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6463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docx

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2012年河北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

小学语文试卷汇编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汉字中,三个字都不读

的一组是( D )。

A.阡纤歼B.纤忏阡C.歼阡忏 D.忏纤歼

2.下列词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遵从低碳经济人情事故因地制宜

B.针贬美轮美奂谗害忠良戛然而止

C.涵盖崭露头角文辞斐然矫揉造作

D.机率鸿篇巨制寥若晨星沽名钓誉

[解析]A项“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B项“针贬”应为“针砭”;D项“机率”应为“几率”。

3.下列词语结构完全一样的一组是( B )。

A.有教无类安然无恙挥霍无度孤立无援

B.死灰复燃探马飞报万马齐暗鲲鹏展翅

C.吊民伐罪论功行赏离经叛道矢口否认

D.如虎添翼如日中天如法炮制如意算盘

[解析]A项有教无类(并列),安然无恙(并列),挥霍无度(动补),孤立无援(并列);B项死灰复燃、探马飞报、万马齐喑和鲲鹏展翅都是主谓结构;C项吊民伐罪、论功行赏和离经叛道是并列结构,矢口否认是偏正结构;D项如虎添翼(动宾),如日中天(动宾),如法炮制(连动),如意算盘(偏正)。

4.成语故事主人公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D )。

A.墨守成规(墨翟)闻鸡起舞(祖逖)洛阳纸贵(左思)

B.卧薪尝胆(勾践)四面楚歌(项羽)投笔从戎(班超)

C.背水一战(韩信)暗度陈仓(刘邦)望梅止渴(曹操)

D.围魏救赵(孙膑)指鹿为马(赵括)纸上谈兵(赵高)

[解析]指鹿为马原意指秦二世时权臣赵高故意将鹿说成是马,逼迫大臣们承认。

后用来比喻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指鹿为马的主人公是赵高,这个典故出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纸上谈兵是说战国时期,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

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变通。

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损兵40万。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是赵括。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恰当的一组是( B )。

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 ,常常 书中的学说,常常 书中的学说。

A.修正评判辩论

B.辩论评判修正

c.评判修正辩论

D.修正辩论评判

[解析]根据句意和搭配,只能是和书中的学说辩论。

6.书法是我国特有的艺术瑰宝。

被称为我国古代“楷书四大家”的是( C )。

A.颜真卿米沛柳公权王羲之

B.柳公权赵孟频苏轼颜真卿

C.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颊欧阳询

D.颜真卿柳公权赵孟烦王羲之

[解析]“楷书四大家”是对书法史上以楷书著称的四位书法家的合称,也称“四大楷书”、“楷书四体”,他们分别是:

唐朝欧阳询(欧体)、唐朝颜真卿(颜体)、唐朝柳公权(柳体)、元朝赵孟顺(赵体)。

7.对下列病句的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D )。

A.我班同学讨论并听取了校长关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讲话。

(语序不当,“讨论”和“听取”调换)

B.通过这次野外学习,使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更大了。

(缺主语,删掉“使”字)

C.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改革。

(主谓不搭配,“改革”换为“提高”)

D.昨天下午,我等了他整整一个小时左右。

(前后矛盾,将“整整”改为“足足”)

[解析]D项前后矛盾,“整整”、“左右”删除其中一个即可。

8.下列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我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打我。

B.多美呀,秋天的北京!

C.对这样的青年,我们是应该支持他呢,还是应该指责他呢?

D.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解析]D项中三个排比式的短句是抒情式语句,中间不应用顿号,用逗号合适。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 A )。

A.年届四十的王刚本来身强体壮,不幸被查出身患癌症,一下子步人了风烛残年

B.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C.在突如其来的重大灾害面前,我们只有依靠科学,依法办事,才能夺取抗击灾害的全面胜利

D.万籁俱寂时,才拥有一片真实自由的天空。

黑夜里,无论是云淡风轻,一地风光,还是云雾笼罩,夜色沉沉,大自然都像一张怡静的网

[解析]“风烛残年”比喻随时可能死亡的晚年,堋在此处不合适;“安居乐业”是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突如其来”是指突然发生;“万籁俱寂”形容四周非常寂静,没有一点声音。

10.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A.《窗》这篇小小说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泰格特,该文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美与丑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灵

B.《敬业与乐业》是一片议论文,中心观点是“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

C.《核舟记》选自清代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作者是明代的魏学伊

D.《白杨礼赞》的作者是中国现代作家茅盾,该文是一篇抒情散文。

“不平凡”既是作者用来抒发赞美之情的基础,也是贯穿全文的感情线索

[解析]《窗》的作者是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

二、填空题(8分)

