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627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现代文学专题》考试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2-4.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个人诗集是(《尝试集》)。

2-5.《教我如何不想她》流传甚广,并首次使用“她”字,经赵元任谱曲后,成为传唱至今的流行歌曲,这首诗的作者是(刘半农)。

2-6.文学研究会丛书中的第一部个人诗集《将来的花园》的作者、文学研究会诗人中最受推崇的诗人是(徐玉诺)。

2-7.在众多小诗的作者中,最重要的诗人是深受泰戈尔《飞鸟集》影响的(冰心)。

2-8.与冰心同为“小诗运动”重要诗人的是(宗白华)。

2-9.“只要你听着我的歌声落了泪,/就不必打开窗门问我,‘你是谁?

’”以这样的发问开篇的诗作是(《蚕马》)

2-10.在《诗镌》第七期上发表诗论《诗的格律》,并提出著名的“三美”主张的诗人是(闻一多)。

3-1.30年代的抒情散文,在形式上精雕细琢、匠心独运,一种追求唯美的散文风格蔚然成风,其重要的代表作家是(何其芳)

3-2.30年代中期,郁达夫移居杭州之后,是他游记散文创作的高峰期,除《达夫游记》外,还创作有(《屐痕处处》)等。

3-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散文诗集,并开“独语体”散文之先河的是(《野草》)。

3-4.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了《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晚年又用7年时间完成了百万言学术著作《英国文学史》的著名作家是(梁实秋)

3-5.以抒情和叙事为主的“美文”是在1919年8月才出现的。

《五峰游记》应属现代“美文”的发端,其作者是(李大钊)。

3-6.鲁迅的杂文创作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杂文有《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和(《热风》)。

3-7.短论《美文》阐明了文艺性散文的文类品格,是新文学初期散文理论的重要标志,其作者是(周作人)。

3-8.何其芳早期散文创作的代表是散文集(《画梦录》)。

3-9.《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车厢社会》、《漫文漫画》等作品的作者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别具一格、自成一家的散文家、漫画家(丰子恺)。

3-10.1934年、1935年分别创办《人间世》、《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的作家是(林语堂)。

4-1.受《玩偶之家》影响而创作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是中国话剧史上第一部在刊物上公开发表的剧作。

其作者是(胡适)。

4-2.1929年11月,率先提出无产阶级戏剧口号的是沈端先、郑伯奇等人发起成立的(上海戏剧协社)。

4-3.田汉1920年创作完成的第一部剧本是(《梵峨嶙和蔷薇》)。

4-4.代表着田汉的创作风格从浪漫主义逐步转向现实主义,也标志着作家创作进入后期的作品是创作于1929年的(《名优之死》)。

4-5.洪深在20年代创作的代表作是(《赵阎王》)。

4-6.曹禺在大学期间创作的《雷雨》1934年7月在《文学季刊》一卷三期发表,是由一位著名作家和编辑推荐的。

这位作家和编辑是(巴金)。

4-7.1923年,丁西林因独幕剧《一只马蜂》而一举成名,而他早期话剧的代表作则是创作于1925年的(《压迫》)。

4-8.标志着夏衍的话剧创作成熟的代表作是(《上海屋檐下》)。

4-9.1933年从法国回车后,一边教书一边创作,同时以“刘西渭”为笔名在文学批评界有较大影响的戏剧家是(李健吾)。

4-10.郭沫若历史剧的代表作是(《屈原》)。

5-1.1921年7月,西谛在《评论之评论》第1卷第4期发表《文学与革命》,这是革命文学主张的最初萌芽。

西谛即(郑振铎)。

5-2.蒋光慈的第一部小说是以书信体的形式写作的(《少年漂泊者》)。

5-3.废名的第一部长篇是(《莫须有先生传》)。

5-4.被称为“鬼才”的新感觉派后起之秀是(穆时英)。

5-5.《为奴隶的母亲》在同类题材中,比许杰的《赌徒吉顺》和罗淑的《生人妻》都更深刻,也更具影响。

其作者是(柔石)。

5-6.张天翼小说的代表作是描写两代不同特点奴才的(《包氏父子》)。

5-7.短篇小说《法律外的航线》表现作者在一艘外国商船上的见闻,船上趾高气扬的洋人和贫困国人的鲜明对比,对偷搭轮船的穷人的残酷惩处,以及峡岸上隐约闪现的红军和红旗的景象。

