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6453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8.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docx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

————张瑞敏在海尔创业29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

今天是咱们海尔的创业纪念日,今天我在这主要要讲的,还是去年创业纪念日上所讲的目标,也就是三个“无”的目标:

第一个是企业无边界;第二个是管理无领导;第三个是供应链无尺度。

这三个“无”很重要,在整个互联网时代,到底企业怎么样转型升级,其实就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对于我们来讲,可能是在一个相当长阶段里一定要做的。

2013年我们在竭尽全力围绕这三个方面来做。

现在我们可以回顾一下做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以及我们下一步应该再怎么去努力。

观念

  企业无边界也可以归纳成企业的平台化;管理无领导也可以体现为创客化,每个员工都是一个创客;第三个是供应链无尺度,可以体现为用户的个性化。

可以用这三化来体现三无:

企业平台化、员工创客化、用户个性化。

一、企业无边界体现的观念:

开放交互

  企业无边界体现的就是开放交互。

开放交互体现的观念的改变:

从原来封闭的体系,变成一个开放的体系;从原来与企业内外各方面进行博弈的关系,变成一个交互的关系。

  所谓从封闭到开放,就是从过去企业不管干什么,首先是要看到底有多大的能力,有多大的能力就干多大的事。

但现在,可能我不会对外介绍我有多少个博士,或者我有多少研发人员,而是像《宏观维基经济学》说的,世界就是我的研发中心。

这就是我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

  所谓交互,过去可能不是交互而是博弈。

所谓博弈,比如对供应商可能是博弈,主要是价格博弈,谁便宜我就要谁的;对用户更多是促销的博弈,怎么通过促销宣传,使你相信我的产品。

因为信息不对称,谁说的多谁可能就会得到用户的青睐;对于员工来讲,博弈可能更多的是控制,怎么样通过控制员工加强企业的发展。

所以,首先需要转变观念,从博弈转变到交互,现在需要和各个方面都要进行交互,通过交互来增加价值。

二、管理无领导体现的观念:

人人创客

  管理无领导体现的就是人人创客,让员工创客化。

所谓的创客,像美国作家安德森在他那本书《创客》里定义的,就是使数字制造和个性制造结合、合作,即“创客运动”。

其实我理解,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创业家,每个人都可以创业。

但是过去做不到,现在可以了,因为现在有了互联网,有了数字制造,可以通过开源的软件、开源的硬件,可以通过3D打印,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实现,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成为创业家。

三、供应链无尺度体现的观念:

中心转换

  所谓中心转换,是指过去是以企业为中心,现在是以用户为中心。

我个人理解,这个关系其实就是企业、员工、用户的关系。

作为企业来讲最重要的两部分人,内部是员工,外部是用户。

但是我个人觉得,首先是由供应链无尺度来驱动企业的改变,因为如果没有用户的个性化,不需要企业改变,和过去一样就可以了。

但是因为有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企业必须改变,企业的结构必须从层级化变成网络化、平台化。

  企业改变之后,给谁提供一个平台呢?

给员工提供一个平台,员工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创业。

而员工创业的目标又是谁呢?

是用户,这又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最后,用户驱动企业,企业为员工提供平台,员工为用户提供需求,然后又回到了企业,企业再来改变,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颠覆

一、企业无边界的颠覆:

企业从靠自身资源求发展,颠覆为并联平台的生态圈

  企业无边界的颠覆,即从靠企业自身资源求发展,颠覆为并联平台的生态圈。

也就是企业不应该再是一个科层组织,而应该是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其实就是一个生态圈。

过去有一个“木桶理论”,说的是企业的能力像一个木桶一样,最短的那块板决定企业的水平。

现在不行,现在的企业应该是生态圈,这个生态圈可以互相促进生长。

木桶是静态的,原来多高就是多高了,把矮的板补起来就是这个水平。

但是生态圈它可以使里面所有的生物都生长,所以它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

  这些年我们探索了很多,主要在三个方面:

一是物流的体验平台;二是并联平台自演进的生态圈;三是智慧家庭平台。

  首先是物流体验平台。

现在颠覆的是过去我们的物流只为我们自己服务,只为我们自己配送,因为我们认为这是我们的竞争力,别人的配送不好,用户有意见,我们的配送好,别人没意见。

海尔的发展一开始就是通过质量,后来质量延伸到服务,所以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不会给别人去做。

但是现在互联网时代,应该再发展,发展成什么呢?

