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5724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docx

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word有答案word文档

2019-2019学年仁爱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八第二单元基础题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1.铜可用于制造传统的炭火锅,下列性质与此用途无关的是()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A.熔点高B.导热性好C.延展性好D.导电性好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

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

“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

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

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

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

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A.

铁锤

B.铁锅

C.

铁丝

D.水龙头

3.下列做法或报道有科学依据的是()

A.高828米的迪拜塔使用大量的纯铁作建筑材料,因为纯铁的硬度大B.工人疏通天然气管道时,通入氮气后引起爆炸死伤二十多人C.北方强降雪时环卫工人撒融雪剂除冰,因为融雪剂能使水的凝固点升高而不易结冰

D.2019年1月河北武安县一钢铁厂发生煤气泄漏,造成21人死亡,因为煤气

有毒性

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C.地球上的金属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是以单质形式存在D.在铁、铝、铜中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是铝,原因是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铜元素最弱,铝元素最强

5.属于金属的是()

A.SiB.PC.NaD.Ne

6.下列物质,不能与铁发生反应的是()

A.氧气B.硫酸铜溶液C.硫酸锌溶液D.稀硫酸

7.焊接用的焊锡主要含锡、银、铜等金属。

把少量焊锡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留下的不溶物中一定有()

A.只有锡B.只有银C.只有铜和银D.只有铜和锡

8.铜片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铜片表面将变成()

A.黑色B.白色C.蓝色D.红色

9.生铁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经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残渣主要是()

A.硫酸铁B.硫酸亚铁C.铁D.碳

10.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两份稀硫酸反应。

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D.硫酸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11.下列现象的描述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C.在盛有镁条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试管温度升高D.将打磨干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12.“真金不怕火炼”主要是指()A.金的硬度大B.金的延展性好C.金有光泽D.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13.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将X、Z放入AgNO3溶液中,只有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而Z表面没有变化。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YXZB.XZYC.YZXD.XYZ

14.铁与某种金属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时,放出氢气2.1g.请你猜测:

另一种金属可能是()

A.铝B.铜C.锌D.银

15.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金B.银C.铜D.铁

16.在金属活动性顺序:

中,①②③处的金属依次是()

A.ZnMgCuB.MgCuZnC.MgZnCuD.CuZnMg

17.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金属元素在地壳中有的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以单质形式存在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C.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燃料,但现在还没有广泛使用D.我国有丰富的氯化钠资源,利用氯化钠可以配生理盐水和制盐酸

18.下列物质中,其中颜色全部是黑色的一组是()A.Fe3O4、CuO、MnO2B.Fe3O4、Cu、CuOC.Fe2O3、Fe3O4、FeD.Fe2O3、CuO、C

19.中国是最早发现和掌握炼铁技术的国家之一.1973年在中国河北省出土了一件商贷铁刃青铜钺,表明早在3300多年以前中国人就认识了铁,熟悉了铁的锻

造性能.铁是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一种金属,下列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Fe2O3的

是()

A.磁铁矿B.赤铁矿C.菱铁矿D.黄铁矿

20.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CaCl2B.SiO2C.H2OD.Fe2O3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在地壳里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是.

(2)下列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填字母).

A.铜火锅

B.铜导线

C.铜钟

D.铜钱

(3)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填字母)关系最大.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B.金属的导电性C.金属的活动性.

22.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在振荡时产生静电,容易引起火灾甚至爆炸,若在油罐车尾部挂一条拖地的铁链便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这是利用铁的性;农药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是CuSO4,不能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3.写出除铁、铝、铜外,你所知道或见过的金属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至少写出三种)

24.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入一些镁粉,用红热的

铁棒把镁点燃,将另一块干冰盖上,你会看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灯一样.已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化镁和碳.

干冰的化学式为;该实验证明干冰具有的性质(答一条即可);为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无剩余镁,可向该固体中加入试剂得名称为,反应的现象是.

25.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及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液中A.只有硝酸锌和水B.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

C.一定没有硝酸银D.如果没有硝酸铜,则一定没有.

