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677386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2.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docx

自考《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带课本页码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复习资料

第一章

一、选择题

1、只有经过加工处理的数据,才能成为对管理决策有用的信息。

P2

2、管理者管理的主要资源有:

人力资源、原材料资源、机器资源(包括设备和能源)、资金资源和信息资源五类。

P3

3、如果信息不充分,决策就失去了根本的依据。

P6

4、企业中物流是单向的、不可逆的,而信息流是双向的,即有信息反馈。

P7

5、按信息稳定性分类,将信息分为固定信息和流动信息两类。

P9

6、通常将信息稳定系数在0.85以上的信息划成为固定信息。

P9

7、信息稳定系数=(信息项目总数-变动数)/信息项目总数。

P9

8、按决策层次分类,将管理信息分为战略信息、战术信息和业务信息。

P10

9、管理信息处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存储、加工、传输和提供五个方面。

P11

10、根据数据和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把信息收集工作分为原始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收集两种。

P11

11、从信息加工本身来看,可以分为数值运算和非数值处理两大类。

P12

12、现代企业对信息处理的要求可归结为及时、准确、适用、经济四个方面。

P12

13、系统中许多信息会在不同的管理工作中共享,因此,要求系统内的同一个信息应具有统一性(惟一性)。

P12

14、信息不在于多,而贵在适用。

P13

15、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适用性必须建立在经济性的基础上。

P16

16、EDP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管理人员处理日常业务的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节省人力和降低工作费用。

P16

17、一个专家系统ES有两个核心组成部分:

一个是存放专门知识的知识库;另一个是利用知识库的知识实现问题求解的推理机。

P20

18、企业领导必须亲自介入信息系统规划、决策、落实等系统开发的全过程。

P23

二、名词解释

1、信息:

对事物运动状态和特征的描述,而数据是载荷信息的物理符号。

P2

2、管理信息:

经过加工处理后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影响的数据。

P2

3、信息间的递归定义:

管理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一个系统或一次处理所输出的信息,可能是另一个系统或另一次处理的原始数据;低层决策所用的信息又可以成为加工处理高一层决策所需信息的数据,这就是信息间的递归定义。

P2

4、信息反馈:

控制物流的输入信息作用于受控对象后,把产生的结果信息返回到输入端,并对信息再输入发生影响的过程。

而上述作用于受控对象后的结果信息称为反馈信息。

P7

5、DSS:

在半结构化决策活动过程中,通过人机对话,向决策者提供信息,协助决策者发现和分析问题、探索决策方案,评价、预测和选择方案,以提高决策有效性的一种以计算机为手段的信息系统。

P18

6、GDSS:

支持一群决策者为获得有效决策结果的计算机辅助系统。

P19

7、智能支持系统:

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决策支持系统而形成的一种信息系统。

P20

8、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MRPII)系统:

COPICS是美国IBM公司开发的适用于各类制造业工厂的管理信息系统,也是最早推出的MRPII商品化软件。

P27

9、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ERP):

根据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需要,描绘出一整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II基础上,适应全球市场竞争供应链管理的需求,对企业资源全面管理的思想。

P29

10、企业信息化:

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不断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过程。

P32

11、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IntegretedManufacturingSystem,CIMS):

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与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两个方面的结合,组成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P33

12、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BPR):

对企业的流程进行根本的再思考和彻底的再设计,以求得企业的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关键经营绩效指标有巨大的提高。

P34

13、供应链管理:

通过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管理模式。

P35

14、虚拟企业:

具有企业功能,但在企业体内没有执行这些功能的实体组织的企业。

P36

15、企业组织的虚拟化:

一是企业内部的虚拟化;二是企业组织之间的虚拟化。

P36

16、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EC):

对整个贸易活动实现电子化。

即交易各方通过计算机和通信网络进行信息的发布、传递、存储、统计,以电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过纸介质信息交换或直接面谈方式进行商业交易。

P37

三、简答题

1、管理的概念P3

1)管理的目的是实现企业的目标2)管理是对组织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过程3)管理的实施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活动进行的。

2、管理信息的作用P5

1)管理信息是重要的资源2)管理信息是决策的基础3)管理信息是实施管理控制的依据4)管理信息是系统内外联系的纽带

3、管理信息的特点P8

1)原始数据来源的分散性2)信息资源的非消耗性3)信息量大4)信息处理方法的多样性5)信息的发生、加工、应用,在空间、时间上的不一致性。

4、以工业企业为例,其固定信息由哪些部分组成P9

1)定额标准信息2)计划合同信息3)查询信息

5、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决策大致可以分为哪几类,各种管理类型的管理活动所要求的信息有什么差别?

