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57870 上传时间:2023-05-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文档格式.doc

显然公共安全危机应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征:

一是非常规性,它显然威胁到了现存的秩序,包括政治秩序、社会秩序、经济秩序;

二是突发性,它要求迅速做出反应和应对,因此给决策者留出选择的时候很少,要求在很短的时间里做出判断,做出选择,做出应对的策略;

三是不可预测性,它何时爆发,缘于什么、怎么发展,走势如何,这些情况都很难判断;

四是关注性,各种媒体信息海量流通并造成信息阻塞,使得小道消息和谣言盛行;

五是危害性,它不仅使组织受到损害,而且严重威胁到公众利益和社会安全。

因此,对公共安全危机的预测监督、控制、协调、处置等,便成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必须培养和掌握的能力。

现代社会公共安全危机的发生不可避免,正如美国著名政治家汉密尔顿所说:

“意外事件有时会在一切社会里产生,无论这些社会是怎样组成的。

”“不幸是同国家分不开的,就像肿瘤和斑疹是同人体分不开的疾病一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加上社会急剧转型,我国突发事件的发生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尤其近年来发生的几起事件,如四川汉源移民聚集、山西黑砖窑等突发事件,几乎都是经网络舆论传播放大,造成广泛社会影响,形成新型公共安全危机。

这些突发事件都有一些共性:

一是事件起因大都是由于“枉法行政”,个别领导干部或执法人员群体侵犯公民基本权利;

二是事件发展均经网络传播放大,当事人遭受巨大舆论压力;

三是事件处理虽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网民要求,但舆论并未因此平息,反而向批评干部权力、政治体制等方面转移。

安全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人类的社会发展史充满了人类对安全的追求。

杜牧曰: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为此,面对新时期不断突发的公共事件,每个领导干部要哀之但更要鉴之,当事件发生时要做到严密关注事件动态进展,避免谣言杀伤力,预防危机爆发;

当危机发生时要尽最大努力转危为安,减少危机造成的有形和无形损失,从而维护公众利益和社会安全。

随着中国加入WTO,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利益集团的鹬蚌相争,危机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公共安全危机管理已经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也越来越成为新时期考量领导干部应对和处置危机能力的试金石。

二、领导干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不力的原因

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在突发事件面前应对不力,无所作为,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缺乏见微知著的敏锐性

主要表现为在突发事件出现之初,有的领导干部不能从偶然的、表面的、零碎的、初露端倪的、稍纵即逝的现象中明察秋毫,未能从蛛丝马迹中及时准确判明情况;

也有的领导平时习惯于抓所谓“大事”、“要事”和面子事,不屑于抓群众反映强烈的“小事”,从而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积累,错失了把问题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的时机,最终发展成了“小事拖大、大事拖炸”的局面。

在突发事件发生后,有的领导干部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敷衍态度,怕得罪人,怕丢乌纱帽,遇到矛盾绕道走,处置不及时,从而导致酿成大祸。

(二)缺乏驾驭全局的能动性

表现为面对突发事件,没有通盘考虑,抓不住主要矛盾,对突发事件的成因、性质、趋势未能准确判断,遇事慌张,头脑发热,急于求成,手段粗暴,从而导致顾此失彼、因小失大,贻误全局。

(三)缺乏快速反应的果断性

表现为面对来势猛、发展快的突发事件,反应慢、等待观望、放任自流,缺乏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勇气;

缺乏处变不惊、大胆果断的气魄;

缺乏审时度势,沉着应对的能力;

缺乏令出法随、雷厉风行的作风。

(四)缺乏引导沟通的协调性

表现在组织领导上,不能在短时间内聚合各种要素,包括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以及新闻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在第一时间内集聚到位。

表现在对突发事件宣传教育疏导上,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哄、骗、推、唬的问题,在与群众面对面沟通时,讲不到点子上、讲不到理上、讲不到心上,就事论事讲表面理,简单生硬讲不清理,不着边际讲不准理,似是而非讲歪理,从而带来很多“负刺激”、“负效应”。

(五)缺乏把握规律的预见性

突发事件的发生是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部分领导干部之所以应变不力,就是因为他们不善于从时空的角度观察形势和历史地看待事物发展,不善于把握政治和经济改革的发展进程,不关注国际动态、社会发展动向、热点问题和群众思想变化,缺乏对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把握和谋后而动、预后而立,造成被动应付的局面。

(六)缺乏信息公开的及时性

面对突发事件,一些领导干部仍然沿袭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模式,采取回避、隐瞒、掩盖的方式,缺乏信息的透明度和对公众回应的力度,从而使失实的信息或错误信息传播,使事态扩大。

