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7097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118 大小:6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8页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1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500td熟料配套完善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精品资料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从山西省水泥工业的发展状况来看,其生产技术、企业平均规模,集团化经营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全国先进水平;

全省现仅有一条已投产的2500t/d熟料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通过几年的结构调整,我省水泥工业正逐步走向健康的发展轨道。

就水泥产量而言,在淘汰小企业后,仍保持了稳定的发展势头。

目前,山西共有水泥企业251家,其中回转窑企业51家,立窑企业167家,水泥粉磨站33家;

水泥年产量约2000万吨,在总产量中,新型干法水泥年产量近600万吨。

约占30%。

整体水平与全国相比发展相对缓慢,在技术结构、规模结构、产品结构方面不合理。

山西省工艺技术装备落后的水泥企业数量占到70%,新型干法企业数量不足10%,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仅占30%;

全省年产量不足20万吨的水泥企业占75%,年产量在60万吨以上的新型干法水泥企业只有4家;

能源、资源消耗及环保问题突出,全员劳动生产率平均低于全省工业平均值,市场竞争力普遍不强。

显而易见,我省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规模、总产量以及所占比重在全国是落后的。

为加快山西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水泥工业健康发展,2005年7月28日山西省经济委员会出台《山西省推进水泥工业发展意见》。

意见指出:

全省水泥工业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严格执行水泥工业产业政策,加快产业调整步伐,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整合市场资源,提高集中度,加强环保、节能和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经济循环,提高全省水泥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山西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关于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强调,我省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要改造提升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发展新的支柱产业。

坚持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大力发展七大优势产业。

加快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煤炭、焦炭、冶金、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并通过整合资源、改革重组、创新管理、调整产品结构等途径方式,优化产业布局,做大产业规模,提高产业集中度,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间相互融合,提高行业总体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到2010年,四大传统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分别达到800-2000多亿元。

与此同时,大力培育煤化工业、装备制造业、材料工业和旅游业,使之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

材料工业重点鼓励发展以煤矸石、粉煤灰、工业废渣为原料的新型水泥和新型墙体材料,大力发展钕铁硼材料、纳米材料、耐火材料、高岭土材料、高性能陶瓷和纤维材料等。

到2010年,材料工业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左右,其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5%左右。

加快推进全省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减少污染排放为核心,以多联产、洁净化为方向,引导鼓励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建材、煤化工等行业的企业,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改进设备、工艺技术和生产流程,提高产品加工深度和附加值,促进资源节约、资源再利用和污染减排。

重点在太原、大同、阳泉、长治、运城周边有资源的地方发展日产4000吨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线,在其它有资源地方建设日产2000吨及以上规模生产。

其中,支持建设单套磨机年产水泥20万吨以上的粉磨站,鼓励以淘汰落后的方式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或改建粉磨站。

鼓励在大中城市周边及工业废渣集中的地方建设年产100万吨及以上规模的大型水泥粉磨站。

山西晋投夏工水泥有限公司的前身为山西省灵石西山水泥厂,灵石县西山水泥厂原有一条ф2.5×

9.5m机立窑水泥生产线,生料粉磨系统为1.83×

7m闭路磨,水泥粉磨系统为φ2.2×

8.0m高产高细开路磨。

为了适应水泥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满足晋中市及本县水泥市场需求,促进全县工业经济的发展,依托灵石县西山水泥厂矿山资源、生产技术条件及管理经验,实现灵石县水泥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淘汰落后的机立窑生产工艺,于2005年3月灵石县西山水泥厂实施1500t/d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术改造,并于2006年9月该项目正式投产。

现实际生产能力为日产1500吨熟料,年产优质水泥熟料可达46.5万吨。

2006年4月灵石县西山水泥厂与山西省投资公司合作,进行资产重组,由山西省投资公司参股57.33%、王子亮参股29.90%、尤春生参股12.77%组建了山西晋投夏工水泥有限公司。

为了跟上我国水泥行业结构大调整的步伐,满足当地市场对水泥的需要,推行清洁生产,建设绿色产业,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山西晋投夏工水泥有限公司提出了利用该公司新型干法回转窑熟料生产线的优质熟料,消化利用当地的矿渣等工业废渣,建设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系统建设工程的设想。

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保护环境的目的,为实现建材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循环经济做出贡献。

并正式委托我院编制该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1.4编制原则

1、贯彻国家和我省的产业政策,促进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

2、切实贯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发展绿色产业、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发展方针,实现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并减少环境污染,降低产品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3、借鉴先进企业的经验,合理确定本项目的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及生产规模,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状况,适当地体现出基础产业超前发展的战略。