我们要把它发展到社会化,把它变成社会化,很多的企业都到我们的平台上配送,我们可以把这个力量扩展得更大、更强。

有一些我们真正核心的东西别人也学不去,所以没关系,我们现在给我们的竞争对手也可以配送。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过去我们是以满意为目标的配送,现在要升级为最佳体验的基准。

这就是胡泳教授提的一个问题:

你的配送到底是一个很傻的管道还是智能的管道?

其实我认为这个区别就在于你的配送到底有没有用户信息,没有用户信息就是一个打工仔,就是一个很傻的管道,有用户信息就可以智能了。

因此我说它一定要和用户的信息循环起来,在循环的流程中,它是一个很重要的节点。

  互联网时代有三大平台:

信息交互平台、支付平台、配送平台。

不能光是配送,配送能不能到第一个平台,也就是到信息交互呢?

这就是我们今后要面对的问题。

  第二个是并联平台自演进的生态圈。

1169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多,1169原来就是一个销售公司,也就是原来冰箱厂的销售公司,逐步演化到后来不仅销售海尔的产品,也销售社会化的产品。

但以前它是贸易方式,买进来再卖出去,所以经常出现要处理库存,或者打价格战的现象。

现在要改变过来,做一个平台。

既没有设计,也没有制造,那我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很重要的,也是我们下面要讲到的,就是怎么样吸引一流的资源,自演进出用户的最佳体验。

所有要面对的,就是用户的信息量、用户的资源、用户的价值、用户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卖出产品。

  第三个就是企业无边界的一个目标:

怎么样变成一个智慧家庭平台,这是我们推进的目标。

简单地说,最后我们所有的产品都必须上云,所有的服务都必须上云。

690所有产品都必须上云,1169的所有服务必须上云,最后要实现的就是让用户体验到互联网时代的生活。

二、管理无领导的颠覆:

从传统组织中为执行者的员工,颠覆为自主创业者

  管理无领导要颠覆的是从原来的员工只是一个执行者,变为现在员工成为一个创业者。

传统组织当中员工是什么?

来了之后听上级领导的,或者听直线领导的。

过去说西方的管理比中国的要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西方人信的是基督教,《圣经》会告诉他们,你只有一个主人,就听一个人的,不会有很多的人去指挥他们。

当时我们说,这会不会是一个很重要的竞争力呢?

但是现在看,不管怎么说,根据这种做法,员工还是一个执行者,还是一个听从命令的。

但是现在员工必须成为一个自主的创业者。

  美国创业领域的教父斯蒂文森曾经有一句话,什么叫创业精神呢?

创业精神就是去发现现有资源范围之外的机会。

现在大家都看到的那不叫创业,大家都看不到的你看到了,那才叫创业。

  我们在这方面也做了探索,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自主创业;第二个是在线和在册创业;第三个是自演进机制。

  首先是自主创业。

很简单的说,过去他不管要做什么项目,是由上级指令给他、告诉他、让他做,给他资源、资金、人力资源,再来做,做完了之后报给你。

到底有没有市场效果,他就不管了。

现在是自己去发现机会,自己来做,自创意、自发起、自组织。

  第二个是在册—在线创业。

过去也有一些创业项目是在组织框架之内来做,现在你可以从组织内部到组织外部去,变成一种在线的小微。

赵弇峰讲的“郑州小微”,就属于这种方式,其实他讲的还是很不错的。

另外,也可以是社会资源进到我们平台上创业,可以是在线的,也可以是在册的,没有传统企业的边界。

  第三个,也是我们今后的目标:

自演进机制。

这个自演进的机制主要是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官兵互选的自演进。

为什么要官兵互选呢?