其作者是(沙汀)。

5-8.艾芜的第一部小说集与散文集《漂泊杂记》一起,开拓了现代文学的题材范围。

艾芜的第一部小说集是(《南行记》)。

5-9.沈从文小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是(《柏子》)。

5-10.1912年出版的《玉梨魂》曾风靡一时,是鸳鸯蝴蝶派最为畅销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其作者是(徐枕亚)。

6-1.1926—1929年,在《小说月报》上连续发表了三个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的作者,是当时尚在英国的(老舍)。

6-2.反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成都平原动荡社会生活的“长河小说”《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的作者是(李劼人)。

6-3.《财主底儿女们》是作为七月派作家贡献给新文学的重大收获。

其作者是(路翎)。

6-4.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和长篇小说《围城》的作者是(钱钟书)。

6-5.沙汀的一部描写川西北一个乡镇中各种恶势力为争夺金矿、发国难财而引起的互相倾轧的作品是(《淘金记》)。

6-6.首开革命文学“革命加恋爱”创作模式先河的作品是茅盾的(《蚀》)三部曲。

6-7.巴金的第一部小说是1929年问世的(《灭亡》)。

6-8.《谈艺录》、《宋诗选注》和学术巨著《管锥编》的作者是(钱钟书)。

6-9.被卞之琳誉为“抗战以来所出版的最好的一部长篇小说”是沙汀的(《淘金记》)。

6-10.1944年到抗战胜利期间,老舍创作了一生中规模最宏大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由《惶惑》、《偷生》、《饥荒》三部曲组成,近一百万字。

这部小说是(《四世同堂》)。

7-1.冰心的第一篇小说就是谈女子教育问题的(《两个家庭》)。

7-2.有一位女作家虽然加入了文学研究会,但她作品的艺术气质却接近创造社,强调主观与个性。

这位女作家是(庐隐)。

7-3.奠定凌叔华文坛地位的成名作是1925年1月10日在《现代评论》(第一卷第五期)上发表的(《酒后》)。

7-4.1930年,丁玲以瞿秋白和王剑虹(丁玲的好友)的爱情故事为题材创作了小说(《韦护》)。

7-5.以第一人称记述女主人公苏怀青从迈上花轿到走出“围城”的婚姻生活的小说是(《结婚十年》)。

7-6.“水族系列小说”《鱼》、《蚌》和《蟹》的作者是(梅娘)。

7-7.著名随笔《三八节有感》的作者是(丁玲)。

7-8.丁玲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韦护》)。

7-9.《呼兰河传》就是在为一座呼兰河畔的小城作传。

其作者是(萧红)。

7-10.冰心于1919年8月在《晨报》上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是(《两个家庭》)。

8-1.“鸳鸯蝴蝶派”时期的言情小说可视作“纯情小说”,代表作品是徐枕亚的(《玉梨魂》)。

8-2.被公认为是现代武侠小说的开端是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

8-3.张恨水在40年代写了不少社会讽刺小说,代表作品有《八十一梦》和(《五子登科》)。

8-4.将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称之为“四大谴责小说”的著名作家是(鲁迅)。

8-5.长篇小说《上海春秋》和长篇传记小说《留芳记》的作者是(包天笑)。

8-6.中国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的翻译,最早的应是1909年周氏兄弟在东京出版的(《域外小说集》)。

8-7.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先后主编或创办过《申报•自由谈》、《半月》、《紫罗兰》、《紫兰花片》、《乐观》等大型杂志和个人刊物的著名编辑是(周瘦鹃)。

