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3988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1.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docx

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

2016年全国地质勘查成果通报

一、地质勘查投入

2016年我国地质勘查投入延续了近年来的下滑态势,以2012年为拐点,继续下行。

全国地质勘查投入资金247.29亿元,同比减少24.6%。

图12006-2016年全国地质勘查投入对比图

资金来源:

中央财政63.20亿元,占总量的25.6%,同比减少10.6%;地方财政81.82亿元,占总量的33.1%,同比减少14.1%;社会资金102.27亿元,占总量的41.3%,同比减少36.8%。

资金投向:

矿产勘查169.84亿元,占总量的68.7%,同比减少29.3%;基础地质调查34.89亿元,占总量的14.1%,同比减少13.7%;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25.15亿元,占总量的10.2%,同比减少6.2%;地质科技14.19亿元,占总量的5.7%,同比减少15.8%;资料服务与信息化3.22亿元,占总量的1.3%,同比减少10.1%。

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

新疆(56.80亿元)、内蒙古(26.99亿元)、云南(10.30亿元)、甘肃(10.14亿元)、四川(9.45亿元)。

图22016年各省(区、市)地质勘查投入示意图

(一)矿产勘查。

2016年矿产勘查投入资金169.84亿元,同比减少29.3%。

资金来源:

中央财政22.07亿元,占13.0%,同比减少20.5%;地方财政52.93亿元,占31.2%,同比减少12.2%;社会资金94.84亿元,占55.8%,同比减少37.7%。

资金投向:

以金(33.55亿元)、铜(31.29亿元)、铅锌(17.48亿元)、煤(17.47亿元)、铁(10.28亿元)为主,占总投入的64.8%。

与2015年相比,钼、磷、钨、煤、铁、镍、铜等矿种投资降幅较大;铝土矿投资明显增加;稀有、稀土、稀散、石墨、金刚石等战略新兴矿种投资同比大幅增加71.4%。

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

新疆(48.62亿元)、内蒙古(22.03亿元)、云南(7.28亿元)、甘肃(7.17亿元)、陕西(6.57亿元)。

图32016年各省(区、市)矿产勘查投入示意图

实施项目7944项次,同比减少21.6%,其中,新开2775项次,续作5169项次。

完成钻探工作量913万米,同比减少31.0%。

完成钻探工作量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

新疆(162.26万米)、内蒙古(130.29万米)、山东(80.95万米)、云南(42.31万米)、贵州(39.10万米)。

图42016年各省(区、市)钻探工作量示意图

表12016年主要矿种勘查资金投入和钻探工作量完成情况

矿种

资金投入

(亿元)

同比增长

(%)

钻探工作量(万米)

同比增长

(%)

煤炭

17.47

-46.0

99

-52.8

6.81

-15.2

54

7.2

10.28

-41.6

59

-39.2

2.67

-24.1

10

-44.4

31.29

-37.0

150

-35.3

铅锌

17.48

-9.8

111

-19.6

铝土矿

3.2

32.8

33

17.9

0.79

-37.8

2

-75.0

1.28

-46.7

9

-50.0

0.99

-2.9

7

75.0

2.16

-56.3

10

-56.5

33.92

-33.0

207

-28.4

3.78

-19.7

16

-38.5

2.18

-47.3

13

-62.9

石墨

3.3

151.9

11

120.0

钾盐

1.25

-22.4

3

200

稀土

1.24

3.3

3

-40.0

战略

新兴矿产

7.53

71.4

27.7

35.1

备注:

本表统计的战略新兴矿产包括稀有(锂、铍、铌、钽、锆、锶、铷、铯等)、稀土(镧、铈、镨、钕、钷、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等)、稀散(钪、锗、镓、铟、铊、铪、铼、镉、硒、碲等)、石墨、金刚石。

(二)基础地质调查。

投入资金34.89亿元,同比减少13.7%。

资金来源:

中央财政24.96亿元,占71.5%,同比增加1.6%;地方财政9.76亿元,占28.0%,同比减少35.9%;社会资金0.17亿元,占0.5%,同比减少73.4%。

资金投向:

区域地质调查10.93亿元,区域地球物理调查2.90亿元,区域地球化学调查3.21亿元,遥感地质调查1.27亿元,矿产远景调查11.92亿元,海洋地质调查2.84亿元,其他1.82亿元。

