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炜演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156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鸿炜演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周鸿炜演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周鸿炜演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周鸿炜演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周鸿炜演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周鸿炜演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周鸿炜演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周鸿炜演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周鸿炜演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周鸿炜演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周鸿炜演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周鸿炜演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周鸿炜演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周鸿炜演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周鸿炜演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周鸿炜演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周鸿炜演讲.docx

《周鸿炜演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鸿炜演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周鸿炜演讲.docx

周鸿炜演讲

 主题:

拒绝平庸,创业就要与众不同

  周鸿祎:

各位同学,非常荣幸能来中国NO.1的高等学府,当年还是因为偏科比较厉害,最后终于没有胆量考清华,很遗憾。

但是后来在互联网拼搏这么多年,我认识很多VC,包括国内优秀创业者,都是清华毕业。

所以今天能来清华跟大家交流创业想法,其实我也很紧张。

今天下午听说有些同学旷课来听,我特别表示感谢,因为没有旷过课的人跟没有上过大学的人是一样的。

  今天事很多,晚上我们要发财报,赶在美国股市开始前晚上发财报。

明年有一个比较轰动的事情,我起诉腾讯。

我觉得官司的输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已经有反垄断法,但是从来没有一个真实的案例。

我们如果作为普通用户,也许我们不一定感觉,但是作为创业者,感觉垄断对中国整个产业的发展,特别是未来互联网公司创业的一个非常巨大的伤害。

所以中国互联网虽然随着人口的激增,我们已经变成全世界互联网第一大国,我们的互联网领先的,以腾讯为首的这几家公司的市值可以和美国互联网同类公司市值相匹敌。

但是中国互联网远远没有像美国互联网那样做到百花齐放。

美隔几年他们互联网都有80后、90后登场。

在中国因为垄断的存在,使得市场价值、用户价值,最后转换了几家大公司的价格而已,这些价值没有在产业发展、行业发展,包括在很多年轻人成长中体现出来。

所以我们还是下决心要做点法从的事情。

所以我还是要起诉他们垄断对中国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危害。

刚开完三中全会说到法路公开,所以明天这个会应该是历史上第一次的,据说由中央电视台和湖南卫视实况转播。

所以我们也希望大家有机会可以看电视,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审判,至少让更多人意识到垄断对这个行业的危害。

  有时候我也在想,对于我们说,这个官司的输赢并不重要,360在巨头的垄断之下,甚至在两家巨头联合绞杀之下,我们一路上跌跌撞撞爬过来了,但是各位将来创业未必有这么幸运。

我在中国互联网以为,其实站在这个讲台上不应该是我,十年前、十五年前互联网也是在7后,我们这批人到处指点江山,过了十五年之后,美国互联网早换了两拨人,中国互联网还是我们这批人在。

至少我没有看到有80后,没准将来90后头还没有出就被灭了。

所以我希望这个审判结果对大家能有帮助。

  其实今天给我定的主题是谈谈创业。

刚才我也听说现在高校清华大学内部创业风头很时候盛,我觉得创业最重要的不在于你做什么领域,也不在于你做什么产品,最重要的,一个创业者,在你刚起步的时候,你要人没有人,没有钱,没有名气,没有资源,什么都没有,这时候靠什么呢?

如果总结很多东西,我有人说要融钱,有人说搭团队。

但是我觉得创业一定要创新。

怎么定义创新呢?

我觉得创新就是要与众不同。

我最喜欢苹果一句话,我就是跟别人想的不一样。

这就是创新。

我做了很多演讲,我一直想把创新从神坛上拉下来,因为有很多人对创新带来误解,我们从小读爱迪生的故事太多,我们老觉得创新就是发明灯泡,试验100次灯丝。

实际上到今天,你想无中生有发明一个别人从来没想过的东西已经越来越难。

所以这种创新可能是我们很多人很难做到的。

但是今天创新的定义是什么?

