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678122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docx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一

复合酸清洗工艺在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应用

(一)

1概述

随着发电机组容量的不断增大,超临界机组越来越多。

超临界锅炉的的设备结构和设备材质与亚临界及以下机组都发生了变化,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对汽水品质的要求更加严格,而锅炉清洗的质量直接影响启动阶段的汽水品质。

因此选择经济合理的超临界直流锅炉清洗工艺的显得十分重要。

2复合酸清洗原理

锅炉复合酸清洗工艺是由山东电力研究院在分析比较各种传统清洗工艺优缺点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开发的锅炉清洗新工艺。

它的主要原理是利用所选强酸和弱酸在清洗除垢方面有相互促进协调的作用,在清洗过程中,清洗液中强酸的基团和弱酸的某一基团形成一种更强的复合酸,该复合酸具有强酸性,对氧化铁、钙、镁等垢有足够的溶解反应速度,且反应物在清洗液有很大的溶解度和化学稳定性。

另外复合酸的酸根对铁、铜等金属离子具有一定的络合能力,它能与垢形成稳定的络合物,因此也具有络合溶解能力。

总之,复合酸清洗剂的洗垢过程是靠酸性溶解和络合作用共同实现的。

该锅炉化学清洗工艺1997年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获山东省科委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已成功应用于100多台新建和运行自然循环汽包炉、新建和运行强制循环汽包炉的化学清洗,在应用实践中显示出新工艺的优越性。

3复合酸清洗工艺应用于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小型实验研究

针对超临界直流锅炉省煤器、水冷壁和管道阀门等材质的特殊性,为确保超临界直流锅炉化学清洗质量和效果,我们选择柠檬酸清洗工艺和新复合酸清洗工艺(针对超临界直流锅炉而研制的)进行了小型实验,以对该化学清洗工艺的清洗效果和缓蚀剂的缓蚀效果进行验证,确定各种清洗条件,制订超临界锅炉的清洗方案,同时进一步考核该清洗方案对水冷壁管材和省煤器管材的影响情况。

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3.1小型试验方法

3.1.1酸洗

将水冷壁管样(管样材质为T12、T22、T23)、省煤器管样(#20钢)和腐蚀指示标准试片分别浸入500ml盛一定浓度酸溶液的烧杯中,在水浴过中加热至工艺要求的温度,在酸液中浸泡时间12h,观察管样内表面的垢溶解速情况,记录垢溶解的时间。

3.1.2漂洗

将管样取出,用除盐水冲洗,放入0.3%柠檬酸(用氨水调整pH值为3)漂洗液中,在50℃下进行漂洗1小时。

3.1.3钝化

向烧杯内分别加入氨水调整pH值为9.5以上,向烧杯内分别缓慢加入过氧化氢,使其浓度达0.3%,,钝化2小时后去出取出管样观察表面状态。

3.2小型实验结果

表3.2.1复合酸和柠檬工艺试验结果

步骤复合酸清洗工艺

试验编号

柠檬酸清洗工艺

试验编号

01

02

03

04

酸洗

酸浓度(%)

5

Ö

Ö

酸浓度(%)

4

Ö

Ö

缓蚀剂(‰)

0.6

-

Ö

缓蚀剂(‰)

0.6

-

Ö

温度(℃)

55

Ö

Ö

温度(℃)

90

Ö

Ö

-

-

pH

3-4

Ö

Ö

实验

结果

氯离子(mg/L)

0

0

氯离子(mg/L)

0

0

实验现象

管样表面有气泡产生

溶解速度较快,管样表面无气泡产生

实验现象

管样表面有气泡产生

溶解速度较慢,管样表面无气泡产生

溶解能力

3h垢完全溶解

5h垢完全溶解

溶解能力

4h垢完全溶解

5h垢基本溶解

管样清洗后表面状态

管样内表面清洗干净,无残留氧化物,无过洗及点蚀现象,无晶粒析出

管样清洗后表面状态

管样内表面清洗干净,无残留氧化物,无过洗及点蚀现象,无晶粒析出

漂洗

柠檬酸

0.3%

Ö

Ö

柠檬酸

0.3%

Ö

Ö

pH

3-4

Ö

Ö

pH

3-4

Ö

Ö

实验

结果

总铁

0mg/L

0mg/

总铁

0mg/L

0mg/

氯离子(mg/L)