就是为了用户的最佳体验。

因为用户的最佳价体验一定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用户今天满意了,明天会有新的不满意。

今天能满足,明天不一定能满足。

因此,重要的就是这些人能不能适应用户的需求,不能适应就要启动官兵互选,实际上说到家,就是要不断的优化资源,满足用户的需要。

另外一个,就是商业模式自演进,其实就是根据时代的变化,时代变化太快,很重要的就是商业模式必须改变。

三、供应链无尺度的颠覆:

用户从被动购买者,颠覆为主动参与的体验者

  供应链无尺度,从颠覆来讲,就是用户从被动的购买者颠覆为主动的参与体验者。

前面是员工从执行者到创业者,后面是用户从被动的购买者到主动的参与体验者。

在这里,我们要改变一种观念,就是现在我们所有的产品都必须和用户交互产生,如果没有用户参与交互的产品,它就不可能有真的用户。

刚才王友宁说在今天,很短的时间就有很多的用户成为天尊空调的预订者,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产品是从研发、设计开始就和用户交互,它是全流程的交互。

如果事先没有让用户参与交互就不可能。

所以胡泳教授刚才说的,要看你这个产品的用户信息量到底有多少,如果是零,你这个产品就不叫互联网时代的产品。

或者换句话说,我们现在卖的不是产品,而是服务。

如果不这样,你就根本什么都不是,甚至就不可以上市。

  一个是全流程参与的体验。

这个全流程参与的体验,我个人考虑它其实应该是体现为两点,一种就是刚才专家提出来的O2O。

O2O就是线上线下用户的交互,这个是全流程的,线上线下同时有用户参与,从研发、创意开始,一直到制造,一直到最后的销售,甚至销售之后还要根据你的需求不断优化。

这是一种体验,全流程的。

还有一个,现在提的不多,但是我自己感到这是更重要的。

互联网时代的产品一定要实现人机交互、机器与环境交互、不仅可以遥控,还可以自控。

天尊在这方面就有了非常多的探索。

  另一个就是物流参与的体验。

在第一部分全流程参与体验平台,到这个地方它必须变成一个结果,也就是形成一个物流参与的体验。

从用户体验的无尺度要求,倒逼车店库网的一体化,同时还要融入全流程的无尺度。

  最后一个,也是我们的目标:

个性化定制。

个性化定制我们现在做了一部分,就是模块化,以模块化自选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但是最重要的,是能不能变成一种云计算,可以上云,也可以通过互联网的云来满足需求。

探索

一、企业无边界的探索

  企业无边界讲的观念就是开放交互,我们可以通过《轻足迹管理》这本书的观念来强化一下。

《轻足迹管理》是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出的书,该书的作者是这家公司的首席运营官。

轻足迹的概念是由美国的宾夕法尼亚陆军学院首先提出来的,他提出要形成一个轻足迹的组织。

轻足迹的组织特点是什么呢?

它一定是模块化的,轻足迹的组织是由很多模块组成的,但是这些模块又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它是跨领域的,不是说一个模块就管着这些事,它要跨到很多领域。

第二个特点,它是高度自治的,也就是它有很大的自主权、决策权。

这个会不会是是美国军队现在发展的一个方向?

不是把三军分得很开,而是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集成到一起,统一为了一个军事目标去负责,这个可以在战场当中瞬息万变的情况下,既不乱打仗又可以作出准确的决策。

作为我们企业来讲,我们现在推进的像利共体、模块化,这些都是符合轻足迹概念的。

1、物流体验平台的探索

  颠覆局限于为自身配送的边界开放为社会化,并将以满意为目标的配送升级为最佳体验的循环节点。

下面这个案例说的是日日顺物流体验平台。

首先是为海尔配送,为海尔配送的口碑出去之后,就可以吸引到很多社会资源。

我们现在可以配送到县、镇、村,需要的车辆很多,现在进来的是9万辆卡车,今后还可能再发展到19万辆、20万辆卡车。

9万辆就不少,可是这9万辆卡车全都是社会化的,这些卡车的所有权不归海尔,这些卡车的司机不归海尔,但都是在海尔的平台上,为了共同的目标。

这些卡车,即便他们买的是很便宜的车,也至少有45个亿的资产,每辆车一位司机,同时要送装一体化,一个送装工加上司机,两个人的话要18万人,我们如果自己来做,要非常非常大的负担,也就不是轻足迹了,那就步履沉重。

但是轻足迹的前提是你有没有这个资源,能不能把社会资源吸引进来。

  加入进来各方都要有利益,所以老板,也就是车的所有者,可以通过配送的盈利来分红。

这个车上的司机和配送员,因为配送的货物单子非常满、任务非常多,可以每天及时送到,那就可以得到很多的超利。

所以他的工资不是老板给他发,是我们给他发;他的订单不是老板给他派,是我们派。

9万辆车不是我们的所有,但是由我们指挥。

我们得到的是什么好处呢?