哪怕是一个别人正在做的事情,或者一个成熟的市场,你能不能换一种不同的方式去做,它可能也叫创新,这种创新一样会带来颠覆的效果。

我们有很多公司一谈创新就谈研究院,就谈要雇多少专家、学者、教授、博士,投多少美金,投多少科研经费,发明多少专利,这也是创新的一种方式,但是如果你哪一天出去创业,或者你现在正在创业,你有可能走这种创新路径吗?

不太可能。

但是实际上,即使个人的创业者,一个小团队,只要你有坚定的创新决心,这个道你把我,创新的术并不难。

  我也在很多场合总结过,有两种特别简单的创新,一种是微创新。

所谓微创新是说,从用户关注的角度出发,可能从很不起眼的地方去做改进,但是它也叫颠覆式创新,因为你能够通过连续的改变做事的方式,你创造跟市场巨头不一样的游戏规则。

我总结两点,第一,用户体验的颠覆。

所谓用户体验的颠覆,这句话听着好象比较正规,用一句大俗话来说,就是你能把一个产品的使用变得极其简单,让很多小牌用户都不加思索就能够使用,这种简单的力量也是创新。

不是说我们有一种技术,我们要把这种技术表达出来,觉得我们技术特高深,让用户觉得我们的技术无比复杂,就是对我们膜拜。

而是说我们甚至让用户感觉不到技术的成本,就像谷歌的成功,人们用搜索引擎看不到背后什么技术,但是简单的搜索就可以带来所有知识。

  再举个微博的例子。

微博在美国叫推特,中国叫微博,这个有没有颠覆力量?

有。

而且这个力量很强大。

但是我们研究一下,事实上他颠覆了我们获得新闻的方式,甚至颠覆很多媒体传播的方式,它怎么来的?

当年我们有一个校友,他博士在清华上的,方兴舟(音)博士,他当年把博客引入中国,当时博客怎么做都特别累,一直不赚钱。

你们写过博客吗?

有人能坚持多长时间写一篇?

我一开始特别勤奋,每天写一篇,坚持两天之后就改每周写一篇,坚持两周之后改每月写一篇,现在基本半年写一篇。

我想很多人也不比我更勤快,为什么?

因为太简单了,码字还是一个技术活,天天码不出来那么多东西,我们不像媒体人员可以写这么多东西。

后来不知道哪个人,做了一个微创新,把博客改成140字,就变成了推特,变成了微博,这是它最大的变化。

大家发现没有?

140字,大家感觉变化吗?

我感觉到变化了。

为什么?

像我这种文采差的人,写文章骂架比不过他们,但是140字,咱们不比人逊色多少,他的文采基本发挥不出来,而且微博把门槛降低到什么程度?

即使我们是宅男,我们归用短信,你发微博的这些东西攒起来,回首一看,相当于每天写一篇博客。

所以使用者急剧降低。

对阅读者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今天还有人读书吗?

我在网上写一篇一万字的吹捧中国的文章,估计也没有人看。

所以140字满足人们阅读的需要,快速看一眼就知道要说什么。

所以这个快速流行,最后流行的结果,不是说微博有什么技术,也不是说微博有什么酷悬绚的界面,就是简单的东西有亿万人用,最后它改变了这个世界。

  所以我经常讲,创新没有像大家想的那么神秘,最重要的是你要与众不同。

与众不同有两个方向,其中一个方向就是跟别人不一样,你写1万字我写2万字,但我是140字。

美国有一个软件Snapchax,我第一次看到很震撼,这个东西还有人用吗?

发一张照片给别人,10秒钟之后自己销毁,反正我是不会用,我要用肯定被企鹅截屏。

但是这个成功了,这个东西可能也没啥技术含量,如果跟那么多同学分享,那么多聊天软件里,它为什么成功?