11.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赠花卿》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已亥杂诗》

13.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

1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爱莲说》

1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16.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17.子日: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三、判断题(5分)

18.“秦晋之好”现在泛指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 × )[解析]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用“秦晋”指两姓联姻,不是泛指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

19.“大家、方家、大方”都含有这样一个意思:

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 √ )20.“翘楚”现用来比喻某行业中杰出的人才。

( √ )[解析]“翘楚”原指高出杂树丛的荆树,现用来比喻某行业中杰出的人才。

21.“善本”指古代书籍中比较完整的刻本或写本。

( × )[解析]“善本”指古代书籍在学术或艺术价值上比一般本子优异的刻本或写本。

22.“衣钵”泛指传授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 √ )[解析]“表钵”原指佛教中师父传授给徒弟的袈裟和钵,后泛指传授下来的思想、学术、技能等。

四、鉴赏题(23分)

23.试分析《蜗牛和黄鹂鸟》的童趣特征。

(8分)

蜗牛和黄鹂鸟

作词:

陈弘文

啊门啊前一棵葡萄树

啊嫩啊嫩绿地刚发芽

蜗牛背着那重重的壳呀

一步一步地往上爬

啊树啊上两只黄鹂鸟

啊嘻啊嘻哈哈在笑它

葡萄成熟还早地很哪

现在上来要于什么

啊黄啊黄鹂鸟不要笑

等我爬上它就成熟了

[参考答案]

(1)这是一首活泼俏皮、充满童趣的歌谣。

它生动有趣,以一个叙述者的口吻讲述了蜗牛在葡萄树刚发芽的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往上爬,而黄鹂鸟却在一旁讥笑的有趣情景。

歌谣歌颂了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隐喻着生活中的人们不畏艰难,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地追求.

(2)形象天真纯朴,富有生活气息。

(3)与口语相近。

(4)情景单纯,质朴自然。

24.“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而教师对文本准确而深刻的解读则是决定这一过程品质高低的起点。

请你根据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五课《古诗词三首》中的《牧童》一诗进行研读赏析。

提示:

可从“诗句解析”、“诗境描绘”等方面入手,字数在500字以上。

(15分)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参考答案]《牧童》一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

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笛声悠扬;牧童归来,饱餐之后,和衣而卧。

清风明月,好不惬意!

诗中有景、有情、有人物、有声音,这生动的一幕,由远及近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

(1)“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笛声阵阵。

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了出来;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了出来。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2)“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牧童休息的情景。

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饱餐后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

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

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

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

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

《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田园生活的安然与恬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无绊,自然放松。

透过诗作,我们也看到作者心灵世界的追求,对远离喧嚣、怡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五、阅读题(24分)

阅读下面文章。

完成28—32题。

(14分)

爱的移位

孙道荣

①每晚,儿子都要回家,看望独居的老父亲。

②回到家,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

儿子弯腰检查,发现藤椅一条腿上的藤条松了。

这把藤椅是老父亲最喜欢坐的椅子,也是他最珍爱的椅子,他坐上面读读报纸,坐上面看看电视,坐上面打个盹儿,坐上面发下呆,坐上面思念母亲……在儿子的印象中,老父亲大把大把的时间,都是在藤椅上度过的。

藤椅陪伴了他二三十年,也许更久,现在它有点松了。

儿子赶紧找来工具,先用铁丝将藤椅的腿绑牢,然后,用旧衣裳撕成的布条,一层一层细心地缠起来,这样,藤椅就既结实,又不会伤着老父亲了。

③若干年前,年轻而勤劳的父亲总是自己动手,用木头做了几把轻便的桌椅,专门给儿子用。

年幼的儿子很调皮,任何东西都会成为他的玩具,小椅子也不例外。

害怕椅子太重,砸伤了孩子的脚,所以,年轻的父亲特地找来质地最轻的梧桐木,做成了几把椅子和一张小桌子,并且耐心地将每一个角,都磨圆,这样,即使孩子碰着了,也不至于弄伤他。

④儿子走进书房。

老父亲一辈子爱书,一堵墙都是书架,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老父亲现在还经常找几本出来读读。

儿子和往常一样再次帮老父亲整理、清理了书架,将老父亲常翻的一些书,移到书架的下层,这样,父亲拿起来方便,就不用自己登高去翻找了,可是倔强的老父亲,有时还是会偷偷地站在凳子上,去找一些上层的书,这让儿子非常担心,他几次“严厉”地“警告”老父亲,若是再站凳子的话,他就将书架上面几层给封死,以杜绝危险的发生。

⑤若干年前,儿子从蹒跚学步,到自如地奔跑跳跃,正一天天长大。

但是,这个调皮的男孩,也因此造成了一次次险情。

好奇心使他什么东西都要看一看,什么东西都要摸一摸,什么东西都想玩一玩。

为了不伤到他,年轻的父亲只能将家里一些易碎和危险的东西,往高处藏:

放在茶几上的玻璃杯,都移到了柜子上;摆在桌上的花瓶,挪到了橱顶上;放在地上的开水瓶,都藏在了厨房平台的最里层。

可是,这一切反而更激起了孩子的好奇心,他趴在桌子或柜子沿上,踮起脚尖,再踮起脚尖,然后,伸手去探,去摸,去捞,去勾……“啪!