0

0

氯离子(mg/L)

0

0

钝化

pH

>9.5

Ö

Ö

pH

>9.5

Ö

Ö

H2O2

0.3%

Ö

Ö

H2O2

0.3%

Ö

Ö

温度

55℃

Ö

Ö

温度

55℃

Ö

Ö

实验

结果

钝化膜状态

银灰色钝化膜

银灰色钝化膜

钝化膜状态

银灰色钝化膜

银灰色钝化膜

氯离子(mg/L)

0

0

氯离子(mg/L)

0

0

表3.2.2小型试验腐蚀指示片称量数据

编号材质

位置

清洗前(g)

清洗后(g)

失重(g)

×10-4

时间(h)

腐蚀总量(g/m2)

腐蚀速率(g/m2.h)

2041

#20碳钢

#1烧(柠檬酸,未加缓蚀剂)

20.2149

18.2814

19335

12

690

58

2042

20.5573

17.8877

26696

12

953

79

4051

304不锈钢

21.1700

21.0400

1300

12

46

3.8

4052

304不锈钢

20.3423

20.0293

1330

12

46

3.8

5211

316L

20.8846

20.8629

217

12

8

0.7

5212

316L

19.5258

19.5108

150

12

5.4

0.45

5081

317L

20.5410

20.5244

166

12

5.9

0.49

5082

317L

20.4125

20.3996

129

12

4.6

0.38

2043

#20碳钢

#2烧杯(柠檬酸,加缓蚀剂)

20.9096

20.8201

895

12

32

2.7

2044

20.3324

20.2304

1020

12

36

3

4053

304不锈钢

18.7766

18.6955

811

12

29

2.4

4054

304不锈钢

18.2913

18.2416

497

12

18

1.5

5213

316L

19.7050

19.7047

3

12

0.11

0

5214

316L

19.9883

19.9881

2

12

0.07

0

5083

317L

20.1347

20.1347

0

12

0

0

5084

317L

20.4652

20.4652

0

12

0

0

2045

#20碳钢

#3烧杯(复合酸,未加缓蚀剂)

20.5720

17.2040

33680

12

1203

100

2046

19.1440

16.7366

24070

12

860

72

4055

304不锈钢

21.3900

20.9070

4830

12

173

14

4056

304不锈钢

20.3909

19.7529

6380

12

228

19

5215

316L

20.2270

20.1601

669

12

24

2

5216

316L

20.7583

20.6927

659

12

24

2

5085

317L

20.3087

20.2837

250

12

8.9

0.7

5086

317L

20.2902

20.2517

385

12

14

1.1

2047

#20碳钢

#4烧杯(复合酸,加缓蚀剂)

20.2494

20.2377

117

12

4.2

0.3

2048

20.2187

20.2103

84

12

3

0.25

4057

304不锈钢

20.0376

20.0113

263

12

9

0.75

4058

304不锈钢

20.1737

20.1272

465

12

17

1.4

5217

316L

20.5426

20.54026

0

12

0

0

5218

316L

20.5219

20.5219

0

12

0

0

5087

317L

20.9775

20.9752

23

12

0.83

0.07

5088

317L

20.5134

20.5107

27

12

0.96

0.08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DL/794-2001标准

80

8

备注

所用试片为标准试片28×10-4m2。

3.3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小型实验,进一步说明:

3.3.1在清洗适用的材质范围方面,复合酸清洗工艺与柠檬酸清洗工艺一样,不仅仅适用于#20钢的清洗,还适用于不锈钢、合金钢、铜合金等多种材质的清洗。

3.3.2对清洗温度的要求:

柠檬酸清洗工艺温度要求高,清洗温度要求在95-98℃之间,当锅炉没有炉底加热系统或不进行锅炉点火时,对新建机组来讲,实现的难度较大;复合酸清洗工艺清洗温度要求低,一般在50-60℃之间,只用临时清洗箱内的混合加热就能满足要求。

3.3.3清洗能力:

柠檬酸清洗工艺清洗能力较弱,溶解垢的速率较慢;另外,当系统的腐蚀产物较多时,在清洗过程中容易产生柠檬酸铁氨的沉积,影响清洗质量;复合酸清洗工艺清洗能力较强,溶解垢的速率快;另外,复合酸清洗工艺溶解垢能里较柠檬酸溶解快和彻底,在清洗过程中的清洗液最高总铁浓度可允许达12000mg/L以上,这用柠檬酸工艺是不能实现的。

3.3.4清洗的腐蚀速率:

两种清洗工艺在加缓蚀剂后腐蚀速率都非常低,都远远低于国标

3.3.5金相试验:

酸洗试验结束后,委托华电潍坊有限公司金属专业对复合酸清洗后的管样进行了金相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金相分析是合格的。

⑥废液处理:

柠檬酸清洗废液处理麻烦,要求必须首先用废水处理池贮存,估计一台670MW机组的清洗废液和第一、第二遍冲洗液总共约1200m3,这些柠檬酸清洗废液必须在化学清洗结束后尽量处理,否则将产生刺鼻的臭气味,影响周围环境。

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在锅炉点火后,用泵达到煤厂,在锅炉进行燃烧。

根据聊城电厂和菏泽电厂的经验,在机组试运期间难以实现,最终还会影响废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复合酸的清洗废液处理简单,清洗废液只需进行常规的中和处理即可。

总之,通过上述小型实验,进一步证明复合酸清洗工艺应用于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化学清洗是安全、经济和可行的。

4复合酸清洗工艺在邹县电厂1000MW超临界直流锅炉的实际应用

4.1概述

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2×1000MW机组由日本BHK、东方-日立锅炉有限公司BHDB、东方锅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DBC三方共同进行设计和制造,本锅炉是复合变压运行的超超临界直流锅炉,一次再热、单炉膛、尾部双烟道结构,采用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前后墙对冲燃烧。

根据锅炉结构及运行状况,本次化学清洗范围:

省煤器、启动系统、分离器、水冷壁、集箱、部分高压给水管道、清洗箱及相连接的临时管道等。

过热器、再热器不参加化学清洗。

经估算:

包括临时连接系统清洗总容积约为433m3。

4.2复合酸清洗工艺

4.2.1化学清洗范围

本次化学清洗范围:

省煤器、启动系统、分离器、水冷壁、集箱、部分高压给水管道、清洗箱及相连接的临时管道等,锅炉化学清洗相关参数见表1

表1清洗系统锅炉各部位特性参数(初步估算)

序号设备名称

材质

管径规格(Φ)

数量

流通面积(m2)

水容积(m3)

1

汽水分离器

Ф1060×120,H=4.7m

2

4

2

贮水罐

Ф1102×126,H=24m

12.5

3

省煤器系统

SA-210C

φ57×8

276

4

水冷壁

垂直管

12Cr1MoV

90.8

内螺管

SA-213T2

5

临时系统

30

6

部分高压给水管道

20

合计

433

方法

(1)水冲洗、清洗系统检漏阶段

清洗系统检查:

无泄露。

冲洗终点:

出水澄清,无机械杂质

(2)酸洗阶段

复合酸浓度4~6%

温度50~60℃

时间8~10小时(视检测结果定)

(3)酸洗后冲洗阶段

pH>4.5

总铁(4)漂洗阶段

氨水适量

柠檬酸胺浓度0.1~0.3%

pH3

温度45~55℃

时间2小时

总铁(5)钝化阶段

氨水适量

pH值>9.5

温度45-55℃

过氧化氢0.2-0.3%

时间2-4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