有遇到过国家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艰难险阻,只有通过学习"

,才能身临其境地了解我党走过的峥峡岁月,体会我党在革命和奋斗中的艰难历程。

学习“四史"

要紧扣时代特征。

要充分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定力。

例如,上海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要牢牢把握这一特征,激励上海的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担起新使命、实现新作为。

学习教育是提升党性修养的需要。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道路从来不是一马平川,而如今有一些党员对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缺乏深入了解,他们贪图安逸,坐享其成。

学习“四史,,要紧扣实际。

例如,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许许多多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英雄人物。

当今,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同样涌现出了一大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人物。

以“四史"

开展党性教育,要引导党员干部从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中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要在现实中自觉提升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

"

学习教育是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的需要。

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进程中,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过程。

当前,有一些领导干部意识到自己本领恐慌、能力不足,对如何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又无从下手。

其实,通过学习“四史"

便可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研究和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再加以综合分析、科学判断、灵活运用,不断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和创造性,以理论指导实践,最终达到提升自我能力的目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党员干部来说,历史更是好的营养剂,多一次重温我党的历史,心中就多增添一份信念。

常温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可以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一7—

“四史”党课讲稿

党史党课经典讲稿

新中国史党课经典讲稿

改革开放史党课经典讲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课经典讲稿

网络

党课讲稿"

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从两个不同角度来谈一件事情。

幸福也好,复兴也好,百十年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一直在考虑和追求这件事。

一、山河破碎与百年逐梦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但是,学历史要带着历史纵深感,历史上的事情不结合历史的纵深很难把它看清楚。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当时对抗的清兵在人数上是占优势的,但是这场战争清军却被打败了。

不但如此,八国联军侵占北京也是近代中国丧权辱国的事件之一。

在清王朝覆灭前的70年间:

GDP从世界占比29%下降到6%;

不平等条约签订

数量达1145个,平均每年16个;

割地面积为174万平方公里,

相当于7个英国。

我们不禁要问一个问题:

近代中国怎么了?

我们知道,这和一种毒品有关——鸦片。

鸦片流入中国内地后,吸食范围非常广泛,官僚、地主、商人、太监、差役、军士、和尚、尼姑、乞丐都在吸,毒害的是中国人的肉体和灵魂。

魏源曾说,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

林则徐曾对道光说,鸦片如果不禁,中原既无可御敌之兵也无可充饷之银。

因此,道光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远赴广东查禁鸦片。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不但敢和英国硬碰硬,同时他还是被历史学家称为"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实际上,林则徐开眼看世界也是有过程的。

他曾说,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其腿足裹缠,结束紧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

也就是说,他认为洋人的膝盖不能打弯,这是乾隆年间就有的讹传,到了道光年间林则徐依然相信它。

如果认为敌人的身体构造和我们不一样,这就会直接影响战略。

鸦片战争初期,林则徐被革职发配新疆,接替他的人叫杨芳。

杨芳到前线打了几仗,而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将却遇到了新问题,他说,“夷炮恒中我,而我不能中夷。

我居实地,而夷在风波摇荡中。

主客异形,安能操券若此,必有邪教善术伏其内一句话,他认为陆地上的他打不中海里的外国人,我是主你是客,这非常邪门儿,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洋人都是邪教,用的都是妖术。

怎么破妖术?

他们采用了三招:

扎草人、建道场、买马桶,他们认为用污秽之物能破妖术,希望把马桶扔到海里能让英国人的炮打不准,取得战争胜利。

当然,其结果可想而知。

魏源在《海国

图志》中提出"

师夷长技以制夷"

,“夷之长技三:

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败,破解“技不如人"

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90年代北洋水师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

此前,我们败给了西方列强似乎还“情有可原"

,而这一次败给了几百年来跟在我们后面的学生——日本,我们受了特别大的刺激。

直到今天,依然有人在研究甲午战败背后的原因。

但不管战败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知道了单从技术上想办法显然不行了,于是我们开始从制度和政治上寻求出路。

戊戌变法——破解"

制不如人"

康有为、梁启超把一道一道折子上给光绪,光绪是年轻的皇上,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从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戊戌变法持续了103天,又称'

'