26.如图,一根用细绳吊着的长玻璃棒左端绕上光亮的铜丝,并使玻璃棒保持水平.用酒精灯给铜丝加热数分钟,停止加热后冷却,发现玻璃棒左端下降.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左端下降的原因:

(2)将玻璃棒连同细绳取下,铜丝端浸入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取出,洗涤、干燥再重新吊起(细绳系在玻璃棒的位置不变),玻璃棒(选填“左”或“右”)端下降.

27.将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8.请你补充完整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KNaMgZnSnPb(H)HgPt

Au.

29.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用赤铁矿为原料,炼铁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这一反应中,铁元素的化合价由价变为价.

30.

(1)“沙里淘金”说明黄金在自然界中能够以(填:

“单质”、“化合物”)形式存在.

(2)烧开水的水壶内壁有水垢〔为CaCO3、Mg(OH)2〕时,在家可用洗

去.

(3)小花家菜地里的蔬菜叶子发黄,妈妈叫她去买化肥碳酸氢铵(NH4HCO3)来施用.当她到化肥商店时,碳酸氢铵刚好缺货,你建议她买(填:

“尿素”或“氯化钾”),也能起到与碳酸氢铵相似的作用.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铜可用于制造传统的炭火锅,下列性质与此用途无关的是()

A.熔点高B.导热性好C.延展性好D.导电性好

【解答】解:

铜可用于制造传统的炭火锅主要是利用了铜具有熔点高、导热性好、延展性好等方面的特点,与导电性是否良好无关。

故选:

D。

2.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

A.

铁锤

B.铁锅

C.

铁丝

D.水龙头

【解答】解:

分析所给三种金属制品可以知道,铁锅是利用了金属的导热性。

故选:

B。

3.下列做法或报道有科学依据的是()

A.高828米的迪拜塔使用大量的纯铁作建筑材料,因为纯铁的硬度大B.工人疏通天然气管道时,通入氮气后引起爆炸死伤二十多人C.北方强降雪时环卫工人撒融雪剂除冰,因为融雪剂能使水的凝固点升高而不易结冰

D.2019年1月河北武安县一钢铁厂发生煤气泄漏,造成21人死亡,因为煤气有毒性

【解答】解:

A、建筑材料中的铁一般是铁的合金,即生铁或钢,这是因为纯净的铁硬度较小,不适合用作建筑材料。

错误;B、工人疏通天然气管道时,通入氮气后不能引起爆炸,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容易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错误;C、北方强降雪时环卫工人撒融雪剂除冰,因为融雪剂能使水的凝固点降低而不易结冰。

错误;

D、2019年1月河北武安县一钢铁厂发生煤气泄漏,造成21人死亡,因为煤气有毒性。

正确。

故选:

D。

4.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B.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C.地球上的金属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是以单质形式存在D.在铁、铝、铜中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是铝,原因是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铜元素最弱,铝元素最强

【解答】解:

A、金属具有金属光泽,常温下金属大多数是固体,汞是液体,故

A错误;

B、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生铁中碳元素的含量为2%~4.3%,钢中的含碳量为

0.03%~2%,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故B正确;

C、地球上的金属大多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是以单质形式存在,如金,

故C正确;D、金属的利用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铝>铁>铜,在铁、铝、铜中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是铜,最晚的是铝,原因是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铜元素最弱,铝元素最强,故D正确;

故选:

A。

5.属于金属的是()

A.SiB.PC.NaD.Ne

【解答】解:

A.硅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B.磷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是非金属单质;C.钠是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是金属单质;D.氖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稀有气体单质。

故选:

C。

6.下列物质,不能与铁发生反应的是()

A.氧气B.硫酸铜溶液C.硫酸锌溶液D.稀硫酸

【解答】解: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C、铁不能和硫酸锌反应;D、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

故选:

C。

7.焊接用的焊锡主要含锡、银、铜等金属。

把少量焊锡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留下的不溶物中一定有()

A.只有锡B.只有银C.只有铜和银D.只有铜和锡

【解答】解:

焊接用的焊锡主要含锡、银、铜等金属。

由于锡位于氢的前边,银、铜位于氢的后面,把少量焊锡放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留下的不溶物中一定有铜和银。