这里有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它与众不同。

大家都在想着怎么照片分享,照片存在云盘,照片上载,让更多人保存,人家反其道而行之。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它也是使用体验上的创新。

  还有一个颠覆,也很复杂也很简单,叫商业模式的颠覆。

一说商业模式,大家觉得听高深,实际上就是很贵的东西变得很便宜,最革命的是把收费东西变成免费。

你让别人挣不到钱,这也是颠覆,也是创新。

这种例子更比比皆是。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360做免费杀毒,免费安全。

其实我们也没发明什么,就是杀毒软件,做点没用的东西,每年软件换一版本,忽悠大家花200块钱去买,盗版的还被人骂,所以我们就免费了。

免费之后没想到用户很欢迎,杀毒公司很恼火。

所以这种免费,或者把很贵的东西变得很便宜,做到极致也是创新。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观点,如果你要创业,你一定要创新,如果你不创新,跟在巨头的屁股后面,跟人玩游戏规则,人家比你体量大,他一屁股就把你做死。

今天中国互联网土豪流行,他们最喜欢的日本的相扑。

所以你跟他玩不一样的规则,怎么样与众不同?

要么做事比他更简单极致简洁,要不把他收费的模式做的更便宜。

再举个例子,当年我们为什么告腾讯垄断?

因为腾讯抄袭我们,模仿我们,当年我做了一个软件叫QQ保镖,也是这种思路指引我做客户保镖,因为腾讯天天抄我,我想能不能做一个不敢抄的东西。

所以我想到了你跟他反着来,他往东你往西,他往南你向北。

当时QQ有两个功能,一个功能是每天看广告,不看广告必须交10块钱变成腾讯会员。

我就想,不看广告是天经地义的,凭什么交钱呢?

所以我们说可以把广告滤掉。

这就是收费的变成免费,让不方便变成很方便。

果不其然,我做完以后,心想你抄吧。

所以他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各位同学在你们家电脑里,是我来做主,你可不能做360软件,所以爆发了三Q大战。

  对于小创业公司来说,你们面临的问题根本不是商业模式,根本不是赚钱问题,是面对互联网大土豪怎么以弱胜强,怎么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怎么做点别人不敢做的事情。

我自己总结,如果你做一件事情,同行一致拍桌子说,你万八蛋,你太坏了,而用户一致叫好的事情,这时候你要心中窃喜,没准你找到了与众不同的东西。

拒绝平庸,这都是人家起的好词,说白了,巴菲特是炒股最成功的人,他说过一句名言,别人恐惧你贪婪,别人贪婪你恐惧。

意思就说别人买股票你就抛,别人都抛股票你就吸纳,反正跟主流不一样,就是非主流。

所以要保持你们90后特立独行的精神,就是非主流,就是不跟着主流,不要追随商业公司那样的主流。

  今年国庆的时候我们也出过一两个事,我们被六大门派围剿。

我后来看这几家的缩写,我起了一个名字,他们名字中间有J、T、B、S,当然这个组合很多,有些组合很变态,有些组合不太好,比如把S跟B弄到一块,后来我总结他们叫BTJS,BT变态,JS奸商,我被变态奸商集团所围剿。

我们干了一个功能,又是跟同行反着干,又是与众不同东西。

同行们花巨资往手机里预装软件,浏览软件可能有三个,浏览器可能有五个,视频播放器可能有八个,不管你用不用,每个软件都在你手机中预装,所以流量消耗很快,有时候还被吸费。

最令人意外的是你卸不掉,这是行业的潜规则,用户也天天抱怨说怎么不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买手机发现也有类似问题,我就骂底下的人,我说你们这个软件做的根本不解决问题,后来他们一发火做了一个功能,未经我批准私下发布叫可以卸载任何预装软件。

一下捅了马蜂窝。

过了几天大家发现,这个用户很欢迎,每天有上百万人把不需要的软件卸掉,后来巨头们也模仿我们推出类似功能。

我讲这个例子是什么意思呢?