8-8.著名诗歌《爱的供状》100首记叙了诗人“一段绵延了三十二年的恋爱史”。

其作者是(周瘦鹃)。

8-9.张恨水的成名之作是(《春明外史》)。

8-10.《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二书极为畅销,多年来各销五百余版。

其作者是(无名氏)。

9-1.新诗史上第一部歌颂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集是(《新梦》)。

9-2.普罗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殷夫)。

9-3.“孩子/在土里洗澡;

//爸爸/在土里流汗;

//爷爷/在土里埋葬。

”出自(《三代》)。

9-4.《新月诗选》的编选者是(陈梦家)。

9-5.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阿垅)。

9-6.有位诗人十来没写诗了,“有一次,在一个冬天的下午,望着几架银色的飞机在蓝得像结晶体一般的天空里飞翔,想到古人的鹏鸟梦,我就随着脚步的节奏,信口说出一首有韵的诗,回家写在纸上,正巧是一首变体的十四行”,于是,诗人的灵感蜂拥而至,一共写出了27首十四行诗。

这位诗人是(冯至)。

9-7.“私淑”里尔克的一位中国诗人,以他取得的巨大成绩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诗哲的地位,他的《十四行集》,攀上了20世纪40年代诗歌史上的第一座高峰,这位诗人是(冯至)。

9-8.被闻一多先生高度赞誉为“擂鼓诗人”和“时代的鼓手”的诗人是(田间)。

9-9.戴望舒的第一本诗集是(《我的记忆》)。

9-10.1936年出版其第一本诗集《大堰河》的诗人是(艾青)。

10-1.1937年8月12日“西北战地服务团”组建,其团长是(丁玲)。

10-2.1938年初夏,延安印刷工人在清凉山上举办诗歌朗诵晚会,柯仲平朗诵了一首歌颂边区民兵斗争的诗,毛泽东当即上前握住他的手,大为赞赏。

这首诗是(《边区自卫军》)。

10-3.和《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同被称为“土改小说”代表作的还有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10-4.得到“反映农村斗争的最杰出的作品”、“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之作”等高度评价的赵树理小说是(《李有才板话》)。

10-5.解放区仅有的一部直接反映农村合作社题材的作品,也是当时第一部将反对革命队伍内部“左”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作为主要情节贯穿线的作品,是欧阳山的(《高干大》)。

10-6.成功地塑造了二诸葛、三仙姑等蒙昧落后的老一代农民形象的赵树理小说是(《小二黑结婚》)。

10-7.解放区反映工业生产的小说为数不多,比较突出的作品是草明的是(《原动力》)。

10-8.“新民歌体”的突出成就,表现在长篇民歌体叙事诗的创作上,如《王贵与李香香》和《漳河水》等。

其中,《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是(李季)。

10-9.我国的民族新歌剧的奠基石是(《白毛女》)。

10-10.报告文学《诺尔曼•白求恩断片》的作者是(周而复)。

二、中国现代文学专题综合练习题之多项选择题

每题有2-4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

1-1.《新潮》的小说作者主要有汪敬熙、罗家伦、欧阳予倩和(俞平伯 

、杨振声、叶绍钧)等。

1-2.以鲁迅为领路人的乡土文学作家群,主要有王鲁彦、许钦文(彭家煌、许杰、蹇先艾)等。

1-3.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主要有爱姑、七斤一家和(阿Q、闰土、祥林嫂)等。

1-4.鲁迅先后写了一系列表现农民的苦难、蒙昧和沉默的小说。

其中,主要有(《风波》、《阿Q正传》、《故乡》)等。

1-5.在《新青年》同人中,有“留日”经历的有李大钊、钱玄同和(陈独秀、鲁迅、周作人)等。

1-6.郁达夫的小说以主观抒情见长,充满了愤懑、忧郁、叛逆和自我倾诉,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我小说”,主要有(《沉沦》、《南迁》、《迟桂花》)等。