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

新疆(5.49亿元)、内蒙古(3.76亿元)、西藏(3.29亿元)、甘肃(1.97亿元)、云南(1.58亿元)。

实施项目1145项次,同比减少5.3%,其中,新开648项次,续作497项次。

(三)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评价。

投入资金25.15亿元,同比减少6.2%。

资金来源:

中央财政9.78亿元,占38.9%,同比减少11.0%;地方财政13.48亿元,占53.6%,同比增加1.0%;社会资金1.89亿元,占7.5%,同比减少23.5%。

资金投向:

水文地质调查9.16亿元,环境地质调查7.63亿元,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5.51亿元,地热资源调查等其他工作2.85亿元。

资金投入排名前5位的省份依次是:

新疆(2.43亿元)、河北(1.88亿元)、山东(1.62亿元)、山西(1.29亿元)、四川(1.18亿元)。

实施项目1067项次,同比减少14.6%,其中,新开862项次,续作205项次。

(四)地质科技。

投入资金14.19亿元,同比减少15.8%。

资金来源:

中央财政3.17亿元,占22.3%,同比减少17.0%;地方财政5.65亿元,占39.8%,同比减少12.0%;社会资金5.37亿元,占37.9%,同比减少18.8%。

资金投向:

地质科学研究6.23亿元,技术方法创新1.21亿元,各类报告编写6.75亿元。

实施项目2146项次,同比减少9.3%,其中,新开1621项次,续作525项次。

(五)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

投入资金3.22亿元,主要是中央财政投入,同比减少10.1%。

二、主要工作进展

(一)探矿权设置情况。

截至2016年底,全国有效期内非油气探矿权共计25569个,较2015年末减少10.0%;登记勘查面积45.88万平方公里,较2015年末减少16.5%。

——从地区分布看:

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探矿权数量最多的5个省份分别是:

新疆4335个,内蒙古3471个,云南2026个,江西1852个,四川1567个,5省(区)探矿权总数占全国的51.9%。

——从矿种分布看:

主要集中在34个重要矿种,探矿权共计21607个,占总数的84.5%。

探矿权数量最多的5个矿种分别是:

金矿5962个,铜矿4984个,铅锌矿3031个,铁矿2425个,煤矿1508个,5个矿种探矿权数量占全国的70.1%。

——从矿类分布看:

主要集中在金属矿,其中有色金属探矿权数量达到10618个,占全国总数的41.6%;贵金属探矿权6628个,占全国总数的26.0%;黑色金属探矿权3107个,占全国总数的12.2%;能源矿产探矿权2268个,占全国总数的8.9%;非金属矿产探矿权2735个,占全国总数的10.7%。

2016年全国共出让非油气探矿权1165个,同比增加22.9%;出让面积27462.27平方千米,同比增加7.2%;出让合同金额109.86亿元,同比增加701.9%,其中招拍挂出让探矿权355个,出让金额7.89亿元。

表2全国勘查许可证个数统计表(截至2016年底)

省份

矿类(个)