9万辆车满足我们用户的体验。

这样做了之后,有很多电商,还有很多品牌商都吸引过来了,大家知道比较多的像阿里和我们合作,还有一些品牌商,也和我们合作。

现在合作的更多了,可能将来这个平台上会有更多的车进来。

  但是更重要的,我们定位的是全国大件配送,不是小件,小件像顺丰配送得不错,我们做的是大件的配送,大家电是一类,还有一类是家具。

所以周云杰谈的,和全国一流的家具配送商贝业合作,他们在行业里头做的很不错,但是更重要的是贝业的创始人费亚军,他创立了这个企业,所以我觉得这是更优质的资源,因为他是创业的人,我们需要的就是创业的。

进来之后我们扩展的就更大了。

这就是社会化价值交互平台优化体系,从一开始只为海尔配送,发展到为全社会配送,同时吸引了更多的资源进来,变成一个全国大件的配送。

  当然,以满意为目标的配送升级为最佳体验的循环节点,也就是,这到底是一个很傻的管道还是智能的配送。

这个配送的资源很大,能不能把配送的资源变成用户资源,这个可能是周云杰他们下一步要奋斗的目标。

2、并联平台自演进生态圈的探索

  颠覆买进卖出的模式,吸引一流资源无障碍进入,以自演进出最佳体验。

  并联平台自演进生态圈,有很多案例,这里只是讲水资源这一个。

水资源这个原来就是买进卖出的模式,早些时候,前几年我还亲自到以色列去,我们最早做的水处理机是和以色列合作的,当时我觉得这个产品应该没问题,为什么?

因为以色列是全世界水处理最厉害的,以色列缺水,所以水处理做的很好。

拿回来之后,同行、竞争对手都认为这个水处理机很好,但是就是卖不上去,为什么呢?

因为你就是一个卖产品的。

  解居志后来就把这个思路调过来了:

我就是做平台的,我就是来满足用户体验的,不是卖产品的。

所以你看,他一开始先做了水质的检测报告,这个在网上一交互,兴奋点、兴趣点、利益点都出来了,马上所有人的目光都来了。

为什么?

大家都希望知道我这个小区的水质到底怎么样。

这就是大家的兴趣点。

先不说你买不买这个产品,人家都过来了。

它这个流量在很短的时间一下子发展的非常大,现在22万个社区,差不多2亿户家庭,每户算4个人就是8亿人。

现在这个做了之后,交互量就非常非常大了,那些水处理供应商都被吸引上来了。

在这个平台上,它和用户自己来交互就行,为什么呢?

因为这个水质,确实我看了之后,它的分布是非常复杂的,有的水质非常好,有的很差,而且差的不能再差了。

这些水处理商就可以上去说,他们是处理那一种水质的。

这样,用户的选择余地也就非常大了。

可以说用户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

否则,没有这个平台,他只能告诉你我这个水处理机很好,但是未必是用户需要的。

有了这个交互之后,就可以把这个水处理方案再升级,从一个水处理机一直到整个家庭的水处理方案,再到商业用水处理等等。

所以,平台体现出自我增值的良性循环。

这是平台很重要的一点,它必须能够自我增值。

3、智慧家庭平台的探索

  推进目标:

产品、服务上云,让用户体验互联网时代的生活。

  这就是企业无边界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我们的白电要上云。

现在空调的天樽基本上有这么点意思了。

其他像冰箱、冰柜、洗衣机等等,所有的都应该上云。

另外一个是黑电,我们几年以前就要求把制造剥离出去,但是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把它变成一个智慧家庭的一个组成部分。

现在正在做,但我觉得进度不行,这是我们下一步奋斗的目标。

  关于企业无边界,我个人的体会,企业过去发展靠什么?

财务杠杆。

我们的上市公司,人家股东来了之后说你的财务杠杆用的不好,钱都放在家里,你又不贷款,如果我有一个亿,再贷款一个亿,我就可以有两个亿发展,你钱就多了。

全用自己钱不一定是好事,这就是财务杠杆。

  那么,平台化杠杆应该是什么呢?

我也没找到更好的词,我觉得现在平台化就要通过资源杠杆。

你这个开放的平台有什么呢?