1-7.在创造社还有一批与郁达夫相近,受到日本私小说影响,基于现代心理学和佛洛依德学说,长于心理描写包括畸形的性心理的青年作家。

主要有(张资平、幐固、叶灵凤)等。

1-8.张资平的早期小说,多从日本留学时期接触的年轻女性的心理写起,主要有(《木马》、《她怅望着祖国的天野》 

、《梅岭之春》)等。

1-9.五四小说创作重要的小说家群,主要有文学研究会小说家群和(创造社小说家群、《新潮》小说家群、乡土文学作家群)等。

1-10.叶绍钧的早期小说大多描写小知识分子和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主要有(《这也是一个人?

》、《倪焕之》、《潘先生在难中》)等。

2-1.19世纪末,为配合正在兴起的维新运动而倡导“诗界革命”的主要有黄遵宪和(梁启超 

、谭嗣同、夏僧佑)等。

2-2.湖畔诗社的主要诗人有(应修人、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等。

2-3.湖畔诗社先后出版的诗合集主要有(《湖畔》、《春的歌集》)等。

2-4.湖畔诗社诗人汪静之出版的个人诗集主要有(《蕙的风》、《寂寞的国》)等。

2-5.小诗是五四初期最为风行的诗体,其代名词主要有(冰心体、繁星体、春水体)。

2-6.冯至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下卷的四首叙事诗是《寺门之外》和(《帷幔》、《吹箫人的故事》、《蚕马》)等。

2-7.1923年,在北京组织新月社的主要成员有胡适、余上沅、林徽音和(梁启超、徐志摩、丁西林)等。

2-8.后期新月诗派的主要诗人除徐志摩外,还有(饶孟侃、陈梦家)等。

2-9.与李金发同时或稍后,出现了一批象征派诗人,主要有后期创造社的(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等。

2-10.闻一多在诗论《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主张是指(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3-1.《新青年》开辟的“随感录”专栏是孕育现代白话杂文的摇篮,其作者除鲁迅外,还有(陈独秀、李大钊、钱玄同、刘半农)等。

3-2.二三十年代在杂文创作中有重要作用的报刊主要有(《申报•自由谈》、《语丝》)。

3-3.周作人著名的“三礼赞”是指(《娼女礼赞》 

、《哑吧礼赞》、《麻醉礼赞》)。

3-4.诗歌合集《汉园集》的作者是(何其芳 

、卞之琳、李广田)。

3-5.“五四”时期开辟的“随感录”专栏的报刊主要有(《新青年》、《每周评论》、《语丝》、《民国日报》)等。

3-6.“清华文学社”的主要成员有(闻一多 

、朱湘 

、梁实秋)等。

3-7.冰心早期作品的三大主题是指(爱母亲、爱儿童、爱自然)。

3-8.代表鲁迅“文艺性散文”创作实绩的作品是(《野草》、《朝花夕拾》)。

3-9.周作人前期散文中有一部分属于新文学理论建设的文章,如(《人的文学》、《论小诗》、《美文》)等。

3-10.《朝花夕拾》收入回忆往事的散文10篇,主要有《阿长与<

山海经>

》(《藤野先生》、《父亲的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

4-1.中国现代戏剧的三大奠基人通常是指(田汉 

、欧阳予倩、洪深)。

4-2.30年代以后,洪深最重要的话剧创作是《农村三部曲》,即(《五奎桥》、《香稻米》、《青龙潭》)。

4-3.曹禺在《雷雨》、《日出》之后,又连续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主要有(《原野》、《北京人》、《蜕变》、《家》)等。