三、领导干部如何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当前,我国已进入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日益凸显,突发事件不断增多。

能否积极有效地应对公共突发事件,领导干部的能力素质、处置策略至关重要,甚至起到决定性作用。

领导干部要科学应对公共突发事件,必须着力提升四方面的能力。

(一)立足于早,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预警防范能力

一般而言,公共突发事件要经过五个阶段,即孕育潜伏期、集中爆发期、持续扩散期、化解消散期和恢复重建期。

而公共突发事件直接出现在集中爆发期,但却决定于孕育潜伏期。

所以,公共突发事件并非“空穴来风”,在其酝酿、发生、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种种迹象,有蛛丝马迹可寻。

如果能够提前发现并超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时防止或有效预测突发事件的发生,将会把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

作为领导干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首先要注重提高自身预警防范能力,增强敏锐性和鉴别力,做到“见事于先”,善于观察、敏于捕捉危机信息,并由此及时作出准确的分析和科学的判断,超前采取对策措施,把问题及时化解在基层,化解在内部,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而主动有效地防范和避免事态的扩大。

从近年来全国各地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情况来看,很多都是由于事发之初各级领导干部对苗头信息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错失处置最佳良机,导致事态扩大,甚至酿成大的事件,如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

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过程中,首先要提高预警防范能力,对各类苗头性问题做到发现得早、处置得快、解决得好。

(二)快速处置,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指挥决策能力

2006年,在湖北省黄石市“8·

6”群体性事件中,大冶市部分在职领导干部和退休干部,在组织以“袭警”和冲击党政机关为目标,实施打砸抢堵,准备前往黄石市时,时任大冶市县委的“一把手”竟然手足无措,甚至用号啕大哭来劝阻。

在陕西绥德事件中,绥德县政府主要领导因“校长追签被刑拘”被许多网友戏称为“2007年最牛县长”,可面对记者采访时,手足无措的他正感到满腹委屈无处诉说,当他讲到为官不被人理解的委屈时,竟不由自主地两次潸然泪下,他反复强调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个组织信任和群众满意的干部,但是在舆论声讨铺天盖地而来时,却选择了沉默。

两位基层领导干部都流泪了,也许很伤心,也许很委屈,但在从未经历过的压力面前,这时的泪水表明的只能是无力应对和处置的无奈以及孤独无助的脆弱心态。

在现代传媒快速、集中、定向的监督和冲击之下,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显得准备严重不足,应对失误,暴露出不善应对新型事件、执政观念滞后、政治敏感性差等问题,其执政思维、理念、手段与现代社会要求出现明显“基层治理脱节”现象。

具体表现在对事态的发展没有判断预测能力、没有自主决策能力、没有执政团队精神的“三无现象”,表现出从思维、理念到手段上与现代社会的治理要求明显脱节,执政能力的巨大落差亟待弥补。

现场控制处理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处于关键环节,对于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态危害,消除事态影响关系重大。

指挥决策能力是领导干部分析、判断、应变、决策等能力的综合反映。

作为领导干部,要做好现场控制处理工作,首先,要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和思维判断能力。

面对突发事件,要处变不惊,保持冷静、沉着应对。

在纽约世贸大楼被袭击之后,纽约市长朱利安尼迅速赶到现场,沉着指挥,有条不紊地组织救援和转移,他的表现获得了媒体和民众的高度评价,也成为领导者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表率。

其次,要提高组织协调和指挥能力。

公共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干部要及时有效地组织好可支配的人、财、物,有条不紊地进行调度指挥,它直接影响到对公共突发事件的解决成效。

再次,要增强快速应变和决策能力。

公共突发事件往往来势猛,发展快,能否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作出迅速的反应,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这对成功解决突发事件非常重要。

领导干部到达事件现场后,必须冷静观察,了解分析现场情况,作出准确判断,采取果断行动,驾驭现场态势。

在紧要关头、关键时刻,还要敢于拍板、敢于决断。

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主动权,把危害控制在最小限度。

(三)注重交流,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现实中,有许多领导干部对新闻事件尤其是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习惯采取回避态度,希冀“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本意可能出于稳定民心,但实践证明效果适得其反。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不可能封锁,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影响之大是过去资讯不发达年代所不能比拟的。

只有对事件进行公开、透明的报道,讲究传播策略,针对实际情况进行舆论引导,疏导民众情绪,以清晰信息克服模糊信息,以准确消息克制含糊信息,才能发挥主导舆论的力量,有利于谣言的平息和事态的缓和,真正起到维护公众利益,稳定社会秩序,保证公共安全的作用。