故选:

C。

8.铜片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铜片表面将变成()

A.黑色B.白色C.蓝色D.红色

【解答】解:

铜片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是黑色物质,故会观察到铜片表面将变成黑色。

故选:

A。

9.生铁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经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残渣主要是()

A.硫酸铁B.硫酸亚铁C.铁D.碳

【解答】解:

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铁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硫酸亚铁,而碳不与硫酸反应也不溶于水,观察选项,故选D。

10.将质量相等的铝粉和铁粉分别与同体积、同浓度的两份稀硫酸反应。

反应情况如下图所示。

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铝粉、铁粉和硫酸均有剩余B.铝粉、铁粉均反应完,硫酸有剩余C.硫酸、铝粉均反应完,铁粉有剩余D.硫酸均反应完,铝粉有剩余

【解答】解:

A、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说明硫酸全部参加反应,铝必有剩余,故此选项错误;B、生成的氢气质量相同,说明硫酸全部参加反应,铝必有剩余,故此选项错误。

C、消耗相同的硫酸,需要铁的质量大,故铁先消耗完,不会是铝消耗完而铁有剩余,故此选项错误。

D、利用方程式的计算求出消耗相同硫酸时需要铝铁的质量大小关系;

2Al+3H2SO4=Al2(SO4)3+3H2↑

54294

1898

Fe+H2SO4=FeSO4+H2↑

5698

5698由此可以看出,消耗相同的硫酸,需要铁的质量大,故铁先消耗完,铝有剩余,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

D。

11.下列现象的描述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C.在盛有镁条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试管温度升高D.将打磨干净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解答】解: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故A不正确。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故B正确。

C、镁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氢气,放出热量,所以在盛有镁条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大量气泡,试管温度升高,故C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放出大量的热,故D正确。

故选:

A。

12.“真金不怕火炼”主要是指()A.金的硬度大B.金的延展性好C.金有光泽D.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解答】解:

A、“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而不是金的硬度大,故选项错误。

B、“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而不是金的延展性好,故选项错误。

C、“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

质不活泼,而不是金有光泽,故选项错误。

D、“真金不怕火炼”,意思是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13.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将X、Z放入AgNO3溶液中,只有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而Z表面没有变化。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YXZB.XZYC.YZXD.XYZ

【解答】解:

将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表面有气泡产生,说明Y能与稀盐酸反应,X、Z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即Y>X、Z;将X、Z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固体析出,说明X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即X>Ag;而Z表面没有变化,说明Y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弱,即Ag>Z;

则X、Y、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Y>X>Z。

故选:

A。

14.铁与某种金属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时,放出氢气2.1g.请你猜测:

另一种金属可能是()

A.铝B.铜C.锌D.银

【解答】解:

设56g纯铁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562

56gx

x=2g

设56g铝生成氢气的质量为y

2Al+6HCl═2AlCl3+3H2↑

546

56gy

y≈6.2g

设56g锌生成氢气的质量为z

Zn+2HCl═ZnCl2+H2↑

652

56gz

z≈1.7g

铁与某种金属的混合物56g,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时,放出氢气2.1g,根据平均值法,另一种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应大于2.1g,

A、铝生成氢气的质量为6.2g,故A正确;B、铜不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故B错误;C、锌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7g,故C错误;D、银不与酸反应生成氢气,故D错误。

故选:

A。

15.金属活动性最弱的是()

A.金B.银C.铜D.铁

【解答】解: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则可知金属活动性大小为:

铁>铜>银>金。

所以A符合题意。

故选:

A。

16.在金属活动性顺序:

 

中,①②③处的金

属依次是()

A.ZnMgCuB.MgCuZnC.MgZnCuD.Cu

 

Zn

 

Mg

【解答】解:

由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的元素符号是:

MgZnCu;

故选:

C。

17.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金属元素在地壳中有的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少数以单质形式存在B.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C.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燃料,但现在还没有广泛使用D.我国有丰富的氯化钠资源,利用氯化钠可以配生理盐水和制盐酸

【解答】解:

A、大多数金属较活泼,在地壳中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少数一单质的形式存在,故正确;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叙述错误;C、氢能源生产成本高,没有普遍应用,叙述正确;D、氯化钠可以配置生理盐水和制盐酸,叙述正确;故选:

B。

18.下列物质中,其中颜色全部是黑色的一组是()A.Fe3O4、CuO、MnO2B.Fe3O4、Cu、CuOC.Fe2O3、Fe3O4、FeD.Fe2O3、CuO、C

【解答】解:

氧化铁、铜是红色的;四氧化三铁、二氧化锰、氧化铜、碳是黑色的;铁是银白色。

故选:

A。

19.中国是最早发现和掌握炼铁技术的国家之一.1973年在中国河北省出土了一件商贷铁刃青铜钺,表明早在3300多年以前中国人就认识了铁,熟悉了铁的锻造性能.铁是工业部门不可缺少的一种金属,下列铁矿石的主要成分为Fe2O3的是()

A.磁铁矿B.赤铁矿C.菱铁矿D.黄铁矿

【解答】解: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菱铁矿(主要成分为FeCO3)、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

故选:

B。

20.某矿石样本含有如图所示的四种元素,该矿石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A.CaCl2B.SiO2C.H2OD.Fe2O3

【解答】解:

氧元素在自然界中大多以游离态存在于空气中,硅元素既有游离态也有化合态的,其中化合态的硅元素主要以硅酸盐或二氧化硅的形式存在,钙元素、硫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其稳定的盐的形式存在,而由于矿石样本中不含有Cl、H、Fe元素,所以答案为B。

故选:

B。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21.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

(1)在地壳里含量居第二位的金属元素是铁.

(2)下列铜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电性的是B(填字母).

A.铜火锅

B.铜导线

C.铜钟

D.铜钱

(3)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C(填字母)关系最大.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B.金属的导电性C.金属的活动性.

【解答】解: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带金字旁的是金属,所以铝、铁、钙都是金属,第二位的是铁;

(2)A、利用了铜的导热性;B、利用了铜的导电性;C、利用铜的震动发声性,

D、利用铜的化学性质稳定性,所以选B;

(3)金属越活泼的越不容易制取,所以与金属活动性有关.故答案为:

(1)铁;

(2)B;(3)C.

22.盛放在油罐车内的石油产品在振荡时产生静电,容易引起火灾甚至爆炸,若在油罐车尾部挂一条拖地的铁链便可以防止事故的发生,这是利用铁的导电性;农药波尔多液的成分之一是CuSO4,不能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的原因是:

Fe+CuSO4=FeSO4+Cu(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解答】解:

在油罐车尾部挂一条拖地的铁链能将产生的静电导出,利用的是铁的导电性;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不能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故填:

导电,Fe+CuSO4=FeSO4+Cu.

23.写出除铁、铝、铜外,你所知道或见过的金属的名称和元素符号:

银Ag

金Au铂Pt(至少写出三种)

【解答】解;书写元素符号的规则:

当有一个字母时要大写,当有两个字母时第一个要大写,第二个要小写.

故答案为:

银Ag金Au铂Pt

(答案不唯一)

24.取两块大小相同的干冰.在干冰中央挖一个小穴,撒入一些镁粉,用红热的铁棒把镁点燃,将另一块干冰盖上,你会看到镁粉在干冰内继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像冰灯一样.已知该反应的生成物是氧化镁和碳.

干冰的化学式为CO2;该实验证明干冰具有在点燃条件下能与镁反应的性质(答一条即可);为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无剩余镁,可向该固体中加入试剂得名称为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的现象是无气泡产生.

【解答】解:

干冰的化学式为:

CO2该实验证明干冰在点燃条件下能与镁反应.故填:

在点燃条件下能与镁反应.稀盐酸或稀硫酸可以验证上述反应所得固体中无剩余镁,因为镁能和稀盐酸或稀

硫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填:

稀盐酸或稀硫酸;无气泡产生.

25.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及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在滤液中BA.只有硝酸锌和水B.一定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

C.一定没有硝酸银D.如果没有硝酸铜,则一定没有硝酸银.

【解答】解: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