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7372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33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5页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5页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2 21届高三历史三一设计第9辑(1)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B. 促使官员选拔标准发生变化

C. 有助于儒家文化的传播

D. 为统治阶层培养治国人才

4. 春秋战国以后,一向被称为南蛮的楚国日益强大0

它在问鼎中原、争霸诸侯的过程中与北方各国频繁接触,孕育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和楚辞这样异彩纷呈的伟大诗篇0材料表明 ( )

A. 楚辞具有南北文化融合的痕迹

B. 楚辞改变了中国南北文化走向

C. 文化发展离不开各地域的融合

D. 浪漫主义是楚国文化的主旋律

5. 秦朝时,王绢、冯去疾、李斯官至丞相,为百官之长,

但他们三人都没有爵位,建成侯赵亥、武信侯冯毋择、东陵侯召平,均有爵位而不见官职的记载0材料反映出秦朝 ( )

A. 官爵制度开始出现变革

B. 已经废弃世卿世禄制度

C. 有意淡化以爵授官制度

D. 官僚政治体制基本形成

6. 西汉时期,今辽宁、甘肃、四川等省份以及更远的一

些地方都有铲、锄、镰、牌等铁制农具,而且铁犁牌数量很多,但宽窄大小都不一0这一现象表明( )

A. 各地因地制宜发展犁耕技术

B. 政府政策推动了手工业发展

C. 中原文明在向偏远地区扩展

D. 各地经济技术缺乏互动交流

7. 刘邦称赞其谋士张良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

之外”;

杜甫称赞诸葛亮“三分割据纤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材料表明古代中国的数学 ( )

A. 植根于悠久的历史传统

B. 与军事具有密切联系

C. 对战争成败有决定作用

D. 助推了战争形态的改变

8. 古代农业科技著作《齐民要术》认为,在潮湿温暖的

低地种谷子,要选用茎秆柔弱、生长茂盛的,在风大霜重的山地种谷子要选茎秆坚实的0材料强调了农业生产要 ( )

A.顺其自然 B.善于观察

C.积累经验 D.因地制宜

9. 唐御史中丞宋璟,常常在朝堂之上评论朝廷得失,为

幸臣所不容,武后曾先后三次敕璟外任,璟以“御史中丞非军国大事不当出使,恐不乖朝廷故事,请不奉制”。

对此,武后亦无可奈何0这说明( )

A.监察权具有独立性B.女性执政受到质疑C.御史制度存在弊端D.专制皇权遭到削弱

10. 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孝宗皇帝写《原道论》,提

倡“以佛修心,以老治身,以儒治世这一论断意在说明儒、释、道三教 ( )

A.难以和谐共存 B.社会功能相同

C.具有互补关系 D.逐渐以儒为主

11. 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

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0这表明元朝 (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12. 《授时历》以无中气之月为闰月,正式废除了古代的

上元积年,而截取近世任意一年为历元0材料反映出《授时历》 ( )

A. 是当时较为成熟的历法

B. 在世界上具有领先地位

C. 旨在服务农业生产

D. 打破了古代制历的习惯

13.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还路过了宝象、乌鸡等九个

妖怪横行的人间国家,这里“文也不贤,武也不良,国君也不是有道”,但这些妖怪都被孙悟空一一降服0由材料可知,该小说所蕴含的政治理想是( )

A. 严刑峻法,惩恶扬善

B. 趋利避害,顺势而为

C. 超然物外,消极避世

D. 正本清源,匡国救民

14. 《大明律》规定:

凡诸衙门官吏,若与内官及近侍人

员,互相交结,泄漏事情,金缘作弊……皆斩,妻子流二千里0材料反映出明朝 ( )

A. 保密措施存在明显隐患

B. 有意防范各种势力弄权

C. 宦官已在威胁君主权力

D. 行政制度出现重大变革

15. 明初,朱元璋曾谕户部:

国家赋税已有定制,搏节用

度,自有余饶0轻福抑末,使得尽力农桑,自然家给人足0嘉靖九年(1530年),又将赋役名目统一后折银征收,减少征收环节,使各级官吏难以巧立名目渔利。

这些举措的目的是 ( )