合计

能源矿产

黑色金属矿产

有色金属矿产

铂族金属矿产

贵金属矿产

稀有稀散稀土矿产

冶金原料非金属矿产

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

特种非金属

建材及其它非金属

水气矿产

总计

25569

2268

3107

10618

20

6628

193

467

614

129

1394

131

北京

11

10

1

天津

78

77

1

河北

495

15

150

122

173

13

3

2

15

2

山西

116

45

22

26

10

2

1

10

内蒙古

3471

265

429

1694

1

771

12

43

12

3

226

15

辽宁

757

40

153

214

1

200

2

9

8

50

79

1

吉林

780

55

113

135

312

6

6

7

101

45

黑龙江

778

115

27

240

3

312

5

3

8

56

9

上海

江苏

147

75

11

24

5

1

16

1

8

6

浙江

430

44

6

117

66

5

154

2

5

31

安徽

953

65

159

391

201

1

21

9

15

91

福建

378

56

62

68

103

8

23

1

55

2

江西

1852

133

102

770

2

487

44

122

11

6

168

7

山东

897

64

142

55

524

1

8

16

6

81

河南

420

22

78

163

103

2

8

11

1

30

2

湖北

310

33

69

79

51

2

4

52

20

湖南

500

17

57

203

179

2

6

8

9

13

6

广东

581

17

55

355

115

18

4

2

1

10

4

广西

791

11

81

376

1

262

2

1

17

2

36

2

海南

29

7

16

4

1

1

重庆

99

61

15

9

1

1

1

5

1

5

四川

1567

93

153

699

5

447

24

11

84

45

6

贵州

597

139

84

235

1

81

1

39

1

8

8

云南

2026

124

357

1130

4

308

4

3

74

22

西藏

557

5

59

412

65

8

2

2

2

1

1

陕西

715

83

107

229

250

7

2

16

1

16

4

甘肃

907

18

108

254

2

494

8

8

4

10

1

青海

920

31

97

441

301

2

10

35

3

宁夏

72

22

6

3

3

3

31

4

新疆

4335

533

411

2163

788

35

8

198

7

190

2

(二)矿产勘查。

全国新发现矿产地140处,其中,大型41处,中型41处,小型58处。

新发现矿产地数量排名前5位的矿种依次是:

金(12处)、铅锌(11处)、煤(10处)、铁(8处)、铜(7处)。

全国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496处,其中,预查43处,普查157处,详查205处,勘探91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矿产地数量排名前5位的矿种依次是:

煤(71处)、金(67处)、铅锌(56处)、铜(29处)、铁(25处)。

主要矿种新增资源(333及以上)煤204亿吨,铁矿石3.23亿吨,铜47.56万吨,锰矿石0.28亿吨,铝土矿石2.65亿吨,铅锌190.33万吨,钨(WO3)10.79万吨,钼6.17万吨,金235吨,银2430吨,磷矿石5.45亿吨,石墨2902.6万吨。

1.煤炭

新发现矿产地10处(大型2处、中型2处、小型6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71处(预查8处、普查9处、详查19处、勘探35处)。

新疆三塘湖煤田淖毛湖勘查区新增96亿吨,和什托洛盖煤田莫湖台西新增47亿吨,伊吾县淖毛湖矿区东部新增29亿吨,准东煤田奇台县黄草湖勘查区新增22亿吨,准东煤田吉木萨尔县五彩湾矿区一号矿井新增8亿吨,昌吉市孔萨拉一带新增6亿吨;陕西府谷县马家梁—房子坪新增32亿吨;山西沁水煤田黎城县黎侯勘查区新增2.6亿吨。

2.铁矿

新发现矿产地8处(中型1处、小型7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25处(普查9处、详查10处、勘探6处)。

山东东阿县单庄地区新增铁矿石2.1亿吨,莱芜市张家洼矿区深部及外围新增铁矿石1.07亿吨;河北迁安市北屯北铁矿深部及外围新增铁矿石0.23亿吨。

3.铜矿

新发现矿产地7处(中型1处、小型6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29处(预查2处、普查11处、详查10处、勘探6处)。

江西瑞昌市武山矿区新增铜55万吨。

4.铅锌矿

新发现矿产地11处(大型2处、中型1处、小型8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56处(预查8处、普查23处、详查17处、勘探8处)。

江苏南京市栖霞区栖霞山铅锌矿新增铅46.81万吨,锌71.92万吨;广西大新县弄屯铅锌矿新增锌51.5万吨,铅5.89万吨;西藏那曲安多县多才玛铅锌矿新增铅锌42万吨。

5.铝土矿

新发现矿产地2处(大型1处、中型1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13处(预查1处、普查5处、详查6处、勘探1处)。

山西汾西县吉王沟矿区新增8285万吨,秋堰矿区新增1111万吨。

6.钨矿

新发现矿产地2处(大型1处、中型1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12处(预查1处、普查6处、详查5处)。

江西浮梁县—乐平市柏树坞新增钨(WO3)57.85万吨,崇仁县聚源钨矿新增钨(WO3)12万吨。

7.锡矿

新发现矿产地2处(均为小型)。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7处(普查2处、详查4处、详查1处)。

湖南临武县香花岭锡矿接替资源勘查新增锡6万吨。

8.锰矿

新发现矿产地2处(均为大型)。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7处(预查1处、普查3处、详查1处、勘探2处)。