P14

1)战略规划2)管理控制3)日常业务管理

差别在于:

1)信息范围不同2)信息源不同3)信息概括程度不同4)信息的时间性不同5)信息更新间隔期不同6)信息加工处理方法不同7)信息使用频率不同

6、计算机应用的发展阶段P17

1)电子数据处理(ElectronicDataProcessing,EDP)2)数据的系统处理,狭义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MIS)阶段3)支持决策

7、管理信息系统MIS有以下特点P17

(1)在企业管理中全面使用计算机

(2)应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3)采用决策模型解决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8、决策支持系统DSS具有以下的特点。

P18

(1)主要针对管理人员经常面临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

(2)系统主要应用数据和模型进行决策分析研究,需要模型库的支持。

(3)易于为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以交互会话的方式来使用(4)系统支持但不是代替高层管理者制定决策

9、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条件P22

(1)科学的管理基础

(2)领导的支持和参与:

抓好规划、抓好决策、抓好落实。

(3)建立专业人员队伍和培训

10、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形式P25

(1)职能结构

(2)管理阶段结构(3)层次(纵向综合)结构(4)全面综合结构

11、ERP的特点:

1)实现面向供应链的信息集成2)采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3)结合企业业务流程重组

12、企业信息化主要体现哪些领域P33

(1)企业管理决策的网络化、智能化。

(2)企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

(3)企业商务活动的电子化

13、企业进行改革和创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34

(1)业务流程重组

(2)供应链管理(3)虚拟企业

14、电子商务功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P38

(1)网上广告宣传

(2)网上咨询和贸易洽谈(3)网上产品订购(4)网上货币支付和电子银行(5)服务传递(6)意见征询(7)交易活动管理

15、电子商务按照其服务对象的范围,可划分为哪几类P38

1)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简称B-C模式)2)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简称B-B模式)3)企业内部的电子商务

16、电子商务的特点P38

 

(1)提供全球性商务服务

(2)高效、快捷(3)加强客户关系管理(4)提高服务质量

第二章

一、选择题

19、按计算机的规模和性能,计算机可以分为六大类:

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个人机,工作站。

P41

20、目前计算机都是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等五个基本部分构成的。

(冯·诺依曼体系结构)P42

21、I/O接口是输入输出接口,可以外接打印机,显示器,外存储器等各种输入输出外部设备。

P42

22、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

P44

22、软件一般可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类。

P44

23、评价计算机性能的指标包括:

字长,运算速度,内存容量,主频,存取周期,总线宽度。

P46

24、总线是由数据总线DB、地址总线AB和控制总线CB三组线构成的。

P47

25、媒体分为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五类。

P47

26、信号的带宽就是频带的宽度,其单位是赫兹(HZ)。

P49

27、数据交换技术包括:

专线连接,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

P51

28、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包括:

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分布处理。

P53

29、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大部分。

P53

30、网络传输技术可以分为点对点式网络和广播式网络。

P54

31、网络覆盖范围分为:

局域网(LocalAreaNetwork,LAN),广域网(WideAreaNetwork,WAN)。

P55

32、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有:

星型拓扑,环型拓扑,总线型拓扑,树型拓扑。

P55

33、在局域网中,计算机的相对地位有对等和客户机/服务器方式两种形式。

P60

34、目前绝大多数局域网都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网络模式。

P60

35、因特网主要由通信线路、路由器、主机和信息资源等组成。

P63

36、因特网的网络互联通信协议是TCP/IP(TransmissionControlProtocol/InternetProtocol)协议P63。

37、数据库系统一般由数据库、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用户(最终用户、应用程序设计员和数据库管理员)四个部分构成。