4、合理规划、减少投资,使其产生良好的投资效益。

做到生产建设与环境治理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

5、认真研究分析进、出厂物料及堆场问题,精心制定设计方案,总图布置力求简洁顺畅,厂貌美观整洁,减少占地面积。

6、生产工艺及设备选型应遵循“先进适用、稳妥可靠、经济合理、低耗节能”的原则,选择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易操作管理的设备,搞好能源的综合利用。

7、认真执行水泥行业有关环保标准和项目“三同时”的原则,注重本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使工程投产后“三废”排放均控制在国家标准规定的允许排放浓度范围之内。

并对绿化、劳动安全及卫生、消防等方面给予高度重视,为工厂的文明生产创造良好条件。

1.5编制依据

1、山西晋投夏工水泥有限公司正式委托我院编制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书;

2、山西晋投夏工水泥有限公司提供的基础资料。

3、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改环资[2006]1864号)关于印发《国家鼓励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

4、国家发改委《水泥工业产业发展政策》(2006.10.17);

5、国家发改委《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2006.10.17);

6、国家有关政策、法规。

1.6研究范围

本报告根据上述编制可研报告的主要依据,对该项目的原材料情况、生产工艺、设备选型进行分析研究、论证,确定技术方案,并进行项目的投资估算与经济效益分析。

1.7生产规模、产品方案

本项目利用现有的一台φ2.2×

8m高产高细水泥磨,并在原机立窑生料粉磨车间的基础上改造增设一台φ2.4×

13m高产高细水泥磨;

同时新建一套由一台120/45辊压机与一台φ3.2×

13m高产高细磨组成的水泥粉磨系统。

上述水泥粉磨系统年生产矿渣硅酸盐水泥77.76万吨(其中P.S32.5级水泥46.656万吨,P.S42.5级水泥31.104万吨.)

1.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项目

单位

指标

备注

工程建设规模

水泥

其中:

P.S32.5

P.S42.5

万吨/年

77.76

46.656

31.104

工程设备总装机容量

KW

3911.09

年耗电量

万KW.h/a

2911.99

总投资

万元

3453.83

建设投资

2767.50

建设投资构成

建筑工程

设备

安装工程

其它

1123.90

1164.50

108.98

370.12

人力资源

90

生产工人

管理人员

合计

80

10

劳动生产率

全员

t.水泥/人.a

8640

9720

能耗指标

1

2

水泥综合电耗

日耗水量

KW.h/t

m3/d

42.8

50.58

主要财务指标

3

4

5

6

7

8

9

年平均销售收入

年水泥综合成本

年税后利润

年销售税金及附加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

投资回收期

贷款偿还期

投资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

%

16174.08

13340.37

1031.66

1293.93

26.74

4.15

3.61

42.36

79.32

正常生产期

税后

含建设期1年

1.9评价结论及说明

1、该项目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建设年产75万吨矿渣水泥生产线,符合当前国家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产业政策;

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既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又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该项目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建设条件优越、原材料供应、供电、供水、交通运输都很便利,场地易于施工,有利于加快建设进度,缩短建设周期;

3、该项目采用辊压机及高产高细磨粉磨工艺,生产技术先进可靠、能耗低,环境污染小,产品质量稳定,技术经济指标先进,经分析测算,该项目在一年内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利润总额1539.78万元,项目贷款偿还期3.61年,所得税后全投资回收期4.15年,可见该项目债务风险小,具有良好的盈利能力,是一个投资省、见效快、综合效益好的项目;

综上所述,该工程的实施既有其必要性、紧迫性,又有其极为有利的条件,而且本项目技术先进可靠,节能利废,技术经济指标先进,债务风险小,具有良好的赢利能力,是一个投资省、见效快、综合效益好的项目。

建议上级主管部门对该项目予以支持,使该项目早日建成投产,为地方经济做出贡献。

第二章市场预测与分析

2.1水泥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1.1水泥工业产业政策

近年来受固定资产投资、第二产业、建筑业及房地产业投资高速增长的拉动,我国水泥工业市场需求旺盛、生产能力快速扩张、结构调整加快、效益显著提高,特别是随着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各项技术指标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无论是外资或是国内的金融资本、企业的自由资金、民营资金,投资建设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的热情空前高涨,使新型干法水泥快速发展,大型水泥企业实力明显增强,新型干法水泥装备大型化已成为我国水泥工业发展的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主导方向。

但是,截止2003年我国的水泥工业发展中仍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水泥总产量中75%以上是立窑等落后工艺生产的,少数地区出现新建落后立窑,扩径改造及淘汰的小水泥厂“死灰复燃”等现象,二是水泥工业的发展存在严重的地区不均衡,局部地区新上项目过于集中,生产能力增长过快,市场出现恶性竞争。

针对上述问题,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空措施:

2003年12月2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行业盲目投资若干意见的通知》(103号文件),2004年4月26日发布《关于调整部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资本金比例的通知》,2004年4月29日发布了《关于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清理整顿严格土地管理的紧急通知》,仔细研究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尤其103号文,不难发现,国家并没有对近几年来水泥行业的发展与钢铁、电解铝等行业等同起来,采取制止的态度,而是采取“防止盲目投资加快结构调整”,“支持加快发展新型干法水泥,重点支持在资源地方建设4000t/d(中西部地区2000t/d)及以上规模新型干法熟料基地项目”的政策。

2004年我国水泥工业在“发展大型预分解窑生产线、加快结构调整”的主基调中已取得了突出成效,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截止2004年全国共有规模以上(国有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水泥企业5027家(含水泥粉磨站),水泥总产量9.70亿吨,同比增长12.4%其中新型干法水泥产量为3.15亿吨,同比增长67.9%,占水泥总产量的比例达到32.5%;

立窑水泥产量5.76亿吨,同比增长2.3%,占水泥产量比例为59.4%;

其它旋窑水泥产量为7900万吨,同比增长-10.2%,占总产量的8.1%(见下表)

2004年各种工艺水泥产量表

水泥总产量(万吨)

其中各种工艺

新型干法

同比增长(%)

占总产量(%)

其它旋窑

立窑

97000

31488

67.9

32.5

7900

-10.2

8.1

57612

2.3

59.4

2004年我国水泥工业取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

①:

结构调整效果显著;

从产品结构看,2004年是我国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最大的一年,新型干法水泥发展迅速,立窑等落后生产能力加快淘汰。

减少落后水泥产量5600多万吨,净增新型干法水泥产量1亿多吨,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

10大水泥集团产量比重已达到12.8%,较上年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成为行业中最活跃、最具成长性的企业。

而浙江、北京、广东、河南、山东、河北等省市落后工艺生产线出现了主动拆除、不开或停开的局面。

②盲目投资得到遏制;

2004年一季度水泥投资增速为129%,通过清理整顿,一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项目停建,盲目发展势头得到遏制,全年水泥投资增速降为43.3%。

③市场平稳价格下降;

去年水泥市场供应能力充足,消费平稳。

随着产能的进一步扩大,各地水泥价格都不同程度出现了下降,华东地区水泥价格已从最高时每吨超过400元下降到目前的平均230元左右,全国水泥平均价格227元/吨。

④技术进步效益明显;

在国家的支持下,日产4000吨以上大型干法水泥装备已全部实现国产化,2004年建成投产了4条日产万吨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

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136.26亿元,同比增长26%

⑤科学发展形成共识;

不具备经济规模和落后工艺的水泥项目已普遍不被认同,这是去年宏观调空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

水泥工业科学发展观就是转变增长方式,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快发展大型新型干法水泥,进一步提高产品档次,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同时最大程度减轻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综上所述,当前中国水泥工业的发展正在发生突破性变化,已从单纯数量增长型转向为质量效益增长型;

从技术装备落后型转向技术先进型;

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投资密集型,管理粗放型转向管理集约型,从资源能源浪费型转向资源能源节约型;

从满足国内需求型转向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型。

可见,该项目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考虑水泥附加值较低,保质期有限,不宜远距离运输的特点,合理布局与规模,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建设年产75万吨水泥粉磨站工程,符合国家的产业技术政策,是水泥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的一条有效途径。

2.1.2水泥产业发展趋势

1.水泥发展现状

2001~2004年间我国水泥产量由6.2亿吨增长到9.7亿吨,投产的新型干法窑相应的由151台增加到493台,新型干法水泥产量由7100万吨增长为3.17亿吨。

占总产量的比例由11.4%上升到32.7%,预分解新型干法水泥窑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2004年全国各地区基本情况见下表:

地区

人口

万人

面积

万Km2

GDP

亿元

人均GDP

固定资产投资

水泥产量

万吨

全员劳动

生产率

Kg

北京

1162.9

1.68

4283.3

36833

2528.3

1126.7

969

天津

932.55

1.13

2931.88

31550

1258.98

541.10

580

河北

6808.75

19.00

8836.90

13017

3215.30

7825.5

1149

山西

3335.07

15.60

3042.4

9122

1458.50

1923.00

577

内蒙古

2384.35

110

2712.08

11305

1809.26

1308.07

549

华北

14623.62

147.41

21806.56

14912

10270.34

12724.37

870

辽宁

4217.00

14.57

6872.70

16297

2980.50

2534.99

601

吉林

2708.50

18.70

2958.21

10922

1171.64

1376.31

508

黑龙江

3816.80

46.90

5303.00

13897

1515.30

1128.10

296

东北

10742.30

80.17

15133.91

14088

5667.44

5039.40

469

上海

1352.39

0.62

7450.27

55090

3084.66

861.00

637

江苏

7432.50

10.26

15512.40

20871

6827.60

7993.20

1075

浙江

4719.57

10.18

11243.00

23942

594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