A. 限制苛扰以促进农业发展

B. 适应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

C. 减轻贫困以缓和社会矛盾

D. 增强中央政府财政实力

16. 在明清时期,湖州蚕农有一种独特的植桑技术,他们为了使桑树长得更好,在桑树长到七八尺时,便将桑树顶枝剪断,使其不再长高,而是横向发展,长出更多的桑叶0材料可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湖州

()

A. 适应了丝织业商品化趋势

B. 具有相对发达的丝织技术

C. 拥有较优秀的丝织品原料

D. 女性经济地位在逐步提升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0

材料一道教的最高宗教目标就是在现实社会中肉体成仙,因而它不得不受封建专制集团的辖制。

孕育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教,王权至上的传统思维方式在其理论中根深蒂固0各种道教理论竭力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与儒家学说有一致性0在中国封建专制主义面前,佛教不得不承认君权高于神权0三国时期,著名僧人康僧会把孟子的仁政学说同佛教的普度众生相联结0东晋高僧慧远亦说:

“如来之与尧孔,发致虽殊,潜相影响,出处诚异,终期则同0”

摘编自鲁湘子《略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内在因素》

材料二在科举入仕的目标失败后,林兆恩开始出入儒、释、道三教之中,形成了自己完整的三教合一思想理论,三一教逐渐形成0三一教的形成及传播协调了儒释道三教对不同问题的诠释,三一教与民间信仰、民俗相结合的方式,使其能够扎根于平民百姓之间0这不仅真正融三教思想为一,也对社会上、下阶层的文化交流起着连接作用,也有利于儒释道三教人士意识到将社会思想理论切实落实到社会生活中,以及信仰实践的重要性0

——摘编自孟依莎《“三教合一”与三一教实践:

林兆恩思想特征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出现佛道文化向儒家文化靠拢的原因0

材料一在现存(唐代)史料中,首先看到的是对关卖土地的禁止性规定:

“诸卖口分田者一亩笞十,二十亩加一等,罪止杖一百;

地还本主,财没不追对此,《唐律疏议》是这样解释的:

"

'

口分田'

谓计口受之,非永业及居住园宅。

”开元时期,(口分田出卖条件)放宽到狭乡迁往宽乡者0永徽年间(650〜655年)只有五品以上的勋官和“家贫卖供葬”的一般百姓才能出卖“永业田”,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则放宽到“流移者也如之正如叶适所言,“方授田之初,其制已自不可久,又许之自卖,民始有契约文书而得以私自卖易

——摘编自柴荣、柴英《唐代土地私有权问题研究》

材料二自雍正推行摊丁入亩后,缙绅地主就不再像以前一样那么容易转嫁或规避赋役负担了;

农村庶民地主和城市商人地主赔纳赋役的顾虑得以消除,他们购关土地的愿望较之以前更加强烈。

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增长和粮食商品化的扩大则提高了土地收益,进一步刺激了人们追求土地的欲望0加之人口繁衍,人均耕地面积直线下降,这一切刺激了地价上涨,土地成为各项生产要素中的紧缺资源0地主、商人或通过高利贷,或乘灾荒饥俺之机,竞相兼并小农土地0

——摘编自葛金芳《中国近世农村经济制度史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代土地政策发生的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教融合

对当时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代土地成为“紧缺资源”的原因0

材料宋太祖时期,禁止公荐,力求考试选人公正客观;

设立特奏名制度以牢笼士人;

殿试制度化,进士成为天子门生提高了读书人的地位0宋太宗时期,伐辽失败后,执政中心发生转移,开始守内虚外,明确以“兴文教,抑武事”为国策;

他在位期间所录取的进士人数,是五代和太祖朝每榜进士的10多倍。

真宗时不仅重用文臣担任文职官员,还采纳孙何的建议,“择儒臣有方略者统兵”,把武臣的势力范围转让给了文臣0仁宗时,40多年录取进士近万人,约为唐朝总数的2倍多0由于国家对文人的重视,士人的道德伦理观开始悄然发生变化,“以天下为己任”和“忠君”意识逐渐成为士人修身的重要内容,“修齐治平”成为文人入仕的终生追求0

