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46795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6.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6页
第6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7页
第7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8页
第8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9页
第9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50页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5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摩托车发动机结构基础讲解PPT文档格式.ppt

单列式发动机的各个气缸排成一列,一般是垂直布置的,但为了降低高度,有时也把气缸布置成倾斜的甚至水平的;

双列式发动机把气缸排成两列,两列之间的夹角180(一般为90)称为V型发动机,若两列之间的夹角=180称为对置式发动机。

1.2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发动机是一种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

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

无论是四行程发动机,还是二行程发动机;

无论是单缸发动机,还是多缸发动机。

要完成能量转换,实现工作循环,保证长时间连续正常工作,都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机构和系统。

(1)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

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在作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

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

(2)配气机构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

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

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3)燃料供给系统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

(4)润滑系统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

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

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5)冷却系统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

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6)点火系统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

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点火系,点火系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8)起动系统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

发动机才能自行运转,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

因此,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转动到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

完成起动过程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起动系。

两大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五大系统:

燃料供给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起动系统,上止点TDC:

活塞在气缸里作往复直线运动时,当活塞向上运动到最高位置,即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远的极限位置下止点BDC:

活塞在气缸里作往复直线运动时,当活塞向下运动到最低位置,即活塞顶部距离曲轴旋转中心最近的极限位,1.3发动机常用术语介绍,活塞行程S:

活塞从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移动的距离,即上、下止点之间的距离,对应一个活塞行程,曲轴旋转180。

曲柄半径R:

曲轴旋转中心到曲柄销中心之间的距离,通常活塞行程为曲柄半径的两倍,即S=2R。

气缸工作容积Vh:

活塞从一个止点运动到另一个止点所扫过的容积。

Vh=(D/4)2S发动机的排量Vh:

多缸发动机各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

Vh=iVh压缩比:

气体压缩前的容积与气体压缩后的容积之比值,即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之比,表示了气体的压缩程度。

=Vc/(Vh+Vc),1.4四冲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进气行程由于曲轴的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这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

进气过程开始时,活塞位于上止点,气缸内残存有上一循环未排净的废气,因此,气缸内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

随着活塞下移,气缸内容积增大,压力减小,当压力低于大气压时,在气缸内产生真空吸力,空气经空气滤清器并与化油器供给的汽油混合成可燃混合气,通过进气门被吸入气缸,直至活塞向下运动到下止点。

在进气过程中,受空气滤清器、化油器、进气管道、进气门等阻力影响,进气终了时,气缸内气体压力略低于大气压,约为0.0750.09MPa,同时受到残余废气和高温机件加热的影响,温度达到370400K。

实际汽油机的进气门是在活塞到达上止点之前打开,并且延迟到下止点之后关闭,以便吸入更多的可燃混合气。

(2)压缩行程曲轴继续旋转,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这时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气缸内成为封闭容积,可燃混合气受到压缩,压力和温度不断升高,当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行程结束。

此时气体的压力和温度主要随压缩比的大小而定,可燃混合气压力可达0.61.2MPa,温度可达600700K。

压缩比越大,压缩终了时气缸内的压力和温度越高,则燃烧速度越快,发动机功率也越大。

但压缩比太高,容易引起爆燃。

所谓爆燃就是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可燃混合气在没有点燃的情况下自行燃烧,且火焰以高于正常燃烧数倍的速度向外传播,造成尖锐的敲缸声。

会使发动机过热,功率下降,汽油消耗量增加以及机件损坏。

轻微爆燃是允许的,但强烈爆燃对发动机是很有害的,但。

汽油机的压缩比一般为611,(3)作功行程作功行程包括燃烧过程和膨胀过程,在这一行程中,进气门和排气门仍然保持关闭。

当活塞位于压缩行程接近上止点(即点火提前角)位置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可燃混合气,可燃混合气燃烧后放出大量的热使气缸内气体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最高压力可达35MPa,最高温度可达22002800K,高温高压气体膨胀,推动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通过连杆使曲轴旋转并输出机械功,除了用于维持发动机本身继续运转外,其余用于对外作功。

随着活塞向下运动,气缸内容积增加,气体压力和温度降低,当活塞运动到下止点时,作功行程结束,气体压力降低到0.30.5MPa,气体温度降低到13001600K。

(4)排气行程可燃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后生成的废气必须从气缸中排出去以便进行下一个进气行程。