百日维新政策不落地就只能是废纸,地方上没有人帮光绪落实新政。

戊戌变法最后以光绪被囚禁,戊戌六君子被砍头结局。

辛亥革命 再破"

19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

此后,中国开始了16年的北洋军阀混战。

此时,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苦闷彷徨了,他们搞不明白日本和西方国家走得通的技术和政治革新的道路为什么在

—262—

中国都不能成功。

这时,一些人认识到,只有根本改变国民性,才有可能搞政治和技术的革新。

新文化运动——破解“文不如人"

新文化运动主要内容是: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和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随着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饱受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掀起了伟大的五四运动。

此时,共产国际发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力量,认为凡是工人阶级比较强大的地方,都有建立共产党的可能性。

中国共产党今天是一棵参天大树,拥有9000多万共产党

员。

但是,中国共产党98年前诞生的时候却是一棵幼苗。

为什么这棵幼苗在那样的年份、月份和条件下破土而出?

实际上这和土壤有关系。

总结一下,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三点没有做到:

一是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

二是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三是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二、党的成立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之梦

毛泽东同志指出:

“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毛泽东同志说: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1920年4月,俄共(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来华。

维经斯基一行先到北京,会见了李大钊。

经李大钊介绍,维经斯基一行又前往上海会见陈独秀。

此后,1920年8月和10月,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分别在上海和北京成立。

但是,偌大的中国只有两个党组织还不够,此后山东、广东、湖南、湖北等地又纷纷建立党的发起组,这下力量就相对强大了。

但是还不够,为什么?

因为这些党小组比较分散,不是统一的组织。

1921年6月初,共产国际代表马林抵达上海。

7月,来自各地的代表陆续汇聚上海,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就是中共一大。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代表李汉俊及其兄李书城的寓所正式举行。

7月30日,由于受到租界巡捕的干扰,最后一次会议被迫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

参加中共一大的有哪些人?

他们是长沙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代表董必武、陈潭秋,上海的代表李达、李汉俊,北京的代表张国春、刘仁静,山东的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代表陈公博,旅日的代表周佛海,以及由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共13人。

马林和尼克尔斯基也出席了大会。

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会议提出了党的最低纲领。

我们知道,此前80年,历代仁人志士推这个门、推那个门,但是没有一扇门能推开,为什么?

因为手里没拿钥匙。

打倒军阀除列强就是解决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钥匙。

中国共产党有了钥匙,打开了门,中国革命就有了一番新的天地。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大会的主要议程包括讨论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问题。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国民党改组的完成和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大会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其同三民主义结合起来,这就使旧三民主义发展为了新三民主义。

1926年7月,北伐动员令发布,此后制定了一个策略,叫“打倒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实行各个击破;

这一策略实施的效果很好,北伐军进攻湖南,会攻武汉,攻取江西,进占福建,进驻上海,攻克南京,节节胜利。

但是,细心的同志会发现,武汉、南京、上海等都是长江沿线城市,这说明北伐没有彻底过长江,这就出现问题了。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大肆屠杀共产党员。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彻底破裂。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纷纷声明脱离共产党和共青团,甚至公开“忏悔同时我们又应该看到,恰恰在这种情况下,徐特立、贺龙、彭德怀等同志选择加入共产党。

我们党走到今天非常不容易,不是一路平铺直叙,而是经历了惊涛骇浪。

但是大家会发现,在党的历史上,每当危难关头总有那么一批选择跟党一道走的人,这也是我们党能走到今天的原因所在。

国共两党说好要一起北伐,但是走到半路,国民党开始大肆屠杀共产党。

随后,共产党发动了大小一百场起义,然而这些起义都失败了,因为我们此前没有着重抓枪杆子,有一些枪杆子还抓得不牢,因此,在大城市周边的一些队伍被消灭了。

然而,一批在起义失败后转向山区和农村的队伍却活下来了。

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写道: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

后来,我们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

的革命道路。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

这极大地触怒了蒋介石,于是他对我们党发动了五次“围剿前四次反"

围剿"

我们都胜利了,但是第五次反“围剿"

我们失败了。

为什么第五次反"

我们失败了?

