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7215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行政管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docx

《行政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行政管理.docx

行政管理

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谈我国转型时期生态型政府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学生姓名:

荣星

学号:

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

行政管理

 

中国·大庆

2014年5月

摘要

近些年来,我国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导致生态危机日益加深。

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发挥主要作用。

为此,政府必须积极转变治理思维和治理方式,推行生态行政价值理念,突破现有的治理模式的束缚,积极建构生态型政府。

本文首先阐释了生态型政府的内涵和基本特征,进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国建设生态型政府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生态型政府;困境分析;治理对策

 

Abstract

Content:

Inrecentyears,China'secologicalenvironmentisdeteriorating,resultinginecologicalcrisisdeepens.Intheprocessofecologicalenvironmentprotection,thegovernmentshouldbearthemainresponsibility,playamajorrole.Therefore,thegovernmentmustactivelychangemanagementthinkingandmodeofgovernance,promotingvalueideaofecologicaladministration,breakthroughtheexistingmanagementpatternthefetter,toconstructanecologicalgovernment.Thispaperfirstexplainstheconnotationofecologicalgovernmentanditsbasiccharacteristics,thenthetheorywithpractice,analyzesthecurrentpredicamentofconstructionofecotypegovernmentinChinafacenew,thepaperputsforwardseveralsuggestions.

Keywords:

ecologicalgovernment;analysisofdilemma;Governmentcountermeasure

 

目录

1生态型政府的内涵及基本特征1

1.1生态型政府的内涵1

1.2生态型政府的基本特征2

2我国生态型政府建设的困境4

2.1政府本身缺乏生态管理理念4

2.2部门管理分散,生态政策整体性不强4

2.3缺少科学参与机制,环境工作缺乏透明度5

2.4政绩评估体系失当5

3我国建设生态型政府的路径6

3.1强化政府的生态价值理念6

3.2推行政府部门责任制,加强生态工作统筹管理6

3.3设立专家咨询系统,加强社会舆论监督7

3.4积极推行绿色政绩考核体系7

4结语9

参考文献10

致谢11

 

近些年来,我国的环境日益恶化,导致生态危机日益加深。

保护环境,解决生态危机已刻不容缓,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早已被提到政府日程上来。

在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政府应承担主要的责任,发挥主要作用。

为此,政府必须积极转变治理思维和治理方式,推行生态行政价值理念,突破现有的治理模式的束缚,积极建构生态型政府。

1生态型政府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1.1生态型政府的内涵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生态学家雷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的出版,引发了人类对生态问题的反思,开启了一场有着深刻影响的生态运动,并不断在世界范围内蔓延。

在上世纪90年代,加拿大、美国、英国等便纷纷开始研究绿色政府,并运用到实践领域。

高小平是国内率先展开生态型政府研究工作的学者,2004年他写成《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行政管理》,从行政管理角度对政府的生态行政管理做了探索性的研究,指出:

“所谓生态行政管理,是指政府按照统筹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遵循生态规律与经济社会规律,依法行使对生态环境的管理权力,全面确立政府加强生态建设、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生态安全的职能,并实施综合管理的行政行为。

”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黄爱宝教授首次提出“生态型政府”一词,由此引发了国内学界研究生态型政府的热潮。

目前,有关生态型政府的研究非常多,观点繁杂。

经过研究总结,我们发现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生态型政府是政府自身行为的生态化建设,政府自身组织的生态化发展,如采取措施降低行政成本、节约行政开支,避免机构臃肿,减少贪污腐化等现象。

另一种观点认为生态型政府就是政府的生态管理。

本文主要研究生态型政府的第二种观点,即作为生态型管理角度下的政府,侧重生态优先的价值取向和政府的生态行政管理职能,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的政府。

学界持该种观点的学者很多,其中黄爱宝教授的阐述最具有代表性。

他认为:

“所谓生态型政府,就是指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作为其基本目标,将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促进自然生态平衡作为其基本职能,并将这种目标与职能贯穿到政府制度、行为、能力和政府文化等诸方面之中的政府”,其最终的目的就是“致力于追求实现人与自然的自然性和谐的政府,或者说是以保护与恢复自然生态平衡为根本目标与基本职能的政府。

