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可编辑)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774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可编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可编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可编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可编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可编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可编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可编辑)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可编辑)Word文件下载.docx

《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可编辑)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可编辑)Word文件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NY_T 1966—2010 温室覆盖材料安装与验收规范 塑料薄膜(可编辑)Word文件下载.docx

本标准适用于以塑料薄膜作为覆盖材料,以卡槽?

卡簧和卡

槽?

压条方式固定薄膜的新建和改扩

建温室。

日光温室和塑料棚的塑料薄膜安装和更换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339372009温室园艺工程术语NY/T1420温室工程质量验收通则

3术语和定义GB/T233932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

GB/T2339372009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 1塑料棚plastictunnel以竹、木、钢材等材料作骨架(一般为拱形),以塑料薄膜为透光覆盖材料,内部无环境调控设备的单跨结构设施。

[GB/T2339372009,定义3.4]

3.2温室greenhouse采用透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具有一定环境调控设备,用于抵御不良气候条件,保

证作物能正常生长发育的设施。

[GB/T2339372009,定义3.8]

3. 3日光温室solargreenhouse由保温蓄热墙体、北向保温屋面(后屋面)和南向采光屋面(前屋面)构成,且可充分利用太阳能,夜间用保温材料对采光屋面外覆盖保温,可以进行作物越冬生产的单屋面温室。

[GB/T2339372009,定义3.10]

3.4卡槽filmfixinggroove,channel安装在温室骨架或墙体上,用于固定塑料薄膜的槽形型材。

型材可以是钢、铝合金或塑料材料。

3.5卡簧springwire安装在卡槽内,用于固定塑料薄膜的波形弹性构

3.6

压条channelcover

安装在卡槽压条座内,用于固定塑料薄膜的条形金属或塑料型材。

3.7

压条座baseofchannelcover

安装在卡槽内,用于保护塑料薄膜、固定压条的条形金属或塑料型材。

3.8

压膜线filmfixingwire

安装在塑料薄膜外侧,用于压紧和辅助固定塑料薄膜的圆丝或扁带。

4安装前的准备

4. 1塑料薄膜安装应在温室主体结构分项工程安装验收合格后进行。

4.2塑料薄膜、卡槽、卡簧、压条、压膜线等产品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必要时可由专业检验机构进行

取样检查,不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不得进入安装现场。

4.3清除塑料薄膜接触面构件上的毛刺,保证接触面光滑、防腐层完整。

4.4塑料薄膜按照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或焊合后,缠卷到表面无毛刺的钢管、木棒或纸管上,按不同规

格分类包装并放置。

缠卷塑料薄膜的钢管、木棒或纸管两端应至少各长出塑

料薄膜20cm;

薄膜焊缝应

平整、连续;

塑料薄膜放置处应清扫干净,防止划伤。

4. 5塑料薄膜应存放在遮阳、干燥处,不得日晒雨淋,存放地严禁烟火,存放

期应不超过6个月。

如在

冬季安装塑料薄膜,宜在室温下放置2d~3d后进行。

5安装技术要求

5.1卡槽安装

5. 1.1沿构件长度方向布置的卡槽,一般应置于其固定构件(天沟除外)宽度的中部,除圆管等特殊情

况外,卡槽边沿不宜超出其固定构件的边沿。

5. 1.2卡槽对接缝隙不应大于2mm,对抗风要求较高的温室宜采用缩口卡槽或卡槽连接片连接。

5.1.3卡槽端部2cm之内至少有1个固定点,中部每100cm至少有1个固定点,固定点应均匀布置,

并保证卡槽和骨架(构件)牢固连接。

5.1.4在壁厚小于2mm圆管上安装卡槽时,应用专用连接卡具固定,不应将卡槽直接用钏钉、自攻自

钻螺钉或螺栓固定在圆管上。

5.1.5卡槽现场截断时,应避免倾斜切口,垂直切口的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

1mm,且切口应打磨光滑。

5.1.6一条卡膜线上卡槽须按设计连续安装,不得断续安装。

5.1.7交叉处卡槽不应斜口对接或搭接;

不得在卡槽侧壁上开槽;