P72

38、数据库模式主要分为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两个方面。

P73

39、模式反映的是数据库的结构,一旦定义好基本上就不再变动;而实例反映的是数据库某个时刻的状态,数据库的数据是在不断更新变化的。

40、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中还提供了两个映像功能:

一个是在物理结构与逻辑结构之间的映像(转换)功能;另一个是在逻辑结构与用户结构之间的映像(转换)功能。

第一种映像使得数据库物理结构改变时逻辑结构不变,因而相应的程序也不变,这就是数据库的物理独立性;第二种映像使得逻辑结构改变时,用户结构不变,应用程序也不用改变,这就是数据和程序的逻辑独立性。

P74

41、在数据库中数据模型是抽象的表示和处理现实世界中数据的工具。

P75

42、数据模型分为两类,以人的观点模拟现实世界的模型叫做概念模型(或称信息模型),以计算机系统的观点模拟现实世界的模型叫做数据模型。

P75

43、实体型之间的联系包括:

一对一(1:

1)、一对多(1:

n)和多对多(m:

n)三类。

P77

44、数据模型分为逻辑数据模型和物理数据模型两类。

P78

45、逻辑模型通常由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三部分概念组成。

P78

46、人们一般以数据结构的类型来命名数据模型,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面向对象模型等。

P78

47、层次模型以每个实体为结点,上层结点叫做父结点,下层结点叫做子结点。

P79

48、关系模型要求关系必须是规范化的,即要求每个关系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关系中每个分量必须是不可再分的基本项。

P81

49、专门的关系运算主要有选择(筛选)、投影和连接三种。

P83

50、VisualFoxPro6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P84

51、一个表就是一个关系,它总是以文件的形式存放在计算机的外存储器中,文件的扩展名是DBF。

P85

52、在VFP中一张二维表称为一个数据表,数据库也可作为一个文件存放在计算机外存储器中,其扩展名是DBC。

P85

53、如果为一条语句命令增加注释,必须在注释内容前插入注释引导符:

&&P88

二、名词解释

17、计算机软件:

计算机程序、程序所使用的数据以及有关的文档资料的集合。

P43

18、系统软件:

直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通信设备及其他外部设备的软件。

P44

19、操作系统:

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并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服务的软件。

P45

20、数据通信:

在收发站之间传送这些二进制代码序列的过程。

P48

21、模拟通信系统:

传递的信号为模拟信号,在时间和幅度取值上都是连续的。

P49

22、数字通信系统:

传递的信号为数字信号,在时间上是离散的,在幅度取值上是经过量化的。

P49

23、基本频带:

使用数字信号传输数据,终端设备将数字信号转变成脉冲电信号时,这种原始矩形脉冲信号固有的频带叫做基本频带,简称为基带。

P51

24、调制:

把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叫做调制。

P51

25、解调:

将模拟信号还原为数字信号的过程叫做解调。

P51

26、通信协议:

在通信过程中,通信双方都必须遵守的规则和约定。

P57

27、企业内部网(Intranet):

一个企业为实现内部管理和通信而建立的独立网络。

P68

28、企业外部网(extranet):

企业内部网对企业外部特定用户的安全延伸。

P71

29、数据库(DataBase,DB):

以一定的方式将相关数据组织在一起并存储在外存储器上所形成的、能为多个用户共享的、与应用程序彼此独立的一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

P71

30、数据库管理系统:

帮助用户建立、使用和管理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简称为DBMS(DataBaseManagementSystem)。

P72

31、数据库系统(DataBaseSystem):

以计算机系统为基础,以数据库方式管理大量共享数据的综合系统。

P72

32、模式:

描述逻辑结构的称为模式(或概念模式、逻辑模式),它是数据库数据的完整表示,是所有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P73

33、实例:

模式的一组值称为模式的一个实例。

P73

34、模型:

对现实世界事物特征的模拟和抽象就是这个事物的模型。

P75

35、实体:

客观存在,并且可以互相区别的事物。

P76

36、属性:

实体具有的每一个特性都称为一个属性。

P76

37、码:

在众多属性中能够惟一标识(确定)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的称为实体的码。

P76

38、域:

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该属性的域。

P76

39、实体型:

用实体名及描述它的各属性名,可以刻画出全部同质实体的共同特征和性质,它被称为实体型。

P76

40、逻辑数据模型:

用户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看到的现实世界,它描述了数据库数据的整体结构。

P78

41、物理数据模型:

用来描述数据的物理存储结构和存储方法的。

P78

42、关系数据库系统:

在数据库中的数据结构如果依照关系模型定义,就是关系数据库系统。

P80

43、关系(Relation):

一张二维表对应一个关系。

P80

44、属性(Attribute):

表中每一列叫做一个属性,属性有名和值的区别。

P80

45、元组(Tople):

由属性值组成的每一行叫做一个元组P80

46、框架(rramework):

由属性名组成的表头称为框架(关系型)。

P80

47、分量:

表中的每一个属性值。

P81

48、域(Domain):

每个属性的取值范围。

P81

49、主码(PrimaryKey):

一个关系中往往会有多个候选码,可以指定一个为主码。

P81

50、数据库表:

数据表也简称表,在VFP中数据表一般应当包含在数据库中,叫做数据库表(简称库表);但是也可以独立存在,叫做自由表。

P85

51、关键字:

关系中的码在数据表中一般叫做关键字,主码叫做主关键字。

P85

三、简答题

17、DBMS由哪些基本部分组成P72

(1)数据描述语言DDL(DataDescriPtionLanguage)

(2)数据操作语言DML(DataManiPulationLanguage)

(3)其他管理和控制程序

18、数据库系统的特点P73

1)数据结构化。

2)数据共享。

3)数据独立性。

4)可控冗余度。

5)统一的管理和控制。

19、关系模型的基本约束条件P81

(1)表格中每一数据项不可再分,是基本项。

(2)每一列数据有相同的类型,叫做属性。

各列都有惟一的属性名和不同的属性值,列数可根据需要而设定。

(3)每列的顺序是任意的。

(4)每一行数据是一个实体诸多属性值的集合,叫做元组。

一个表格中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行出现。

(5)各行顺序可以是任意的。

第三章

一、选择题

54、系统开发是一项创造性活动,是创新。

P92

55、按照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系统具有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等特征。

P94

56、满足用户的要求是开发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P94

57、强调系统的整体性,采用先确定逻辑模型,再设计物理模型的开发思路。

P94

58、分析系统的相关性,根据分解-协调的原则由顶向下发展系统。

P96

59、系统结构化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其要点是“自顶向下”地开发系统,由整体到各组成部分,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逐步求精。

P97

60、目前系统开发的主要方法为结构化生命周期法。

P98、P105

61、生命周期法将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划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三个阶段。

P98

62、发展面向对象方法的目的是提高软件系统的可重用性,扩充性和可维护性,使软件系统向通用性方向发展。

P102

63、数据表征了对象的状态,操作则是在外界激发下使数据的状态改变。

P102

64、系统开发项目组成员由三类人员组成,即系统分析师、程序设计员和企业管理人员。

P109

二、名词解释

52、系统工程:

为了合理地进行开发、设计和运用系统而采用的思想、步骤、组织和方法的总称,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属于系统工程的范畴。

P94

53、系统的生命周期:

任何系统均有其发生,发展,成熟,消亡或更新换代的过程,这个过程称为系统的生命周期。

P98

54、原型:

首先由用户与系统分析设计人员合作,在短期内定义用户的基本需求,开发出一个功能不十分完善、实验性的、简易的应用软件系统的基本框架,称之为原型。

P101

55、对象:

数据和操作的封装通信单位。

P102

56、对象的属性和服务:

在面向对象技术里,将数据和操作称为对象的属性和服务。

P102

57、类:

一组具有相同结构、操作和约束条件的对象,对象类由“类说明”和“类实现”两大部分组成。

P103

58、类继承机制:

一个类的上层可以有超类,下层可以有子类,形成一种层次结构。

一个类可以有多个超类,也可以有多个子类。

超类是下层子类的概括,因此子类可以继承超类的属性、操作和约束规则,这就是类继承机制。

P103

三、简答题

20、系统开发的任务P92

系统开发的任务就是根据企业管理的目标、内容、规模、性质等具体情况,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按照系统发展的规律,为企业建立起计算机化的信息系统。

其中最核心的工作,就是开发出一套适合于现代企业管理要求的应用软件系统。

21、系统开发的特点:

P92

1)复杂性高2)集体的创造性活动3)质量要求高4)产品是无形的5)历史短,经验不足。

22、系统分析阶段和系统设计阶段的任务P99

(1)在系统分析阶段,首先根据用户提出的建立新系统的要求,进行总体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系统可行性报告经领导批准后,要对原系统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彻底掌握原系统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编写系统分析报告。

(2)在系统设计阶段,根据系统分析确定的逻辑模型,确定新系统的物理模型。

23、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缺点P100

(1)生命周期法的主要优点是:

1)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全局性。

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

(2)生命周期法的主要缺点是:

1)难以准确定义用户需求2)开发周期长,难以适应环境变化。

24、原型法的主要优点:

P101

1)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2)用户参与积极性高(3)开发周期短,使用灵活

25、系统开发的方式:

P105

1)由本企业自行开发2)委托开发3)企业与软件公司合作开发4)购买应用软件产品

26、自行开发的主要优缺点P106

(1)自行开发的主要优点是:

1)用户的需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2)系统维护容易3)可锻炼本企业计算机开发应用的队伍

(2)自行开发的主要缺点是:

1)系统开发周期一般较长2)难于摆脱本企业习惯的管理方式的影响,不易开发出一个高水平的管理信息系统。

3)用于企业内部的开发费用高

27、系统开发领导小组的主要任务P108

制定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方针策略;指导项目小组的工作;批准项目计划;在开发过程中,根据客观发展情况进行决策,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控制开发进度。

 

第四章

一、选择题

65、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规划可划分为战略性规划和执行性规划两大部分。

P113

66、诺兰模型六个阶段是:

初始阶段,普及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成熟阶段。

在第1阶段到第3阶段人们主要关注的是信息技术的应用本身,在第4阶段到第6阶段人们关注的重点是信息资源的管理和有效应用。

P116

67、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有:

战略集合转移法,关键成功要素法,企业系统规划法。

P118

68、人们借助关键成功要素法,可以对企业成功的重点因素进行辨识,确定企业的信息需求,了解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位置。

P118

69、系统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应从经济方面、技术方面、系统运行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P122

二、名词解释

59、诺兰模型:

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客观道路及规律,即所谓诺兰模型。

P115

60、战略集合转移法(StrategySetTransformation,SST):

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组成。

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过程,就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集的过程。

P118

61、关键要素:

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们也是企业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值得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

P118

三、简答题

28、系统规划的目的P112

(1)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符合企业总的战略目标,使系统能真正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2)保证信息系统满足企业各部门对信息的需求(3)为领导对系统开发决策提供依据(4)明确系统开发的优先顺序

29、关键成功要素法(CSF)分析的步骤P119

(1)了解企业及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2)识别影响战略目标的所有成功要素(3)确定关键要素(4)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

30、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的目的P121

明确原系统存在的问题、新系统的目标与范围,对系统的执行性规划进行审定和可行性分析,初步评价解决问题的几种设想和方案,对是否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而提出建议。

31、初步调查的内容P121

(1)企业和环境概况

(2)信息处理状况(3)开展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4)企业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系统目标和范围的看法,对系统开发工作的态度。

32、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P123

(1)现行系统概况

(2)现行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需求。

(3)拟建系统的规划方案。

(4)经济可行性分析(5)技术可行性分析(6)系统运行的可行性分析(7)结论

3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P123

(1)可以立即开始开发工作

(2)需要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后才能进行系统开发(3)需要对目标进行某些修改后才能进行系统开发

(4)完全不可行,没有必要进行系统开发,终止工作。

 

第五章

一、选择题

70、系统生命周期第一阶段的工作是系统分析。

P125

71、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现行系统进行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