摘编自陈二力《北宋重文轻武的国策与文官政治的形成》

历史学习需要从多角度进行把握,这样才能更好地借鉴历史,前事不忘,后事之师0请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角度对北宋政治进行阐释0(阐释须言之有据,史论结合0)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土地兼并的危害0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0

材料一科技文献是科技发展的桥梁,中国古代丰富的科技文献资料促进了古代科技的进一步发展0成书于西汉的《九章算术》主要涉及计算土地面积、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修建税收、兑换率等实际问题0《汉书•律历志》成为后代律历的模板和样板。

东汉王充的《论衡》批判了各种迷信说教,宋代沈括的《梦溪笔谈》涉及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明代的《徐霞客游记》记载了人文地理、民族风俗等宝贵内容0明代《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是中国古医药学、农学、工艺三大领域最高水平的汇编0

摘编自张秀红《中国古代科技文献的内容与特点》

材料二外国人对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极为推崇0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在论述中国发明向西方传播的时候,一口气从A到Z列举了26大项0他毫不夸张地说:

“早些时候,中世纪时代,中国在几乎所有的科学技术领域内,从制图学到化学炸药都遥遥领先于西方0”但是在16世纪以后,中国的科技开始逐渐落后0虽然技术方面也有一定的进步,但始终没有产生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革命0

——摘编自李成刚《中国古代科技的兴衰原因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科技在16世纪以后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启示0

古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并与近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治法律制度有着历史的传承关系0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是西方民主政治的源头0罗马法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近代资产阶级法学的源泉0

\ 7

1. “由于原先的家族被打破,农民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

家族在城邦的代言人来维护其利益,这样一来就迫使他们不得不亲自到雅典城出席公民大会,否则,他们将常常处于一种有权力但又无法行使的尴尬境地0”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改革措施是 ( )

A. 按财产等级分配权力

B. 以行政选区取代血缘部落

C. 全面实行职务津贴制

D. 公民大会向雅典民众开放

2. 古希腊历史学家把雅典比喻成一条没有船长的船,

“当对风浪的恐惧使水手们保有理智时,他们令人钦佩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但当他们的思想不再一致时,结果反而在靠近海岸的地方和在港口里发生了船难作者意在说明雅典 ( )

A. 海洋业的问题复杂

B. 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C. 民主政治存在弊端

D. 民主政体的优越性

3. 下表为雅典城邦法规在公民权问题上的改变,其改

变的目的在于 ( )

时间

内容

公元前451年

只有父母双方都是雅典公民的人才是雅典公民,并禁止雅典人与非雅典人结婚

公元前429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和雅典大瘟疫期间)

只要父母一方是雅典人,且年满

18岁即可成为雅典公民

公元前403年(伯罗奔尼撒战争结束后)

只有父母双方都是公民的人才拥有公民权,一个男性雅典公民和外邦女性结合所生的子女被称为私生子,且当年及此后出生的私生子不应拥有公民权

A. 限制公民的婚姻自由

B. 打破社会的传统秩序

C. 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

D.维护城邦的整体利益

4.雅典法律规定,每年初从每个部落抽选出六百名有资格的公民组成陪审员名单,集体宣誓之后,颁发陪审员身份牌证作为预备陪审员。

审判当日,由临时抽选出来的插票员,将牌证任意插入抽签机。

最后,由执政官用掷骰子的方式选出陪审员0这一规定( )

A. 确保审判结果的公平公正

B. 降低了腐败和作弊的可能性

C. 有效避免了权力误用滥用

D. 体现了小国寡民的优越性

5. 古代希腊社会都推崇沟通技术,一些深谙沟通技术的演说家往往因此被推选为首领。

而一些品质败坏的演说家往往会蛊惑人心破坏民主0这反映出古希腊

A. 直接民主的弊端已充分暴露

B. 美德是城邦民主制度的核心

C. 人品对民主政治有重要影响

D. 民主政治为多数暴政所左右

6. 下面是雅典伯利克里时代经常出现的民主现象图0由此可以推知,当时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之一是