对接处应保持表面齐平。

5.1.8卡槽安装应牢固、平整,不得有明显的扭曲等变形或松动。

5.1.9设计有卡槽密封要求时,卡槽下的密封垫条应饱满、连续,卡槽与构

件的固定点宜适当加密。

5. 1.10设计卡槽同时作为纵向系杆使用时,必须保证卡槽每个接头的可靠连接和卡槽与主体结构构

件的牢固固定。

5.2卡簧安装

5. 2.1卡簧两端的包塑应完整,不得将端头露尖的卡簧安装在温室上。

5. 2.2不得将一根完整的卡簧截成若干段连续使用。

5. 2.3卡簧须完全镶嵌在卡槽内,并与卡槽紧密配合。

5.2.4卡簧连接处应至少保证两个波形段的搭接长度,且搭接段波向要相反。

5.2.5卡簧不得在卡槽连接处中断。

5.2.6采用双层卡簧固膜时,两层卡簧须按不同波向交叉安装,且两层卡簧不可在同一位置搭接。

5.3压条(压条座)安装

5.3.1安装压条(压条座)宜用专用工具。

5.3.2压条(压条座)须完全镶嵌在卡槽内,并保持紧密配合。

5.3.3压条(压条座)安装过程中不得损坏塑料薄膜。

5.3.4压条(压条座)对接接缝不应大于2mm。

5.3.5一条完整安装段的两端,压条(压条座)与卡槽应齐平。

5.3.6现场切断压条(压条座)时,应保证切口平直,并剔除毛刺。

5.3.7压条(压条座)不应在卡槽对接处对接。

5.3.8对压条有自攻自钻螺钉、螺栓等固定要求时,按设计要求固定。

5.4单层塑料薄膜安装

5.4.1塑料薄膜安装应在卡槽安装验收合格并剔除卡槽表面毛刺、清除卡槽内杂质和污物后进行。

5.4.2不得将破损或有表面污垢的塑料薄膜安装到温室上。

5.4.3塑料薄膜安装宜选择无风、无雨和光照不很强烈的天气条件下进行,气温过高或过低时不宜作

业。

5.4.4塑料薄膜安装现场配置消防设施,严禁烟火,并设负责消防工作的安全负责人。

5.4.5塑料薄膜安装顺序应为先侧墙(山墙),后屋面;

对于墙体或屋面分段覆盖塑料薄膜时,应先下部后上部。

对有卷膜开窗的墙面或屋面,安装次序应为先固定部位,后活动部位。

5.4.6每个安装单元可以分为若干安装工段,一次完成,但不宜分为若干时段,分期安装。

5.4.7安装过程中应有专门的支架支撑,不得将塑料薄膜在水泥地面、土地面等粗糙不平的平面上拖

拽。

5.4.8安装过程中不得在已经安装的塑料薄膜上放置工具或其他物品,不得在塑料薄膜上行走。

5.4.9安装时应注意塑料薄膜的正反面,不得装反。

5.4.10塑料薄膜固定边须完全安装在卡槽内,并使边沿超出卡槽2cm以上,

且裁剪整齐。

5.4.11相邻两个平面内的两张塑料薄膜,用两组卡槽分别固定时,边沿连接处至少应有一张膜的边沿

压入另一张膜的卡槽内;

用一条卡槽两层卡簧分别固定时,应分层固定塑料薄膜,并使两层卡簧的波向

相反。

压膜的次序以保证顺畅排水为原则。

5.4.12塑料薄膜安装后应保持张紧平整,不得出现明显的皱褶。

5.4.13若由于施工不当造成薄膜孔洞或裂口时,裂口长度不得超过5cm

或孔洞面积不得大于1cm2,

且在每300m2表面内不得多于1处,并要用薄膜专用粘补胶带双面对接修补好,不得有漏水现象存在,

否则应更换薄膜。

5.4.14对扒缝通风的温室,扒缝处塑料薄膜应搭接,搭接尺寸以20cnT30cm为宜,且按排水方向将

水流上游的薄膜安装在水流下游薄膜的外侧。

5.4.15卷膜轴上安装的塑料薄膜,至少要在卷膜轴上缠绕两圈。

卡具应按设计要求牢固固定塑料薄

膜,不得将损坏或失效的卡具安装在卷膜轴上。

5.4.16塑料薄膜全部安装完毕后,温室应留出足够的通风口,避免室内出现高温。

5.5压膜线安装

5.5.1固定膜上的压膜线应平行布置在支撑塑料薄膜的相邻两平行构件的

中部;

活动膜上的压膜线可

采用与卷膜轴垂直或交叉方式布置。

5.5.2在一条压膜线的两个固定端之间不应出现搭接接头。

5.5.3压膜线的两个固定端应固定牢固,并留出50mm以上的余量。

5.5.4固定膜上的压膜线应压紧塑料薄膜;