”此外,国内青年学者熊小青对生态型政府内涵的阐述更是简单明了,认为“所谓生态型政府,从最一般意义上讲,是指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把生态和环境问题作为当地政府的基本问题或重要问题来对待,把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和持续开发利用与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生态型政府的界定并不复杂,其本质就是倡导生态优先的,实现生态良性发展的政府。

该政府通过实施社会管理职能,以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2生态型政府的基本特征

从生态型政府的内涵阐释中,我们概括出它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不仅方便我们区分与以往政府的不同,而且有助于加强我们的全面认识,提供其建设的现实途径。

具体而言,生态型政府的五个基本特征如下。

第一,根本价值取向是生态优先。

我们以往的政府建设过于注重经济速度,忽视生态建设,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现象,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而生态型政府与以往政府不同,它更加注重生态的良性发展,更加注重人们的根本切实利益,维护长久的持续性发展,最终以造福人类。

该理念认为:

“政府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对自然负有保障与维护的责任,它通过行政、法律、经济与技术等多种手段对人类在自然中的行为加以干预、约束与引导,以保证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和对自然的永续利用。

”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来讲,在价值取向上坚持生态效益优先于经济效益,有利于实现的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目标。

第二,基本职能是生态管理。

“所谓生态管理是指一种既要考虑人类自身的各种需求,又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的生态价值,从根本上协调人与自然之问的关系,最终实现包括人在内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与健康的管理;在传统的政府管理中,政府在决策的过程中往往只考虑到短期的经济利益或局部的生态利益;也就是说以往的行政管理是“非生态”甚至某些方面是“反生态"的”。

如果政府在平时的管理过程中,慎重于考虑长远社会效益及全局生态效益,将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由此可见,该政府的实践须秉持生态的管理职能。

第三,根本宗旨是生态服务。

“当代政府的改革指向是要使政府从权威型走向服务型与治理型和人本型。

”生态环境服务在实质上是政府提供的一种公共物品,是政府服务宗旨的一种体现。

该政府应时刻坚守生态安全保障的责任,积极履行提供生态服务的义务。

只有将该政府的目标定性为服务,才能实现从生态的管制到生态的治理,促进人文关怀型的政府管理方式的实现。

第四,显著特征是综合协调性。

生态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生态系统内部、人与自然间的关系;致力于追求其间的各个元素的和谐、融洽,它的管理机制就必然要具有系统协调性的特征和作用。

第五,政府在政策制定中重视问询专家建议。

在生态型政府建设中问询专家意见,参考专家研究成果价值,将成为制定政策的重要依据,这也是与以往政府显著不同的地方。

同时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发展正延伸向众多领域,政府管理体制更关系到诸多的不同种类的政府部门,所以其决策机制更需要广泛的生态性咨询辅助,这也是生态型政府构建的内在要求。

 

2我国生态型政府建设的困境

我国生态型政府的建设在理论研究上已初具规模,取得诸多可喜成果,但在实践领域中,生态型政府的建设却滞后于理论研究成果,并未得以普遍有效的实施。

目前政府职能还没有实现向生态管理的转变,在很多地方,政府生态意识淡薄、保护主义严重、管理理念滞后、主观制定环境政策,单纯靠行政强制手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这无疑成为了我国构建“生态型政府”建设的巨大障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政府本身缺乏生态管理理念

在改革开放来的一段时期内,我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主导思想下开展生产建设工作。

这一战略思想要求各级政府及其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要坚持经济建设为主,还要兼顾生态建设、精神文化建设。

但实践生活中,我国政府部门官员却过于重视经济速度而忽视经济质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环境建设。

在这一发展战略下,地方政府很难形成对生态环境的正确认识。

比如在地方官员的招商引资过程中,对于能够带来巨大经济效益,能够提升当地经济的发展速度,能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项目工程,纵使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当地官员仍是愿意对其引进和吸收的。

2.2部门管理分散,生态政策整体性不强

当前,我国虽然在大部制的改革中成立了环境保护部,但在具体实施上,我国环境问题的行政管理,却仍然属于很多部门,而这些部门却不甚相关,不同的生态因素被划分到各类进行分开管理,甚至一致性的因素被分裂为很多琐碎面,这就自然而然的导致了各自为政、相互推诿责任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加强了管理的难度。