A. 重视直接民主

B. 倡导形式多元

C. 权利真实公正

D. 权利与时俱进

7. 古罗马帝国时期,关于合伙、监护、信托的审判中因

贪污、侵吞、盗用他人财物受处罚者,还有侵害、欺诈、重婚、做虚假宣传等行为者,除判处财产刑、体罚刑外,还将被判定为“不名誉”。

罗马法把“不名誉”规定为一项制度,使受处罚者进行某些行为或从事某种职业的权利被削减0这一制度说明罗马法( )

A. 注重保障个人权利

B. 重视司法的程序化

C. 旨在调解贸易纠纷

D. 维护社会诚信原则

8. 古罗马法律裁判官曾宣告:

“对于任何违反善良风俗

进行聚众侮辱的人或者其所为之事导致了违反善良风俗的侮辱,我给予一个针对他的诉权0”这表明罗马法 ( )

A. 注重法律程序

B. 追求公平正义

C. 保护公民人格

D. 已经十分完善

9. 在万民法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种被视为部分地建立在自然法基础上的“超民族法”,“超民族法”具有比

各个民族当地法之间的冲突更高的权威0它的发展吸收了同罗马国家有贸易关系的其他民族的法律规范0这种“超民族法”产生的背景是 ( )

A. 罗马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

B. 罗马法律持续的改革完善

C. 被征服民族对罗马法的认同

D. 各民族在罗马境内的融合

10. 公元前5世纪中期,罗马保民官坎努利斯提议平民

有权当选执政官,得到平民的热烈拥护,因贵族的执意抵制,改设贵族、平民均可当选的军政官,行使执政官职权0由此可知 ( )

A. 执政官成为贵族平民竞争焦点

B. 贵族与平民在斗争中不断妥协

C. 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在日益激化

D. 执政官在古罗马地位的重要性

11. 依罗马市民法规定,移转所有权仅有当事人的合意和物件的交付,不产生法律效力0相反,如果所有程序和仪式已正确进行完毕,则转让是否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法律并不重视0据此可知,罗马法

A. 具有明显的形式主义特征

B. 注重保护市民的私有财产

C. 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D. 不重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

12.6世纪时,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主张各民族一体遵守的自然法是上帝神意制定的,因此是始终固定不变的013世纪时意大利神学家阿奎那主张自然法和人法都受永恒法的支配,永恒法是上帝的意志力0由此可知 ( )

A. 西方普遍认为自然法是上帝意志的体现

B. 罗马法改变了中世纪欧洲的发展方向

C. 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影响到了法律思想

D. 罗马法的自然法思想蕴含了基督教文化

13.智者学派肯定了认识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揭示了思维与存在的差异,否定了神对政治法律制度、道德风俗等人类社会生活现象的干预,强调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创造作用0由此可知,智者学派 ( )

A. 否定了古希腊人对宗教的信仰

B. 推动了古希腊哲学研究的深化

C. 认识论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D. 开启了古希腊唯物主义之先河

14. 在雅典城邦,智者把教育当作赚钱手段,苏格拉底

却把广场、街头、商店等各个地方当作他施教的场所;

各色人等都是他施教的对象,但却不收学费由此可以推知 (

A. 智者学派阻碍了当时教育的发展

B. 苏格拉底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C. 城邦政府对教育未予以应有的重视

D. 苏格拉底在力纠城邦教育的缺失

15. 普罗泰格拉被视为西方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

驱,他曾经提出:

“城邦起源于人,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0”普罗泰格拉阐述的核心思想是 ( )

A. 阐释了制定城邦法律的基本原则

B. 客观评价了法律对城邦的重要作用

C. 肯定人在城邦体制中的重要地位

D. 强调了城邦是人和法律的有机结合

16. 亚里士多德曾在《政治学》中指出:

“作为团体中的

一员,公民之于城邦就好像水手之于船舶……各司其事的全船水手实际上齐心合力于一个共同的目的,即航行的安全0”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主旨类似的是 (

A. “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B. “所谓平等,就是穷人不占富人的便宜”

C.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D. “最大的荣誉是保卫祖国的荣誉”