4-4.阿英的“南明史剧系列”主要有(《碧血花》、《海国英雄》、《杨娥传》)等。

4-5.40年代的“太平天国史剧”系列主要有(《金田村》、《李秀成之死》、《忠王李秀成》)等。

4-6.郭沫若的“战国史剧”系列主要有(《屈原》、《棠棣之花》、《虎符》)等。

4-7.郭沫若从1941年12月至1943年3月,一年零三个月间连续创作了六部历史剧,其中,有两部分别取材于元代和明代。

它们是(《孔雀胆》、《南冠草》)。

4-8.春柳社前期的戏剧活动主要演出的剧目和以及1909年初夏演出的4幕话剧等戏剧活动。

主要有(《黑奴吁天录》、《热血》)等。

4-9.抗战后,街头剧、活报剧等短小而通俗的演剧形式迅速涌现并获得巨大的反响。

其中,“好一计鞭子”是指(《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你的鞭子》)。

4-10.抗战爆发以后,夏衍先后创作发表了(《一年间》、《法西斯细菌》、《芳草天涯》)等。

5-1.“无产阶级文学”倡导运动中的所谓“两个社团”和“三个刊物”,是指太阳社、创造社和(《太阳月刊》、《创造月刊》、《文化批判》)等。

5-2.“革命小说”作家群,其主要作家有(蒋光慈、洪灵菲、阳翰笙)等。

5-3.与蒋光慈作品风格相近的革命小说主要有(洪灵菲的《流亡三部曲》、华汉的《地泉》三部曲)等。

5-4.被国民党政府杀害的“左联五烈士”是指李伟森、胡也频和(柔石、冯铿、殷夫)。

5-5.左翼文学的后起之秀主要有(张天翼、沙汀、艾芜)等。

5-6.沙汀最具特色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一系列表现四川农村的“揭露小说”,主要有(《代理县长》、《兽道》、《在祠堂里》)等。

5-7.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是指(《春蚕》、《秋收》、《残冬》)。

5-8.“东北作家群”是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陆续流亡到关内的萧红、萧军、白朗(舒群、端木蕻良、罗烽、骆宾基)等。

5-9.几乎每部作品集都得到周作人赞赏的作家主要有(废名、俞平伯)等。

5-10.“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主要有(刘呐鸥 

、施蛰存、穆时英)等。

6-1.茅盾的“《蚀》三部曲”是指(《幻灭》、《动摇》、《追求》)。

6-2.40年代的小说在讽刺文体的成熟、向民众灵魂世界的突进以及在小说的通俗化上取得突出成就的代表作家主要有(钱锺书、赵树理)等。

6-3.李劼人反映从中日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成都平原动荡社会生活的“长河小说”主要有(《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等。

6-4.路翎出版的作品主要有(《饥饿的郭素娥》、《蜗牛在荆棘上》 

、《财主底儿女们》)等。

6-5.钱锺书的散文和小说作品主要有(《写在人生边上》、《围城》、《人•兽•鬼》)等。

6-6.40年代,沙汀接连完成了描写四川农村生活的长篇小说主要有(《淘金记》 

、《困兽记》、《还乡记》)等。

6-7.四十年代,茅盾先后发表的长篇小说主要有(《腐蚀》 

、《霜叶红似二月花》 

、《锻炼》)等。

6-8.巴金的《爱情三部曲》是指(《雾》、《雨》、《电》)。

6-9.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指(《家》、《春》、《秋》)。

6-10.30年代,是老舍小说创作的高峰。

这时期他创作长篇小说主要有(《离婚》、《骆驼祥子》)等。

7-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女性文学作家主要有庐隐、石评梅、冯沅君和(陈衡哲、冰心、凌叔华)等。

7-2.“东吴系”女作家主要有(施济美、汤雪华、杨秀珍)等。

7-3.张爱玲的“上海传奇”系列小说主要有《封锁》和(《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花凋》)等。