你真的想在巨头环绕土豪横行的竞争环境里,你一定要想想有什么事是人家不做的,名义是创新,实际是随大流。

听说美国有一个团购,挣很多钱,所以我也想搞团购,而且一说团购宿舍小朋友们都支持,连我们宿舍楼底下看门的大妈都说支持你团购,团购是二十一世纪的商业模式,如果大妈都知道是团购是商业模式,全中国15亿人都知道,那还有你什么机会呢?

所以两年前我们看中国是百团大战吗?

千团、万团大战,到今天还剩几个团?

这样的案例很多,大家仔细想想,我们看着很开心,但是自己做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坚持做一些在当时不被人认同的事,在当时做一些小众的事。

  我也经常讲在中国创新,创新这个词无人不说,从大的领导,从上到下,每天都在谈创新,改革也是创新,创新也是改革。

但问题是,真正不能创新的原因是什么?

我觉得我们很多人都是有责任的。

为什么?

因为创新是需要好的土壤。

老有人感觉中国出不来乔布斯,大家说中国目前有没有乔布斯?

谁说我是乔布斯谁就是骂我,因为中国现在肯定没有乔布斯,都是A布斯、B布斯。

读过乔布斯传,读过乔布斯语录,这很容易,但是中国没有乔布斯。

但是我认为中国未来一定有乔布斯,未来乔布斯一定是各位。

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年轻人,但是如果我们不改变中国对创新认知的文化就不会有中国的乔布斯。

  我举两个例子,比如我们谈创新,各位同学眼里浮现的是创新成功的样子,都觉得自己要成为第二个马化腾,大家看到他们每天香车、宝马,看着他们很成功的样子,大家都很羡慕。

但是你想一想,其实真正成功的春也者背后,都有一百家不成功的。

所以我经常说创业成功是偶然,创业失败是必然。

在这种情况下,绝大多数创新的想法一定是失败,最后都是屡败屡战,从来没有创新点子一下就成功了。

但是我们每个人,如果你今天出去创业,做一个必然失败的同学,你身边的同学敢追随你吗?

你说你来做我的CEO,我女朋友做CFO,大家一定会畅谈成功之后你怎么样怎么样,我怎么样怎么样。

但是如果你说我们这次创业可能失败,而且失败的概率高达99%,可能你自己都没有信心了,为什么?

因为我们中国的文化,我们是害怕失败的,我们过于崇尚成功,我们对于成功的公司过于顶礼膜拜,对于失败的人我们比较鄙视。

所以每个人的内心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会受一元价值观的影响,就是成王败寇。

如果是这样的文化,坦率的说,谁还敢真正去创新呢?

因为创新意味着你要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所以你就理解为什么在中国互联网里真正的创新很少,大家更喜欢抄袭,更喜欢把美国的模式抄袭过来。

  我曾经有幸登上南极大陆,跟帝企鹅讨论,我说你们为什么老是喜欢抄别人呢?

因为他们特别客气,他们说任何事情让同学们先走,你们先走你们的路,如果你们没有走成,那就证明你们傻了。

如果你们走成了,他们比你们更有资源,更有优势,他们就直接半路截杀,让你们无路可走。

我就问他们,你们这么有钱,应该像谷歌一样,做点探索性的事,做点与众不同的事情,哪怕失败,比如谷歌还搞无人驾驶汽车,我估计那个地方在北京也不一定玩得转。

美国老有民间公司发射火箭上天,但是帝企鹅老大语重心长的拍着我肩膀说,小周,探索这个风险太大,我们这么大一个公司,我们不可能失败的,我们失败多丢人,所以失败的事情还是让小公司做,我们要稳健的策略,等大家探索差不多,我们比人钱多那么多,我们有那么多人,我们照着做一个,实在不行挖他们人,再不行把他们买断。

所以大家理解,为什么在中国互联网里有钱有时的土豪也不想创新,不是人品问题,我也理解,他们也害怕失败。

  中国这种文化,行业里面小家伙出去创业也害怕失败,大家出去跟VC讲东西的时候,跟美国最大的一个不同,我一直讲过去老说中国没有硅谷,原来我们没有VC。

最早我对硅谷有什么幻想?