贵州松桃县桃子坪锰矿新增锰矿石1.06亿吨,高地锰矿新增锰矿石1.17亿吨;新疆乌恰县—阿克陶县玛尔坎苏新增锰矿石3000万吨。

9.金矿

新发现矿产地12处(大型1处、中型7处、小型4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67处(预查5处、普查22处、详查34处、勘探6处)。

山东招远市栾家河地区新增金42吨。

10.银矿

新发现矿产地2处(大型1处、中型1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19处(预查3处、普查7处、详查7处、勘探2处)。

青海都兰县那更康切尔沟地区新增银956吨。

11.稀有、稀土、稀散矿产

新发现矿产地4处(均为中型)。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21处(预查7处、普查4处、详查9处、勘探1处)。

新疆和田县阿克塔斯锂矿勘探新增锂(Li2O)8.57万吨,铌(Nb2O5)钽(Ta2O5)1387吨,铍(BeO)2434吨;广西平南县大洲矿区新增稀土53万吨。

12.石墨

新发现矿产地5处(大型4处、小型1处)。

完成阶段性勘查的矿产地12处(预查2处、普查4处、详查5处、勘探1处)。

内蒙古达茂旗查干文都日矿区新增石墨525万吨;黑龙江双鸭山市岭东区岭西新增石墨432万吨,密山市良种场新增石墨247.21万吨;甘肃肃北县敖包山新增石墨120万吨。

(三)基础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调查。

完成1:

5万区域地质调查20.2万平方千米;1:

25万区域地质调查1.2万平方千米。

区域地球物理调查。

完成1:

25万区域重力调查1.5万平方千米,1:

5万重力测量1.2万平方千米,1:

5万航空物探49.5万测线千米。

区域地球化学调查。

完成1:

5万地球化学调查2.7万平方千米,1:

25万地球化学调查2万平方千米,1:

25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22万平方千米。

支撑服务脱贫攻坚,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服务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江西赣县清溪村、宁都县青塘村、兴国县梅窖村、于都县禾丰村,广西上林县,青海海东市平安区,四川普格县等地依托富硒土地打造名优特农产品。

矿产地质调查。

完成1:

5万矿产地质调查16.9万平方千米,圈定找矿靶区500余处。

海洋基础地质调查。

首次对南海海底实体进行了系统命名,245个大中型地理实体命名获国务院批准;重点开展了乐东黎族自治县、三沙市等13个图幅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开展了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为重大工程建设、海洋经济发展、海洋地学理论创新等提供了重要基础数据支撑。

(四)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与地质灾害调查。

水文地质调查。

完成1:

5万水文地质调查4.5万平方千米。

积极服务脱贫攻坚,在沂蒙山、大别山、陕甘宁、乌蒙山等地完成探采结合井153眼,解决16万余人饮水困难;在河北阜平县、江西兴国县新发现优质矿泉水,有效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环境地质调查。

完成1:

5万环境地质调查5.7万平方千米。

发布了《支撑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地质调查报告》,地质调查工作及时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首都新机场、冬奥会场区、高速铁路、天津滨海新区等规划与建设;发布了《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地质调查报告》;为西咸一体化编制了《大西安城市地质调查与应用服务总体实施方案》,支撑服务了“三大战略”的实施。

广西平果县建成“国家石漠化区域火龙果栽培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实现石漠化治理、环境保护和农民增收。

江西宁都县、兴国县、寻乌县,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等地新发现大量丹霞地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推动了地方特色旅游产业发展。

地质灾害调查。

完成1:

5万地质灾害调查2.1万平方千米。

进一步完善了全国地质灾害信息系统与服务平台,实现了“国家—省—市—县”四级数据联动更新。

全年共成功预报地质灾害670多起,避免人员伤亡2.4万人,避免直接经济损失约7亿元。

开展了福建泰宁泥石流、浙江丽水滑坡、新疆叶城泥石流等重大突发地质灾害的应急调查。

开展了华北平原、汾渭盆地等重点地区地面沉降InSAR调查监测,支撑了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地面沉降防治联席会议。

(五)地质科技。

三项研究成果获得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自然科学二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