大量突发公共事件证明,大道新闻发不出,小道消息满天飞,“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信息的缺失和不对称更容易使公众恐慌,谣言四起。

因而,领导干部的沟通协调能力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十分重要。

由于不同的当事人和参与者有着不同的心理和利益诉求,往往会出现小道消息满天飞甚至谣言四起的现象。

进行沟通和协调,就是为了消除谣言与误会,引导媒体和舆论,获取民意的支持,为突发事件的处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作为领导干部,提高沟通协调能力,必须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主动沟通的原则。

俗话说:

谣言止于公开。

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干部要主动与公众和媒体进行沟通,告知事件的真相,防止以讹传讹、刻意渲染,使小事变大,大事变乱。

通过主动公开事态状况来稳定民心,防止流言四起,引起混乱。

二是讲求诚信的原则。

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干部面对公众,一定要说真话,不清楚的信息就说不清楚,待调查核实后再回复,决不能信口开河,随意编造来糊弄记者和公众。

去年陕西发生的周正龙拍虎事件,本是个人造假骗取奖金的小问题。

但当媒体介入时,当地政府官员面对记者的采访,信口开河,用政治的语言掩饰科学的真相,引起全国公众反感。

经媒体炒作后,虎照是真是假已不重要了,人们关注的是领导干部是否有个诚信的态度。

三是勇于认错的原则。

重大突发事件追根到底都有其深层次的原因。

对于政府确实负有行政责任的突发事件,领导干部在面对媒体和公众问责的时候,不仅不能回避,更要明确表态,只有负责任地承认错误,勇于承担责任,才能化被动为主动,公众才会相信你会积极处置,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和理解。

2008年11月3日,重庆市主城区出租汽车司机集体罢工。

市委书记薄熙来主动与群众对话,勇于认错,不仅没有影响政府和个人的形象,反而赢得了公众的信任,促进了罢运事件的妥善解决。

(四)统筹兼顾,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的善后恢复能力

突发事件发生后,领导干部不仅要治标,处置事件、控制事态,而且要治本,解决问题、消除影响。

收尾不好,就可能再次引发事端,甚至形成社会更强烈的反应。

要防止和克服个别领导干部,出了事东奔西忙,疲于应付,一旦事件平息下来就放马南山,一切照旧,甚至对已经承诺的事情也推三阻四,消极应付的问题。

应当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搞好调研,寻求解决问题之道。

要以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心态,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心中时刻装着群众,一定要帮助群众解决一切能够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不断营造安定有序、团结友爱、政通人和的和谐局面。

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要统筹兼顾,既要做好现场处置工作,又要做好善后恢复工作。

围绕突发事件的善后恢复,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

首先,对原因的调查要快速全面。

既要认真分析造成突发事件的客观原因,又要分析主观原因;

既要分析可能的自然因素,又要挖掘存在的人为因素,为解决问题提供基础。

其次,对问题的改进要快速有序。

对问题的改进既要强调及时性,又要注意次序性,要抓住关键,先解决主要矛盾,再解决次要矛盾。

再次,对人员的处理要合法合理。

在不同的突发事件中,有着不同的当事人,对事件的发生发展也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所以,要根据他们在事件中所产生的作用和承担的责任,依法处理,合理处理。

最后,对发生的事件要认真总结。

每一起突发事件都会暴露出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同时给我们留下深刻的教训。

工作中,对引发突发事件的原因和问题要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总结,对处理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也要进行全面的总结。

尤其是要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杜绝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结束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突发公共事件和所有的危机一样具有双重性,既是危险,也是机遇。

危机并非绝对的坏事,因为危机往往又是生机、转化的开始。

正如美国管理专家诺曼·

奥古斯丁所说:

“一次危机既包含了导致失败的根源,又蕴藏着成功的种子。

发现、培育进而收获潜在的成功机会,就是危机处理的精髓。

因而,领导干部只有不断地增强自身素质,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复杂问题的工作本领,才能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化“危”为机。

参考文献

1.莫纪宏、莫于川、王敬波、林鸿潮:

《领导干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讲座读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2.国家行政学院:

《领导干部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实用指南与案例分析(上、下册)》,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8。

3.龙力莉:

《突发公共事件中媒体运用和舆论应对案例与启示》,人民出版社,2010。

4.沈小平:

《领导干部如何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载《今日海南》,2008年第10期。

5.沈小平:

《增强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载《领导科学》,2008年第11期。

6.肖秋成:

《领导干部要提高科学处理公共危机能力》,载《红网》,2009年5月。

7.楚国良:

《关于提高领导干部科学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课题研究》,载《楚国良博客》,2010年2月。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