当作功接近终了时,排气门开启,进气门仍然关闭,靠废气的压力先进行自由排气,活塞到达下止点再向上止点运动时,继续把废气强制排出到大气中去,活塞越过上止点后,排气门关闭,排气行程结束。

实际汽油机的排气行程也是排气门提前打开,延迟关闭,以便排出更多的废气。

由于燃烧室容积的存在,不可能将废气全部排出气缸。

受排气阻力的影响,排气终止时,气体压力仍高于大气压力,约为0.1050.115MPa,温度约为9001200K。

曲轴继续旋转,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又开始了下一个新的循环过程。

可见四行程汽油机经过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这期间活塞在上、下止点往复运动了四个行程,相应地曲轴旋转了两圈。

2.发动机的典型系统及结构,2.1连杆活塞机构,

(1)组成:

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连杆轴瓦(或滚针轴承),

(2)活塞,功用:

承受气体压力,并通过活塞销传给连杆驱使曲轴旋转,活塞顶部还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

工作条件:

活塞在高温、高压、高速、润滑不良的条件下工作。

活塞直接与高温气体接触,瞬时温度可达2500K以上,因此,受热严重,而散热条件又很差,所以活塞工作时温度很高,顶部高达600700K,且温度分布很不均匀;

活塞顶部承受气体压力很大,特别是作功行程压力最大高达35MPa,这就使得活塞产生冲击,并承受侧压力的作用;

活塞在气缸内以很高的速度(812m/s)往复运动,且速度在不断地变化,这就产生了很大的惯性力,使活塞受到很大的附加载荷。

活塞在这种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会产生变形并加速磨损,还会产生附加载荷和热应力,同时受到燃气的化学腐蚀作用。

要求:

a.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传力可靠;

b.导热性能好,要耐高压、耐高温、耐磨损;

c.质量小,重量轻,尽可能地减小往复惯性力。

铝合金材料基本上满足上面的要求,因此,活塞一般都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构造:

活塞可分为三部分,活塞顶部、活塞头部和活塞裙部。

活塞顶部承受气体压力,它是燃烧室的组成部分,其形状、位置、大小都和燃烧室的具体形式有关,都是为满足可燃混合气形成和燃烧的要求,其顶部形状可分为四大类,平顶活塞、凸顶活塞、凹顶活塞和成型顶活塞。

平顶活塞顶部是一个平面,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受热面积小,顶部应力分面较为均匀。

凸顶活塞顶部凸起呈球顶形,其顶部强度高,起导向作用,有利于改善换气过程。

凹顶活塞顶部呈凹陷形,凹坑的形状和位置必须有利于可燃混合气的燃烧,有双涡流凹坑、球形凹坑、U形凹坑等等。

活塞头部活塞头部指第一道活塞环槽到活塞销孔以上部分。

它有数道环槽,用以安装活塞环,起密封作用,又称为防漏部。

汽油机一般有三道环槽,其中有两道气环槽和一道油环槽,在油环槽底面上钻有许多径向小孔,使被油环从气缸壁上刮下的机油经过这些小孔流回油底壳。

第一道环槽工作条件最恶劣,一般应离顶部较远些。

活塞顶部吸收的热量主要也是经过防漏部通过活塞环传给气缸壁,再由冷却水传出去。

总之,活塞头部的作用除了用来安装活塞环外,还有密封作用和传热作用,与活塞环一起密封气缸,防止可燃混合气漏到曲轴箱内,同时还将(7080)%的热量通过活塞环传给气缸壁,活塞裙部活塞裙部指从油环槽下端面起至活塞最下端的部分,它包括装活塞销的销座孔。

活塞裙部对活塞在气缸内的往复运动起导向作用,并承受侧压力。

裙部的长短取决于侧压力的大小和活塞直径。

所谓侧压力是指在压缩行程和作功行程中,作用在活塞顶部的气体压力的水平分力使活塞压向气缸壁。

压缩行程和作功行程气体的侧压力方向正好相反,由于燃烧压力大大高于压缩压力,所以,作功行程中的侧压力也大大高于压缩行程中的侧压力。

活塞裙部承受侧压力的两个侧面称为推力面,它们处于与活塞销轴线相垂直的方向上。

活塞裙部构造特点:

为了使裙部两侧承受气体压力并与气缸保持小而安全的间隙,要求活塞在工作时具有正确的圆柱形。

但是,由于活塞裙部的厚度很不均匀,活塞销座孔部分的金属厚,受热膨胀量大,沿活塞销座轴线方向的变形量大于其他方向。

另外,裙部承受气体侧压力的作用,导致沿活塞销轴向变形量较垂直活塞销方向大。

这样,如果活塞冷态时裙部为圆形,那么工作时活塞就会变成一个椭圆,使活塞与气缸之间圆周间隙不相等,造成活塞在气缸内卡住,发动机就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在加工时预先把活塞裙部做成椭圆形状。

椭圆的长轴方向与销座垂直,短轴方向沿销座方向。

这样活塞工作时趋近正圆。

组成:

气环和油环,

(2)活塞环,工作条件:

活塞环在高温、高压、高速和润滑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工作,尤其是第一道环最为困难,长期以来,活塞环一直是发动机上使用寿命最短的零件。

活塞环工作时受到气缸中高温高压燃气的作用,温度很高(特别是第一道环温度可高达600K),活塞环在气缸内随活塞一起作高速运动,加上高温下机油可能变质,使环的润滑条件变坏,难以保证良好的润滑,因而磨损严重。

另外,由于气缸壁的锥度和椭圆度,活塞环随活塞往复运动时,沿径向会产生一张一缩运动,使环受到交变应力而容易折断。

因此,要求活塞环弹性好,强度高、耐磨损。

目前广泛采用的活塞环材料是合金铸铁(在优质灰铸铁中加入少量铜、铬、钼等合金元素),第一道环镀铬,其余环一般镀锡或磷化。

气环:

气环开有切口,具有弹性,在自由状态下外径大于气缸直径,它与活塞一起装入气缸后,外表面紧贴在气缸壁上,形成第一密封面,被封闭的气体不能通过环周与气缸之间,便进入了环与环槽的空隙,一方面把环压到环槽端面形成第二密封面,同时,作用在环背的气体压力又大大加强了第一密封面的密封作用,气环结构特点:

第一环桶面,第二环锥面。

桶面结构使机油容易进入摩擦面,减小磨损。

由于它与气缸呈圆弧接触,故对气缸表面的适应性和对活塞偏摆的适应性均较好,有利于密封;

而锥面结构减小了环与气缸壁的接触面,提高了表面接触压力,有利于磨合和密封。

活塞下行时,便于刮油;

活塞上行时,由于锥面的油楔作用,能在油膜上飘浮过去,减小磨损,安装时,不能装反,否则会引起机油上窜,(3)活塞销,活塞销的功用是连接活塞和连杆小头,并把活塞承受的气体压力传给连杆。

活塞销在高温下周期地承受很大的冲击载荷,其本身又作摆转运动,而且处于润滑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工作,因此,要求活塞销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表面韧性好,耐磨性好,重量轻。

所以活塞销一般都做成空心圆柱体,采用低碳钢和低碳合金钢制成,外表面经渗碳淬火处理以提高硬度,精加工后进行磨光,有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活塞销的内孔有三种形状:

a圆柱形;

b两段截锥与一段圆柱组合;

c两段截锥形。

圆柱形孔结构简单,加工容易,但从受力角度分析,中间部分应力最大,两端较小,所以这种结构质量较大,往复惯性力大;

为了减小质量,减小往复惯性力,活塞销做成两段截锥形孔,接近等强度梁,但孔的加工较复杂;

组合形孔的结构介于二者之间。

连杆的功用是连接活塞与曲轴。

连杆小头通过活塞销与活塞相连,连杆大头与曲轴的连杆轴颈相连。

并把活塞承受的气体压力传给曲轴,使得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

连杆工作时,承受活塞顶部气体压力和惯性力的作用,而这些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周期性变化的。

因此,连杆受到的是压缩、拉伸和弯曲等交变载荷。

这就要求连杆强度高,刚度大,重量轻。

连杆一般都采用中碳钢或合金钢经模锻或辊锻而成,然后经机加工和热处理,连杆分为三个部分:

即连杆小头1,连杆杆身2和连杆大头3(包括连杆盖)。

连杆小头与活塞销相连。

连杆杆身通常做成I字形断面,抗弯强度好,重量轻,大圆弧过渡,且上小下大,采用压力法润滑的连杆,杆身中部都制有连通大、小头的油道。

连杆大头与曲轴的连杆轴颈相连,大头有整体式和分开式两种。

一般中小排量摩托车发动机大都采用整体式。

(4)连杆,功用配气机构是进、排气管道的控制机构,它按照气缸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的要求,准时地开闭进、排气门、向气缸供给可燃混合气并及时排出废气。