中国东部板内燕山期大规模成矿动力学模型研究发现了板内成矿受控于板缘多块体的相互作用,查明了大规模金属富集的特殊空间,建立了8个矿集区尺度的矿床模型,建立了东部燕山期板内成矿动力学模型。

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提高了航空地球物理勘查系统的分辨率、探测深度和效率,实现了快速精细化探测,解决了该领域的技术难题。

大别山东段深部探测与找矿突破紧紧围绕突破深部探测技术、查清深部控矿因素和实现深部找矿突破三大难题,成矿理论和勘查技术取得新进展,深部找矿取得新突破。

古生物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现了地球上最早的大型多细胞生物化石,在华北燕山地区高于庄组中部首次发现大量分米级的碳质宏观化石,这一发现对早期地球环境演化与生命过程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在四川昭觉地区发现了白垩纪恐龙足迹化石,为揭示恐龙演化成鸟的微体型观点提供了实证;同时也是世界上首次发现的小龙足迹与大型足迹(嘉陵足迹,Jialingpus)共存记录,对研究足迹组合、古行为学具有重大意义。

在辽西地区发现了剑头翼龙属新材料,骨组织研究取得新进展,金刚山剑头翼龙新材料的发现为该属种提供了更为详细的骨骼形态学信息,扩展了剑头翼龙属地层分布范围,增加了该地区翼龙类的多样性。

南黄海海相中—古生界地震探测突破技术瓶颈。

探索出以“高覆盖次数、富低频成分、强震源能量”为特色的南黄海盆地深部海相中—古生界油气资源地震探测技术,攻克了强波阻抗界面屏蔽层以下的海域深部地震探测技术难题,实现了关键技术创新,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高效快捷多指标有机污染物分析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用双电极法成功实现野外现场快速检测地下水中的碳酸根和碳酸氢根,提出和建立了快速检测新理论、新方法。

自行设计、自主搭建了地下水有机污染物自动在线快速检测系统,实现了十几个类别、三百多项优先控制及新型有机污染物的快速检测。

地质灾害综合减灾方法技术取得新进展。

研发了重大地质灾害空天地一体化信息获取与传输技术装备、高寒浓雾山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技术设备和地质灾害光纤传感监测预警技术装备,形成了重大地质灾害实时、自动、智能的监测预警与应急分析技术平台。

研发了大直径空气潜孔锤跟管钻具等地质灾害应急治理相关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流程。

研制了滑坡过程及风险评估模拟系统和地震地质灾害链综合损失风险评估系统。

建立了台风暴雨地区滑坡失稳水文力学耦合模型。

建成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判别标准与防治区划等级系统。

(六)地质资料服务与信息化。

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稳步推进。

全国地质资料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以及31个省馆,围绕4.22世界地球日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馆藏地质资料宣传和服务活动。

为纪念地质调查百年,全国地质资料馆成功举办了“筚路蓝缕看山林、共为地学启朝晖——中国首批地质学生毕业百年实习报告展”和“百年地质图艺展”,受到广泛关注。

在2016国际矿业大会上发布了1200幅解密1:

5万地质图,在线公开发布的地质钻孔数据已达60余万条。

全国地质资料馆、实物地质资料中心以及31个省馆共提供到馆服务3.04万人次,提供资料服务11.8万份次。

受委托保管油气等地质资料单位共提供到馆服务7944人次,其中原始地质资料服务4137人次,实物地质资料服务3807人次,提供原始地质资料1.42万份次。

地质资料管理基础不断夯实。

2016年,全国各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共接收成果地质资料10659种,成果地质资料总量同比增长3.6%。

其中,上海、重庆、山东、内蒙古、青海等省份接收量较大,接收数量分别为1571种、935种、738种、486种、425种。

全国共接收原始地质资料2725种。

其中,青海、四川、重庆、内蒙古、陕西、贵州、江西、山西、安徽、湖北、辽宁、湖南等省(区)均超过100种。

地质云原型系统初步建成。

开展了基于地质云的阿尔金成矿带地质调查应用示范,探索“互联网+”地质调查工作新模式,初步形成了地质云(地质大数据)体系框架。

开发了基于地质云的油气管理系统和互联网站群,业务管理系统实现全覆盖部署应用。

“地调超算平台”在第十八届中国国际矿业大会上推广发布,向地勘行业用户提供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专业软件共享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