”一个玻璃杯碎了。

年轻的父亲看到孩子的模样,真是又好气又好笑,佯装“严厉”地“警告”他,再这样小心揍屁股。

而他从没有因此打过孩子,他怎么能够阻止一颗向往、好奇、长大的心呢?

⑥将家里认真检查了一遍之后,儿子来到客厅,在沙发上坐了下来。

老父亲正在看一部重播的古装历史剧,他对这种古装戏其实没什么兴趣,但他还是和平日一样陪老父亲看上一集。

⑦若干年前,儿子上中学了,学业越来越紧张,应试、升学,将儿子和全家人的弦,都绷得紧紧的,特别是高考之前那段时间,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

人到中年的父亲和母亲,在家里走路,都是踮着脚尖的,生怕轻微的响动,影响了紧张复习的孩子,他们用这种无声陪伴着儿子。

一次,儿子惊讶地发现,家里的电视机很久都没有打开过了,他问父亲,你们怎么不看电视了啊?

父亲不屑一顾地说,电视节目越来越粗糙,越来越难看,看会就生气,不如不看。

儿子信以为真。

直到他高考结束那天,家里的电视机,和着父母的笑声,一起重新响了起来。

⑧夜慢慢深了。

儿子将老父亲搀扶上床,然后,告别老父亲,轻轻带上门,回自己的家去了。

⑨若干年前,每个寒冷的冬夜,父亲 。

儿子翻了个身,又沉入甜甜的暖暖的梦乡。

他不知道这一切。

(选自2011年1月30日《南方日报》,有删改)

28.阅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内容。

(3分)

概括儿子回家为父亲

评点人物形象

做的几件事情

现在的“儿子”

若干年前的“儿子”

父亲

帮父亲整理书架

陪父亲看电视

搀扶父亲上床

 

细心、孝顺

 

充满好奇心

 

 

倔强等

 

概括儿子回家为父亲

 

评点人物形象

做的几件事情

现在的“儿子”

若干年前的“儿子”

父亲

帮父亲修藤椅

帮父亲整理书架

陪父亲看电视

搀扶父亲上床

 

 

细心、孝顺

 

 

调皮、

充满好奇心

 

 

勤劳(“耐心”、“细心”、

“疼爱儿子”等)、

倔强等

29.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3分) 

(1)句子的加点词好在哪里?

儿子摸摸藤椅,轻轻摇了摇,藤椅吱呀吱呀地响。

[参考答案]“摸摸”和“轻轻”两个词写出了我在检查藤椅时的细心、小心翼翼,表现了我对父亲的关爱。

(2)结合语境,赏析句子。

家里的空气沉闷的就像炸药,随时都会被点爆。

[参考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沉闷的空气”比做“炸药”,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高考之前家里氛围的紧张。

30.作者插叙了若干年前的几件事情有何作用?

(2分)[参考答案]内容上,写出了父亲的身教带给儿子的影响,使文中父亲和儿子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更鲜明、更深刻;结构上,避免了呆板直叙,使行文波澜起伏,和文题“爱的移位”相呼应。

(从“内容”或“结构”选取一点回答即可得分)

31.阅读左边漫画,根据文章内容发挥你的想象,将文章最后一节补写完整。

(3分)

若干年前,每个寒冷的冬夜,父亲      儿子翻了个身,又沉入甜甜的暖暖的梦乡。

他不知道这一切。

[参考答案]示例:

都来不及披起大衣,蹑手蹑脚走进儿子的房间,将儿子蹬开的被子掖好。

(续写内容要紧扣“盖被子”这一事件展开,想象要合理)

32.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3分)

A.文章第①节中“独居的老父亲”为下文故事的发展埋下伏笔,作好铺垫

B.文章两次出现“‘严厉’地‘警告”’,前后呼应,但语气和情感上都有所不同:

前者饱含烦躁和担心,后者饱含命令和赞美 

c.文章多处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表达效果

D.本文和莫怀戚的《散步》都采用了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都以生活中的小事歌颂了人间真挚而美好的亲情,也向我们诠释了孝顺是一种爱,陪伴是一种爱

六、案例分析题(10分)

33.针对下面两位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围绕“古诗教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案例一:

有教师上柳宗元的《江雪》这篇课文,将整首诗翻译了一遍:

“很多很多山上没有鸟飞了,千万条道路上见不到人影。

只有一条小船上坐着一个披蓑衣的老头;尽管天下着大雪,江水冷冷,但他还是一个人在钓着鱼。

”然后问学生“懂了吗”。

案例二:

有位教师这样给学生讲解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董大是唐玄宗时候的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叫董庭兰。

他要离开朋友们到别的地方去了,诗人高适写了这首诗送他。

曛,是傍晚和昏黑的意思。

太阳下山了,天空布满黄云,北风吹着,大雁飞着,白雪纷纷扬扬地下着。

庭兰啊,别发愁,别担心在前面的旅途上找不到自已的朋友。

你的琴弹得这样好,你的名气这样大,天底下还有谁不认识你呢?

[参考答案]这两位教师在实施古诗教学时,只是着眼于古诗语言“含义”的把握,而未能将着眼点放在诗歌意蕴的品味上,这样的诗歌作品教学在内容上与语言教学没什么差别,所谓的“文学欣赏”根本无从说起。

七、作文题(30分)

比尔·盖茨带的是哪把钥匙

2001年5月,美国内华达州的麦迪逊中学在入学考试时出了这么一个题目:

比尔·盖茨的办公桌有五只带锁的抽屉,分别贴着财富、兴趣、幸福、荣誉、成功五个标签,盖茨总是只带一把钥匙,而把其他的四把锁在抽屉里,请问盖茨带的是哪一把钥匙?

其他的四把锁在哪一只或哪几只抽屉里?

一位刚移民美国的中国学生,恰巧赶上这场考试,看到这个题后,一下慌了手脚,因为他不知道它到底是一道语文题还是一道数学题。

考试结束后,他去问他的担保人——该校的一名理事。

理事告诉他,那是一道智能测试题,内容不在书本上,也没有标准答案,每个人都可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地回答,但是老师有权根据他的观点给一个分数。

中国学生在这道9分的题上得了5分。

老师认为,他没答一个字,至少说明他是诚实的,凭这一点应该给一半以上的分数。

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他的同桌回答了这个题目,却仅得了l分。

同粜的答案是,盖茨带的是财富抽屉上的钥匙,其他的钥匙都锁在这只抽屉里。

后来,他的这位美国同桌写信去向比尔·盖茨请教答案。

比尔·盖茨在回信中写了这么一句话:

在你最感兴趣的事物上,隐藏着你人生的秘密。

34.认真阅读上面的短文,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题目自拟。

比尔·盖茨带的是兴趣的钥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如果做他感兴趣的事,他的主动性将会得到充分发挥。

即使是十分疲倦和辛劳,也总是兴致勃勃、心情愉快;即使困难重重,也绝不灰心丧气,而去想办法,百折不挠地去克服它。

如果让孩子去学他感兴趣的知识,学习的时间也许很长,但他丝毫不觉得苦,反倒像是在游戏。

爱迪生就是一个好例子。

爱迪生几乎每天都在他的实验室辛苦工作长达l8个小时,在里面吃饭、睡觉,但他丝毫不以此为苦。

“我一生中从未做过一天工作,”他宣称,“我每天其乐无穷。

”难怪他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

事实上,每个从事他无限热爱的工作的人,都能成大事。

我还没有发现有人在他不感兴趣的领域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

王羲之是我国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东晋以后,历代书法家大多都受到他的影响,故后人尊之为“书圣”。

王羲之练字,真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有一次,他在书房练字,到了吃饭时间,书童送来他最爱吃的蒜泥和蒸馍,几次催他吃,王羲之仍专心致志练字,连头也不抬一下。

书童只好去请王羲之的夫人来劝他吃饭。

夫人到书房时,只见王羲之正拿着一块沾满墨汁的馍往嘴里塞,弄得满嘴乌黑。

王夫人见此情景,忍不住哈哈大笑。

王羲之此时仍心醉神往地写他的字,还没发觉把墨汁当成了蒜泥,见夫人到来,直夸她今天做的蒜泥特别好吃。

古今中外的著名学者能够取得成绩和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就是因为在青年时期对学习和所从事的事业有强烈的爱好,这种兴趣和爱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着他们在自己的研究领域里辛勤耕耘,并取得辉煌的成绩。

只要有无限的热情,一个人几乎能在任何事情上取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