硅谷有很多树,树上有很多VC,摇一摇很多硅谷就掉下来了。

但是今天中国的VC比创业者,做VC都在做秀,让自己更出名,要不然拿不到案子。

我们不缺钱,但是为什么没有产生中国的硅谷呢?

我们在中国看创业者,也者都要努力的证明我这个项目被别人证明,美国某某公司搞过,其他什么公司搞过,所以证明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想法,证明这个想法比较靠谱。

但是在美国,哪怕业务有点接近,每个人都声嘶力竭证明说我是与众不同的,我跟他不一样。

比如最近出来一个月后即焚,每个人都要觉得自己的存在感,我们这边是我们跟人一样所以我有存在感,而美国那边是因为我跟人不一样,我特立独行,所以才有存在感。

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跟人一样呢?

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什么?

在中国能够考上大学,都是应试教育成功的幸存者,包括我在内,我觉得我应试教育还凑合。

在幼儿园的时候我们的想法跟大家不一样,后来老师训斥我们。

中学到大学,我们成功改造成,如果老师说一个问题我们都不能表达。

包括我们社会的价值观也不是多元的,都是一元的价值。

我们可能不太认同少数异端的思想,我们觉得如果这个人思想跟绝大多数人不一样,我们就觉得他是另类。

其实这个跟害怕失败是结合在一起的。

  所以当你幻想要创新的时候,你没有这种勇气?

当所有人都说你不会成功的,当所有人认为你不被看好的时候,你心里有没有这种坚强的内心,使得你坚信自己能够坚持走下去。

今天所有的成功公司,成功之后都是冰山上的一角,它露出水面,然后反向做推理,根据他成功反向推理总结一个模式,这种成功学一点意义都没有,你照着它学根本学不到。

所有成功的公司在刚起步的时候,你发现绝大多数公司都是非主流,都不是最火热的东西,都是不被人看好的东西,他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两点,第一,因为绝大多数人不看好,所以没有太多人跟他们竞争,他们坚持做下来了。

第二,他们屡败屡战坚持到底。

所以成功确实偶然,但是如果你非要给成功总结一个必然,那么成功是熬出来的。

据说越南战争的时候,我们国家支援越南,越南有一段被法国人、美国人打的很难受,中国一个著名战士叫林彪,说有什么方法以弱胜强。

林彪说了一个字,就是熬。

我认为这是很多创新者必然面临的一种痛苦,也是衡量创新者的一个标准。

  我们今天,360免费安全,而且所有杀毒产业都认可这个免费安全模式,今天也有人向360学习,这就是成王败寇,因为360做成功了,上市了,大家就觉得可以听周鸿祎来说什么。

但是在我们当年刚做免费安全的时候,行业是这么看吗?

行业里都认为我们是大傻子,没有这么干的,我们卖了二十年杀毒软件,周鸿祎怎么可能免费呢?

所以同行特别生气,因为我自己不挣钱,还让他们不挣钱,所以他们说周鸿祎就是250,250+110等于360。

他们说上面有文艺青年有普通青年,还有213青年。

所以我们这个行业有很多成功企业家,伟人企业家,教父企业家,普通企业家,文艺企业家,我被归为213企业家。

  回想到当初,确确实实我们做免费杀毒没有人认同,不要说当时对手不理解,我们自己内部很多人也不理解。

因为最早的时候我做免费杀毒之前,当时我也是逼的走投无路,也要挣钱,我创造性的把他们软件卖的很便宜,半年25,全年30,大家一听说谁不买全年。

所以我当年杀毒软件快两个亿。

我当时感觉心理不太对劲,最后我就变成一家平庸的杀毒软件公司,我跟他们挣一样的钱,一年挣几个亿,没有未来,所以我一定要做跟他们不一样的东西。

别人很贵,卖100多、200多,我做的很便宜,但是这还远远没有到极致,因为到极致才能天生颠覆式创新。

所以我决定免费,我一说免费,我的投资人跟我急了,通过免费弄来用户,编译卖杀毒软件,我的投资人,有人要在董事会大打出手,有人快要跪下来说再晚半年免费就可以把公司上市,上市以后我们把股票一抛你爱干什么干什么。