“比如说我国对环境问题的管理上,政府的生态管理职能分散在环保、水利、交通、国土等部门,这些部分的职能关系不明确,政策连贯性差;以水资源的行政管理为例,我国地表水开发利用归水利部,地下水归国土资源部,海水归国家海洋局,大气归国家气象局,水污染的防治归国家环保总局,城市和工业用水归建设部门,农林牧渔业供水归农业部和国家林业局;这种九龙治水”的局面把环保部门“统一监督管理”的功能肢解和架空,难以起到综合协调治理的效果。

此外,我国政府生态方面的管理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比如受地方政府横向层次上干预的影响,更使部门之间的某一问题的政策完整性受到破坏,弱化了政府的管理的效力,导致了政府对环境管理局面的失控。

2.3缺少科学参与机制,环境工作缺乏透明度

我国的生态管理事务,大都是由政府主导的,在管理理念上,主要强调政府对环境的管理,重行政化手段而且各群体间沟通交流合作,管理生态性事务的服务性较差;在具体实践层面上,一般采取单向管理,存在公开性差,政务不透明的现象,缺少切实有效的监督制约。

尤其是在基层政府的生态管理中,这种情况尤为突出。

比如说地方夏季麦田秸秆回收利用的工作问题上,县区环保局试图通过回收秸秆的方法,来避免燃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而实行起来往往捉襟见肘,收效甚微。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问题恰恰出在环保工作的执行环节上。

普通百姓一般倾向于在村里张贴公告,工作人员下乡现场宣讲等直观的信息告知方式,而县区环保局一般倾向网络公布环保政策的方式,导致百姓对于环保工作的具体工作流程、处理方式、财务使用情况了解不足,无法有效参与监督环保工作。

同时在处理秸秆过程中又无专门人员指导,百姓只得通过焚烧的方式处理农作物秸秆,造成了环境污染。

2.4政绩评估体系失当

在长期的经济建设中,我国政府曾一度盲目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质量和客观生态效益,评价地方业绩时,人为的以GDP的增长指标象征地方发展程度,忽视了生态指标的考核。

正如我们所见的那样,政绩评估指标的设置,大都停留在对经济指标的设定,缺乏对社会生态效益指标的人文关怀。

比如对地方领导干部政绩优劣的考核问题上,如果考核的指标不能摆脱唯GDP主导观念的影响,那么该官员就可能会以占用耕地、湖泊、森林等资源的代价去谋求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这样无疑就会加剧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

 

3我国建设生态型政府的路径

我国目前正处于由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社会转变时期,面临新的生态环境形势压力,急需政府改善治理模式,适应新的实践形势的需要,以解决生态困境,谋求切实可行的出路。

由此它的构建已势在必行,并应综合各种方法有序展开并进行这一艰难而伟大的工程,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3.1强化政府的生态价值理念

政府应提高生态意识,尊重生态环境的潜在价值,坚持生态优先的价值取向。

反思以往的发展观念,我们不难发现其利弊所在,它的成功之处在于推动了经济发展,弊端在于浪费了大量宝贵的生态资源,没有考虑好生态持续性的利用价值,致使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阻碍了经济更好的发展,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行政机关应该切实站在生态保护的角度,积极宣传生态优先的价值理念对经济永续发展、人民自身利益维护、生态保障的积极性作用;只有坚持生态环境效益优先的政府,才是一个具有远大与高度人文关怀精神的政府,是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政府。

构建生态型政府应坚持生态效益优先的根本价值取向。

具体实行上,首先,政府要积极推行绿色的消费方式,从自身做起,节约政务费用开支,减少资源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浪费。

其次,政府可把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与法律政策等基础知识一起列入到国考、省考中,列入行政人员的绩效考核中。