7-4.冰心的创作在“为人生”的旗帜下创作了诗集(《繁星》、《春水》)等。

7-5.冯沅君发表在1923年的创造社主办的《创造季刊》与《创造周报》上的文学婚恋题材作品主要有(《隔绝》、《旅行》、《隔绝之后》)等。

7-6.奠定了庐隐在“五四”新文学中重要地位的作品是她1922年末到1923年连续在《小说月报》上发表的(《或人的悲哀》、《海滨故人》、《丽石的日记》)等。

7-7.石评梅是“五四”时期较早对革命有深刻认识的女作家,也是同时代少有的英气勃发、壮怀激烈的女作家。

为其小说代表作是(《红鬃马》、《匹马嘶风录》)。

7-8.谢冰莹是黄埔军校第六期武汉分校女生队的学员,在北伐战争中,被编入叶挺指挥的中央独立师,参加过反击夏斗寅叛军的战役,她的主要作品有(《从军日记》 

D.《女兵自传》)等。

7-9.苏青的长篇小说主要有(《结婚十年》、《续结婚十年》、《歧途佳人》)等。

7-10.萧红小说的主要作品有(《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8-1.通俗小说的“五根支柱”是社会小说、言情小说和(武侠小说、侦探小说、历史小说)。

8-2.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主要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等。

8-3.中国武侠小说的四大流派是以李寿民《蜀山剑侠传》等为代表的“剑仙派”和(以王度庐《卧虎藏龙》等为代表的“侠情派”、以白羽《联镖记》《十二金钱镖》等为代表的“技击派”、以朱贞木《七杀碑》等为代表的“历史派”)等。

8-4.现代通俗文学兴起于1892年到1902年,标志性的文学现象主要有(1892年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最初连载于《海上奇书》、1897年严复和夏曾佑发表《国闻报附印说部缘起》、1902年梁启超在他主办的《新小说》创刊号上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等。

8-5.晚清的社会小说除了“谴责小说”之外,重要的代表作品还有包天笑、李涵秋、毕倚虹的(《留芳记》、《上海春秋》、《广陵潮》、《人间地狱》)等。

8-6.在包天笑最有影响4部小说中,其教育小说“三记”是指(《苦儿流浪记》、《馨儿就学记》、《埋石弃石记》)。

8-7.周瘦鹃的“离别模式”的代表作品是(《留声机片》、《此恨绵绵无绝期》)。

8-8.张恨水是中国文学史上写抗战小说最多的作家。

他写了数十部抗战小说,其代表作品有《弯弓集》、《前线的安徽,安徽的前线》、(《大江东去》、《巷战之夜》、《虎贲万岁》)等。

8-9.抗战胜利后,无名氏致力于“无名氏书稿”的写作。

“无名氏书稿”共分六卷出版,分别名为《野兽、野兽、野兽》、《死的岩层》、《开花在星云之外》、(《海艳》、《金色的蛇夜》、《创世纪大菩提》)。

8-10.周瘦鹃的散文格调高雅,语言充满着诗意。

1949年以后,他在养花种草之余结集出版了散文集(《花前琐记》、《花花草草》、《花前续记》)等。

9-1.30年代出现的主要诗派或诗人群有(以殷夫、蒲风为代表的革命现实主义诗人群、以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诗派、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群)等。

9-2.与中国诗歌会诗人几乎同时出现的还有“密云期”诗人(臧克家、田间、艾青)等。

9-3.在臧克家的诗歌创作历程中,写就了一系列关注现实生活、体现大时代精神的“泥土的歌”,如《炭鬼》、《神女》、《歇午工》、(《难民》、《老马》、《三代》)等。

9-4.后期新月诗派是前期新月派的继承与发展,其成员除前期新月派的徐志摩、饶孟侃等老诗人外,主要还有(陈梦家 

、方玮德、卞之琳)等。

9-5.40年代是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成熟年代,其代表性诗集主要有(戴望舒的《望舒诗稿》、卞之琳的《鱼目集》、徐迟的《二十岁人》)等。

9-6.《汉园集》的三位重要诗人是(李广田、何其芳、卞之琳)。

9-7.何其芳于新中国成立前的诗作被收录于(《预言》、《夜歌》)中。

9-8.戴望舒先后出版的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等。

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