过去缺的就是资源,现在缺的不是资源。

那你怎么吸引进来?

还是《宏观维基经济学》里头说的那句话,世界就是我的研发部。

如果我能通过接口人,能够把大量的资源接口进来了,那你这个资源杠杆就不得了。

所谓财务杠杆就是拿别人的钱发展我的企业,现在我要拿全世界的资源发展我的企业。

到底哪一个大呢?

肯定还是资源杠杆起的作用不得了。

二、管理无领导的探索

  管理无领导的观念就是人人创客,即员工的创客化!

这个观念我们可以强化一下:

先看费尔普斯写的《大繁荣》。

费尔普斯是200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他的《大繁荣》说了很重要一个观念,他说大众参与的创新推进了大众的繁荣昌盛。

后面还有一句话,国家层面的繁荣昌盛得益于民众参与创新的热情。

也就是说,一个整体是不是繁荣兴盛,取决于整体当中的每一个人是不是能够去创新。

这个我觉得是很符合我们现在要求的。

每个人都要创新,不像过去的企业,领导者制订了一个战略,别人都跟着走就行了,那个不可以。

你看火车就是,过去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现在动车组是每一个车厢都有动力。

所以说,要体现人人都来创新。

  费尔普斯还提了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就是创新的活力只能由正确的价值观来激发。

人人都要创新,还要有活力,但活力不是今天有了明天一定会有,它经常会熄灭下去,所以要不断的激发它。

靠什么呢?

靠不变的一个东西,就是价值观,正确的价值观。

现在包括我们说的人单合一、用户全流程体验、平台化,这都是我们正确价值观的一部分。

另外一个,是塔勒布的观点,他有一本书叫做《反脆弱》(他原来也有一本书很出名,叫《黑天鹅》),他说脆弱和反脆弱的区别,就是脆弱性都是不喜欢变革,不喜欢变化,不喜欢随机性,不喜欢波动,而是喜欢安逸。

所以他说所有复杂的、精密的机制都是脆弱的。

所以,所有科层制的企业都是脆弱的,因为没有考虑到外界的变化,当外界有变化的时候,有的企业就会死无葬身之地。

  所谓的反脆弱,即不属脆弱性的就一定是喜欢变革、拥抱变革的。

所有的反脆弱能够发展起来,都是在混乱中成长。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去面对市场,表面上看是没有人管,没有领导,好像是混乱的,但是它是最能够抵御外部变化的。

这本书有一句话对我来讲印象最深刻:

验证你是否活着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查验你是否喜欢变化。

换句话说,如果在互联网时代你不喜欢变化,你是活着也就相当于死了。

当然我说的这个不是生理意义上的,一个人退了休了,喜欢安逸的生活,每天非常安静,他是物理上的生活,这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你是一个创业者的话,你不喜欢变化,你活着就等于死。

1、自主创业的探索

  将传统的在指令下的创新颠覆为自创意、自发起、自组织的为用户体验的创业。

  每个人都要自主的去创业,否则你就没有生存的地位。

所谓自主创业就是说不要等上面下达命令,你要自己去创造机会,自创意、自发起、自组织。

  以医疗冷柜王稳夫的案例来说,他首先发现一个机会,国家在今年的六月份提出来,将来在药店里头卖的药不能像现在摆在柜台上就可以了,必须是根据要求,比如有的摆在冷冻柜里头,必须有温度、湿度的要求。

如果全国的药店都要配上这个,那这个量大得不得了。

王稳夫看到了这个机会,他要挑头干这件事。

这就是一个自创意,不是等在那,你叫我干我就干,不叫我干我就不干。

  第二个就是自发起,怎么发起这个利共体?

不是说你要干就可以了,还要通过一个竞单上岗,他为什么竞上了?