活动膜上的压膜线应保持一定的松紧度;

一根压膜线同时固定活动膜和固定膜时,可分别固定或统一固定,但必须保证固定膜段压膜线压紧,活动膜上压膜线有一定的松紧度。

5.5.5扁平压膜线应平整紧压在塑料薄膜上,不得出现扭拧现象。

5.6双层充气膜安装与调试

5.6.1双层充气膜安装

5.6.1.1双层充气膜的安装应遵守5.4.广5.4.13,以及5.4.15的要求。

5.6.1.2双层充气膜须用专用卡槽和卡具固定,如用卡簧固定,须用双层卡簧,且满足5.2的要求。

5.6.1.3内层膜应绷紧,外层膜应松弛。

充气后两层膜之间的最大距离为50cmo

5.6.2充气风机及连接管安装

5.6.2.1充气风机应牢固固定在温室内生产人员不易碰到的位置。

5.6.2.2充气风机的供电电源须符合电气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5.6.2.3充气风机与塑料薄膜之间的连接管路应保证密封。

5.6.2.4充气风机送气到塑料薄膜层间时,宜在送气口配套导流板。

5.6.2.5充气风机的进风口宜安装在室外,并配套防雨罩。

5.6.3系统调试

5.6.3.1充气风机系统调试应在供电电路及控制系统调试完毕,确保安全的

条件下进行。

5.6.3.2塑料薄膜层间气压比大气压高400±

100Pa,最大不宜超过600Pa。

5.6.3.3充气风机开启10min内应使双层充气膜达到充气压力。

5.6.3.4充气风机关闭30min后,双层充气膜内压力不应低于300Pa。

5. 6.3.5双层充气膜内的压力宜用量程在1kPa的U形管微压计测量。

6验收程序与方法

6.1验收程序

6. 1.1塑料薄膜分项安装工程验收应符合NY/T1420的要求。

6.1.2塑料薄膜分项安装工程中卡槽的安装质量应按隐蔽工程的要求,在塑料薄膜安装之前先期验

收,合格后再进行整体分项工程的安装与验收。

6.2抽样方法与验收规则

6. 2.1抽样方法

6. 2.1.1卡槽、卡簧、压条(压条座)安装质量验收按照所有面上(屋面、墙面)卡槽直线段数总和为样本取样;

塑料薄膜安装质量验收以所有面上完整的塑料薄膜总幅数为样本取样;

压膜线安装质量验收以所有面上连续的压膜线条数总和为样本取样;

充气风机安装质量验收以充气风机总数为样本取样。

注1:

卡槽直线段包括水平和竖直直线段,一个圆弧段按一条直线段计算。

注2:

连栋温室的屋面数按照完整弧面的数量计。

6. 2.1.2温室塑料薄膜安装质量验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各种设备和材

料的抽样数量如表广表5。

6.2.2验收规则

6.2.2.1卡槽、卡簧、压条、压膜线以及塑料薄膜的安装质量按照表广表5所列检验项目逐条抽样检验,满足对应条款允许不合格数要求,检验项目验收合格;

否则,对不合格检验项目加倍抽样,按照相应

条款要求进行检验,如满足要求,改正检验处不合格项目后,该检验项目验收合格,如仍不能满足要求,

则判定该检验项目验收不合格。

6.2.2.2充气风机按照5.6.3的要求逐台进行检验,达不到正常工作的必须更换,否则,分项工程验收不合格。

6.2.2.3所有检验项目验收合格,分项工程验收合格;

对不合格检验项目,要求安装企业返工,并进行

自检后重新提交验收。

2次返工后,凡有允许不合格数为0的检验项目再次检验不合格,则分项工程验

收不合格;

其他检验项目再次检验不合格,由建设单位会同设计单位和安装企业协商解决。

7工程质量验收应提交的技术文件

7.1塑料薄膜、卡槽、卡簧、压条、充气风机等材料和设备的产品说明书(包括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等)、执行标准、产品合格证及质量保证书等。

7.2卡槽安装质量验收报告。

7.3塑料薄膜分项安装工程自检报告。

7.4塑料薄膜分项安装工程验收申请报告。

7.5塑料薄膜分项安装工程日常维护、保养手册。

7.6塑料薄膜分项安装工程验收后应提出分项工程验收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