蒋介石发现此前剿灭不了红军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红军和老百姓关系太好了,于是在第五次“围剿"

期间他提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

放七分精力在政治工作上,这是软的一手;

军事上建立碉堡,这是硬的一手。

红军没有攻坚的重武器,碉堡让我们吃了很多苦。

与此同时,我们党的中枢指挥系统也出了问题。

前四次反“围剿”是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指挥的,第五次反"

期间,临时中央领导人博古掌握了党政军权,由于他贯彻王明“左'

倾路线,部委大秘整

理,同时任用不怎么有实际战斗经验的李德作为军事顾问,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败。

由于人数锐减,我们无法保住中央苏区,只能开始战略转移。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开始,至12月突破敌人四道

封锁线,人数从8.6万余人减至3万余人。

在这个历史关头,

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毛泽东同志进入军事“三人团"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据历史统计,长征结束后,共产党员从30万人锐减到3万人。

毛泽东同志说,因为得到了教训,不到三万人的队伍,要比三十万人更强大。

1936年12月,蒋介石赴西安督剿红军。

12月7日,张学

良劝谏失败,于12月12日扣押蒋介石,迫使其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2月25日,张学良决定送蒋介石回南京。

蒋介石到了南京后,宣布扣押张学良。

张学良在36岁时被扣押,直到90岁时才被释放。

学习党史,细节很重要,但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通过正确的历史观来指导我们对党史的学习。

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的日本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267—

战后,共产党军队发展到127万人,是战前的40倍。

国民党

军队由抗战初期的170万人增加到524万人。

此时,蒋介石给毛泽东同志连发三封电报,邀请毛泽东同志去重庆谈判。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从延安飞抵重庆。

谈判期间,双方达成《双十协定》。

然而此后,国民党悍然撕毁了《双十协定》。

解放战争可以很快胜利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有一条肯定躲不了、绕不过,就是土地。

任何一次战争战场上战略态势的转移都有战场外土地政策的街接与配套。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决定把减租减息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1947年,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使解放区一亿多农民获得了土地。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的解放战争,主要就是靠这一亿六千万人民打胜的。

有了土地改革这个胜利,才有了打倒蒋介石的胜利。

说到这里,大家可以想一想,到底什么是一个政党的初心和使命?

初心和使命,就是满足老百姓切身的实际利益需求。

只有这样的政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三、党的探索与“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之梦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且不说国际上有势力要绞杀我们,单说城市建设和经济管理这摊事我们就不熟练。

那么,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怎么开展,我们需要进行经验的积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在经济方面面临的最严峻形势,莫过于物价飞涨和财政赤字两大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1937年6月到1949年5月,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发行量增加1445亿倍;

二是物价暴涨引起投机倒把盛行,不良商人囤积居奇哄抬物价。

为了稳定物价,获取财政经济好转,党和政府组织了同投机资本做斗争的两大“战役"

一是“银元之战”(使用政治手段),1949年6月10日,上海市军管会查封金融投机大本营“证券大楼"

,逮捕投机商200余人,打击了非法金融活动;

二是“米棉之战”(使用经济手段),投机商在银元之战后转而投机两白(米、棉)一黑(煤),陈云提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物资调运,适时抛售并收紧银根,投机商纷纷破产。

我们有软的一手,有硬的一手,有雷霆手段,有经济手段,立了威才开始搞经济建设。

1956年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全国全面建立起来。

正当我国向苏联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经验时,1956年2月24日,苏共二十大闭幕当天深夜赫鲁晓夫突然向大会的代表们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报告,指出了斯大林的问题,这在社会

主义阵营内部引起了强烈反响。

从1956年2月起,毛泽东同志用一个半月时间听取了中

央34个经济部门的工作汇报。

4月25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

《论十大关系》从生产力的角度找到了我们独立自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方法。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同志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这是从生产关系方面寻求社会主义道路自身建设的一种尝试。

我国开始了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自我勾画蓝图的方法。

四、党的新征程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要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重大而基本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破除阻碍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一切思想和体制障碍,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1982年,党的十二大召开,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87年,党的十三大召开,邓小平同志提出我国经济建

-270-

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们发现,“三步走"

步幅不一样,第一步10年,第二步10年,第三步50年。

1997年,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

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也就是说,第一步10年,第二步10年,第三步30年。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将2020年到2050年这30年从中间分成了两个15年:

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