所以我跟大家讲,你要做与众不同的事情,这种压力是很大的。

  我还可以再透露一个秘密,最早的时候,我在进这个行业之前,我进这个行业完全是被迫的,我当时一门心思想做社区搜索,当时觉得安全这个想法特别好,我当南极大陆和到北方森林看见省长公司,见了企鹅公司,我把360安全卫士想法告诉他们,他们觉得周鸿祎你很2,杀毒软件这个混水怎么能趟呢,他们不觉得免费杀毒是好主意。

所以大家知道为什么360走到今天?

因为我开始做的事这帮人看不懂。

如果他们一开始看懂,一开始周鸿祎就敲锣打鼓的说免费杀毒是未来之道,所有行业媒体都跟进说周鸿祎太有才了,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是革命的灯塔,所有人都一致异口同声认为免费安全代表中国互联网的未来,我告诉大家,今天我就不知道到哪去了,因为巨头们一样发疯一样冲进来。

最近大家看互联网金融多热,但是反过来说,中国互联网是不是挺没创意的?

热了一阵互联网金融,所有人比自己的流量,没有什么创新。

最后互联网金融是你们玩的事吗?

可能没有机会,最后就是比谁的体量大。

所以我庆幸说,正因为巨头看不懂你干的事情,所以给了我们三年成长时间。

你再看YY成功了,最早的时候巨头看得上它吗?

可能看不上。

我们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无论是快多还是迅雷。

  你刚开始做的事,自己看不懂都没关系,最好让巨头也看不懂这才叫创新。

如果所有人都看懂了,这事真的就不是你的机会。

反过来说,我今天跑到这来说半天,如果当你做选择的时候,你有这种勇气做一个少数派吗?

你会因为有些人不理解你而放弃自己内心的追求吗?

或者说,你会因为惧怕失败而选择一个更加安稳的人生吗?

如果这些答案是的,我们就不要谈创新,因为中国互联网也好,中国社会也好,如果年纪大的,年纪小的,我们每个人内心的看法就代表我们社会的文化,我们的价值取向都是害怕失败,都要做主流,都是这样的话,我觉得没有人敢于创新。

我也听说前两天国考,很多年轻人,一方面最嘴上创新,一方面择业的时候都要考公务员。

当然我不是说公务员不好,大家找工作可能投简历更愿意投给大的国企、名企,如果选择互联网公司也是选择大的公司,我觉得这种价值观是有问题的。

如果你真的要想去创业,你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到创业公司去学习如何创业呢?

你总应该学会承担一些风险,承担一些变化。

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别人有这种心理,我自己要保守,那我们每个人都这么想,整个社会土壤不会成为硅谷那样的土壤,它不会支持创新。

即使我们有在多优秀的年轻人,有在多好的创新种子,这个土壤不支持,中国永远出不来乔布斯。

  所以我觉得在中国做创新,很多事情不是我一个人在这鼓噪,我觉得是每个人应该去想的,你们应该支持什么样的价值观,你们应该反对什么样的价值观。

你也可以不喜欢用我的产品,你也可以不喜欢我这个人这种做派,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支持,在中国应该鼓励年轻人更多的去尝试,甚至尝试那些看起来困难的事。

  我自己还有一个感悟,在中国我看很多案子,我也经常去参加各种创业大赛,我也经常收到很多商业计划书,你们很多人也在写商业计划书,我有一个感觉,我看到的东西在国内,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这太合理了,所以太普通了,没有让人感觉被踢了一脚,或者被打了一拳的感觉。

我去以色列,我去硅谷,我见到很年轻的创业者,他们的案子可能是不成功的,但是我很愿意去,我甚至觉得学到一些东西。

因为很多项目让你感觉,它怎么能这么想呢,匪夷所思,我都不说奇思妙想,有些真是奇奇怪怪的想法,但是你不得不佩服人家敢这么想。

有时候我自己总结,360一路走过来,可能也是我们有意无意,每次想的跟别人都不太一样。

  06年我们为什么进入安全行业?