1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0

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曾制定了一项特别法令,规定任何公民“当发生内争之时,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失去公民权利”。

政事的决策由参加公民大会的公民群体的意志左右0雅典公民均可通过民主选举成为城邦的公职者,参与城邦事务的管理0选举法规定,已经担任过公职者,在其他公民尚未担任过一次之前,不得连续担任公职0伯利克里宣称:

“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是国家最主要的民主机构,它们分别拥有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古雅典“很少有独立之权

——摘编自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

材料二梭伦将民主因素引入雅典城邦时说,一个统治者最大的光荣是创造一个民众的政府0他相信没有人是值得完全信赖的,因而提出对所有行使权力者的行为实行有警觉的控制。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雅典“政事的最后裁断不是决定于法律而是决定于群众”“以公众决议所宣布的命令代替法律的政体”。

雅典人几乎没有所谓的私人生活,所有的一切都被纳入政治领域中。

而在政治领域的自由,也不是一种个人独享的权利,而是集体的权利压倒个人的权利,以掌权者即“多数人”的宽容为基础。

——摘编自杨珊珊《雅典民主的极端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0

(2)根据材料一、二,简述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弊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对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借鉴之处0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局限性的认识0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智者学派开了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历史先河0同时也应看到,他们更多的是确立了个体的地位,强调个人的权利和价值0虽然他们个体理性、反思理性和对话理性的形式反映了社会文化整合的需要,在理性活动方面为后人提供了范例,但就整体而言,他们没有很好地解决从个别到一般,从特殊上升到普遍的问题。

——摘编自段培君《“人是万物的尺度”的文化阐释——兼论人本主义与理性主义的文化渊源》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0

材料关于古罗马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古罗马政制》《论法律》《法学阶梯》《法律问答集》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0

结合所学知识,就古罗马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

(要求:

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材料二知善才能行善,知恶才能避恶,对善恶的认识和判断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当今社会上所谓“无知者无畏”就印证了苏格拉底“恶是出于无知”这一观点0同时也应指出,从古到今,明知故犯的人有之,以智行恶的人有之,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0在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的同时,也要让道德教育回到生活实践中去0 摘编自赵宇善《对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思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根据材料二,简评苏格拉底“美德即知识”的

观点0

15世纪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世界的第一步,拉开了人类近代文明的大幕0政治制度的确立(英国、德国君主立宪制;

美国、法国民主共和制)、社会经济的转型(两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确立)、思想解放地推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自然科学的进步(经典力学、相对论)、文学艺术的繁荣(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都体现了近代文明的生机和活力。

1.彼特拉克在《歌集》中,以丰富多彩的色调,描绘了其女朋友的形态之美,刻画了自己复杂的思想感情,大胆的歌颂爱情,表达对幸福的渴望。

材料可用来说明人文主义者 ( )

A. 蔑视中世纪的伦理道德

B. 反对中世纪的宗教信仰

C. 渴望得到天主教的宽容

D. 主张来世现世同等重要

2.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的《九十五条论纲》,两周后传遍德国,四周后各种译文传遍了整个西欧。

这主要是因为该文章 ( )

A. 揭露了宗教信仰的虚伪

B. 拉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

C. 抨击了宗教神学的权威

D.表达了普通民众的心声

3.观察启蒙思想家身份或部分成就表,由此可知( )

孟德斯鸠

伏尔泰

笛卡尔

康德

有多篇关于自

研究牛顿的

数学家、物

中年著述均在

然科学的论文

科学成就

理学家

自然科学方面

A. 自然科学在近代地位开始凸显

B. 启蒙运动诱导了科学理论创新

C. 科技革命推动对宗教重新审视

D. 启蒙运动深受科学思维的影响

4.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如果人不用一种普遍的

意志代替他自己个别自私的意志,无论个人还是国家都将不能获得幸福和美德0德国哲学家谢林也讲过,“作为其自我实现的个人的自由在于使他自身与整体一致他们都主张 ( )

A. 个人自由服从国家意志

B. 自由是普世性价值理念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