另外,当进、排气门关闭时,保证气缸密封。

进气充分、排气彻底。

2.2配气机构,2.2.1概述,充气效率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被吸入气缸愈多,则发动机可能发出的功率愈大。

新鲜空气或可燃混合气充满气缸的程度,用充气效率表示。

越高,表明进入气缸的新气越多,可燃混合气燃烧时可能放出的热量也就越大,发动机的功率越大。

型式凸轮轴的布置形式:

凸轮轴下置,主要缺点是气门和凸轮轴相距较远,因而气门传动另件较多,结构较复杂,发动机高度也有所增加。

凸轮轴上置,凸轮轴布置在气缸盖上。

凸轮轴上置有两种结构,一是凸轮轴直接通过摇臂来驱动气门,这样既无挺柱,又无推杆,往复运动质量大大减小,此结构适于高速发动机。

另一种是凸轮轴直接驱动气门或带液力挺柱的气门,此种配气机构的往复运动质量更小,特别适应于高速发动机。

气道布置及气门数目:

一般发动机都采用每缸两个气门,即一个进气门和一个排气门的结构。

为了改善换气,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加大气门的直径,特别是进气门的直径。

但是由于燃烧室尺寸的限制,气门直径最大一般不能超过气缸直径的一半。

当气缸直径较大,活塞平均速度较高时,每缸一进一排的气门结构就不能保证良好的换气质量。

因此,在很多新型汽车发动机上多采用每缸四个气门结构。

即两个进气门和两个排气门。

气门:

功用:

控制进、排气管的开闭工作条件:

承受高温、高压、冲击、润滑困难。

要求:

足够的强度、刚度、耐磨、耐高温、耐腐蚀、耐冲击。

材料:

进气门采用合金钢(铬钢或镍铬等),排气门采用耐热合金钢(硅铬钢等)。

构造:

气门由头部、杆身和尾部组成。

2.2.2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气门组:

包括气门、气门座、气门导管、气门弹簧、锁片、卡簧,气门头部是一个具有圆锥斜面的圆盘,气门锥角一般为45,也有30,气门头边缘应保持一定厚度,一般为1-3mm,以防工作中冲击损坏和被高温烧蚀。

气门密封锥面与气门座配对研磨。

气门导管,功用:

a.起导向作用,保证气门作直线往复运动。

b.起导热作用,将气门头部传给杆身的热量,通过气缸盖传出去。

为了保证导向,导管应有一定的长度,气门导管的工作温度也较高,约500k。

气门导管和气门的润滑是靠配气机构飞溅出来的机油进行润滑的,因此易磨损。

为了改善润滑性能,气门导管常用灰铸铁或球墨铸铁或铁基粉未治金制造。

导管内、外圆面加工后压入气缸盖的气门导管孔内,然后再精铰内孔。

为了防止气门导管在使用过程中松脱,有的发动机对气门导管用卡环定位。

气门座,气门座与气门头部密封锥面配合密封气缸,气门头部的热量亦经过气门座外传。

气门座可以在缸盖或缸体上直接镗出,也可以采用镶嵌式结构。

镶嵌式结构气门座都采用较好的材料(合金铸铁、奥氏体钢等)单独制作。

气门弹簧,功用:

保证气门回位气门弹簧的作用在于保证气门回位,在气门关闭时,保证气门与气门座之间的密封,在气门开启时,保证气门不因运动时产生的惯性力而脱离凸轮。

气门弹簧多为圆柱形螺旋弹簧,它的一端支承在气缸盖上,另一端压靠在气门杆尾端的弹簧座上,弹簧座用锁片固定在气门杆的尾端。

气门旋转机构,为了使气门头部温度均匀,防止局部过热引起的变形和清除气门座积炭,可设法使气门在工作中相对气门座缓慢旋转。

气门缓慢旋转时在密封锥面上产生轻微的摩擦力,有阻止沉积物形成的自洁作用。

锁片、卡簧锁片、卡簧,其功用是在气门弹簧力的作用下把弹簧座和气门杆锁住,使弹簧力作用到气门杆上。

气门传动组,功用:

传递凸轮轴气门之间的运动气门传动组包括,凸轮轴、推杆、摇臂、气门间隙调整螺钉等。

凸轮轴,功用:

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每一个进、排气门分别有相应的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