特别简单,06年的时候中国互联网出了一家公司洁身自好,网易是一家有态度的公司,洁身自好,除了它,今天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国互联网首富、二富、三富,他们屁股都不干净,他们都在做流氓软件,都在做各种各样的插件,有的人浏览器被人插了六个东西,一开电脑五六个窗口弹出来。

咱们不谈道德上的问题,我们是追随大家也成为流氓软件的一员?

还是对他们说NO,然后把他们都干掉?

所以我们选择与众不同,我们做一个反流氓工具,叫360,不管这个流氓软件是谁干的,不管你后台是谁,我们就把你干掉。

干掉的结果是惨重的,用户很欢迎,同行很愤怒,然后就把我骂的狗血喷头。

中国有一个古话,干什么别干断人财路的时候,但是每次与众不同的时候都不小心把人财路断了。

  当08、09年的时候当所有人油水很肥,我们是继续追随他们也充当卖杀毒软件的一员每年挣点钱?

还是我们跟他们与众不同,他们收费我们免费,他们把软件做的复杂,我们把软件做的简单,他们把软件做的基于简单的特征码所扫描,而我们做成云端大数据的判断,我们选择后者。

结果也是惨重的,我们赢得了几亿用户,但是从此之后,做流氓软件、木马病毒的算黑色,白道上的同行也对我们诅咒和咒诅。

包括我们做搜索,本来挺好的事,为什么遭到熊掌重击呢?

也很简单,中国搜索引擎自打狗熊垄断之后,大家没有选择只能用狗熊他们家东西。

这里有很多虚假医疗广告,只要花更多钱就可以排到前面。

所以为什么在电线干刷老军医治病,他们都到搜索引擎去了。

一年光虚假医疗产业给搜索引擎贡献的收入占30%,甚至更高。

  我们做搜索,我们有浏览器,我们有渠道,可以拿到份额,但是我们也有一个选择,我今天谈的选择不从道德谈,就从创新的角度谈,巨头这么做,你要跟它反着来,就不挣这个钱,如果我挣这个钱,跟你在一个境界,一个档次,一路货色,我又没有你干的时间早,又没有你流量大,又没有你们有钱有势,我凭什么跟土豪玩?

我们要打土豪分田地,玩的就是心跳。

所以他们广告放的多,我们广告放的少。

他们故意把广告混在一起,我们要分开。

他们接医疗广告,我们坚决不做。

有一个事我很生气,有一个人是清华名人,经常有人说自己是清纯学子,我一看每年的收入,他做搜索,60%收入来自医疗广告。

我觉得这种人不配说是清华校友。

  其实创业和创新面临几个挑战,最主要的还是能不能遇到与众不同,能不能敢于面对失败,包括失败能不能屡败屡战,这是对创业者基本的要求。

也就是说你要创业,你应该扪心自问,我能不能做到这些。

有的时候一个人创业成功,一个人敢于创新,拼的不是智商IQ,情商当然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勇气,或者说胆量。

  在中国互联网里还有一个特点,中国互联网经过二十年发展,确实快速形成了几个巨头垄断行业,有的人垄断用户,有的人垄断流量,这种垄断随着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大,垄断越来越强,而且这种全业务的垄断,围绕业务为核心,通过自己的市场支配度,不断把各种业务捆绑,所以你发现中国互联网公司做到最后大家都没有特点,什么业务都做,全产品。

这样一种垄断情况对我们创业者危害非常大。

一方面打官司行不行?

其实打官司可能也不行,中国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