最后,政府要加强生态的保护、环境的治理、资源的利用等领域的制度建设,制定科学规范的指导政策,并予以实践。

3.2推行政府部门责任制,加强生态工作统筹管理

在政府管理的实践中,出现功能分散,策略规划缺少系统性等问题,为解决此类问题,应纠正政府干预失灵的弊端,加强部门责任制度建设。

政府相关部门可通过完善地方性法规与地方行政规章的方式,来加强公共建筑、交通安全、高耗能产品等切实关系生态环境的重点领域的立法执法力度。

同时,及时制定部门资源的消耗定额和考核办法,并设立和完善能源节省的赏罚制度。

其次设立并优化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制度,避免单向管理出现的治理弊端。

再次,政府部门在决策前,要本着顾及生态环境承载力与生态保护需要的原则,进行深入实地的详细考察,组织严谨的论证和评估,形成科学决策。

可采用对环境保护工作一票否决制的方法,增强管理部门行政人员的危机意识,以便减少重大决策失误而导致生态破坏事件的发生的概率。

例如在太湖问题的治理工作上,我们就可以印证生态工作统筹管理的重要性。

在上世纪末期,江苏省就已经制定太湖的治理规划,形成了对太湖20年的治理思路。

但从实际落实情况来看,收效甚微。

因为太湖的污染问题,涉及苏州、无锡、常州三个地级市和浙江的部分地区,在治理过程中,各自之间缺乏整体性思路,各地治理方案不一,缺乏统一步调,实施起来自然各自为政,混乱不堪。

如果在治理过程中,能统筹好全局生态治理工作,处理好环保各部门的关系、环保部门和其他部门的关系、各地域生态保护的关系,我相信其治理自然事半功倍。

3.3设立专家咨询系统,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政府应深入并细化生态服务职能,逐步完善政府新型职能体系。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公众比任何时候都关注政府行为。

”管理者自身知识水平、阅历经验、认识程度的不同,导致在生态科学性管理方面的认识偏差,容易诱发一定程度上的治理问题,而专家咨询系统的建立恰恰可以弥补管理者自身的不足,所以政府应当加大对生态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发挥专家的智囊团作用,使决策更加趋于科学化、理性化。

此外,还应积极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维护我们的生态权益。

可利用社会舆论相对于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外的独立性、公开性等优势以发挥其监督作用,纠正生态管理工作中的错误,更好地促进生态型政府建设。

一方面,社会舆论可以对生态危机中政府的处理方法、所取得的进展,事后的修复工作,发布客观的报道,及时反馈给公众,维护群众的知情权。

另一方面,公众可以通过媒体的报道,了解生态政府的建设工作,对实际工作中的“不作为”等现象进行舆论监督,影响政府决策的制定和实施。

3.4积极推行绿色政绩考核体系

从过度谋求增长速度到提倡绿色的政绩考查核实机制方向转变,是政府生态化建设的价值所在。

政府的根本宗旨是其行动的着眼点与落脚点,政府的行政的思想与绩效理念则规定着政府的发展趋势。

我们构建生态型政府,应优先坚持生态价值的准则,当面临着经济与生态的矛盾时,政府必须首先考虑生态的价值,维护生态的利益,阻止破环生态环境的不当行为,以维护生态的稳定发展。

政府要切实实施绿色的生态考核制度,对于绩效的评价,应摒弃传统的追求增长速度的政绩观,并向追求持续和谐的理念转化。

实施绿色的考核体制,将经济速度和生态保护工作联系起来,使用通过可监察的方式与官员的治理功绩联系起来。

具体而言,就是遵循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逐步完善政府干部的政绩考核制度与评价标准,逐步把有关生态保护的法律、环境优劣的地步、百姓认可的程度等关系生态绩效的衡量标准吸收到对机关、行政人员的考评模块中,以建成有效实用的考评机制。

政府通过引领政绩考查核实的导向作用、引领经济良性发展指南作用,使得各领导班子在加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格外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

 

4结语

从根本目标上看,政府谋求发展与生态建设其实是一致的,并不是对立的,政府保障生态权益的同时依然可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然而在现实中,政府部门在制定环境政策时过于重视经济GDP数据,忽视生态的价值因素,致使中国面临着比其他国家更严重的环境问题。

生态危机引起的各种问题,不仅仅需要依靠科技手段来解决,更需要依靠市场规律、法律作用,做出整体的,全面的规划治理,即政府需要整合各方面资源,制定合理的公共政策,实施科学的方案,进行有效的公共管理,才能解决生态问题带来的祸患。

它的建设是其治理范式的创新,遵循了社会发展规律,切合了经济建设规律,不仅需要学术上的塑造,更需要政府锲而不舍的实践支撑。

参考文献

[1]高小平.政府生态管理[M].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郑易生.中国环境与发展综论:

从部门模式走向综合模式[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高小平.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行政管理[J].中国行政管理,2004(5).