凸轮的形状影响气门的开闭时刻及高度,凸轮的排列影响气门的开闭时刻和工作顺序。

(根据凸轮轴可以判断工作顺序)工作中,凸轮轴受到气门间歇性开启的周期性冲击载荷,因此对凸轮表面要求耐磨,凸轮轴要有足够的韧性和刚度。

推杆的作用是将从凸轮轴传来的推力传给摇臂,它是配气机构中最容易弯曲的零件。

要求有很高的刚度,在动载荷大的发动机中,推杆应尽量地做得短些。

推杆,摇臂,摇臂实际上是一个双臂杠杆,将推杆传来的力改变方向,作用到气门杆端打开气门。

定义:

配气相位是用曲轴转角表示的进、排气门的开启时刻和开启延续时间,2.2.3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配气相位,理论相位分析:

a.气门的开、闭有个过程开启总是由小大关闭总是由大小b.气体惯性的影响随着活塞的运动同样造成进气不足、排气不净c.发动机速度的要求实际发动机曲轴转速很高,活塞每一行程历时都很短,当转速为5600r/min时一个行程只有60/(56002)=0.0054s,就是转速为1500r/min,一个行程也只有0.02s,这样短的进气或排气过程,使发动机进气不足,排气不净。

实际配气相位分析,进气门早开:

增大了进气行程开始时气门的开启高度,减小进气阻力,增加进气量。

进气门晚关:

延长了进气时间,在大气压和气体惯性力的作用下,增加进气量。

排气门早开:

借助气缸内的高压自行排气,大大减小了排气阻力,使排气干净。

排气门晚关:

延长了排气时间,在废气压力和废气惯性力的作用下,使排气干净,定义:

气门间隙是指气门完全关闭(凸轮的凸起部分不顶挺柱)时,气门杆尾端与摇臂或挺柱之间的间隙。

气门间隙,作用:

给热膨胀留有余地保证气门密封,不同机型,气门间隙的大小不同,根据实验确定,一般冷态时,排气门间隙大于进气门间隙,进气门间隙约为0.250.3mm,排气门间隙约为0.30.35mm。

间隙过大:

进、排气门开启迟后,缩短了进排气时间,降低了气门的开启高度,改变了正常的配气相位,使发动机因进气不足,排气不净而功率下降,此外,还使配气机构零件的撞击增加,磨损加快。

间隙过小:

发动机工作后,零件受热膨胀,将气门推开,使气门关闭不严,造成漏气,功率下降,并使气门的密封表面严重积碳或烧坏,甚至气门撞击活塞。

2.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及特性,2.1发动机性能指标,发动机的性能指标是用来衡量发动机性能好坏的标准。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动力性能指标,经济性能指标和排放性能指标。

(1)动力性能指标动力性能指标指曲轴对外作功能力的指标,包括有效扭矩、有效功率和曲轴转速。

有效扭矩:

指发动机通过曲轴或飞轮对外输出的扭矩,通常用Te表示,单位为Nm。

有效扭矩是作用在活塞顶部的气体压力通过连杆、传给曲轴产生的扭矩,并克服了摩擦,驱动附件等损失之后从曲轴对外输出的净扭矩。

b.有效功率:

指发动机通过曲轴或飞轮对外输出的功率,通常用Pe表示,单位为kW。

有效功率同样是曲轴对外输出的净功率。

它等于有效扭矩和曲轴转速的乘积。

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可以在专用的试验台上用测功器测定。

c.转速:

指发动机曲轴每分钟的转数,单位为r/min。

发动机产品铭牌上标明的功率及相应转速称为额定功率和额定转速。

(2)经济性能指标通常用燃油消耗率来评价内燃机的经济性能。

燃油消耗率是指单位有效功的燃油消耗量,也就是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小时内所消耗的燃油质量(以g为单位),燃油消耗率通常用ge表示,其单位为g/kWh,有效燃油消耗率越小,表示发动机曲轴输出净功率所消耗的燃油越少,其经济性越好。

通常发动机铭牌上给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ge是最小值。

(3)排放性能排放性能指标包括排放烟度、有害气体(CO,HC,NOx)排放量、噪声等。

2.1发动机特性,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有效扭矩Te,有效功率Pe,有效耗油率随其运转工况(负荷、转速)变化而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机的特性。

其性能指标随发动机曲轴转速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机的速度特性,而性能指标随负荷变化的关系称为发动机的负荷特性。

用曲线来表示这些关系,称为发动机的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