因为他的预案比别人更好一些。

  更重要的是自组织。

不是原来干的人都留在这里,而是开放吸引全球一流的资源,包括一流专家。

目前来看,做得还是不错的,不知道今后怎么样,至少要应该做到像王友宁的天樽那样。

  我这里主要提的是自创意,不是正三角由上面说你要做什么,而是你自己在市场上发现什么,就自己出来组织什么。

而对于各个平台主,应该是我给你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你可以自己来做。

2、在册—在线创业的探索

  从传统的只能于组织内创新颠覆为可从在册变为在线创业,亦可由社会资源转化为在线、在册创业。

  从在册到在线,或者从社会资源到在册、在线,一个例子就是海尔商城的在册员工孙胜波,转变为一个在线的小微。

他原来是海尔内部的,后来离开,变成一个社会化创新的、创业的小微。

变成一个在线的创业者,但他还要利用海尔这个平台。

刚才郑州小微的利共体长讲的,他有了三权了,可以自己说了算,原来有的在册的不行了也可以散掉,他另外招聘了25个在线的,所有这些他自己来运作。

不管怎么样,最后的结果是,同口径,与大约一年前的时间比较,营业收入是原来的3.5倍,利润也增长的非常大,可以超利分享,而且下一步可能超利分享会更大。

但是原来他在这里的时候,销售收入很低,而且几乎不赚钱。

  另外一个就是从社会资源到海尔创业平台上来。

如水交互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有一个需求是能不能一台机器出两种水?

有的专家可以满足,解居志的任务就是组织他们。

有一个专家就解决了,按照约定就可以拿到很多的超利分享。

这就是几方获益:

用户需求的可以满足了,专家个人也可以得到超利分享。

所谓生态圈一定是各方受益,不可能一方好了另一方不行了。

3、自演进机制的探索

  推进目标:

官兵互选自演进,以满足用户动态的最佳体验;商业模式自演进,以踏准时代的节拍。

  管理无领导,我们要做的目标是自演进的机制。

先看官兵互选的自演进。

为什么要官兵互选呢?

有的时候这个组织好像是还可以,但是外面一变化它就不行了。

比如水处理的平台总体还是盈利的,但是有一个节点不行,这个节点就启动了官兵互选,原来的头儿叫高峰,他提出来我还可以继续干,他提出的目标是原来的十倍,这已经很高了。

但是还有一个叫陈岱松,他提出来说我的方案比他还要高,盈利能超出行业的33%,更重要的是他说我还有很多的社会资源。

他的方案使所谓那些“兵”感到跟着你干更有希望,所以他就上来了。

现在这还只是一个个案,今后我觉得可以变成常态。

  另外一个是自演进的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其实更重要,商业模式在某种意义上是做正确的事。

这里举的几个例子,一个是我们的研发,过去我们就是靠我们的研发人员,现在研发人员变成一个一个接口人员,接口全球的资源,这个量非常非常大,这是真正的资源杠杆。

原来一千多个人,现在一千多个人变成研发的接口资源,外面各大专院校,全球的资源加起来,可能要上百万人,这个杠杆就非常非常大。

  再一个商业模式就是直销员。

过去直销员很多,现在商业模式改变了,改变成主要是虚实网融合与用户交互,再要这么多直销员促销有多大意义?

所以这个也改了。

  还有一个是制造部门。

制造部门过去是零部件组装,现在变成无人化,还要往智能无人化推进。

以前我去宝马公司参观,宝马工厂里面人很少,当时我还跟他们开个玩笑,我说你这个还不到极致,应该是无灯工厂,没有电灯。

无灯工厂说明没有人,也不需要取暖,这些都不要,所有都是机器在运转。

我们现在还达不到,但是现在像我们在沈阳新造的工业园,用人已经是原来的三分之一了,可能还要减。

  智能无人化是两个概念,它除了一定是自动的无人化,而更重要的是智能的无人化。

在这个线上没有人管理、没有人操作,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都是有用户的、有主的。

生产线上可以没有人,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要有主。

这种模式当然还有很多。

我们年初的时候整个集团是8.6万名员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还新建了三个工业园,兼并了两家外国企业,一个是日本三洋,一个是新西兰的斐雪派克。

人加了,按理应该更多了,要到9万多人,但随着这种模式的推进,人不但没多,反而降为现在的7万多点,也就是说我们到现在转化出去了1.6万多人。

这个转化不是裁员的概念,而是有的可能变成小微了,有的可能变成在线了,比如我可能没有那么多在册的研发人员,但是在线的研发人员更多。

我觉得这是互联网时代很重要的特点。

三、供应链无尺度的探索

  供应链无尺度的观念是中心转换,从企业为中心变成用户为中心。

我们可以用美国人派恩和吉尔摩的《体验经济》来说明一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