[4]黄爱宝.生态政府建构与生态市场培育关系[J].南京大学学报,2007

(2).

[5]黄爱宝.生态型政府初探[J].南京社会科学,2006(6).

[6]熊小青,朱昌彻.建立红三角生态政府的一点思考——浅谈红三角经济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J].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7]莫光财,钟发滔.代际公平视阔下的生态型政府构建[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1).

[8]王彬彬,刘祖云.解读生态型政府:

提出、意旨及其价值[J].晋阳学刊,2008(4).

[9]周霞.和谐社会:

公共行政的价值指向与变革逻辑[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党报,2006(3).

[10]王彬彬、朱益芳.略论生态型政府之构建——基于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研究[J].西安外事学报,2008

(1).

[11]陈世香.行政的生态系统分析及其对机构改革的启示[J].探索,1998(3).

[12]汤燕.我国构建生态型政府的路径选择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13]郑小叶.生态文明目标下的生态型政府建设研究[D].燕山大学,2009.

[14]颜添增.我国政府生态职能探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0.

[15]张雪红.论我国生态政治下的政府重塑[D].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2010.

[16]许艺豪.两型社会背景下的生态型政府构建[D].湖南大学,2010.

[17]R.S.Hartman.Thecostofairpollutionabatement.AppliedEconomics,l997.

 

致谢

本文前后历时两月有余,先后经过近一月的查找资料,一月多的写作,在我的导师王秀芬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指导下,经过多次修改,商定探讨,终于写成。

在此由衷的感谢王秀芬老师辛勤的教育和栽培,使我认识到了不足,改正了错误,收获了知识。

在多次的写作中,一次次的学到了新的知识,锻炼了自己,我相信这将是人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另外,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经历中,人文学院政行系付金柱、胡国利、陈丽、朱宝泉和魏新丽等老师对我人生提供了诸多帮助,在学术讲解、人生哲理给予了较大启发,在此感谢各位老师;同时感谢在此次论文写作中给我提供英语帮助的哈师大石明慧同学,让我弥补了英语翻译的不足;感谢在大学里所有给我授课,予以帮助,给予关怀的老师;感谢与我一路走来的各位同学们,一起奋斗的伙伴们。

在大学四年成长的路途上,有付出,有收获,有成功,有失败,有快乐,有悲伤。

在四年的学习生涯里,值得骄傲的是:

经过自身刻苦学习,取得了优秀成绩,获得了诸多荣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为大家的实践服务中,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带领着10政行多次取得了可喜成绩,两度获得校里的优良学风班,获得院校的认可和表彰。

当然也有很多后悔的地方,在整个大学时光中,没能自由的发展特长提升自己,没能在此宝贵的时光里孜孜求学以丰富学识,没有认真的思考社会人生等诸多问题。

最后希望大家在日后的工作、学习、成长生涯中获得快乐,收获成功,实现梦想;祝福大家都能谱写出属于自己的美好人生,活出真正的自我,那样多年以后回忆过去才不会有所遗憾。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成人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成绩单

院系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专业

政治学与行政学

入学时间

2010年9月

学号

20104054001

学生姓名

班级

2010

周数

24

起止日期

2013.9.10-

2014.5.10

指导教师

职称

讲师

论文(设计)题目

浅谈我国转型时期生态型政府建设的困境及对策

该学生论文以生态型政府为研究对象,阐释了生态型政府的内涵和基本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建设生态型政府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建议。

选题立意围绕当代政治研究的热点问题,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文章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对几个问题的论述也比较清晰。

论文整体略显空泛,应当将研究内容具体化,使论证更显充分。

论文写作整体质量较好,符合论文写作和答辩要求,同意参加论文答辩。

建议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建议成绩

评阅人签名

年月日

答辩与评分

 

综合成绩

答辩小组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备注:

本成绩单一式二份,一份装订在毕业论文(设计)中,一份入学生学籍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